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心匡扶大汉,有心替百姓出头,那么你们还犹豫什么?”
“呃。。。”
大统领面露尴尬,不好回话。
这时,南疆候起身道:“韩将军,我先前就有言语,说只要将军给我解答了三个问题,我就出兵。现在将军虽然没有解答完全,保留了一些核心机密,但这也算是情有可原,毕竟那些核心机密事关重大。因此我愿听从王大人号令,亲领部下一万步兵,一万骑兵驰援边关。”
“好,侯爷不愧是侯爷,忠肝义胆,豪情盖天。”韩立大喜道:“王大人此次只需骑兵助阵,无需步兵,因此侯爷可率领麾下一万骑兵随我出发,驰援边关,血洗匈奴之新王庭。”
“好,将军可稍坐,我这就前去调将点兵出征。”
“侯爷请自去!”韩立拱手道。
景升见到这么一个情况,同样面色大喜,有总比没有的好。
他把目光放在了另外四人身上,沉声问道:“四位,时间不等人,你们可有个选择?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这次王大人的布置,陛下都得全力配合。你们要是忤逆了,只怕日后不仅要承受王大人的怒火,还要承受陛下的怒火、诸多世家的怒火、以及天下百姓的怒火。”
第326章 借兵增援,三问解惑(下)()
“王大人怒火?”
“陛下怒火?”
“诸多世家怒火?”
“天下百姓怒火?”
西川天汉营四大至高统帅嚼着景升抛出的大义拷问,脸色不断变化,心里矛盾。
特别是大统领,他更是把双目一眨不眨放在了景升的怀间。
准确的说,应该是把目光放在了景升怀里的那件五爪金龙玉佩印信上。
他蒙受皇恩多年,统领天汉营所有将士,隐伏西川蛮荒,等待时日一飞冲天,助天子夺回九州。
眼下王莽将天子玉佩印信拿来,借天子名义发号施令,他不想拒绝,但又不甘心。
因为他知道,一旦答应了这事,那么助刘欣兴复皇族、夺回九州统御大权彻底无望,隐藏实力将尽显人间。
然而,他又想着,若是不答应的话,那自己岂不是把天子拖下了水,让天子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这也并非他所愿。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他现在却都想要。一面想驰援边关,替天子夺取战功,增添天子威严,一面又不想暴露根基,不愿将刘欣多年苦工毁于一旦。
景升见到他们久久不答话,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我俩就此告辞。”
说完,他果真不再多言,和韩立齐齐转身,并肩朝着帐外走去。
这时,大统领急忙喝道:“且慢。。。”
“什么?”韩立紧握佩剑,转过身子,冷声道:“大统领,莫非你还想留下我二人?你有这个胆量吗?”
“不,韩将军不要误会,我岂敢对两位有歹念?”大统领赔笑起来,“我只是想问问两位,此事八王爷可否知晓?”
“八王爷?”韩立冷道:“王大人所筹划的大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这世上可不乏举一反三之人,要是让那些人得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消息,必定可以窥视出全盘。
还有,王大人之所以离开辽宁前来皇都主持国事,这可是八王爷奉陛下圣旨,亲自派人去请的。因此我家大人要办理什么事,自然只需和陛下商议就行,哪里还要和八王爷合计?大统领,我知道这个天汉营是八王爷最先一手组建的,但是你要搞清楚,八王爷效忠的是谁。”
“韩将军,事已至此,你还何须和他们言语?我们稍后只管和南疆候一起回去向王大人复命,王大人可是绝对不容许再有人把持军权,瓜分天下。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拿什么来承受王大人的亲征怒火。”景升道。
“你所言甚是,我的确不该和他们多说这些。”韩立轻笑一声,重新转过头,抬起脚步朝帐外走去。
“且留步,且留步,两位将军且留步!”大统领苦笑道:“两位真是好生性急啊,我也没说不去边关驰援啊。此等大事,我稍微多想一会儿,多考虑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嘛,两位何必如此急躁?难不成以王大人之英明神武,还真得靠这么一小半会儿才能取得胜利?”
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临渊候三人看到大统领改口,表示愿意听从号令的意思,他们也都急忙开口道:“大统领说的不错。韩将军、景将军,你们不要性急嘛,我们这不正在考虑么。想必你们也都知道,大军调动,许多问题都要进行考量谋划,不能贸然行动,要不然岂不是成了一群庸兵?”
