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么个说法。”卫宫寒道:“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在边疆战事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之前,谁也不能私自挑动纷争,不能借机攻伐他人地盘…。
若有人胆敢在这个征战匈奴的时间段里违反内部停战协定,破坏和谐,影响大局,我等必要群而攻之,灭其十族。
同时,请诸位大人要严查各地官吏情况,防止他们通风报信,不可使得我朝有内奸混入,需得竭力稳定民心。大家必须要知道一点,若是前线战事失利,我们大家都要玩完。想来诸位也都没有能力凭借一己之力,可以对抗整个匈奴和诸多蛮夷小国吧?”
“卫大人所言甚是,我等必定牢记约定,严格律己,决不在这个关头拖后腿。”众人齐声回道。
卫宫寒露出满意之色,对着冯异、姬云等人威胁道:“我知道你们和王莽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双方都恨不得弄死对方。但是我警告你们,若是你们敢在这个时候乱来,我必定联合诸位大臣一举灭了你们茺州。
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纪,也差不多活够了。若是老夫死的时候能够拉你们几个当垫背的,我很乐意。”
第287章 魅力所在,无往不利()
冯异对于卫宫寒发出的威胁,毫不客气回击道:“哼,卫大人,这事不牢你提醒,我自有分寸。倒是你自己,最好约束好自己的族人,莫要再出一个卫紫瑶丢人现眼,和王莽勾勾搭搭,狼狈为奸,有失国体,影响国运。”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以为自己有点墨水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哼,卫御史的功劳岂是你这小辈可以比拟的?”霍江海呵斥道。
刘欣眼看他们又要吵起来,一阵头大,连忙起身道:“诸位爱卿,现在事情已经商量完毕,余下的一些细节还需诸位爱卿以后慢慢商敲,日后再议,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大臣告了一礼,依次退出了大殿。
王莽最后看了一眼被太监押解着的卫紫瑶,低声叹了叹,摇了摇头。
他知道,最少在今后的五六年、七八年时间里,卫紫瑶肯定没有了自由可言。甚至说不定一辈子都有可能要待在冷宫当中,渡完下半辈子的凄凉时光。
“卫紫瑶,世人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当初你曾和我说过,你这辈子唯一的骄傲就是拥有最美容颜。但是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当你在冷宫容颜慢慢老去之时,谁还能记得你曾经的骄傲?
若是有可能,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把你从冷宫当中解救出来,还你一个自由,让你依旧有时间绽放自己的风采。我希望你莫要在冷宫当中自暴自弃,我希望你依旧能够活出自己的骄傲。”
他喃喃念叨了一声,而后便抬着无力的脚步,离开了未央宫,朝着将军府缓缓走去,只留下一道寂寥无奈的背影在禁军眼里逝去。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入朝为官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他想着,若是自己不入朝为官,那么上官弘说不定就不会身死,卫紫瑶说不定也不用被打入冷宫,皇都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一切的一切,或许都会照原样发展。
他又想着,若是不入局中,焉能破局而出。若置身事外,又如何能够实现愿望,镇压世家,还民太平,保民安康,塑造傲骨?
矛盾在他心中徘徊,无奈在他心中沉淀,孤独在他心中流淌。
他想改变这些不好的,想事事都能随自己的意志来运转。但他发现,有时候许多事情根本改变不了,只能顺着潮流而下,看那多变的命运究竟会如何安排结局。
当他出了未央宫,来到龙门的时候,他带来的护卫随从一起拥了上来。
当下李含风率先问道:“王大人,不知出兵之事可否商议妥当?诸位大臣都作何念想?”
王莽回道:“匈奴来势汹汹,兵精粮足,诸位大臣都不敢掉以轻心。毛之不存,皮将复焉这个道理他们比谁都清楚。因此这次朝议,也算是空前团结,大家都达成了一致看法,积极备战,都怕匈奴大军攻破甘肃防线后挥军南下占领自己的领地。”
“达成了一致意见就好啊,若是在这关头,这些大臣还相互争论刁难,那我大汉可就真要玩完了。”
“呵呵,也不一定。”王莽道:“虽说眼下大家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俗话说万事无绝对,一切有可能。匈奴此次倾巢出动,他们定然准备充足,要和我们打一场持久之战。
在大战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肯定会以各种方式威逼利诱朝中官员,乱我后方。而我朝中官员又有谁敢保证不受诱惑呢?到了那时,这个团结也就如同虚设。
换句话说,就那几个顶级世家才能保持高度一致,因为他们都有骄傲,不愿趋附于人。余下的那些人,恐怕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能力追逐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若是有外人能够给得起让他们心动的利益,他们就有可能抛弃一切去投靠敌方。
所以说,打这种大规模的战争,眼光不能只看前线争端,还得把目光时时注意后方,统筹全局。若是我预料的不差,这场战争,最少要打五年以上。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或许有的世家会撑不住消耗,从而倒戈相向,获取好处。
时间不等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消耗。那场无以伦比的天灾,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降临呢?
