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皇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以徐崇光为首的一党,则暗地里拍手称快,就差弹冠相庆了。林侍郎更是感激流涕:“皇上英明!皇上英明啊!”

    这时,陆承启又说道:“朕即日会下旨,凡是原先有所贪污受贿的,只要自愿拿出贪污所得,交由国库,朕既往不咎。仅限十日,逾期不候。如若十日后被监察司查出尚有人不从,那时候就莫怪朕不讲情面了。诸位好自为之!”

    陆承启这一招,不仅砍去了杨太师的左臂右膀,还连带把他本人都吓得不轻。但陆承启并未打算就此放过杨太师。打虎不死反受其害,这个道理陆承启还是懂的。陆承启笑里藏刀地看了看脸无血色的杨太师,说道:“老师,您怎么不说话?陈尚书可是你的学生啊,可他偏偏不学好,朕也是无奈之举,望老师体谅。朕此举也是无奈,为了大顺江山,朕不得不为之啊!”

    听了这句话,杨太师心惊又胆战,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小皇帝什么时候布置了这一手,简直是置老夫于死地啊!”很明显,陆承启这是给杨太师自己选择的机会,若是就此放权,陆承启或许不会再追究他的责任,毕竟他是陆承启的老师。大顺朝以孝治国,如果天子杀了自己的老师或者捉拿自己的老师下狱,都会招来骂名,他不会这么做的。而现在,他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杨太师,就看杨太师是怎么选择了。

    杨太师心中悲呛:“杨道奇啊杨道奇,你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一日吧!罢了,罢了,为了一世名声,说不得也该退了……”

    下定了主意的杨太师,终于缓缓脱下了自己的官冕,伏倒在地,说道:“老臣教诲无方,以致鹤栎误入歧途,老臣愧对陛下,愿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陆承启假意道:“老师,那只是陈尚书自己把持不住,怨不得老师。老师是皇考所托重臣,怎么忍心弃朕而去?”

    杨太师心灰意冷,说道:“老臣已无颜面对先帝,愿就此告老。”

    陆承启再三不受,但奈何杨太师“退意”已决,只好应允。杨太师把官冕、朝笏放在地上,颤巍巍地走出大庆殿,那辛酸的模样,真是见者流泪。

    等到杨太师离去,太师一党才明白大势已去,小皇帝彻底掌权了,以前的时日一去不返。陆承启一日间就把位高权重的杨太师扳倒,心中也是快活,说了句:“诸位大臣,可还有要事奏对?若无,便退朝吧!”

    众人都心神恍惚,哪里顾得上家国大事?都想着如何保全自身,陆承启见无人答话,便宣布退朝。这一例朝,可谓风云迭起,波澜惊天,让大顺皇朝的政治高层都洗涤了一番!一个焕然一新的政治风貌,即将出炉!

第十二章:制定俸禄() 
秋风打在杨太师苍老的脸庞上,使他感受到了如刀锋一般的寒意,他一步一颤巍地度着步子出了皇宫,好似丢了魂一样。宫外的家奴见了,大吃一惊:“老爷,您怎么了?官帽呢,朝笏呢?”

    杨太师闻言,好似被激怒了一样,怒吼道:“老夫怎么样,岂是你这家奴能问的?快走,快走,再问,小心你的脑袋!”

    家奴吃了一惊,不敢多说,连忙让杨太师进了轿子,正待起步,忽然后面传来一个嘲讽的声音:“我道是谁如此威风,原来是杨太师啊。”

    “哦,就是那个自认教诲无方,乞骸骨告老还乡的杨太师吗?先前好大的威风啊!”

    ……

    冷嘲热讽,让在轿子里的杨太师气得差点没心脏病发作。家奴也听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一惊,赶紧抬着轿子,飞也似的逃离了皇宫……

    陆承启摆平了穿越以来最大的心事,得意地哼着后世的流行歌曲,一路前往垂拱殿,批阅奏折。身后的太监、宫女听了他不一样的曲调,忍不住好奇,但又不好意思发问。

    而这时,前面传来内侍的鸭公嗓:“皇后驾到!”

    陆承启笑嘻嘻地迎了上去,却被急促赶来的周芷若拉住,急问道:“皇上,你好糊涂啊,好糊涂啊!”

    陆承启不明所以,说道:“梓童,朕做了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周芷若急道:“皇上,你怎么不明白呢,太师是你的老师,更是众多官员的坐师,若是这些人决意要太师重回朝廷,你又该如何处置?”

    陆承启一怔,他倒是没想过这个,但以他宇内唯我独尊的性格,又岂会被一群文官左右?当即冷笑道:“那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嘴厉害,还是朕的刀子厉害!”

