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产后血崩之症虽然是笼统的症状待称,不过其中七成可以归纳为生产时产妇的产道外部撕裂或被侧切而造成的大量失血症状,还有三成为产道内壁或**撕裂造成的内部出血,一旦出现此种症状,产妇十有八九是死定了!

    却说黄杰这事闹得如此之大,且又事关赵福金,郑皇后自然不可能不被惊动。而郑皇后得知了之后,自然是要派出太医和宫中的女医官前往查看诊治,一来肯定是要做做样子表示体恤,二来也是要查明事情的真伪。

    结果,派去的太医和女医官在查了封宜奴的病情和创口后,却是一个个连滚带爬的奔回了宫中向郑皇后报告了消息。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可不光如后世的奇梦里演的那样整天只要研究什么宫斗手段也就成了,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分神来关心关心妇科的医疗技术进步的。

    因此,得了消息的郑皇后首先就是觉得不可思议,当即也顾不得什么规制了,直接摆驾永安郡主府亲自查看了封宜奴的伤势,然后便也马不停蹄的直接跑到驸马府来找黄杰要技术了。

    但说黄杰如今是状态是“休朝待召”(不用上朝了),加上驸马府外面还有整整一部(也就是一营五百人)的诸班直戍卫守卫,也就等于是属于被“圈禁”在驸马府的状态,当然此时还没有“圈禁”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就此禁足不得宣召不可出府。

    所以,既然皇后娘娘亲自来讨要这等技术,黄杰自然没有不给的道理,只是黄杰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那就是封宜奴必须接到驸马府来由他亲自照顾,毕竟术后恢复也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对此郑皇后也没有为难,不但爽快的答应下来,甚至更下了懿旨,不但许了封宜奴入驸马府,还将她的封号从九品的孺人升为六品的安人,更调拨了十二位太医局的太医,还有尚宫局、尚食局以及司药局的十几个女官前来照顾,甚至还要知名为黄杰的幼子指定两位乳娘。

    此外,所需的一应药物和用度,自然也都由内库拨付,对此黄杰自是欣然另售。而郑皇后也是言明了,希望黄杰当真倾囊相授,好生将这神术交给太医和女官们,然后再让他们传授给全天下的稳婆。

    听郑皇后说来,她要学了去并非藏私自用,顿时也是叫黄杰心生感动。

    但说当夜,郑皇后便也亲自用她的后辇将封宜奴和小人儿送进了驸马府来,也再次从宫中调拨了一批使唤的人手过来,并且亲自给这些人上了眼药,然后翌日一早宫中便也呼啦啦来了差不多五十多个太医、女官,还有东京城中登记在册的三十多个稳婆。

    这里要多说一句,此时大宋医疗机构设置其实早已相当齐全,针对民间百姓的医疗救济措施也比前朝要完善许多。

    大宋朝自打建国开始,便十分重视医学的发展,朝廷更设有各类专门针对不同阶层的专业医疗机构。首先便是宋初时就设翰林医官院,专司掌供皇帝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又承唐制设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以治愈病人多寡为医官之考课,其后成为医学生徒习读之所有类学校。

    到了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复置御药院,掌按验秘方,调制药品供皇帝及宫廷之用。至于诸道州县,亦设医学博士助教,到了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从王禹所请,并令诸路置病囚院,以处徒、流以上重罪病囚,罪轻者则可以保外就医。

    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针对穷苦人民的治病问题,设专门的养病院。

    在药物的管理方面,朝廷也有熟药库、合药所的设置,宋神宗朝市易务又有卖药所,熙宁九年(1076年)将其合并,成立熟药所,掌修合、出售药物以供民间之用。凡官方药材的收购、检验、管理,药物的配制炮炙研究,成药的创制等等,均属其职掌,实际相当于国家药店。

    其后机构、职掌有所分合,名称亦有变更,但作为向民间出售药物的机构这一情况则始终未变。熟药所交易频繁,既方便百姓,又为政府赢利。元丰元年(1078年)时,当时的三司使便言称:“太医局熟药所熙宁九年开局,至十年六月,收息钱二万五千余缗,其息计倍。”

    然后到了本朝,赵官家更是因为奉行老蔡京的“丰亨豫大”之策,更是扩大了熟药所的规模,据《清波杂志》卷一二记载:“神宗朝创置卖药所,初止一所,崇宁二年(1103年)增为五局,又增和剂二局,第以都城东、西、南、北壁卖药所为名……岁得息钱四十万(缗),以助户部经费。”