“韩将军,那南疆候和我们四人是一陨俱陨,一荣俱荣。现在他已经去调遣兵马,答应去驰援边关了,那我们岂有视而不见之理?刚刚我们所考虑的,也只是想着如何才能更好配合王大人取得战功胜利罢了,并无他意。”左都统说道。
“不错,不错,我们刚刚也都是在考虑这些问题。”
“哦?”
景升两人再次停下脚步,转过身子,一字一顿道:“诚如你们所言,现在你们可考虑好了?可否愿意听从王大人号令,调遣兵马,急速驰援边关?四位可要知道,从我俩来到这个大帐那一刻算起,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不少了。”
“这我们知道!”大统领点头道:“我已经考虑好了,愿意尊陛下圣谕,听从王大人号令,出兵甘肃,驰援边关,抗击匈奴。”
“好,大统领果然够爽快。”景升笑道:“大统领,刚刚你有句话说错了。我们这不是去抗击匈奴,我们而是去剿灭匈奴,扫灭诸国蛮夷,永镇边关,重新建设九州之繁华与安宁。”
“景将军所言甚是,刚刚倒是我格局太小,不曾领略王大人之盖世壮志豪情。”
大统领答应了出兵之事后,他整个人也好似得到了解放,放下了心中顾忌,开始变得豪情起来,雄心勃勃。
他乃军人,军人素来比文人直爽豁达,更喜冲锋陷阵,杀敌立功。
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政客文人那种柔,有的全是军人的刚。
他也曾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和匈奴痛快厮杀一场,他也曾希望自己可以打一场浩大无比的大仗,过一把真正军人的瘾。
但是,自汉武帝以后,大汉再也没打过几场真正的大规模战役,军人的军心消极了下来,懒散了下来,铁血得不到释放。
再加上大统领他心系刘欣之事,更不敢展开手脚做出大动作,只能隐伏一地,慢慢经营图谋。如此一来,他的那股军人争强斗狠的思想心理更是难以释放,觉得有些憋屈难受。
现在,他不需要顾忌了,不需要隐伏了,不需要把内心的铁血压制了,他得到了解脱,开始返回自我,做一个真正的大统领。
“韩将军、景将军,你们请稍坐片刻,我这就去调兵遣将,即刻出征。”
“好,大统领,此次王大人只需精锐骑兵,因此大统领可好生安排。人数也不要超过太多,以免多生事端。”
“哈哈哈,这我知道。这次即便是王大人想要更多骑兵,我这里也没有。我天汉营总计兵力才不过八九万而已。”
“是啊,大统领说的不错。要不是我们这里被陛下当做了最后底蕴来培养,我们也不可能有五万精锐铁骑。”右都督说道:“当然,我们这里虽然人数偏少,但战力那却是顶尖的。足足可以比拟其他世家十六七万大军。”
“若你们不是精锐,那王大人还何必遣我二人来调兵?”景升道。
“哈哈哈。。。。”
众人闻言,齐声大笑,纷纷出账调遣兵马,布置后续安排。
第327章 天汉营动,功德圆满()
景升两人奉王莽军令来到天汉营,在先礼后兵苦口婆说之下,终不负所托,成功完成任务。
眼下他两人立身军中大帐,看着天汉营五大至高统领前去调兵遣将,心里倍感舒心,笑容满面。
“景将军,我们此行虽说有些波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完成了王大人之所托。等下和众将领军去边关,我们也好面见王大人了。”韩立叹道。
“谁说不是呢。”景升笑道:“这次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却是全依仗王大人的名头啊。要是换做另外统帅,万难借到兵马。”
“王大人仁义所向,百姓归心,世上还有几人不服?”
韩立道:“对于王大人统领三军讨伐匈奴,我从未有过担心。我现在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亲眼看到王大人登基称帝,率领文武百官治理天下,还民太平。这世道,只有王大人才能力挽狂澜,能够真正替百姓谋福,平定九州一切战乱。”
景升对此深表赞同,“这世上,除了王大人之外,还有谁配当天子?还有谁可以凌驾于王大人之上?当日可是有神龙降临到了王大人身上,庇佑王大人。
在古往今来历代皇朝当中,我从未听说过,也从未见过有哪个人得到神龙垂青。只有王大人才得到了神龙认可。既然神龙都归附王大人,那么王大人日后必定会顺应天意,登基称帝。”
当下两人感叹连连,轻声交谈,对王莽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敬仰。
时间一晃而过,两人约莫等了三个来时辰,大统领五人身穿戎装,重新来到大帐。
景升笑迎上去问道:“五位将军,莫非你们都要亲往边关?”
