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忠不知道,刘玉波之所以不把他的事公诸于众,是因为这件事实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乌龙,刘玉波为了此事几乎把北港闹了底朝天,现在一旦将此事公诸于众,刘玉波苦心孤诣在北港积累起来的威望必将暴跌,有时候真相也不得不屈服于统治者的自身利益。
赵长栓作为一个坚定挺刘派,自然也跟着附和道:“大人也是念在李兄以前为了移民之事,不辞劳苦没日没夜的的操劳。李兄我在给你最后透露一个消息,大人曾经指示过我,在镇北军中只要你立了军功就一定要严格按照赏罚条例论功行赏,决不可因为你的身份而让你遭受委屈。”其实赵长栓说的话是真的,不过稍微有些偏离了刘玉波说的本意,刘玉波说的的是在镇北军中不论身份背景,只有有功定要按照赏罚条例论功行赏。
李忠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大受触动,一个已经绝望的人在别人给予他希望的时候,总是感恩戴德顶礼膜拜的,李忠知道刘玉波没有放弃自己后,重新燃起了希望,哽咽着对天说道:“大人厚爱,罪人李忠真是无以回报,以后我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说罢就要跪下磕头。
赵长栓重重咳嗽了几声,提醒李忠注意场合,李忠明白了赵长栓的意思,停下了动作给赵长栓行了一个大礼,赵长栓走到在抓紧时间吃饭的李忠身旁说道:“李兄,抓紧时间不要迟到了。上午训练完成后,我特批你回家去看看。”
因为李忠经常放错,他的假期几乎取消了,现在的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在听到赵长栓的说的话后,李忠感激的说道:“多谢了,赵兄。”赵长栓对李忠笑了一下,他的内心其实也非常受到这件事的触动,在一番思考后,赵长栓下定决心把这一套方法用到军队方面,这样他的镇北军就更上一层楼了。
上午训练完成后,李忠好好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李忠低着头悄悄的走在北港大街上,发现四周的人并没有对自己指指点点,而且还有不少人不明就里的人上来道好,问李忠被派到陆军体验是个什么感觉,是不是回来后又要升官了。李忠也知道刘玉波给自己公布给大众的离岗理由是由移民署调到镇北军,这份告示中说的非常模糊,说是委以李忠重任却没有提到李忠的具体职位,很多的细节都被模模糊糊的一笔带过。李忠知道详情后内心更是感激刘玉波,不过他并没有因为知道这件事而招摇起来。
在找人确认自己府邸没变位置后,李忠悄悄的来到自己的府上,在门外把守的士兵认识李忠急忙让他进去,在他们的心中被刘玉波在陆军中委以重任的李忠以后说不定就是他们的长官了,那里敢不敬。李忠受宠若惊的走进了自己的府邸,找到自己的妻子,李夫人一看李忠就大哭了起来,问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这么久也不回家,显然李夫人也被刘玉波欺瞒了过去。李忠从妻子那里知道自己的待遇除了俸禄没有了之外(上次的事孙守福对李夫人说对李忠的惩罚为罚俸禄一年),其他都没有变过。李忠的内心真是感激到不行了,李忠在心中发下重誓,终其一生必将对刘大人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第81章 四一式步枪()
刘玉波以署局区分北港的政务部门,署是在其相关领域内拥有相应合法权力的最高机构,例如治安署拥有在治安方面的全部权力,治安署就是北港最高的民事治安机构,局则是属于一些特别的权力部门的下属机构,例如火器局归属于北港军部也就是刘玉波的直接管理之下,而北港镇的户籍局则属于治安署管理之下。
刘玉波坐上近来新个北港总署配备的马车,得益于北港的发展刘玉波手下的交通工具渐渐的不够了。刘玉波便托在北港的那些富商从内地买了十匹马打造了五辆马车,这五辆马车依着那些西洋的工匠所打造有四个轮子,由两匹马前头拉着,加上车夫一共可以容纳7人。车身一个中式车厢,整个车厢色调偏暗带有一种官方严肃的风格,马车的四个轮子不仅安装了弹簧减震装置还裹了牛皮,配合上北港刚刚铺好的上好直道,真是又快又舒服。北港中不少富商被刘玉波招来商讨事情时,体验了一番北港的马车后也是爱上了这种舒适快捷的交通工具,后来有一个富商试探了一下刘玉波希望刘大人可以开恩给自己造一辆马车,刘玉波对于这事没什么反对的,表示你们自己去内地买马然后给我钱就行,一辆马车一千两。
