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痰盂、提尿壶等低等工作。然而好处多多,那就是长期跟皇帝混脸熟,容易被封官。给事中则不能亲近皇帝,只能到皇宫内指定的地方处理公务。杜延年要到皇宫内上班,就只能到皇宫秘书署。因右曹隶属皇宫秘书署。明白了吧?霍光让杜延年兼任此二职,就是要赋于后者参加事务的权力!
张安世不像其父张汤那样狡诈多端,其品行纯厚,自刘彻时代就任尚书令,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霍光看来:少说话、多做事,向来都是为官之道的优良品质,自己二十年如一日,就是这样混出头的。张安世既然类已,那就可以重用!张安世成为霍光的副手!
10月,杜延年封建平侯、燕仓封宜城侯、任宫封弋阳侯、王山寿封商利侯。因强谏刘旦而被刘旦所杀的韩义之子韩延寿被任命为谏大夫。
本年,匈奴壶衍鞮单于发左、右两部2万骑兵,分为四队,入汉为寇。结果被汉军反击,被杀被擒九千人,瓯脱王被生擒。壶衍鞮单于大恐,远走西北,不敢南逐水草。
元凤2年BC794月,刘弗陵从建章宫迁往未央宫。大设酒宴。赏赐郎从官们帛、宗室子每人钱20万、官吏百姓献牛、酒者每人帛一匹。6月,大赦天下。下诏各郡国免收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可以菽、粟代赋。
匈奴畏汉,在余吾水上造桥,以备随时可以北逃。又派出九千骑兵屯驻受降城,日夜备汉。同时厚待汉使,不断向汉朝请求和亲…
元凤3年BC781月,泰山有大石自立。另外上林苑中,有已死去的大柳树突然重生,且柳叶上还有虫食成文,经辨认,是“公孙病已立”五个字。人皆称奇。有一鲁国人、符节令眭弘,曾随大儒董仲舒学习春秋,他根据公羊学理论上书“大石自立、僵柳复起,这是天意,预示着当有匹夫庶民成为天子。此人应该是公孙氏吧?我大汉既是承尧之后,就当学习当年尧的大德,访求贤人、禅让帝位,刘姓之人可封一个百里之侯。以顺天命”结果被大将军霍光说他妖言惑众,斩首!
燕、盖之乱两年后,霍光的新行动开始了。桑弘羊之子桑迁逃亡在外,投靠其父从前的一个叫侯史吴的故吏。不久,桑迁被捕被杀。再不久,汉朝大赦天下,侯史吴主动自首,说他不该窝藏桑迁…
审此案的有两个人:延尉王平、少府徐仁。他俩一致认为:桑迁不过是受他爹牵连,本人没参加造反,所以不算重犯。而侯史吴不过是窝藏一个普通逃犯。既已大赦天下,侯史吴当属赦免范围,不该治罪…
案子审完,王平和徐仁准备放人。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有一只神秘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或者王平和徐仁认为:桑迁一案不应小事大做,而应点到为止。但霍光就不这么看了。霍光认为:大鬼******倒了,可依旧阴魂未散,小鬼仍然乱窜。所以当前之急,必须净化中央政治空气。扩大打击面,搞死一个算一个!然而就王、徐二人审侯史吴一案来看,明显有悖于他的主张!按阶级斗争理论,凡不认可本阶级立场的,都是阶级敌人!用这一理论来检查王、徐二人,他们明显属于阶级****对象。
既然这样,那就整吧!怪只怪王、徐二人没有认真深入研究领导的政治主张。果然不久,有侍御史便跳出来要弹劾王平、徐仁两位九卿级官员“桑迁熟读五经,深知春秋大义,知道老爹造反却不劝阻,跟他自己谋反有什么区别?而侯史吴做过汉朝三百石的低级官员,藏匿重犯,罪加一等!按规矩,这不属于****范围!延尉王平、少府徐仁对此案避重就轻,简直等于包庇叛徒”
侍御史此弹劾一出,有人就立即紧张了:丞相田千秋!田千秋之所以紧张,是因徐仁正是他的女婿!
多年以来,田千秋身居丞相高位,却事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这等从政之道,我们称之为混功。田千秋混了这么多年,没有辜负时光,他早培养出高度的政治嗅觉。天上刮什么风,他基本断定能下什么雨…所以他认为:侍御史表面弹劾王、徐,实则是冲着他田千秋而来!此招政治伎俩,就叫砍树法。凡砍树,先去树叶,后拔主根。徐仁是枝,田千秋就是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昭帝驾崩篇()
不用多说,侍御史胆敢弹劾我田千秋的女婿,肯定有人撑腰!举目汉朝,有几人敢在丞相头上动粗,除了霍光还有谁呢?
田千秋一想到这,心中不禁恐惧悲凉。混了这么多年,自以为能混成自然死。没想到******一倒,霍光的注意力竟转移到自己身上!
