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外一道人影一闪而入,卢彦卿一见之下,哈哈大笑道:“原来竟是个和尚!”

    我见了来人,笑道:“多谢救命之恩。”

    宇文化及看了看我,摆手道:“不必谢我,还你的。”

    说着又对黑衣人道:“楼底下那些人,已经被我收拾干净了,就剩你一个,自己看着办吧。”

    那人冷冷一笑道:“加上你,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宇文化及点头道:“不错,当日你们刺杀李孝恭之时,已经被我发觉。众人之中,以你的身手最好,你的确可以自大,不过我自认在剑术上还有些造诣,这位公子的轻功又在你之上,我们虽不是你的对手,至少可以搏一搏,而你……”

    卢彦卿没等宇文化及继续说,已经忍不住打断了话头,替宇文化及说道:“而你以一敌三,寡不敌众,全身而退只怕都难吧。”

    黑衣人没有等卢彦卿把话说完,早已听得不耐烦,猝不及防地朝我刺来,剑势之快,我根本避无可避。

    卢彦卿和宇文化及同时想来救我,我却轻轻一笑,“哐”地一声,侧身避过。

    那人一击不中,停剑细看,却见剑身只剩下半截。

    他诧异地打量着我,以半截残剑指着我道:“你……”

    卢彦卿哈哈笑道:“连兵刃都被人给削了,还打什么?丢人!”

    宇文化及会心一笑,那人犹豫了一下,飞身朝窗外而去,才移了一步,便见宇文化及挡在窗口。

    他见势头不好,双足一点,翻身一跃,便直接从二楼跳到了楼下的大厅之中。

    大门本来是关着的,不知何时却又被打开了,李世民当门而立,颇有守株待兔的味道。

    黑衣人见前路有李世民挡着,似乎并未将李世民放在眼里,手中虽只剩了半截残剑,却毫无惧色地朝李世民冲了过去。

    李世民转身自亲兵腰间抽过一把刀,刀刃朝上举在面前,冷冷道:“朕的天下,岂容他人随意践踏?”

    说话之间黑衣人已经来到了李世民身前,他的兵刃少了一截,却毫不在意,眼看便要刺到李世民,只见李世民横刀一劈,竟只稍稍将黑衣人逼退了半步。

    李世民显然不是黑衣人的对手。

    卢彦卿看了一眼,纵身跃下楼,不出片刻便来到了黑衣人身后,他对李世民道:“喂!这人……”话未说完,黑衣人似乎怕他乱说,反身又朝卢彦卿攻来,卢彦卿没说完的话没法接着说,只好连连退了几步。

    李世民身后多了一人,见那人与卢彦卿纠缠,附在李世民耳边说了几句话,李世民原本不错的心情一下子便被破坏了,他皱眉看着厅中二人缠斗,有转头对身后的人吩咐了几句。

    那人点了点头,便绕到李世民身前,拔出佩剑也加入了争斗。

    即便是二人对一人,那人手中兵刃折了一截,仍占了上风。

    宇文化及见状对我道:“这人要交给谁?”

    我愣了一下,看着李世民道:“便给他。”

    宇文化及点了点头,飞身而起,闯入其中,只一串佛珠,便分开了三人。

    他对黑衣人道:“只怪你今日运气不好。”

    宇文化及虽然是笑着说出这句话,但话里阴森森的语气,一如当年。

    那人冷冷道:“你一个和尚,少来多管闲事!”

    他话音刚落,自杜康居后堂又转出一个蒙面人,正是唐临。

    黑衣人见形势不利,环顾四周,想要逃走,却发现退无可退。

    我转身进了琴室,放下帘子不再观战,却坐到琴案旁,将刚才被打落的琴重新放好,调了调弦,弹了一曲。

    一曲没有弹完,厅中突然便静了下来,只剩下琴音不绝。

    “郁先生处乱不惊,在下佩服之至,他日定当再登门拜访,后会有期。”

    李世民的声音自楼下传来,我听见围在杜康居外面的士兵都被撤走,李世民本人也和他们一同离开了。

第314章 神策军营(四)() 
过了不久,宇文化及反身回到楼上,笑道:“虎父无犬子,他也厉害的很,日后自己当心。”

    他从来时的窗口一跃而出,我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来不及问他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唐临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只剩下了卢彦卿。

    他回到琴室,似乎是跌坐在榻上,摇头道:“郁先生,那个人……那人看来不想杀你,他要是真要杀你,我们根本就逃不掉!”

