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多年前,秦宇跨出大连市一所海运中专学校的门口,被分配到远洋船只上工作。他和他的兄弟们,以及许多和他一样生长在工人聚居区的邻家孩子,都有同样的特点:操作实物的天赋远远胜过使用符号的潜力。这句话译成俗语就是〃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儿〃。但为了能减轻家里的经济重负,秦宇还是拼尽了吃奶的劲儿,啃完了中专的课本。
那正是大锅饭走向鼎盛的年代。在整个社会一片赤贫的底色中,当海员的那份工资就算是高收入了,衣食方面又有单位的统一安排。不过,秦宇一家有七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排行老四的他虽然收入最高,但只意味着他对家庭的贡献应该最大。尤其是为了能让他有这份工作。家人们托遍了自己的社会关系。每月月初开薪以后,家庭观念极强的秦宇总是把工资的大部分交给父母,然后老老实实告诉单位的哥们儿:我可没钱了,请客吃饭的事儿别找我。不然大家都花钱,我不花,不适合。
许多年过去后,秦宇成了公众人物,给人们留下的一直是标准的东北大汉形象。他告诉过财经记者们,其实他自幼营养不良,到了三十岁头上,还是一副豆芽菜般的体形。
就是秦宇再千节百省,要在一个大家庭里维持微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当海员的那点工资怎么也是不够分配。到第二年头上,已经熟悉了工作环境的秦宇便开始偷偷从似乎铁板一块的社会体制上寻找缝隙,捞取外快。单位里,有家有口的同事们都是一年中有半年在远洋轮船上,剩下的半年享受天伦之乐。未婚的秦宇则向上级请求,把自己剩下的半年也〃贡献〃出来。
老大哥们知道他的家境,以为他顶天儿就是想多拿些津贴,其实他的〃志向〃更为远大。秦宇想方设法地从船舶停靠国那里弄到日用商品,然后偷偷在亲朋好友中转卖。很快就发展到能够从A国港口趸进日用品,到B国港口卖掉。〃客户〃于是便扩大了许多。
那时,塘沽天津新港附近自发形成了一个〃洋货市场〃,就是海员们销售各自夹带的洋货的地方。秦宇成了市场里小有名气的一个〃角儿〃。其实当年他弄得到的,都不是值钱的东西,几年后满大街货摊都摆着那些货色。但在那时,它们成了秦宇训练自己商业意识的实物教具。后来秦宇便常和部下开玩笑说,自己从七十年代初就开始搞〃国际贸易〃了。
这种小打小闹虽然发不了大财,但培养了他许多生存窍门,使他不到三十就成了单位上的〃能人〃。那个时候,〃能人〃一词包含着〃滑头〃、〃社会油子〃、〃投机倒把犯〃等诸多意思在内,偏偏却丢掉了它在汉语中的本来含意。领导们也心知肚明,所以虽然他加班加得勤,本职工作上也从来不出差错,但奖状却落不下一张,〃先进工作者〃的头衔也轮不到他。不过,这顶桂冠秦宇就是戴在头上,也全不把它当件事。只要父母和兄弟姐妹们把感激和羡慕的目光投给自己,别人怎么说就由他他们吧。日后那位世界级企业巨子的耳根子也就是这样给磨硬的。
改革开放以后,秦宇顺理成章,挤进最早下海的那批中国人的行列。那时他刚三十出头,拥有稳定且相对可观的工资收入。但秦宇觉得,与自己心目中的辉煌未来相比,那点有数的薪水不值一提,甚至是个软软的枷索,牵扯着自己不能迈向更大的事业。于是,他开始和朋友们合伙,租船搞起小规模的近海航运,也算更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
最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批人里包括青年渔民、回城知青和刑满释放的犯人。总之,是一些被计划体制挤到边缘的人。秦宇旧日的同事们呆在原来的岗位上,旁观他带着这批散兵游勇满世界乱闯,并且等着瞧他的笑话。当时的秦宇可从来没有把自己与什么〃人类技术奇迹缔造者〃的名号联系在一起,除了钱这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外,惟一虚荣点的追求,就是想反过来看那些同事预言落空后的窘态。
不过,等到人真得忙起来和富起来后,秦宇连这份虚荣都没时间品味了。他不声不响地折腾到十年代,悄悄爬升为大陆民营航运业的领头人,舆论界也终于开始注意到了他。由于一直经营着家族企业,很少有外人知道他的身家到底有多少,以及究竟靠什么业务完成了原始积累。某次,一个知名的财经记者借着酒劲对满席听众说,秦宇当年如果没有运过走私货,他可以把脑袋输掉!现在这个记者的脑袋还在,但不是因为他赢了赌约,而是因为听众们对此早已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兴趣深究秦宇的发家过程。大家都知道,那只是第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难以豁免的〃原罪〃。
