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精分驸马-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去王府送东西,李展那是一个高兴,王府随便打赏自己点碎银字恐怕都比月钱多了,他抱着并没什么份量的盒子步履轻快,很快就到了王府门口,行礼道:“在下是李驸马府上的小厮,替驸马送东西过来。”

    侍卫没让他久等,安王已经吩咐了让外门管事注意,李驸马府上的人可以直接进去,他在等对方的图纸。

    不过安王此时并不在家里,二门的管事出来招呼李展,让他随同自己直接带着箱子,送到中军大营去。

    王爷下午都喜欢呆在中军大营练兵,李展一听还有这等好事,顿时心花怒放,跟着管事就往后门走。

    安王府给他们安排了一辆马车,尽管是管事用的很破烂的马车,可整个李家上下都没有一个马车呢!李展一路上更加殷勤,伺候的那管事连连发笑。

    中军大营里,近卫营刚把做好的铅笔和打造好的匕首呈给安王。匕首形制特别,让人看了就觉得喜欢,但是把玩久了就是一个匕首而已。

    可是铅笔就不同了,军营里做出来的东西和李睿修粗制滥造的手艺有天壤之别,笔杆用的木头是松枝软木,笔芯的石墨经过匠人们精挑细选和不厌其烦的磨碎,粉末细腻的堪比上等的珍珠粉,火窑是专门为烧笔芯开的,虽不知道石墨当怎么烧,但匠人们按照古时烧黏土制品的方案结合模具的大小烧制了笔芯,最重要的就是用了专门的蜡模,模子在窑里没有变型,也没污染笔芯,打开火窑,笔芯根根完整,匠人们最后摒弃了李睿修绳子绑扎的设计,用生胶将笔杆粘合,活脱脱就是现代用的没刷漆的铅笔。

    安王拿起一根在手中掂量了一番又写了几个字,比起那日得到的短短一点铅笔头更加趁手、流畅,又好用了一倍。

    他把铅笔交给几位副将,让他们在纸上写几个字试试,几人初时还不适应硬笔,但过了没多久都啧啧称奇,特别是知道了这笔写的字,即使不处理也遇水不化的时候更是欣喜了,纷纷打算把自己的蝇头楷笔淘汰给下属,至于王爷有没有打算发给自己一根,开玩笑,自己可是王爷的亲军,哪能不提前得到这等好物事。

    还有人看到了王爷桌子上放着的五把匕首,跃跃欲试的想要把玩一番,安王微微一笑,这些人看见新奇的兵器就两眼放光,他也不吊众人的胃口,直接给大家传阅,这个匕首不但形制特别,还带了适合绑在腿上的刀鞘,孟季岳学着王爷的动作,把匕首绑在自己大腿上,嘿,当真是又隐蔽又顺手。

    也有人想学孟季岳的动作,可惜下手晚了,没抢到匕首,就催促着已经有匕首的人赶快卸下来也让自己试试。

    孟季岳抽拔了几次匕首,过足了瘾,就解开了绑腿,他的确想占为己有,但是周围有人盯着他的匕首等着下一个亲身试试呢。

    孟季岳看着别人美滋滋的在模仿砍刺,不由得开口道:“大将军,上次抄赵家,是我一刀劈出了那个老匹夫的密室,这事儿您没给我好处,今天这个匕首得给我留一把,对了,还有上次那个三棱刺,将军你一个人也用不了三把吧,也赏我一把呗。”

    安王瞪了他一眼,道:“匕首给你,三棱刺全营将士都有了才轮得到你!”

    正在此时门外传令兵报告王府的管事带着李驸马府上的小厮来送图纸了。

    安王嘴角含笑让把人带进来,其他小将军就有些不高兴了,李睿修上次献了一回图纸还不满足又来找事儿,当真不知死字怎么写。

    李展很快就捧着盒子进来了,几位将军刀子一般的目光打在身上任谁都不好受,他缩了缩脖子有些畏惧,管事接过箱子,打开检查了一番才捧给安王爷。

    安王迫不及待的翻看图纸,三棱刺的尺寸,每一个细节都跃然纸上,还有制造的方案,居然是灌注钢液,安王急忙往下翻,看到了关于转炉的设计,还有氧气的提取,他不由得绷紧了身子,这个转炉炼钢的方案绝对比这个三棱刺更有价值。若天下宝钢都能如此轻易的得到,还能融化为液体,什么神兵利器造不出来,兵器的价格也会便宜到何等地步,那时将是个什么情形,安王根本想象不到。

    他不由得有些心惊肉跳,若这一切是真的,李睿修掌握着此等神技,为何不进献给礼王,此钢一出,天下兵士、农人、商旅都将感念礼王的恩德,兄长又岂能和他势均力敌?若是假的,转炉造好炼不出钢,李睿修欺瞒皇室,又有什么好处?

