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侯爷-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绩也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面对着周瑜,他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反而是在给周瑜打气。

    陆绩本身的才华并不差。

    只是,陆逊太出众,掩盖了陆绩的才华。

    周瑜郑重的点头,道:“公纪放心,这一战,本都督自会绸缪妥当。你说得对,吴国需要一场胜利,需要一场击溃刘修的一场胜利。”

    此时的周瑜,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这一战,他必将全力以赴。

    纵然刘修强势,纵然刘修狡诈,但周瑜并不惧怕刘修。

    陆绩站起身道:“大都督,下官还得把消息转告大王,便不逗留了。”

    周瑜起身道:“我送你。”

    当即,周瑜起身送陆绩离开,然后才回到营帐中。

    一回到营地,周瑜就下令全军备战,更关注前线的动静。陆绩再一次向刘修请降失败,周瑜认为,真正的战事即将道来。

第739章 风起南昌() 
南昌城内。

    城西!

    这是南昌城的贫民区。

    大多数的穷苦百姓,都住在了这一片区域。

    这也是鱼龙混杂的所在。

    这一日,贫民区里面乱了起来。

    一个五十出头的老者,提着一口铜锣,在城西菜市站着。

    “乡亲们,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啊。”

    老者大胜嘶吼。

    他一边大吼,一边敲打着铜锣。

    随着老者的大喊,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老者见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眼中明亮,提起一口气道:“乡亲们,咱们吴国和楚国打了这么多年。粮食征收无数次,可始终不见任何结果。”

    “老头子的两个儿子,死在了战场上。”

    “老头子的长孙,也死在了战场上。”

    “虽然家里的日子清苦,但日子好歹能过下去。”

    “可是现在,老头子的两个儿媳妇抑郁病故,老婆子也死了,只剩下老头子孤苦伶仃一个人。”

    “再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啊?”

    老者说这话,一把鼻涕一把泪,无比的悲伤。

    他哭诉着,泪水沿着脸上的沟壑,流淌下来,遍布脸上的褶子。

    老者的话语,引起了许多百信共鸣。

    楚国和吴国厮杀十数年,尤其豫章郡地处交战的前线。

    这样的地方,百姓自然艰苦。

    许多百姓的家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人死了,百姓只能忍着。

    可是长时间的开战,粮食消耗越来越大,百姓承受的负担越来越大。南昌县的许多百姓,已经是无力负担。

    老者继续道:“乡亲们,再这么下去,我们都活不了了啊。我们要去找大都督周瑜,让他开仓放粮,救济我们。”

    “你们谁愿意跟着老头子去?”

    老者开口询问。

    下方的百姓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

    许多人迟疑。

    要去找大都督周瑜开仓放粮救济,那是和官府做对。

    百姓对于官府,有着天然的畏惧。

    老者要招呼所有百姓一起去,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的。

    好一会儿后,忽然,一人忽然道:“他娘的,不管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反正都没粮食了,再拖延下去,咱们也活不了。都活不下去了,还怕周瑜吗?”

    又有人道:“对,豁出去了。反正咱们都是贱命,家里面颗粒粮食都没了,不如去拼一把。”

    “就是,算我一个。”

    “也算上我。”

    “我们人多势众,就不信周瑜敢那我们怎么样?”

    “同去,同去!”

    “走,我们一起去。”

    越来越多的人,高声呐喊着。

    原本没有百姓响应,可是有人站出来响应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情况越来越不受控制。

    百姓心中的想法,都被挑动了起来。

    原本的百姓,心中畏惧官府,畏惧周瑜,不敢去找官府开仓放粮。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增加了百姓的底气,令他们心中有了胆量。

    这是人多带来的胆量。

    一个个百姓,高声呐喊声。

    老者看到百姓被充分调动起来,嘴角略微上扬,勾起一抹笑意。

    旋即,他就恢复平静。

    老者大喊道:“乡亲们,跟我走。”

    他敲打着铜锣,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让开一条路,供老者行走。

    老者走在了前面,后续又有人跟着。

    一行人,朝着军营方向奔去。

    前往的路上,老者仍在敲打着铜锣,仍在宣传着。无数百姓听到后,也跟着加入进来。

    官道上,一挑长龙蜿蜒。

    百姓组成了长龙,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百姓的举动,迅速被发现,然后消息传到了周瑜的军营内。