    此外,以“恤贫疗疾”为宗旨的社会救济设施,尚有宋初所设的东、西福田院,用以“养京师老疾穷丐者”。到了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因两福田院“给钱米才二十四人”,于是:“别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盖房五十间,所养各以三百人为额,岁出内藏五千贯给之”,其后又增至八千贯。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官为养之。本朝崇宁中赐其名曰“居养院”。崇宁元年(1102年),并设安济坊以“养民之贫病者”,当时命诸郡县亦设置,而“诸城、砦、镇、市户及千以上有知监者,依各县增置”。(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二三章 【妇科圣手】() 
此外,崇宁初时,蔡京掌权后便也推动设置了居养院和安济坊以及漏泽园。若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乞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听读。遗弃小儿,雇人乳养,仍听宫观、寺院养为‘童行’(未领度牒的少年出家人)。

    也即是说,崇宁年间由蔡京主导推动设置的大宋社会福利救济机构包括三个系统:福利收养系统(居养院)、福利医疗系统(安济坊)、福利性公墓(漏泽园)。

    居养院是综合性的收养机构,既收养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也收留弃婴与孤儿;安济坊则是专门给看不起病的百姓准备,提供最基本的廉价药物和大夫诊断;至于漏泽园,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义庄”,不但转管收敛还管烧埋。

    可以说,宋政府建立的福利救济机制已覆盖了“生老病死”各个层面,大体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救济。

    而对于怀孕的妇女,按照宋朝的律法,怀孕足了五月,就要专门去官府登记孩子的身份信息,不管是东京城还地方的县城、乡镇,朝廷都会派人查访和照顾,快生时还会有官派稳婆接生,甚至还会对初生的婴孩进行性别、体重等数据的等级,严令禁止溺杀女婴。

    所以,在大宋朝,稳婆这个行当不是什么人想当就能当的,还有准入条件和门槛,首先就是稳婆入行必须有师徒传承关系,还要接受官府的培训和技能训练,甚至官府还会根据稳婆的经验技术还有百姓的口碑和好评来分出等级,按照各自的等级给予一定的俸禄,对一些贫困家庭提供官方的免费接生服务。

    当然,偌大的东京城,人口达到百多万之巨,自然不可能说只有三十多个官派稳婆,实际上这个人数总量可是达到了骇人的五百余之多,所以如今派来的这三十多个则是如今东京内城中的行业翘楚,精英中的精英……稳婆中战斗婆!

    一见来了这么多人,黄杰倒也真有些为难,不过由于郑皇后也大喇喇就守在一边旁听的缘故,黄杰也就只有硬着头皮来教了。

    对于怎么给产妇接生这种入门级的东西黄杰自然也不废话,还是用了当初在梨园论坛说法的款式,直接就在驸马府的花园中摆开场子,用巨幅幕布的形式四周遮挡后,先用大幅的图示讲解了正确的侧切手法和侧切部位的选取,如何避开动脉和血管,以及如何用银针刺穴的方法封闭产妇产道附近的血管。

    然后,黄杰想了想还是没舍得拿出酒精来,因为这东西之前露面的时候已经挂了个名字冰泉火酒,再说炼制也是不易,产量本就不大如今也就堪堪能配备黄州卫(不但是东京城里的黄州卫,老家黄州还有一部转运衙役,此外也需要配备给天道盟的部众),所以黄杰只是拿出了消毒盐水和中药消毒液。

    消毒盐水的配比也就不多说了,也就是为产妇接生前,使用的器具须得用加盐沸水煮上一刻时辰,用时就不必用火烤了,然后双手需要用沸过的温盐水洗净。而中药消毒液则是用蛇床子、桉叶、苦参、野菊花、丁香、黄柏、硫磁、硼砂、滑石粉加紫草制成,成剂为紫色,可以涂在产妇创口周围起到消毒的作用。

    至于手术的部分,按照郑皇后意思,本来是要寻几个产妇来实操的,不过黄杰还是先拿了猪肉来做演示,只是猪肉上略作了几个步骤,便也见得超过半数的女官和稳婆们全都呕吐起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稳婆见了,吓得浑身颤抖不停,只是不停碎碎念道:“天爷,竟真是要在那话儿处用针……老婆子只怕下不去手哎!”