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这场天灾,而不是这场战争。因为天灾无情,一旦来临,那么民心必将生变,如此前线也就难以支撑。李前辈,我们走吧,这些事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行。”
“是,大人!”
李含风把头颅深深低下,十分佩服王莽的远见,佩服王莽对战事的分析。
他自从昨日听到这个惊天大消息后,一直都在进行着换位思考,把自己代入到了指挥者身上,谋算如何退敌,如何防御,如何镇压四方。
他千算万算推演无数遍,脑子里想的只有前线那些战事,从未考虑过身后之事,也未考虑过战争所需年限而引动的世家变化。
“大人不愧是大人,统帅不愧是统帅,老朽远远不及,远远不及啊。”
李含风低声自叹道:“我一直以为统帅和将领的职能都差不多。现在看来,一万个将领也比不过一个好统帅重要啊。将领只能在前线组织兵力布阵杀敌,不能统筹全局,没有战略目光。而统帅却能以最独到的眼光来谋划全局,布置全局,通透全局,从而先一步做好各种应对策略。”
他越来越发现,王莽身上似乎拥有数之不尽的奥秘和智慧。每一天相处下来,他都能领略到不少与众不同的东西,心中那是越来越佩服。
他配合王莽眉心曾经出现的那条神龙虚影,结合王莽的独到眼光和敏锐战局思想,万分认定王莽就是未来的九州之主,没有人可以替代,没有人可以超越,没有人可以比拟。
他不知道王莽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完成那件千古大事,他只想着,只要自己还活着,还能用得上力,那就一定要相助王莽,直至力量耗尽,无怨无悔。
真正的统帅身上,往往有种难以扑捉,难以言明的人格魅力。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他既没有盖世领兵能力,又没有无以伦比的韬略,更没有至高无上的武功。但他却夺得了天下,汇聚了各路英雄豪杰在他帐下卖命,使得这些豪杰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一个统帅在无形当中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得到的结果。
只要是有些才华的人,都会被这股魅力吸引,然后释放自己的能力,为统帅出力排忧。
现在,王莽就开始在无形当中散发着人格魅力,影响着那些有才华的人。
李含风早被吸引,那姬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改变了一些观念,最少认可了王莽敢抛弃一切也要保卫紫瑶性命无忧的勇气。
第288章 众人心安,离都将近()
武侯将军府,当王莽从未央宫回到这里的时候,也到了正午。
他一进内院,王静烟就急忙扑了过来。
她在这一个上午时间里,坐立不安,望穿秋水,就盼着王莽早些回来,想要得知具体事情和结果。
早上王莽派人送来封天剑给卫紫瑶,她委实担心到了极点。
现在她看到王莽回来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相公,你可算是回来了,这都快把我给担心死了。”王静烟急促着问道:“娘娘她怎么样了?你上午送宝剑过来示警,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娘娘她在哪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你快快告诉我。”
王莽瞥了一眼她,然后又看了看她旁边的秋桐和姬柔。
特别是看向姬柔的时候,他微微有些诧异,“静烟,是你把姬柔的脚镣打开了?你怎的如此莽撞,万一她要对你不利呢?”
王静烟道:“相公,我看姬柔一个姑娘,若是天天带着个脚镣也不方便,于是就给解开了。还有,她和我说好了,不会乱来了,不信你问问她。”
“傻瓜!”王莽拍了拍王静烟的脑袋,对着姬柔道:“姬小姐,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认命了,呵呵,我还以为还要关你十天半个月,你才老实下来呢。”
姬柔回道:“王莽,你不要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你抓了我,没有刁难我羞辱我折磨我,因此我岂能那么不识趣?我身为姬家人,血脉高贵,若是我做了那种不齿之事,那我岂不是丢了姬家的颜面了?相对于什么自由、性命来说,我姬家的颜面才是最重要的。”
“呵呵,原来你是这么想的?那我以后抓住了姬云、姬玄他们,也这样对待他们,那他们会不会和你一样?会很快老实下来?”