    周瑜正巡视营地,听到士兵传信,说有百姓朝着军营的方向来了,他脸上面色骤然冷肃了下来。

    这几日,周瑜一直防备着太史慈突然杀来。

    太史慈没等到,百姓倒是先来了。

    周瑜非常的警觉,他心思转动,觉得百姓汇聚而来,恐怕事情不简单。

    百姓单纯,哪敢找官府讨说法。

    必然有人在幕后煽动。

    周瑜心中警惕着,然后调集士兵警戒,便来到营地门口。

    时间不长,周瑜看到了营地外的官道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条线。这条线不断的蠕动着,朝着营地逼近。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此起彼伏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

    周瑜听到了百姓的喊声,脸色又黑了三分,他迅速的吩咐了一番。

    不多时,就见营地内,聚集起一队士兵。

    士兵的人数并不多,也就三百来人,但这三百士兵,却各个雄赳赳气昂昂,一个个透着沙场上的彪悍气息。

    周瑜看着列阵的士兵,微微颔首,然后静静等待着。

    时间不长。

    百姓声音越来越高亢,百姓也清晰映入周瑜眼中。

    黑压压密麻麻的百姓聚在营地外,百姓仍在高喊,仍在大喊着放粮。

    周瑜看到百姓不停止喊话,眉头更是皱起。

    这些百姓来者不善啊!

    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幕后推手呢?

    周瑜面色肃然,抬起手,在空中凌空劈下。

    “杀!”

    刹那间,犹如雷霆炸响的呐喊声,骤然响彻在营地内。

    三百士兵,骤然呐喊。

    三百人的声音犹如浩荡洪流,透着金戈铁马,更雄浑霸道。

    汹涌的杀意,自军阵汹涌而出。

    这声音,仿佛一瞬间,就把百姓带入了漫无边际的尸山血海当中。

    营地外的百姓,声音戛然而止。

    他们仿佛突然被人掐着脖子,面红耳涨,眼中更流露出惊恐的神色。百姓始终是百姓,对官府,对军队,有着天然的畏惧。

    周瑜突然的一手,打断了百姓的气势。

    原本气势汹汹的百姓,全都闭嘴,一个个的目光,也都落在周瑜身上。

    周瑜抓住机会,一步上前,他背负着双手,朗声道:“你们当中,谁为首?找一个能做主的人,上前来说话。闹哄哄的成何体统,你们闹腾解决不了办法。”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老者。

    所有人是老者煽动来的,这个时候,自然是老者站出来。

    老者也并未退缩,他背脊有些佝偻,走到了百姓的最前方,然后拱手道:“小老儿孙省,拜见大都督。”

    周瑜颔首道:“老丈有礼了,既然老丈是负责的人。那边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740章 杀伐决断() 
周瑜盯着孙省,眼眸和善,但眸子深处,却又一抹凌厉之色。

    南昌城的百姓被煽动,幕后必有推手。

    眼前的人,或许就是推手。

    这一刻,无数人目光都汇聚在老者身上。

    万众瞩目下,孙省也不怕周瑜,道:“大都督,小老儿是南昌人,世代都住在南昌。”

    “小老儿膝下两个儿子,还有一个长孙,都死在战场上。”

    “小老儿的儿媳妇,在得知丈夫身亡后,都抑郁而终。这仗打到现在,小老儿也不知道该不该打。”

    “只是小老儿清楚一点,那就是家中没粮了。”

    “没粮食,还怎么支持啊?”

    “人都活不下去,这仗有什么可打的呢?”

    孙省行礼道:“大都督,求求你了,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考虑考虑,不要再打仗了。而且我们没了吃的,也缺少粮食,恳请大都督开仓放粮,救济没有粮食的百姓。”

    此话一出,顿时得到无数百姓支持。

    吴国虽然这几年一直在竭力发展,也有了一定基础。

    可是,吴国粮食仍是紧张。

    尤其是普通百姓,日子更加的艰苦。

    历史上的吴国,因为刘备和曹丕都难以独立灭国吴国,加之孙权左右逢源,而且据有荆州和交州两地,粮食丰足。

    然而,现在的吴国,只有江东之地。

    荆州在刘修的手中,交州也在刘修的手中。

    同时,荆州和交州都对吴国构成威胁,导致吴国不得不增兵防守。

    孙权的势力,比历史上差了太多。

    周瑜听到孙省的话,心中也是忍不住叹息,他作为吴国的大都督,自然清楚吴国的情况。

    尤其是作为前线的南昌城,更是艰苦。

    不过,周瑜仍是无比的冷静。

    周瑜看着孙省,道:“老丈,你的意思,乡亲们的意思,本官已经清楚了。本官有些话,想要对你们说,希望乡亲们能听本官说完。”

    孙省道:“大都督请说!”

