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没有作什么动员,这两千多人就简单地排成一个一字长蛇阵,向着前方正在争夺高地的敌人们压过去。

    那个西夏将官刚刚把自己那三百最精锐的将士派出去,此时看到身后敌骑来袭,不知所措,一阵慌张,良久,他才想清楚,发令让那三百精锐将士撤回来,对付攻击过来的骑兵。

    山上的守军一阵惊喜,大声欢呼。黎华隐隐有些眼红,自己手里还有一千多步兵,本来比这攻过来的西夏步兵人数更多,但那些盗贼只能打胜战,不能打败战,在西夏手中吃过几次亏,就再也不敢进攻,躲在自己身后,否则自己也不会这样狼狈。

    不过既然大汗已经回来了,他就再不犹豫,这个胜机已在眼前。岱钦一声大呼,率先扑出自己的防线,带着一大票人直扑山下,他要在大汗进攻的同时,两面夹击敌军。让这场大战的天平开始倾向自己一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1章 秘密武器() 
札木合看到敌军不过五十步开外,他心中大喜,抄起方天画戟,一马当先,冲向前去。他长发批肩,双目含血,犹如杀神下凡,一路冲杀过去。

    那千名不到的西夏步兵,本来与黎华差不多在这山坡上抢占了一天,哪里还有半点精神,见到这么凶猛的骑兵杀将过来,一个个手脚乏力,倒有一半人差不多要弃了刀枪,听天由命。

    那个西夏的步兵统领看到大事不好,自己领了四五十名亲兵,各各持着鬼头大刀,要过来拼命。

    札木合一声长啸,强大的气机在五十步之外就牢牢地锁住了这个头目的气机,他提气一纵马匹,那马匹得到札木合的精元,如鱼得水,马速突然增加了一倍,四蹄狂奔,腾空而起,一跃而过前方的一排步兵。

    那些步兵俱是目瞪口呆地盯着自己头顶的飞马,连刀枪都来不及举起。

    这骏马一跃跳过三丈,刚刚落在那个西夏头目的身前,那头目倒也骑了一匹好马,但那马哪里敌得过这加持后的骏马神力,当下也一楞,札木合却不待自己的骏马站稳,就在马上将方天画戟挥舞起一道弧光,生生将从西夏将校的左肩劈开,左肩落出,一刀将他劈开成两片,自己也在这招神来之戟的牵引下,第一次到达了白银境界的契机。

    见到自己的首领已经被对方一招劈死。西夏余下的步将们发一声喊,尽皆四散而逃,札木合顾不得追杀溃兵,就带着这几里宽的骑兵一路冲上高地,在路上遇到的西夏兵或斩或逃,很快地这一千兵已经消失不见。

    札木合率领两百精兵先行来到峰顶,见过上气不接下气的岱钦,问明了谷下情节。他立刻带着两百骑急转直下,去支援黎华,又让辛弃疾率领大军跟在自己身后,若是敌人不知进退,他毫不在意在这里反包敌军的饺子。

    黎华带领六百余人苦苦支撑,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他回头一看,大喜过望,告诉自己的手下道:“大汗来了!”。

    手下们一齐高喊,精神大振,“大汗来了,大汗来了的”的声音此起彼伏,震彻山谷。他们的力量仿佛增加了几倍,杀得对面的敌人连连不敌。

    西夏军中的一名千夫长正在纳闷,不知道对面的敌军为何如此振奋。札木合率领的两百精骑已经冲到跟前,札木合下令大下错开马头,让黎华手下的疲兵向后方退去。自己率领的生力军重重地和敌人撞在一起。

    西夏骑兵已经在这块山谷上不停地战斗了四个小时,虽然有间隙回去吃点干粮休息,可是他们和对面的黎华军队差不多,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就是拼命地互相消耗,赌一下哪一方更受不了被对方击溃,或者打到天黑,双方鸣金收队回去。

    哪知道札木合率领这支生力军不要命地打进来。当下前方的西夏骑队溃散被从右侧冲出一个大大的口子,仿佛黄河决堤一般,那名千夫长还待要组织亲兵再战,突然看到敌军后方传来一大团的灰尘,他心知大队人马跟在后方,不免后悔自己托大,为了抢这个歼敌首功,没有让协从的军队同来,此时如果友军赶来,也要到一个时辰之后了,那时理所当然只能过来给自己的骑兵收尸,没来由白折送死,倒不如趁着自己势大赶紧撤退。