    安王下意识的按住了图画,站起来就要进宫面圣。复又看到李睿修进献的那块五颜六色的布,要自己放进树冠绿草里一观,安王虽然想讽刺一下李睿修不辩时节,初冬时节哪里来的绿草碧树,可转念一想,又不敢低估李睿修送来的东西,他现在根本想不明白李睿修在打算些什么,只能先进宫告知皇兄。。。

第三十九章 句读之法() 
安王带着李睿修全部的图纸和成品进宫面圣,他一路上思绪翻飞,想着把李睿修放出牢房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越想越没头绪,他甚至开始回忆李家破灭之前李睿修的行为,这个人一直以来就是个被继母玩弄于手心的角色,如果以前是装的,他一个少年人哪里有如此心性,李陆峰再无视他也不会任由别人害了自己的孙子,况且是一个天资卓绝的孙子。李睿修又为什么坐视自己的家族被毁,这对他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甚至让他命悬一线。

    朝局初定,武德帝还得励精图治才能稳固各方势力,安王就在这个时候带来了李睿修的消息,不是关于礼王欲孽的,而是一堆令人咋舌的设计和在六扇门里犀利的分析,这里面在安王看来最惊人的就是转炉炼钢法,但武德帝被李睿修的第一份铅笔制造计划书震住了,只为了里面的断句方法,“详训诂,明句读”这是儿童开蒙必读的三字经里面的内容,可这篇文章里摒弃了之乎者也,而是用符号来断句,武德帝幼年之时也听太傅讲过许多趣事,诸如“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无肉鱼也可无鸡鸭也可萝卜小菜断不可不付学钱”、“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之类的趣事,听完之后感慨书生的机敏,再鄙视一番商户富人的势力无情严肃一些的事情就是几位太傅引经据典的辩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辩得面红耳赤,最后还动手打架,武德帝那时被书生的诡辩逗得大笑,也被太傅们不顾礼仪的厮打吓得不轻,但若是天下典籍契约都以李睿修此种方案加点,那又怎么会有那些争执?

    武德帝又仔细的琢磨了一番这种断句方法,拿着一张纸眉头紧皱,他不一会儿就摸清了这种断句法的规律,套用到自己学过的经史子集里,用这些个符号替代之乎者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文章果然会变得更明晰,但是细论起来,也没人会把这个句子断错,还有一些圣言,在这种断句方法下变得别扭异常,好好一句圣人之言变成了“道之将行,命道之将废,命”,读上去特别生硬,没有了读圣人书籍的那种韵律和流畅感。

    武德帝心中的震惊安定了不少,才能继续看李睿修的计划书,通篇的市井白话,根本就如同日常说话一般,不成文章,配上这类奇怪的断句方法倒也合适,至少读起来不晦涩且能明确表达物件了,看来此种断句方法,不过是适合乡野工匠传递制造工艺而已,难登大雅之堂,武德帝浑身放松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刚刚被这个句读之法吓得手心都出汗了。

    他无奈的摇摇头,暗笑自己年轻没不经事,若是这种句读真的这么有用,可以对圣人文章注释,那他李陆峰岂不是圣人之下第一人了,他拿出这个方法来,就算他要谋反,也会有许多文人奔走相告,摇旗支持的,怎么会轮得到自己登基。

    武德帝暗舒一口气,强迫自己去看弟弟推荐的转炉炼钢方案,通篇的图形文字,用的是文言文的句读之法,武德帝看在眼里,心中却总忍不住想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对钢铁的重要性不如常年行军打仗的弟弟了解的深刻,虽然明白更坚固的钢铁意味着更强悍的战斗力,但他不懂得这种炼钢法比之现有的炼钢法有什么好处,他的心思忍不住转回到新的句读之法上,用这种新奇的断句方法亵渎圣人文章,显得格外合适。

    武德帝心中又起了波澜,他小时候身边的太傅有自己生母家送进宫的贤士,私下里教他的是帝王心术,所以他对孔孟之言并没有崇拜备至,那不过是他招揽统治下属的工具,他以孔孟之礼严格要求自己,是因为,孔孟之道最能保护他这个原配嫡子的继承权力。

    如今这种句读之法,如果经由他的手段加入到圣人文章里,为圣贤言论做注释,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功绩,自己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位置会一举超越太祖吧,甚至前朝诸位皇帝,都比不过自己。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堂而不是给自己树立功德,再有就是这种方案太过匪夷所思,直接加到圣人文章里,得到的不会是赞誉而是所有读书人的抵制,他李陆峰不是都不敢让礼王拿出来么,所以事情要慢慢的计划,武德帝忍不住用食指敲着桌案,双眼微眯。

