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德公抚掌称赞,说道:“好,好,好一句‘百姓苦’!”

    孟建更是长身揖了一礼,拜道:“王益州大才,建心服口服。”

    此时,已经有徐庶、石韬、孟建问话,三人都是点到为止,并未深入,也只有孟建刚刚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却被王灿一席话吸引祝

    崔钧看了眼王灿,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沉默良久,最终说道:“王益州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是难得一见的明主,钧亦是心中佩服,然钧早已寄情山水,不问世事,此生惟愿隐居山林,请王益州见谅。”

    王灿闻言,顿时傻眼了。

    刚刚装逼正舒服,还没兴奋完,一盆冷水立刻就泼下来。王灿心中叹息,快速恢复过来,心中刚刚翘起的一点小辫子,消失得干干净净。他望着崔钧,见崔钧神色坚毅,说得斩钉截铁,叹口气道:“人各有志,灿也无法勉强。若崔先生愿意入益州,王灿扫榻以待。”

    崔钧拱手道:“拜谢王益州!”

    溜掉了一条大鱼,王灿心中有些不愉快。

    但是,想到还有三条大鱼已经入彀,王灿心中便非常的高兴。他目光扫了扫,最后停留在左慈和庞统身上。王灿眼珠子一转,又打起左慈和庞统的主意。有庞统在,至少王灿麾下又多了一个绝顶谋士,而有左慈在身边,无疑是多了一个趋吉避凶的作弊器。

    故此,王灿还想将这两人也拉走。

第467章() 
王灿心中打定主意,想要拐走庞统和左慈,脸上却没有露出分毫表情。

    现在,王灿必须把徐庶、石韬、孟建的事情敲定,才能处理左慈和庞统的事情。刚才的一番问话,徐庶、石韬和孟建都已经表露出满意并且愿意出仕的想法,但三人不是普通人,还需要让王灿给三人铺上一个台阶,让三人进入益州。

    大凡才德兼备的贤才,都有傲骨。

    所谓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王灿若认为刚才已经得到三人的青睐,就可以放心睡大觉,那就大错特错,最终无法得到三人的效忠。故此,王灿站在大厅中,先恭敬地朝庞德公和司马徽拜了一礼,谢道:“此来岘山,承蒙两位先生大恩,灿感激不荆”

    说着话,王灿又长身揖了一礼,表示感谢。

    然后,王灿目光一转,看向徐庶、石韬和孟建,心中激动不已。

    这三人是进入荆州最大的收获,获得几个刺史之才。王灿平复内心激动的心情,拱手道:“三位先生才华过人,身怀治国之略,正该将一身本事用于经世济民。灿恳请三位先生下山,入我益州,造福一方百姓。”

    说话的时候,王灿言辞恳请,露出诚挚的眼神。

    徐庶客居荆州,在庞德公门下学习,早已经有不错的名声。这期间,刘表曾几次邀请徐庶过府,想将徐庶收为己用,都没有成功。

    似徐庶这样的谋士,目光如炬,已经看穿刘表的本性。尤其是刘表入主荆州,平定荆襄后不思进取,固守人人欲得的荆州,让徐庶不看好刘表,都没有答应刘表的请求,继续隐居山林,在庞德公门下学习。

    王灿求贤,欲匡扶天下,是志向远大而有抱负的人。这样的人,徐庶才愿意归顺。一个顶尖的谋士,绝对不会跟随一个固步自封的人。

    刘表年近五旬,已经失去锐气。

    乱世当中,不争强好胜,最终只有湮灭,徐庶知道刘表的心思,便没有出仕。

    到后来,刘表设宴,徐庶在宴席上看见王灿大展神威,便动了心思,准备毛遂自荐,施展一身才华。现在王灿主动求贤,正中徐庶下怀。他站起身,几步走到王灿跟前,纳头拜道:“徐庶,拜见主公,此生此世,愿为主公驱策,肝脑涂地,至死不渝。”

    徐庶的话说得斩钉截铁,非常的坚定。

    历史上,徐庶就是一个认准了谁是君主,便不会改变的人。

    他归顺刘备,为刘备献计灭敌,最终因为老母亲的事情,不得不北上许都,成为曹操麾下一个臣子。但徐庶终其一生,没有为曹操献过一条计谋,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便是如此,可见徐庶当得起‘至死不渝’四个字。

    紧随徐庶,石韬和孟建也站起身,拜道:“石韬(孟建),拜见主公!”

    成了!

    王灿心中欢喜,赶忙伸手扶起三人,说道:“灿能得三位先生相助,如虎添翼啊!”

    这时候,崔钧稳稳地坐在一旁,看着徐庶三人归顺王灿,心中蓦地觉得错过了一个好机会,有些欣羡三人的情况。不过,他性子懒散,不愿意受官场的约束,便不想入世为官,能够在山林中与友人谈天说地,也是一大乐事。

    “啪!啪!”

