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武大帝-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关之后,向北可见涛涛黄河,向西可见巍巍华山。

    只见董贼下车,正听一人汇报。

    那人,面长无须,身穿白袍,一头黑亮的长发束着,一双黑眸锐利的宛若黑夜中的鹰,看这年纪,约四十余岁,一副世家子第打扮。

    前晚夜宴之时,此人也在,居于末席。

    董贼帐下文士不多,除却李儒,貌似只有贾诩。

    若真是贾诩,可真的好好与此人交谈一番。毕竟李儒死后,贾诩就是董贼的主要谋士。虽然凭贾诩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现在不能让他效忠。

    但是贾诩若能保证,在日后的争斗中,保持中立,或者是蛇鼠两端,就是一大胜利,甚至是决定性的胜利。

    想到此,刘协就有些待坐不住了。

    又想起刚才的表现略微有点抢眼,若是不能打消董贼的疑虑,以后做事可有点难办。

    “哼,既然如此,那便一道皆入朕瓮中吧!”

    辇车之上的天子,看着不远处相谈的两人,嘴角露出一丝的冷酷的笑意,那冰冷的眼睛仿佛没有焦距,深黯的眼底充满了平静,身边围绕着一股冰凉的气息。

    收服贾诩,蒙蔽董贼,这两件事,朕要一同办了!

    伸了个懒腰,天子唤来小毅太监,让他通知下去:朕要下去走走,透透气。

    龙辇停下,刘协踩着小太监的背部缓缓下车。招来徐荣将军,以及董卓的军士………“朕的亲军”,一同往董卓之处走去。

    董贼远远的就看见天子过来,遂带着白袍客上前,欲下跪问安。

    呵呵,又是试探,不过董贼你的手段可真低劣,这种试探方式都想得出来。

    刘协当然不会让董卓向自己下跪,所以也驱步向前,抱住董贼就要下拜的双手,扶起来道:“董卿,乃朕之肱骨,朕早就赐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以后可不准对朕如此,否则会寒天下人心。”

    董卓试探一番后,悬着的心略微防松下来,今日早上天子行为大出反常。要不是咱家及时制止,恐怕西凉军就随这少年天子反攻洛阳城。

    毕竟是少年脾性,莽撞冲动,这以后要给天子找一个好的老师才行。

    而董贼旁的白袍客此时已然跪下,大礼行拜:“臣讨虏校尉贾诩,拜见陛下。”

    果然是你贾文和,听说你很难收服,今日朕倒是要试上一试。

    “恩,原来是文和先生,起来吧。”天子的语气平淡如水。

    贾诩起身后,不敢直视天子,只是低着头。

    待贾诩欲告退而去时,却听天子说道:“贾先生,请抬头让朕一观。”

    贾诩听完,甚是疑惑,不过还是微微的将头抬起。

    “真帅!”天子轻声叹道。

    贾诩听完,内心不由得一颤,这少年天子意欲何为。

    作为董卓帐下两大谋士之一,虽然贾诩虽然只是给李儒打打下手,不过也是掌握西凉军一部分情报机构。

    前日夜宴之时,贾诩就看清了这位少年的图谋,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并没有点破。

    这些天,贾诩就有意的压下一些由军民中传来的情报,主要是关于天子如何贤明,如何爱民,如何节俭的报告。

    贾诩也不知道,他这样做,对不对。

    天子欲诛董相,近几乎是大臣们皆知的事情,作为董党中人,董相一死,贾诩自身也讨不了好;不过天子能有如此权谋和心胸,他不知道为何,却是大感欣喜。

    况且这几日,董相一直不希望听到,关于天子对西凉军不利的消息,所以贾诩的蒙蔽不会招来祸事。

    可是贾诩他不明白的是,刚才天子一句“好帅”是何意,一般招贤纳士不是说:先生有子房之才,先生运筹帷幄,能决胜千里之外么?

    就在贾诩心颤之际,又听天子语气中带着玩味的之气:“文和先生,皮肤保养的真好。”

    说完,龙手就伸向过来,似乎要捏上一捏。

    一向冷静的贾诩此刻吓得呆住了,进又不是,退又不行。

    还好董卓及时拉住了天子的“咸猪手”:“陛下,这贾诩保养的确实不错。哎呀,不知陛下,下辇有何要事?”

