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这样,对长安市民来说,这热闹不是白凑了吗?
于是五天血战,长安血流成河,街道横尸遍地,沟渠血水漫溢。自家打自家,真是惨烈悲壮…
五天后,局势趋向缓和。局势之所以被控制,有两大原因:1空手的打不过拿铁的,长安市民吃亏大了,谁都想歇了。2汉朝中央启动紧急方案,派出工作队向长安市民澄清事实。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煸动了。因太子刘据是想利用江充事件造反!
于是在铁棒的打击下、在工作队胡萝卜的劝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退出太子阵线。一夜之间,刘据从被众人追捧的明星变成被众人抛弃的孤儿。这下子,他真的是玩完了!
17日,石德、张光先后被杀,刘据终于撑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往哪里逃?西门不亮南门亮。刘据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拔腿就向南边的覆盎门逃。
覆盎门的守门官是宰相府的司直田仁。谁也想没到:刘据没费吹灰之力,就顺利地溜出了长安。准确地说,刘据不是逃出去的,而是被田仁放出去的。
田仁,田叔之子。当年调查袁盎被杀案,田叔功德无量。但田仁之所以能爬到司直的位置,是受惠于另一个人:卫青。田仁因体魄强壮,被卫青赏识,做了舍人。之后多次跟随卫青征战匈奴,屡建战功,经卫青举荐,当了郎中,并一路攀升,进了丞相府,当上了司直。
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刘据为什么要朝覆盎门奔来了。因这个田仁和任安一样,都曾是卫青的人。任安尽管不帮刘据,但也够客气了。如田仁再客气一点,逃生的希望也不是不可能的。
果然,好运气真被刘据撞上了。田叔当年那种宁可自己背黑锅,也不拆人间骨肉情的高风亮节,又在他儿子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田仁说“太子跟皇帝干起来,那是他们家庭内部矛盾使然。现在太子落难,人家也不容易,放他走吧”就这样,刘据顺利逃离长安…
刘据暂时摆脱了困境,田仁的麻烦却刚刚开始。皇帝在甘泉宫是怎么给丞相府下命令的?最一条就是:一个叛党都不能放走!这下好了,最大的叛党头目都放走了,那不是天大的失职吗?
所以当丞相刘屈氂闻听自己的司直田仁放走了太子,顿时火冒三丈,马上派人将这个不听话的下属拿下,准备斩杀…这时,有人站出来替田仁说了一句话:与刘屈氂并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怎么算也是两千石的部长级干部,丞相您要斩田仁,也要先请示皇帝,您有什么资格就此痛下杀手呢”暴胜之这么一说,刘屈氂觉得好像也有道理,只好放了田仁。
暴胜之为什么要替田仁说话?我不知道。不知道的还有:他到底是因跟田仁关系好,还是因同情太子刘据,从而救了田仁。我知道的只是:暴胜之救了田仁后,刘彻很不高兴!
刘彻不高兴的事多了去。他最不高兴的就是:长安城铁网恢恢,竟还是让太子刘据溜了。于是怒气冲天的刘彻开始发飚。第一个被他找去算帐的,正是御史大夫暴胜之!
刘彻派人给暴胜之只捎去一句话,就将他收拾了。此话大约意思如下“司直故意放走叛党头目,丞相杀他理所当然,你凭什么擅自劝阻”暴胜之一听,知道他玩完了,只得自杀谢罪。
刘彻第二个要收拾的是刘据的母亲、自己的老婆卫皇后。他给皇族事务的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下了一道命令“进宫收缴皇后玺绶”卫子夫交出玺绶,自杀了结。当年陈阿娇因巫蛊被废、如今卫子夫亦被巫蛊夺命。这个曾经的灰姑娘,终于在此终结了属于她的神话…
接下来,刘彻要将第三个和第四个一起收拾:任安和田仁。刘彻认为任安老奸巨滑,首鼠两端。他之所以紧闭城门,不与刘据战。就是怀有二心,想坐山观虎斗,看谁胜才投向谁。这种铁杆******,不斩他斩谁?至于那个田仁,大道理就不用再讲了。于是,这两个人同时被押上刑场,腰斩!
最后刘彻要收拾的有三类人:凡出入过太子刘据宫门的宾客,诛杀;凡跟随刘据作战过的市民,屠杀全族;凡被逼参加刘据集团的官员,流放敦煌郡。
有罚就有赏:马通因将如侯斩首而获封重合侯、随马通一起作战的长安男子景建因抓到石德而获封德侯、商丘成因抓到张光而获封秺侯。
事情还远远没结束。刘彻为防止刘据反击,下令长安各门重兵屯守…恐怖笼罩着整个长安城。上到朝廷众卿,下到长安市民,人人自危!
