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我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忍不住要觉得惭愧,要是那时候有人教我,我也不至于连给师父立个正儿八经的墓碑也做不到。哎,多认识几个字还是有好处的。

第5章 江东四俊(一)() 
以前不认识多少字,但老是听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鬼话,那时候我就不同意,比如说我郁柯吧,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我不是个好人,在七岁以前就不是。我周围的比我大的比我小的人也并不善良,要不然他们就不会欺负我了,要我说,那些小屁孩是最不善良的人,他们一个个都自私自利,包藏祸心,从来不会顾及我的感受。

    现在字认识得多了,更觉得那句话是屁话。首先,我从来没听过方先生说过这句话,也没有在我仅会读的几本书里见到过;其次,要是那句话真的对,那不就否定了我自己的存在了吗?所以人们老是挂在嘴边的话,也不一定就对。

    一个人改过自新尚且需要时间,我作为一个拥有十几年工龄的专业混混,想要重新做人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够实现的。当最开始的新鲜感消失了之后,我开始理解那些叛逆的少年们,让你两三个月读书,没问题,可是让你十几年都对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无聊东西,搁我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快要过年了,而且大兴城也实在太冷,那个心疼我的娘怕我冻着累着,将我背书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总算安慰了我那颗躁动的心。我因此十分高兴,可是我看方先生的心情却越来越差,我好好反思了一下,感觉自己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他毕竟是我的老师,而且教了我这么多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表示一下慰问,机会很快就来了。

    等我把《诗经》也都背下来之后,我忍不住问他背这些有什么用,我又不懂。

    “待我讲与你听,你就懂了。”他说着拿起那本几乎要被我翻破的《论语》,开始给我讲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我听他讲这些道理根本都不需要费脑子就能够理解,孔夫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他说的这些我全都明白,真是无聊。

    方先生看出了我的无聊,谆谆告诫道:“话虽然人人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才能称之为仁。”

    “这么说来,做不到这些,就不是人了?”要这样说的话,这世上能有几个人?其他的都是什么动物?孔夫子也不讲清楚。

    方先生点点头,放下书,道:“今日到此为止,明日继续。”

    今天这是怎么了?我总共才说了不到十句话,翻来覆去想了五分钟也没想到哪句话得罪了他,他根本就不理会我的疑惑,走到堂前站在那儿就不动了,像一尊灰色的雕塑。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师父以前也有这样的时候,我称之为间歇性抑郁,根本没有原因,难道只是因为外面正在下雪?我知道古代有好多人喜欢无病呻吟,难不成方先生也和那些人一样?

    “先生,像您这样一直站着,会着凉的。”我盯着他看了足足十五分钟,觉得他是在自虐,忍不住去劝他。就算遇到天大的事,也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毕竟人生苦短,重要的还是及时行乐嘛。

    我明显感觉他的身体震了一下,他回过头来看我的眼神,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哀痛绝望又充满怨毒。我顿时感觉浑身上下被他眼睛里射出来的小刀子戳了千百个窟窿,扎的人难受死了。我靠,认识他这么久,老子从来没见过他有这么腹黑的属性。他似乎才意识到站在他对面的人是我,那漆黑的小眼睛一闪,又恢复了平常的幽深平和,方脸长髯,平静如水——老子平时对着这副尊容,竟然被他给骗了,还以为他是什么世外高人,原来也是一样,讲《论语》讲得头头是道,他要真能做到孔夫子一样,这世上能有几个入得了他的眼的人?他又怎么会对能被孔圣人称为“人”的人如此仇恨?

    以我阅人无数的经验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个有故事的人见我还没走,沉着声音道:“多谢公子关心。”

    我靠,话里话外哪里有半点谢我的意思?算了,看在他心情不好的份上,懒得和他一般见识。我按照平时学到的姿势拱了拱手,躬身道:“学生告退。”见他摆了摆手,我迫不及待就跑出了存墨堂。

    想我这样一个好奇宝宝,既然发现了方先生的秘密,我肯定得想方设法弄清楚,要不然我就不是我了?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当然是服侍我起居的蓉儿了。

    她正在炭盆旁边刺绣……不过也不一定是刺绣了,反正是拿着针线不知道在那里干啥,见我急急忙忙跑回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接过我解下的披风,并且笑着说道:”今日方先生这么早就放公子回来了?”

