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侯爷-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杨修性格太张扬。

    杨修神色泰然,拱手道:“魏国使节杨修,拜见楚王。”

    刘修道:“杨主簿,请坐!”

    “谢魏王!”

    杨修拱手道谢坐下。

    杨修正色道:“楚王,如今已经快八月了,时至今日,楚国攻打吴国,还没有一丝进展。这样的结果,可不是楚王风格。”

    “楚王昔日败周瑜,以奇谋伏击周瑜,取得大胜。”

    “楚王败刘备,设奇谋擒拿陈到,兵临交州。”

    “楚王昔日败刘璋,两路大军进发,短短时间,便兵临成都。”

    “”

    “纵观楚王历次战事,都是兵贵神速,更在短短时间就解决了战事。”

    “拿近的来说,楚王去年诛杀刘备,也不过短短时间。”

    “如今再攻打吴国,数月都不见动静,迟迟不能取得尽展。莫非,楚王是故意如此,想让我魏国和吴国硬拼,楚王好坐收渔翁之利。”

    杨修一开口,便是质问的话。

    言辞犀利,不给刘修一丝的脸面。

    曹操让他出使楚国,一是给刘修施压,让刘修尽快攻打吴国;二是要讨还荀攸和张辽。

    杨修现在做的,是第一件事。

    刘修微笑道:“杨主簿缪矣,更误会了本王。”

    杨修道:“莫非楚王有不得已的苦衷?”

    话语中,带着一丝戏谑。

    刘修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虽然本王历次交战,都以雷霆手段取胜,可是吴国的周瑜,却并非易与之辈。”

    “论水军,周瑜训练水军近二十年,水军竟是精锐。”

    “吴国水军,不输给本王的水军。”

    “论地利优势,我们攻打吴国,主战场是在豫章郡和庐江郡,这是在吴国的地盘上。周瑜占据地利优势,而本王麾下精锐,也难以压制周瑜。”

    “吴国和楚国世仇,吴国百姓,都仇视楚国。周瑜坐镇庐江郡,占据了人和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王没能取得尽展,也在情理之中。”

    刘修侃侃而谈,说道:“杨主簿,战争不能以曾经的打仗时间来断定。这一战,本王也是竭尽全力,只是周瑜强大,才导致迟迟不能取得尽展。”

    “君不见,张辽和荀攸都被俘虏了吗?”

    “由此,可见吴国强大。”

    “本王没能取得进展,也在情理之中。”

    刘修笑吟吟的盯着杨修,道:“杨主簿,你认为呢?”

    杨修摇头道:“楚王要找理由,自然有太多的理由。吴国虽然水军精锐,但在楚王面前,并不是不可拿下。至于荀攸和张辽被俘,也是吴国背信弃义所致。”

    “吴国向魏国请降,我王怜悯吴王,接受请降。”

    “然而,吴王却直接翻脸。”

    “试问,楚王面对这样狡诈无情的孙权,能抵挡得了吗?”

    杨修正色道:“荀攸和张辽兵败,并不是他们不懂行军打仗,也不是他们不够谨慎聪敏,是因为孙权背信弃义。”

    面对刘修,杨修没有丝毫退让。

    言语中,不输刘修。

    刘修说道:“杨主簿的话,本王倒也赞同。杨主簿放心,本王一定督促黄忠和太史慈,让两人加快速度进兵,争取早日拿下庐江郡和豫章郡。”

    和杨修继续整编,没有太多意义。

    争论一番,刘修便不再提及。

    杨修也清楚他来的目的,见刘修服软,话锋一转,又说道:“楚王,在下来楚国还有另一件事。”

    “楚国和魏国结盟,互为盟友。”

    “如今,张辽和荀攸在楚王的手中,还请楚王交还两人。”

    “毕竟他们是魏国的官员。”

    杨修没有给予任何好处,涉及到张辽和荀攸,刘修肯定会替条件。

    这个时候给出底线,无异于主动认输。

    杨修是来谈判的,所以一开口便让刘修放人。

    刘修啧啧两声,道:“楚国和魏国是盟友,而今,楚国缺少粮食和兵器,杨主簿,魏王是否免费赠送百万石粮食给楚国,然后再赠送几十万套甲胄,以解决楚国的困境呢?”

    此话一出,锋芒显露。

    楚国自是不缺少粮食和武器的。

    刘修说这个话,只是反击杨修的。

    杨修明白刘修的意思,魏国想不费一钱一粮带走荀攸和张辽,那是不可能的。

    杨修说道:“楚王缺少粮食和甲胄,魏王自然愿意帮助楚王解决困难。再者,荀攸和张辽是另一码事,不能和粮食混为一谈。”

    刘修反问道:“有什么不同呢?”

