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汗之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一回李元吉被来自狼山的敌人赶了出来,此时西夏与大金的关系又是最好,而当下草原纷战四起,并不能够组织成一团左右时局的力量,大举来攻。

    李仁斌想,自己已经在朔方做了这么长的工夫,天予不取,反受其害。如果让那新来的张木有了充足的时间,在朔方巩固了城池,到时就不那容易攻取了。于是干脆倾城而出,想一举打下朔方城。

    等他来到城下,却发现今非昔比,吃了个大大的苦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8章 朔方城下() 
朔方城下,一个小山丘附近,黎华正骑在马上,手搭凉棚,向前远眺。在他的周围,聚集着千余骑士。

    自从西夏军进逼朔方以来,黎华就依靠着这千余骑士,不断地四处搔扰敌军。为了提升战士们的机动力,他没有耗尽自己手里的马匹组建更多的骑兵,而是一人两人骑,其中接近一半是他训练良久的草原精锐,另外一半是从原来的朔方城防和狼山群盗中选取的精锐,所以行进起来格外速度。

    他知道西夏也不乏骑兵,还有善于长途奔袭的骆驼兵,所以从来不与西夏人硬拼,一千骑兵,倒放出去两百作为斥候,十人一队。草原人做斥候有优良的传统。从五原郡到朔方,直线距离不过两百,走大路也不过三百余里,被他的斥候探得仔仔细细。

    大军行进,骑兵,步兵,车辆都有不同的距离,要是拖在一起,行军速度超慢。李延斌一心想让前军杀到朔方城下,威慑敌人大军不敢离城布阵,以便尽快钳制朔方的布防,岂料正中黎华之计。

    黎华的斥候不分昼夜地出动,五原郡的游骑兵们久未与精锐的斥候对敌,弓箭又不是这些斥候的对手,一旦小股人马互相遇上,只有丢掉几具尸体逃跑的份,所以一路上行军的虚实俱落在黎华的算计之中。

    这一路上,黎华的大军昼伏夜出,只管烧杀抢掠敌人的粮草队,步兵队,一旦敌军大股骑兵杀来,即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微弱的损失打垮了敌军六七个步兵分队,人人心惊,个个胆寒。人马虽然损失并不多,可是那粮草,攻城的器具却是消失大半。最后李仁斌无计可施,只好咬一咬牙,将自己前军的骑兵撤回来,保护后队一起前进,这样才保住了后队免受攻击,却正中了黎华的计,大大降低了李仁斌的行进速度。须知当时打仗就是打钱,两万大军在战场上,每天消耗的粮草是驻防时的两三倍,因为运输粮食的辅军一样会消耗。这样打打停停,直到一个月后,五原的大军方才到达朔方战场。

    黎华狙击西夏军的时候,岱钦也没有闲着,他把狼山的群盗组织起来,约有两千人,还在朔方组织了近万的百姓,干了一件事:砍树。

    按照札木合走时的嘱咐,他们把西夏郊外二十里处的树全砍得精光,一个枝丫也不留,砍好了树枝,就用圆木放在木排下方,拖到城里,先不作理会,待到守城时再切割成箭杆或者檑木。等到黎华的斥候传来消息,西夏大军已近朔方时,岱钦下令放了一把火,把那些没有砍光的树枝和圆木一把火烧个干净,一点也不留给敌人。

    来到朔方时,此时黎华已经无计可施,因为李仁斌将自己的大军分为三个大营,扎得结实,里面都有西夏最好的弩弓和防御,若是骑兵冲营,损失惨重,只能在大营外围徘徊,择机而行。

    又过了四五日,西夏大军终于做好了攻城的准备。这一天一早,黎华听到西夏营中传来低沉的号角,看来他们这一天要进攻朔方。

    李仁斌一挥右手,帐中大鼓轰鸣,从军帐中推出数十辆大大的木板车,那些木板都约有一掌之厚,向两侧张开约有三丈左右上面罩着防火的牛皮,步兵都拿着长矛躲在后面,推着木板车前行。看来他们是希望用这些木板车冲至城门下,再使用长矛试探城防的力度。再决定下一步的攻击。

    李仁斌心中叹息,五原郡中那些又大又笨的冲车没有这么快到达,周围的树林已经被砍光,也没有很好的材料可以制作冲车。他已经派了五千骑兵回去护卫冲车队,最快也要七天方可到达。此时的进攻,他只派了一千士兵进攻,只是为了试探城防的坚固程度。

    城门上的哲别望着这几十台木板车,他呵呵冷笑,阻止了正欲放弩的士兵。“再等等,我要一击就完全挫败敌人。”