    我闻言笑道:“我没打算要逃。刺客若真要杀我,那在窗外观战的和尚不会袖手旁观,他是知道窗外有人,却分不清是敌是友,因此开始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卢彦卿听了我的话,又是一惊,道:“看来是我小瞧了先生,你想找到他们的藏身处,我带你去。”

    我道:“我不会去,自然有人陪你同往。”

    卢彦卿有些失望,随即却道:“既然如此,今晚便去。”

    我想起一件事来,问道:“那刺客也是神策营的人?”

    卢彦卿点头道:“对,来人姓张名亮,本是瓦岗人,与王伯当关系甚好,后来王伯当与长孙无忌暗中有了往来,他便索性投身入了神策营,身手之高在神策营中无人能敌。”

    我道:“神策营中除了他之外,还有什么人?”

    卢彦卿想了想道:“除了张亮,其他人的名字我一向不记得,见了面,或许还能认识几分。”

    我心中暗笑,这人潇洒风流,原来是个糊涂公子,怪不得他听说了我的名字,竟也毫不起疑。

    正思虑间,一抬头却见崔少卿不知何时立在门外,见我注意到她,才慢慢走进来道:“方才荀大哥醒了。”

    我“噢”了一声,立刻便要上楼,崔少卿却拦住了我道:“荀大哥得到消息,有神策营的人……混入了齐王殿下的军中。”

    卢彦卿“哼”了一声,道:“掌柜的,你有酒吗?”

    崔少卿愣了片刻,仿佛终于回过神来,轻笑道:“自然是有的。”

    卢彦卿道:“噢?掌柜的,你送我几壶酒喝,我可以帮你们一个忙。”

    崔少卿笑道:“难道公子……”

    卢彦卿扬了扬头道:“神策营那些人,我都认识。”

    我摆手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弄清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应当清楚今日摆明了是长孙无忌要置他于死地。”

    卢彦卿道:“哼!这些事实在无聊透顶,在下先告辞啦!”

    卢彦卿走了之后,我朝楼下看了看,才知道原来方才的一番打斗,早已将杜康居弄得乱七八糟,阿寿此前摆好的桌案等物事皆被踢飞,很多都被兵刃切得七零八落,我回头看了一眼崔少卿却并不以为蹙,反而笑道:“经此一番,杜康居可真的要歇业一段时间了。”

    我道:“如此一来,夫人只怕损失不少。”

    过了两日,子闵和仇不度回到杜康居,他们原本是为了调查神策营的事,如今看来已经有了结果。

    据我所知,早在老爹起兵之前,长孙无忌便在李世民的授意下组建了神策营,神策营建立之初,根基并不稳固,营中之人大都资质平平,那年除夕,那么多人在母上大人和若修坟前围攻我,不过以我与张文苏二人之力便将他们杀得一个不留,后来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好将神策营的事告知老爹,从此神策营便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了李世民部下的一支常备军队。

    当然,这只是表象。

    根据仇不度和子闵此次打探带回来的消息,当年神策营围攻我与张文苏,不过是长孙无忌小试牛刀,在那些人被我和张文苏杀了之后,一个更加强大的神策营被留了下来,那个被抓的刺客张亮,便是神策营的元老之一。

    在李世民发动兵变控制长安之时,神策营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潜入皇宫,控制并策反了宫门卫士,最后逼迫老爹不得不将皇位让给李世民的,也是神策营。

    只是李世民一向忙于军中之事,对外征伐,神策营一直交由长孙无忌统领,可当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他与长孙无忌之间就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做皇帝的人最怕的便是来自臣子的威胁,长孙无忌功高震主,手中又握有一批死士,李世民当然不会放心。因此他曾明里暗里试探过长孙无忌很多次,可这位吏部尚书却仍将李世民看作当年与他结交的小孩子,似乎他的皇帝之位全靠长孙无忌的谋划才能得到,因此颇有些居功自傲,有时候言语之间甚至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

    以我对李世民的了解,他本性高傲,如今更是贵为天子,绝对不会允许长孙无忌目中无人,长孙无忌图谋不轨便在情理之中了。

    李孝恭被杀,是剪除李世民臂膀的第一步。因为李孝恭是公认的能征善战,在军中威望极高,尽管丢了洛阳,李世民也并未深究,杀了他,便能引起军中不安。

    陈叔达被杀则是一箭三雕之计,除了他与长孙无忌之间的私怨,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我,自我在长安声名鹊起,长孙无忌开始密切注意着杜康居的动静,杀陈叔达便是来试探我。当然他也派了卢彦卿来打探消息,可卢彦卿本就是被他逼迫,而且性格狂妄,桀骜不驯,难以驾驭,即便卢彦卿对他说了什么,他也不可能完全相信,而且陈叔达之死在卢彦卿造访我之先,卢彦卿身为神策营的人,嫌疑不可谓不大。