    “楚国和魏国联盟,本王就该把手中之物,拱手送上吗?”

    “这些也都是本王费劲手段换来的。”

    “虽然孙权把荀攸和张辽给本王,但本王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刘修盯着杨修,正色道:“杨主簿明白‘代价’二字的含义吗?”

    杨修听后,眼眸眯了起来。

    他清楚,刘修这是在提条件,需要魏国给出足够的条件,才会释放荀攸和张辽。

    不过杨修还不会退步。

    他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不至于被逼迫到提出条件。

    杨修正色道:“楚王,魏国和楚国联盟,双方应当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如果楚王捏着荀攸和张辽,恐怕不利于两国的联盟。一旦结盟崩毁,对楚王也不利。”

    威胁的话,自杨修口中说出。

    以两国盟约崩毁为威胁,这是杨修的底气。

第737章 谁怕谁呢?() 
刘修听到杨修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样的威胁,有用吗?

    对于杨修的威胁,刘修早就考虑过,他根本就不惧威胁。

    自信,源自于实力。

    如今的楚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

    尤其是对吴国的布局,有陆逊、张昭等人的暗中投效,刘修要攻克吴国,更是轻松许多。

    刘修说道:“楚国和魏国盟约破裂,对魏国有好处吗?”

    杨修昂着头道:“纵然魏国得不到好处,也不会让楚国灭掉吴国。没有魏国帮助,楚国灭掉吴国,那是痴心妄想。”

    刘修淡淡道:“看样子,杨主簿是吃定了本王。”

    杨修道:“魏国是不得已如此。”

    这时候的杨修,一副被逼迫的模样。

    刘修说道:“楚国和魏国订立盟约,一起攻打吴国。如果魏国要撕毁盟约,本王也不介意。”

    嘶!

    杨修倒吸了口气。

    刘修话语中彰显着强势。

    刘修不惧魏国撕毁盟约,那么,魏国将没有掣肘刘修的机会。

    杨修强打起精神,道:“楚王这话,恐怕是言不由衷。”

    刘修说道:“本王何曾虚张声势?如今,本王还需要虚张声势吗?”

    杨修听后,沉默了下来。

    纵然他能言善辩,可是在刘修面前,却没有发挥的余地。

    刘修笃定不放人,他威胁也没用。

    尤其是,刘修不受威胁。

    这就让杨修很难办。

    杨修心思转动,思考着破局的办法,如果不破局,不带回张辽和荀攸,他无法向曹操交差。

    刘修话锋一转,道:“关于张辽和荀攸的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谈。”

    杨修连忙道:“楚王准备怎么谈?”

    刘修道:“吴国打败了张辽和荀攸,给魏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魏王打算忍气吞声了吗?”

    “你回去告诉魏王,先灭吴国,再谈张辽和荀攸之事。”

    “只要曹操给得起条件,本王自会放人。”

    “一句话,放人的前提条件,就是先联手灭掉吴国。”

    刘修提出了条件。

    这是刘修胁迫曹操,只要张辽和荀攸在手,不愁曹操不发兵。

    曹操吃了这么大的亏,不可能咽下的。

    杨修正色道:“楚王说先灭吴国,再谈条件。那么,楚王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在下要返回邺城回报消息,还请楚王给一个粗略的条件。”

    刘修说道:“这一时半会儿的,本王也想不出合适的条件。”

    杨修追问道:“总得有一个条件。”

    涉及到向曹操交差的问题,杨修不可能就这么回去。

    否则,在曹操面前交代不过去。

    刘修问道:“真要一个条件?”

    杨修道:“需要!”

    刘修思考一番,道:“本王就随便说说。”

    杨修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道:“楚王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他可不会相信刘修随便说说。

    身为楚王,身为一国之主,言出法随,一言可定生死。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怎么能随便说说呢?

    刘修直接道:“杨主簿需要条件,那就让曹操割让兖州、豫州和徐州三州之地。只要曹操割让三州,本王就释放荀攸和张辽。”

    杨修脸色顿时变了。

    三州之地,这不是开玩笑吗?

    杨修讪讪说道:“楚王还真是开玩笑啊?”

    刘修半真半假的道:“嗯,本王就是爱开玩笑。有了这个条件,杨主簿可以向曹操交差了。”

    杨修快哭了。

    这样的条件怎么交差啊?