    周芷若突然发现,陆承启不像之前那个陆承启了,反而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刽子手,惊得有些花容失色。陆承启注意到自己的失常,略微收敛一下杀气,心道:“我还及不上朱重八一个手指头呢,胡惟庸案,那个刽子手砍了多少人的脑袋?我这么做,还算是仁慈的了。嗯,不对,芷若怎么得到的消息?看来,是有人在作怪,须得好好盘查。”想到这,陆承启心中再次泛起了杀机。后宫、内宦不得摄政,这是他的底线,若是有人蓄意挑事,他不介意开一开杀戒。

    陆承启安慰道:“梓童,你莫要多虑,那些如跳梁小丑,朕不屑一顾。好了,你且去歇着,朕要批阅奏折了。”

    周芷若原来还放心不下,但看见陆承启信心百倍的样子,也就将信将疑。她说道:“皇上有分寸便好,臣妾也不多说了。”

    陆承启把周芷若送到后宫,才折返垂拱殿。一面走,陆承启一面吩咐他的心腹小太监:“你去查探一番,刚刚是谁给皇后通风报信的,朕需要确切的答案!”

    小太监得令,急匆匆地往后宫跑去,陆承启冷笑一声,心道:“这般小丑,主子没了还不知道收敛一下,你想死,我也成全你了!”

    走入垂拱殿,看了看已经堆积如山的奏折,陆承启忍不住一阵头大,虽然他喜欢读各种yy,但不代表他喜欢看满是古文的奏折啊!即便是古文水平还算可以,也学过两日毛笔字,可是这么多奏折,得批阅到什么时候?怪不得古代帝王都这么短寿命,这般拼命,又有几个人能长命?

    “不行,得想个法子,减轻一下工作量才行。嗯,好像明代的内阁制不错啊,何不借用一下?”陆承启眼前一亮,打铁要趁热,既然推倒了宰辅杨太师,就要进行削减相权才行,明代内阁制,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干就干,陆承启铺开一张宣纸,开始研究内阁制的可行性。当然,还有他早就想好的高薪养廉政策。其实,大顺朝的官员俸禄着实不低。哪怕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一月的俸禄都有五贯钱,禄栗两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林林总总下来,一个月的俸禄几近十贯钱了。

    陆承启算过,大顺朝一个铜板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1元,十贯钱是什么概念?一贯钱若足兑千文,那么一贯钱等于一千块,十贯钱等于一万块了!这就算在后世,也是极高的俸禄了,而这仅仅是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官而已。像宰辅、尚书一级的官员,皆是二品文官,每月俸禄百贯,春、冬服各绫十匹、绢十五匹、绵百两,禄粟月五十石。如此算下来,平均每月俸禄百五贯,等于后世一百五十万元之多!多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为何这么高的俸禄,他们还是要贪?

    “哼,不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你们不知道我陆允志的厉害,好歹我也是穿越人士,超过你们一千多年的知识,不是盖的!”陆承启邪笑着,在纸上写下了一行笔墨。

    他不知道,他这一写,便写出了史上最浓厚的一笔!

    就在陆承启写得正高兴的时候,门外小太监进来禀告:“陛下,通风报信之人,已经捉住了。”

    陆承启顿了一顿,说道:“审问清楚了?”

    小太监回道:“供认不讳。”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内侍干涉朝政,罪无可恕,拖出午门,杖毙之!”说罢,他继续完成自己的伟大事业,嘴上如此轻松的话语,竟不像是处死一条人命一样。

    其实陆承启心中还很难受的,作为穿越人士,他还是很难接受处死一个人就像处死一条狗一样。但理智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做,后面或许会有更多人触犯他的底线。

    太师府中,杨太师的公子杨泓,正焦急地等待着宫中传讯。杨太师两眼无神地望着厅堂之外,往常风光无限的太师府,如今竟变得门可罗雀,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变幻。

    终于,一个家奴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杨泓认得,他是自己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连忙拉住他,问道:“宫中可有消息了?”

    家奴惊慌失措地答道:“黄内侍已被奉旨杖毙在午门外了……”

    杨泓惊骇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太师原本无神的眼珠子,听得这句话,才稍稍恢复:“泓儿,没用的了,是为父小觑了当今圣上,没想到他手段如此高明,隐忍如此之久。败了,一败涂地啊……泓儿,明日你便把家财送往国库罢,我们回乡去……”

    杨泓红了眼睛:“不,爹,我们还有机会的,你忘了吗,你还有学生,那些朝中官员,有哪一个不是你亲手提拔的?”