    等到这一千余人近到两百步左右时,他向后一挥手,几十架大力床弩后方的士兵齐齐地用大锤砸向弩机,二三十枚巨大无比的三弓巨弩射向前方,二百步的距离,那些本能射八百步的床弩带出一股破空之身而来,只要射中了木板车,就会射破一个大洞,带着碎片,打中后面的步兵,敌人发出一阵哀鸣。有三四杆弩箭齐齐打中了一块木板,巨大的冲力将那块木板车掀翻在地,那些士兵露出头来,成为城上弓箭手良好的靶子。

    这些弩车力大无比,但是一旦发射,需要十几个人在后面使劲拉动摇杆,才能慢慢地一点点地重新交换弓弦拉起,至少要半柱香的工夫。而且大弩箭的制造十分费力,目前城内便签标准的弩箭也不过几百支,也用不了多久,哲别心中嗟叹。

    城上的弓箭又射了一轮,那些木板车已经推到三十步之外,此处已是床弩的死角,西夏士兵们就再也顾不得那如雨的乱箭,一齐举着木盾,戴着铁盔,冲到城门之下,他们一齐地用木矛猛扎城门,希望能够将城门的机括破坏,以便下一次进攻更为迅捷,李仁斌给他们许下诺言,只要这一千人能在城门下试探,坚持半个时辰,就可返回大营,人人奖励一两银子,并且十天之内不必再作为前锋。所以他们也愿意赌一赌,虽然大弩力大,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这一轮齐射,不过伤了二三十人不到,若是自己在城门上能坚持住,明天就不用再来送死了。

    这些人正想得如此美好,突然城门大开,当先几个止不住欢呼,一齐向门中涌入。却见城中涌出两百铁骑,居前的俱是全身带甲,手持长枪,正是那路德维希领的圣骑士队,他们在城下已经忍了很久,各各披上铁甲,等哲别号令一出,就一齐向前猛冲,西夏军阵密集,后方挤得前方的几十人都不怕死,一个劲地涌过来,待到看见明晃晃的枪头,俱要现后冲去,但是来不及后退。

    圣骑士的前方门沿两侧先涌出几十名黑甲敢死队,每个人带着五六只铁柄强弩,他们方冒出头。就是一轮怒射,那铁弩早上满了弦,又近又硬,一阵射,前方七八人人就已倒下,又是一轮,再一轮。上满了矢的约一百支弩箭,清掉了前方的西夏兵二三十人,后方的步兵怕死,早散开到城门两侧。此时好象狂风吹过一样,风洞之外出现了一个约摸十丈见方的空地。

    此时黑甲敢死队退出两侧,圣骑兵鱼贯杀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9章 河间旧部() 
待到西夏的步兵散开到城门两人侧,恰恰给了城中圣骑士一个冲出来的提速缓冲地带,此时城中圣骑士四人一骑,带风疾冲,各各右手持骑枪,铁盔铁甲,杀入轻步兵阵中,那些轻步兵都以为要攻城了,哪知道城中还有这么凶猛的骑队冲出。哪里接得住,一冲之下,骑枪倒有一半折断,被骑枪刺中的步兵也死了透了。折去骑枪的骑士换了弯刀,又纵骑冲出西夏兵阵中。

    西夏的轻步兵不过挡得三轮骑士冲击,那步兵第一线的防御尽数崩溃,就见圣骑士大军杀入轻步阵中,那些圣骑士都是受过了景教熏陶,此时杀出如狼似虎,眼中看到的不是四处逃命的西夏兵,而是各种魔鬼,当然是一往无前,望风披靡。这一轮杀去,很快就杀穿步兵战阵,然后再往回穿透,无人能挡,一小会工夫就死伤两三百人。

    刘仁斌的副将见敌人敢杀出城来,就要点齐一支骑队前往堵截,李仁斌就命他率领一支骑队,约一千人左右前往阻截。

    待到这波骑兵组织好阵势,直奔城下时,那些西夏兵已经被杀得溃散,那些木板车也被骑队破坏的干净。路德维希见敌骑已经从阵里杀出,自己在敌群之中难以组织队列重回城门。就忽哨一声,骑兵们齐齐回头,向右侧聚集,然后成一条直线向右侧绕向东门,那边东门早已虚开,恰恰接了这阵骑兵回城。回城一点,两百骑兵出城,回来的还有一百五六,虽然在城外损失惨重,可是那西夏兵死伤不下五百,且丢弃板车,失了锐气,不敢马上再战。

    自此朔方与城下的夏军继续僵持下去。

    。。。。。。

    却说札木合一路向北,走了五六日来到大同城,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得城外,却见南方一片城土飞扬,他一阵大惊,却见当先一人,手掉钢枪,鬓生白发,马蹄生风,正是当日认识的名将辛弃疾。