这些富商也不差钱,于是在北港便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四轮马车,因为北港不归属于内地,那些富商有互相攀比装饰起马车来真是不遗余力,他们马车要是落在明朝内地,想都不用想直接关进大牢等着处决吧。
刘玉波做的马车上,除了孙守福和他的妹妹妮儿在刘玉波副手坐着外,其余众人都在马车外面随着马车前行。
刘玉波拿起妮儿端过来的桃子,咬了一口觉得不错,叫道:“守福,这桃子不错你也来一个。”
“多谢,大人。”孙守福说罢,接过了妮儿递过来的桃子。
妮儿看着自己哥哥那副严肃正经的样子,四下又没有外人,恢复的本性调笑道:“哥,你越来越像我以前的见过的王玄奇先生了,都是一副谁都欠你银子的脸。”
孙守福不悦道:“妮儿,少在大人眼下的时候跟我皮,有时间多学学女红多看看书,一天到晚就知道往瘸子哪里跑。”
妮儿被说中了心事,本来想还击但见到孙守福正脸色阴沉的瞪着她,内心还是怕了起来只好不悦的嘟起嘴,来表示自己的抗议。
刘玉波见四周只有孙家兄妹这两个亲近之人,身心松懈了下来,靠在车厢上本来还想看好戏的,没想到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又埋头吃起了桃子。而孙家兄妹二人也放下了内心的担忧,暗道还好大人没有发现问题。不过二人还没来的及庆幸一会,刘玉波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看着兄妹二人,笑道:“妮儿,天天往那个瘸子那里跑啊。”
妮儿听到刘玉波的问话是羞红了脸,而孙守福见到自己妹妹那副娇羞的样子,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现在见到刘玉波发问,也只好和盘托出,恨恨的说道:“大人,还能是那个瘸子,这北港除了在学堂那里的郭刚,还有那个瘸子是我妹妹看的上。”
刘玉波沉声道:“守福,郭刚是你的同僚,北港的大学堂的院长,北港总署一半人员的恩师,岂可用如此低贱之词。”
“大人,属下知罪。”孙守福见刘玉波生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急忙起身请罪。
“知罪就好,以后切记祸从口出。”
“是,大人。我一定谨记大人的教诲。”
“坐吧。”
孙守福坐下后,刘玉波八卦的问妮儿,“妮儿,你是什么时候和郭刚对上眼的?或者说那小子是怎么勾搭你的?”
妮儿还好在刘玉波身边待的久了,听多了这种赤裸裸的问话,要是这些话落在那些贞洁烈妇的内地女子耳里,搞不得就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妮儿害羞的说道:“公子,你前年不是让我看着郭刚,他有什么事就直接向你汇报吗。怎么说呢,反正盯了郭刚这么久我就。。。。”刘玉波见到妮儿双手绞在一起不断的变换姿势。
刘玉波看到妮儿这副扭扭捏捏的形象,那里不知道妮儿后面要说的是什么,毕竟是妮儿生在明朝耳濡目染这么久,遇到这种事还是羞于启齿。刘玉波觉得非常有趣,这些时日刘玉波一直在淡化李忠的事件的影响,可谓是是焦头烂额,现在见到这么好玩的事,决心调剂一下心情,开口说道:“就这么日久生情,然后就像那些闺房书中记载的那样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是不是啊。看来我还做了一回月老啊。”
妮儿害羞的点了点头,刘玉波越发觉的有趣,说道:“妮儿,那你想不想我在给你和郭刚做一月老呢?”
“想。”妮儿细若蚊声的回答道。
刘玉波揉揉耳朵问道:“妮儿,你说了什么?你说的太小了,我听不清楚,大声点。”
孙守福见到自己的妹妹在那里努力的想大声喊出来,结果声音一出来却永远是小小的,弱弱的,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孙守福摆正仪态,对刘玉波说道:“大人,不要在戏弄小妹了。属下想向您汇报一些正事。”
说到正事,刘玉波也收起了嬉笑的表情,“守福,这几天北港有什么大事吗?”