    杨太师苦笑道:“泓儿,你怎么还没看清楚?这是小皇帝在对你我说,要识时务,否则那黄内侍就是我俩的下场……”

    杨泓哽咽道:“爹,我不甘心……”

    杨太师怒斥道:“你是要我杨家上下百多条人命全都葬送你手才心满意足是吧?你这个逆子,老夫……”还未说完,杨太师突然一口气喘不上,两眼翻白,吓得杨泓急忙大叫道:“传太医啊,你们还愣着作甚……”

第十三章: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翌日,正在批阅奏折的陆承启接到杨太师一病不起的消息,蘸着朱墨的狼毫都顿了一下,心中感慨了一番:“没想到当日我来到这大病一场,杨太师来看我,今日轮到他病了。于情于理,我还是去探望一番吧,好歹也是我名义上的老师……”

    在那道奏折上写下可行二字之后,陆承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番手脚,高声说道:“摆驾出宫,朕要去太师府。”

    太师府中,杨泓正端着一碗苦药,用汤匙一口口的喂着杨太师。杨太师好不容易才喝完一碗药之后,才咳嗽着问道:“泓儿,爹吩咐的事情,你是否照做了?”

    杨泓苦笑道:“爹吩咐的事情,孩儿什么时候没有做到?这些年得来的钱财,孩儿都装成车,运到户部了。”

    杨太师欣慰一笑,说道:“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爹就是没看清,才栽了这个大跟头。不过爹摔倒了,还能站起来,若是你跌倒了,爹就彻底没了指望了。爹老来得子,四十八岁才有了你,你是杨家独苗,爹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保你。别说一个宰辅之位,就算散尽家财,你平安了,杨家才有指望啊!”

    杨泓顿时明白了杨太师的苦心,哽咽说道:“爹……”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个鸭公声:“皇上驾到!”

    杨太师激动地挣扎起来,要行礼,却被大跨步入房间的陆承启一把扶住,说道:“老师身子尚未好,如何起身,快快躺下!”

    杨太师似乎很感动,老泪纵横:“皇上,老臣一时昏聩,要责罚就责罚我一人好了,切莫将我杨家赶尽杀绝……”

    陆承启苦笑道:“老师什么话,朕就算要杀天下人,也不会动您一根指头的。您且在京好好养病,朕的社稷,还需要您好好帮扶一把啊!”

    杨太师摇了摇头,说道:“老臣已风烛残年,不堪大用。这天下,终究还是皇上的天下,老臣早就该退了……”

    陆承启握住杨太师的手,就好像没生过间隙的师生一般。若旁人不知,还真道是师生情深。这两人的演技放在后世,进入奥斯卡奖,那是板上钉钉的事。要不怎么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呢!

    陆承启对杨泓说道:“朕有些话,要对老师说,你们先退下吧!”屏退左右后,陆承启才缓缓开口说道:“老师的苦心,朕也清楚。您散尽家财,不过是为得到朕的一句允诺。朕可以答应您,不会动杨家一根毛发,甚至保您清名,流芳百世。”

    杨太师眼中突然泛出亮光,紧握住陆承启的手,急促的呼吸声出卖了他内心的在乎:“陛下此话当真?”

    陆承启笑道:“朕乃金口玉言,话出即圣旨,怎地做不得算?”

    杨太师这次才真的服了:“老臣真的老了,陛下乃是英明之主,可恨老臣老眼昏花,竟从未看出!”

    陆承启心道:“先前那个倒霉鬼就是一个糊涂虫,你看不出那是自然的。可我陆允志是什么人?穿越人士啊,就算不怎么腹黑,坐到这个位置,也该学会了!”

    嘴上却说道:“老师,你先不要忙着回乡,朕要保你清名,自是有事需要你亲自去做。”

    杨太师愕然,他没想到陆承启的计划这般遥远,连他退下来要做什么都安排好了。这一次,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陆承启此番发难过于仓促,若是他全力应付还是能苟延残喘一些时日,可陆承启小小年纪就有此心计,他一个糟老头子又如何应付得来日益成长的陆承启?可以说这一败,败得恰到好处,败得杨太师毫无怨言。

    两人再寒暄一番,陆承启才出来,末了还嘱咐杨泓,要好好照顾太师,还勉励一番,要他继续学业,争取科考中士。

    杨泓被陆承启这一番话蒙的晕头转向,直到杨太师分析一番,才明白比他还小了两岁的陆承启是如何的心计,不由得生不起一丝做对心思了。

    演的一场好戏的陆承启从太师府出来,心情大好。穿越以来都未曾好好玩过的他,开始在长安城里面,视察民情起来,顺带为他预谋中的税制改革调一下研。

    他询问左右道:“这长安城中,有甚么新奇的事物?”