    于是这名千夫长发下号令,命令全军后撤。西夏鸣金既起,两千骑兵纷纷后撤,留下垫后的骆驼兵不断的发射长箭,阻断两军之间的路径。

    札木合也没有趁胜追击,他让部下接回受伤的骑兵袍泽以及各处的残兵,自己这些新来的骑兵显然不能够完全吃下对方。刚好趁对方摸不清虚实时趁机后撤。

    趁着这天最好两三个时辰天色不错的阶段,札木合让大军后撤了三十余里,到达狼山前线扎下大营。此处可以得到狼山的驻留士兵的支援,若是再败,也可以快速撤到狼山,倒也不担心敌军来追。

    而李仁斌的部下们,见到敌人骑兵撤退,自己也完成了老大的任务,在朔方五十里的距离中再也没有敌骑阻挠,也就心满意足的撤回大营,只是留下少量斥候继续监视。

    札好营盘,札木合并没有吃晚饭就叫部下召来两员大将与辛弃疾到帐中议事。待到黎华和岱钦坐稳,札木合劈口第一句话就是:“我让你们从札答兰部调来的军队已经安排得怎么样了。”

    黎华看了岱钦一眼,这些机密的事项都是岱钦一力负责。岱钦连忙上前行礼,向大汗报告:“按照大汗的嘱咐,我们把骑兵分为两百人一队,秘密进狼山,目前陆续已经到达了四千多人,但是由于兵力分散。我根据大汗去之前的留言,并没有让他们马上进行战斗,而是暗中进行整顿,以备不时之需,今天要不是大汗救我们出来,我估计我不得不安排他们上阵了。”

    札木合暗暗点头,不让这群骑兵马上出阵,是自己走时的计议,主要的原因是骑兵进攻需要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对战局发生决定的改变。此时朔方城下的敌军已近两万。这四千骑兵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按照明确的战略战术参加进来,就不能实现一锤定音的作用。

    而自己千思百虑,将这些骑兵作为自己的战略总预备队,既要一举消灭西夏的有生力量,使他们再也无力发动进攻,但也不能与敌人拼成消耗战,和西夏结成生死之仇。这里面骑兵的动用,布阵,时机,方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战术问题,只有自己亲自到达才能够进行操纵和控制。

    此时既然自己已经回到朔方,那么完成战局的形势已经到达。因此他大声下令:

    “黎华,岱钦听令,我命令你们将手头的骑兵重新整合,将那些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兵编为队长,迅速对山寨中的骑兵进行整编,岱钦整编一千骑兵,黎华整编三千精骑,我再带五百骑兵,再加上辛弃疾的两千游骑。我们要在朔方城下打一场歼灭战,一战消灭敌军的精锐机动力量,扭转朔方局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2章 决战城下() 
又过了三日,朔方城下的西夏大营中,李仁斌略显焦躁。他的案下跪着一名信使,糟糕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我军的冲车队遇袭,损失惨重,若要全部修理齐备还需要半个月才能到达朔方。”

    “我军的粮草队在河套屡屡受袭,现大营中的粮食只够支撑十天,下一批足额粮草正在筹措中。”

    “大金国大同方向出现兵马调动情况,斥候发现大金正在到处寻找河西地区的向导,似要对我方不利。”

    。。。。。

    从前几天撤回的骑步兵的报告来看,朔方城主张木已经回到朔方,只是这三天,以前不断搔扰自己的朔方骑兵突然不见了遗迹,除了偶尔出现的敌军斥候之外,完全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难道是被西夏的骑兵攻击打得损兵折将,吓破了胆吗?

    不?

    李仁斌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从李元吉的报告来看,这个张木胆大心细,善于冒险,况且这次回来,斥候报告他带了不下两千的游骑兵。这些游骑精力充足,完全有能力和自己决一死战,此时见不到敌人的大股骑兵踪迹,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敌人正在积蓄力量,等待雷霆一击。

    咚咚,咚咚。

    远处传来如雷的战鼓,仿佛是在印证他的猜测,李仁斌吓了一跳,连忙叫部下取自己的披挂来,上马列阵。

    西夏军的行动素质果然不同凡响,不过半柱香的工夫,各营的骑兵都整好队列,作好了战斗准备。

    此时的朔方城外,西夏大军尚有两万余人,整合成为四个大营,分别驻扎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自从那天圣骑士出门一战,捣毁了西夏军的大量攻城器具,原定这几日送达的冲车,投石车之类又没有及时送达。为了避免大的伤亡,李仁斌制止了大规模的攻城行动,只教牢牢控制住四方城门,慢慢消磨城中敌人的意志,每天双方远远的对射,互相狙击。

    这两万人的大军中,辅兵倒占了一万二,说是辅兵,不过平时的训练无二,作战时也能够使用大刀,长矛等物,算是轻步兵。那天被札木合在山坡下击溃的一股千们人就是辅兵为主的轻步兵。