汉武大帝雷霆震怒,文武百官谁都不敢出头强谏,只有一个乡村低级干部:上党郡壶关县的三老郑茂上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书里一开始就引经据典,替刘据高喊冤枉。说刘据造反是纯属自卫。如非要拉个人顶罪,那肯定就是江充了。江充那厮从不是什么好鸟,搅乱赵国政局,现在又跑到长安来瞎折腾…最后,郑茂甚至还做好流血献身的准备。说贤君是不该听信挑拨离间的话的陛下下****令,将流亡在外的太子召回来。臣一片忠心,无以解怀。区区一言,如皇帝您看得不爽惩罚我吧。我已在建章宫门外,准备听您的杖棒了。
据说刘彻看完信后沉默不语,半天说不出话来。说不出话,是因人家的确说到他的心里去了。想想自己的确对太子太过了。
然而刘彻依旧没有下****令,啥表示也没。一句话,他还是舍不得放下面子,他还在等…
刘彻不肯赦免,刘据只有逃亡。此时已逃到了湖县的泉鸠里,躲在一家贫户家里。关键时刻,还是穷苦兄弟靠谱。这户连低保都不如的苦兄弟最终收留了刘据。
然而,刘据不是一个人逃亡,随他的还有两个孩子。对于一户穷人来说,多几双筷子,不亚于朝他身上压了一座大山!然而这苦兄弟很够意思。他不叫苦也不叫累,仍坚持织草鞋、卖草鞋,以此供养刘据一行人。这下子轮到刘据不好意思了。这时,刘据想起了一个有钱人。这个有钱人也在湖县,是刘据的一个故人。刘据想到他,不是想改投他家,而是想向他借钱…
事实证明:有些钱是不能乱借的。刘据没想到自己派人出去借钱,钱没借到,就已惊动了地方官!
8月8日,地方官派人包围刘据藏所…长安,曾经是刘据的地盘。在那里,命运曾眷顾过他。然而在这人单力薄的异乡,他偏离命运的轨道已太过遥远,不可能再受到上苍的眷顾。死亡,似从没像今天来得这么突然、这么猛烈!
刘据从门缝里向外窥视,屋外人影重重。他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于是他找来一根顶柱,将门闩紧、顶死。然后他抽出一缕帛绢挂上屋梁,绑紧;接着用板凳垫高身体,将头伸进死亡的圈。最后,一脚踢开板凳,告别这个残酷冰冷的世界…
过了许久,官兵没听到屋里有响声,顿觉不妙。一个叫张富昌的士卒一脚踹开屋门,众人冲了进去。当新安令史李寿将刘据抱下来时,生气已全无。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刘据死时,年仅38岁。同时被杀的还有收容刘据的穷苦兄弟和刘据的二个儿子。
消息传回长安,刘彻伤痛感怀,封李寿为邘侯、张富昌为题侯。
贰师出征篇()
20日,地震。
9月,商丘成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9月,刘彻立自己的侄子、刘彭祖的小儿子刘偃为平干王。
冥冥之中,上天似相当眷顾李广利。想当年李延年跟刘彻关系那么铁,却被其弟****后宫牵连,人头落地。当是时,李延年的另一个弟弟李广利正在征伐西域,刘彻念他没功劳亦有苦劳,就放过了李广利。
当太子刘据在湖县自杀的消息传回长安后,李广利突然莫名骚动起来了。他仿佛看见:一个美妙的春天正向他走来!
