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轻轻一笑道:“这话听上去本是俗得不能再俗的话,却不知为何,竟也有几分禅意。”

    第二日朝会,便有人奏报说一向安分的南梁萧铣居然派人到长安来下了战书。

    我初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以为是有人弄错了,看罢呈递上来的战书,才终于相信,去仍然问道:“萧铣不是早已放马南山了么?他怎么又有心思逐鹿中原了?”

    窦诞出列奏道:“回陛下,前日有自洛阳回来的斥候,曾报告说自洛阳有一行人南下,并不知原委,现在看来,想必是洛阳因势孤,才挑动萧铣与其合作,意图兴兵犯长安。”

    我冷冷一笑,道:“朕本意先定洛阳,再南平萧铣,如今他竟先来挑衅,倒是正好。”

    朝臣之中,既有赞成出兵的,也有不赞成的,我却因此前魏徵曾深得萧铣信任,将他的小朝廷已经搞了个乌烟瘴气,明知其兵力虽多,终是不堪一击,因此朝堂之上议论喧哗,我却毫不在意,只想着等到朝会结束之后,与韦挺商议择定领兵之人。

第436章 御驾亲征(一)() 
关于人选,其实我自己早就有了,不过仍要做出一副听听他们如何说的样子来,表明自己并非独断专行之人。我现在明白,原来帝王心术其实不过尔尔,只希望朝中能有将自己的心意说出来的人,而古来的昏君其实也并非都是受了佞臣挑拨,比如从前的汉武帝刘彻疑心太子谋反,逼得戾太子自杀,多半也是因为受了太子的威胁,自己心中想要如此,并不全是受了蒙蔽,否则父子之间何至于此?而其后的轮台罪己诏究竟有几分情是真,恐怕也不得而知。

    想到此处,我心中一凛,当年老爹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曾疑心于我,若非我一直都对继承皇位不甚上心,下场是否也与戾太子相类了?不过刘彻与老爹皆是年纪大了,我想自己过了知天命之年,必定不要再做皇帝,将帝位让给承宗便很好。

    承宗也长大了,估算日子,冯立派人到江东去请颜不济,应当早有回信,却不知何故到了如今竟还没有半点消息。

    在长安做了皇帝之后,我又托人送信给冯立,让他将崔言书和承宗都接到长安来,消息已经传出,可也是没有回信。

    子闵每每提及此事,我因存心想给子闵一个惊喜,总是遮掩过,推说大业未定,她们在南方要算比较安全,否则长安一旦再生变数,带着承宗要如何是好。子闵也就不再理论。

    因韦挺找不到合适的人,过了两日,在朝会上我便将这个问题交给了群臣议论,议论良久的结果,都认为柴绍可去,可柴绍却当场便推辞不去,理由是生病了。

    我心中奇怪,三娘这两日从未提及柴绍生病的事,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生病了?虽然心中疑惑,我仍是不动声色,只轻轻点了点头,命他们再择他人。

    自我回长安之后,一向闭门不出,等我做了皇帝,却又来朝贺,可每次朝会都只站在阶下不出一语的陈演寿,听了身边的人一番议论,连连摇头,最后似乎终于忍不住出班奏道:“陛下,既选不出合适的人,微臣倒是替陛下寻得一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陈演寿虽然早年也是太子府的幕僚,可他与老爹的关系甚好,不同于裴寂的通达机变,他身在太子府虽确是一心辅佐于我,心底里却认为自己是老爹的人,老爹死后,他明知事情不如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却装聋作哑,并没有与人议论,直到温振被杀,他也似毫不关心。

    此刻,他却站了出来,说话虽隐晦,总比不说得要好,我也好奇他究竟会推荐谁,便问道:“不知陈长史推荐何人?不妨说来一听。”

    陈演寿拱手道:“微臣以为,不如陛下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我心中一动,他的提议,正中了我的下怀。我轻轻一笑,却并不理会,只转向众人,想看看众人的反应。

    韦挺闻言便有些急不可耐地出列,朝我拱手道:“微臣糊涂,陈长史所言极是。”

    陈演寿自从我逃离长安之后,便与我少有往来,他的话不能代表我的意思,可韦挺此时出列附和,却被众人都看在眼里,我没有发怒,也没有反驳,便是等于默认。而且在他们看来,韦挺的意见,其实就可以间接地推知我的意思。

    阶下不乏在君王身侧相随多时的人,见了我的反应,立刻便出列附和,我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事情竟会如此顺利。

