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忙把大家劝走了。
  过了几天,她送给郭壮一双新鞋,当然也是一只大,一只小。郭壮把破烂不堪的旧鞋换下来;蹬上新鞋;正好合脚;他感激地冲菊儿笑笑;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正在这时候;突然前面传来了嘈杂声,有个家丁慌慌张张跑过来报信:“快让夫人小娘子躲起来,铁碗帮来了。”
  菊儿吓得连脸色也变了:“这帮强人光天化日下就敢来?这可怎么办?老爷去年中风了,刚能下地走路,你们快去保护老爷。”
  郭壮这才知道,原来师傅已经不能再动武了。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护师心切,随抄起一根棍子就冲进了大堂。
  
  
  


 第九十一章 英雄救美

  罗松龄正坐在大堂上,面无表情。
  一个秃子正指着地上的一只铁碗说:“罗镖头,我等敬你是前辈!今日已是初八了,要么让我等把钱拿走,要么你把这只碗拔出来放在我手里,我二话没有就此离去!”
  罗松龄见那只铁碗嵌进地面有两寸有余,知道此人掌力雄厚。自己如今能走路就不错了,如何能发力拨出铁碗?
  秃子见罗松龄不动弹,更为放肆,满嘴脏话都说出来了。罗松龄的几个徒弟都气不过,可他们掂量着自己的本事,谁也不敢去较量。
  郭壮傻乎乎站了出来:“师傅、师兄;不就一个碗吗?我给他拔出来。”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貌不惊人的愣小子,以为郭壮是真人不露相。谁知郭壮上前用了半天劲,汗珠子都下来了,也没把那只碗拔动分毫。
  秃子乐得直拍大腿:“罗镖头,你就算不敢应战,也无须弄这样的出来丢人现眼!”
  罗松龄差点被气得吐血,他只好对身边的陈大侠小声道:“陈大侠,还是劳烦您出手吧;我这身子不行了。”
  陈大侠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上前来,一掌拍下去。
  只听“啪”的一声,那只铁碗从地上弹起,飞得老高才落下来。
  秃子也不多说,捡起碗就走。
  见此情形,罗松龄这才松了口气。众人围着陈大侠连声称赞,当然也有人没忘狠狠地挖苦了郭壮几句。
  郭壮又羞又气,回到后院门口直抹眼泪。
  此时,只有菊儿过来安慰郭壮:“不管怎么说,你比那些不敢出头之人要强得多!”
  郭壮听了菊儿的话,心中对菊儿感激不尽。
  菊儿从厨房给郭壮拿了两个馒头:“你也是罗家的徒弟,为何没跟着师傅学几手武功?”
  郭壮低下了头:“师傅说我笨,教了我一招;就把我撵走了。”
  “哪招?”
  菊儿很想知道,可郭壮吭哧半天也没说明白。
  当天晚上;罗松龄大摆筵席庆贺旗开得胜;可陈大侠却不知道哪去了。
  罗松龄正要打发人寻找时,大门口的几个家丁满脸鲜血跑了进来,铁碗帮又杀回来了。
  罗松龄心里一紧,只见秃子领着几十个人冲进了院子,最后进来的四个人,抬着一只大铁碗,进来后往地上一摔;咣当一声;把坚硬的青砖都砸碎了。
  罗松龄一看那碗足有木盆那么大,厚有一寸,估计最少也得二百斤,怪不得要四个人抬。他知道这是铁罗汉亲自来了。
  “快去找陈大侠。”罗松龄急忙吩咐道。