    这根本没法交差。

    杨修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说道:“还请楚王说一个更切实的条件。如此,我王才能发兵攻打吴国。攻打吴国,对魏国有利,也有利于楚国,不是吗?”

    刘修点头道:“也是这个道理。”

    杨修道:“请楚王给一个准确的条件。”

    刘修戏谑说道:“刚才本王说了,随便说一个条件,杨主簿也认同。如今,本王给出了条件,怎么就不认同了呢?”

    杨修嘴角抽搐。

    他觉得刘修是在戏耍他。

    一会儿要认真说一个条件,一会儿又不说。

    杨修道:“请楚王能给一个合适的条件。”

    刘修也不再打趣杨修,强势说道:“本王的条件不变,三州之地换荀攸和张辽。莫非在曹操的眼中,荀攸和张辽连三州之地都换不了吗?他们立下的功劳,也不止这一点条件。”

    杨修看着刘修。

    见刘修神情肃然,一副慎重表情,他叹了口气。

    这一刻,杨修知道刘修不会改变主意了。

    杨修这一回出使,只觉得无比憋屈。

    曹操让他来敲打刘修。他不仅没能敲打刘修,反而颇受掣肘,无法和刘修硬掰腕子。

    要让刘修释放荀攸和张辽,刘修不仅不放人,还狮子大开口提出条件。

    总之,这一回出使失败了。

    杨修心中已经思考着回去怎么交差的事情。

    想了想,杨修道:“楚王,在下要见一见张辽和荀攸。”

    “可以!”

    刘修应下,吩咐士兵去带张辽和荀攸。

    两人一进入营帐,刚刚站着,一句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刘修就吩咐道:“人带下去。”

    士兵又带着张辽和荀攸下去。

    杨修瞪大眼,一副不可思议表情:“楚王,这是做什么?”

    刘修说道:“荀攸和张辽知道一些不能说的事情。所以,不能让你和他们单独交谈。”

    杨修心中有些惋惜。

    他提出见张辽和杨修,就是为了见一见两人,和两人说说话。

    可刘修又阻断了。

    杨修知道再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拱手道:“楚王,在下得马上返回邺城,告辞。”

    刘修颔首,便目送杨修离开。

    等杨修离开后,法正急匆匆来到营帐中。

    法正拱手向刘修行了一礼,道:“大王,江东方面,该布局的已经布局完成,陆逊也已经取得胜利。在下认为,是该突破周瑜防线,大举攻入了。”

    从五月到七月,时至今日,太史慈和周瑜互有交锋,却始终没有大的战事。

    这一结果,其实是刘修约束着军队的结果。

    刘修道:“陆绩带着一身伤回去,而杨修也失望而归。不论是孙权,亦或是曹操,都已经处理妥当,传令给太史慈,可以开战了。”

    “喏!”

    法正兴奋了起来。

    绸缪许久,如今终于到了开战的时间。

第738章 乱民心() 
建城县,位于南昌县西南方。

    这一座县城,位于豫章郡的境内。

    太史慈和马谡带兵出战,已经杀到了南昌县。只是周瑜守在南昌县,太史慈始终没能突破,加之刘修让太史慈暂缓,战事暂时僵持着。

    八月的建城县,稍稍有了凉意。

    凉风习习。

    军营中,士兵脸上多了笑意。

    秋风起,士兵晚上的时候,日子会好过一些。

    中军大帐。

    太史慈和马谡坐在营帐中。

    太史慈脸上神色发苦,看向马谡,叹息道:“军师,我们从五月开战,僵持到现在,已经三月有余,这一战再拖延下去,可就进入秋雨时节了。”

    马谡说道:“大王还在等待机会,我们等一等吧。”

    事实上,马谡也想开战。

    他担任太史慈的军师以来,一直在江夏郡。

    刘修攻打益州刘璋,马谡没能参加。

    刘修攻打汉中张鲁,马谡没能参加。

    刘修和曹操决战于南阳,马谡还是没有参加。

    一直以来,马谡都担任第四军的军师,防备着周瑜杀来。

    虽然在最前线,但马谡终究没有参战。

    这是马谡心中的惋惜。

    乱世当中,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在战场上厮杀,必须有战事才行。如今和吴国决战,马谡心中自是满心期待。

    他想提前开战,但也要征得刘修的同意。

    马谡说道:“吴国传来的消息,陆逊大败曹军,俘虏了张辽和荀攸,人已经送到蕲春县,不知道大王是怎么考虑的?”