李广利之所以蠢蠢欲动,是因属于他的机会来了。准确说,是昌邑王刘髆的机会来了。刘髆是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其为人处世,没听说有过人之处,也没听说有坏人之处。只是有一个可圈可点的事迹,那就是生了一个混蛋儿子刘贺,不久将来的历史,将留给他来折腾…
命运将刘髆和李广利捆绑在一起,不是没道理的。想当年,李夫人倾国倾城,将刘彻迷得神魄颠倒。没想到一朝得病,毁了容,没了命,伸腿就走人了。留下他与李广利相依为命。李广利认为:命运注定他和刘髆是同一条藤上的瓜,那就肯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的汉朝、如今的刘彻,一切都是乱蓬蓬的。他必须逮到这个千古难遇的机会混水摸鱼,替刘髆换个好工作。
天下最好的工作,当然就是皇帝。比皇帝次一等的工作就是太子。现在刘髆离太子只有一步之遥。李广利认为:机会永远属于敢吃螃蟹的人。如有敢吃螃蟹人的帮助,刘髆登上太子之位,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说李广利敢吃螃蟹,那实在有点吹。想当初征伐西域,他可是被刘彻硬拉出去吃螃蟹的。最后螃蟹是吃了,可自己那张嘴也被西域那只大螃蟹咬得稀烂。我想这事让李广利回想起来,肯定还隐隐作痛。
事实上,李广利所说的,那个敢吃螃蟹的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传说中那个逃命不要官印的丞相先生刘屈氂。
李广利之所以和刘屈氂扯上关系,是因他俩是亲家:李广利的女儿嫁给刘屈氂的儿子。政治婚姻从来是政治生命的部分延伸。于是李广利开始琢磨事了。
然而李广利怎么也没想到,正当他关起门来研究政治厚黑学时,就出事了!不是李广利出事,而是汉朝边境出事。匈奴又来欺负人了!本年末,匈奴杀入上谷、五原郡,杀掠吏民。
征和3年BC901月,刘彻行幸雍地,至安定、北地郡。
1月,匈奴又杀入五原、酒泉郡,杀死汉朝两个都尉。3月,刘彻终于坐不住,准备再度出拳!汉朝大军分三路出征:李广利率7万人出五原郡、商丘成率2万人出西河郡、马通率4万骑兵出酒泉郡。
汉匈两国自刘邦开国以来,就从没停止过战争。打了一百多年,两方的牛人将领是越打越少。匈奴单于自冒顿死后,一代不如一代。刘彻没有丢脸,总算打出了大汉朝的气魄。然而自卫青、霍去病死后,再也不见当年激动人心的场面。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像李广利这等货色,当汉朝的消防救火队长,事实证明总是不怎么靠谱的。所以每次刘彻一派他出征,我的心就本能的抽紧…
我想:汉朝人的心更是抽紧吧?那么刘彻抽不抽呢?鬼知道!反正汉朝无良将,怎么也要找个人拉出去垫背!果然李广利此次出征,就是被拉出去垫背的。不但垫了背,还做了匈奴草原上的孤魂野鬼…他想回来,连汉朝的鬼都不认识他了!
这么多年来,匈奴和汉朝的战争,仿佛抢匪和警察的游戏。从彼此漠不相识到不打不相识,到最后双方都是知此知彼。抢匪一方定期抢,抢了就跑,跑了还回来。警察一方也定期扫黑,一扫就总想将匈奴往死里扫。今年没扫完,明年接着扫…于是,打黑的照打,抢劫的照抢。好像大家都挺遵守游戏规则,你来我往。如你来我不往,那怎么叫礼尚往来呢?
此次汉朝大军加起来有十多万人。如此庞大队伍出征,肯定不是出去逛逛,领略大漠无限风光那么简单。所以当匈奴闻知汉兵出动时,神经立即就紧张了。
怎么应付汉军?匈奴人心里早就有主意了。和汉朝对砍这么多年,特别是被卫青、霍去病一阵砍杀过后,元气大伤,没多少老本拿出来折腾。所以后来只要汉朝出兵,他们每一件事就是:巩固抢劫成果,将粮食等物资全部运送到安全地方。接着第二件事才是商量怎么砍人…
为对付汉朝大军,狐鹿姑单于做了如下部署:首先将粮食辎重北迁到郅居水;再命左贤王将部落百姓迁到余吾水以北六七百里的兜衔山;最后,单于本人率精锐骑兵,渡过姑且水,迎战汉军。
夏天到了,各就各位,开打!首先向匈奴单于冲去的是商丘成兵团。结果当商丘成一路晃悠着来到一岔路口时,没发现一个匈奴人。跑了这么远,鬼影都没见着,实在太没意思了。于是商丘成领着二万人,准备晃悠着回去交差了。
我认为:商丘成不是怕死、不是偷懒、也不是迷路,而是只要他的部队开到姑且水的岔路,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因他的任务就是替李广利探路的。李广利的部队正贴着他的在路上跑着呢…
狐鹿姑单于眼看商丘成仿佛一条要咬钩的大鱼,突然转头就走,差点要跳起来了。这支汉军实在太不像话了,大老远地跑来吹风,连碗热茶也不喝就想不告而辞,这怎么行呢?于是马上派人出去招待商丘成!