    我摆摆手,抖了抖身上的雪花,胡乱喝了口水,就问道:”我问你,你对这个方先生了解多少,我全都要知道。先说我知道的,他是江东名士方不仕,被我爹请来做教书先生,剩下的你来讲吧。”

    蓉儿提醒道:”公子又失了规矩了。”

    作为一个八岁的小屁孩,整天被人提醒要有公子的样,烦都要烦死了,我还不能和她计较,因为她的提醒我少挨了方先生好多戒尺。我又怕她看我没规矩就不给我讲,所以整了整衣服规规矩矩坐在炭盆旁,扯了扯她的胳膊,嘴里说道:”蓉姐姐,你告诉我吧。”

    蓉儿看着炭盆里,道:”听夫人说,方先生是江东名士。十多年前以文名著于江东,后来江东遭逢兵患,或者他遭遇了什么事,才流落北方,夫人没说,奴婢也就不知了。”

    原来如此!虽然蓉儿只说了一点,但是根据我无限的联想能力,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画好了——一定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快过年了,方先生一定是在想他的女朋友,一定是这样的,哈哈哈哈,我简直是天才!

    蓉儿知道的都是听那女的——娘——我的母上大人说的,那我干脆直接去问这位母上大人。可是一想到要和她说话,我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为啥呢?心虚啊!首先我不是她的儿子,她对我那么好,我绝对受之有愧,其次,和她说话得照着书里面教的来,规矩什么的一点都不能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是在方先生面前,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口出狂言,或者干脆什么身份都不顾乱来,得到的教训就是被戒尺打脑袋。这位母上大人,脾气好得一塌糊涂,她既不打我也不骂我,可是我就是不敢得罪她,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不过由于好奇心作祟,我把什么紧张之类的情绪都扔到了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她的房前,根本顾不上雪天路滑,只想知道方先生的陈年往事,并且心里暗暗高兴,直觉告诉我,我可以搞事情了。

    不过回到刚才的问题,母上大人对别人的是非一向懒得多说半句话,连自己的儿子被打伤了也不愿意吐槽,何况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方不仕?

    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跑到她身边告诉她先生这些天心情越来越坏不知何故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地叹了声气,摸了摸我的肩膀,并不向我解释原因,可她的反应……显然是知道内幕的啊。

    我又不能在她面前像个小孩子一样哭闹,想到要惹她不高兴,我就觉得不舒服,所以只好收敛一点,哎,真是烦透了。倒不如直接去问先生?……靠,蠢货!不想找死就别去。

    那该怎么办呢?让我仔细想一想,不过当我花了两三天时间也没有想到可以满足我好奇心的方法的时候,就在一天下午我的好奇心竟被猝不及防地满足了。我肯定不敢问方先生了,可是也拦不住他自己要说给我听啊。

    这天也不知怎么搞的,我靠,居然破天荒出了太阳,要知道大兴城已经连续下了半个月的雪。之前为了快点获得新技能,我每天抄写《论语》《诗经》,规定要是天气好,就每天写满两百个字,要是天气坏,那每天就只写一百个。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因为天气老是不好,我显然也不是那么安分的人,能够正儿八经写写字就不错了,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干嘛?老子都已经连续大半个月每天只写一百个字了,这破天气,特么怎么就突然晴了。

    不过做人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事就是说话算话,我从前混日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换了一种方式混日子当然也还是这样了。算了,写就写吧,不就两百个字吗?谁怕谁?

    存墨堂里其实很暖和,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很久,刚才写字的时候拿笔的手都已经活动了足够的时间,早就已经活动自如了,方先生还没有出现。那我能怎么办呢?只好靠在椅子上翻翻书了,要看点新鲜的,在书案上翻了翻,抽出一本《孟子》,又拿出我升级打怪的精神来,读起了“孟子见梁惠王”……我靠,能不能有个人来给老子讲一下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方先生怎么还不来,老子只听说过学生旷课的,还有老师旷工的?

