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勤恳恳的,凡是交代给他的事情,都能妥妥当当的办好,想来若是用好了,应当是一个不错的亲信。

    一念至此,朱常洛的口气便温和了几分,杨荣见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几分,紧着道。

    “殿下请问,奴婢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起来,杨荣当初被张诚打发到了寿王府,心里早已经恨透了他,但是没有办法,张诚当时还是司礼监掌印,胳膊拧不过大腿,杨荣也只能安安分分的做事。

    指望着有一天能够靠上朱常洛,毕竟这位可是未来可能成为太子的人。

    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杨荣其实对朱常洛是并不看好的,他在宫中呆的时间甚久,自是知晓郑氏的势力有多么根深蒂固,皇帝又是如何厌恶朱常洛这个长子的,在他看来,太子终归是皇家的事情,外臣闹腾的再欢,也顶不过皇帝的一句话。

    不过话虽如此说,可现如今他进了寿王府,身上也就打上了朱常洛的烙印,只能希望朱常洛真的能成为太子了。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杨荣看到了这位殿下翻云覆雨的手段,不仅仅是郑氏,就连张诚都齐齐倒台,而原本对他十分厌恶的皇帝,竟然奇迹般的改变了主意,为朱常洛行了冠礼,只差一步,朱常洛就能够正位东宫,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而他杨荣,地位也必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当然,杨荣是宫中厮混打滚多年的人,自然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他越不能着急,朱常洛的地位一步步变高吗,总有一天会用得着他,眼下老老实实的干好自己手头的事才是本分,若是急急忙忙的靠上去,只会让朱常洛对他的印象重新变差。

    所以今天王安来找他的时候,杨荣心里尽自紧张,但是却也同时有些激动,宫里出来的人,首要会察言观色,还要精通时机,能够抓得住机会。

    直觉告诉他,这一次,自己的机会来了!

    故而朱常洛一开口,杨荣就谦恭无比的道。

    不过朱常洛自是不知道杨荣的这一番心理变化,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恐怕也只会一笑置之。

    脸色微微变得肃然起来,朱常洛问道。

    “杨荣,你可知道郑青山其人?”

    说完,他便瞧见杨荣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有些支支吾吾起来,不过朱常洛却是静静的望着他,并不说话,杨荣固然是一个突破点,但是他若是不愿意说的话,朱常洛也不会为难他,毕竟这些年下来,他管着府里的杂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杨荣犹豫了片刻,猛地看到朱常洛平静的脸色,心里猛地一跳,直觉告诉他,错过了这次,恐怕他的未来也就只能到这一步了,咬了咬牙,杨荣开口道。

    “殿下,奴婢知道此人,当初奴婢在江浙一带征收矿税的时候,曾经收受过他的银两……”

第四百八十八章:扑朔迷离() 
望着杨荣忐忑不安的神情,朱常洛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感情这位主以为自己叫他过来,是要追究他曾经收受过别人的银两不成?

    不过杨荣的话,也为朱常洛提了个醒,他原本只注意到了郑青山在高层的势力,却没有考虑到地方上的力量,毫无疑问的是,郑青山在江浙一带拥有这么大的名声,绝不仅仅是靠着郑氏这块大招牌。

    或许靠着这块招牌能够保证自己不会出事,但是底层的官吏和地方官也不是好对付的,郑青山能够安安稳稳的存在这么多年,毫无疑问有着一张金钱开道的庞大关系网。

    轻咳一声,朱常洛面色上不露分毫,淡淡的道。

    “如此说来,你们的关系很好喽?”

    直到此刻,朱常洛才反应过来,杨荣当初可不就是被下派出去征收矿税银两的矿税太监之一,貌似他负责的也正是江浙一带。

    不过朱常洛的口气虽是淡然,却瞬间就让杨荣的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

    “回殿下,奴婢和他的确有些交情,但是并非交情甚佳,只是因为奴婢曾经受人之托替他解围,他非要感谢,奴婢推拒不过,才……”

    受人之托?

    谈及正事,朱常洛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道。

    “说清楚些!受何人之托,替他办过什么事情!”

    杨荣不知朱常洛何意,心中虽是战战兢兢,但是却不敢隐瞒,吞了吞口水道。

    “是受张诚张公公的托付……”

    张诚?

    朱常洛眉头一皱,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起来了。

    毫无疑问的是,杨荣就是当初那个替郑青山解围而向地方官府施压的矿税太监,但是据方从哲所说,当时杨荣打的是田义的旗号,怎么到了现在,又变成了张诚?