    安王以为皇兄也被这个转炉制钢之法震撼了,在那边陷入沉思,忍不住开口道:“皇上,你说为什么,他李睿修明明有如此鬼才,却不为家族所用,反而装疯卖傻这么多年,李陆峰可不是先皇那种昏聩到容不下自己子嗣的人。”

    武德帝被安王的声音唤醒,自从登记以来,也只有这个弟弟才敢在这种时候打扰自己思考,而且还在自己面前口无遮拦,什么叫“先皇昏聩,不容子嗣”,这种话说出来,是想被言官骂死吗,武德帝忍不住白了安王一眼。

    之后他仔细的看了李睿修在六扇门的言论,看安王用铅笔轻易的就写出米粒大的字迹,听安王讲述匕首和三棱刺的惊人杀伤力,这根本就是一个观察力惊人拥有神鬼莫测之才的能人异士,不说他对朝局的敏感性,只凭他这几分观察力,自己在礼王身边安排的探子,他就能一眼看穿,若是礼王得到他的辅佐怎么可能不成事?若是李陆峰得到他的辅佐,就算礼王事败李家也依旧能够屹立不倒。

    可这样一个人,幼时泯然于众人,初初成人便愚蠢的被继母捧杀,然后成了个疯子,一疯疯到现在,还疯的命悬一线,真人和他的表现根本就是两个人。那他如今又想要干什么?不停的挣钱,挣到的钱留给那三个官奴出身的弟妹们吗,还有就是一次次冒犯永宁,想拉着永宁去古墓殉情,他的真实目的在哪里?

    武德帝也如同安王一般想不明白了,想不明白就先放下,这些问题大可以让自己的谋臣分析,李睿修再有鬼才,也不过是个被自己圈养起来没钱没势的棋子,现在的要务还是清理朝堂,武德帝这些日子一直在酝酿一个好方案,可以一举拿下一直和自己做对却逃过一劫的贤皇叔还有礼部里面那些行止无错又异常碍眼的官员。。。

第四十章 迷彩发威() 
安王急三火四的进宫去了,李展被留在军营,管事是个有眼色的人,看见王爷的表现就知道他对李睿修的图画是比较欣赏的,所以私下里用自己能够动用的份额,赏给了李展半锭银子,沉甸甸的赏钱入手,乐的李展更加殷勤了,忘记了军营里各位将军的瞪视,心情愉快的回到了破败的李宅。

    李睿修吩咐了管家李六去各个中人那里留意一片京郊附近的山庄,没有山庄山地也可以,他现在有钱了,准备建立自己的基地了。

    此时他正摇着组装好的手摇发电机,发电机还没安装电线,但李睿修玩的不亦乐乎,边玩边思考怎么弄一个用电器,最简单的是来一个小灯泡,那种可以发光的器具,有没有发出来电一眼就看得出来,仙人们用的灯泡李睿修就不奢望了,什么半导体、荧光灯的,制造起来都要用到电电电,现在刚发了电,需要的是来一个不用电就能制造出来的小灯泡。

    灯泡的产生,在仙人的书籍上被大书特书,所有人都赞美最起初的一种用钨丝制造的灯具,但是钨这种金属,李睿修一时半刻还真找不到,即使找到了,钨的熔点也过于高了,以李睿修现在的手段,要制造出扭成螺旋线圈的钨丝得要下大力气。

    但李睿修没有气馁,他现在有经验了,仙人们的东西,凭自己这个星球的能力是根本造不出来的,但仙人们也有古老的时候,那些仙人们没有飞升的世界和自己这里差不多,那里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案来制造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向前追溯,果然找到了一个简单的灯具,竹丝灯,细说起来,这个的灯还是利用烧炭产生光亮,把毛竹丝碳化后缠绕成圈状,碳丝可以导电,给它通上电,毛竹丝就会急速的发热,因为缠绕在一起,发出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很快就能达到发热需要的温度,碳只要烧着了就能发光,李睿修也懂得这个道理。

    不过一旦毛竹丝最细的地方烧断了就要更换一根,所以这种灯连续不停也最多只能亮50天,李睿修简直觉得再合适不过了,足足能亮一个多月,自己难道还要奢望些什么吗?