    我一边听仇不度的讲述,一边却连连摇头。

    子闵又道:“大哥,除此之外,长孙无忌如今利用神策营的力量,开始笼络朝臣,据被抓的刺客交代,右卫将军侯君集已经暗中倒戈了。”

    如此看来,李世民的小朝廷实在是风雨飘摇,他无暇自顾,根本没有精力来找我的麻烦,即便他有所怀疑,恐怕也要等他看清形势,与长孙无忌来个了断再说。

    而我,则似乎成了被长孙无忌利用的棋子,这感觉实在糟糕透了。

第315章 后生可畏(一)() 
杜康居果然如崔少卿所言,关门歇业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并没有人怀疑,其实自从荀一受伤,崔少卿就根本没有心情再管这间酒馆。

    我仔细地回忆入长安以来的种种,恍然间发现原来自己竟一步步落入了长孙无忌的算计,他杀李孝恭的目的便是为了撼动在外的将领,而我则让荀一四散消息助了他一臂之力,我想他私底下应该和领兵在外的人早有了联络。

    想到这些,我根本难以安枕,这大唐的天下,是老爹辛苦打下来的,怎么能因为手足相残,便将这大好河山拱手送给他人?

    子闵见我一脸愁容,轻声抚慰道:“大哥,时间不早了,早些睡吧。”

    我点了点头,却坐在灯下不动。

    子闵颇有些无奈,挨着我坐下道:“如今局势并不算坏,李世民若果真与长孙无忌翻脸,也不会……”

    我摆手没有让她把话说完,望着面前的烛光道:“我要入宫一趟。”

    子闵一愣,随即道:“贸然便去,太过危险。”

    我道:“陈叔达被杀,父皇在宫中无援,我实在有些担心。”

    子闵道:“大哥,父皇征战半生,开大唐之基业,并非泛泛之辈,朝堂之上后宫之中不乏忠良,我想陈叔达遇害之事,父皇定已知情,大哥不妨再稍等两日,父皇若还不派人来与大哥联络,再入宫不迟。”

    经她这一提醒,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裴寂。

    从前在老爹为天子的时候,裴寂身为宰相,在朝中声望极高,李世民兵变之后,他便被降了职,尽管碍于老爹的面子,还没有对裴寂怎样,可一旦李世民坐稳江山,他一定会想起当年刘文静被诛的隐殇,裴寂的下场,只会比刘文静更为悲惨。

    如子闵所言,过了两日,果然便有人来敲杜康居的门,是一群酒客。

    其实来杜康居喝酒的客人不少,杜康居歇业之后,前来询问的也不少,崔少卿受不了他们在酒馆外的闹腾,一一告知原因,他们也就散去了。

    可崔少卿好言好语的解释对这群人根本就没用,他们硬是拦在门口不肯走,非要崔少卿卖他们酒喝。

    有嗜酒如命的人,从前方先生如此,如今认识的卢彦卿也是如此。

    可这些人……我心中一动,对阿寿说了几句话,请崔少卿答应了他们便是。

    崔少卿听了阿寿的话,眼见实在推脱不过,便只好放他们进了门,却仍然将门关上。

    大厅中的确如崔少卿所言,还没有整理好,他们将就着随便坐了,也不管坐榻上是不是干净,其中一人闭着眼睛叫道:“掌柜的,有酒便拿来!”

    阿寿在一旁嘀咕道:“我说几位客官,长安的酒楼多不胜数,我们这里实在是遭逢了一些变故……”

    另外一人没等阿寿把话说完便打断道:“别……别废话!公子喜欢你这里,其他地方,看不上!”

    阿寿摇摇头朝崔少卿看了一眼,崔少卿冲他点了点头,阿寿便转入了后堂。

    不多时,酒便准备好了,阿寿端着酒壶来到他们面前,四顾之下搬来一张稍微完好一点的桌案,放在上面,请他们喝。

    谁知他们竟不喝,那之前闭着眼睛的人又叫道:“有酒无琴,没趣!”