    原来辛弃疾已经收拾了自己的河间旧部,还有两千人愿意随他前往北方,当他回到太原时,呼延江接待了他,并告知札木合已经北上。辛弃疾久居河北,部属中亦有熟悉道路之人,循着札木合留下的印记,知道其行走路线,于是抄捷径后发先至,刚好在大同城外赶上札木合。

    札木合见辛弃疾率领约两千人的部队而来,心下大喜,于是停下马来,与大部一起行走,一路上谈笑风生,辛弃疾指点兵法,两人皆大欢喜。

    待听得札木合说道要继续北上,绕道河套北背,再回朔方。辛弃疾不以为然,他看了札木合一眼,说道:“古云兵贵神速,我们这里距离朔方城,最快的一条路就是取道五原郡南侧,从河套奔回。况且那里水草充足,补给容易。”

    札木合有些担心,问到:“五原郡军事重镇,若是再象上一次那样,遇到敌人的大股骑队怎么办。”

    辛弃疾哈哈大笑,说:“此时五原精军齐出,都去进攻朔方,剩下的军力,防守五原城还来不及,怎么会有余力去原野上设防呢。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大军既到朔方,就需要大股的粮草接济,我们此去,万一能堵上西夏后方的粮草队,冲车队什么的,就是赚了个大便宜。”

    他写诗云:气吞万里如虎。此时有了机会一抒胸中郁郁之情怀,显得分外开朗,那五十几岁的年龄,仿佛马上不成为问题了。

    札木合听得他说得有理,就按照辛弃疾的思路,让他指挥大军,向五原城下一路而去。

    辛弃疾是在北方与大金周旋了三十年的老江湖,虽然兵力远远不如大金,但是气吞天下,用兵如神。他也如黎华一般,早早地撒开了一百多精骑在大军的前方斥候,了解军情。

    行不过三日,已到五原地界,前方斥候来报,远远有一处粮草队,只不过一百多兵丁看守。札木合一阵大喜,就与辛弃疾一齐纵兵前往。

    那些西夏兵,在自己的地盘中运粮,后方就是五原军镇,哪料到会有强敌来袭,且人数众多,又是骑兵,不过十息,就被杀得人翻马仰。辛弃疾就教夺了这个粮草队的马匹,又人人再补充了一些粮食,这些游击军在大金国被多方扫荡,人人面黄饥瘦,此时见到轻易就能得到这么多的粮食马匹,个个开心,很快就把每个人的包裹装得满满得。

    辛弃疾看到还有大袋的粮食没有抢完,就教放了一把大火,把那粮草烧个干净。

    过了几个时辰,城中的防军得到报告,粮草队就在五十里之外受到抢劫,此时城中余人不过五千,又恐怕大金国大军来袭,无人敢领骑来追。

    就这样辛弃疾的马队在西夏国的河西之地如入无人之境,见粮就抢,将李仁斌的后方粮援消灭的几近空绝。那些护卫冲车的五千人大军不得已又分出两队约一千人左右去护卫粮草,这样使得兵力更为分散。

    通过俘虏和游骑的侦探,辛弃疾终于得知西夏的冲车队目前尚有三千人护卫,形成一条长蛇阵,其中有一千人俱是辅兵。天欲予之,不取则为不利。

    这一天已近黄昏。冲车队的参将正要命令全队停下来休息,突然后队来报,有队骑兵攻来,人马影影绰绰有两千以上,缀在队尾。

    他立刻大惊,就把所有的精兵齐聚,约有一千五百余人,齐齐在队尾列成阵势,准备和敌军展开博杀。

    等了许久,还不见敌人来攻,这位参将害怕天色晚了受到伏击,就命骑兵一齐向前,务要把敌人消灭干净。

    那骑队向后就跑,参将追了十几里路方才追上敌人,此时却发现敌人不过十几骑,已经跑光,留在眼前的俱是空马为主。他又惊又怒,却见后方出现火光。

    参将大吃一惊,叫道:“不好,中了敌人的诡计,快快杀回。”原来辛弃疾知道天色已晚,敌人看不清虚实,故意叫了二三十马术好的骑兵,赶着这些天缴获的二千多匹马跟在敌人后面五里处假装疑兵。待到敌人害怕晚上遭遇袭击,大军出动赶这两千骑。他再率领自己的两千骑兵从前方杀入。

    此时西夏余者尽是辅兵五百,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消耗,很快就被他杀了个干净,再把冲车一一点燃,熊熊大火,照彻天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0 战机已现() 
130章急转直下

    在札木合和辛弃疾所率的游骑兵的疯狂打击之下,那五百辅兵很快就消失得,好象春天的雪块一样干干净净。

    辛弃疾的部下们照例放了一大把火,他们来不及从这些马车上搬取军需物资,因为看到敌人的骑兵已经回转,就连忙策马离开。

    虽然以自己的骑兵与西夏这些慌乱的游骑来拼斗并不一定就会失败,但是此地毕竟是西夏境内,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下,实在不宜与敌军火拼,以致招致损失。

