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若慰藉你思女之心我便不再追究。”高澄轻松便放掉了此事。

    孙腾叩首于地,泣道,“多谢高侍中。臣此后只知有大公子。”“大公子”这一词用的极其微妙,但却实足表达了他忠于高澄的心思。高澄也未想到他还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一面。

第44章 :荆棘丛生行路难(上)() 
椒房殿里安静极了,这样的安静似乎已不止一日。

    冬日的第一场初雪将白亮的光折射到椒房殿的窗纸上,并透过窗纸浸润到殿内。殿内不似往年冬日,一室生春,尽是融融暖意。亮是极亮,因为天气晴好。冷也极冷,宫人们翠袖单薄,玉手成冰。

    皇后爱安静,又深居简出,几乎足不出户。宫人们不闻传唤不敢轻易惊忧。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高常君都用来手抄佛经。不假手于人,手抄口诵,清除心中杂念。皇后如今一心向佛,已经成了洛阳城外、龙门山上、潜香寺内最大的供养人。

    若云进来的时候,高常君常服淡妆,正凝聚心神于笔端。若云立于她身后稍远处,正寻契机,不敢出声打扰。过了许久,当高常君抄好后,放下笔,才淡淡问道,“什么事?”她并不回头。

    “启禀殿下,高侍中求见。”若云轻声说。

    “请他进来吧。”高常君站起身来,把肩背上的粗厚帔帛又裹紧了些。

    将案几上抄好的佛经亲自动手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然后方才在殿内慢行数步,看了看有无不妥。又方从从容容在上首坐榻上坐下来,等着她的弟弟、侍中高澄进来。

    若云捧上热茶,高常君刚接了,便听到外面脚步声,步子沉稳不迫,心里生出一丝欢喜、踏实,知道是弟弟进来了。

    高澄进来唤了一声“阿姊”。

    “坐下说吧。”高常君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行大礼。

    高澄也不坚持,坐下仔细看长姊。恍惚好些日子不见,只觉得长姊容颜清淡。心里觉得犹如有刺扎在心头,再想起从前皇帝元修和那时尚是平原公主的元明月和长姊之间的恩恩怨怨,便是怒从心头起。但他神色如常,谁也看不出他心里究竟想什么。

    “刚停了雪,天气冷,给侍中端一盏滚热的奶汤来。”高常君啜饮了一些自己捧着的热茶,向若云吩咐。

    所谓奶汤,牛奶与肉汤相勾兑,适时放些红枣、杏仁等。冬天天冷的时候驱寒气最佳。

    高澄凑上来,顽笑道,“阿姊喝什么?我也要一样的。”

    高常君拿与他看。盏中只是滚水泡着极细碎的暗绿色的粉末。高澄登时怔住了,这东西本是南朝人才爱饮用。既便用时也要加些桂圆、红枣什么的,在北朝便只有僧人、尼姑饮这种极清苦的茶,不想大魏的皇后也饮这个。

    “还要吗?”高常君笑问弟弟。

    高澄面色阴郁地坐回原处,不接长姊的话,只问道,“听说阿姊现在一心向佛,椒房殿堪比山中窟寺。难道皇帝从不驾幸椒房殿吗?”高澄再也忍不住了,满腔的怒意冲了出来。

    高常君放下手中茶盏,此时椒房殿里只有他们姊弟二人。若云必是在外值守,一时不会有不相干的人进来。高常君却没有被弟弟的话扰乱心境,从容问道,“阿惠今日来就是为了说这个吗?”

    高氏、元氏的恩怨早就纠纠缠缠,怕是永生永世也难解开。这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说得多了也无益,高常君早就不是刚刚入宫时候的高常君了。她更知道什么要去做,什么不必理会。

    高澄久不见长姊一时忘情,好像又回到姊弟之间亲密无间的时候。经长姊一提醒也镇定下来。从容坐了,问道,“大人至晋阳有些时日,皇帝在宫里尚也安静。如今宇文泰回了关中,必定和宫内联通消息,只是现时却风平浪静,只怕下面早就暗流涌动。长姊这里可曾知道消息?”