    此时的孙省,心中警惕着,他心底其实是有些惧怕周瑜的。

    吴国大都督,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除了孙权,周瑜最大。

    周瑜转身看向身后的三百士兵,下令道:“放下武器,脱掉身上的甲胄和衣服。”

    “喏!”

    三百士兵整齐回答。

    一个个士兵都把手中武器放下,然后先脱下外面的甲胄,又准备脱掉内中衣服。

    这一幕,落在营地外百姓眼中,一个个都愣住。

    这是什么意思?

    周瑜怎么让士兵脱掉甲胄和衣服呢?

    所有人眼中好奇,但摄于刚才士兵的威势,便没有人开口打断,所有人都静静看着。

    片刻时间,三百士兵身上衣衫脱下,赤着上半身。

    这一刻,无数百姓瞪大眼睛,脸上有着震惊的神色。

    包括孙省,看到了士兵赤着的上半身,也是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脸上有一抹震惊的神色。

    这三百个士兵中。

    最前排的三十士兵,每一个人上半身,都有着一条条伤疤。

    一条条的伤疤,仿佛一道道痕迹。

    每个人身上都是如此,不是一两条伤疤,而是数十条,大大小小遍布士兵身上。

    由此,可见其惨烈。

    周瑜摆手指着三百士兵,朗声道:“看到了吗?每个士兵,身上都是这么多的疤痕,每个士兵,都曾经受了大大小小的伤。”

    “他们的伤来自哪里?都来自和楚国的拼杀。”

    “和楚国厮杀数十年以来,吴国死去的儿郎不计其数,而这三百人是唯一存活的。”

    “曾经,他们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也已经是中年。”

    “曾经,他们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疤痕。如今,却早已经遍布疤痕。”

    “他们留下这么多的疤痕,留下无数鲜血,能甘心吗?”

    周瑜侃侃而谈,他看着孙省,道:“孙老丈,您的儿子和孙子死在战场上,本官十分心痛。同样的,在场无数乡亲的家人,也有死在战场上的。”

    “和楚国交战至今,他们都死在了战场上。”

    “现在要放弃和楚国厮杀,难道,他们都白死了吗?”

    “我吴国儿郎的性命和仇恨,都不要了吗?”

    “不,本官不甘心。”

    “吴国的儿郎,他们是抱着保卫家园,是抱着建功立业,是抱着让妻儿父母平安的想法去的。”

    “然而,他们死了!”

    “他们的仇,本官都铭记在心中。”

    “不破楚国,誓不罢休。”

    “不报仇,誓不罢休!”

    周瑜握紧了拳头,重重的在空中挥舞。他目光扫过营地外,只见营地外的百姓,全都沉默下来,一个个脸上有沉痛神色。

    厮杀到现在,无数百姓亲人死在战场上。

    仇恨,早已铭刻在心中。

    不报仇,如何能甘心呢?

    周瑜的话,命中了百姓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令百姓动摇。

    他们是来请求罢兵的,可听完周瑜的话,全都被周瑜打动,全都想着死去的亲人。

    一股悲恸情绪,在百姓心中弥漫开。

    一股同仇敌忾之气,在百姓当中升起。

    孙省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他也钦佩周瑜的话,道:“大都督的话,小老儿也赞同。不报仇,决不罢休。老朽儿孙的仇,不能放弃。只是没有了粮食,百姓怎么办呢?这南昌城的许多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了啊。”

    没有粮食是关键。

    孙省的话,直接冲淡了刚才同仇敌慨的气氛。

    百姓想要报仇,可是都饿着肚子的。

    肚子都不吃饱,还怎么抵挡呢?