    只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立刻便出现了,我走了,长安怎么办?万一有人趁我不在,袭击后方,抢占了长安,那无论我南征萧铣是胜是败,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样一想,心中便觉得有些犹疑不定,四顾之下,又瞟了瞟柴绍,仔细看去,他其实并没有任何异常。我才明白原来柴绍方才的推让也是因为猜到我想要御驾亲征这一点,因此即便能够领兵,也只好说推辞不去。

    事情便这样说定了,朝会散了之后,我单独召见了陈演寿。

    陈演寿似乎明知我要找他,不卑不亢地进了两仪殿,朝我躬身下拜,他在太子府时,为太子府长史,名义上是师长,实际上也相当于督导,我明知他朝我下拜十分不妥,便慌忙扶起他道:“陈长史,不必多礼,请坐。”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坐榻。

    我想了想,命人在桌案的另一边也设一方坐榻,与他相对而坐了,才道:“陈长史,朝会上您提及让我御驾亲征的事,虽然我心中也如此打算,可必得长史提出来,我自己却不敢提,如此,多谢长史好意成全了。”

    陈演寿摸着胡子轻轻一笑,道:“皆因他们所择之人,大多不行。我想陛下初即帝位,恐怕少不得要做几件事压服众人之心,擒杀温振便是其中之一了。”

    听他如此说,我免不了低下头去。

    陈演寿又道:“温振难道当真便该死?非也,他忤逆陛下,陛下若不杀他,何以立威?实不相瞒,从前在太子府,我只见陛下治理国事有方,料定陛下不会是昏庸之辈,因此才不过问此事。如今陛下身为天子,已成定局,只是定居之中仍包含许多变数。”

    我点点头道:“长史之言,建成亦知。此次南征,倘若收服南梁,得胜归来,那洛阳一座孤城亦在掌控之中,倘若败了……倘若败了,却不知建成是否还回得来,倘若果真如此,请陈长史多多费心,照拂元吉些许。”

    陈演寿听了我的话,不知何故竟冷冷地笑了笑道:“陛下有此心意已经足够,请放心。”

    他请我放心,自己却似乎很不放心我,似乎早有准备,自袖中取出一幅行军图在桌案上展开,笑道:“这是当初身为南梁使者的魏徵送与我的,那时我还纳闷,想不到也是陛下结交之人。”

    说着又细细地帮我分析了一番南梁的兵力布防,又嘱咐我不可急兵冒进,说了好一会儿才告辞离开。

第437章 御驾亲征(二)() 
其实长安的兵力十分有限,陈演寿走后,我不再见外臣,转身回了如今子闵住着的甘露殿,心中却想着萧铣号称四十万大军,我如今若不能拿出势均力敌的兵力来,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可我现在却是在长安,非是在河北,便是在河北,手中可用的兵力,如今也不过十万,长安的所有军队倾巢而出也才不到十万,到哪里去找四十万大军?

    子闵听到我一直在叹气,便问道:“大哥在朝中遇到何事,不妨说出来,局外人说不定能开解,也未可知。”

    我心下一动,她的话不错,便道:“子闵,你可听说了?萧铣与我们作对,竟将战书送到了长安,发誓不夺取长安,誓不罢休。他若是存心要取长安也就罢了,可恨他之所以出兵,竟全是因为洛阳派人去挑拨所致,我想若不先扫平江陵的狼烟,洛阳一隅之地的那些人,恐怕不知道厉害。”

    子闵一笑,拉着我的手道:“大哥说句话,比起从前来,戾气要重得多了。”

    我闻言,想了想似乎确实如此,见子闵不太喜欢,扶着她的肩膀道:“你若不喜欢,我……”

    子闵朝我连连摆手道:“大哥,是我说错了话。我若是说,大哥如今说话,越来越有帝王的气度了,你该高兴了吧?”

    我一笑,道:“你专会安慰人。”

    子闵道:“大哥是觉得兵力不够?”

    我道:“正是如此。”

    子闵笑道:“大哥,你可真是糊涂,我且问你,当年曹孟德与周公瑾赤壁之战,号称八十万大军,你当他的兵力真有八十万?据我想来,怕是把押送粮草辎重的士兵和那些临时拉来的民兵也算上,也不够数。大哥从前难道未曾在军中厮混过,如何连这个也较得真?”