    还好,董相救了自己,贾诩顿时对一旁的相国感恩异常,同时心中也是大叹:这位少年天子该不会真有龙阳之好吧。

    昨晚就有来自天子亲军的情报,传到贾诩手中:天子在董相帐中,夺下一留有阳~根的女子。

    贾诩接到情报之时,以为是这个天子在自污,现在看来,难道是他错了。

    刚刚庆幸逃过一劫的贾诩,就听天子又接着道:“朕观此山有一崖口,就想上去,北眺黄河,西望华山。一睹朕的,汉室河山。”

    “朕听闻,文和先生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正好随朕前去,一观山河风采。”刘协发出“诚挚”的邀请。

    完后,天子还吞了吞口水,咽下的声音倒是让所有人都听的清楚。

    陛下有龙阳之好,此时该不会是想野战于贾先生吧!

    想到此,董贼眨巴眨巴着眼,暗自咋舌;贾诩面色凄惨,一副晚节不保的模样;而董贼亲兵们都是使劲的憋着,怕笑出声来;反倒是徐荣,面无表情,似乎未曾听到一般。

第三十章:崖山对(二)() 
天子拉着一脸死相的贾诩,在军士们的保护下,往崖山而去。

    此刻贾文和,心里真想跳崖下去,以保住晚节。

    早就应该知道,早就要知道。汉家天子,自古以来,就好男风。

    高祖有男宠籍孺,文帝有邓通,景帝有周文仁,武帝有韩嫣,昭帝有金赏,宣帝有张彭祖······

    这些都是汉家难得的贤明之君,却也是颇好男风啊!

    哀大莫过于心死,回想以后可能会发生一幕幕,贾诩真是欲哭无泪!此时的感觉是五内俱焚,灵魂都在颤抖!

    刘协看着身旁的贾文和,脸色极其苍白,嘴角不停地抽搐,全身蜷缩着,身体颤抖得厉害。天子心里无比开心,这可不是恶趣味,此乃是计谋,连环三计。

    一谋是再次向董贼展示他的荒诞,今早在点将台上,刘协鼓动西凉军士反攻洛阳,对董贼的影响肯定很大,而刚才的荒诞表演真好可以消除此影响。

    二则也是报复贾诩一番,毕竟后来是这家伙鼓动李、郭二人反攻长安,扑灭汉室中兴的最后一把火,同时也是一种另类的收服谋士的手段。

    至于三谋,此乃后话。

    刘协站在崖边,向北眺望。只见黄河,浩浩荡荡、滚滚滔滔、天水相接、万里奔腾。

    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魄势,也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雄浑,更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豁达。

    一曲黄河,真是映着雄主之魂。

    欣赏了一番滚滚黄河之美景,刘协对着亲兵们,一脸嫌弃地挥着手:“你们下去,不可多看,更不可多言。”

    果然,陛下是要和贾先生野战······

    天子“色急”的表现,让这群“天子亲军”脑洞大开,他们大部分都是绷紧了脸用手遮着笑;独独有几个二货,相互扶持着,笑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看这样子,想必是眼泪都流出来了吧。

    冷冷地看了一眼那几个笑得最大声的二货,刘协把他们的样子默默地记在心里,便不在管这群无君无父之辈的笑声,转过身对着徐荣道:“徐将军,在此护卫就行,朕和文和先生有话要说。”

    “天子亲军”下去,徐荣在旁边沉默地守着,他沉默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随便一个动作就能将这沉默击破。

    其实从昨晚开始,在徐荣心里,一直有个结。

    昨晚徐荣亲眼看到天子抱起那妖人入大鏊中,不一会就发出****之声。

    虽然晚上姜武开导了徐荣,说是天子自污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可如今,天子连不惑之年的贾先生都不放过。

    难道自己昨天的决定是错误的吗?徐荣心里仰天而问。

    一脸纠结的徐荣当然逃不过刘协的眼······

    哎,这徐荣真的不太适合用做保镖,天子心里暗自叹道,徐荣疑问过多,想的过多,虽然有大将之才,但绝非是个保镖的料。

    这世上,最合适朕的保镖只有两个,就是恶来和虎侯,这两人虽然脑子不好用,但是架不住武力值爆棚,平时不管不问,战时拼死护主。

    日后,一定要收服典韦和许褚,这将会是朕的两大门神。

    感慨之后,刘协把目光又放到贾诩身上,这家伙,一直低头盯着自身的鞋子看,倒像是受伤小媳妇的一般。

    不管这两人,刘协行至崖口,解开衣带,掏出龙~吊,对着崖下,就是一阵冲刷。

    大风起兮,尿飞扬!

