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完衣物,江颖直接在店里拉着长兄和郑氏换上了,她觉得外表穿的破烂实在太影响她们出去谈生意。
郑氏的是一件深红色的对襟襦裙,上衣比较短小,在领口处用金丝绣了些浅小的花朵,而下衣则是拖地长裙,裙尾处以淡淡竹叶收尾,穿起来以后的她足足年轻了三四岁,看起来温婉极了也美丽极了;江柏轩的是一件天蓝色的儒生服,虽说他现在还没有上学,但江颖打算让自家小长兄去学堂学些知识,能考个功名更好,考不上也要认些字,绝对不能做一个成天只会种地的大老杆。
毕竟江颖前世深受扫盲教育的洗礼,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文化活该穷一辈子。所以江颖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家人是个只听母亲讲过几年学的半文盲状态?更何况在古代经商,没有官方的背景撑腰根本就做不大。
江颖晃了晃脑袋,决定先暂时不想这些事,因为就算大哥不行,她还要有二哥,还有三弟四弟,总归会有一个学习好的能撑的起这个家的。她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自己打扮的简单大方,让客户见到自己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小孩子而有所怠慢。
江颖瞧了瞧自己这件鹅黄色短袄,上面绣着双蝶钿花,确实很对的起两百文的价格,虽然她看不到自己穿起来是什么样子,但从小大哥那惊艳的眼神里她知道了效果还不错。
江颖让店员将其他衣物给打包起来,随后便和母亲与小大哥出了成衣店的门。江颖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有钱的感觉真好,她一定要赚多多的钱,可以随心所欲的给家人买漂亮的衣物,精致的配饰,而不必担心买完了衣物以后荷包空空以致下顿饭无着落。
买完衣服以后,众人并没有回村子,而是继续在朝阳镇大扫购。江颖觉得自家的蒸帘问题很大,最多一次只能蒸五十个,限制实在是太大,她想专门打造一种像前世一样的蒸笼,可以一层一层摞在一起,烧一遍火就可以蒸熟很多包子那种。
在兴阳街上寻寻觅觅,江颖终于找到了一家专门销售竹制日用品的店面,但是在里面寻找了半天没有自己想要的蒸笼,最后江颖一敲小脑袋,这时根本就没有蒸包子一说,何谈会有蒸笼的存在?
所以江颖无奈的找来了店面老板,跟老板说明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老板听的是似懂非懂,所以她在无奈之下要来了纸墨,以着酷似素描的方法使用着毛笔,将前世蒸笼的样子画了出来,蒸笼的筒是由木板削薄拼接之后外嵌铁丝镶制而成,底座则是竹片编制的,筒外还特地加了搬手甚至连上下层之间的嵌连处也画的唯秒唯肖,直让店老板惊叹构思巧妙。当然,不仅店老板惊叹,连郑氏和江柏轩也惊住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鬼斧神工!
江颖要的规格是直径一米一,和她家现在铁锅的口径相符,要不然笼子口径做的太大,铁锅放不下可就闹笑话了。江颖一订就是二十层的蒸笼,每层五十个,一小时就可以出锅一千个包子,这速率比起之前要高多少倍?
江颖在定制之时跟店老板签了协议,前提就是不准将这蒸笼的方法外传,否则赔银万两。听的店老板直点头,他知道分寸,要不然这家竹制品店也不会开的这么久。双方协议每个蒸笼五百文钱,二十个就是一万文。
43。红烧肉()
从“程氏竹店”出来以后,江颖便和母亲商量先去买一些猪下水,因为经过两天的消耗,前天购买的猪下水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她要再度购买一些以备今明两日的需用。om
仍旧是像上次一样,先把马车存到了车马监,母子三人仅仅带了几个大麻袋便去了菜场。杀猪马见到这娘仨个仅仅是相隔了一日竟然再度来跟他购买猪下水,顿时喜上眉稍,看来今天的猪下水终于不用卖一些扔一些了。
只是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母子三人的穿着打扮明显富贵了一些,身上已经不再是那补丁撂补丁的衣服了,而是换成了只有小有家业的平民才能穿的起的棉制衣物,尤其这个小姑娘简直像一个彩蝶一样可爱俏丽。猪肉摊老板有些好笑的想,该不会是卖了我家的猪下水发了财吧,随即又摇了摇头,暗骂自己是卖猪肉卖多了连脑子也变成了猪脑子了吗?
江颖不知道杀猪马的脑内,在装完了猪下水以后,再度询问起猪肉的价格来。五花肉仍然是三十五文一斤,后丘三十文一斤,江颖最后一狠心,各买了二斤,她家小二哥身体亏的厉害,不补不行,而且不趁着现在补,以后年纪大了想补也补不过来了。
江柏轩见妹妹买这么多“无用的”、“耗钱的”肉,立马像江楚楚一样出来阻止了,但当江颖提到是给自家二弟江柏朝补身子的时候,立马就心软了,不再反对。
江颖在走到调料区的时候,又走到了前天购买调料的那家,只不过今天是购买白糖和八角来的,因为买了二斤五花肉,她打算中午做个红烧肉,所以没有白糖和八角怎么可以?