    高澄毫不隐讳地询问长姊。高常君不动声色道,“侍中那里的消息难道不比我多吗?这大魏的宫中哪里不是侍中的耳目?”

    “阿姊,若论耳目,不只我。皇帝自己人,还有元宝炬、斛斯椿、王思政、元毗,他们的人也不少。皇帝偏只亲近听信斛斯椿的话,大人尚在都中时皇帝便早就疏远大人,更何况如今大人不在洛阳。”高澄的话越说越明白,也越说越让高常君心惊。

    表面上的失意、得意并不要紧,翻转过来也许只是瞬间的事。高氏和元氏已是你死或我亡,势同水火。若是任其争斗,顺天应命,岂能心安理得?已经到了一个必须选择的时候,高常君既是高氏女儿,又是元氏皇后,其选择艰难正在于此。

    “侍中的才具我自然深知,将来必会比父亲大人更胜一筹。”高常君淡淡一句,唯有“更胜一筹”这四个字显得格外深重。

    高澄听在心里方才安然,也淡淡笑道,“自小阿姊便最疼我,日后”

    “阿惠!”高常君忽然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冷如金石,“天下实权早归高氏,元氏不过是座上傀儡。我是不是大魏皇后都不要紧,却必是高氏女儿。日后我只有一事务请弟弟准允,一定应了我。”

    这要求不是一般的要求,是要求高澄必定要做的。那种不容置疑和绝无商量高澄一听便知。但是长姊高常君却用了请求的语气。

    “长姊吩咐,阿惠无不从命。”高澄即刻道。

    “我要你必定留下他的性命。”高常君看着弟弟,她目中那种不容人不遵的决断,那种含而不露的威仪竟像是他们的父亲大丞相高欢。她说的“他”是谁,两个人都心照不宣。

    “我意不在此,对他的性命本就无兴趣。”高澄也看着长姊回答。

    两个人对视良久。

    “若云,侍中的热奶汤怎么还不上来?”高常君向着外面唤道。

    若云听到了皇后的吩咐进来,手上捧着的莲花纹银碗热气腾腾。

    高澄喝着热奶汤,真是通体舒泰。

    “参军崔季舒在殿外,请高侍中出去。”若云看着皇后回道。

    “怎么找到这儿来了?”高常君蹙了眉。

    “我出去见他,就此跟阿姊告辞。”高澄将碗中剩余的热奶汤一饮而尽,站起来便向外面大步走去。崔季舒如今实是黄门侍郎,现在这个时候找他找到椒房殿来必定是有要事。

    看着弟弟过于年轻又矫捷的身影,高常君心事重重,默默无语。

    雪停了,太阳高挂,阳光照在连天铺地的皑皑白雪上,银光耀眼。

    崔季舒恭立于椒房殿外。虽然讲究着儒家君子的风范,行止端正,但心里早就急如热火攻心。只能是尽力眺望,企盼高澄快点出来。

    一眼瞧见高澄终于出来了。顺阶而下,如天人降临。一张脸在强烈的日光和夺目的雪光中真如白玉一般。

    “世子。”崔季舒迎上几步。

    “什么急事?找到这儿来?也不怕扰了皇后殿下。”高澄显得并不太上心地问。

    “斛斯椿奉诏入宫了,只身一人去了后面苑囿中。”崔季舒回道,“主上还召了南阳王元宝炬,元宝炬尚未入宫。”

    “深入内苑了。”高澄微笑道。“你先去,我即刻就过去。”

    崔季舒领了命,先向后面去了。

    滴水成冰的天气,苑中洛川早就凝结成冰,冰质如玉般清澈通透。一天里阳光最好的时候已过,接下来便是渐渐日薄西山,寒冷和黑暗会一齐再次笼罩魏宫。苑中本就树木繁多,既便冬日,鲜花碧玉不再,但仍有松柏等常绿者点缀凋零肃杀的冬景。只是那样一种暗沉的绿和春、夏时深酌浅吟的各种绿色差别极大。这时太阳一过,这些松柏反添了些阴郁之气。

