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立和景升两人对王莽有种盲目的崇拜,他们皆都认为王莽大仁大义为国为民,其他人都要听王莽军令行事。

    现在他们看到这些守门将士似乎不把王莽放在眼里,心头微微不快,脸色也阴沉了许多。想发作出来,但又给克制了下去。

    “两位将军,并非我们不听王大人军令,实乃我等也有重任在身,无法轻易离开。”

    “哼,这么说来,今日我是见不到你们的统领了?”景升冷道。

    “无令不可得见,这是我们天汉营的规矩。”守门将士冷冷道:“若不是看在你们是王大人派来的份上,我们早就将你们拿下了。擅闯军营重地,此乃死罪,想必这点你们都十分清楚吧?”

    双方因一时言语不快,发生了许些矛盾,语气也渐渐加重了许些,争吵了起来。

    这时,远处照例巡警的将士发现了动静,快速冲来了一队人马,约莫有一百多号人。他们个个戎装加身,面色冷酷,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惹的,心中有热血。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领头的将士大喝了起来,面色不善,对着景升两人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焉敢来此捣乱,难道不怕抄家灭族吗?”

    守门将士回道:“启禀百户大人,他们两人说是尊武侯大将军王莽大人军令来的,要见我们大统领,调兵前往边境守关。我说没有陛下圣谕,不可得见。他们不依,就和我们吵了起来。”

    “哦?他们是王将军派来的?”

    百户听到解释,面色稍微好看了一些,让麾下将士都四面散开,示意无事。

    等到众多将士走了之后,百户笑着道:“王大人之威名和仁义,末将也有所耳闻,深表佩服。这次王大人临危受命,奉陛下圣谕和群臣重托领军前往边关拒敌,我等虽有心前去相助,但却不能擅离防线,因此还请两位见谅。

    只要两位将军能够让王大人求得陛下一道圣旨,末将估计大统领也欣然愿意前往相助。”

    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说话也是一门学问。

    就现在,这个百户话中的意思实际上和守门将士话中的意思是一致的,并无任何差别,都需要刘欣的圣旨才行。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就是比守门将士说出来的话要顺耳一点,好听一些。

    景升两人闻言,这才顺心下来,消了心中怒气,拱手见礼道:“你们奉皇命镇守边关,不能轻易离开这里,这也是应该的。刚刚我两人因事情紧急,一时没有把话说清楚,造成了误会,这倒是我们的过失,还请百户大人见谅。”

    “不不不,王大人忧国忧民,两位将军又是奉王大人军令而来,在急切之间有所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百户心神一动,暗生警惕,询问道:“不知王大人怎的知道我们天汉营?

    具末将所知,我天汉营并不在皇朝大军统计之列。并且我们天汉营虽说是在这里镇守南蛮,但我们也是在暗中相助边关将士镇守,似乎并不为外人所知。”

    “这是陛下告诉王大人的。”

    景升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一些情况,但他也不好如实相告,因为这次是王莽强行逼迫了刘欣,并不是正常借兵。

    当下,他和韩立对视一眼,从怀里掏出了刘欣给的五爪金龙玉佩印信,“百户大人,我在来时,王大人曾有吩咐,说有重大军机要事需要我等向大统领传达,耽搁不得。这是陛下御赐王大人的调兵印信虎符,还请百户大人速速引领我们去见统领大人,以免边关战事有失。”

    “哦?陛下御赐的调兵印信?”

    百户接过玉佩瞧了一眼,不知是真还是假,难以确定。

    当然,他虽然无法确定,但他却不敢大意。恭恭敬敬把玉佩还给了景升,“两位将军可随我来。”

    “多谢百户通融!”景升、韩立拱手,骑马跟在其后,直奔军营深处。

    这个天汉营占地极广,足足有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宛如现代的一个县的占地面积。

    景升两人四面观望,查探军营情况。

    他们发现,这些将士的整体水平要比其他世家麾下的将士水平高上不少,甚至还超过辽宁大军数筹,宛如精锐。

    可以想象,这里普通的将士就能比得上其他大军的精锐,那么这里的精锐又是何等的强悍。

    他们两人一边听着他们高喊,一边看着他们训练武艺,一边看着他们排兵演阵,对练厮杀,不由暗暗点头,十分佩服。

    时间一晃而过,约莫过了两个多时辰,两人才算是跟着百户来到了军营后方的指挥大帐不远处。

    来到这里,百户下马道:“两位请在此稍等片刻,待我前去通禀。”

    “百户大人且自去便是。”韩立回道。

    百户应声而动,来到指挥大帐门口,对着几个士卒低声言语了几句。

    士卒听得言语,自是进去汇报。

    不一会儿,士卒从大帐里面出来,对着百户道:“将军有请!”