    冷哼一声,朱常洛道。

    “可是本王听说,当初你为那郑青山解围时,却说是如今的南京司礼监掌印田义公公的意思,是也不是?”

    杨荣额头上的汗水越发多了起来,急忙磕了个头,道。

    “殿下容禀,这件事情当初的确是打着田义公公的旗号,但是实际上却是张诚公公的意思,这么大的事情,再借奴婢个胆子,奴婢也不敢欺瞒殿下啊!”

    朱常洛皱眉望着杨荣,却是在等着他的解释。

    杨荣见状,微微平复了下心绪,继续道。

    “当初奴婢奉圣明前往江浙一带收取矿税,不料刚刚到了长芦,就听说当地的知府抓了一个私盐贩子,本来此事和奴婢无碍,但是美国多久,奴婢就接到京中的消息,说是让奴婢务必保下这个郑青山!”

    “谁传来的消息?”

    朱常洛紧着问道。

    “是孙暹!不过奴婢知道,他也是个传话的,真正要救那郑青山的,是张诚!”

    孙暹和张诚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这倒不足为奇,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怎么又扯上了田义……

    杨荣似乎也看出了朱常洛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殿下有所不知,田义公公早年间,曾经欠下张诚一个人情,这件事情张诚不好出面,便借了田义的名头来办,但是也只是借个名头而已,田义公公和这个郑青山,其实没什么关系!”

    这倒是很好理解,当时的张诚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树大招风,一举一动都会被朝野瞩目。

    若是他明目张胆的去保这么一个私盐贩子,未免让人生疑他们之间的关系,到时候若是把朝臣的目光都吸引到郑青山的身上,反倒会弄巧成拙,而田义则相对低调。

    加上田义在朝野上的名声素来甚佳,不会有人怀疑他是为了包庇不法。

    “好了,你先下去吧!”

    朱常洛眉头微微舒展,挥了挥手道。

    这件事情杨荣涉足不深,恐怕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杨荣心中惴惴,但是还是躬身行礼,退了出去,刚一出门,发现自己的背后早已经湿透了,回想起方才的场景,他隐隐约约也能猜到,殿下这次似乎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大殿当中,送走了杨荣,朱常洛的眉头却是依旧拧着。

    “殿下,这件事情既然不牵涉田义公公,不是一件好事吗?”

    望着朱常洛这番神色,王安忍不住开口问道。

    朱常洛叹了口气,起身来回踱步道。

    “是好事,不过也不是好事!”

    王安顿时有些迷惑,朱常洛便继续道。

    “不牵涉田义自然是好的,毕竟田义是皇上的亲信之辈,要动他并不容易,但是依照方才杨荣所说,郑青山在朝中宫中的靠山无非两个,郑氏和张诚,但是现在此二人都已经日薄西山,郑家也已经没落,郑青山何以能够屹立不倒,而且仍旧如此嚣张!”

    要知道,陷害御史可不是谁都敢干的事情,更何况如今张诚郑氏都已经倒台,但是那些地方官却仍旧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不敢招惹郑青山,由此可见,此人的背景绝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他一定在京城当中另有靠山。

    原本朱常洛以为,这个人会是田义,但是杨荣方才所说,却否定了他这个猜测。

    而且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证据证明,郑青山和温纯或者是沈一贯有关系,但是种种迹象却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绝不像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其间着实有太多让人想不通的地方……

    “看来,本王需要亲自去一趟都察院了!”

    朱常洛望着外间,似是喃喃自语道。

    不过他背后的王安却是仍自站在原地,似是有话要说,却不知道该不该问,朱常洛顿时眉头一皱,开口道。

    “有话就说!”

    王安犹豫了片刻,上前道。

    “殿下,方才梁公公送消息过来的时候,还送来了另一个消息,说是皇上已经下旨,将郑氏接出冷宫,封慎嫔娘娘,小……秋姑娘也跟着出了冷宫,梁公公问,需不需要他再去寻一寻秋姑娘……”

    朱常洛有些头疼,说到底还是来了,郑氏复位虽是早晚的事情,他却也没料到这么早,而小秋自从那天传来一节诗之后,就再无音讯,梁永曾经试着联络她,但是小秋却拒绝跟他见面,着实不知道这个丫头在想什么。

    思衬了片刻,朱常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道。

    “由她去吧,让梁永暂且按兵不动!”