    皇帝元修和侍中斛斯椿都着黑衣,在雪光中格外显眼。君臣二人一前行一后趋,沿着洛川之阳慢行。元修停下来,斛斯椿跟上。

    “等南阳王来了,若无疑异,就按孤刚才吩咐的,即刻给贺拔岳回复,孤就如他所请,赐驸马都尉宇文泰领夏州刺史,驻统万。但要跟贺拔岳说明白,伺机取了曹泥,待关中稍有平定,也该理理都中的事了。”元修胸中千头万绪,本身性子却不是那种运筹帷幄的人,只这一点期盼。

    “主上的吩咐极是。”斛斯椿迎和道。说起来如今也只有依着贺拔岳,封宇文泰为夏州刺史,不行也得行。贺拔岳本就势大,以后又想依他的势斗败高氏父子,岂能不依他。但话从斛斯椿口里说出来又是另一番味道。“宇文泰虽是贺拔岳亲信,但私论起来究竟还是主上的姊夫。臣听说长公主与附马都尉自成婚后感情甚笃,长公主自然心系陛下,宇文泰既然看重公主,必也挂念陛下。况贺拔岳的为人臣也略知一二,毕竟与大丞相不同,毫爽而忠直,从他看重宇文泰便可知。陛下又如此待他,贺拔岳岂有不报恩于陛下的道理?”

    元修听得心里顺意,连连点头。只想着南阳王元宝炬怎么还不到,好快点把此事定下来才是。

    侍中高澄从椒房殿出来,命崔季舒先去,自己也一路向北,往后面苑囿处走来。此时雪住风息,空气清甜、甘冷,极为沁人心脾,况且刚才和长姊的话也算是达成了共识,所以心情格外舒畅。

    将宏大的宫殿甩在身后,入了苑囿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陡峭冷厉,川平滑如镜,极冷的天气丛丛树木如笼轻烟。其实苑囿中的亭、台、阁、榭并不十分紧凑密集,只是疏落有致地点缀其中。出于大魏历代皇帝的喜好,苑囿中甚至还有多头散养散放的野兽。马或鹿也就罢了,据说还有一头狼,是今上皇帝元修特别珍爱的宠物。

第45章 :荆棘丛生路难行(下)() 
高澄从未见过这头狼。只因它平时被珍养于笼中,有专人伺弄。高澄只闲听过崔季舒提了几句,皇后高常君和如今专宠的左昭仪元明月也都爱此生畜,所以偶尔也见这头狼在苑中跑过。因有专人跟随,况是人养久了的,从未见此生畜伤人。

    皇帝元修与侍中斛斯椿翘首以待之际,忽然眼前一亮,正看到南阳王元宝炬从拱桥直下。南阳王本就人材不俗,此时踏雪而来,更显得玉树临风。元修和斛斯椿看着他走到近前。

    “南阳王,王妃可入宫了?左昭仪甚是惦记。”元修忽然宕开一句。不知道是心情特别好,还是想起了什么,又笑道,“南阳王和王妃夫妇相谐,孤也甚是羡慕。”他心里忽然又低落下来。

    斛斯椿奇怪地看了元修一眼。

    元宝炬还是照常行大礼,心里却总觉得说不上来的不妥,敛着心里一划而过的不祥预感,只正色回道,“臣妻已入宫。”他起身看着元修,“主上与左昭仪如今也是琴瑟和谐,又何须羡慕别人。”

    元修没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他仍旧沿着洛川岸边往前走,踏着脚下的积雪咯吱作响。斛斯椿刚刚把该说的已经说过了,此刻只默默地跟着。元宝炬也紧随其后,皇帝不发问他也不开口。

