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还是康兄反应的快,我们险些错过了这个发财的好机会?我们这就叫人来询问?”

    雅间中立即传来说话声:“小二(唐代店小二成为博士)进来说话?”

    二楼伺候的店小二听见叫声,急忙推门走进胡人的雅间:“几位客官可是还想叫点什么?”

    “你们这里的菜肴做的不错,色香味俱全,烹饪手法奇特,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经常的商贾竟然之前未发现,不知这些菜肴可是出自醉仙楼一家,还是另有说法?”一个胡人问道。

    店小二急忙回答道:“几位客官喜欢就好,这些菜肴都是醉仙楼独有,绝无分店!”

    那名之前问话的胡人又道:“怎么说来,这醉仙酿烧酒也是出自醉仙楼之手了?并非从其他酒肆中购买?”

    店小二依然回答道:“的确也是出自醉仙楼,这是醉仙楼的秘方酿造,其他酒肆可没有这样的酒卖!”

    “这样就好,我来问你?”那名胡人不紧不慢道:“那你家酒楼这种酒多吗?”

    店小二明显不知道胡人问话的用意,“不知几位客官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知道你们酒楼这种烧酒多不多,我们想从你们酒楼中购买一批运到其他地方出售,不知道你们掌柜能不能做主?”

    “这个……”,店小二对这个问题根本回答不了,想了一下道:“几位客官请稍等,我这就去请我家掌柜过来?”

    “快去!”

    不多时,楼下传来上楼的脚步声,应该是宋义上楼了。

    “我是醉仙楼的掌柜,姓宋名义,不知几位客官找我为了何事”,宋义明知故问道。

    那胡人又将准备购买烧酒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才继续问道:“不知醉仙楼能每月提供多少烧酒,价格又是几何?”

    一旁雅间中的甄乾听到这里不由得苦笑起来,自己虽然之前存了不少的烧酒,但每天的产量却是不大,听那胡人的口气,需要的数量恐怕不少?

    宋义听见胡人的话,也是愣神了片刻,才小心的询问道:“不知几位想购买多少烧酒,本店的烧酒分为上中下三等,不知要买哪一种?”

    几个胡人好像商量着什么,用的又是唐人听不懂的语言,片刻后道:“我们也是感觉这烧酒不错,准备先尝试一下,先购买一百石你们下等度数最高的烧酒,中等、上等的酒再各要二十石,价格方面是不是能给一个最优惠价?”

    宋义惊疑了一声,这可是醉仙楼这段时间卖出的最大一笔,而且还是度数最高的烧酒,想到烧酒从推出到现在卖出去的酒加起来也不过十石,这还是买一送一的结果,否则根本很难让人一下子接受。

    “不知几位什么时候要,小店库存不多,这么多的酒小本生意可不敢把本钱都积压在上面?”

    “最晚七日之后怎么样?”

    宋义在心中快速的合计着,虽然不知道甄乾每天能酿造多少烧酒,但自己库房里存放着进百石的烧酒,应该能满足这些胡商的要求,“不满各位,这些本店第一笔这么大的生意,我可以给各位八五折的优惠,不知各位是否满意?”

    “八五折!”

    听胡商的诧异声,明显给八五折有些不满道:“你们酒楼不是买一送一,算起来应该是五折没错吧,为什么我们购买你们这么多酒,反而是八五折,难道欺负我们是胡人不成!”

    “各位客官误会了”,宋义解释道:“本店今日才开张,的确是买一送一,不过是推销的一种手段,也就三天的优惠期,而且只限于在本店内用膳的时候,每人只能购买一壶,第二壶就不送了,这在门口的招牌上已经清楚的写明,几位要是不信现在可以去门口看看!”

    甄乾心里暗自嗤笑,天下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自己做促销的行为也不是首创,从古到今不一而同,这一点几个胡商不可能不明白。

    胡商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惜打错了算盘,宋义又不是什么都不懂,这点伎俩难道看不出来。

    “原来是我们理解错了,既然宋掌柜也说是第一笔大生意,难道就不能再优惠一些吗?”

    宋义开出八五折的优惠,就是打算让几个胡商讨价还价,就算一口说出低价,恐怕这几个胡商也不会相信。

    “几位都是做生意之人,知道坐商和行商的区别,本店小本生意图的就是价格公道、菜肴新式特别,来往的顾客也都是周围的百姓,价格要是太高会被人搓着脊梁骨骂,这酒能优惠多少只怕几位比我还要清楚,我也不过是想薄利多销,几位要是感觉我的话不实,可以到街坊四邻打听一下?”