  “不用找了!”只见陈大侠从大门进来的,他换上了一件袈裟,头发也不见了。
  一进门,陈大侠就大笑:“罗镖头!听说你老人家病了,本来我还不相信,不过现在我信了,若是你能动武,怎会让秃子欺负成那样?实话告诉你,我就是铁罗汉,今儿特来化缘!兄弟们,动手!”
  说完,铁罗汉把那只大铁碗抄起来,如此沉重的家伙竟被他轻松地挥舞着旋转起来,直向罗松龄身边几个拿着兵器的徒弟飞过去。
  众人急忙伸出兵器去挡;但一个个都被砸得筋断骨折。这几个徒弟是罗家武功最好的,其他人一看铁罗汉有这样的神力,早吓得不知所措。铁碗帮的人呼哨一声,开始大肆抢掠。
  罗松龄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哀求:“铁罗汉,钱财你只管拿走,只求你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铁罗汉得意地狂笑起来:“晚了,秃子来要钱的时候,你要是痛快点,我兴许能放你一马。现在呢,我听说你有个女儿长得不错,哈哈……”
  罗松龄心一凉,只好低声嘱咐后面的人,让他们想办法通知夫人和女儿躲进暗道。
  当郭壮听到消息,趁着混乱中跑到大堂的时候,铁罗汉正在朝着二秃子发火:“笨蛋,连个女人都抓不住,小娘子都跑了,你抓这么个小丫鬟有什么用?”
  二秃子赔着小心道:“大当家的,这小丫鬟长得也不错,你看……”
  罗松龄颤颤巍巍站起来:“铁罗汉!你把这个小丫鬟放了吧!你要伤了我……我的家人,我是不会放过你。”
  铁罗汉狞笑起来:“你让我放,我偏不放,我看你怎么不放过我,这个丫头我要定了!”
  罗松龄急得脸上青筋直暴,他回身向几位护院说:“你们谁能救了这丫头,我把庄子给他,我把女儿也嫁给他!”
  几个护院早已吓得哆哆嗦嗦。
  菊儿尖叫着,挣扎着,但却无济于事,眼看着就要被铁碗帮架走,忽然有一个人,堵在了大门外。
  走在前头的秃子愣了一下,紧接着又笑得前仰后合:“大当家的,又……又是这个傻小子。”
  铁罗汉也乐了,他笑骂了一句:“傻小子,我不伤你,你快滚吧!”
  郭壮看到菊儿近乎绝望的目光,壮着胆子吼了一句:“把她放下;就让你们过去!”
  秃子乐得差点流出眼泪:“没想到你这傻小子还要当救美英雄!好,我让你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着,秃子直了直腰,上前就是一掌!菊儿惊叫一声,所有人都知道郭壮这回是在劫难逃。
  果然,只听有人吼了一声:“快滚吧!”
  话音未落,一个人就飞了起来,直飞到三丈以外,躺在地上口吐鲜血。
  众人睁大眼睛一看,全傻眼了,飞出去的竟是秃子。铁碗帮的人更是惊呆了,秃子跟了铁罗汉十多年,也有一身好武功,没想到如此不堪一击,眼前这傻小子到底是人是鬼?
  铁罗汉分开众人,盯了郭壮半天,冷笑道:“没想到我也走了眼,高人在这儿呢!”
  郭壮站在原地,也不言语。
  铁罗汉一抬手,把铁碗挥舞起来,自己也跟着转起来,猛然间连人带碗挟着风声呼啸着砸向郭壮。
  只见郭壮抬了抬腿,还是喊了那一句:“快滚吧!”
  只见铁罗汉的铁碗飞了出去,正砸在刚挣扎起来的秃子的脑袋上,当场就血肉模糊。
  铁罗汉被踢了一个趔趄,胸口像被大铁锤砸过一样剧痛,旁边那些喽啰们有的上来扶他,有的还想抄家伙往上冲。
  