“不知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你不要混为一谈。”姬柔道:“王莽,我的事你不要去多想,在王静烟放我自由的那一刻我没对她下手,以后我就更不会对她下手了,最少在约定的两年内我是不会动她一根汗毛的,你就放心吧。”
“如此甚好,这样省的我对你苦口婆说来和你沟通。”
王莽和她说了一两句后,坐了下来,叹了一口去气,对着王静烟解释道:“娘娘她被收回了凤印,打入了冷宫,这是冯异发的难。”
“什么?娘娘被打入冷宫了?相公,你为何不尽力挽回一二?娘娘为人极好,和我们也算是知己了,更何况当日她还在醉酒之时说出了那些话。你不看僧面,单看那些醉话的情面,你也不应该袖手旁观啊。”
王静烟十分不理解卫紫瑶怎的在未央宫,在王莽的眼皮子底下被打入了冷宫,心里有些不乐,认为王莽没有做到自己应尽的分内之事。
一旁的秋桐也脸色不善起来,隐隐有种要发作的态势,同样十分恼怒王莽明明有如此势力,但却不去保一保卫紫瑶,害得卫紫瑶被打入了冷宫。
卫紫瑶乃是她最为重要的人,王莽和王静烟都排在卫紫瑶之后。
现在卫紫瑶被收回凤印,打入冷宫,她自然是无法接受。“王大人,这事还请你把来龙去脉说个明白,解释个清楚。”
王莽道:“当时我送来宝剑之时,就已经提示她,让她暂时离开皇都去避一避,可她不去,我有什么办法?
这次冯异忽然发难,以道德制高点来攻击紫瑶,说她在我将军府留宿,和我勾搭不清,狼狈为奸,给她冠以污名,判她死罪,让我监斩。我为了保她一命,也尽了最大努力。
若是我强硬要护紫瑶无事,那么我就得置天下不顾彻底和冯异开战。这个后果,我也无法承受。而冯异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退让一步,不敢继续坚持要杀紫瑶。静烟,秋桐,当时的情况我真的无能为力,不能完全保证紫瑶不受一丝伤害。
不过你们可以放心,紫瑶虽然被打入了冷宫,外人不得探视,但她在冷宫当中,依旧保留着皇后应有的待遇,没人敢以平常犯人对待她。还有,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早点把她解救出来,让她重回自由。
想来你们也清楚冯异的能耐,要想从他嘴里抢点东西,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更别说他还占据了绝对的道理和优势。当然了,那个冯异,我以后定要把他抓起来,让紫瑶亲自报仇。”
“她还保留着皇后应有的待遇?是这样啊!”
秋桐和王静烟两女听到这个解释,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王大人,你可要说话算话啊。娘娘一个人待在冷宫里,定然十分难受,你必须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娘娘解救出来。至于那个该死的冯异,你以后也必须要抓起来,不可食言。”秋桐喝道。
“这是自然,我肯定不会食言失信。”王莽保证道。
姬柔听得话语,暗自有些好笑,嘲讽道:“王莽,你是不是太过小看了冯异?不说你解救娘娘之事,单说抓捕冯异,恐怕你这辈子都没希望了吧?他的能耐和事情以及背景,我知道不少。可以说,这世上能真正奈何他的人,还真没多少,你应该不在此列。”
“是么?”王莽不屑道:“姬柔,对于冯异的事情,我敢说我知道的绝对比你多。对于抓捕此人,只能等待天时,不可乱来,否则必有灾祸,这也是我在未央宫妥协的原因。”
“哦?你知道他一些事情,你说来听听。我看是不是你在吹牛。”姬柔笑道。
王莽回道:“说详细的是肯定不能说的,他的身份十分特殊,对应潮流,拥有大气运。我这么跟你说吧,他在等一个人,那个人才是他真正存在的意义。
并且这人一旦真正出现,就可得到和许多冯异一般能力的人相助,如此那人几乎就能在瞬间拥有扭转九州格局的力量。我这话你可否理解?”