美国商人们有句经验之谈:如果你已经挣到了一百万美金,你就可以开始合法挣钱了。秦宇从拥有多少钱开始舍弃灰色经营,完全走入白道,或许永远只是他自己知道底细的谜。不过至少到了二十世纪末,他已经拥有了几个手续建全,经得起严格审查的民营航运公司。从那个时候起,被雄心再一次涨满的秦宇开始计划打入国际航运市场。
跨出这一步的难度不亚于他当年的创业。尽管他早就搞过〃国际贸易〃,有和老外打交道的经验,尽管他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近海航运商,但和动辄拥有百艘巨轮的世界大鳄比起来,他毕竟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老板。更何况在这群他无法正面与之较量的世界巨头中,还有同样讲中国话的国营公司。于是,年过五十的秦宇重新迸发出早年的冒险精神,多般比较、选择后,开始专门跑起〃特种海运〃的生意。
所谓特种海运,就是运输各类危险品,比如化工原料、生物制剂等等,甚至可能有军火、联合国禁运物资在内。或者,虽然货物一般,但需要跑世界上非常危险的航线。比如在某沿海国家发生政变时,仍然派船去运送紧急援助物资,等等。这类生意利润高风险大,不仅需要相当的经验和技术,更需要过人的胆量和交际能力。而秦宇最不缺乏的,就是这两方面的特长。
其实,在秦宇之前,并没有〃特种海运〃这个名词,因为没有什么人专门开发这个市场。秦宇把多年积累的身家掖在裤腰上,带着一班敢于亡命的兄弟们闯天下。经过几年奋斗,秦宇这个名字在世界远洋运输界,几乎成为〃特种海运〃的同义词。也是这个领域里所有后来者都无法企及的领头羊。这中间又翻涌过多少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仍然是一本只有他自己明白的账。据说,秦宇曾经秘密将核废料从某发达国家运送到某第三世界穷国,〃荣幸〃地上了绿色和平组织的黑名单。在另一边,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土安全部更是怀疑他的船队曾向〃流氓国家〃运送违禁物资。秦宇对这些怀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前一种作法使他走钢丝般地回避掉种种打击,后一种姿态使他在世界各地保持着神通广大,八面玲珑的公众形象。
危险的特种海运不仅收入多多,从事也的都是〃急人所急〃的业务,所以还带给秦宇丰富的人脉。尤其在是非不断的中东地区,敢趟混水的秦宇赢得了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靠特种航运业务占住脚跟后,秦宇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酷爱冒险的天性却又再次萌发出来,开始寻找下一个破土而出的缝隙,冲动之剧烈,似乎连他自己都抑制不住。一次,某个沙特超级富翁在私人宴会上对他说,你要是能够把南极的冰山运过来,运多少我买多少。那本来是兴头上的玩笑话,秦宇却留了心。从此就开始满世界明查暗访,寻找能够搬运那些大块头冰山的能人。最初,他把目光投向西方大国,认为那里的科技和海运事业都非常发达,这种尖端成果肯定只能从那里寻到。结果全世界找了一圈后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异人〃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默默无闻地生活着,钻研着……
正文 第一章 第三节
砰!
真实的声音还不及这个字读上去响亮。叶辉只是远远地望见一团冰屑四散迸开,才确定苏云霞那边已经完成了勘探爆破。这里的风势之大,超过了他来之前最大胆的想象。
这时,叶辉和江润杰完成了第一工作段的任务,正缩在直升机里吃饭。他们大口大口地吞着有热量没香气的包装食品。这些东西叶辉看了、闻了、嚼了,但最后也没有完全闹清包装纸里那灰不拉几的一块究竟都有什么成份。由于不是美味,食物无法吸引叶辉的兴趣。他一边吃,一边远远地望着苏云霞。
接近零污染的南极空气格外透明,令周围的物体似乎都带着一抹亮色。两百米外的冰面上,苏云霞正带着两个选测队员进行声波勘探。在他们身边,还有两位金发高鼻的白人在协助工作。他们来自阿根廷的〃七月十四日〃南极站,在这里履行着〃独立选测人〃的责任。纯白的冰面上,人们穿着的红色保温服十分惹眼儿。
〃选测〃是BE公司冰山运输业务的第一道程序。从南极大陆边缘分裂出来的冰山何止成千上万。它们大大小小,七零八碎地飘浮在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洋面上。哪些冰山的位置和结构适于运输,它们的水资源总量是多少?将来可以在冰山的什么部位进行结构安装?这些都要在工程开始前搞清楚。