    余者八千多尽是骑兵,五六百将校,亲兵还备有骆驼,以便长途奔袭,这才是西夏遥制西北的精锐,此时听到敌人来袭。都披好了战甲,来到营门。

    札木合率领着两千余骑,正在攻击北门,他们来到营门附近,与敌军远远地展开对射,朔方北门城墙上立着的弓箭手好象比往日更多,看起来,朔方军准备一举攻破北门外的大营,以便打破西夏的围攻。

    李仁斌嘿嘿一阵冷笑,敌军此举正合他意,他一直为营中的粮食不足发愁,希望能够尽快与敌人早早决战,一举击溃敌军的主力部队,此时眼见得张木倾巢而来,正是给他一举全歼的大计,怎么不非常高兴。

    他发令下去,命令北营出一千骑兵与敌军对攻,但是不要使出全力,慢慢地诱使他接近营盘,靠近城下,另外三营的骑兵全出,共计六千,绕到敌人的后侧,合围敌军,他要一举消灭朔方的最后希望,让他们投降。

    计议已定,发令快飞也似地奔出去发下命令,朔方城下,风起去涌,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札木合看敌军令旗招展,军行迅速,一千骑已经奔到自己军队的面前,不由得大喜过望,他本来就想诱朔方军全军出动,但想不到放在自己面前的队伍人数如此之少,那样的话还等个屁,上前吃了他。

    他稍一思索,戟尖一指,带着两千多骑兵就直扑北营出阵的骑兵而去。

    那些骑兵离开营门有两百步之外,已经脱离了大营步兵弓矢的防护区域,只得依靠自己与敌军拼博。那支骑队的将军接受了诱敌的指令,已经向下级诸军下令散开队形,但是命令方下,札木合已经领军猛扑过来,他见其余三营的大队还来不及展开,这样的舍生忘死的攻击下,自己很容易被击溃,感觉不是个道,又连忙下令要诸军重整队形准备迎敌。

    一来是札木合的展开速度实在太快,他心有定计,根本不把这些敌军放在眼中,也不怕被敌人诱进包围圈,完全是独注一掷的气势率领大家扑面而来。另一方面,西夏这个带兵的将领也太稚嫩了一些,他不知道兵势如水,一旦变化形成,想要逆转,只有那种千锤百炼的精兵才能领悟。

    此时两道完全不同的军令下达到军中,各个部队乱成一团,有的还没接到第一道命令,就收到第二道命令,有的接了第一道命令,正在散开,又要开始聚集,准备迎战,完全不知所措,下面的将校官兵,有的忍不住破口大骂。

    正在乱成一团的时刻,札木合率领河间的义军已经杀到。

    “哗”

    就下了一阵箭雨。

    与北营的西夏大军不同,朔方骑兵都是向前疾驰,箭矢也是飞向同一个方向,此时借着马力,又快又疾。而北营骑兵正在模向展开,人数又少,且人马乱成一团,方向不一,完全没有办法展开统一的军令,只有小部分老兵还记得仰射对方,箭雨稀稀落落,完全被朔方军呈压倒之势,射下了西夏一百多骑。

    此时西夏军更乱,朔方前军离敌人还有五十步,居然有余瑕展开第二阵疾射,此时距离更近,箭矢杀伤力更大,且不需要用抛射来增加射击的距离,就是直直地对着北营大军一阵攒射,这一轮射过,这边的骑兵损失更快,两军相交之处,竟然被这一轮弓箭射出了一片扇形的空地,只有几匹失去了主人的马儿在四处乱窜。

    北营骑兵完全崩溃了,虽然死伤还未过半,余者已经全无战意,四散奔逃,大部分惊慌失措地逃往营内,因为那里还有一千多骑的预备队。能够帮助他们躲过后方骑兵的追杀。

    札木合只是一阵冲锋就刺透了北营精骑的阵容,将他们打得打败,不禁自问,这胜利来得太容易了吧,他让部下停止了追击,缓缓拨转马头。

    后方,战旗招展,马蹄轰鸣,那一根黑线似的压过来的,是已经形成合围的六千西夏骑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3章 背城之战() 
李仁斌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他恨不得立刻来到北营大将的跟前,给他一脚。

    这个笨蛋,完全不懂得随机应变,面对全力杀来的朔方骑兵,根本不需要什么佯败,他只有全力聚集骑兵,与朔方冲锋,消磨敌人的耐力和力量,消耗掉敌军,才是唯一的应对之计。

    所谓的佯败,只有在双方力量差不多时才可以使用,否则必然变成真败。

    如果当时西营大将能够当机立断,改变策略,或许能够拖住战局,直到自己的大军到达。哪怕,哪怕能顶住敌人的两轮冲锋也好,也在只有一轮,就挂了呀。

    不过没关系,现在西夏的合围已经完成,敌人这两千骑兵插翅难逃。就算他们现在往城门的方向逃走,这两千骑兵也不是一时能挤得进去的,他要是急着抢门,那正好方便西夏军在后面追杀,估计十成能进一两成就不错了。