顿然之间,田千秋仿佛感觉有一只手死死掐住自己的咽喉,窒息欲死。怎么办?稳稳的田千秋,人生第一次感到恐慌了!
慌忙之中,田千秋觉得脑袋总是不够用。心中乱如麻,仿佛千万只蚂蚁在里面爬着。然而,恐惧永远是力量的源泉之一。田千秋总算想出了一招:要保住自己头上这颗项上人头,就一定要保住女婿徐仁、延尉王平。而要保住他俩,就必须保住侯史吴!要保住侯史吴,就得无条件替他辩护,咬定他无罪。但是要替侯史吴辩护,就等于和霍光撕破脸皮,潇洒斗一回!
一想到这,田千秋心中不由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壮。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软蛋,竟要在临死前硬汉一回,不容易啊!冥冥之中,这是命运的安排吧?在命运这趟单程列车上,他必须挺直身子,勇往直前!
生存还是死亡?没力气回答这个问题了,干活吧!于是田千秋立即行动,秘密召集一个部长级扩大会议。召集汉朝一群中二千石的官员、博士官们在未央宫的北阙门公车门开会!会议主要讨论侯史吴所犯之罪,到底算不算叛乱罪?
田千秋此举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这些人能替他想出法子,洗去侯史吴的叛乱罪名。罪名一洗,徐仁就得救了,他田千秋当然就能有机会练混功…
当然田千秋也知道:他此举不通知霍光,擅自召部长们开讨论会,后果将是很严重的!然而严重也要拼!今天就看部长们的表现了!如有人替他说话,那这个会还算没白开,自己丞相之位也不算白混…
很快的,结果出来了。结果就是:部长、博士们的意见高度统一,侯史吴实在不是东西,他所犯之罪就是叛乱罪!
可以说:此会议十分失败!这一结果,大大超出田千秋的接受范围!
看来,田千秋的脑袋不够用,部长和博士们头上长的东东,还是够用的。关键时刻,田千秋召集他们开会,目的就是想拉他们下水!想下水?很容易;不过要拉别人一起下水?还是拉倒吧…此情此景,田千秋真想在地下挖个洞,直接钻进去算了!
事实上今天这个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么说呢?尽管一直在位上混,多少他还是个丞相。然而却无一人肯替他说一话,的确超乎想象。田千秋预料到自己会输,却没想到会输得这么惨,郁闷啊…
到了这个时候,田千秋只好摊牌认输。于是他叫人将部长们讨论的结果写成报告,专程给霍光送去…
而霍光一听说田千秋背着他放了一枪,一下子就火大了!你吃了豹子胆啦,敢跟我斗?既然你想死得快,那就成全你吧!
于是,霍光立即派人逮捕延尉王平、少府徐仁。消息传出,满朝震动,谁也没想到霍光动真格了。如这样,下一个被扔到牢里的,非田千秋不可了!
一想到自己的老领导就要如此光荣退休,部长们心里甚是难过。然而就在满朝坐待田千秋受难的消息时,突然平地里就跳出来一个人,将田千秋救下了…
横空拔剑相助田千秋的人是太仆杜延年。他给霍光上奏,说了两点意见:1将侯史吴定为不赦之罪,实属牵强。2田千秋擅自召开高级部长会议,事前没通知大将军您,的确无礼。然而田丞相可是先帝指定的辅政人员之一,如果将他搞死,不但破环政治团结,且还损害大将军形象,有害无利。
杜延年是谁的人?霍光的;他替谁说话?田千秋。可我认为:这两个答案只对一个半!前一个是对的、后一个只对一半。杜延年似在替田千秋说话,实际上是替霍光擦!霍光如要保住一世英名,必须控制自己火爆的情绪。保住田千秋,就是保住霍光!
杜延年的上奏,霍光看了半天,不说话。然后,妥协了。但霍光告诉杜延年:田千秋可以不死,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必须死。4月,徐仁闻讯自杀。王平与左冯翊贾胜胡腰斩。至于田千秋,霍光同意让他留在丞相位上发挥余热。******事件的处理到此结束,不再扩大。
壶衍鞮单于收到犁汙王的情报:汉朝酒泉、张掖两郡守备薄弱,可以出兵攻打,趁机将河西走廊再夺回来。于是单于命右贤王、犁汙王两人率四千骑兵,分成三队,杀入张掖郡的日勒、屋兰、番和3县。却没想到汉朝方面因为此前抓到了匈奴降者,得知了此事,汉昭帝下诏时刻警备。
张掖郡太守、张掖属国都尉发兵反击,大破匈奴,使其生还才数百人。张掖属国义渠王亲自射杀犁汙王,赏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封犁汙王。此后,匈奴不敢再入张掖郡骚扰。
除汉朝之外,匈奴人的另一大威胁也登场了:东胡民族!当年,冒顿单于击破东胡,其余众走避乌桓、鲜卑二山,渐渐分为二个部落:乌桓、鲜卑。世为匈奴役属。汉武帝大破匈奴之后,曾将乌桓人民迁徙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4郡塞外,设置护乌桓校尉,就地监领,使他断绝匈奴,为大汉屏蔽。
数十年过去,乌桓已渐渐强大起来,不甘心头顶上再有一个大汉或者匈奴压着。遂思反叛。然而乌桓人最先反叛的不是匈奴,竟是大汉!