“当然。”大统领回道:“听你刚刚说,王大人在布置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可以一举歼灭来犯之敌,横扫诸国。此等壮举,我五人若是不参与进去,争夺一些战功,那岂不是一件天大憾事?”
南疆候道:“大统领说的不错,自汉武帝之后,我大汉朝还从未对匈奴展开过如此大规模的征讨,我等也从未参与过如此重大战事。这次王大人统军六七十万,对阵匈奴四五十万,双方兵力总计超过百万。我们实是想亲眼见见这等浩大盛况。”
“我为将一生,现在能够参与如此规模之战事,死而无憾。”左都统道。
“哈哈哈。。。五位将军有此雅兴,想必王大人必定不会令五位将军失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都是开疆扩土,建立一个古今未有的盛世功臣。”景升大笑道。
韩立道:“诸位,眼下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该速速前往边关才是。”
“嗯!”
大统领点点头,一马当先,领着众人直奔大军汇聚地点,领军出征。
不一会儿,一行七人来到了众将汇聚点。
那五万精锐骑兵听得五位将军紧急通知,皆都准备就绪,等令出征。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次要干什么,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次自己肯定有仗要打,要不然都统侯爷为何将自己紧急汇聚起来。
现在他们看到五位将军领着两个陌生人到来,都在猜测着这两个陌生人是什么人,有何身份来历。
大统领咳嗽两声,登上高台道:“诸位,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也该到了你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了。我因为一些军机隐秘,不能向大家告知此次行军有何目的,因此我希望大家在还未抵达目的地之前,都要严格执行军令,听从指挥,不要过多询问关于军情的事。
还有,这次我们要隐秘行军赶路,因此我希望大家在路上都不要闹出什么动静,以免影响大局。等到了一定的时候,我自会向大家说明一切情况。”
众将士闻言,皆都表示理解,并未多说废话。
他们非常清楚,有的时候在执行一些特别重大和特别特殊任务的时候,统帅们的确不能事先说太多。自己也不能询问太多,自己只管听从号令就行。反正到了自己要出力的时候,总会知道一些情况。
大统领简短说了一两句,然后就不再对士兵多言,而是对着韩立、景升小声道:“景将军,韩将军,此次行军路程,不知两位可有安排?我们是从广元郡入甘肃还是从绵阳郡入甘肃?”
韩立摇头道:“非也,非也,我们这次并不是要去甘肃,因此我们的行军路线里自然不会有广元郡、绵阳郡。”
“不去甘肃?那我们去哪里?”临渊候等人一脸疑惑道,“眼下匈奴大军全部汇聚在甘肃,若是我们不去甘肃驰援,那我们去干什么?莫非王大人还想着绕道匈奴后面,袭击他们在漠北的王庭?”
“呵呵,袭击匈奴王庭谈何容易。当年匈奴在这件事情上可是吃过一次霍去病将军的大亏啊。”韩立笑道:“我们这次要前往的最终目的地,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目前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乃是青海。所以我们第一站乃是急速奔赴甘牧州。然后从甘牧州跨境进入青海。”
“青海?”大统领惊道:“莫非匈奴在青海那边也布置了大量兵力?若是没有,那王大人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我怎么越看越糊涂?”
“你越看越糊涂才是对的,如此才能显现出王大人的高明。”韩立道:“大统领,具体情况你就不要多问了,反正你会有机会和匈奴进行一场大战,这点毋庸置疑。”
“呵呵。。。”大统领苦笑两声,摇了摇头道:“也罢,也罢,韩将军,既然是这样,那此次领军就有你做主了,你领着大家赶路吧。免得我几个不知道情况,影响大事,延误军机。”
“如此最好。”韩立当仁不让,跨上马匹喝道:“诸位将军,诸位将士,我们翻身下马是兄弟,情同手足。我们翻身上马是将士,服从军令是天职。
既然现在大家都随我一同出征,那么就代表着大家现在的身份都是将士。在军中有一条不可更改的如山铁律,想必这点大家都心里清楚。因此我希望大家牢记这条铁律,千万不要忘却,否则我也不会留任何情面。
现在时间紧迫,请诸位都约束好自己,同我一起赶路,不可耽搁迟缓,不可无故生事,更不可藐视军令,违者定斩不赦。”
“谨遵将军令喻!”