第6章 江东四俊(二)() 
方先生来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特么居然安安静静地在存墨堂里待了一天?我靠,这还是我吗?我简直都不认得自己了。

    他还没有走到我跟前,我就已经闻到了一阵酒气,作为一个曾经天天泡酒吧的人,这味道简直太熟悉了,我的酒瘾几乎是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自觉舔了舔嘴唇,顺便咽了口唾沫。方先生根本就没怎么看我,直接坐到侧边一张椅子上,估计是喝大了,靠着椅背眼神都有些迷离。

    我放下《孟子》,翻开《论语》,找到了昨天讲到的内容,接下来的一句话又是孔夫子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我瞅了瞅方先生,他喝成这个样子,能把这句话讲明白嘛?毕竟我光是把这句话念清楚就费了不少力气。

    他歇了好一会儿,起身走到我面前,一把将我手里的书抽走,扔在一旁,笑道:“先生知道你好奇心重,夫人说你曾问起先生的事。今日不读书了,先生给你讲个故事。”虽然他笑得比哭还难看,但无所谓了,这话我一听就来了精神,可是……我其实也挺想知道孔子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的,算了,先生的八卦比较重要,就不和他计较他不务正业的行径了。

    这个……其实不是方先生自己的故事,而是他一个朋友的故事。话说十几年前,江东……指的是南京?算了还是关注重点,当时江东那块地方有四个比较有名的人,被人合称为“江东四俊”,他们分别是——方彧、颜谦、程逸之和仇元度。这四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年纪最小的仇元度当时才十六岁,方先生讲的故事里的主角就是这个人了。

    仇元度以剑术闻名江东的时候才十六岁,根据我的总结,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厉害,而是他有个厉害的爸。他喜欢和人打架,别人碍于他爸的面子都让他几分,所以他很少输。除此之外他爸还很有钱,可以供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请人吃饭喝酒,这一来二去的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了。我靠这不就是混混里混得好一点的混混吗?打架喝酒,谁厉害谁是老大,仇元度他厉害啰。顺便一提,老子以前还以为拼爹是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原来这么早就流行了?可惜老子没爹可拼……等一下,好像不对,老子现在也是有爹的人了。

    继续说正事。江东那时候看重出身,仇元度的老爹仇畴是从北方逃到江东的,而且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他是北方最大的杀手组织“七不杀山庄”的庄主,后来北方实在太乱,他爹也就隐姓埋名在江东做起了地主,偶尔卖弄一下本事。别人只觉得他深不可测,不敢轻易招惹他,本来安安分分没什么事,偏偏仇畴有个轻狂的小儿子仇元度。我靠,原来“坑爹”在古代也已经有了啊!

    天下兴亡,其实跟我没什么关系,只要日子过得去就成。我估计仇畴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的小儿子很厉害,请客喝酒竟然结交到了当时陈国的帝师方彧,主要是因为这个方彧嗜酒如命。皇帝陈叔宝是个爱附庸风雅的人,非常喜欢方彧的才,至于爱喝酒的缺点就无所谓了,而且严格说来爱喝酒也算不上什么缺点好不好。方彧感激皇帝看得起他,死心塌地要替皇帝效命。你说要是个明君还好,遇到不怎么明的君,那就很闹心了。更何况方彧遇到的,还是个亡国之君。

    开皇八年冬天杨素带着隋军开到了长江,陈国要完了。

    要我说方彧实在是很傻,比他更傻的人就是仇元度了。他在方彧的请求之下,居然混进了杨素的军中,企图刺杀杨素。我靠,一群蠢货,这特么还江东四秀呢,江东四傻还差不多。结果肯定是失败了,因为我都不用打听也知道杨素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杨素是那么容易被杀的吗?想想老子当年在老大手底下混了那么久都不敢动手,就是怕搞不好把自己栽进去,这位“江东四俊”的小弟弟还真是又傻又天真。

    他以为自己的剑术很厉害天下无敌了,有恃无恐进了杨素的中军大帐。其实差一点就成功了,因为他是瞅准了时机趁着帐中没人的时候下的手。可是杨素又不是吃素的,仇元度哪有那么容易就能把他杀了?然后,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出场了。

