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二十出头,还需要慢慢的打磨,若不是他们都在县城为官,主公便可以带几个人北上,好生打磨一番。”

    王灿笑说道:“无妨,今后还有许多事情让他们做。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们从小事做起,慢慢的磨练,也是不错的选择。”

    王灿和程昱三人商定事情,两日后,王灿便点齐兵马,往汉中而去。

    此次随王灿出发的军队,只有赵云的破军营和吕蒙麾下的狼牙兵。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士兵随行。

    这一次,裴元绍和周仓留在成都,继续训练士兵。

    陪同王灿北上的将领,有严颜和黄忠,以及保护王灿安全的典韦。因为攻打长安的事情太过骇人听闻,王灿根本没有说出来,而是以训练士兵为由,将赵云和吕蒙调往汉中,这便是屯兵汉中的理由。

    大军赶路,往汉中行去。

    汉中接近长安,可以兵出子午谷,攻打长安。

    因此,屯兵在汉中,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训练士兵,另一方面可以静待时机,伺机而动。而且,驻守汉中的将领是高顺,有高顺率领的陷阵营,足以保证汉中的安全。王灿屯兵汉中,便是退可守,进可攻的大好局面。

    长安,都城。

    皇宫中,小皇帝和刘贤相对而坐。

    刘协身穿一身衮服龙袍,头戴平天冠,正襟危坐;宫殿下方,刘贤身穿黑色官袍,坐在小皇帝下方,目不斜视。

    刘协看向刘贤,眼中流露出愤愤的眼神,说道:“皇叔祖,王允忠心为国是好事,可是做事情太没有章法了,发出去的命令朝令夕改,对西凉兵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这样不好,很不好。您出宫后,去拜见王允,让他杀尽西凉兵,一个不留。”

    对于西凉兵,刘协没有半点好感。

    因为西凉兵本是董卓的军队,让刘协非常反感。

    事实上,从杀死董卓开始,刘协就让王允抓捕董卓的家人,诛杀了董卓三族亲属,并且又让王允抓捕李儒,由此可以看出刘协对董卓的愤恨。虽然董卓把刘协扶上皇位,但刘协没有半点感激,反而是充满了愤恨。

    此时,有机会杀死西凉兵,岂能不报仇雪恨。

    刘贤闻言,苦涩一笑,说道:“皇上,西凉兵已经起兵造反,往长安方向来了。”

    刘协听了后,身体一颤,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旋即冷静下来,吩咐道:“皇叔祖,有吕布在,不用担心西凉兵,您立刻让王允和吕布召集士兵,迎击西凉军。”

    刘贤说道:“皇上放心,王允已经在处理了。”

    话虽是如此说,刘贤心中也非常的担忧,为王允能否击败西凉军而担心。

第493章() 
樊稠、张济和李蒙决定起兵反抗,便准备着兵进长安。

    不过,鉴于李儒的建议,三人都让士兵传出消息,说王允要杀光所有的西凉兵,并且还要株连西凉兵的家人。如此一来,不仅士兵要被杀,西凉百姓也要被牵连,波及面非常广。由于消息是樊稠、张济和李蒙让人传出去的,属于官方消息,便证实了王允要屠杀西凉百姓的消息。

    一时间,西凉乱成一团,人心惶惶。

    这时候,樊稠、张济和李蒙举起反抗王允的大旗,扬言要攻打长安。

    西凉百姓和士兵得到消息后,纷纷响应,帮助西凉军筹措粮食,参军抵抗。有了敢于反抗的人,西凉百姓倾囊支持。时间不长,樊稠三人就招募了万余士兵,全都被组织起来,气势汹汹的杀向长安。

    一路上,从长安逃窜到四方的西凉兵知道樊稠起兵,纷纷前来归附。

    樊稠、李蒙和张济的势力,急剧的膨胀起来。

    军队的实力不断地扩张,三人的野心也快速膨胀起来,憧憬着攻破长安以后,掌握天下权柄的美好日子。越是如此,三人邀请李儒和贾诩谈话的次数越频繁,每日都会派人请李儒和贾诩商议对策,商讨如何能攻破长安?

    大军连夜兼程往长安杀去,速度非常快。

    西凉兵反攻长安,消息传入王允耳中,他并没有多少惊愕,也没有畏惧。当下,王允派人把吕布请到司徒府,商议如何才能抵挡樊稠。

    “踏!踏-”

    沉稳而急促的脚步声在大厅外响起,吕布快速走进来,朝王允行了一礼,便在大厅中坐下。王允坐在大厅主位上,吕布坐在大厅左侧第一位,右侧坐着王允的两个幕僚,其一是范虎,其二是申绪。

    王允目光掠过吕布,说道:“奉先,樊稠、张济和李蒙从西凉起兵,往长安杀来,奉先你有什么计策可打败樊稠等人?”