    庞德公抚掌笑道:“好,今日你们三人入仕为官,便是王益州臣子。作为一个臣子,务必勤恳务实,谦虚好学,恪守为臣之道,不可骄纵狂妄,目无君上。”

    徐庶三人拜道:“先生教诲,学生不敢忘记。”

    庞德公的话,是最后提点徐庶三人。

    徐庶眼睛一亮,拱手说道:“主公,庶即为主公臣子,请主公以字相称,‘先生’二字,庶愧不敢当。”徐庶说话,孟建和石韬也跟着站出来说话。三个人,隐约间以徐庶为首,石韬和孟建虽然能力不错,依旧差了徐庶一筹。

    王灿点头笑道:“好,恭敬不如从命。”

    顿了顿,王灿说道:“元直、广元、公威,若是你们随我一起返回益州,势必会让刘表心中不安,影响荆州和益州大局,让刘表起疑心。再者,我还要留在城中几日,将看中的一员武将招揽到手,才会返回益州。你们三人可以先行一步,前往益州,如何?”

    徐庶、石韬、孟建拱手道:“谨遵主公之令。”

    司马徽忽然说道:“为先,你招募武将,可是想将黄汉升也拐走?”

    王灿拱手道:“司马先生目光如炬,灿佩服。”

    司马徽笑说道:“汉升家境贫寒,却仍有建功立业之心。只是受家庭所累,再加上汉升忠义无比,你想将汉升带入益州,恐怕有一定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刘表若是知道你拐走他麾下的武将,不会让你得逞的。”

    王灿笑道:“灿自有打算,多谢司马先生关心。”

    司马徽颔首一笑,便没有继续追问。他出言提醒,不过是提点一下王灿,具体的决断自然由王灿做决定。

    这时候,王灿把目光看向左慈,问道:“左道长在何处修行?”

    左慈贼精得很,一听王灿的口气,便猜透王灿的想法。他掸了掸道袍上褶皱的地方,笑说道:“老道我出家修行,云游四海,天下之地,皆为修行之所,没有固定的修行之处。”说话的时候,左慈微微昂着头,挺直身体,颌下花白的胡须无风自动,透着一股仙风道骨,得到高人的味道。

    庞统见此,小声嘀咕道:“装神弄鬼!”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厅中所有人都听见庞统说的话。

    “噗嗤!”

    典韦对左慈的印象很不好,听见庞统的话,直接笑出声。

    事实上,由于左慈看王灿和典韦的面相,说王灿是已死之人,而他则是将死之人,典韦就直接将左慈打入冷宫,对与左慈没有任何好感。听见庞统的话,典韦扑哧一笑,黝黑丑陋的面颊笑起来,非常的难看,让左慈气得七窍生烟。

    他盯着庞统,又盯着典韦。

    一个‘小丑’,一个‘大丑’,太令人气愤了。

    司马徽和庞德公知道左慈的本事,却并没有站出来说项。左慈此人,长得鹤发童颜,性格也和顽童一样。左慈游历荆州,住在山上的时候,除了和庞德公、司马徽谈天论道,便是和庞统一起逗乐打趣,至于徐庶、石韬等人,左慈根本不理睬。

    王灿看着左慈,笑问道:“既然左道长四处都可修行,可愿意入益州修行?”

    庞德公闻言,嘴角微微抽搐。

    这王灿,太荤素不忌了,得到徐庶三人还不够,竟然连左慈这等出家之人,都要拐到益州去,还真是让他开了眼界。司马徽目光盯着左慈,他想要看左慈会有什么反应,哪知道左慈闻言一喜,立刻说道:“好,好,老道还没有去过益州呢?这一次,就随你入蜀,领略蜀中风光,很好,很好埃”

    王灿笑道:“好,左道长爽快,灿喜欢。”

    左慈呵呵笑道:“彼此,彼此!”

    他呵呵直笑,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只要和王灿一起去益州,路上就可以仔细推敲王灿的面相和典韦的面相。说不定等刚入益州的时候,他就弄明白王灿和典韦的面相是怎么回事?到时候,再开溜,岂不是更好。

    念及此处,左慈眼睛微微眯起,露出一抹得色。

    庞统见左慈要离开,忙说道:“左骗子,你走了,谁陪我一起玩?”说话间,庞统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不想左慈离开。

    左慈闻言,气得哇哇大叫,喝道:“庞小丑,想和我一起,那就入蜀吧。”

    话刚说出口,左慈就感到身后如芒在背,感受到一股杀气。他猛然回过头去,见庞德公一脸怒容,急忙说道:“庞兄,你放心,我就是说说,当不得真。庞小丑是你的侄子,肯定在你门下学习,我是不会让他入益州的。”

    说话的时候,左慈朝庞统露出无奈的神情。

    王灿立刻劝道:“庞先生”

    话刚说出口,庞德公立刻打断道:“为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统儿才十一二岁,年龄太小,学业未成,不适合入蜀。他不可能随左道兄入蜀,你就不要打这个心思了,等统儿加冠后,或许会入蜀,但此时绝无可能。”

    王灿闻言,无奈的笑了笑。

    好个庞德公,竟把后路堵死了。不过,王灿有了徐庶、石韬和孟建这三个大才,再加上大神棍大忽悠左慈,足矣!