    “恩!”

    百户点点头,进了大帐。

    他一进去,只见大帐里面坐着三五个人,都在商量着什么事情。

    这些人见到百户进来,停止了交谈,其中有一人问道:“朱劫,你此来可为何事?为何刚刚不让门口士兵一道禀明?”

    百户朱劫道:“回侯爷大人,末将因事关重大,不好外传,所以才不能告知,还请侯爷大人见谅。”

    “哦?事关重大?是什么事情?你且说来听听。”坐在中央最上方位置的大统领淡淡笑了笑,他实在是想不出小小的一个百户,还能有什么重大事情要禀告。

    朱劫道:“启禀统领大人,刚刚末将在营地巡视的时候,发现营门口有两人和守门士卒在争持。末将前去询问,他们说是奉武侯大将军王大人军令而来,并持有陛下御赐的玉佩印信一枚,要求面见大人。末将不知玉佩印信真假,也不敢擅自将消息外传,所以才有此举。”

    “哦?王莽派来的?他派人来干什么?那两人现在何处?”大统领惊道。

    朱劫答道:“据说是为了边关战事,具体详细情况,末将不敢深问,他们现在正在入帐门口。”

    “边关战事?莫非是甘肃边关再次失守,军情加急了?快快有请那两人进来相见。。。”大统领急忙喝道。

    “是,大人!”

    

第324章 借兵增援,三问解惑(上)() 
天汉营百户长得到大统领允许,出了大帐,来到景升、韩立两人跟前道:“两位将军,我家大统领有请两位将军进账议事。”

    “好!”

    景升二人微微点头,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衫头盔,左手轻握佩剑,昂首挺胸来到大帐入口。

    守在大帐门口的侍卫自是不敢阻拦,掀开了帘帐,让两人入内议事。

    至于百户长,他的官衔等级太低,却是没有资格进入议事,只能守在帐外。

    景升两人进了大帐,来到坐在最上方大统领三丈位置立定下来,拱手见礼道:“见过大统领。”

    大统领微微呃首,伸出右手,往旁边客座一引:“两位将军免礼,请坐!”

    待到坐定下来,大统领率先介绍道:“两位将军,我来给两位介绍一下。坐在两位对面的四位将军自左往右分别是我天汉营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南疆候、临渊候。”

    两人听到介绍,又是起身拱手见礼道:“见过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南疆候、临渊候。”

    四人不敢受礼,同样起身回了一礼。

    等到双方皆都相互熟悉,客套寒暄了几句后,大统领又问道:“两位将军自皇都远道而来,我本应当好酒好菜招待,替两位将军接风洗尘。只是我刚刚听属下说,两位将军是因边关战事而来,因此我想先问问两位将军具体情况。还有,不知陛下御赐的印信玉佩,能否给我一观?”

    “这有何不可?”

    景升轻轻一笑,站起身来到大统领跟前,然后从怀里掏出玉佩,递给了大统领。

    大统领用双手捧着接过,仔细瞧了一眼过后,浑身一震,急忙还给了景升,并离开座位,来到下方伏地道:“末将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却是他在遵照皇朝礼仪,对天子信物行礼。

    在大汉、乃至历代皇朝,凡是天子御赐下来的信物,其他臣子见到后,只要臣子心里还忠于皇朝,忠于天子,那么臣子们都会把信物当做天子来对待,行三跪九拜大礼。

    景升将大统领扶起,“大统领免礼,陛下曾对王大人有言,见玉佩印信如见朕,天汉营众将都需得听从王大人调遣,固守边关,不可怠慢。不知大统领是否遵旨而行?又不知大统领麾下诸将是否遵旨听从号令,服从调动?”

    “这。。。”

    大统领刚刚回到座位重新坐定下来,他就听到景升如此言语,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两位将军,我听闻此次王大人挥军六七十万前往甘肃驰援玉门关。我想以王大人之盖世神威,有此大军在手,必定可以横扫匈奴蛮夷。如此说来,王大人还何须要我天汉营区区几万人马?”