    甄乾和宋义都不知道,这几个胡商是今天才到真定,真想寻一家客栈休息,感觉腹中饥饿便看见这家新开张的醉仙楼,往来真定多年,也是第一次看见这样新奇的菜肴和酒水,便有心想试试看。

    这时听宋义说出实情,自然知道所言不虚,寻常一斗酒就要两斗粮食,加上人工成本,能给出七八折就不错了,而这种酒应该不会比那些浊酒差,自然成本也不会低。

    “八折如何?”

    另一个胡商立即帮腔道:“我们可是往来各地的胡商,如果你的烧酒能行销各地少不了我们的宣传,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到你们店中购买?”

    最后一个胡商也接茬道:“一百多石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初次合作的数量,如果能打开销路的话,以后少不得还会从你这里购买更多的烧酒,甚至还能帮你将这酒带到大唐各地,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

    宋义有点动心了,只限于一地销售的话,就算名气再大,销售量也有限,如果真的如几个胡商所言,这烧酒的名气能如同其他名酒一样在大唐境内传播,酒价也会水涨船高,到时根本不愁销路的问题。

    “你们把我说动了,既然如此,我八折将酒出售给你们,这价格已经是最低了,我也是想着将这种酒的名气打响,所以才会同意这样的价格!”

    胡商当然不会认为自己已经把价格压倒了最低,轮番劝说希望宋义再把酒价降一降,可惜宋义王八吃了秤砣死了心就是不愿意降价,最后双方口水都喷了一盆,好不容易妥协了,宋义多送他们两坛好酒,也算是降价了,这才心满意足坐下来欠了一份买卖合约,预付了十贯,约好七天之后取货。

    (本章完)

第46章 怛罗斯之战() 
一直等到几个胡商吃饱喝足之后离开,还免了一顿饭钱,甄乾才和宋义悄悄走到店后商量此事。

    宋义知道当初甄乾就在旁边雅间,既然没有出声阻止自然也是同意了这笔生意,这时少不得询问甄乾的想法。

    “甄郎,这几个胡商一下子买走一百四十二石烧酒,可仓库只有不到百石,这七天之内能否凑齐剩余的四十多石烧酒?”

    “放心!既然我当时没有阻止,也就是说这笔生意能做成,过几天我就让人把剩余的酒给你送来!”甄乾想都不想就回答道。

    宋义不知道这烧酒是如何酿造的,真要是花时间自己酿造,七天之内还真不一定能酿造出四十多石烧酒。王群已经和几家小酒肆欠下了契约,每一个月能提供一百石浊酒,七天之内加工出四十石烧酒,虽然时间稍微紧了点,但却不是不可能完成。

    本来直接购买的浊酒,其中有一部分根本就是直接出售的,就算加工成烧酒卖不出去,也能窖藏起来,反正烧酒越存越香,也不担心会变质。

    但购入太多,又一时卖不出去,就容易积压大量资金,这对于现在的甄乾来说,可是致命不可容忍的错误。

    能一下子卖出一百四十多石酒,光是成交价就让宋义眼晕,一想到此事是经自己之手,又是在新店开张的第一天,心中欢喜异常难以抑制道:“出了这第一批烧酒,酒楼之前的债就能全部还清了!”

    被宋义这样一说,甄乾脸色微妙,修建酒楼前后用去了五十多贯,里面各种摆设又用去了二十多贯,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当初赊欠商贾的,甄乾倒是没感觉有什么不妥,但宋义却如若针毡欠钱睡不着觉,整天想着把这个大窟窿填上,被宋义这样一说,甄乾感觉自己才是大唐奸商。

    甄乾老气横秋的拍拍宋义的肩膀道:“放心吧!这也不是什么大数目,既然要做真定最好的酒楼,就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区区几十贯就把你担心的这样,以后上千贯从你手中流动,你岂不是整天胆战心惊!”

    一百四十多石烧酒,除去各种费用,也就能赚个一百多贯,距离甄乾的目标还相差千里。

    宋义心里叹了一口气,甄乾的经商方式真的让人看不懂,心却比天高,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那些胡商购买我们的烧酒好像是准备运往北地,如果能借此打开北地的市场也不错?”

