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焦达仁的叙说,凌风还是有些疑惑。金属管只有一米多长,怎么就能探明山体内的地质状况?再说,这座山丘里埋藏的是石达开太平军的宝藏,并不是哪个达官贵人的墓穴,风水堪舆、观风望水的风水秘术真的有用吗?
焦达仁对风水之术也只是一知半解,对凌风的疑问自是回答不上,只得含糊其辞,随意辩词糊弄,但很快就被凌风拆穿,最后焦达仁只能道:“那你去问阿夜就是了。”
傍晚时分,两人终于将临时宿营地架设完毕,吴迪也完成寻龙点穴秘术,正沿着山势一一收回打进山体内的金属管。
晚间,山里还是颇为寒冷,三人围着一堆篝火边喝着茶,边讨论今天的情况。
凌风还是有些不大适应野外宿营的生活。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任何现代化娱乐,连电话的信号都有些弱,对于一个自小就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的人,无异于一种煎熬。
焦达仁和吴迪安之若素,显然经常过这样的户外生活。
其实,户外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凌风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平心静气的去仰望头顶的星空。
焦达仁喝了一口热茶,问道:“阿夜,你那边的情况怎样?”
吴迪回答道:“确定了之前刘湘部挖掘作业的地点。”
凌风收回望着星空的目光,忍不住问道:“这座山丘并不是墓穴,风水堪舆之术也可以使用吗?”
吴迪奇怪的看了凌风一眼,问道:“你觉得风水堪舆之术是什么?”
听到这样问,凌风细细一想,就明白了吴迪的意思。
所谓风水堪舆就是一种对地形地貌系统的分类和辨别,因为是以《易经》为基础和理论,是以这门学科就加入了神秘和玄幻的色彩,显得有些云山雾罩、似是而非。但究其根本,去掉那些虚的、玄的、假大空的,这门学问其实和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没什么两样,只是更为博大精深而已。
吴迪今天所用的寻龙点穴秘术,不过是对山体内的地形地势进行一个探查,和所谓的墓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只是凌风还是不明白,短短的几根金属管,怎么就能探查明白整个山体内的状况?
当然,这些已经属于风水堪舆学的具体应用,需要极其庞大的基础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经验,绝非一句两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
总之,经过一天的辛苦,吴迪对山体内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大致了解,并且已经确定此处就是当时刘湘部挖掘宝藏的地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损失惨重()
早晨,山间的空气尤为清新。
吴迪一大早就爬上半山腰,寻找可以横切进山体打盗洞的地方。
数十年前,刘湘部已经掘开两重石洞,最后因出川抗日不得不用炸药爆破,将第三重石洞完全掩埋在了乱石下,这为发掘宝藏平添了很大难度。当然,如果用大型机械作业,清空乱石泥土,最多一周就可以到达第三重石门。只是莽莽群山,交通极为不便,别说是挖掘机,就是一辆货车也到不了此处。
于是,吴迪就想到了半山腰打盗洞的方法。
原本,吴迪已经对山体内的状况有了大致了解,但如果需要精确的将盗洞直接打进第三重石洞,还需要更仔细的观察一番,才能尽可能精确定位,减少误差的几率。
焦达仁正在摆弄电脑,将一些精密仪器和电脑连接,他瞥了一眼正百无聊奈看着半山腰的凌风,说道:“怎么,你还不相信阿夜?”
凌风回道:“不是不相信,只是阿夜真的可以将盗洞直接打进第三重石洞吗?”