    想了想黄杰倒也记得奇梦中的某些教学场景,干脆请示了郑皇后,将男性太医全都屏退,而后便也将封宜奴请了出来,将封宜奴的创处展示与众女官和稳婆来看。这封宜奴听黄杰来说此事时,本是羞愧欲死,但得知了郑皇后对此事的重视之后,竟也咬牙自愿做出了这等牺牲,自然将展示给弄成了。

    郑皇后对封宜奴的献身精神自然是大加赞赏,因为已经封了安人,所以便又赏赐了若干财物以示嘉许。

    却也说,这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时间,黄杰便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蹲在驸马府里当起了教授,专业为大宋培养妇科人才来,而前来接受培训的稳婆们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便也当真将黄杰“妇科圣手”的名头给一炮打响了起来!

    这期间,追缉“不明身份之人”的行动,也在东京城中如火如荼的全面展开,足足闹了一个旬日方才慢慢销声匿迹,这期间还别说真就挖出了几个潜伏很深的西夏和辽国的细作,但更多是好不容易在东京城里落户并站住脚跟的胡族,却因为头上髡发的原因受了池鱼之殃。

    而且,有关西夏人使了死士来刺驸马的传言也在东京城里越演越烈,而黄河溃堤这事也有可能是西夏人所为的谣言也是甚嚣尘上,甚至有小抄就敢言之凿凿的言称,因为这次李乾顺打了败仗之后心中很是不服气,然后派使者来要钱要人也没如愿,便也怀恨在心,所以西夏使者在回国途中正巧碰见黄河发水,便牙一咬心一黑,就派人把河堤给掘了……

    反正,这等说法就算赵官家不信、满朝的文武大臣不信也没关系,只要大宋的百姓深信不疑就成,然后便也是各地的奏疏和民间的奏疏如雪片般纷纷而来,则主题也只有一个:跟西夏人开战,血债血还!

    一时间,宋廷上下都是焦头烂额,便是赵官家看着御案上堆着快要小山高的周折也是头疼不已。

    然而,到了八月二十四这日,黄杰正用猪肉给一群新来的稳婆传授“产道侧切缝合术”时,梁师成却是打着小跑冲进了驸马府来,火急火燎的塞给黄杰一纸兵部八百里加急军情飞递,便要拉着一手拿着钩针,一手拿着止血钳的黄杰入宫陛见。

    黄杰忙也净手后一边跟着梁师成小跑出府,一边打开手札来看,只见军情如下:八月初十,金国十万西路军誓师出征。十五,攻至临潢府城下,辽国四军大王萧干领五万皮室军、精锐铁骑十万,弓骑军十五万出城交战,双方在城前鏖战三日,互有损伤。十八,金军后侧三十里建寨守之,如今双方陷入对峙。(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二四章 【内藏密库】() 
看着誊抄过的战报上墨迹未曾干透的样子,黄杰倒是开始计算起了临潢府距离东京的路程,六日时间飞递的路程超过了三千里,也不知累死了几多快马,役殁了几多兵部的探子。

    这辽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距离开封的直线距离就超过了两千三百里,瞧这战报应该是十八下午金军放弃进攻并后撤三十里建寨之后才发出的,算起来路途中所用的时间还不足六日。

    坐在送梁师成过来的四轮轻车上,黄杰仔细将不足二百余字的战报看了两个来回,也算是大致推测出了金辽两国在临潢府下的这一战打成了什么模样。

    这首先,就是金国的西路军人数应该绝对不够十万,因为战报上明确列出了辽国部队的参战兵种有皮室军、精骑和普通弓骑与人数,而对于金国的西路军只有一个“十万”的笼统概念,这兵部职方司的精锐细作想来绝对不敢敷衍了事,那么金国西路军的真实部队人数只怕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探查不到精确数目的最大可能就是金国在队伍中布置了疑兵。

    当然了,当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虽然只有十几万的战兵,但他敢号称“八十万”却也不算吹牛逼,因为他手下的辅兵和四处征虏的百姓随便凑上一凑,当真是能凑够这个数目的。

    至于说金国,那帮自带狂暴嗜血技能的野蛮人,打仗的时候从来都不喜欢吹牛逼自己带了多少人马,而是直接抡起狼牙棒就干,而且屡次跟辽国死磕都是以少胜多的“大捷”,所以黄杰首先就认为这个“十万”数目有问题。

    其次是,战报指明这次交战是“依城而战”,而不是“守城”或是“踞城”,那么双方极有可能打的是一场骑兵对骑兵的对冲,而非有来有往的防守反击。

    所谓的“依城而战”,也就是防守部队将阵势在城池的远程火力打击范围之外摆开与来敌交战,而“踞城”则是指防守部队将本阵设在城池的远程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或是在城池接敌的两面设立“品”字型的阵势来进行防守反击战。