    韩立见他既不拒绝,也不反对,轻轻一笑,“大统领有所不知啊。此次皇朝各大诸侯世家虽说都达成了一致意见,统一出兵,攻伐匈奴。但是这些世家诸侯要想在短时间内顺利将兵马凑齐,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战事不等人,时间亦不能人。眼下王大人只有大军三四十万,以如此兵力对上那兵强马壮的四十余万匈奴大军,还是略有吃亏。

    再者便是,匈奴一方精于刺探。此次王大人率领之大军,一举一动都在匈奴的掌握之中,王大人对此也不好施展手段。因此王大人才特意向陛下求得信物一件,想调你天汉营精锐铁骑五万,火速赶往边关驰援,充当奇兵。

    王大人临行前有言,此次能不能顺利剿灭来犯之敌、横扫诸国,震慑九州八荒,成败全在天汉营。若是大统领愿意听从调遣,此事必成。若是大统领不愿意听从调遣,只怕我大汉亿万百姓皆要饱受战火之苦。”

    大统领闻言,半眯起了眼睛,并未说话,只是用手指不断敲击桌子,在思量其中的脉络。

    余下四位将领听得这番言语后,也都在暗暗琢磨思量。

    如此这般,一时之间,众人皆都闭口不言,冷场下来。

    景升和韩立两人此刻倒也不敢逼迫这些人。因为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此次天汉营到底驰不驰援五万铁骑前往边关,全在这五人一念之间,外人是万万干涉不了。若是强硬逼迫,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若是实在有必要,强硬逼迫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善用,合理用罢了。

    众人思量了许久,南疆候问道:“依理说,两位将军有陛下印信在手,也有王大人口谕,我等自当要听从调遣。只是我有三事有些不明白,不知两位将军可否解惑?若是搞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我倒是愿意听从调遣,驰援边关。”

    “哪三事?侯爷可尽管说来。只要我能解答,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景升、韩立见到南疆候开口,心理一喜。

    他们不怕对方开口询问,就怕大家都闭口不言。

    特别是这个开口之人还是一个侯爷,位高权重,兵多将广。

    在大汉朝,凡是边疆侯爷,最少也得是万户。

    所谓万户侯,万户侯,正是此理。

    若是手下兵将没过万,若是将军本人没有立下过汗马功劳,那是万万不可能有侯爷称号的。

    现在这个南疆候既然是侯爷,那么就表明他手底下最少有一万兵马,而且这一万兵马还是天汉营的。

    南疆候道:“第一,你刚刚说王大人打算借我天汉营五万精锐铁骑充当骑兵,我想请问两位将军,何为奇兵?王大人有何布置?第二,王大人是如何得知我天汉营消息的,又知道多少。我可不相信,陛下会主动把这个情况告诉给王大人。

    第三,其他一些疆域也有许多隐藏诸侯兵马。王大人为何不去借他们的,反而偏偏要来我这里?”

    “咦?”

    他一提出这两个问题,那半眯眼睛沉思脉络的大统领以及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临渊候三人皆都轻咦一声,来了兴趣。

    这两个问题,他们也想知道答案。

    在他们看来,这天汉营的一兵一卒都是自己的心血,是自己的家底。要是啥情况都不知道,就让人把自己的兵马给调遣走了,那日后要是大军全军覆没,或者说折损过大,那岂不是后悔都来不及?

    现在南疆候提出的三个问题,正是他们心中问题。

    “不错,不错,我也很想知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大统领笑道:“景将军,韩将军,王大人曾有过言语。说是统兵为将者,若不把将士性命放在眼里,那么他就不配当做将领。

    眼下王大人想调遣我天汉营兵马,我身为天汉营统帅,自然也想要得知具体清明,以免麾下将士有所不测。”

    

第325章 借兵增援,三问解惑(中)() 
景升、韩立两将把天汉营诸将提出的三个问题在心里过了一遍,眉头微皱,在组织应答言语。

    约莫过了十多分钟,韩立轻轻咳嗽几声,率先答道:“大统领,南疆侯爷,你们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有些事关军机大事,我不能违背王大人军令泄露出来。至于不关乎重大军情的,我倒是可以说上一些。”

    “还请韩将军速速道来,我等洗耳恭听。”大统领道。

    韩立回道:“先说第一个问题,你们刚刚问何为奇兵,此事之具体情况我不能说,因为这关乎到我大汉兴衰存亡,万万泄露不得丝毫。

    我可以告诉诸位的是,王大人在布置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这个计划只要成功,不仅可以收复失地守住边关,还能替十五王爷报仇,替那战死的十余万守军,上百万百姓报仇。在这个计划里,天汉营的兵马至关重要。