    那喷射而出的快感,爽地天子一哆嗦。

    忽然的,一股甜滋滋清凉凉的风,掠过天子的龙头,那条细珠的线被带起而迎风飞扬。

    一时间,真是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

    看到天子的豪放之举,徐荣马上低头背对过去,而这贾诩依旧是低着头,只是双手在微微颤抖而已。

    终于可以尽情的滋泡尿,这几日不是在辇中,就是在大鏊之中,尿个尿都是用黄金做的夜壶装着。

    尿一次两次是享受,尿多了就是折磨。

    放松下来后,刘协抖了抖龙~吊,甩了甩余液,穿好衣物,就向崖上一块大石走去。

    背靠大石,顺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天子拍着身边草丛,一双笑眼抬起对着贾诩:“文和先生,到朕身旁来,朕有话问你。”

    该来还是会来,老婆,我贾诩对不起你啊!

    贾诩这一脸小受模样,看的刘协都有点心疼。

    于是不再逗他,示意贾诩坐下后,刘协道:“朕自幼由董太后所养,若不是太后对朕照顾有加,岂有朕之今日。”

    “朕记得幼时,太后曾讲过一则荒诞不经的故事。”刘协努力作出温柔状,轻声地对着“小受”说道:“文和先生,想听听吗?”

    荒诞不经的故事,陛下你倒是荒诞的很,不过圣上有话,贾诩不得不回:“臣洗耳恭听。”

    “话说战国时期,大秦西北之地,有一富裕之家。家中****皆有,不过就是其中一头猪已然成精。”刘协缓缓的道。

    顿了顿,刘协又言:“此猪成精,谓之妖猪。妖猪虽有些志向,不过智慧不足,于是就去深林之中,请了头狐狸作参谋,想要反客为主。”

    说完,刘协捧腹大笑道:“一头猪请一只狐狸为谋士,这个故事,文和先生,你说好笑不好笑~~~”

    此刻,贾诩终于明白了这则故事讲得是什么,借物喻人,这位少年天子真是好手段。

    天子有如此心机,那么刚才“调戏”之事,应该不是戏耍他,而是想要再次蒙蔽董相。

    笑完之后,刘协也不等贾诩的回答,又讲道:“这支狐狸给妖猪出了主意,等到老主人身死之后,小主人还小,那时候就可以将此富裕之家占为已有。”

    “可惜猪算不如天算,当老主人驾崩,小主人继位。此猪想要占据的时候,家中鸡、鸭、鱼、鹅等家畜都纷纷反对,甚至是田里的小草都对着妖猪嗤之以鼻。”

    刘协收起脸上的笑意,眼中幽深的黑眸却是无比的寒冷:“文和先生,你觉得,这家中小主人该怎么办才好?”

    贾文和也是刚刚参透这位天子先前之举,突然又听天子这么一问,一时间也答不上来,也不好答上。

    “那小主人想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于是派了自家猎犬,去追杀狐狸,准备将此妖猪打回混混噩噩之境。待妖猪的智囊去除后,便可以慢慢的圈杀此妖孽。”刘协微微侧身对着贾诩,暗黑色的瞳孔之中含着凌厉的眼神,一时间杀气腾腾:“你说,这样对吗?”

    听完这话,贾诩猛的惊起,心中大呼:不好,李儒有危险。贾文和再看向天子,眼神完全变了。

    天子能跟自己实话实说,不怕他告密。就说明,李儒此刻,或者是下午,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那么天子为什么跟自己说这些话呢?

    贾诩忽然反应过来,便看见天子轻轻一瞥而来的目光,那一瞬间,便让他觉得整个人就又麻又冷地动弹不得,像是堕入无尽黑谷里般。

    “小受”贾文和,此刻脸色变得苍白,脸上无一丝一毫光彩,也看不到一点血色,绝望地一屁股坐下,两眼死灰,望着徐荣。

    真没想到,我这一生,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这就是此刻贾诩内心的真实写照。

    天子一不好色,二无龙阳之好,此时徐荣也终于明白了天子的想法。

    既然陛下会在今日差人杀死李儒,那么文和先生接下来就是董贼的下一任谋士。

    陛下既然要除掉狐狸,那么贾先生就是下一个要除去的狐狸,而这也是天子今天独独留他在这崖山之上的原因。

    把一切想明白想透的徐荣,抓紧手中的**大枪,缓缓转过身来,深邃而充满危险的双眼正直直盯着贾诩,向着他缓慢靠近,似乎只要贾诩稍有动作,大枪就会脱手而出,将贾诩钉死在崖上。

第三十一章:崖山对(三)() 
看到两人的表现,一个死气沉沉,一个杀气腾腾,倒真是有趣。刘协可不想未来大汉的将、相,因为今天之事而失和。

    故天子对着徐荣挥了挥手,示意不必如此。

    “朕看贾先生和徐将军之表现,想是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刘协的轻淡从容的对着贾诩:“那只狐狸死后,妖猪就会找到它的狐狸兄弟。文和先生,你该说说了,那只狐狸兄弟的结果会是如何?”