    正事解决,众人便敞开话夹子,谈天说地。

    吃过午饭后,王灿和典韦启程返回襄阳。

    徐庶、石韬和孟建三人则收拾行装,准备先行一步进入益州。他们三人心思灵透,知道他们和王灿一起入益州,肯定要遭到刘表的记恨,认为王灿挖了荆州墙脚。和王灿分开走,无疑是最正确的办法,再说他们都有王灿给的名刺,赶到益州便能得到重用。

    半山腰,大厅中。

    众人离去,只剩下庞德公和司马徽。司马徽说道:“子鱼,你把门下弟子都送入益州,是打算迎王灿东出益州,入主荆州么?”

    庞德公沉默下来,好半响才说道:“德操,刘表固步自封,无进取之心,迟早被灭。现如今,王灿平定益州,大势已成,纵然他现在和荆州结盟,总有一天也会兵出荆州。刘表垂垂老矣,无法挡住王灿。故此我将门下弟子遣入益州,在王灿麾下站稳脚跟,将来荆州士族入仕为官,不会受到太大的排挤。”

    司马徽叹口气,默然不语。

    庞德公虽不在荆州为官,看的却是荆州大族的大局。

    用心良苦,鲜为人知。

第468章() 
襄阳,城门口。

    黄忠把消息送到蒯府,从蒯府离开后,便又回到城门口,负责城门百姓进出的检查。

    对于刘表的做法,黄忠很不理解。

    刘表知晓黄忠武艺出众,否则也不会让黄忠保护庞德公和司马徽,也不会让黄忠率领骑兵去救援王灿。但是,让黄忠疑惑的是,刘表既然知道他武艺冠绝荆襄,却不肯稍微拔擢做一个偏将军或者是将军,始终让他担任城门校尉,让黄忠很憋屈。

    一身武艺,竟被用来看门。

    莫非,刘表将他看作是看门狗?只能用来镇守城门。

    荆州官署在武陵的时候,黄忠是城门校尉,荆州官署搬到襄阳后,他还是城门校尉。这么长时间,黄忠心中一直很疑惑,却没有提出来。毕竟他家境贫寒,有妻小在家,刘表让他担任城门校尉,才有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给唯一的独苗治玻

    是以,黄忠仍旧兢兢业业,日复一日盘查百姓的进出。但人到中年,他已经是四旬开外,这让黄忠心中又升起蹉跎一生的感慨。

    “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两道人影纵马奔驰而来。

    这两道人影,便是王灿和典韦。

    两人拜别庞德公和司马徽后,快马加鞭赶路。用了近一个多时辰,便返回襄阳城。抵达郡城,王灿和典韦在城外放慢了速度,朝城门口行去。走到黄忠跟前,王灿翻身下马,拱手道:“汉升,今日多亏汉升帮助,灿在此拜谢了。”

    黄忠拱手回礼,说道:“王益州和典山君武艺精湛,实力强横,一群小喽啰迟早被王益州灭掉,忠领兵救援,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足挂怀。”

    说着话,黄忠看了眼典韦背后背着的两柄铁戟,凛冽的战意在眼中一闪而逝。

    王灿没有和黄忠多聊,打了个招呼,便返回城中。

    回到英雄楼,就看见裴元绍在门口等待。裴元绍见王灿和典韦打扮怪异,穿着不合身的粗布麻衣回来,问道:“主公,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成了这般模样?”他目光一扫,见王灿和典韦并不是乘坐马车回来,心中更加疑惑。

    王灿笑了笑,没有回答,径直往后院行去。

    裴元绍和典韦一起行走,问道:“老典,发生了什么事情?”

    典韦神色冷峻,透着一股冷意,瓮声瓮气的说道:“我和主公前往岘山,在半路上被李家的人截杀,衣服沾满血迹,所以换了一身衣服。”

    裴元绍闻言,脸色大变,赶忙跟上王灿。

    王灿瞥了裴元绍一眼,问道:“老裴,我离开后,可有事情发生?”