从菜场出来,江颖便和母亲商量,明天要带小二哥江柏朝去医馆,直言“二哥都是因为心疼弟弟妹妹有点食物都送给弟妹吃,才落得这么一个病殃子身体,如今有了钱,不能不给小二哥治病。”
江颖的“童言童语”直说的郑氏哗哗掉眼泪,她何尝不知道自家二儿子心有多软,每次她都要劝,可是一不留神二儿子就又把手里的食物让给弟妹吃了,自己经常都是一天只吃几口粥。
江柏轩也是在旁边难受不已,同时也是暗怪自己这个做哥哥的粗心大意,也恨自己没能生出将食物让出来给弟妹的念头。
母子三人买完了必备物品,便马不停蹄的从朝阳镇一路往家里赶路,因为紫电的伤基本上都好了,所以众人从早晨出门到回家到家的时辰甚至还不到午时。
江颖一到家便急匆匆的去做午饭,因为她们今天要做的活计实在太多了,采摘野菜、清洗猪下水、磨麦米粉,每样都不得不做而且还都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活计,以致她今天本想买一台石磨和一头毛驴的计划给延后了。
因为中午从菜场买肉的时候便做好了打算,所以也不用费脑筋,直接将新衣服换了下来便上手开始做菜。郑氏本想来帮忙,但是却被江颖推到屋里休息去了,在外面赶车吹了一上午的风,不在屋里暖和一下很容易得病的。江柏轩和江楚楚本想过来帮妹妹的忙,也被她给赶走了,因为今天从成衣店买了很多的衣服,她需要小大哥帮助娘分发给众人,尤其小大姐还是需要试衣服的人
为了省钱,江颖只是买了几样主料,所以她也不能保证最后成品会如何,但总规会比现在她们吃的要强就对了。江颖微微一笑,便开如切肉。肉需要切成四四方方的小肉块,接着她便开始备配料:葱段,姜片,蒜末都弄好了以后便被她收拢到一个盘子里去了。
江颖在锅里倒了些油,油烧热以后她便将切好的五花肉块放到锅里煎,直到煎到两面变的焦黄后盛出装盘。接着她又往锅里加了一些白糖,倒入适量的水,用锅铲不断的搅拌,直到白糖全部熔化成汤汁鼓出大泡泡后又将这些汤汁盛出装入盆中。
江颖刷了下锅,等锅烧干后,又加了一些油,随后将之前切好的葱段、姜片、蒜末、八角等放入锅中,用铲子不断的翻炒,直到爆出香味以后,她又将之前煎好的肉块倒入锅里再度大力的翻炒几下,寻来了刚才熬好的糖汁倒入锅中使糖汁均匀的包裹着肉块以后,再度倒了一些水进去,江颖用小火慢慢的煨着便不再管它。
一般红烧肉要煨上半个小时左右才会入味,所以江颖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些其他的。今天仍旧是买了两大桶的猪下水,工作量很大,因此她便趁着这个时间来处理猪下水,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所以她今天的速度比前那天要快上很多。
江颖刚刚处理了一会儿的猪下水,厨房的门便开了,原来是江楚楚领着弟弟妹妹穿着新衣服来到江颖面前献宝她的兄弟姐妹们因为今天穿上了新衣服,所以显的男孩俊俏,女孩美丽,一个个跟那翩翩飞舞的彩蝶一般炫目。郑氏怕厨房的油烟熏坏了刚买的新衣服,这些孩子们仅仅是转了几圈便被勒令回屋了,惹的江颖在后面嘻嘻直笑,她家小大姐一向是过于懂事过于稳重,想不到竟然也用这么小女孩的一面。
郑氏见二女儿独自一人在厨房忙和,心疼的不得了,也是赶紧将新衣换下跑到厨房来帮忙了,随后江楚楚等人也换了衣服跑过来帮忙。
江颖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掀开了锅盖,见里面的汤汁已收的差不多,就寻来了细盐用勺子挖取适量倒入锅中,江颖用筷子蘸了一点汁液尝了尝味道觉得还行,便收锅装盘。
因为上午江楚楚在家时曾经蒸了一锅的包子一直在锅里热着,所以现在摸起来也不是很凉,江颖便图省事直接端上了桌。孩子们是第一次吃到红烧肉,直吃的满嘴流油,郑氏则是目露惊奇之光,赞叹的问江颖“这也是咱村姜奶奶教你的?我原先以为你买白糖是因为馋嘴了,没想到却将糖放入了肉里,而且吃起来竟然还很好吃!”