大统领高喝起来,他对于身份的转变,接受的非常之快,并无丝毫抵触情绪。
因为他本身就是天汉营的大统领,深知军令的重要性。
他骑着马匹吆喝道:“各位将士,你们都听清楚了吗?在我们还未回到这里之前,所有人都必须要听从韩将军指挥,我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是,大统领!”
五万精锐铁骑一起出动,声势浩大,尘土漫扬,遮天蔽日,掩盖全场。
这些将士宛如一条长龙,散发出不可匹敌之神威,杀气浩荡万里之遥,直冲九霄云亭。
第328章 赶路银川,设计调戏暗中人()
话分两头,却说王莽借助封天神剑之玄妙,感应到柳剑之主一路跟踪自己后。他并未在意,只管领着慕容老先生和七个慕容世家英杰急速赶路,取道银川。
他依山而藏,巡林而进,一连十多日无事,顺利来到了靖边郡衡山城。
此地已经离银川郡十分接近,依照他目前的行程速度,最多也就只需七八天时间便可抵达。
在这十多日之间,他不断在路上留下暗记,挑逗那个柳剑之主现身相见。
柳剑之主对于王莽刻意留个自己的印记,一开始完全不屑一顾。但随着时间增长,她的心神也微微受到了许些波动。
直至到了现在,当她看到王莽竟然变本加厉,不仅在暗记里面藐视自己,竟然还亵渎自己,尽说些男女情爱之事。她终于无法忍受,无法再装作没事人一样视而不见。
慕容老先生对于王莽的举动不甚明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后还有一个大高手跟踪。
他觉得很奇怪,认定王莽留下的这些暗记不可能是给上官凝萱的,肯定是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
对此,他几次开口询问,王莽总是不答。
王莽越是如此,他心里也就越痒痒,很想知道具体缘由。
现今已入隆冬,雪花飘飘,暗夜寂寥无人。他对着王莽再次问道:“王大人,你不是说这次的行动要严格保密,绝对不能露出丝毫踪迹吗?那你为何还要刻意留下暗记,让别人知道?
你的这个做法可不符合你当初的言语啊。这点你必须要给我解释清楚,我可不愿见到日后我慕容世家俊杰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王莽答道:“慕容老先生,你不要急嘛。依照我的推测,顶多再过一两天,你就能知道我的这个用意了。有些事情提前说出来就没多大意思。
并且我此举也不是针对外事,而是针对个人私事罢了。我十分想知道,能够配得上拥有那件东西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哼!”慕容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睛,无可奈何,“王大人,既然你说再有个两三天我就能知道情况,那好,那我就再等两三天。要是到时候我还不知道,那你可不得再对我隐瞒了。”
“一定,一定,我岂会对老先生您言而无信?”
“这样就好。”慕容先生道:“王大人,你派遣的那两人去蜀川借陛下的兵马,这事能成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难道就不怕他们不肯出兵?若他们真的不出兵,那你还有其他什么安排?”
“没有了。”王莽摇头道:“这次匈奴联合诸国来势汹汹,我们要想一战击溃他们的威风,哪有那么容易。若是我用其他计谋,估计效果也不大,无法夺回玉门关。
至于天汉营那边,想来景升、韩立两人有陛下玉佩印信在手,有我名头加持,有他们两人之口才,这事应该没多大问题。
并且对于天汉营的情况,我先前就打探过不少。他们那些人心中皆有忠义,都是肯为国出力的人。要不然我也就不会让他们两个去,而是我亲自去了。当然,事情无绝对,要是他们真的不肯出兵,那我也只好折身返回另寻他途,固守定西关了。”
“你这是在拿众多将士的性命开玩笑么?你身为三军统帅,却不坐镇军中,反而到处跑来跑去。要是定西关出了什么事,那九州岂不是要完蛋了。”
“这怎么会呢,我可是让我叔叔传令给了守关将士,让他们只管固守,不要出关应战。以定西关之天险,固守一段时间肯定没什么问题。并且此刻统领定西关的人还是刘植。要是此人都守不住关口几个月,那我们干脆抹脖子自杀算了,省得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