    “是……”

    王安便不再多言,自退下去办事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朝事国事,岂可分耶?() 
京城,都察院。

    说句实话,衷贞吉其实一直在等着朱常洛来找自己,他也相信,以这位的聪慧,定会想到来都察院的,所以待得见到朱常洛的时候,衷贞吉并无惊讶之色,只是笑呵呵的将朱常洛引入堂屋奉茶。

    “不瞒总宪大人,本王此来,却是向总宪大人认错的!”

    两方落座,朱常洛的第一句话就出乎衷贞吉的预料。

    朱常洛是何等身份,皇长子之身,受封亲王,有错也该向皇帝认,跟自己认个什么劲儿啊!

    连忙摆手道。

    “殿下折煞老夫了!”

    “总宪大人莫急,本王那日在承天门之时,太过冲动,以致总宪大人和温大人有些不愉快,实在是本王考虑不周!”

    望着朱常洛笑吟吟的模样,衷贞吉微微一愣,旋即才反应过来,朱常洛是在与他玩笑。

    他和温纯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也是官场上的常态,正印官和佐贰官之间互相牵制,不可能有毫无矛盾的搭档,只不过承天门的一场大闹,让双方彻底撕破了脸皮而已。

    不过如今朱常洛提起此事,肯定不是为了纯粹活跃气氛罢了。

    衷贞吉心里清楚,朱常洛是在提醒他,承天门一事,他衷贞吉受过朱常洛的人情,事实上,如果不是朱常洛和王锡爵当时紧急赶到,将锦衣卫衙门的事情揭破,恐怕如今衷贞吉的境地比温纯也好不了多少。

    有了这一层关系在,谈话自然就顺畅了许多,毕竟有交情跟没交情差别还是不小的。

    “殿下言重了,温纯不明真相,便煽动御史庭前扣阙,置国法纲纪于不顾,老夫身为风宪之官,又是他的直属上司,岂能坐视不理!”

    衷贞吉摇了摇头,口气严肃道。

    只是这句话却让朱常洛心中暗自诧异不已,看来这回温纯的做法,的确是把这位总宪大人给惹火了,不然的话,说话也不会这么不客气。

    要知道,不管怎么说,衷贞吉和温纯都是都察院的人,不管背地里斗得多么激烈,但是表面上的和睦还是要的,如今衷贞吉这种态度,很显然是已经对温纯不满到了极点。

    当然,到了衷贞吉这一步,又岂会控制不住情绪,轻易的露出心中的真实想法,他只是在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没有把朱常洛当外人,即便是这般敏感犯忌讳的话,也在朱常洛面前说。

    “的确,承天门一事是温大人做的太过冲动,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也便不再提了,本王此来,实际上是有一事相寻,据说本王不在京师的这一段日子,总宪大人手下有个名叫陆庆的御史被弹劾,好像闹得风波还不小啊……”

    对于衷贞吉的态度试探的差不多了,朱常洛也便正式将话引入了正题。

    提起此事,衷贞吉的脸色却是顿时沉了下来,变得铁青一片,很显然,这件事情让这位总宪大人十分生气。

    “殿下消息果真灵通,陆庆的事情,老夫现在还在调查当中,只是如今可以断定的是,陆庆当初被弹劾,并非是如徐有为所言的误会一场,这其中必定有阴谋!”

    阴谋是肯定的,衷贞吉干了这么多年风宪纠察,这点嗅觉还是有的,陆庆一直是他十分看好的御史之一,为人性格刚正,但是却不蛮干,人情练达却能够坚持原则,是个干御史的好料子,所以从陆庆到都察院开始,衷贞吉便竭力培养他,如今爆出这件事情,即便是澄清之后,也势必会对陆庆的仕途产生影响。

    更何况这件事情出现的时机实在太过巧合,偏偏就在衷贞吉争夺次辅之位的时候出现,要说背后没有阴谋,鬼都不信!

    “总宪大人高见,本王亦是如此想法,那郑青山不过一介小小私盐贩子,何以能够如此嚣张,要挟地方官吏,打压巡盐御史,如此嚣张之辈不除,置国法纲纪于何地!”

    朱常洛亦是正色起来,严肃的道。

    不过他的话音落下,衷贞吉却是有些犹豫。

    要知道,他们虽然说的是同一件案子,但是其实是不同的,衷贞吉的话中,强调的是徐有为的作用,而朱常洛的意见,明显是将重点放在了郑青山的身上。

    郑青山的背景,衷贞吉自然是清楚的,和宫里那位有些关系,甚至于衷贞吉知道的东西更多,这个郑青山不仅仅是和郑氏沾亲带故,更是郑家的财源之一,郑氏这些年在朝中发展势力,银子是少不了的,而这银子的来处自然是从郑青山那。

    若是往常,衷贞吉或许不会在意这一节,但是如今,宫里刚刚传出消息,皇帝将郑氏接出了冷宫,封了慎嫔娘娘。

    这就不得不让衷贞吉谨慎起来了,毕竟……天心难测啊!