    这哪里像是来喝酒的,根本就是来找茬的。

    崔少卿脸色变了变,却仍耐着性子准备说话,这时他们同来的几个人却不管不顾地端起案上的酒来喝,才喝了一口,便都吐了出来,其中一人指着他那位要求甚多的同伴道:“我说你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喝这个?无聊!”说着竟纷纷起身要走。

    崔少卿和阿寿求之不得,根本也懒得拦阻,任他们开门而去。

    阿寿一边看他们离开一边道:“这都什么年月,京城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还这么多?”偏头一看,人却并没有走完。

    那个之前闭着眼睛挑三拣四的人倚在桌案上,以手扶额,另一个之前自称公子的人则一本正经地坐着,面前有酒,他却不喝。

    崔少卿见他们二位不走,本想由他们而去,那位正襟危坐的公子却道:“我们二人前来,求见贵店琴师,郁无伤先生。”

    崔少卿朝楼上望了望。

    我从旁观察,早觉得他们此来不比寻常,必定有事,便点了点头。

    等崔少卿将他们迎上二楼,我仔细打量之下才发现,原来这这两个人我都认识——

    那位闭着眼睛说话的人,竟是中书侍郎温彦博的儿子温振,那位年轻公子,便是二姐姐改嫁后与窦诞所生的小儿子窦孝湛。

    他们见了我,一改方才在楼下桀骜不驯的姿态,朝我拱手为礼。

    我让他们坐了,问道:“不知二位求见郁某,有何见教?”

    温振看了看窦孝湛,拱手道:“实不相瞒,我二人是奉命而来。”

    我思绪一转,道:“奉何人之命?”

    温振道:“奉太上皇之命。”

    窦孝湛也拱手接着温振的话道:“太上皇让我们来找先生,一是为了确定先生是否无恙,二是来告知先生,如今大唐内忧外患,河北刘黑闼已渡过黄河,南方则有萧铣为患,请先生务必力挽狂澜。”

    我蹙眉细思,又问道:“太上皇……没有说别的什么?”

    温振摇了摇头。

    窦孝湛却补充道:“家母……托我带句话给先生,若遇疑难,可径往府中求教。”他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十分不解。

    我愣了一下,见他们并没有带来什么比较有利的消息,只笑了笑道:“二位既然是来喝酒的,必定要喝个痛快。”

    阿寿正好端着两壶酒走上来,笑嘻嘻道:“想不到二位公子竟是贵客,这两壶酒比起刚才那些,要好上数倍,请二位慢用。”

    温振笑道:“原来这酒馆是成心不开的。”

    我道:“前几日这里变数太多,掌柜的实在吃不消,这几日的生意便索性不做。”

    窦孝湛闻言似乎迟疑了一下,突然道:“说到做生意……前几日****说起,长安城东北有一家不大的绸缎店,甚是奇怪,那里地处偏僻,做生意本不适宜,家母也曾提及此事。”

第316章 后生可畏(二)() 
我心念一动,却反问道:“二位前来,可知太上皇为何要找我?”

    温振和窦孝湛都摇了摇头。

    温振先道:“家父有言,凡上皇差遣之事,必定尽力而为。只是我实在有些好奇先生的身份,区区一介琴师,如何能左右长安之势呢?”

    我笑而不语,窦孝湛紧跟着便道:“实不相瞒,家母乃上皇之女,孝湛身为孙儿,当为上皇尽心尽力。”

    他们二人也是血气方刚之人,我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不忍,尤其对窦孝湛,他太年轻了。

    倘若他们私会乱党,传递密信的事情一旦泄露,不但他们二人死无葬身之地,与他们有关的人,也难免会遭到牵连。

    陈叔达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管是因公仇而被降罪,还是因私怨而被暗杀,哪一种对他们而言都太残酷。只是他们无论如何,恐怕想不到那么远。

    见我默然不语,温振又道:“郁先生放心,太上皇在宫中并非全无招架之功,这里有几封信,请先生收好。”

    我一看之下,那几封信的确是老爹亲笔所写,分别写给了镇守冀州的罗艺,还有老爹的旧部殷峤、屈突通和唐俭。

    信是已经封好的,我无法得知信的内容,可这几个人当初投奔李唐,看重的正是老爹的声望。

    我将信收好问道:“不知上皇之意,希望何时将这些信送出?”

    温振接着道:“先生若得空,可去拜访裴中丞,他如今染病在家,待到裴中丞病好之时则可。”

    我点了点头,他们二人便起身下了楼,但没有立刻出去,仍坐到了原来坐着的地方,阿寿早已将先前端上来的酒撤了,见他们并不走,便又给他们端了几壶酒,直到他们真的喝得醉醺醺的,才相互搀扶着离开了。

    他们的来访让我的心稍微定了定,老爹虽然被束缚在安仁殿方寸之地,但仍然可以连结于外,这至少说明,李世民小瞧了老爹。

    时间一晃,已经是第二年,武德六年已经过完了,在我的印象中,“贞观盛世”是李世民缔造的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里,他受万民敬仰,周边小国,尽皆来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