    新任侍卫长王彦宸抢着说道:“回皇……”还未说完,就被陆承启一折扇敲在脑袋瓜上,怒斥道:“叫公子!”

    王彦宸也不是傻瓜,虽然皇帝的折扇好躲,可他不敢躲啊!知道自己不小心犯了陆承启的忌讳,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公子,这长安城中,有许多坊市,每逢初一十五,便热闹非常。今日恰好是初一,闲人便多了些。只是这里面鱼龙混杂,江湖人士什么的,多在其间出没,须得小心戒备。”

    陆承启瞥了他一眼:“那是你们的事,若是保护不住本公子,你便自行请辞吧!”

    王彦宸马屁拍到了马腿之上,只好自认倒霉,打定主意,接下来不再说话了。

    陆承启却好像没见过世面的小娃娃一样,东瞅瞅,西瞧瞧,什么都觉得新奇。他真的没想到,这大顺朝的坊市还真的是热闹非凡,所到之处人头涌动。听闻王彦宸说,这长安城里,居然有五十万户常住人口,也就是说起码得有一百二十万人。“我滴了个乖乖,就算放在后世,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城市了。”陆承启咂了咂舌,心道,“看来,大顺朝的潜力还是蛮大的嘛,起码人口众多。不行,回去得叫徐崇光那老小子普查一下,全国有多少人才行。”

    陆承启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放眼望去,一幢高楼拔地而起,就算是皇宫中也没这么高的建筑。好在大顺朝没有明清这般,对建筑很严格,才能有这等建筑的存在。不过,这砖木结构的楼层,顶了说也不过五层。见过无数高楼大厦的陆承启,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见这幢高楼大门前的匾额上书着三个楷笔大字:“迎客楼”,边上更是插满绣旌,好不气派。陆承启不禁有些好奇:“这里是什么所在?”

    王彦宸说道:“回公子,这里是长安城最大的酒楼。”

    “哦?”陆承启忍不住来了兴致,须知,他还未尝过古代的酒是怎么样的,比起后世的白酒又如何?他本来不是好酒之人,但既然来到这一世,总该不要带些遗憾吧?

    陆承启意气风发地说道:“走,进去喝上两杯,若是酒不好,本公子砸了他的招牌!”

第十四章:酒楼见闻() 
还未踏进酒楼,眼睛毒辣的小二便瞧出来了,这群人衣着光鲜,一看就是有钱的主。立即便笑脸迎上,殷勤地招呼道:“几位客官,是喝酒还是住店?”

    陆承启潇洒地收回折扇,在手中拍打着,饶有兴趣地问道:“可有包间?”

    店小二作为难状,说道:“几位客官,真不好意思,包间都被订完了,不如这样,小的介绍一处靠窗临街的桌子,您看怎么样?”

    陆承启想了想,贴近生活才能调研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说道:“也罢,你且领路。”

    店小二喜逐颜开,殷勤地把他们领到一张临街靠窗的大桌子前,使劲地抹干净桌子后,说道:“客官要点什么酒?”

    陆承启信口问道:“有什么酒?”

    店小二如数家珍,道:“小店这有上好的花雕酒,梅子酒,还有药酒、大烧酒,其中花雕酒陈得最久,味道最醇;梅子酒甜香开胃,饭前一杯必不可少;药酒强劲肢体,颇有功效;大烧酒后劲大,温着喝最好……”

    陆承启说道:“来一壶花雕。”

    “好咧,客官,您稍候。”店小二眼尖,看出了这群人以陆承启为首,还道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后面都是些跟班,也没去搭理他们。

    不多时,一壶上好的花雕便端了上来,店小二献殷勤般为陆承启倒了一杯,眼巴巴地看着陆承启喝完。花雕酒甫一入口,陆承启便觉得醇厚香浓,再看了一眼黄澄澄的酒水,仔细回味了一下花雕酒的绵厚后劲,就算他不是好酒之人,也忍不住赞道:“好酒!”

    这时,他才注意到店小二并未离去,反而还在一旁躬腰赔笑,忍不住奇怪,刚想开口,却见王彦宸连忙掏出一把铜钱,塞到店小二手中,店小二登时便连眼睛里都笑出皱纹来:“多谢公子打赏!”

    陆承启忍不住一阵惊讶,他不料到在这一世的酒楼,都能碰到付小费的事,在他印象中,只有高级的西餐厅才要付小费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酒楼装饰也算豪华,不仅临街,还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