江颖点头称是,过世的姜奶奶真是一个好的挡箭牌,完美的解决了她的多才多艺,甚至她连借口都没开始说,母亲便自发自主的替她想了答案。江颖低头偷笑,用筷子大大的夹了几块肉放到自家小二哥的碗里,催促小二哥一定要多吃一些,吃的多身体才会好的快。
44。二见老者()
一家人快速的用过饭后,江颖便和郑氏母子三人再度提了篮子去山里挖野菜,或许是因为昨天她们表现出了自家虽然是孤儿寡母但行事却很彪悍的样子,所以今天与那些村民倒也相安无事。om
很快,几篮野菜便挖满了,郑氏招呼一双儿女赶紧回家,她们还有两大桶的猪下水需要处理,时间很紧。江颖高声应诺,和小大哥提着大篮子便跟在了母亲的后面往家走去。路上再度遇见了昨天的那位要卖她家小大哥的那个女人,只是江颖刚一皱眉,那女人更急匆匆的走了,似乎很怕她们的样子。江颖觉得很好笑,果真人善被人欺,要想不被欺负,必须要彪悍起来。
三人到家的时候,江楚楚领着弟妹们已经处理好了多半桶的猪下水,惊的江颖直夸小大姐能干!江楚楚抿嘴一笑,似乎是很少有人夸她,所以有些不自在的羞涩。
随着郑氏等人的加入,猪下水的处理速度更快了,仅仅一个多时辰剩下的一桶多就解决掉了。江颖累的大大伸了一个懒腰,暗暗叹息“猪下水虽然价格低,但是处理起来是真麻烦啊。”
等到剁好猪下水,磨好了明天需要的面粉,天边的晚霞已是升了起来。
晚饭是江楚楚做的,做的是野菜炖猪肉,而且是在江颖在里屋忙着磨面一不留神的情况下做的江颖本想晚上做炸酱面的,等她闻到肉的香味发现小大姐快把饭做好的时候什么都晚了,只能慨叹老天今天不想让她吃炸酱面。
众人吃过饭后早早的便爬上床睡觉去了,累了一天的她们很快就睡着了,而且很熟。
次日,众人仍旧是在五更时分就爬起来了,或许是因为已经早起了两天习惯了这种作息,所以众人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就醒了。和昨日一样,江家仍然是七锅蒸出了三百五十个包子,众人一个都没有舍得吃,而是打算赶到早集上全部卖给那个不知名姓的老者。
马蹄哒哒,车辙滚滚。江颖躺在马车里抱着热烘烘的棉被昏昏欲睡,她这个身体实在是太小了,连续折腾两日已是有些承受不住,江柏轩在旁边看的直心疼。他一定要学会做饭,谁说男人就不能下厨,每次看到妹妹和母亲累的不行却还要撑着身子去做饭,他实在是心疼的不得了却又不知道怎么帮忙。
“颖儿,到地啦!”郑氏见女儿睡的迷迷糊糊忍不住也有些心疼,那么小的女儿在别人家里都是哄着抱着的年纪,在她家却是不得不随她为每日的三餐而奔波。
江颖慢慢的睁开双眼,晃了晃头打起了精神,推开车门往四下里一看,发现竟然已经到了早市。她跳下马车刚要扯开嗓子叫卖,就发现昨天见到的那位老者又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小厮还提着她们家的木盆。
江颖的嘴角迅速扩大,老者还未到近前她的招呼声便传了过去,直惹的老者也笑开了眼。老者见这一家三口都换了新衣裳,而且那个男孩的手指缝也比昨日干净了许多,禁不住暗下直点头。若不是这种食物实在太希奇,就凭那男孩的手指缝里的泥土他都不会收购这些吃食的。做吃食最重要的就是干净,顾客看着放心吃的也舒心。
“老爷爷,昨天您花了一千三百八十五文买了面桃子,一百二十文买了馅饼,总共给了我们二两银子,所以昨天我们欠您一千四百九十五文。”
“今天我们一共包了三百五十枚面桃子,共值一千七百五十文,您要是全要的话,那么减掉昨天我们欠您的钱,您只需付我们二百五十五文就可以啦。”江颖的小算盘打的噼啪响,两天的包子钱瞬间便算了出来。
“你这小丫头年纪不大,帐算的倒是不错!”老者点头赞赏,现在都时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他不这么认为,女子无才了便会去学着道人是非,相处起来更是让人感到艰难。他家老伴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没事时会与他在一起谈谈诗歌论论商机,让他觉得自己不仅娶了一个媳妇还多了一个知己。
“谢谢老爷爷夸奖。”江颖露出大大的笑脸,可爱的样子实在是招人喜欢。
“可是我今天也没带零钱,这个留着你明天再细细算算。”老者笑眯眯的又扔给了江颖一锭一两重的银子。
“老爷爷,总是欠人钱的感觉很不好。”江颖有些发愁,这倒真不是装的,她最不喜欢这种时时刻刻需要记得自己欠人钱的感觉。