    我道:“子闵,你有所不知,此战……”

    子闵未及我说完便打断道:“大哥又小瞧人了,我如何不知?大哥若是胜了,便可以君临天下,若是败了,只怕回不了长安,正是因此,子闵有一个不情之请,请大哥务必答应。”

    我伸手捂住她的嘴巴道:“你不必多言,我已经答应了,没有道理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你放心,从前我答应过你的事,如今也算数。”

    子闵一笑,正要说什么,一阵脚步声响,殿外有一个侍从跑进来,说韦挺、窦诞、窦孝湛以及三娘、柴绍都在两仪殿外,说是要见我。

    子闵闻言将我一推道:“大哥快些去吧,别让他们等太久了。”

    我笑了笑,便起身出了后宫,回到两仪殿。

    三娘总是急性子,见了我便道:“大哥,陈演寿那老头分明是故意找事,如今长安人心未稳,大……皇兄如何能离开?便是离开了,一旦战败,后果便不堪设想,皇兄还是不要去为好。”

    我瞅了瞅柴绍,他站在三娘身后,一脸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又以目指了一下三娘,我便知是他拦不住,走到三娘面前道:“可我若在大兴宫中躲着,也不像话。”

    三娘闻言道:“安内而后攘外……”

    柴绍实在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凑在三娘耳边道:“如今人家已经欺上门来,难道叫陛下坐视不理?”

    三娘拿眼瞥了一下柴绍,气得“哼”了一声道:“你去有何不可?我听说朝会上有人推荐你去,可你却称病?我问你,你哪儿生病了?”

    柴绍被三娘问得无言以对,连连后退了好几步才又勉强站住。

    韦挺在朝会上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我了,我却不知他为何还要来,他见三娘与柴绍旁若无人一般,便轻轻咳嗽了一声,朝我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

    我轻轻一笑,摆手打断道:“这两仪殿中,又没有旁的外人,你我相称便很好。”

    殿中之人闻言皆是一笑,韦挺接着道:“微臣……遵命。”说着朝三娘拱了拱手道,“平阳公主前言甚是,可公主只考虑到其一,却未曾考虑过其他?不如听我一言如何?”

    三娘闻言才转过头来,不再瞪着柴绍。

    韦挺道:“陛下御驾亲征,其实也是我私下揣度,以为陛下即位不久,若要服众,须得做一两件大事压住众人才是,只杀一个温振,恐怕不行。”

    窦诞也道:“韦尚书说得不错。三娘,陛下自有考量,长安之事,我想陛下已经有了主意。”

    我点点头,踱了两步,回身朝面前诸人拱手道:“建成一旦离京,长安诸事,便交托于诸位了。”

    柴绍道:“陛下放心,绝不会有任何差错。”

    我想了想,对三娘道:“便如父皇驾崩我还未归之时一般,仍要你来掌控全局,可找他们商议。倘若内政有事不决,找裴叔父;若遇兵争,找陈长史。”

    三娘道:“裴叔父可当得张昭,可我却不知道,陈演寿如何当得起周瑜了?”

    韦挺笑道:“平阳公主,今日提出让陛下御驾亲征的人,正是陈长史。”

    三娘惊讶道:“咦?陈演寿不是从来不关心这些事,只关心自己的小命么?”

    我走到三娘面前正色道:“你日后无论对我如何无礼,我都不追究,可却不能对陈长史无礼,知道么?”

    三娘道:“当初他在太子府,对皇兄很是保留,如今见大哥坐稳了皇位,便想法逼迫皇兄,万一你回不来,便中了他的下怀了。”

    我摇摇头道:“陈长史不是那样的人,三娘,你对他实在多有误会。”虽然我不知道三娘为何会如此看待他,却明知事出有因,只是不知该不该问,因此也就没有问。

    议事已定,窦孝谌朝窦诞拱手道:“父亲,我想……”他话未说完,窦诞便瞪了他一眼,又回头对我道:“谌儿想要在军中历练,请陛下恩准。”

    我心中暗笑,原来做父亲的,也是千差万别。

    长安内外,除了留下不多的人之外,又征发了一些人,一共凑了十二万兵力,加上河北正在南下的五万由李靖率领的兵,所有的不超过二十万,我想了一想,便号称三十万了。

第438章 折节请将(一)() 
我再一次穿上甲胄,不知为何,心中似乎多了别的什么东西,却分不清是唤醒了嗜杀的某些属性,还是说只是因为再次亲临战场,下意识觉得兴奋之故,总之,无论如何,我的心情不坏,毕竟这一次南征,我成竹在胸,必定不会有差。

    时值夏末,暑气还未退去,天又下起大雨来,我还未及出发便遇到了天气阻路,便只好下令全军整顿三日等到雨停,若三日之后雨还不停,无论如何也是要出发的。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据窦孝谌告诉我,军中几乎有一大半人觉得我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懦夫,遇到一点情况就畏缩不前,实在有失帝王的尊严。