“大人最近北港有三件事值得注意,一是最近来到北港的一艘商船,船主在海上救了一个傻子,属下经过审查发现是上次围剿中的漏网之鱼,现下已经命令治安署署长刘武将其收押,不日处理。”
“这事的确很重要,让刘武快一点处理,免得节外生枝。”
“是大人,第二件是李忠之事,按照大人的吩咐,我们一直在淡化李忠事件给北港带来的影响,但是不知为何据属下得到的情报,李忠此人近日在军队里表现异常突出,而且对大人的忠诚好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刘玉波想了一下冷冷说道:“继续观察,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真是好药的话,提拔提拔他。”
“属下会仔细观察一段时日,这第三件事就是劝说您岳父大人的好友吴隆之事,近日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他已经让他的儿子吴志平,带着岛上那些不想在过海盗日子的人迁移到北港。而且吴隆还让手下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在广闽海域活动的大盗李一尚的驻扎地址,此人虽然和李旦同为李姓,但二人既不对付,属下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既可以扩充海军的实力,又可以增长大海的威望,使他在袁进调回海军后立于不败之地。”
“守福,你说到我心坎上了。这事就这么办,这次大海的出征事宜,你要全力配合,一句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至于那个吴志平,下次你给我安排一个时间见见他。怎么说吴隆也是帮了我大忙,能帮一把是一把。”
“是大人。”
“大人,火器局到了。”车外的胡律喊道。
刘玉波下了车,在众人的拥簇下往火器局走去,火器局一共占地一百亩,但是其中只有三十亩被有效利用了,其中以火药厂占地最为庞大,占地达到十六亩,工人一百二十余名,北港所有的弹药和炮弹都由这里出产。接下来的是制枪厂,占地九亩,早前制枪厂重金聘请倭国的火绳枪制作师,生产的火枪也已火绳枪为主,现在在刘玉波的指挥下开始试生产燧发枪,在经过五个多月的研发,北港终于开发出了可以适用于实战的燧发枪,刘玉波也是为此事而来。最后介绍的就是制炮厂了,去年年末西洋的炮匠来后才开始真正开工,早前一直依照刘玉波缴获的三门虎蹲炮作为原型,摸索着一步一步前进。现在有了西洋炮师的加入,研发进度大大加快,预计七八月份就可以生产北港的第一门大炮。
刘玉波直接来到制枪厂,在张光耀厂长的带领下,刘玉波拿起北港的第一杆燧发枪摆弄了一下,找到靶场射击了几枪,说实话刘玉波内心有点小失望,因为他手上的这把燧发枪的威力只比火绳枪强了一点,比自己府上的那把燧发枪要差一点,不过考虑到自己的那把枪价格不菲,而且自己这把燧发枪有套环和卡榫,就可以把刺刀牢牢固定在枪上,而且因为刺刀于枪管平行,具有射击和刺杀两大用处。
刘玉波招来张光耀,问道:“这把枪花费的了多少工本费,和火绳枪差了多少?”
张光耀回道:“启禀大人,一杆火绳枪工本费为三两八钱,一杆燧发枪的工本费为四两七钱,这是加上了套环和卡榫的价格,若大人想要添上刺刀,属下估计一杆枪的工本费不低于五两三钱。”
刘玉波和孙守福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内心对燧发枪的高昂的造价吸了一口冷气,刘玉波问道:“等以后学徒都熟练了,价格可以降到五两吗?”
张光耀想了一会,说道:“依属下猜测,明年一杆燧发枪的造价可以达到五两银子。”
刘玉波点点头,道:“行,你按照我早前计划的,接下来都给我生产燧发枪,火绳枪的制作给我停了。招人的事上报给我身边的孙守福孙大人,让他优先给你安排。”
“大人,你早前不是说过要给这枪亲自取名字,现在大人就在他量产之前给它取个名字吧。”张光耀提议道。
刘玉波想了想,现在是万历四十一年,说道:“以后步枪的名字按照年份来取吧,现在是万历四十一年这枪就叫四一式步枪吧。”
虽然众人都对这个娶名字的方法感到莫名其妙,但是也没有人敢去反驳一脸笑意的刘大人。
交待完后,刘玉波又简单的视察了一下火药厂和制炮厂,火药厂依旧好的不行,制炮厂则还是在摸索的过程中,视察结束后,刘玉波带着人就打道回府了。
第82章 吴志平()
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中旬。
因台湾的处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天气比之内地要热不少。
近日北港之事已走向正轨,且呈蒸蒸日上之式,特别是在刘玉波海军扩大之后,在福建海域已经算是鼎鼎有名了。而刘玉波绷紧的心稍稍放松了下来,在处理完手头上一些要紧的事后,便开始按照孙守福给他安排的日程接见安抚北港的各个头面人物。
按照孙守福安排的日程,今日中午刘玉波要接见的是他岳父吴温好友吴隆的儿子吴志平,刘玉波来到议事厅,在厅中见到一个二十多岁样貌平平的青年人,因至酷夏刘玉波特意下令厨房,在北港总署每天中午上班时为他们端上一碗冰镇酸梅汤,现下正为北港总署上班时间,刘玉波命妮儿多端一碗冰镇酸梅汤上来给吴志平。