    狐狸兄弟,指的就是某吧。

    当今天子心机如此深沉,董相堪忧啊。

    刚刚从晴天霹雳当头一击回过神的贾诩,紧闭着眼,逐渐他恢复一贯冷静之色:“那只狐狸兄弟,他只想活下去。”

    而后睁开眼,那双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又敏锐,又细致,又真诚:“他是有智慧,但他没有野心。”

    呵呵,老狐狸,说了等于没说。

    刘协轻笑着替贾诩分析:“在朕看来,那只狐狸兄弟,会有三种下场。上策是左右逢源,谁胜跟谁,当可永葆富贵;中策是随小主人,诛杀妖猪,虽有危险,但是一旦功成,封将拜侯不在话下;下策就是助纣为虐,不过必死。”

    “文和先生,那只狐狸兄弟,为何取下策必死?”刘协假装疑惑。

    听完天子之问,贾诩那本炯炯有神的双眼,瞬间拚命地往里边缩,眼窝陷得很深,透出一种深邃而又冷傲之意:“因为王越!”

    王越大侠,步战天下第一,尤善于刺杀之道。若无吕布护卫,或者数百甲士日夜守候,世上谁也挡不住王越的暗杀。

    “哈哈,朕早就听闻,贾诩贾文和,有天纵大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刘协抓住贾诩的手:“既然如此,那只狐狸兄弟会选择何策?”

    感觉命悬一线的贾诩,深吸一口气,露出硬邦邦的笑脸:“既然陛下问起,那臣唯有坦诚相待。此狐狸会选上策,不过不是左右逢源,而是会暗中相助小主人。”

    “朕相信卿,朕也知道,此狐狸最善明哲保身,未到关键之时,不会出手。”刘协紧紧握住贾诩的双手,无比真诚,同时心里大骂“老狐狸”。

    而贾诩也是一副受宠若惊之样,心里也在大呼“小狐狸”。

    对于贾诩,这个善于自保之人,吓吓就行了,若真是把他逼急了,他会拼命的。恰如他后来再绝望之时,鼓动李、郭反攻长安城一般。

    在得到贾诩的保证之后,刘协心里一块大石也放将下来。毕竟这年头,只要不是身为主公或者诸侯之人,大部分人节操还是有的。假如在稍微有点本事,比如有将帅之才,或者是谋士之实,那么节操更甚。

    只要王越一日不死,贾诩会一直地三心二意下去。因为王越,将会是悬在贾诩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此,只要把握的好,董贼将会败亡的更快。

    单单获得贾文和三心二意的保证,远远不够!

    朕要的是………他的臣服!!!

    刘协站起身来,牵着贾诩的手,看了看江,又望了望山,叹道:“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百姓却多苦多难。”刘协指着崖下,被西凉军赶着的百姓,:“先生大才,不知可有解救天下臣民之法。”

    贾诩看着一脸期待的天子,并不回答,反而问道:“不知圣上的解救之法是什么?”

    真是一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

    刘协放开贾诩,双手合在背部,挺着腰,望着天空:“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周,三百年而骤起春秋战国。此后七国分争,止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止于汉。”

    “遥想高祖之时,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如今子孙不孝,江山沉沦,百姓遭难。朕虽不敏,亦想学习先祖,手提三尺剑而定天下。”刘协轻轻的言道。

    听完天子所言,徐荣上前跪下:“末将愿随陛下左右,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贾诩也跟着跪下:“陛下有此志向,则江山可复。微臣愿随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贾诩看来,今日天子以死亡相逼自己,若是他不臣服,或者假装臣服的话。凭借汉家天子一贯的薄凉性子,等下可能他会无故的坠崖身亡。

    天子心机如此深沉,董相再次堪忧啊。

    刘协忙托起两位:“文有文和,武有子茂,朕若能得二位大才之助,真是汉室可兴也。”

    说完,扶起二人,刘协也以拱手之礼揖道。

    两人此刻也不矫情,正色的接下这位少年天子的揖礼。

    礼仪一成,在这汉朝,只有一个意味,那就是名分已定。

    当年老祖刘邦,被项羽困于汉中而不得出。为了挣破牢笼,老祖在大军之中,设坛敬祭天地、以揖礼拜韩信为大将,而得有孙子、吴起之才的韩信之助。韩信也终身不弃,助老祖成就帝业。

    当然,刘协对于徐荣的效忠没有疑问,只是对于“老狐狸”表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