  
  


 第九十二章 奇石

  铁罗汉勉强喊了一声:“都停下,我都败了,你们上去丢人现眼吗?”
  说罢,铁罗汉缓了口气,向郭壮一抱拳:“我认输了,请教高人,这是什么武功?”
  郭壮抓抓头:“这……就是跟我师傅学的一个绝招,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铁罗汉回头看了罗松龄一眼,叹了口气,叫众人把抢来的东西都放下,转眼间消失在黑暗中。
  郭壮扶起菊儿,看菊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脚上的那双旧鞋,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那双新鞋我怕弄脏了;没舍得穿。”
  有人把罗松龄扶过来,他激动地拉住郭壮的手:“郭大侠,我这一家老小,全是你给救下来的,但你这武功到底是谁传给你的?”
  郭壮奇怪地说:“师傅!你忘了?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跟你老人家学武,学了一个月,你让我回家!我请师傅教我一个绝招,你老人家就一抬脚,说了一句快滚吧。我回家就专练这招,练了十五年了,开始踢后山的小树,后来踢大树,现在我都能踢磨盘了!”
  “啊?”
  罗松龄想起来了,他当年是被郭壮烦的,踢了郭壮一脚又骂了一句。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转不过来弯,还以为是自己在教他绝招,整整苦练了十五年,竟然练出了这等腿功。怪不得他左脚比右脚大,这是苦练出来的,这得多大的恒心呀?
  铁罗汉吃了这一场败仗,很快就在长子县消失了。罗松龄不忘诺言,要把小姐许给郭壮。
  正当罗家张罗着要办喜事的时候,郭壮失踪了,而且是带着菊儿走的。
  罗家上上下下都说这小子武功虽高,但傻子就是傻子,放着小姐不要,非要一个小丫鬟。
  罗松龄更是火冒三丈,他又是要报官,又是要花重金聘请武林高手,把这两个私奔的人抓回来严惩。但是说归说,他到底没有这么做。
  郭壮和菊儿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不时看着脚上那双新鞋,边看边乐。
  菊儿却在毛驴上骂他:“你说傻不傻,那么好的小姐,那么大的家业你都不要,非得找我这个穷丫头,你说你图个什么呀?”
  郭壮嘿嘿笑了:“就图你会做这么漂亮的鞋,都没画鞋样,就能做得这么合脚,小姐哪有这本事?”
  菊儿“呸”了一声:“我告诉你吧,这鞋就是她做的!”
  郭壮一愣:“不能吧?小姐哪能会做这样的布鞋?”
  菊儿格格乐了:“你个傻小子是不会知道的,我爹为了防强盗,让我的丫鬟装扮小姐,让我装扮丫鬟,哈哈!傻小子,我可什么都不会做!”
  后来,罗松龄派人将女儿女婿,还有郭壮的瞎眼老娘全部接到了罗家庄,诺大的家业也交给了郭壮打理,自己则颐养天年了!长子县令知道了郭壮的事情后,请他做了长子县的捕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景龙元年的一天,罗松龄刚起床,就觉得胸口堵得慌,还隐隐作痛,开始没有在意,因为此时将近花甲之年的罗松龄身体一直很结实,平日连头痛感冒都很少得,岂料那胸口越来越闷,后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罗松龄实在忍受不住,就请来了大夫,大夫诊脉之后,却不知罗松龄得了什么病,只好开了一些消食散结的药。罗松龄吃了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效果,那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罗松龄将郭壮叫到身边,说:“我这辈子啥好东西也吃过,啥好玩的东西也见过,自问良心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按说死了也不亏了,可是我心里却有一个遗憾。”
  郭壮垂泪道:“岳丈大人,你把你的心愿讲出来,我想尽办法也要满足你!”
  原来,罗松龄有一个雅好,那就是收藏石头,几十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奇石。为此,他还特地为这些石头修了一座大屋子,美其名曰:石客居。罗松龄虽然藏石无数,不过他最中意的是三块奇石,奇石上有三个大字:福禄禧,却唯独少一个寿字石。几十年一直在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此奇石,为此,他一直觉得这是平生最大的遗憾。
  罗松龄于郭壮有大恩,一听岳丈的话,为了满足岳丈的心愿,当下四处张贴告示,说谁要是将有寿字的石头献出来,赏钱两千贯。
  告示贴出去一个月,眼见着罗松龄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人前来献石,郭壮又将赏钱提高到五千贯。
  几天后,郭壮兴冲冲地来到罗松龄的病榻前,说:“岳丈大人,好消息,寿字奇石找到了!”
  罗松龄忽地从床上坐起来,急切地说:“快拿来给我看看!”
  郭壮一边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递给罗松龄,一边讲了得宝的经过。
  原来寻石告示贴出后很久,也没有任何消息,正在郭壮信心渐失之时,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汉子登门了,说是来献石。郭壮接过汉子手中的一块圆滑的石头,但见上面有一个清晰的黑色隶书体“寿”字,不禁喜出望外,就付给那汉子五千贯钱。
  罗松龄仔细看了看手中的石头,又用力揩了揩,忽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接着将石头一掷老远,痛苦地捂着胸口躺下了。
  郭壮忙上前扶住罗松龄,急问:“岳丈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罗松龄指了指那块石头,说:“假的!”
  听罗松龄这么一说,郭壮的脸一下子红了。
  其实,郭壮何尝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假的,因为长时间找不到那块石头,罗松龄的病又越来越重。郭壮情急之下,就求一个善于作假的古董商人,造出了这一块“寿”字石,原想着糊弄罗松龄一段时间,让他笑着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没想到竟然被罗松龄识破了,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他的病情。
  郭壮眼睁睁看着罗松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想起离家几十里的奎山上有一座寺庙,就想去上香,求菩萨保佑岳丈迈过去这个坎。
  
  
  