    裴元绍拱手说道:“回禀主公,约莫中午时候,蒯府派人说主公回来后,请主公去一趟蒯府,商议事情。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事情。”

    王灿冷笑两声,哼声道:“蒯家,好大的面子,竟让我亲自过去。哼,连基本的尊卑都不知道,去了又有何用,不用管它。”

    蒯府派人来请王灿过府,或许是存了好心。然而,对于王灿来说,他是堂堂益州牧,和刘表都是平起平坐。蒯家虽然是荆襄大族,不可能招呼一声,王灿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若是这样,还有一州之主的底气么?

    试想一下,蒯家敢派人去州牧府吱一声,让刘表去蒯府议事么?

    答案显然是不敢。

    蒯府,蒯良和蒯越坐在大厅中,焦急的等着王灿来访。

    “咚!咚!”

    大厅外,蒯和一阵小跑,快速跑进大厅中。他恭敬的朝蒯良和蒯越揖了一礼,说道:“大老爷、二老爷,下人传来消息,说王灿带着侍卫已经回到英雄楼,只是王灿返回后,并没有离开,是不是裴元绍忘记把事情告诉王灿,王灿才没有来蒯府。”

    中午时候,去通知裴元绍的人,正是蒯和。

    下午,他得到蒯良的命令,派人在城门口盯着往来的人,等候王灿回来。只要王灿返回,蒯府就能立刻得到消息。然而,王灿已经回来许久,却没有半点动静,这让蒯和慌了神,赶忙跑到大厅询问应该怎么处理?

    蒯良听了蒯和的话,不疑有他,点头吩咐道:“王灿没有来,很可能是裴元绍忘记通知,蒯和,你再跑一趟英雄楼,通知王灿来蒯府商议事情。”

    “诺!”

    蒯和应答一声,转身离去。

    正当蒯和一只脚踏出门槛的时候,蒯越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蒯和,稍等一下,你现在去也没有用,说不定连王灿的面都见不到。”

    蒯良眉头皱起,问道:“二弟,何出此言?”

    蒯越解释道:“大哥,王灿带来荆州的人绝对可靠,不可能将事情忘记。我认为不是王灿不知道消息,而是王灿没打算来蒯府。”

    蒯良问道:“二弟,蒯家请他议事,他怎么会不来?”

    蒯越笑说道:“大哥,王灿是益州之主,地位和主公等同,怎么可能屈尊来蒯府商议事情。除非王灿想要招揽我们,否则绝不可能不顾身份,来蒯府议事。这一次,我们派人通知王灿来蒯府议事,太莽撞,失了礼仪。”

    “啊??!”

    蒯良闻言,惊呼一声,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他沉默片刻,说道:“二弟说得很对,很可能是这个原因,这一次,是我们蒯家无礼,唐突了王灿。”顿了顿,蒯良吩咐道:“蒯和,你立刻去准备一辆马车,我和二弟稍后去英雄楼拜见王灿,以示诚意。”

    “诺!”

    蒯和这才转身,准备马车去了。

    蒯越和蒯良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口气。中午时候派蒯和去通知裴元绍,太大意了,没有注意礼节。现在去拜访王灿,一切都是未知之数,说不得还要吃一顿闭门羹。然而,两人为了将李廉的事情削弱影响,不得不去拜见王灿,得到王灿的同意。

    王灿让两人给一个说法,蒯良和蒯越处置李廉,就必须得到王灿的同意。蒯良和蒯越换上黑色官服,出了府门,乘坐马车往英雄楼行去。

    一刻钟,马车停下,蒯良和蒯越下了马车,看见裴元绍站在门口。

    两人见此,心下恍然,果然如此。

    裴元绍见蒯良和蒯越联袂而来,暗叹主公厉害无比,料事如神!他大步走上前去,拱手拜道:“两位大人,我家主公已经等候多时,两位里面请。”

    蒯良和蒯越闻言,心中一沉。

    两人跟着裴元绍一起进入英雄楼,往后院行去。现在的情况,不仅仅是他们需要和王灿商讨处置李廉的办法,还有两人犯了王灿的忌讳,竟然让王灿屈尊去蒯府,两件事情叠加起来,使得本就被动的情况变得更加不妙。

    后院,大厅中。

    王灿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长冠,坐在大厅上方,正襟危坐。他听见脚步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蒯越和蒯良联袂而来。

    见此,王灿并没有起身相迎,而是坐在主位上一动不动。

    蒯良和蒯越相视一眼,走到大厅中央,拜道:“蒯良(蒯越),拜见王益州!”

    王灿摆手道:“两位大人请坐,不知两位大人来访,有何要事?”

    蒯良撩起衣袍坐下,拱手道:“回禀王益州,我兄弟二人前来拜见王益州,是为了解决李廉的事情。今日李家派人袭击王益州,所有的事情都是李廉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