    第二个关于王大人如何知道天汉营情况的问题。对于天汉营的情况,的确不是陛下告诉王大人的,而是王大人自己搜寻到的。并且不仅仅是王大人知晓,在我辽宁,许多高级将领都知道天汉营的情况,甚至其他州域一些隐藏诸候兵马,我辽宁也掌握了一些情况。

    早先天汉营乃是八王爷替陛下暗中筹建的,充当陛下心腹力量。后来因皇族几位王爷和诸多世家争斗失利之故,陛下借八王爷之手,将那几位王爷麾下精锐兵马神不知鬼不觉全部收编起来,扩充了天汉营,准备留到来日真正光复大汉皇室所用。这就是王大人所知晓的一些天汉营情况。

    第三个关于王大人为何不去借别的兵马,偏偏要向陛下借天汉营的兵马问题。王大人这是考虑到天汉营乃是诸多王爷麾下精锐兵马所汇聚,战力远远超越了其他诸侯兵马,因此王大人才有此举。

    这次王大人打算剿灭来犯之敌,所需兵马自然不能太差。只有天汉营的将士,才能够让王大人真正展开拳脚,痛击匈奴,给予他们震慑。还有,王大人也就打算只借三到五个月的时间,不会太长。

    至于诸位所提到的兵将折损问题,陛下都不担心,诸位还有何担心?莫非诸位信不过陛下,信不过王大人的排兵布阵能力?若是这样,那皇都各大世家还推荐王大人做三军统帅干什么?他们正是看到了只有王大人才能胜任,所以才达成统一意见,同意出兵让王大人指挥。”

    “是这样啊?”

    天汉营大统领问道:“不知陛下可否知道王大人之具体布军计划?或者说,陛下是否知道王大人打算如何剿灭来犯之敌?收复失地?”

    景升回道:“陛下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并且不仅仅是陛下不知道,就连其他各大世家家主也都不知道。目前知晓具体布置的,除了王大人之外,只有虎威将军才知道一些情况。”

    大统领点点头,对着左都统将军、右都统将军、南疆候、临渊候四人道:“诸位,你们都有什么看法,可说来大家听听?”

    四位将军摇头道:“这事不好说,我们认为还是派人快马回禀陛下,再次请陛下裁定降旨才好。”

    “请陛下裁定降旨?”大统领自言自语一声,“景将军,韩将军,你们意下如何?”

    “胡闹,这简直就是胡闹。”景升喝道:“兵贵神速,兵贵神速,何为兵贵神速?最主要的不就是和时间进行比赛吗?快马加鞭从这到皇都,一来一回少说也得要近乎半个多月。若是耽搁如此之久的时间,那王大人什么计划都要泡汤了。

    诸位将军,我俩此来,乃是身负重任,耽搁不得。眼下此事成于不成,全看诸位如何应答。若是答应,那就即刻点将出兵,随我开赴边关。若是不答应,那我俩自当急速回去如实禀告王大人情况。

    我想若是王大人得知此事后,必定震怒,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们承不承受的起王大人的怒火。你们可要知道,现在可不仅仅是王大人一人关心边关战事,而是皇都各大世家都在关注。”

    景升对于他们的这个推诿模糊态度恼火之极,忍不住怒喝了起来,生怕这些人摇摇摆摆,从而影响到王莽的布置。

    在他看来,若是这些人答应,那自然是最好。若是不答应,那自己及时禀明给王莽,请王莽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以免时间耽搁,影响军机大事。

    “你这是在威胁我们吗?”左都统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景升冷冷道。

    大统领见到他们脸色冷了下来,急忙打圆场道:“两位暂且息怒,以免有伤和气。”

    说到这,他对着韩立道:“韩将军,这事只有这两个选择?没有一丁点缓和思虑的时间么?”

    “没有了。”韩立道:“我俩来此,已经耗费了不少时间,王大人那边可耽搁不得。大统领,你掌兵多年,应该很清楚战局之变化是何等的快。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时候慢了一分半秒,都会影响整体大局输赢。

    大统领请你想一想,当初陛下为何要组建天汉营?还不是为了皇朝,为了大汉吗?若是你们打算自立,不准备替大汉百姓出力,那当我们什么都没说,你们日后好自为之。若是你们有心匡扶大汉,有心替百姓出头,那么你们还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