冬天,匈奴三千多骑兵杀入五原郡,杀略数千人而去。后又有数万骑兵前来攻打汉长城,略取吏民而去。而从匈奴降者的口中得知,乌桓人曾打过匈奴,连匈奴先单于的墓都给他们挖了!壶衍鞮单于正思发兵报复,集合了2万骑兵准备攻打乌桓。霍光便想出一计:阳击匈奴、阴图乌桓!
霍光找来名将赵充国,问此计是否可行?赵充国认为乌桓、匈奴自相攻击,对汉朝正是大好事。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便可。霍光又问范明友,范则力言可击。于是霍光让范明友担任度辽将军,率二万骑,杀出辽东郡。并千叮万嘱“兵不空出。若匈奴人跑了,你就直接去打乌桓,一定要打个胜仗回来”
范明友领命而去。出塞之后,果然匈奴兵已经退走,当即便挥兵杀入乌桓。乌桓刚与匈奴交战过,兵力疲乏,被范明友这样突击,势难拒守,顿时纷纷逃窜,被杀6000余人,三个乌桓王授首。范明友凯旋班师。
元凤4年BC771月2日,1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元服。王侯将相、宗室、官吏、百姓普赐金、帛、牛、酒,中二千石官员及天下吏民普赐一级爵位。免收今年与明年的口赋。去年及之前的欠赋也全都豁免。天下大酺五日。
1月,丞相田千秋去世。2月12日,御史大夫王升任丞相,封宜春侯。
5月,汉文帝的祭庙正殿发生火灾。以汉昭帝刘弗陵为首,群臣皆素服致哀。同时命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太常、庙令丞、郎、吏,皆犯大不敬之罪下狱。6月,大赦天下。身为九卿之一太常官的轑阳侯德被贬为庶人。
6月,骏马监傅介子出使大宛国,霍光并命他顺道前去楼兰、龟兹两国。只因这两国叛服无常,屡杀汉使。
汉武帝死后,霍光曾用桑弘羊前议,在轮台戍边屯垦。派去的屯田校尉是杅冞国的太子、曾在龟兹国做人质的赖丹。此事在龟兹国引起巨大反响。龟兹贵人姑翼对龟兹王说“赖丹本是我国的臣子,现在投靠汉朝,还在我国边境上屯田,必对我国不利”龟兹王深以为然,就把赖丹杀了。
而楼兰国则是一面事汉、一面讨好匈奴,往两国都派出了质子。楼兰王死后,在匈奴为质的王子安归回国,继任楼兰王。汉朝得知后,征召新王入朝,安归不肯。从此归附匈奴,不与汉通。
傅介子出使大宛国归来,便顺道去了楼兰、龟兹二国,严词相诘,两国王倒也认罪。不过随即发生了一件事:在龟兹国,恰有匈奴使者出使乌孙国经过龟兹,受龟兹王隆重接待。傅介子得知后,便率手下夜袭匈奴使者的营帐,砍下匈奴使者的首级,回国报功。朝廷将傅介子提拔为中郎、平乐监。
傅介子又来求见霍光,说自己愿意再出使龟兹国一次。这次准备直接刺杀龟兹王,好威示西域诸国。霍光则说“龟兹道远,不如楼兰。你若果有胆略,就去一试吧”于是傅介子亲自招募壮士,带上金帛,扬言颁赐西域诸国,一路到了楼兰。楼兰王安归一开始并不怎么在意,简单的招待了傅介子一行。
傅介子假装往西行,要出楼兰国境时,他对接待他的楼兰翻译官说“我奉大汉天子之命,持黄金、锦绣,远行颁赐诸国。汝王理应亲自出迎才是!奈何如此简慢呢?我明天就要去西国了。看来这些好东西,汝王是不想要了吧”
翻译官闻听此言,急忙回报国王。安归顿起贪念,要招傅介子回来。傅假装不肯,安归急了,忙带上左右近臣,往边境直追!傅介子当然就在边境上等着他…
见面之后,楼兰王安归捧出酒肉,热情招待傅介子。傅也故意将金帛展示在安归眼前。安归大喜,宾主畅饮欢快之际,傅介子对安归道“大汉天子尚有密诏传达。请大王屏退左右,我方好面陈”
安归没有多想,便起身随傅介子入帐中密语。突然傅一声大喝,安归身后便闪出两名持刀壮士,一刀刺去,安归直接毙命!帐外,楼兰国的官员闻变皆惊散。傅介子急忙出帐,大声道“汝王安归,私结匈奴,屡杀汉使,得罪天子,故遣我来诛杀!汝等无罪,现有安归之弟尉屠耆在我汉朝为质。已由大兵拥来,马上就可继位。汝等当效忠新王,毋生二心,否则将是灭国之祸”众人只有唯唯听命。
傅介子随即砍下安归的首级,快马送回长安请功。霍光大喜,下令悬首北阙下。同时召见尉屠耆,赐以汉朝宫女为夫人,备下车骑、辎重,派兵护送回国。由丞相率百官送出横门外。尉屠耆回国后顺利继位,并将楼兰国名改为鄯善。同时将国中一座伊循城献出来,由汉朝派司马1人、吏士40人在此屯田,同时也是监视。
7月23日,范明友受封平陵侯、傅介子受封义阳侯。