    相到这里,李仁斌再不犹豫,他军令一下,全体骑兵加大马速,轰轰作响,全速向敌军冲去。

    札木合见敌人冲来,哈哈一笑,他来之前早就考虑好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担心地发下命令,将骑兵分为十队,每队约二百人左右,由一名将校率领,快速散开。

    若是北营的骑兵不溃散得这么快,大将还能临机指挥若定,必然不会让札木合在自己的眼下这么从容的展开。可是眼下,逃走的大将正躲在自己的营帐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哪里还能有什么作为。

    于是,当西夏军离朔方骑兵还有两三百步的时候,突然发现面前的两千骑兵就好象夏天里太阳晒干的麦田一样,突然地裂成数块,每队都有一个既定的方向,四面八方地散去。

    当西夏军杀到对方的阵地上时,留下来的只有一片空地,还有几头没有主人的战马四处徘徊。

    “追!”

    来不及思考敌军这样做的目的。李仁斌就下了这样的一道命令,仿照朔方骑军的布置,他也把自己的部队分为许多块,两百人一队,四处追杀敌兵。此外为了防备敌人逃出重围,他还留下一千骑的预备队,只要有敌人逃出,就冲上去杀个干净。

    “张木,你的朔方城,我要了!“

    李仁斌哈哈大笑,他仿佛看到朔方城外成了一片修罗场,到处都是朔方骑兵倒下的身体。

    从日出时分到午时,又从午时战斗了两个时辰。战斗在各处进行着,双方的一股一股的骑兵在城下各处相遇,互相对射,抽出佩刀互拼一计,然后重又组队成形,继续接下来的追逐游戏。

    辛弃疾部下的骑兵不愧为北方最好的游骑兵,他们在山东,河北一带与金兵打了二十多年仗了,虽然兵器武力均不济对方,但是有一样却牢牢地压过金兵,那就是逃亡的时机和技巧。

    只要有一丝机会,游骑兵们就会在将校的率领下,偷袭敌人骑队的右翼和尾部,然后在杀掉了十几个敌兵之后,赶紧逃跑。

    若是被三四股敌人堵截住,眼看不敌的时候,他们就会快速逃回城墙边上,依托城上的箭矢和床弩防御喘上一口气,这时墙上甚至还会扔下几包熟透的牛肉或者清水袋来,供这些休息的战士们充饥。简直就象马拉松比赛时的临时小餐一般。

    但就算这样,这两千骑兵还是打不过五千西夏精骑。西夏兵毕竟是经过严格的作战训练,武器又精良得可怕,在长达四五个时辰的消耗战中,朔方骑兵有两三百名战士被打落马下,就上牺牲。

    城上的路德维希看得目眦欲裂,他几次都要集合自己的圣骑士,出城救援,却被哲别阻住了。

    哲别说:“不要担心,大汗还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说完这话,哲别连忙擎起自己的大弓,远远地一箭,射落了城下的一名敌骑。

    李仁斌也快要受不了,这是什么战啊,不过两千多敌人,打了四五个时辰,还没有损伤敌军的根本,再这样打下去,等到晚上,敌人到处逃逸,可能就没法在今天一举全歼了。

    他想到此处,正要下令自己身后的一千精骑加入战团,进入最后的扫荡战。

    突然从西北方向传来一阵马鸣。

    李仁斌转眼看去,大惊失色,原来从西北方向,又转出了一支骑队,隐隐约约竟有四五千人之多,分为两队,一队打着大旗,一队打着大旗。还有一面定军旗。

    这是哪来的大军啊,他苦苦思索,但是来不及想明白,自己这一千骑兵明显不是对方的对手,他赶紧让部下下令,要分散的五千骑兵赶紧汇合。

    但此时已经不由得他了。札木合的骑兵看到援军已至,此时舍生忘死,不顾人数微小,发动了大举反击,把分散各地的西夏骑兵牢牢拖住。

    而朔方北门,此时大开,五百圣骑士,全部批挂整齐,这是朔方最后的骑兵了,此时也为了决战全军出动。他们以逸待劳,且又是在家门口作战,被景教的洗涤感动得五体投地,无论士气,战力,或是装备都是最强的。

    这五百骑提前展开了攻击,在城下大战已久的河北义军协助下,一队一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