    “宋伯千万不要相信那些胡商的话,他们从我们这里购买烧酒,就绝不会说出烧酒的产地,对他们千万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宋义哪能不知道这层意思,“我自然知道这些胡商不会宣传我们的烧酒,不过只要烧酒之名传到北地,就一定会有人顺藤摸瓜找到这里,这是他们拦都拦不住的事情!”

    甄乾马上就听出了宋义话中的含义,这些胡商的路线都是固定的,只要有心人顺着这条线找过来,就会发现真定出产的烧酒,难怪宋义会轻松的答应胡商的低价,原来还有这一层的算计在里面。

    “这件事情我就不操心了,等再过几天,我们自己的酒坊就要开张了,那时一个月的产量能达到一二百石以上,以后再有人找你买酒,最好能签订长期稳定的契约,这样我们的酒坊才能继续扩大?”

    购买别家的浊酒酿造烧酒,和自己直接酿造烧酒,中间能甄家三成的利润,不过酒这种商品在一定的销售量都是固定的,想要扩大产量就必须向外扩张经营的范围,但光靠甄乾身边几个人根本办不到,那就只能利用行走各地的行商了,这也是甄乾看见那些胡商时才刚刚想到的,这件事情回去后需要和王群商量一下。

    甄乾并没有急着离开醉仙楼,醉仙楼第一天开张,自己这个幕后东家如果不在酒楼中,对宋义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况且这时甄乾也想多了解一些唐人的心态,了解市井人生百态喜怒哀乐。

    到大唐已经快三个月,二月中旬坠马失忆,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辛辣的烧酒销售必然会受到影响,甄乾不希望自己第一桶金就这样搁浅了。

    很长一段时间,甄乾消失在人前,做人低调固然不错,但太过低调就会消沉,自己可不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甄乾三人重新坐回到一楼空位上,这时中午已过,酒楼中显得有些冷清,那些来酒楼刺探消息的人已经离开,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不得而知了。

    酒楼里的几个军汉还没有离去,不过看样子明显已经喝多了,口齿不清说话声音也激昂起来:“秦校尉,这次你去易州上任,听说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到底是怎么回事,跟我们这些兄弟说一说?”

    那名被称为秦校尉的军汉往嘴里倒了一杯酒道:“窝囊!真他娘的窝囊……”,说着将手中的酒杯重重一放,眼眸中喷射着噬人的怒火,“我这点委屈算什么,高大将军那才叫憋屈,高大将军在怛罗斯苦战五日,不想大食援军已到,见风使舵的葛逻禄部又趁机叛乱,这才造成了怛罗斯之战惨败,可朝中有人追究高大将军当初攻打石国的把柄,硬是说大食军队是因为高大将军没有安抚好石国,这才让石国引来了大食军队,却不知大食军队早有东进的想法,暗中勾结西域诸国,如果不是高大将军带我们在怛罗斯苦战,让大食军队看到了唐军赫赫军威,恐怕这时也不会在葱岭之西止步不前,可叹朝中那些目光短浅之辈硬是将怛罗斯失败的罪责推给了高大将军,好在皇上圣明,只将高大将军调回朝中,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这才压住了朝中的弹劾,我们这些人不是被遣散,就是被调任其他各处,李嗣业授怀州刺史,段秀实授绥德府折冲都尉……,我们这些浴血拼杀的将士一个个被调离安西,不知何日才能再聚集到高大将军麾下!”

    听着那秦校尉的一番感慨,不远处的甄乾眉头紧皱,怛罗斯之战早在邸报上看到,这场在后世关系到大唐国运的战争,彻底的断绝了大唐西进之路。

    怛罗斯之战算是甄乾不多知道的唐代重大军事行动,被后世历史学家多次评论,是非功过暂且不论,就这次怛罗斯之战失败而言,对唐朝廷的打击非常之大,西域诸国也从此变成了两面派、墙头草,一面对大唐进贡,一面暗中勾结大食,唯一意料之外的结果是,西域诸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两大军事力量的缓冲区,谁都没有在之后的扩张中再进一步,双方反而有使节来往。

    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并未受到动摇,西域唐军迅速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

    有人说唐朝最后退出中亚争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怛罗斯之败,而是安史之乱。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

    这话甄乾只能赞同一半,首先大唐的版图已经非常广阔,在封建专/制的制度下,这种鼎盛只是暂时的,根本无法持久,而且从之后的安西长期脱离朝廷管辖来看,鞭长莫及是不可避免的,这和大食的扩张又不一样,没有封国和领主制,在信息不畅的年代下,也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版图的大小。