古人夏日制冰方法有二种,一是窖冰亦称“藏冰”。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此俗起源甚早。古代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并建有窖冰的“冰井”。因台湾的地理位置,冬季只有北部和山脉上有少量降雪,故窖冰在台湾实现非常困难;而刘玉波制冰的方法采取的是第二种,即硝石制冰。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是矿产,喜欢呆在低温的墙脚下,颜色如霜,因此又被人称为“墙霜”。人们在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在唐朝末期,古人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刘玉波喝完冰镇酸梅汤后,感觉脑子神清气爽,待到底下孙守福和吴志平喝完了酸梅汤,便开口说道:“志平,这几待在北港的可还习惯,若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可要跟我说,不然被我岳父知道我亏待了他挚友的儿子,怕不是要找上门来和我理论一番。”
吴志平起身行了一礼,回道:“多谢大人关切,吴某在北港待的这几日非常满意,虽然北港的规模不大,但也是五脏俱全。日子过起来比内地还要舒服。特别是大人搞的那个“卫生包干制”,真是让吴某大开眼界,有了这“卫生包干制”北港真是干净之极,实乃天下罕见。”
刘玉波作为“卫生包干制”的大力推行者,自然被吴志平这番话说的心花怒放,觉得这吴志平还是有点眼光的,高兴之下问道:“不知志平未来作何打算,若信的过我,不妨说于我听听,让我给你参谋参谋。”
吴志平笑道:“大人,吴某此生唯一志向是当一个为民做主的七品芝麻官。吴某早前被父亲大人送回过内地老家,一路上所见所闻净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官老爷勾结当地豪强,对地方的弱小百姓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苛捐杂税。父亲大人也想过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曾回到老家购买田地,平日里也时常接济四周乡邻,但还是被那些贪婪的官老爷给盯上了。我也被关进大牢,父亲为了捞我出来,花费了大笔银子。可怜我父亲拿命在海上拼搏十余年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以前吴某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对于当官一事早已不敢奢望,现下来到北港耳听目见净是大人的英明神武,待百姓也甚是宽厚,吴某也想在投效大人麾下,为北港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望大人准许!”
吴志平这番话刘玉波耳朵早就听腻味了,北港近来蒸蒸日上,现下北港常驻人口已达八千六百五十六人,若算上北港的流动人口那只怕早已破万,而且刘玉波早前布局的制糖业和制盐业已经初具规模,不过现下这些可以出口赚取银子的产业都被刘玉波牢牢抓在手里,其他人想要去染指得问问刘玉波手下的军队同不同意。同时随着来北港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落魄的秀才,北港的发展前景也被他们看在眼里,自然是有许多人想投靠刘玉波,可惜现在刘玉波的这艘战舰主体架构已经搭建完毕,去年从北港大学堂招揽的毕业生,已经在北港各个部门站住了脚跟,虽然在刘玉波看来他们还是有些稚嫩,会做出一些冲动举动,但到底还是成长起来了,这些年轻人按照刘玉波规划的实干派官僚路线一路横冲直撞野蛮生长,中间虽然有一二掉队,但是这在刘玉波的意料之中,相反那些留下来的学生可是大大超出了刘玉波的预期。
刘玉波用惋惜的口气,回道:“志平,你的心意我也明白,不过北港总署招人的制度早已确立,我身为创立者怎么敢带头破例,要是我不经过考试招志平入北港总署,那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此事作罢休要再提。”
吴志平早就知道这一点,他只是想试试看能不能通过他老爹的人脉,跳过这些复杂的程序,见到刘玉波如此坚决的拒绝了他,他内心叹了一口气,面上依旧笑意盈盈,说道:“大人吴某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请大人给吴某开恩,让吴某可以参加考试。大人不是规定过,报考台湾公务员的三个基本要求中,在北港居住半年这个要求我不符合(在沈有容事件时刘玉波为了避闲,将台湾的官员选拔考试改为公务员选拔考试。),希望大人给我开恩特批一下。”
刘玉波定下的三个基本要求为:一,报考人员必须拥有台湾户籍;二,报考人员必须在台湾居住满九个月(以后的居住时间还会延长。)且在台湾拥有房产;三,报考人员年龄要在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