 第九十三章 救济灾民

  郭壮刚到奎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些人,足有几百口,这些人扶老携幼,满脸菜色,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
  郭壮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因为黄河决口逃荒的难民。在途中,已经有数百人饿死或者病死,郭壮当下就顾不得上山烧香,赶紧回到家中,让家丁设下粥场,救助这些人。
  郭壮设粥场救助灾民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呼啦啦,附近的灾民全都来讨粥吃。郭壮为了不使灾民遭受风霜之苦,特地还用草帘搭了几十间棚子让他们栖身。
  罗松龄知道了此事,对郭壮的行为大为赞赏,说:“贤婿,此等积德行善的事,我支持你,你先不要顾着我的事,先照顾灾民才是!”
  灾民实在是太多了,家中的存粮很快就不够了,郭壮亲自带人去城里买米。
  长子县城有一家最大的米行,叫“仁德”米行,老板叫刘仁义,虽然名为仁义,其实做事却十分缺德。刘仁义是潞州刺史梁德全的小舅子,他借着这层深厚的关系,运用各种手段在长子县置下了许多产业。特别是粮食,刘仁义几次三番打压长子县的粮店,在他的胁迫下其他粮店纷纷关门,最后只剩下了他这一家,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次黄河决口,哀鸿遍野,刘仁义不但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反而觉得粮价必定会大幅上扬,发财的好时机到了。刘仁义大量屯积粮食,准备大发一笔横财。
  因为粮食就要告罄,灾民还是一个劲地往这里拥。虽然郭壮是长子县的捕头,但刘仁义却根本不买他的账。郭壮心急如焚,顾不得别的,低声下气地请求他看在灾民的面上,卖给自己一些米救急。
  刘仁义眼珠一转:“郭捕头呀,我是个商人,怎会看着生意不做呢!”
  他话锋一转:“可是你也知道,最近黄河决口,粮食奇缺,我是拿现钱也进不到一粒米,拿什么卖给你呢?”
  郭壮知道这个家伙的打算,为了灾民不饿肚子,他不想也不敢得罪刘仁义,好说歹说,刘仁义这才答应以平日三倍的价钱卖给他们一千斤大米。
  郭壮派人将米拉回家,想下锅时才发现,刘仁义真是太黑心了,这么高的米价竟然还在米袋的下边掺加了大量的沙石,有的竟然有拳头大小。
  家人气不过,要去找米行老板讨个说法,郭壮阻止道:“咱不与他制闲气,灾民们还等着吃饭呢!”
  郭壮命令家人一定要将沙石细细淘出,再给灾民做饭。
  灾民的口粮有了着落,郭壮暂时放下了心。他惦记罗松龄病情,来到罗松龄病床前,看着奄奄一息的岳丈,心如刀绞,他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说:“岳丈大人,我真是无能,不但治不了您的病,就连您最后的心愿都圆不了……”
  郭壮话音未落,外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郭壮忙擦去眼泪,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郭壮捧着一块石头疾步走到罗松龄床前,惊喜地喊道:“岳丈大人,您睁眼看看,寿来了!寿真的来了!”
  原来,刚才一个下人在淘米时,从米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竟然有拳头大小。那个家人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米行老板”,正想扔掉,忽然发现这块石头与众不同,细细一看,正面竟有一个清晰的楷体“寿”字,他扔掉勺子就前来报喜了。
  罗松龄此时已经剩下一口气,听见郭壮的喊叫,他一下子就睁开了双眼,挣扎着坐起身来,说:“寿在哪?寿在哪?”
  郭壮赶紧将寿字奇石递给父亲,罗松龄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郭壮吓了一大跳,叫道:“岳丈大人,你这是……”
  罗松龄拍手笑道:“这是真的寿字奇石呀,既然‘寿’已经来了,我此生无憾了!”
  说罢,罗松龄含笑而逝。
  郭壮为罗松龄办了丧事,将四块奇石给罗松龄做了陪葬。
  办完丧事后,郭壮又将心思放在了救济灾民上。整整三个月时间,郭壮使尽了全力,救活了无数灾民。为此,他变得一贫如洗与娘子和老母亲搬进了一个破落小院,而所有家产全部则都落入了刘仁义的手中!
  前年,郭壮的娘子难产母子双亡!自此郭壮发誓终生不娶,和瞎眼老娘相依为命!
  ……
  听了罗冒的介绍,刘玄不禁感慨道:“这位郭捕头真是一位奇男子!”
  “郭壮在县城里当捕快,为什么不把他阿娘接去县城呢?”李陶在一旁插话道。
  “怎么没有接呀?郭壮这孩子最孝敬阿娘了,是他阿娘不愿意去县城里。”
  “为什么呀?”
  “他阿娘说城里住不惯,再说也舍不得乡里乡亲的。后来,郭壮准备辞去捕头的差事,回家专心侍候阿娘,结果被他阿娘骂得狗血喷头,死活不让他辞了差事。无奈之下,郭壮只好央求左邻右舍照顾他阿娘。”
  “罗二虎的阿娘住在哪里?”
  “就在斜对过儿,门口有棵柳树的就是。”罗冒向门外指了指。
  “刘老夫子,我想去看看罗二虎的阿娘行吗?”
  “李小郎君,我陪你去吧。”刘玄道。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
  就在刘玄父子等的心急火燎的时候;李陶终于回来了。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领着一个老妇人一同走进了屋子。
  “郭夫人!您怎么来了?”罗冒一见,正是郭壮的阿娘,赶忙起身向老妇人打招呼道。
  “怎么?不欢迎我老婆子?是陶儿领我来的!”
  刘玄父子父子听郭夫人对李陶如此亲近,暗自撇嘴:这李小郎君真是了得,这么点时间居然和郭夫人如此熟络,也不知李陶给郭夫人灌了什么**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