狐鹿姑单于紧急派出去搞接待的人,我们并不陌生:曾经牛逼哄哄的李陵!李陵和匈奴将领率三万骑兵,狂追商丘成大军。然而商丘成溜得太快,李陵在浚稽山中猛追九天,一直追到蒲奴水,眼看追不上了,才罢军回去…
而马通率领的汉军也正在向西挺进,他的任务是要扫平匈奴的右翼。当马通挺进到祁连山时,叫偃渠的匈奴大将一看,连人头都没数完,转头就溜了…匈奴人之所以要溜,不是诱战,而是真怕。因马通率的是全骑兵部队四万人;偃渠也是骑兵两万人。两万人vs四万人,输赢的概率,相信大家都能算出。安全第一,还是跑为好吧…
马通出发前,为防西域的车师国阻挡汉军的必经之道,刘彻派成娩率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六国的联军攻打车师,最后俘虏车师王、尽得其民众而还。
现在,该轮到李广利出场了。狐鹿姑单于知道:商丘成提前开溜,肯定是来放烟雾的。汉朝的大部队应该还在后面。如没猜错,这个人就是李广利。狐鹿姑单于还知道:李广利不是个狠角色,但绝对是个主角色。招待这么一个大客,他必须隆礼以待。于是为体现自己对李广利的重视,狐鹿姑单于特地给某人布置了一道作业。
在蒲奴水南面有一座山,叫夫羊句山。李广利要追击匈奴,抵达蒲奴水,甚至更遥远的郅居水,必须先越过此山。而在夫羊句山之北还有一城,叫范夫人城。传说:范夫人的丈夫是中国将领,在那里筑城,工程还没完成就逝世了。之后范夫人继承丈夫遗志,率领军民发扬艰苦奋斗之精神,最终将城修成。于是为纪念那个伟大的女人,此城就名范夫人城。然而时过境迁,此城只剩残垣断壁,别无…单于布置的作业就是:率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谷中埋伏。这个光荣的任务,狐鹿姑单于留给了人见人骂的大汉奸卫律和一个匈奴右大都尉。
五千骑兵,就将挡李广利七万大军?老实说:李广利是有些窝囊,但还不至到窝囊废的地步。况且李广利对阵的是汉朝大汉奸,面对这种民族败类,如不狠追猛打一顿,那实在太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了!
所以,李广利一碰到卫律部队,一点也不客气,双方招呼都没打,冲上去就砍!七万人对着五千人狂殴乱砍,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卫律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向范夫人城里撤。李广利则好像打上瘾了,追着卫律的打。于是他又将卫律打出了范夫人城。这下子,卫律连还架的勇气都没了,只得向北再撤,找老大搬救兵去了…
至此,李广利可谓顺风顺水。相对当年的大宛之战,这应该是他打得最惬意的一战了。怎么会不爽呢?不但自己打得痛快,还替汉朝教训了一回汉奸,这话若是传回长安,多受用呀…
然而李广利并没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前面等着他的,才是真正的难关、真正的猎物。可要他一路打到郅居水,像当年霍去病一样将匈奴老巢都抄得精光?这似是不太可能的。很简单:李广利不是卫青,更不是霍去病。他和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于是乎,是不是该见好就收了呢?该撤了吧?
6月,当李广利还在犹豫观望时,突然从长安传来一个坏消息,将李广利抽身而退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对李广利来说,长安传来的坏消息,不亚于旱地惊雷,将他彻底雷倒了。事实上雷倒还不算啥,更可怕的是很可能要将李广利光明的军事混混生涯给雷灭了。最最可怕的还有:一人受雷,全家遭殃。一家人都要跟着李广利抬腿登天去了…
雷李广利的人,正是汉武大帝刘彻!刘彻之所以将李广利轰得如此惨烈,是因这个外戚做了一件天诛地灭的事。此事就是和丞相刘屈髦准备联手,搞掉竞争对手,把昌邑王刘髆弄成皇位的接班人——太子!
可此时旱地惊雷的消息是:李广利听说他们阴谋败露了,刘屈髦被杀…
李广利怎么跟刘屈髦对上的暗?要从此次刘彻发兵前说起。那时李广利还没来得及替自己的外甥刘髆策划抢太子一事,没想到领导就派他出差了。还好,大军出发前,丞相刘屈髦为李广利送行,一直送到长安城北的渭水大桥。于是李广利逮到这个天大的机会,跟刘屈髦说了一句话“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翻译过来就是:刘据死了,太子之位悬空。本来我想和你联手,替我们家昌邑王抢太子之位。但没想到皇帝派我出差,还不知啥时能回来。然而事情又急,所以只好托您老人家帮帮忙,替我向陛下请立昌邑王为太子。有朝一日昌邑王当上皇帝了,还能少你老人家的好处吗?
刘屈髦一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李广利就知道刘屈髦会跟他合作。要知道:旧的去了,新的是必须来的。既新太子一定要立起来,自家亲戚当然是首帮人选。然而李广利怎也没想到:他还没离开长安几天,丞相刘屈髦就将事情给办砸了…
李广利还听说:刘屈髦死得很惨。刘彻一收到内者令郭穰的告密后,就命有关部门迅速查证,最后定下两项死罪:1玩弄巫蛊,诅咒皇上;2伙同李广利,准备拥护昌邑王为太子,谋大逆…
刘屈髦被直接装进厨车,一路示众到东市,最后斩首。丞相夫人也没幸免,被拉到长安八大街之一的华阳街斩首。还有李广利的妻子亦被收监。
贰师降匈篇()
我认为:刘屈髦之死,不但符合他自身命运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