    我听罢一笑,不予理会,却在第二日冒雨亲自去拜访了一个人,许绍。

    说实话,我并不太喜欢他,一则因为他是老爹的心腹重臣,曾伴随老爹征战天下,一直不离左右,除了老爹之外,将其他的人都不放在眼里;二则是因为,我回到长安这么久,也已经登基为帝,他却自恃身份,从从不来朝拜。比起陈演寿来,他还要顽固得多。

    这自然是因我与他并无什么往来之故,可他的态度,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他并非自是自己,而且他如此做,是料定了我根本不敢拿他怎样,就目前而言,我也确实不敢把他怎么样。

    许绍府邸的大门紧闭,里面也听不到一丝人声。我撑着伞在门外立了片刻,想了想,才敲响了门上的铜环。

    开门是一个小厮,并不认识我,见我神色庄重,问我有什么事。

    我看向门里,淡淡一笑,道:“在下有事,想请见你的主人,不知可否通传一声?”

    那小厮回头瞅了瞅,又转过头来朝我摆摆手道:“这位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家主人近来身体抱恙,不见外客,先生还是请回罢。”

    我冷冷瞥了他一眼道:“哦?既是抱恙在身,理当探视。”说着便闯入里内,一边道,“你既不肯通传,恕在下冒犯了。”

    那小厮见我硬闯,竟也微微冷笑,侧身不知从何处拔出一柄剑来,挥剑便朝我刺来。

    这一剑猝不及防,我只觉得身后一阵寒气,足尖一点,滑开数尺才勉强避过,见这开门的小厮身手不弱,便没有存伤他的意思,只解下软剑,截断了他的剑刃。

    他见兵刃遭损,似乎呆了一呆,随即便以半柄断剑朝我攻来,我轻轻一让,便退到了他身后,趁他转身之际,突然欺近,将剑搭在了他的肩上。

    他一愣之下,手中的断剑已经被我夺去。

    经此一番比划,不知为何,我对许绍的嫌恶竟减去不少,仔细打量这小厮,却是五官俊朗,根本不像是下人模样,便笑道:“阁下年纪轻轻,身手便不凡,日后必定大有可为。”

    那小厮模样的人冷冷地瞥了我一眼,道:“身手不凡?我如今是先生的手下败将,那先生的本事,便更加无法描述了?自夸到如此地步的人,我还真没见过。”

    我闻言不禁失笑,这人实在有趣,便不欲与他为难,只道:“带我去见许绍。”

    那小厮“哼”了一声道:“家……我家主人不见客,你不如杀了我。”

    我道:“哦?我正想看看许绍抱了何恙在身,你又何必你领路,跟我走!”

    那人极不情愿地被我押着过了二门,走到院中,我仔细看了看,朝东面走去。

    那小厮冷冷道:“这位先生对许府的情形倒是很了解。”

    我道:“很了解说不上,不过很久之前曾随家父来此拜访过,因此有些印象罢了。”

    说话之间,已来到东院的一间屋子前。

    我站在门外高声道:“许将军,请出来一见吧。”

    过了很久,才看到前面房间的门缓缓开启,许绍自屋中走出来,见了眼前的情形,面上闪过一丝紧张,随即却仍不动声色地朝我拱手道:“原来是陛下亲临,未曾远迎,请陛下恕罪。”话虽说得滴水不漏,却并不下拜,也没有任何抱歉之意。

    被我押着的小厮却诧异地回头又打量了我片刻。

    我道:“想不到二十年过去,许府竟荒凉至此,倘若父皇还在世,见许府败落景象,只怕也会伤怀。”

    许绍冷冷一笑,道:“不知陛下前来有何事?犬子无知,冒犯了陛下,老朽代他向陛下谢罪。”

    我早便猜到这小厮模样的人便是许绍的儿子许智仁,收起了剑道:“许将军,今日建成前来,有一事相请,许将军若能答应,建成便不追究此事。”

    许智仁脱了险,却并不朝我道谢,只是走到许绍面前拱手道:“父亲,孩儿无能。”

    许绍笑道:“非是我儿无能,只是这位皇帝陛下身手确实不凡,据为父看,便是两个你,也并非其对手,你不必自责。”

    他们父子你一言我一语,其乐融融,竟完全没将我放在眼里,见此情景,我不禁想到了老爹,从前也是父慈子孝,也曾相谈甚欢,只是之后发生了太多的事,老爹揽得皇权在手,太沉重,便必须要舍弃些什么。

    沉思之间,竟没听到许绍在叫我,他又叫了一遍,我才回过神来,不过他说了什么,我还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许绍见我如此,大概也已经猜到了什么,只朝许智仁道:“去收拾收拾前厅,准备接驾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