    太史慈正色道:“大王应当不会接受吴国请降。”

    马谡道:“但愿吧。”

    “报!”

    忽然,一名士兵从营帐外走了进来。

    士兵行了一礼,便递上一封书信,道:“将军,有大王书信送达。”

    “好!”

    太史慈忍不住开口叫好。

    终于来了!

    三个月啊,足足三个月的时间。

    刘修终于又有消息来了。

    太史慈的心中,期待是好消息。他接过书信,仔细查看了书信的红漆,见红漆完好无损,才拆开书信。

    炫白细腻的白纸上,只有两个铁划银钩的大字。

    开战!

    简单的两个字,却是锋芒必露,杀气四溢。

    太史慈摆手道:“下去吧。”

    士兵退下。

    太史慈看向马谡,脸上神色兴奋,道:“大王来书信了,让我们开战。”

    “好!”

    马谡也忍不住叫好。

    终于要开战了!

    太史慈看向马谡,道:“先生,你认为这一战该怎么开始?”

    马谡脸上挂着淡淡笑容,道:“将军,在下的第一计为‘乱民心’。先乱南昌百姓的民心,让周瑜的麾下百姓动荡。民心动荡,周瑜如何坐镇南昌县?南昌作为豫章郡的治所,周瑜守不住南昌,我们便顺势掩杀。”

    太史慈道:“如何动荡民心?”

    马谡道:“在下有三步计划,彻底崩散南昌百姓的民心,,三步计划后,周瑜再也守不住南昌县。”

    详细的计划,马谡仔细阐述了一遍。

    太史慈听完后,表情肃然。

    他仔细推演了一遍,道:“可行,我们和周瑜的决战,就从这一步开始。”

    马谡道:“既如此,在下便开始运作了。”

    太史慈正色道:“辛苦军师了。”

    他站起身离开营帐,然后下去安排。

    马谡足足忙碌了三天时间,才把一切安排妥当。

    南昌城。

    城内,军营。

    陆绩来到中军大帐拜见周瑜。

    陆绩一路回来,屁股上的伤倒是恢复许多,但走路仍有些颠簸,是一瘸一拐的。

    陆绩道:“大都督,刘修收下了张辽和荀攸,但他提出条件,如果大王要请降,就必须入荆州。下官和刘修据理力争,最后竟被刘修杖责二十军棍。”

    “刘修的条件,大王预计不会同意。”

    “所以吴国和楚国之间,估计要真正开战了。”

    “请大都督做好备战准备。”

    陆绩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似乎是很担心周瑜抵挡不住。

    周瑜说道:“刘修不接受请降,也在意料当中。只要刘修接纳了张辽和荀攸,就已经足够了。以刘修的狡诈和狠辣,是不会纵虎归山的。一旦楚国和魏国发生裂痕,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楚国和吴国的战事,公纪尽管放心。”

    “本都督和刘修交战多年,也不是任由刘修拿捏的。”

    “再说了,如今也只是太史慈到了豫章郡境内,而黄忠都还在边境。”

    “眼下的情况,本都督能应对。”

    周瑜脸上洋溢着自信,道:“你回了吴县后,转告大王,让大王放心便是。只要周瑜在豫章郡一日,就不会让豫章郡丢失。周瑜在,豫章郡在。”

    陆绩点头。

    不过陆绩的内心,其实巴不得周瑜兵败。

    表面上,他是忠于孙权的。

    实际上,他已经是刘修一方的。

    如果周瑜败了,楚国的军队能长驱直入,进入吴国,这对楚国是极为有利的。

    陆绩说道:“大都督还是要爱惜身体才是。”

    周瑜道:“无妨!”

    顿了顿,周瑜问道:“公纪,吴县的情况怎么样?楚国和魏国联合攻打,朝野上下,风声如何?”

    陆绩听完后,长叹了一声。

    周瑜眼眸眯起,眸子中闪过一道寒光道:“怎么了?”

    陆绩道:“魏国和楚国杀来,朝野动荡。如今朝中群臣,有许多人主降。在下曾听闻,许多人私下里,已经在各自联络。”

    周瑜哼了声,道:“一群墙头草。”

    陆绩说道:“不论后方怎么议论,都影响不了根本。”

    “俘虏张辽和荀攸,吴国打了一次胜仗。”

    “现在还需要一场胜仗,只要大都督击败刘修,取得一次胜利。”

    “那么,后方的议论,必定尽数消失。”

    陆绩也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面对着周瑜,他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反而是在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