    “南阳王,”元修一边走一边唤了他一声,却并不停步,天上斜斜的太阳被他甩在身后。“孤刚才和斛侍中已经商定,就准了贺拔岳所请,赐封骠骑将军、驸马都尉宇文泰为夏州刺史。孤自然会命人明发旨意,你仍旧暗中写信给驸马都尉,令他先助贺拔岳去除关中之患,然后再奉大行台一同入都勤王,解孤于水火。”

    元宝炬紧跟上来,从旁跟随元修慢行,听他吩咐完了,答了声“是”既然是皇帝已经和斛斯椿商量好了,他便照办。这主要还是皇帝自己的主张,所以他既便有什么疑异也没用。只是不知为什么,元宝炬心里始终觉得皇帝有点过于着急,过于依赖这位新晋的附马都尉。他对这位驸马都尉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拒似怕,又觉得他总是隔着一层,看不清楚似的。

    大魏宫廷的苑囿不像是宫禁,似乎有意象征着大魏的天下。高澄刚刚将重重宫阙脱于身后,此时无雪无风,但是苑中冷得厉害,高澄却觉得扫清了禁中的阴郁感,连呼吸都畅快了。他沿着洛川之阴踽踽独行,太阳高挂在他身后,将一片金光笼罩在他浑身四周。

    忽然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越来越快,越来越急,可是又很轻巧细碎。抬头看时,一个极浅淡的丁香色身影匆匆而来,竟然那么眼熟。熟得呼之欲出,可是就在口边却捕捉不到。似乎曾在心头驻,久久不相逢,渐行渐远了此生。

    高澄止步而望,倒把刚才着急的事丢到一边去了。近了,近了,是个窈窕淑女,只是面色略有仓惶。她根本没看到前面有人。因为抬头时西去的太阳,光茫刺目,致她看不清楚。另外,显然注意力并不在此。女子一边匆匆前行,时而回头细看。她身后传来一声嘶嚎。

    高澄刹时明白了,这就是那头传说的狼,天子的宠物。但此刻他更有兴趣的并不在那头宠物身上。女子渐近,他心中霍然而动。他终于捕捉到了心头那一抹淡淡的痕迹,呼出了口边那个等待了他很久的名字,“羊舜华!”他迎上来。

    乙弗月娥被狼叫声吓得一颤,加快了脚步想逃出苑囿去。她并未注意到面前突至的人。回头看,怕后患已至,却不曾想再转头之际已经撞到了高澄的身上。高澄将她扶住,月娥这才来得及定下心来看她撞到的这个人。

    高澄仔细瞧,这分明就是建康城里那个擒他于无形之中的羊舜华。长江边舍命相救,又拒他于千里之外想永不再见的羊舜华。可是他刚刚触手握住她手臂扶住她的时候就知道,她不是羊舜华。他既惊讶又觉得有趣,世上竟有这样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高澄看她的目光与当初的宇文泰如出一辙。乙弗月娥看到高澄这样的眼神倒比初见宇文泰时释然了许多,镇定了许多。只是她心里也很好奇。渤海王世子,大丞相的嫡长子,侍中高澄她能识其面貌。难道这位世子、高侍中和骠骑将军、驸马都尉宇文泰相识于同一人?而这个人长得和她一模一样?她的猜测自己也不敢肯定,不敢肯定看似毫无关系的高侍中和附马都尉会用心于同一人,不敢肯定世上会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她急忙抽回自己的手臂,想躲开。

    高澄却并不急于问她是谁。在他心里,她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是瞥了一眼她的身后。

    “侍中恕我鲁莽。”乙弗月娥略有尴尬地低语,便转身欲去。只觉得这位高侍中的目光直白得让她不敢直视,心里的害怕竟越过了别的任何东西,只想快点离开。

    可是她忘记了,她匆匆而来是因为身后曾有野兽相迫。再回转,岂不是自投罗网?