    孙省又道:“大都督,军队必然有粮食,可否开仓放粮,救济城内的百姓。如果百姓没吃的,刘修不来攻打,我们都难以抵挡啊。”

    周瑜听着孙省的话,心中微冷。

    他笃定眼前的老者,就是楚国安排的人。

    否则,孙省不会死死纠缠。

    周瑜面色平静,眼神肃然,再一次道:“孙老丈说的情况,本都督已经有所了解。”

    “关于粮食,本都督早已派人前往吴县,请吴王调拨粮食。”

    “不久后,会有粮食送达。”

    “事实上,军中的粮食,也已经紧张了。”

    “本官麾下的士兵,非作战的辅兵一天支持一顿饭,作战的士兵一天两顿饭。但是,他们还在坚持,因为和楚国的交战才刚刚开始。”

    “乡亲们,还请你们多体谅。”

    “再等一段时间,一旦粮食送达,本官会开仓放粮。”

    周瑜当着百姓的面,给了允诺。

    百姓气势汹汹而来,不给百姓承诺,难以安抚百姓。

第741章 南昌世家() 
周瑜双手合拢,他面对着百姓,长身揖了一礼,道:“请乡亲们再给本官一点时间,等粮食送达,本官一定解决粮食的危机。”

    周瑜的姿态,已经放得很低。

    其实,周瑜清楚南昌城的情况,南昌城虽然位于前线,但也不至于如此缺粮。

    来了这么多人,许多都是贫苦人。

    不论是盛世,亦或是乱世,都存在粮食的。

    至于军中,粮食依旧充足。

    士兵也没有辅兵一天吃一顿的说法,这是周瑜编造出来的。

    否则,难以安抚百姓。

    周瑜的话,总归是稳住了百姓,让百姓不再气势汹汹,也不再如此的凶狠。

    “好,我们相信大都督。再等一段时间。”

    “大都督一诺千金,我们相信。”

    百姓当中,也有百姓受到触动,改口同意了周瑜的话。

    这一情况,顿时得到其余百姓支援。

    一个个百姓开口,风向转变,全都站在了周瑜一方。

    孙省看到了百姓改变的情况,心中思虑,也不再坚持。在周瑜的面前,他如果在强行坚持,说不定就要被周瑜针对了。

    孙省道:“大都督一言既出,小老儿相信。小老儿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忍一段时间。”

    周瑜听到后,心中松了口气。

    事情成了!

    暂时稳住了百姓!

    周瑜面上带着笑容,道:“多谢老丈理解。”

    孙省道:“乡亲们,都散了吧。我们等大都督的消息,大都督很快就会调集粮食给来救济我们的。”

    “散了,都散了!”

    “大家再等一段时间。”

    “再等一等,苦日子很快会过去的。”

    一个个百姓高声呐喊着。

    一波一波的百姓自发离去,营地外,渐渐空旷了下来。

    小半个时辰后,百姓彻底散去。

    周瑜一挥手,身后三百士兵重新穿上甲胄,然后各自回到营地中。

    徐盛来到周瑜面前,道:“大都督,城内百姓突然汇聚到营地,恐怕是有人煽动。这背后,说不定有楚国人的影子。”

    周瑜沉声道:“不是可能,是肯定。”

    他径直朝营地中行去。

    回到营帐中,周瑜看向徐盛,吩咐道:“你派人前往跟踪孙省,打探他的行踪。找个机会,将他抓来。”

    “喏!”

    徐盛应下,然后转身离开了。

    周瑜坐在营帐中,伸手揉了揉面庞,脸上有着疲惫神色。

    周瑜两鬓,隐隐有了斑白神色。

    周瑜才四十岁,是正当年的时候,可常年驻扎在南昌县,一直和楚国交战,周瑜早已疲惫不堪,但周瑜却始终坚持着。

    百姓闹事,令周瑜警惕起来。

    如果这是太史慈的计谋,那应当还有后续。

    煽动百姓作乱,只是一个开端。

    周瑜心中警惕起来,也派人去告知豫章郡的郡守,让其小心戒备,又告知了南昌县令,仔细关注南昌县的变化,然后又全身心投入军中。

    下午,傍晚时分。

    徐盛回来了。

    徐盛来到中军大帐,他面色冷肃,道:“大都督,孙省消失了。”

    “消失了?”

    周瑜瞳孔中,流露出一抹惊愕。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消失?

    周瑜说道:“百姓一退走,我就让你安排人。纵然他是马上出城,也该能查到行踪,怎么会消失呢?”

    徐盛摇头道:“就是没找到人,仿佛是凭空消失,彻底没了踪迹。”

    周瑜眉宇间更多了一抹凝重。

    良久后,周瑜道:“罢了,找不到就不着了。不过根据这一情况,可以判定,百姓忽然汇聚到军营,就是楚国的阴谋,是想要搅乱军营。”

    徐盛道:“幸亏大都督力挽狂澜,才稳住了局面。否则,局面真是难以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