焦达仁呵呵一笑,说道:“反正我是从来就没有看到阿夜出过错。我曾经见识过他打盗洞的水平,四壁的泥土平平整整,就好像用精密挖掘机器挖出来的一样,刚好容一个人通过。”
两个小时候,凌风和焦达仁的耳麦里同时传来吴迪的呼叫,找到可以横切进第三重石门的位置了。
位置在山丘的背阴面,长着一些低矮的灌木。
等凌风、焦达仁二人拿着德式工兵铲赶到时,吴迪已经在一颗树下挖出盗洞的雏形。果然如同焦达仁所说的一样,洞口呈规则的圆形。直径一米左右,四壁泥土平整,如刀切一般,可容一人躬身爬入。洞口长着些杂草灌木,刚好将盗洞隐藏住。
根据吴迪初步估计。洞口距第三重石洞直线距离有百余米,盗洞自然不可能笔直打入,为减低坡度,洞内需要一些必要的转折,考虑到有可能遇到岩石,还有可能绕道。这可是一番很大的工程。
于是,三人抄着工兵铲,开始轮番挖掘。
莽莽群山中,朱雀和七名“雨”之分队队员已经追踪凶手两天了。
常伟少将率领的侦察连战士在西南方向四公里外活动,两只队伍交替前行。尽量扩大搜索范围。
原本朱雀是想让常伟少将和特勤队员一齐行动,但常伟坚持亲自带领侦察连。
昨日,张全保发现了一只被虐杀的野兽,和凶手的手法非常相似,但让他奇怪的是,在野兽尸体四周竟然没有找到任何足迹。
朱雀立即向常伟少将通报了情况,虽然没有发现凶手足迹,但至少说明两支队伍正在不断向凶手接近。
突然。寂静的群山中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
“常伟少将,您那儿发生了什么情况?”朱雀很快分辨出枪声是从西南方传出,立时接通了常伟的通讯频道。
“我们发现了凶手的踪迹。在五点的位置,二排的战士正上前围剿,马上就要将凶手装进口袋了。”常伟少将的声音有些激动,带有隐隐的咬牙切齿,显然对凶手有着刻骨之恨。
“请报告具体位置。”朱雀有种极度的不安。
火力手兼通讯兵杨树仁听到朱雀重复常伟少将回答的位置后,立即打开手中的掌上电脑。侦察连追捕的实时画面立即传输过来。
电脑画面来自侦察连某一名战士头盔上的微型电子眼,一片摇晃的树林。画面晃动得很厉害,显然这名战士正在奔跑之中。
两支队伍早就互相交换了通讯频道。可以共享实时画面,朱雀这方的行动常伟那边也可以看到。
画面切换,一阵连续的突击步枪射击,另一名战士正向前方猛烈射击。到切换到第五名战士的画面时,突然看到一个红影从画面里闪过,一闪即逝。
“这是什么?”杨树仁指着一闪即逝的红色身影。
“可能,好像……是个人影?”狙击手谢浩看到画面后有些迟疑,作为一个精英狙击手,他首次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神。
“啊”、“啊”……
公共通讯频道里传来一连窜的惨叫,距离枪声传来之时仅仅两分钟。
“常伟少将,请您立即向我方靠拢。”其实在看到画面里一闪即逝的红影时,朱雀已经发布了特勤队向侦察连靠拢的命令,耳麦里随即就传来的惨呼。
“妈的,这是什么鬼东西?”常伟少将的声音显得极度惶恐:“开枪,给我集中火力打死这个怪物!”
枪声立时大作。
“这个怪物打不死!”
“妈的,它会飞!”
“该死的,给我打!”
“什么鬼东西?头上长着一对角,妈的,是地狱里出来的魔鬼。”
……
公共频道里传来杂乱的声音,惊慌、恐惧、害怕等等,这是侦察连战士们的声音,尔后是接连的惨呼,不到一刻钟,耳麦里就完全沉寂了。
死一般的沉寂。
朱雀停住脚步。
七名战士立即止步,刘云山走上前低声问道:“怎么办?”
掌上电脑的即时画面里并没有扑捉到凶手的踪迹,有几个画面出现了一闪即逝的火红身影,随之就是侦察连战士的惨呼。杨树仁正在分析出现红色身影的画面,一格一格的慢慢回放,已经将速度放缓了十倍,依然看不清红色影子是个什么东西。
“常伟少将,您在什么位置,听到请回话。”朱雀压低声音,继续在通讯频道里呼叫。
耳麦里传来沙沙的电流杂音,显然常伟少将的通讯器依旧连通着,但却没有任何声音回答。
迟疑片刻,朱雀咬咬牙,说道:“继续前进,保持战斗队形。”说完,她就拉下头盔的面罩,将整个脸都遮掩住,紧了紧手中的突击步枪,矫健的在树林间向前奔跑。
雨之分队的七名队员没有任何迟疑,立即散开队形。张全保、刘柳左右分开,距离始终保持在两百米,悄无声音的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中间是呈散兵队形的冒海、秦大丰、杨树仁,谢浩独自离开队伍,在树林里消失的踪影,走在最后的是刘云山和朱雀。
他们身穿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作战服,全身上下被作战服紧密保护,头部是全息作战头盔,可以调整为普通、夜视、红外线热源视界等不同形态,重量仅为普通防弹服的二分之一,但防护效果却是重型防弹衣的三倍。这种作战服表面还涂有隐身材料,可以很好的和周围环境融合,大大避免了潜伏时被发现的几率。同时,还装有正在试验阶段的能量装置、连接卫星的作战电脑等等最前沿的科技装备。
这些都是g9研究室里的最新产品,目前还未定型,这次正好是实战检验的一个机会。
西南四点五公里的山谷,一条小溪从山谷里穿过。
小溪沿岸到处是侦察连战士的尸体,每一具尸体都是残破不堪,有的身首分离,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胸口破开大洞,有的头部少掉一半……所有战士死状离奇诡异,惨不忍睹。
朱雀和雨之分队在两小时后赶到了侦察连交火的山谷,看到是一片如修罗地狱的惨景,即便以他们的心里素质,也感到一阵阵恶心反胃,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凶手的刻骨仇恨。
“这名战士是被人徒手撕裂的。”整个队伍中最擅长格斗的杨树仁,正在检查仔细一具战士尸体,这具尸体自左肩至胯部几乎完全裂开,仅余后背一层薄皮连着,脏器流满一地,情状残不堪言。
检查完毕后,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看情形,是被人随手就轻易撕裂,这需要恐怕不下万斤之力吧?”