    顿了顿,衷贞吉道。

    “郑青山的确是一个毒瘤,但是此人手段不俗,这些年下来,关系更是盘根错节,要想彻底铲除他,须得徐徐图之,陆庆的手段还是太急了些……”

    这就是在委婉的表示,郑青山暂时还动不得。

    事实上,若是郑青山仅仅是一个私盐贩子,就算是他有通天的手段,衷贞吉也有镇死他的五指山,他这个执掌风宪纠察的左都御史,可不是摆着看的。

    一个私盐贩子,就算再厉害,在国家机器面前,也只有败亡这一条路可走。

    但是还是那句话,若是其他的事情,衷贞吉自是毫不犹豫的就去做了,但是涉及到宫内之事,衷贞吉就不得不小心了。

    尤其是他现在随时可能入阁,虽然竞争次辅之位失败,但是他入阁之势已成,须知在内阁当中,除了首辅次辅之外,剩下的内阁大学士也是有排名的。

    而这个时候,皇帝的意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偏偏如今,皇帝的意思晦暗不明,在探明皇帝真正的心思之前,衷贞吉也有些束手束脚的。

    不过衷贞吉的这番为难,朱常洛又岂会想不到,淡淡的叹了口气,朱常洛开口道。

    “总宪大人,朝事国事具为一体,岂可分耶?”

    ps:昨天说了今天加更,所以今晚还有一更,不过可能很晚了,大概凌晨两点左右,大家不用等了,早点休息,明天再看吧~

第四百九十章:事在人为(加更)() 
衷贞吉的眉头拧了起来。

    国事毫无疑问指的是查办郑青山,作为左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这是衷贞吉的职责所在。

    但是郑青山的势力,明显已经波及到了朝堂当中,不仅仅是一个私盐贩子这么简单。

    要查办他,必定会在朝堂之上引起一阵震动,至少地方的官吏,一定有不少跟这个郑青山有牵扯,更遑论如今这个郑青山极有可能在朝中也有靠山,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当,说不定会引发一场朝堂的地震。

    更何况,郑青山还跟宫里有所牵扯,这便是朱常洛所言的朝事!

    所谓朝事,朝堂博弈,高层斗争,尽是朝事……

    朱常洛的意思很明白,如今你衷贞吉顾忌着朝堂斗争,而将郑青山轻拿轻放,固然能够在朝局斗争当中占得一丝优势,但是如此一来,便是耽误了国事,别的不说,你自己心里头过得去吗?

    更何况,朝事国事是分不开的,往大了说,衷贞吉的立身之本,便是清正刚直,敢言敢为,对于种种不法之事毫不手软,严厉处置,才竖起了左都御史的威风。

    但是如今,为了朝局斗争,却拿自己的原则作为牺牲品,朝堂之上又该如何看他?恐怕皇帝也不希望看到这么一个毫无原则的人身居高位。

    再往深了想一层,虽然现在还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是衷贞吉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郑青山和沈一贯有牵扯,而温纯又投靠了沈一贯,他现在和温纯势如水火。

    温纯的日子固然不好过,可他的日子难道就好过了吗?

    被自己的下属出手暗算,若是不能找回场子来,他在朝中又还能有何威信!

    而要动温纯,就必然要跟沈一贯正面对上,这一点是肯定的,沈一贯刚刚进阶次辅,立足未稳,温纯的投靠对于他来说是虽然算不上是雪中送炭,可也是一个好的开头。

    如果这个时候,温纯被衷贞吉扳倒,岂不是说明,他沈一贯这个次辅,连自己手下的人都保不住?到时候让沈一贯的脸面何存!

    既然事情已经成了这个样子,那你衷贞吉还犹豫什么,莫不成你手下留情,两边便能和解不成?

    笑话!

    朝堂斗争,向来是杀人不见血,对方都已经用出这等陷害的手段,你衷贞吉又何必顾忌这么许多?

    “殿下英明,是老夫糊涂了!”

    苦笑一声,衷贞吉拱了拱手,道。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在官场当中厮混了一辈子,竟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看的清楚,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衷贞吉,所谓财帛动人心,身在官场,升迁调动自然会牵动所有人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