    因此辛弃疾带着大家轻松地离去,那些追过来的骑兵们并不敢在这夜色中追击,因为一方面要扑灭冲车队上的大火,另一方面也要留下足够的人力来防御敌人的下一波的攻击,谁也不知道黑夜中还有多少人在虎视耿耿地看着自己。

    花了几个时辰的时间,天已发白,这群骑兵才把大火扑灭。领头的将官哭丧着脸望着烧得漆黑的一大堆木头,这些冲车已经被毁掉了三分之二,不知道赶到前方,将要面临着李仁斌怎么样的责怪。

    而此时札木合和辛弃疾的骑队已经在五十里外的一处山梁上稍事休息,消灭了这帮冲车队之后,他们的袭扰任务终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如何尽快地赶回朔方,迎接下一场城下决战。

    五天之后,札木合率领这支骑兵从另一个方向越过了黄河,来到狼山脚下的原野。

    岱钦此时正在望眼欲穿。自从上一次攻城失利以来,李仁斌就完全改变了策略,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步兵和攻城器具支持的前提下,他放弃了攻城目标,而是将自己的骑军编制成型,一次又一次地扫荡朔方附近那支人数不到一千人的黎华骑兵。

    为了给朔方城下的敌军造成压力,黎华严令部下不可以离开朔方城太远,以免敌军攻击朔方时不能有效地分散敌人的兵力。这样就给李仁斌的扫荡军造成可趁之机。

    他们依赖自己的骆驼大队强劲有力的远途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对黎华的骑队造成包抄,企图一网打尽,而黎华依靠自己部下斥候的舍生忘死,以及自己的绝妙指挥,以及出人意料的直觉,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从敌人的合围口逃出一条血路。而岱钦率领自己的两千多盗贼部队则密切配合好黎华的逃跑方向,设置伏击圈,实施伏击和反击来救走黎华的骑队,就算这样,他们还是遭遇到了重大的措折,十天不到的时间内,被李仁斌消灭了两百多精骑,还有四百多山寨兵,他们精疲力尽,已经再难顶得住敌军的下一次扫荡。

    而按照札木合当时的吩咐,黎华还有一件秘密武器没有出动,如果札木合再不回来,他就不得不使出最后一招了。

    这一天中午,按照李仁斌的决策,他的扫荡部队再一次根据自己发现的敌迹开始向黎华骑兵发起冲锋。

    黎华的骑兵被压到一处山谷中,两三千多西夏骑兵从前方杀来,后面岱钦率领八百人死死守住一条路口,两边也有一千余西夏兵在攻杀。

    若是简单的骑战,黎华自信自己的骑兵绝对能够稳稳胜过两三千敌兵,但是这么多天的战斗之中,自己一直被五倍于己的敌人牢牢压住,而且虽然西夏兵的个人作战能力不强,但是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骑兵装备,无论是骆驼还是高大的河西马,装备极多,以数量取胜,不断地消耗着黎华的实力。

    黎华亲率两百亲军,再一次反冲击打断了敌人的进攻,心中想到,如果身后高地上岱钦的兵再挡不住敌人的夹击的话,自己的骑兵就跑不掉了。

    岱钦一人提着马刀,站在队伍的最前沿,马贼就是马贼,不能指望他们能与最好的西夏山地兵抗衡,打了四个时辰了,每到最后,只有自己亲自率领的五十名才有一战之力,能够反冲锋将敌人打下山谷,但此时也只有二十余人才能勉强站起身来,其它三十人不是伤亡,就是累得透不过气来,跟本站不起身来。此时不要说自己杀进谷去支援黎华的骑兵,就算是守住这处高地都颇为吃力,大汗,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这时山下的西夏军官再次调整队伍,整理了三百多盔甲整齐的轻步兵,再次向前方杀来,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最后一战,杀败这些步兵,牢牢抢住山头,谷中那七百不到的骑兵,就成了自己的一道小菜。

    这三百多人刚冲出自己的战线,军官就听到身后一阵急骤的马蹄,他放眼望去,后面一线骑兵,不知有两三里路的宽度,密密麻麻地向自己杀来,马队前方有几人打着将旗,上面写着,等字样,札木合,终于杀回来了。

    札木合是两个小时之前知道这里的围攻的,黎华和岱钦打得这么惨,还没有违背自己的命令,动用最后的那一招,实在是令他非常惊讶。深深地为他们的勇敢和毅力而钦佩。而自己手里这两千骑兵,在河西烧杀抢掠多时,没有敌人是自己的一合之敌,士兵们意得志满,将校们也渴望建立功勋,正适合来打这场战役。

    他也没有作什么动员,这两千多人就简单地排成一个一字长蛇阵,向着前方正在争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