刘云山检查完另一具尸体后,说道:“这名战士被人从正面击穿胸口,直接捏碎了心脏,胸前的肋骨几乎完全粉碎,就像被打桩机打过一般。”
朱雀问道:“这会不会是内家高手所为?”
刘云山想了想,摇头道:“我也希望是这样,可是绝对不可能。”
叹了口气,他才解释道:“现场没有凶手任何痕迹,即便是轻身功夫再高明的武林高手,也需要踏石或是踩树借力,而且内家高手徒手撕裂一个人或是击穿胸膛,或许可以做到,但不可能连续轻易这样杀死近百人。更何况,这些人还是全副武装的精锐侦察连战士。”
朱雀苦笑道:“现场发现了常伟少将的尸体吗?”
刘云山在耳麦里呼叫了所有队员,没有人找到常伟的尸体,听到回答后,他对朱雀摇摇头。
朱雀道:“一定要找到常伟少将的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云山默默的点头。
“队长、队长,这里发现了一些血迹,可能是那怪物的!凶手受伤了!”耳麦里传来刘柳的声音,隐隐含着一丝兴奋,看来凶手并非金刚不坏,也会流血,也会受伤。
一丛茂密的灌木上洒落着一些红的亮眼的鲜血,血迹里似乎含有某些不知名的矿物,闪烁着丝丝银光,冒着袅袅青烟。这些血液有剧烈的腐蚀性,一些洒落着血液的树叶已经变得焦黄卷曲,有的甚至被侵蚀得漆黑,如同被火焰烧过一般。
这些绝不可能是人类的血液!(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楔形文字()
凌风沿着盗洞向里爬去。
原本估计将盗洞直接打进第三重石洞至少需要五天,谁曾料到挖掘过程居然没有遇到一点突发情况,在加上三人都是体能超常之辈,竟然仅用了两天半就完成了盗洞的挖掘。此后,为了确保万一,吴迪又用了半天加固了盗洞的四壁。
第四天一大早,三人就陆续爬进盗洞,凌风是最后一个进去的。
盗洞尽头是一处不高的峭壁,第三重石门就在峭壁之下。刘湘部在撤离之时行色匆匆,爆破之后在石洞内部其实留下了很多空间,只是在外观上将所有痕迹都掩藏住了。
凌风跳下峭壁。
落足之处是个至少有数百立方的石洞空间。一侧堆满了垮塌的石块,想来是被爆破所震,掩埋了一方出口,另一侧则是一扇高五丈宽三丈的巨大石门。山洞里随处可见刀枪盾盔等冷兵器时代的制式装备,想来就是翼王石达开暗藏兵器的第二重石洞,第一重石洞估计已经完全被碎石掩盖,再也不复重见天日。
他心里暗自佩服吴迪寻龙点穴的秘术,竟然可以在不使用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就能直接将地洞洞口开在第三重石门之前,实在很有些匪夷所思。
石门是用两块巨大青石所制,左右各两个兽头青铜镇环,先前进来的吴迪和焦达仁正举着火把查看着石门上的浮雕图案。
“这扇石门情况有些不对啊。”看到凌风进来,焦达仁举着火把回头说道:“据我估计,这石门至少是春秋战国之前的产物。”
焦达仁的见识广博,对文物有些深入的研究。很少有打眼的时候,当然,在这方面吴迪才是三人中当仁不让的权威,听到焦达仁的话,吴迪不置可否。依然在仔细查看石门上的浮雕。
石门上是四幅叙事浮雕,左右各两幅。
第一幅是一个浑身烈焰的生物举着一个圆环正在仰天长啸,其落足点是一座宏伟的方型金字塔,烈焰人左右各站着两个头上长角、拖着长尾的直立怪物,金字塔下俯伏着黑压压一片人形生物;
第二幅是一个骑龙骑士正和烈焰生物战斗,其后是黑压压一片大军正在进行殊死搏斗;
第三幅是烈焰生物身上周围的烈焰几乎消散。拖着伤重的残躯蹒跚前行,其后跟着无数丢盔弃甲的狰狞怪物;
第四幅则是一个圆环悬空,隐隐散发出一丝光芒,其下倒卧着一具身躯,周身烈焰不在。想来就是那名烈焰生物的尸体。其周围跪伏着一圈短角、长尾的怪物正在顶礼膜拜。
“这些叙事浮雕就和很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一样,浮夸、张扬。”看到凌风细看完浮雕后,焦达仁不屑的撇撇嘴:“反正古时的浮雕壁画尽是这种风格,不是仙人飞天,就是人魔大战,没什么好深究的。”