    他细细想着毛竹丝的加工工艺,本质上来说是把一种特殊的竹子分割好之后绕制,再烧成炭,工艺并不复杂,只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他又拿出了自己的宝贝铅笔,绘制起毛竹丝烧炭的要求,已经快要十一月了,京城周边烧炭的作坊都正红红火火的挣钱,所以要找一间能够烧炭的作坊并不困难。因为要保证竹丝碳不断裂,李睿修也备注了烧制时间不可以过长,小厮李发是能认字的,就算烧炭的匠人们不识字也不需要自己出门。

    第二日下午,李睿修叫来了李发,仔细吩咐了一番,拿给他一张20量的银票就让他去找毛竹还有烧炭的作坊了。

    正巧早上工匠送来了李睿修要的铜丝,李睿修又使人买了油漆,自己躲在房子里细心地给铜丝一遍一遍的上漆,铜丝不够纤细,铜的质地也不如仙人用的纯粹,但对他来说这已经很难得了,他小心地把刷好漆的铜丝挂在房间内的竹竿上晾干,然后再刷一层漆,李睿修知道铜丝的绝缘十分重要,所以他刷的很有耐心。

    安王昨日回到府里,就吩咐近卫营的人组织匠人制造转炉,这个转炉炼钢法需要“氧气”,安王实在不明白道士炼丹还能炼出好钢来,厌恶的皱眉,他最厌烦这些神鬼道士,于是丢给匠人,一并吩咐他们仔细准备着。

    安王已经将李睿修给的三棱刺安在了木杆上成了长枪,挥舞起来十分虎虎生风,他私下找了几个死囚实验新的长枪的威力,用完之后简直不想再碰以前的武器,这东西刺进刺出都十分省力,杀伤力还大,若是在枪头上沾染粪水,那绝对是枪枪毙命。

    安王舞了一身的汗,回到房里忍不住又想起了李睿修,然后拿出那块迷彩布,左看右看,看不出个名堂。索性无事,他换了衣服出门就去往内务府的花房,内务府在京郊青县围住了一眼温泉,引泉水入室内,种植名贵的观赏花草,同时也为宫里提供一些不当季的蔬菜,那里应该可以看到类似树冠绿草丛的地方。

    安王不顾天寒,带着护卫就策马奔向青县方向,足足跑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庄外,内务府的官员见到安王突然来到,一阵子人仰马翻,安王不顾他们的巴结讨好,直接吩咐领头的官员带自己去种植绿菜的花房,那庄头不敢怠慢,安王步伐又大,一路小跑着到了花房。

    花房里种的是青菜,只有最靠近温泉水的那一侧长势不错,靠近大窗位置的菜都有些枯黄,庄头吓得脸色惨白,深恐王爷因此发难,但安王哪有空管什么青菜,小心的把迷彩布放在青菜最茂盛的地方,期待发生奇迹。

    不过一块布料,放在菜地里能有什么奇迹,安王等了半天,也没看见什么着火喷毒的情形,不由的有些失望,暗骂自己昏了头了,两件兵器一个炼钢炉就让自己乱了阵脚,真以为黄巾贼有神鬼莫测的能耐了。他摇了摇头,从怀里拿出李睿修写的便签,上面写了要远观,那就远观一番吧。

    安王盯着那块布料慢慢的往后退,一众随从见王爷如临大敌的后退,也都绷紧了神经,生怕那块布里冒出个什么东西,十来步就出了花房,也没见到什么奇迹,安王皱了皱眉,直接转身向后走了几十步,走到了另一间花房的后墙,然后转身通过大开的窗子往里看。

    他眼睛突然睁大,竟然找不到那个布料了,自己明明放在那里了,他仔细看着,可就只看到绿油油一片青菜。他不由得向前走去,趴在窗口往里看,布料就在那个位置摆着,安王沉思片刻,一步步往后腿,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那个布料,随着距离的加大布料渐渐的和青菜融为一体,安王的拳头也不由得握紧了。

    行军打仗,自己帐下的兵士也会背负沉重的草木隐藏行踪,可这个布料竟能和青菜融为一体,虽然不能近观,但远看就不便真假了,他不由得抓住自己的护卫,让他也看看那个布料确认不是自己眼花了。

第四十一章 寒舍论道() 
侍卫长被安王捏的生疼,顺着王爷的指示看那片菜地,绿油油的什么都没有。

    侍卫长按照王爷的吩咐,向前慢慢走了几步,惊讶的发现那菜地之中似乎有一块布料,正是王爷之前拿在手里的那一块,他如实的告诉了王爷。

    安王点头,快步上前拿起了迷彩,不过是普通的粗棉布,上面绘制着深绿、浅绿、黑色、墨绿的图案,放在菜地里却有如此惊人的隐藏效果。

    这东西无疑是十分廉价的,毕竟自己家的兵丁也要穿衣服,只是加了些染花纹的钱,却不知道这花纹有什么规律,安王仔细地描绘着纹路,却找不到规律。自己的西北军常在荒漠作战,根本就没有绿洲,这种迷彩并不适合西北局,但安王不会就此轻看这种印染方法,不过是染布而已,有适合绿洲的染法,自然就有适合荒漠的染法,不过凭自己可真想不出来,还得去找李睿修绘制花纹。

    一想到自己要上门去请教李睿修,安王心里一万个不舒服。他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人,礼贤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