“哈哈,好啦,多余的银子就当爷爷请你吃糖的零花钱,明天爷爷带零钱来。”老者很是大方,可是江颖知道昨天的包子肯定让这老爷子赚了一笑小钱,否则他不会这么大方,而且今天也不会亲自来,只要招呼伙计来这跟她领包子就可以了。
“谢谢老爷爷!”江颖露出甜甜的笑容。
“你这小丫头真是鬼灵精!”老者再次哈哈大笑,手捋须然道:“不过别叫老爷爷啦,爷爷我姓秦,以后叫我秦爷爷就成。”
“是,秦爷爷!”江颖打蛇随棍上,即然老爷子已经告诉了她自己的姓饰,说明以后是绝对可以长期合作的
江颖拜别了老爷子揣着今天得来的一两银子躺在马上的车厢里跟小大哥江柏轩唠嗑,问他愿不愿去学堂念几年书,刚开始江柏轩是反对的,认为那太浪费钱了,他家刚刚才有点钱,怎么能胡乱花呢!只是他反对的念头刚刚萌芽,便被江颖给掐灭在摇篮里了。
江颖言说:“官商一家亲,有了官才有商的立足之地,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当官的,以后她们即便赚了钱也要多半奉献给官员大人。”
江柏轩听了江颖的论调,立刻就认同了自家小妹的说法,而且出了一头白毛冷汗,他怎么没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小大哥的受教让江颖很是开心,他虽然因为生长环境的限制对外界的认知与应对不足,但好在的是他好沟通且极易接受新鲜事物。
“颖儿,到了!”外面再度传来了郑氏的唤声,江颖掀开被子有些哆哆嗦嗦的爬下了马车,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今天时辰还早,所以她打算买两台大号的石磨和两头小毛驴,否则总是靠人力来磨麦米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45。购买石磨与毛驴()
石匠铺子与六畜商会在同一条街上,但地理位置比六畜商会要差上一些,江颖牵着郑氏的手走进了一家石匠铺子,里面满眼的都是打磨的或是未打磨的各类石器。om江颖说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店主眼睛一亮,直言石磨不用特意去订制制,他们家铺子里本就有现成的。
江颖跟随着店主进入了他家的后宅仓库,果然见到了店主刚刚说的石磨。石磨一共有三台,光空间就占据了仓库的三分之一左右,它的扇面很厚实,通身由大理石雕制而成;扇面的直径也很大,据江颖目测来看足有一米二左右,跟李双木所说的那家油坊铺子里的石磨属于同一规格的,就是价格上不知谁高谁低。
“这台石磨五两银子一台!”店主直接开价,江颖皱了皱眉头,如果一台就这么贵,那么买五台就得二十五两银子,再加上自己要买的小毛驴,怎么着也得十到十五两一头,而两样加到一起最低也得七十五两!她花了七十两银子买的房子,再加上这些,就整整超出了油坊的预算,这样,实在是得不偿失。
江颖觉得不划算,没有应声,那店主见一直热衷于问话的小丫头沉默了,便将头转向她身后的大人,也就是跟郑氏咨询意见,郑氏其实和江颖的想法一样,所以她在一番踌躇之后直接回复店主“要考虑一下”。
母子三人从石匠铺子出来以后,便直奔同济房会而去。李双木因为昨天开了一笔大单子,此时正志得意满的待在店里喝茶,猛然间见到顾客上门,立马堆起满脸的微笑。只是他离近一看,心下有些惊讶起来,这不是昨天刚刚见过的母子三人吗?
江颖开门见山,问李双木昨天谈到的那家油坊里的石磨和驴可不可以单独出售?李双木有些犯难,油坊的主人确实需要钱着急出手,但是单卖的话怕是不好说,因为那个油坊所在街道非常贫穷,四周的居民跟武馆四周的比起来用贫民窟来形容也差不多了,本来赖以优势的就是驴和石磨,哪个想要开油坊的可以直接接手不用再费劲。
但是就这么把一笔不大不小的生意直接推开却不是李双木的作风,所以他带着江颖一家人直接去了油坊主人家。
入目所及,江颖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武馆,就这条街怎么跟自己那个整个城镇中心最有钱的住宅区相比?油坊的确是五进的,但是整体范围也不过将将比自己的武馆大了一圈而已。想是因为武馆的原主人是个武夫,比较喜欢大开大合的大场面,所以他家的武馆隔进虽然少,但每一进却都是极大的。
油坊的主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面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