    果然,乙弗月娥转身就看到,身后不远处那只狼正冷静而镇定地立于她身后不远处看着她。

    天子的宠物,它浑身是漂亮的淡灰色,毛色温润。它的眼神却是冰冷的,它有一双很美丽的绿眼睛。绿眼睛,乙弗月娥猛然回头,果然,侍中高澄的眼睛正像一对美丽的绿宝石一样蕴含着耀目的光彩。而那样的两双绿眼睛正同样饶有兴致地盯着她。

    月娥突觉浑身冰冷,像是寒极了,忍不住全身颤栗起来。而她再回头时那头漂亮的灰色生畜正一步一步慢慢向她靠近。

    “啊!”月娥惊声尖叫,本能地转身欲跑开。

    她身后的高澄就势张开双臂将她抱进怀里。他看着她身后目中不解风情满是懵懂的狼一步一步慢慢走来,他更是超乎异常的镇定。可是狼却不知道,它虽是天子的宠物,所有人都因此而敬奉它,但它并不明白,它不是所有人的宠物,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宠爱它。

    日影开始偏斜,阳光不再,太阳带来的暖意也渐渐消失殆尽。寒冬里的彻骨寒冷又涌上来。皇帝元修觉得身上发冷,转回身来沿着洛川之阳向西迎着夕阳希望追逐落日前最后的一点温暖。元宝炬和斛斯椿跟在他身后。

    君臣三人各有心事。

    元修虽然已经按照自己的意志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相信也会达成圆满,但心里总有一处空空落落的,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是因为宇文泰、贺拔岳还是因为刚才元宝炬提到的话题让他又想到了高常君?他心里并不分明,只是一种空荡荡的忧虑。

    而斛斯椿则是一心满是盘算。其人如此,并不是初次为之了。如果皇帝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宇文泰及他身后的贺拔岳身上,那么他倒也希望如此。因为毕竟大丞相高欢与他的敌对就像与皇帝的对立一样,不可改变,其实他也和皇帝元修一样,是无路可选的。所以也只能姑且相信宇文泰了。可是他和皇帝所不同的是,皇帝心里满是期望。而他只能冷静、客观地寻找于己有利之处,好在别人的博弈中立于不败。

    元宝炬则是心里最为忐忑的一个。也许是预感,也许是本能,反倒是接触关中最早的他,此时心里的犹疑最多。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只觉得心里便是如此。衬着此刻,冬日早来的黄昏,心中的淡淡伤感和落寞一层一层地晕散开来。

    三人不语,元修在前,斛斯椿和元宝炬在后。两个人低首而趋,忽然发现前面的皇帝元修停住了脚步。抬头看时,元修正在向洛川对面眺望。是什么如此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斛斯椿和元宝炬也不由自主地顺着皇帝的眼神望了过去。

    斛斯椿还罢了,元宝炬的血一下子全涌到了脸上,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怒火中烧。

    乙弗月娥拼命推拒。

    侍中高澄轻而易举地将她锁在自己怀里,他低头用唇蹭上了她的额头,温热的气息喷薄而出,笼在乙弗月娥脸上。似笑非笑一般道,“世上竟有如此相象的人,真是有趣。”

    乙弗月娥看到他绿宝石般美丽的眼睛里满是邪气,似乎要把她吞噬掉,一边挣扎一边解释,“高侍中,妾是南阳王妃,不是”

    高澄笑看着她发乱钗斜,脸上红晕重重,又气又急的样子,只觉得和羊舜华又如此不同,忍不住大笑,容不得乙弗月娥再解释,低头便吻上她的唇,迫不急待地把她想说的话给堵了回去。这还用得着她来和他解释吗?

    月娥只觉得呼吸难以为继。

    高澄搂紧了她,一只手已经抽剑而出。

    洛川岸边的元宝炬匆匆一礼,“主上恕臣失仪”话音未落人已经跳到了结冰的河面上向对岸跑来。

    元修忽然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宠物,那头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