    吕布眉头一挑,傲然道:“樊稠、张济和李蒙,庸人耳,不足为虑。”

    语气傲慢,透出浓浓的不屑。

    这段时间,吕布也享受到权利的好处。

    当日董卓被杀死,王允和吕布领兵攻入太师府的时候,吕布便带人直接冲进董卓的后院,将董卓后院中最漂亮的妻妾掳了回去,留在府上任他把玩,成为他的玩物。王允虽然知道吕布掳走董卓的妻妾,却没有追究吕布的责任,而是默许吕布的行径。

    现如今,吕布家中有娇妻美眷,麾下有几千西凉精锐,可谓是春风得意。

    吕布虽然不管朝廷的事情,却有‘假节’和‘仪比三司’两个特权,权势并不比王允低。他率领士兵留在长安,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上的傲气也渐渐的冒出来,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所谓得志便猖狂,便是如此。

    王允听了吕布的话,瞥了吕布一眼,眉头微蹙。虽然,他也没有把西凉兵攻打长安当回事,但吕布说得如此草率,显得太过儿戏,让王允心中不喜。

    和吕布一样,王允现在也是居功自傲,尾巴快翘上天了。

    董卓活着的时候,他处处忍让,礼贤下士,和朝中大臣私下里交往甚密。现在一朝得势,却摆起了谱,很少说话。朝议的时候,王允也是板起脸,露出生人勿近的模样,使得原来亲近王允的官员逐渐的远离王允。

    王允,在朝中变得孤立起来。

    虽是如此,王允却没有感觉到不妥。

    他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他掌握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在高处肯定会感到孤单,下面的臣子不敢亲近他也是正常的。王允心中不高兴,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的表情,神情依旧,看向吕布,淡淡的说道:“奉先啊,西凉兵剽悍勇武,不可轻视啊!”

    说话的时候,王允以一种长辈教训晚辈的口吻说话。

    那神情,好似吕布就要矮他一截。

    这句话传入吕布耳中,立刻就变了味道。吕布虽然只是一个将军,却也是权势赫赫,和王允平起平坐。

    他吕布的事情,哪里轮得到王允来说教。吕布想也不想,立刻说道:“王司徒,当初董卓被杀,你若听从我的建议,把领兵在外的西凉军将领全部杀死,便不会有今日之祸,您三番五次更改命令,才有今日的局面呐。”

    一句话,吕布便顶了回去。

    董卓死去,吕布想要收拢西凉兵,便建议王允杀死所有的西凉军将领,方便他收拢西凉兵,但王允直接回绝他的建议,说要赦免西凉军。可是没过多久,王允又改变主意,随后又不断地更改命令,让吕布颇为不爽。

    王允听见吕布的话,脸色阴沉下来。

    幕僚申绪见此,暗道不好。

    若是吕布和王允内讧,最终肯定是樊稠等人得利。

    申绪想了想,拱手说道:“王公,西凉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抵达长安的时候肯定精神疲乏,难以作战。王公何不守株待兔,派遣大军在新丰县驻扎。只要西凉军在新丰县外驻扎,大军立刻发起攻击,一举击溃西凉军。”

    新丰,也就是秦国的故地骊邑,位于长安西面。

    自有汉以来,新丰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地方。当年刘邦问鼎天下,定都长安,将他的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皇宫中居住,虽然刘太公贵为太上皇,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是刘太公却思念故乡,闷闷不乐。

    为此,刘邦在长安西面的骊邑选址,仿照刘太公家乡丰邑县的格局,将所有的街道巷子等等全部照搬过来,重新筑城,并且将刘太公的乡亲故友全部都搬迁到骊邑居住,刘太公见此,才高兴起来。

    刘太公驾崩后,刘邦便将骊邑改名新丰。

    申绪建议让大军屯在新丰,等候西凉军赶来,以逸待劳,是不错的办法。

    王允听后,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王允又犯难了,派谁领兵去迎击樊稠又成了问题。他目光掠过吕布,见吕布满脸不在乎的表情,根本没有把樊稠、张济和李蒙放在心上,心中便一阵恼怒,直接将吕布踢出战局,不准备让吕布出战。

    或许,吕布是故作高傲,但王允不喜欢。

    范虎见王允犯难,笑说道:“王公,对付西凉军,还得用西凉军才行,徐荣和段煨归顺朝廷,正好可以领兵出战。两人是西凉军名将,当年徐荣在虎牢关和王灿交战,胜负不分,而段煨前太尉段颖的弟弟,颇为才华,派遣两人领兵,足以平定西凉军。”