凌风却是有些惊疑不定,这些壁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九寨沟地底巨大石壁上的连环壁画,宁静森林巧取黄金面具时在藤蔓掩映间看到的浮雕。似乎和眼前石门上的浮雕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些相似。人魔大战、骑龙骑士、狰狞怪物等等,而且最终都是骑士胜利、怪物落败。三者之间是否真有某种联系?
凌风不敢肯定。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凌风指了指石门上一些如钉子般弯弯曲曲的符号,其间还有些圆点,既像图画,也似符号,不过他觉得可能是文字。
“这是楔形文字,也称钉头字。”吴迪淡淡的回答。
“啊?这就是传说中的楔形字?”焦达仁忍不住叫道:“阿夜。那你看的懂这些楔形字的意思吗?”
“不懂!”吴迪语气依旧淡然,不过他瞥了焦达仁一眼。又加了一句:“知道是楔形文字,和看得懂楔形文字。是一码事吗?”
焦达仁被噎得作不得声,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说道:“我靠,阿夜!你也会冷幽默了。”
吴迪酷酷道:“就事论事,实话实说。”一副你智商太低的不屑多说模样。
焦达仁顿时被呛得连连咳嗽。
凌风实在忍不住,在旁哈哈大笑。
三人笑闹一会,凌风疑惑道:“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据说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发明,怎么会在这里看到?”
吴迪耸了耸肩膀。
焦达仁拿出手机将石门上的浮雕和楔形文字拍摄下来,嘴里问道:“现在还有人懂这种古老的文字吗?”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民族,据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认识这种古老的文字了。”吴迪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迟疑道:“不过据我所知,这个世界上应该至少还有三个人认识这种文字。”
焦达仁来兴趣了,问道:“哪三个人竟然认识这种古老文字?”
凌风则疑惑道:“为什么说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民族?”
对于凌风的问题,焦达仁倒是能解答:“苏美尔人据说是地球上最古老,文明最独特的民族,很多圣经故事都是从苏美尔人那里发源的。犹太圣经旧约里描述的上帝造人,造出的就是苏美尔人,时间在耶稣纪元23万年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亚当和夏娃,距今约有25万年。1995年,现代科学的基因工程解码研究显示,人类的共同祖先指向东非的单一个体亚当和单一个体夏娃,时间正好是在27万到25万年前之间。而在1999年,美国的遗传学家成功克隆出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造人的可能性。”
“在埃及、玛雅等很多古老文明的遗迹中都指出了一颗直到天文望远镜出现后,才被人类发现的恒星——天狼星。天狼星是距离地球只有8。6光年,直径是太阳的两倍,温度是太阳的1。7倍,天狼星还有一颗伴星,那是一颗白矮星,据科学家推测,天狼星应该有行星围绕它公转,其公转周期是地球的3600倍,也就是说那颗行星的一年就是地球3600年。不过科学家并未发现这颗应该存在的行星,只在天狼星的公转轨道上发现的一条巨大的陨石带,所以有科学家估计,那颗行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最终毁灭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拜火摩尼()
“旧约里关于上帝造人是这样描述的‘letuin’,这里发生了单、复数的混乱。上帝是个单数词,然而,这里分明用的是‘us’,于是就有人大胆的推测,圣经里描述的上帝正是从天狼星行星迁徙来的外星人,而这些外星人不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