〃选测〃的第一道工序交给由BE公司租用的海洋资源卫星。它们每天数次经过南极上空,同时跟踪着近千个巨型冰山的运动状态。这些巨型冰山中最〃古老〃的一批早在秦宇打它们主意之前就诞生了。不过,多数冰山与世无争地徘徊在南极大陆近海区域里。只有极少数冲破层层浮冰群,接近了可以进行运输作业的南极外海。
接下来,BE的选测人员便要踏上它们的表面,采集一系列数据。这些资料里,尤以〃原水量〃和〃冰山结构〃这两部分内容最为重要。它们是一次冰山运输业务能否开始的前提。〃原水量〃指待运冰山在被选定时包含的淡水总量。冰山并不是普通的冰,它们的胚胎是南极大陆深处千百年前的积雪。那些积雪在结冰时凝固了大量气泡,所以,每块冰山的平均比重各不相同,相差多达几分之一,即使小数点后面三、四位上的误差,算到最后也会是上千万吨淡水的出入,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这些由大自然切出来的艺术品又没有明确的几何形状,于是还要反复勘测,计算出它们的总体积。把这两者相乘,才能得出可以写在合同文本里的〃原水量〃。
冰山的结构则决定着运输工作的技术可能性,它常常〃一票否决〃掉BE公司对某座冰山的开发欲望。巨型冰山要在大洋上航行,流体力学便是它们的通行证。形状太过方正的只好放弃。此外,冰山的前身是南极大陆伸到海岸线外的冰舌。它们在成百上千年的运动中,彼此叠压在一起,形成十分复杂的内部结构。不少冰山表面上看似坚实一体,里面其实就象烙饼一样分着层,在海流的冲击和融化作用下极易解体。
叶辉在公司历史陈列室中曾经读到过一段背景介绍,说BE公司开业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上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意给他们提供保险服务。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冰山那小岛般厚实的身体会不会行到半途忽然开裂,带着亿万身价融化在大洋深处。BE公司起步的第二年,实力还不雄厚。当年运输的第二座冰山由于选测时对结构估算不准,在马达加斯加附近崩裂。那次危机差点让公司陷入破产,因为当时BE公司刚刚开始这种业务,信誉有限,必须自己垫付昂贵的运费,只有安全运抵后才能收取客户的费用。
冰山的主顾大多是没有实力进行南极勘测的西亚小国。它们如果自己能搞定这些冰山,就用不着向BE公司买单了。但正是因为本国缺乏专业人士,如果单凭BE公司本身提供的选测结果下订单,对买主也不公平。所以秦宇从业务开始的第一年就提出了由主顾一方聘请〃独立选测人〃的制度。这些〃独立选测人〃大多是南极大陆上那些科学考查站的常驻人员。他们经验丰富,也有时间和便利条件赚这笔外快。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随踪着BE公司选测小组完成全部勘探作业,并在每一个数据结论后面签署自己的意见。
叶辉率先吞完一餐,端起电热杯里添加了维生素的热奶,慢慢地呷着。眼睛端详着两百米外的勘探场地。江润杰偶然间看到他的目光,再延着那目光望过去,不知道景色单调的远处有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瞧什么呐你?〃他好奇地问道。
〃我正瞧咱们苏大姐呢。〃
江润杰装作注意地看了看苏云霞。〃怎么?苏大姐和刚才一样呀?〃
〃废话,当然一样,只是我心里的感觉有些变化。〃
〃什么变化?〃
〃平时她是头儿,站在面前咱只有听话的份儿。现在可以远远地欣赏她。你瞧,苏大姐身材多好,哪儿象奔四十的人呀。〃
苏云霞是BE公司创业元老之一,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拥有不低的职位,但比她年龄小的同事都爱用〃大姐〃来称呼她。这么称呼,除了她确实是整个公司里年纪最大的女性外,还因为她身材和外表的缘故。苏云霞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女性,身材高挑,骨架宽大。为了应对南极一线作业的高强度工作,多年来一直进行专业化的身体素质训练。虽然年纪到了三十六岁,但充沛的精力要远远超过小她十多岁的女孩子。苏云霞长相一般,按男同事私下里讨论得出的结果,也就是〃中人之姿〃。但是陌生人只要接触她一段时间,就会被她几乎无穷的精力所折服。
〃大姐〃这个词在许多接近中年的女性耳朵里不算是什么敬称,不过苏云霞脾气好,听到这个词也不以为忤。此时,他们的〃苏大姐〃正俯身在声波分析仪前,指着屏幕给两个年轻组员讲着什么。BE公司的业务逐年扩大,每年都有新员工应聘进来。苏云霞作为老一代技术骨干,也负担培训新手的责任。