    其次怛罗斯之战的惨败也是必然的结果,高仙芝屠戮石国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唐廷的指责,可见其行为符合唐朝廷对西域诸国的态度,但在胡人多汉人少的西域,这样的行为并不算明智之举,西域诸国林立,在大唐强大的军事实力威压下能够稳定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最后唐朝廷对胡人的态度,和葛逻禄部突然的反叛,并没有对唐朝廷敲响警钟,这才有了之后的安史之乱,如果唐朝廷对葛逻禄部的反叛有足够的重视,对大唐境内手握重兵的番将实时的加以控制的话,也不会出现安禄山反叛了,这当然也是甄乾一个人的看法。

    可惜世上从不缺马后炮的评论家,却的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后悔药,就是不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在安禄山叛乱之后,有没有想到怛罗斯之战惨败的原因,有没有对重用番将的李林甫咬牙切齿……。

    虽然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天宝十年,距离现在还不到一年,但也不是甄乾能操心的事情,只会徒增伤悲。

    听着几名军汉对朝中官员的评价,甄乾到没有出言阻止,酒后发点牢骚太稀疏平常了,就怕被有心人听去,这种是非之地还是有多远走多远,万一沾上了,可不是现在甄乾可以招惹的。

    甄乾对宋义使了一个眼色,带着秦猛和王友走出了酒楼,要说现在什么最重要,除了赚钱没有第二个了。

    (本章完)

第47章 赚钱的手段() 
甄乾一回到家中,立即找来王群商量,把今天有胡商购买一百四十多石烧酒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才道:“听见这些胡商的谈话,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我们在真定一地出售烧酒,市场还是太小了,酒楼一年能卖出二三百石恐怕都不易,但胡商一张口就是一百多石,如果我们能将烧酒推广到其他州县的话,哪怕一地一年只能出售几十石,但州县一多,数量也非常可观,不知王伯以为如何?”

    “大郎这个想法不错”,王群首先肯定到,接着话锋一转道:“不知大郎想过没有,如果是我出面联系那些在真定的行商,恐怕烧酒出自甄家的秘密就保不住了!”

    甄乾立即意识到王群的话没错,心有不甘道:“如果王伯不出面,我又不能出面,那些在真定的行商恐怕不会愿意帮忙推销烧酒,这可怎么办?”

    王群沉吟了片刻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如果我暗中联系一二家商贾,再有这些商贾出面联系其他行商,应该能说动不少的行商试水,只不过我们要拿出一部分利润……”。

    这不就是后世的总代理吗?

    当然这种名词在大唐还没有出现,甄乾对这种营销方式并不排斥,毕竟自己的手不可能伸到大唐各地,而人脉也不如这些商贾,立即答应道:“就这样办,我们可以按照酒价的八成给那些商贾,至于这些商贾我们只要七成的酒价,也不会去管他们什么酒价出售给其他行商,我们只要求有一个稳定的销售量,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在恒州州县内出售!”

    唐代商业运行模式并不比后世匮乏,只不过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甄乾和王群解释了总代理的销售模式,虽然现在还无法推行,但王群有了这样的概念,做起事情来也方便许多。

    “这地区总代理岂不是要在每个州,又或者每一个道找一个总代理,这些人如何甄别,又如何管理,大郎可考虑过?”

    “这件事情不急,我可以先写一份总代理章程出来,王伯先看看思量一下,现在还不是推行总代理的时机,先和你说的两家商贾接洽一下,他们恐怕也有些顾虑,剩下半年的时间也可以多联系一点商贾,如果今年我能离开甄家,明年我们就可以先在周围几个州推广这样运行模式。”

    烧酒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还不高,就算推出总代理模式多半也会夭折,还不如等半年之后再说。

    两人又将如何提高烧酒产量的事情商量了一下,这段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浓郁的酒气,再这样下去恐怕甄家真的要发现这个秘密,好在秦家那边的酒坊快要建成了,甄乾也准备把蒸馏作坊先移到城外,这样以后烧酒的大宗生意也不需要在城内交易,减少了货物入城时的盘剥。

    “奴隶市场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甄乾让王群到奴隶市场找奴隶贩子曹任毅,购买会编织和木匠手艺的奴隶,已经二十天过去了,也没听到王群有什么消息,不由得着急起来。

    “大郎,这种事情记不得,一般会手艺的奴隶不是被官府截流了,就是被人早就预定了,曹任毅那边已经在托人去询问了,不久之后就会有消息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