姬柔闻言,大吃一惊,重重打量了王莽一眼,脸色十分凝重。
“你竟然知道这么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这就无可奉告了,姬柔,在未央宫我答应过陛下,半个月后我就要前往甘肃玉门关拒敌。在我走后,你可得好生替我照看静烟才是。只要你做到了这点,我以后就告诉你,你所不知道,但却很想知道的许多事情。”
“好,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你可不得再说什么无可奉告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们且先稍坐,我去和我叔叔说些事情,商量克敌策略。”
第289章 运筹帷幄,胸有良方()
王莽对王静烟、秋桐简要说明了一些宫中变化和皇后的事情后,转身来到王先至居住的雅苑阁楼。
王先至身为军中老牌大将,心系皇朝安危,十分在乎皇朝对于边境战事的意见。
因此就在王莽一进门的瞬间,他就急不可耐的询问了起来。
“莽儿,此次朝议如何?各位大臣是否达成了一致意见?何时出兵?”
王莽笑道:“叔叔勿急,边疆战事今早已经商量完毕,各位公卿大臣也有了一个明确说法,表示皆都会全力备战,一决生死。
根据统计,除去我先行派出的二十万大军之外,他们那些人也紧急调动了约莫十几二十万兵马,估计在一个月内,便能准时抵达玉门关。至于其他后续人马,估计要等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才能抵达助阵。
还有,早上我上奏陛下,请陛下降下圣旨封叔叔您为镇西大将军,辅助我统军,这事陛下已经答应。因此等会儿叔叔你便可先行领着一部分护卫急速奔赴玉门关主持大局。
就目前情况,我二十万大军虽然会比其他世家早到一步玉门关,但估计也早不到哪里去。毕竟道路崎岖,不是说即刻能到就即刻能到的。
现在我最担忧的事情就是怕玉门关守将无法在我军增援之前,守住关口。因为一旦玉门关失守,那我军便会陷入被动局面。到了那时,即便是我方援军再多,也有些难以作为,无天险可以拒敌。毕竟匈奴大军骑兵甚多,骁勇善战,我们在平原地区和他们决战,大为不利。”
王先至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匈奴大军在平原上的战力远远超越了我军战力。那玉门关之后方,没有上等天险之地,的确不好行事。并且玉门关守将兵力不多,要想靠他们死守一个来月,挡住匈奴大军冲关,的确有些艰难。
莽儿,对于这事,你有何打算?我可不信,你会没有一些想法,或者说没有一些安排。在这件事情上,若是我为最高统帅,那么以我角度考虑,依照我以往的经验,我可能会彻底放弃大半个甘肃领地,直接退回天水郡或者退回定西郡固守。
这两个地方有利我军防守,可和敌军在这里打一场持久战。这样一来,我军就能更好争取时间,调整军备,做好全方面的布置。”
在整个甘肃地区,虽说山地极多,并不属于平原地带。但在这些年里,因为人文发展之故,许多高山河流险峻之地都被人力摧毁。因此,眼下这片地区对于常年以游牧为生的匈奴大军来说,也差不多相当于平原,极为有利他们征战厮杀。
若是将整个战场转移到了辽宁,王莽也就不会有这种忧虑。因为辽宁那边虽然也发展极快,人文气息强盛,但是他早先考虑到天险可以拒敌之故,因此此地许多要塞都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能够更好防守拒敌。
王莽深知在冷兵器的古代打仗,地利优势极为重要,因此他十分看重每一个地区的天然防御屏障和攻击地利优势。
现在他听到王先至说出的看法,摇头道:“叔叔,我原本也想直接退守定西郡或者天水郡防守。但是考虑到目前敌军士气高涨,而我军因为被他们屠戮了上百万的百姓,十万守军全军覆没,导致士气低落。因此若是我们一味退缩防守,只怕对我军军心不利。
还有,甘肃全境资源丰盛,可以打造成一个绝佳的天下粮仓,可供应小半个九州百姓数年口粮。因此,对于玉门关到定西郡这片地方,我是舍不得放弃,也绝对不能丢失。因此,我打算无论如何也要死守玉门关,保住甘肃全境。做完这些,我才会主动杀出防线,击溃四方。”
“死守玉门关?保住甘肃全境?这恐怕有些艰难吧?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你应该知道,若是玉门关守将挡不住匈奴大军一个月,导致关口失守,那么我们要想再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