    不过想想辽军不声不响的在临潢府驻了总计超过三十万的大军,选择“依城而战”也是应该,不然坐拥这等数目的军队还躲在城里跟金国玩“守城”就太没品了一些,何况辽军也是以骑兵见长的野战专家,城防战不可能比宋军牛逼,把军队全拉出去打野战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只是,双方打了三天,以三十万对“十万”,居然打成了僵持,这就有些叫黄杰想不明白了。

    要说是三十万宋军打十万辽军,辽军骑马跑得快,宋军追不上,双方僵持一下倒也应该。可这金辽两国应该都是骑兵,双方怼在一起打了三天还能打成僵持可就见了鬼咯。

    此外,从战报上看,金国西路军的统帅还是完颜宗翰,副将蒲家奴、完颜宗干、完颜宗磐,这些人的名字在战报上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生平可知。而辽国的统帅乃是四军大王萧干,副将为上京守将萧挞不野、渤海军主将耶律昺常、奚军主将李伯桂、汉军主将王缶,此外主管后勤辎重的还是辽朝有名汉臣李处温。

    因为宋辽的交往还算密切,兵部职方司也早把辽国的天地线给接通了,所以对辽军的人事资料掌握得还算详细,这萧干虽然是个草包,但萧挞不野、耶律昺常、李伯桂、王缶和李处温就没有一个是草包了。

    只可惜,这份战报来得急促,并没有探明双方的伤亡人数,甚至连鏖战三日到底接了几战,双方都是以什么规模的部队来进行拉锯也没说明,只是最后提到了“据闻”,辽国国主耶律延喜坐镇上京,而金国的国主完颜阿骨打也在军中。

    如今正是晌午十分,街市正熙,趁着轻车沿着任店街拥挤的人潮缓慢蜗行的时候,黄杰便也放下书札,与梁师成道:“不知陛下召见,是在何处?”

    梁师成一脸的火急火燎,急忙答道:“自然是在崇政殿!”

    黄杰一听,这不在文德殿而是在崇政殿,显然就是个小圈子会议,按照宋廷大殿吵小事,小殿定大事的惯例,这事对赵官家和内庭而言当真是大事了。

    黄杰想了想,也不知如何往下去问,梁师成却是搓着手,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将情况说了:“战报乃是今早巳时传来,官家罢了早朝之后便也留了各部首长和诸司主官于崇政殿小议,还将老太师也请了来。杂家来请驸马之前,殿中已是吵得不可开胶。”

    黄杰忙也问道:“不知吵的是何事?”

    梁师成把手一摊道:“还能是何事,老太师和童道辅要起兵攻辽,老太宰和王将明却死活拦着,只是说府库没有钱粮,而后……高俅那厮便也撺掇着官家启了内藏密库!”

    “内藏密库?”黄杰听来一愕,下意识的不自禁来问,梁师成也是急忙反应过来,不过他先是伸手掩嘴,而后却是伸手一拍自己脑门,道:“哎呀!都这般时候了,驸马也是自家人来,倒也不用掩藏。这内藏密库便也是内藏库中的密库,乃是太祖时所建,内中藏有一笔钱财,太祖有遗,称至可一战收复燕云之时,才可开启动用。想来其中所藏,并非铜、绢,该也是当年灭南唐、后蜀所得金银,该也有个数万万贯吧?”

    “数万万贯?”黄杰听来又是一惊,他自然知道此时的“万万”也即是奇梦里后世所用的“亿”这个数量单位,也即是说这个太祖留下来的“内藏密库”里,有一笔价值数亿贯的金银,当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啊!

    其实这内藏库的库中库,前身便是宋太祖所立的讲武殿后库,也即是封桩库。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荆湖、巴蜀、岭南及江南之后,把诸国珍宝、金帛都藏入其内,其后历朝每年节余亦存入此库,也即是“岁计之余积,以待邦国非常之用”。

    传宋太祖曾拟以此库存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后宋太宗先改名右藏库,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又扩大规模整体更名为内藏库,用以掩盖了库中密库。(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六百二五章 【攻夏三利】() 
之前黄杰倒也记得老余深提过,当初宋廷的财政富余的确不多,虽然可供十万战兵三年之用,但就这么点财政储备显然是不足以支持宋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不过要是开启了内藏密库,取出里面价值数亿贯的钱财来用的话……还真难说啊!

    不过黄杰一想,却是笑道:“伯父想来也是不看好此议吧?”

    梁师成摇头苦笑一声,他与蔡京和童贯一样,在朝中也有个别号,叫做“隐相”,“隐相”的意思自然就是“隐藏在阴影里的宰相”,由此可见梁师成的肚子里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