    王允听后,赞赏的看了眼范虎,点头微笑。

    吕布看了眼范虎,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他心中笃定王允为了平定西凉军作乱,必定会低声下气的求他领兵出战。因为西凉军只有他才能统摄全局,威慑西凉军。然而,范虎一句话,正中王允下怀,将吕布摘出去,不让吕布出征,这样的结果让吕布很吃瘪,却不好再说话请战。

    王允和吕布商议对策,称得上争锋相对。

    虽然两人一个人管理兵事,一个人管理朝政,并没有交集。但战乱一起,王允统摄朝政,需要下达命令,并且要调集士兵出战,便不可避免的和吕布的权利发生纠纷。两人之间,看似相安无事,相处得非常好,一旦权利有纠葛的时候,便发生权利的争夺。

    第一次交锋,吕布完败。

    他只能留在长安,而王允却派出段煨和徐荣兵驻兵新丰县。

    樊稠、张济和李蒙率领大军赶往长安,路上收拢了无数的西凉兵。而且樊稠三人领兵赶往长安的时候,又派人联络其他的西凉军将领,如王方、杨定等西凉军将领,让他们也带着大军赶往长安,一起攻打长安。

    因为有贾诩和李儒坐镇,两人梳理军队,将投奔过来的士兵整编入军队中,成为军中的一份子,军队的人数越来越多,却并没有凌乱。

    “报!”

    大军正赶路的时候,一名斥侯快速跑到樊稠跟前,朝樊稠揖了一礼。

    樊稠见斥侯回来,急忙问道:“探听到什么消息,快快道来。”

    斥侯拱手说道:“回禀将军,长安派出段煨和徐荣率领西凉兵驻扎在新丰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动作。”

    樊稠眉头微微皱起,他挥挥手打发了斥侯。

    他神情复杂,有欢喜,又有疑惑。

    大军从凉州起兵,便关注着王允和吕布的动静。行军许久,都不见王允的动静,让樊稠等人心中很奇怪。现在斥侯探听到王允采取了行动。让樊稠有些忐忑的心终于放松下来。王允和吕布出招了,樊稠心中便有了底气。

    只是,王允屯兵新丰县,却让樊稠疑惑不已。

    旁边,张济和李蒙得知消息后,也都是不明原因。

    李蒙说道:“樊稠,王允派遣段煨和徐荣出战,并且驻扎在新丰县不动,是何意思?”

    张济也点点头,看向樊稠。

    樊稠摊开手,说道:“王允的想法,我怎么猜得透?不管这么多,立刻把消息告诉李先生和贾先生,有两人出谋划策,不管王允有什么阴谋诡计,都会被两人识破的。”说完,樊稠便策马往李儒和贾诩乘坐的马车而去,将消息告诉两人。

    贾诩思虑一番后,目光瞥了李儒一眼,见李儒神色不悲不喜,胸有成竹,笑说道:“李大人早有策略,不用担心。”

    樊稠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看得出贾诩也想出了办法,无非是想让李儒出面解决问题而已。

    樊稠问道:“李先生,不知有何妙计?”

    李儒没有推拒,直接说道:“王允让徐荣和段煨驻兵新丰县,无非是想以逸待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既然这样,我们便将计就计,这样做”

    樊稠、张济和李蒙听了后,眼睛一亮。

    贾诩神色依旧,神情并无变化,对于李儒的计谋,也在意料之中。

第494章() 
新丰县,县府大厅。

    徐荣和段煨是大军主将,分别坐在大厅左右两侧。

    相比于徐荣,段煨出身更加显赫,兄长是曾经的太尉段颖,家族也是西凉大族。他跟随董卓,官居中郎将,比徐荣的官职更大。然而,徐荣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又比段煨更加具有统军才能。不过两人坐在大厅中,依旧以段煨为主,徐荣为辅。

    段煨身穿银白色铠甲,金刀大马的端坐着,沉声说道:“徐将军,王司徒让我们领兵驻扎在新丰县,等樊稠、张济和李蒙领兵抵达后,再发起攻击,这样以逸待劳的策略虽好,但本将认为非常被动,你认为呢?”