回直升机休息时,叶辉和江润杰已经把对讲机关了。他们既听不到苏云霞在说什么,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议论会传到她的耳朵里去。
〃苏大姐看上去象是一个人吧?〃叶辉把〃一个人〃三字加重了语气,江润杰当然知道这是指什么。
〃干嘛看上去象一个人,她本来就是单身。〃江润杰看了看远处的苏云霞,又瞅了瞅身边的叶辉。
〃她应该是离婚的吧?快四十的人了。〃遇到这个话题,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总是颇有兴趣。
〃不是。据说从来就没结过,也没找过男朋友。咦,你怎么脸红了?〃
听了这话,叶辉吓了一跳,马上凑到挡风玻璃上看。玻璃反光率很低,根本反照不出自己的脸色。不过用不着看清楚,他已经反应过来,知道江润杰在拿他开玩笑。叶辉用力瞪了他一眼,但那窘态已经被江润杰看在眼里,后者拍着手地笑。
〃说到你心里去了吧。唉,现在可流行姐弟恋哟。我看就合适,不就是大你十几岁嘛。〃
〃你这玩笑水平未免太低了吧。〃叶辉生硬地掩饰着自己,然后又是一声叹息:〃我只是觉得,象她这么优秀的女性,没出嫁挺遗憾的。〃
〃是呀。〃江润杰只比叶辉大三岁,但在后者面前,总要摆出一副饱经风霜的神情。
〃大家都这么认为。不过,遗憾不遗憾,那要人家自己说才算。别人都是瞎操心。〃
BE公司的员工超过五百,女性不足十五分之一,且大多留在后方的公司总部。苏云霞不仅是女性员工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也是每年都参加南极前线工作的惟一一个。如今风气惭变,职业女性完全取代了过去的〃花瓶〃,成为全社会女性风采的代表。叶辉虽然才二十出头,到公司还不足两个月,但对苏云霞的魅力已经有足够的感受了。
七年前,由秦宇出资的〃冰山运输技术研究小组〃成立了。那时,苏云霞就作为惟一的女组员,参加了对南极陆缘冰区的每一次实地考察,在冰山上餐风宿露已经成了习惯。当研究小组逐渐扩大成〃冰山快递公司〃后,苏云霞便进入公司总部的后勤补给处工作。对于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头衔的苏云霞来说,那份工作不是她的专长,只是因为公司方面对于女性员工进入一线运输队还有些顾虑,才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那时,一年中总要有半年的时间,苏云霞跟着公司的补给船在印度洋上往返,向每一座〃在运冰山〃上的运输队提供补给。第三个年头上,苏云霞打破无形禁忌,成为全公司第一位女性运输队员,担任3…C号运输队航线监测组组长。由此开了女性员工进入运输队的头儿。在第四年组建的4…B号运输队里,由于原来的队长半途中突发重病离岗,苏云霞临时接过队长的担子,并显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于是,在公司成立的第五年,苏云霞被顺理成章地任命为BE历史上第一任女运输队长。
〃这份履历写出来很简单,作出来又是那么令人不可企及。〃这是叶辉对苏云霞的评价,不过还没有对别人说起过。他怕这句讲出来,老大哥老大姐们得它肤浅可笑。虽然这里面已经包含了他二十几年的人生经验。
正暇想间,远处的苏云霞转过身来,面向他们这边,用手指了指耳朵。叶辉和江润杰赶忙打开对讲机。苏云霞的声音传了过来。
〃你们准备好水下机器人,十分钟后开始水下勘探。〃
正文 第一章 第四节
象是为了使自己的创造物保持勤勉,上帝相当不均地安排着地球上的种种资源,令世人非吃苦而不能求得。在这个远离任何其它大陆,没有任何文明侵染的南极洲上,竟然贮存着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淡水。
在世界地图上被漆成白色的南极大陆的表面,覆盖着平均厚度达2000米的冰盖。那都是不知存在了多少年的积雪,一点点冻结、压挤而成的。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冰盖从地势较高的大陆中央向四周不停地滑动,慢者每天几厘米,快的每天竟有几米,肉眼便可隐约辨别它们的运动。冰川前缘滑到沿海地区,就形成伸入海中的冰舌。有的冰舌竟然伸出大陆上百公里,其坚固程度,甚至可以在上面建立永久性的考察站。
寒冷无情的南极陆架水(注一)不断地舔蚀着冰舌的下部,南极地区的阳光也凭着水滴石穿的劲头,以其微薄的热量缓缓地消融着冰舌的表面。直到某一天,某处冰舌轰然断裂,滑进海里,从此,一座新的冰山便诞生了。
每一座冰山都仿佛是有个性的存在,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命运也大不相同。它们中最远的能够漂浮到赤道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