    杨玄感比他老爸还厉害,仇元度一个十六岁的小屁孩怎么可能打的过?当然要输了,杨素出乎意料地大度,居然没有杀仇元度,先生说因为仇元度长相俊美。不过杨玄感因为嫉妒他的相貌,在他脸上划了一道口子。我靠,那个杨素难道是同性恋?长得好看还有这好处啊,我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后来杨素就回去了,这样就完了吗?当然不是,因为陈国在我出生……不对,在李建成出生的那年还是不可避免地灭亡了。杨素虽然放过了仇元度,但是杨玄感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专门去了一趟建康,以重兵围了仇家的田庄,将上上下下百十口人全都杀了,仇元度的父母兄长甚至家中幼妹没有一个活口。只剩下在江南四俊之一的颜谦那里喝醉了的仇元度自己幸免于难,他得知灭门之祸的噩耗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失踪了。而方先生,身为仇元度的朋友,一直找了他十几年,连个屁都没见到。又快过年了,方先生想到失散的朋友,所以心情不好。

    就为了这么个事儿啊?哎,想当年我和那群兄弟们喝酒,都是喝到断片叫人抬回去,因为过了今天没有明天,说不定酒才醒就听说哪个兄弟被砍了。死别也就那样,活得好好的人分开了,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书读的不够多根本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心情,比如说,我一个人喝酒的时候,想到我的兄弟在另一个地方和我一样在喝酒,那大家都开心喝酒就好,干嘛要愁眉苦脸?退一步来说,要是兄弟真的被人砍了,愁眉苦脸又不能让他活过来,何必呢?还有,俩男的天天待在一块,不怕被人误会啊?

    故事听完了,老子也差点就睡着了。根本和师父以前和我讲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沾不上边,这个方先生也真够矫情的。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个小混混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兄弟被砍也挺伤心的,可是伤心一阵日子还是照样得过啊,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无所谓了,方先生一看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我勉强揉了揉眼睛,问道:“方先生,方彧姓方,您也姓方,他是您什么人呢?”问完了还暗自得意,像我这样求知欲这么强的人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方先生抖了抖衣服上的酒渍,这当然是白费力气,酒渍都已经干掉了。他默默地站起身来,推开门看了看门外已经暗下来的天色,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像这样故作深沉的架势,老子最讨厌了,想说就说,不想说就拉倒,像这样给我一点希望,却又没什么希望的做法一点都不干脆。

    “江东俊彦,岂仕北朝乎?”方先生摇了摇头,就这样走了。我靠,什么意思,能不能好好说话?

    门外的冷风嗖嗖地往存墨堂灌,我冷得打了一个激灵,不说清楚是吧,没关系,我自己弄清楚。

    岂仕北朝乎?就是说不仕北朝,不仕……不仕……我靠,老是方先生方先生的叫,差点忘了,他不正好叫方不仕嘛!他是江东名士我是知道的,难道说……方不仕就是方彧?可是……方不仕长这副模样,还好意思叫江东四俊吗?比起我来,他简直是很丑,不但胡子一大把,黑瘦黑瘦的脸上有好多皱纹,眼睛耷拉着,除了问我问题的时候还有点神情外,讲课的时候也十分木讷,只有把我吓到的那次,才有点精神,可是那次他显然不怎么正常,就这副尊容,让我怎么把他和皇帝的老师联想起来?我靠,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方先生是皇帝的老师?那我将来很可能也会当皇帝——只要把我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弟弟盯死就行,不过方先生的学生陈叔宝……听说是个昏君啊,我靠,老子才不要当昏君呢,可是怎样才能当个好皇帝呢?等等,这个问题考虑得似乎太早了一点,毕竟我现在才八岁。

    接下来的日子方先生又恢复了一贯的严肃古板,好像那天他啥都没干也啥都没说过。但是我可不一样,我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记性好,想让我忘掉听过的话,不可能的。

    所以我在他讲课的时候开始经常浮想联翩。就说他第二天教我那句“义之与比”吧,我就想仇元度他为啥要去刺杀杨素,陈国灭不灭跟他又没什么关系,他老爹是北方人,又不是什么名士什么的,他犯得着吗?要说是为了方先生,方先生和他更是非亲非故,只是为了要喝他的酒才和他结交的,他脑子进水了去给方先生卖命?想当年老子做混混的时候,师父最后被砍死,我都没去帮他一把,因为那次火并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又不是傻子干嘛去送死?那仇元度呢,难道是因为这句“义之与比”?我靠,是说老子不够义气?难道这就是我当不了老大的原因?可是瞧瞧仇元度最后的下场,值得么?

第7章 江东四俊(三)() 
我靠,管他值不值得呢?老子做事只看心情。不过我仔细想了想之后,觉得江东四俊的名声在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仇元度去杀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