元凤5年BC761月,汉昭帝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广陵王刘胥来朝。汉昭帝下诏:增封11000户、赐钱2000万、黄金200斤、剑二、安车一、乘马二驷。
夏天,大旱。
秋天,刘弗陵下诏取消象郡。其地分属郁林、牂柯二郡汉武帝当年灭南越国,置九郡时已无象郡之名。此处存疑
11月,大雷。12月6日,丞相王去世。
元凤6年BC751月,招募郡国徒前往东北,筑辽东、玄菟二城。
夏天,汉昭帝大赦天下。同时下诏:因三辅、太常地区谷贱伤农,今年以菽、粟代赋。
夏天,右将军张安世封富平侯。
乌桓再次侵犯边境,范明友再次出击乌桓。
11月27日,杨敞被任命为丞相、封安平侯。九卿之一的少府蔡义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元平元年BC742月,汉昭帝下了一生中的最后一道诏书:天下百姓的口赋钱从此减免3/10,以宽养民力。
27日晨,天空中突然出现流星,大如月,向西飞去,后有众小星随行。万目共睹,大家惊为异事,谁料竟应在本年才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身上!一个多月后的4月17日,刘弗陵在未央宫驾崩。
刘贺胡闹篇()
刘弗陵英年早逝,霍光手足无措。不要说后面的问题,仅选任新皇帝,就足够让他头大了!刘弗陵走了也没关系,问题在于:他连个儿子都没生,拍拍就走人了,实在太不负责任了!把这道难题留给了霍光…
没办法了,只能翻开血统谱,看看谁最合适?如按血统论,那非广陵王刘胥莫属了。因他是刘彻六个儿子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目前只有他一个人还活蹦乱跳在这个世界上。
霍光知道这世上有一刘胥,但他什么都没说。很快他召开了一个部长级会议,大家一起来磋商物色新皇帝人选。没想到会上果然有人提议立刘胥为皇帝。这时候霍光想闭嘴都不行了,他不得不表态!
霍光的意见是:刘胥当皇帝,不妥!原因很简单:刘彻生前就特别不喜欢这个儿子。因刘胥整天除了好玩好斗,基本无学无术。
但事实上,这只是表面原因。霍光不选刘胥,真实原因有二:1刘胥不是什么好鸟,德才均无这样的人当皇帝,那还得了?2刘胥是刘旦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刘旦被霍光整死,难道刘胥上台会放过霍光?
如霍光所料,刘胥的确不是什么好货色。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诅咒刘弗陵断子绝孙!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弗陵绝了后,还崩了命。这下子刘胥乐坏了。他仿佛看见皇位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就可登堂入室了!
然而刘胥却不知道:霍光犹如拦路虎他半步不得向前。更可怕的是,霍光已将目光锁定了一个新人选,要彻底断了刘胥的野心!
霍光瞄上的人,名叫刘贺。刘彻的孙子、昌邑王刘髆之子。
当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就曾想和丞相刘屈髦合谋,将自己的外甥刘髆捧上太子之位。没想到阴谋败露,刘屈髦被腰斩。李广利走投无路之下投降匈奴。
在那场恐怖事件中,刘彻放过了刘髆,但太子之位彻底与刘髆无缘。两年后,刘髆去世,当时5岁的刘贺接班,当了昌邑王。
然而刘胥和刘贺两人从辈分上说,刘胥是叔叔长辈,刘贺是侄子晚辈。而汉朝的继承制是嫡长制。没有嫡,就该立长!霍光要立刘贺、废刘胥,就是废长立幼,凭什么呀?
的确,这是个头痛的问题!封建王朝,凡是上位者,必须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天下不服。霍光如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废长立幼的合理性,贸然迎立刘贺,接下来就算刘胥不闹事,也不知道哪个人会跳出来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