    段煨此人,恃才傲慢,性情多疑,且目中无人。尤其是段煨官居中郎将,官职显赫,又有兵权在手,即使归顺朝廷,也不服吕布。

    其原因,吕布至今也不过是奋武将军,属于杂号将军。虽然吕布进爵温侯,仪比三司,也不过是王允安抚吕布的手段。打心底,段煨从来就看不起吕布。即使对于王允,段煨也是口服心不服,迫于形势听从王允的命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段煨领兵在外,王允的策略就可以质疑,可以改变。

    当着徐荣的面,段煨直接提出心中的疑问,不认同王允的战略。换做普通的将领,哪敢质疑王允,肯定坚决执行王允的命令。但段煨就要别出心裁,不想循规蹈矩按照王允的安排办事情,而是按照他的思路做事。

    徐荣的心里,不仅看不起吕布,连眼前的段煨也看不上。

    吕布有一身好武艺,却杀了两个义父,是为不孝;帮助董卓欺凌皇帝,是为不忠;这样不忠不孝之人,让徐荣难以升起好感。

    至于段煨,武艺平凡,又不懂得行兵布阵。能够在董卓麾下担任中郎将,还是借着段颖的余荫。不管是段煨,还是吕布,徐荣一个都看不上,反而是处心积虑杀死董卓的王允,让徐荣心生佩服,因为王允能隐忍,能成大事。

    他听见段煨的话,问道:“段将军有何打算?”

    段煨闻言,眼睛一亮。

    他以为徐荣问话是想听他的打算,立刻便说道:“徐将军,我准备主动出击,率领大军在半路截击樊稠。主动出击和王司徒固守新丰县相比较,都是以逸待劳,都能打樊稠一个措手不及,但主动出击更灵活,更容易成功。”

    徐荣看了眼段煨,心说段煨的办法还不错。

    西凉军从威武长途跋涉而来,不管是在新丰县外驻扎,还是抵达新丰县,都没有经过休整,是疲惫之师。段煨领兵主动出击更占优势,也更加灵活多变,不容易被识破,击败樊稠的把握也更大。

    但是,徐荣却不愿意违抗王允的命令。

    他想了想,说道:“段将军,你我都是降将,若主动出击,不但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被樊稠击败,失败的责任就得由我们两人承担。然而,只要留守新丰县,即使没有打败樊稠,失败后也是因为王司徒制定的策略不对,和我们关系不大,段将军想要出兵,三思而后行啊!”

    段煨哼了声,不屑的说道:“樊稠、李蒙和张济不过是一群废物,这样的人集合在一起,能有多大的能耐?本将率领大军攻击,定然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徐荣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问道:“段将军,你难道没有让麾下的斥侯注意西凉军么?他们可不仅仅是樊稠、张济和李蒙组织起来的,其中还有一个相当厉害的狠人坐镇,若是段将军领军前去,恐怕讨不了好。”

    段煨撇撇嘴不相信,问道:“谁坐镇军中?”

    徐荣一字一顿的说道:“李儒!”

    “轰!”

    段煨只觉得脑中一声炸响,脑中混混沌沌的,一片迷糊。片刻后,段煨清醒过来,支支吾吾的问道:“徐将军,果,果真是李,李儒?”

    徐荣点头道:“的确是李儒!”

    李儒之名,在西凉军中是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段煨深吸口气,平复了内心不安的情绪,说道:“当日吕布和王司徒领兵包围李府,李儒和妻儿便消失不见,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西凉,并且坐镇西凉军中。诶,现在西凉军中李儒辅佐,我们想要击败他们,难矣!”

    此时,段煨心中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不愿意领兵出战了。

    顿了顿,段煨又问道:“徐将军,你如何知道李儒在西凉军里面?”

    徐荣暗自摇头,却还是解释道:“樊稠、张济和李蒙率领大军赶往长安,已经说出西凉军的军师是李儒。段将军只要派遣斥候仔细探查,都可以得到李儒坐镇西凉军的消息。将军作为大军主帅,应该多多注意敌军的情况。”

    段煨神色尴尬,脸上闪过一丝恼色,旋即说道:“当初我以为只有樊稠、张济和李蒙,便没有放在心上,若是他们三个前来,不过是领兵来送死的。哼,我说他们怎么敢领兵造反,原来是李儒坐镇。这一次,是我疏忽大意,没料到李儒。”

    徐荣又说道:“将军,樊稠麾下很可能不止李儒,还有另外一人。”

    段煨心中一颤,问道:“还有谁?”

    徐荣说道:“贾诩,贾文和!”

    段煨一听,立刻从坐席上跳起来,大骂道:“竟是贾诩那老儿,当初贾诩冒充我兄长的外甥,借此摆脱氐人。哼,此人狡猾无比,这一次定要抓住他,好好地教训一番。”

    贾诩冒充段颖的外甥,段家的人是知道的,却没有追究。

    毕竟,这也是突显出段颖的威望。

    段煨心中却很不爽,尤其是对贾诩满腹怨念。徐荣坐在一旁,见段煨怒气上涌,气得上蹿下跳,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暗暗说段煨难成大事,他说出心中的猜测,本是想提醒段煨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