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任务系统-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的声音重复了五次,韩变则是陷入了惊喜之中。

    本来,他用随机强化来强化自己,效果可能会更好,需要花费的点数只有5个,而去商城购买,则需要花20个,整整是随机强化的四倍。

    这让他非常心痛。

    可是系统居然给打五折,返还一半的点数,这样的优惠,就让他非常惊喜了。

    本来就剩了不少点数,之前他还想着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却全没这样的想法了。

    强干弱枝才是王道,不求把自己变成最顶尖的人才,但也不能太弱了,否则怎么吸引人才?

    韩变开始往武力上面进行投入。

    既然要自己指挥战斗,那么,就很可能面临一些阵上的危险。

    身为主君,韩变自己周围肯定会有护卫,但是,有些时候,只能依靠自己。

    韩变需要让他本身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他之前的武力值是54点,同样花费100个c级得点之后,韩变购买了5个“武力+3”,对自己使用,返还了50个点数。除此之外,智力还能强化9点,79点智力,并没有突破c级武将的极限。若是等到b级之后再强化智力,花费的就是b级点数了。所以,韩变还购买了3个“智力+3”

    这样一来,韩变还剩下的s级得点3个,b级得点2个,c级得点34个,b级强化机会一次。

    剩下的,韩变准备兑换几个实用一些的技能。

    既然要指挥作战,就必须要有指挥类的技能,韩变已经有铜色的“固守”,以及银色的“训练”了,但是步兵、骑兵、弓兵还有水军的指挥技能,他是一个都没有。

    最贵的“攻城”技能,他也没有。

    地处北方,水军可以先不考虑,因为地形的因素,步兵在平原之上是被骑兵吊打的份,因此,也可以先排除。

    韩变决定先购买“骑兵指挥”和“弓兵指挥”“攻城”这三个铜色技能,一共花了他70个c级得点,使用之后返还一半。

    这两个的银色技能贵了一倍,韩变本想一步到位买到金色技能的,没想到系统居然对此有限制,银色技能只能在他达到b级之后才能购买。

    除此之外,韩变还购买了铜色的“看破”技能,这让他在战场上,不会太容易就中对方的计谋。

    再就是关于单挑的技能,韩变本身就有铜色的“骑术精通”技能,需要购买的,也就是关于兵器的技能。

    他准备使用的兵器是长枪,又希望拥有一定的远程攻击能力,再不济躲避暗箭的能力也要强一些,所以,他购买了铜色的“长枪精通”和“弓箭精通”技能。

    称号类的技能他很想购买,可惜,商城一样不卖。

    仔细算了算,他最需要,对他也最实用的技能也就是这些了,一共花费了他130个c级得点。

    因为是先购买,使用之后再返还的形式,韩变还是不得不再次兑换了一个s级得点。

    现在,到了兑换统率,升级为b级武将的时候了。

    韩变果断地购买了一个“统率+3”,使用。

    “宿主获得能力,‘统率+3’,返还10个c级得点。”

    “宿主能力统率达到70,达成b级武将要求,升级为b级武将。”

    “恭喜宿主升级为b级武将,获得奖励如下:心腹名额+2;抽奖机会+1;在系统商城购买物品一律9折,探知技能开放忠诚度查看功能。”

    韩变的眉毛挑了挑,前两条系统消息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但是第三条信息却让他有些没想到了。

    晋升为b级武将,居然还会有系统的奖励?

    韩变有些期待地看着这四个奖励。

    9折优惠自然不必多说,长远的看,这个奖励非常实惠。

    真正让韩变有些疑惑的,是第一条“心腹名额+2”的奖励。

    有几个心腹,难道还关系统的事吗?

    可是,等韩变看到系统的说明之后,他的眼睛顿时就瞪的大大的,几乎就要掉了出来。

    原来,这个“心腹名额”,和他所想象的心腹,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这里的“心腹名额”,在系统那边,是有优惠的。

    如果韩变为一般的手下在商城购买能力,强化对方,是按照商城的原价支付点数的。

    而他强化自己的时候,是5折优惠。

    当他强化的是“心腹”的时候,虽然不如强化自己的优惠力度大,却也能有7折优惠。

    优惠方式,也是一样的返还点数。

    这样一来,韩变完全可以花费较小的代价,来强化他信任的人。

    当然,“心腹名额”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韩变现在也只有这次升级获得的2个而已,而且一经选定,除非这个心腹死亡或是背叛,否则是不能够更改的,所以,这两个名额给谁,韩变还需要仔细思考一番。

    除此之外,探知技能可以查看忠诚度,也着实让韩变兴奋了一番。

    之前他的探知技能,一直只能查看别人的能力、技能,最多加一个成长性,忠诚度是看不到的。

    如今能看到忠诚度,好处绝对无法估量。

    别的不说,单凭能知道自己的属下,谁比较忠诚,谁可能背叛,这个功能就是无价的。

    更不必说,依靠这个功能,韩变完全可以知道别人的属下,谁有挖角的可能,进行挖角的时候,成功的把握自然会大不少。

    这个奖励,绝对是四个升级奖励之中,最重要的一个。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个抽奖了。

    韩变一直认为他的运气不算好,起码以前抽奖,他最多只中过一个两块的。

    所以,这里的抽奖机会,他是最不重视,直到最后才看的一个奖励。

    那是一个大转盘,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奖励,转动转盘,指针落在哪里,他就能获得什么奖励。

    韩变漫不经心地看着,突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见了鬼一样。

    因为,在转盘的一个角落,占据转盘很小一块的地方,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

    番薯,十斤。

第二十八章 神臂弓() 
番薯这种食物,在韩变所在的后世,绝对是很便宜,普及范围很广的一种食物。

    很甜,味道不错,单独烤来吃或是用来煮饭都不错。

    但是,没有人会把它拿来当主食。

    如果是在后世,十斤番薯,卖不出什么价钱,哪怕烤了之后再卖也是一样。

    可是,韩变在看见转盘之上出现番薯的名字之后,他的呼吸都几乎要停滞了。

    如果换成他最喜欢的食物,他最喜欢的饭菜,身为吃货的他,也绝不会有这种表现。

    他这般激动,只因为番薯的一个特性:高产。

    这个时代的五谷,产量并不高,比起后世,差得很远。

    一亩地产的粮食,或许就只有那么一两百斤。

    从汉朝一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明朝,中国的人口数目一直都提升不大,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粮食产量不足,无法养活更多的人。

    可到了清朝,中国的人口数目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到清末的时候,已经有了好几亿人口。

    差不多同一时期,中国引进了番薯。

    番薯和水稻小麦这些都不一样,一亩地能产好几千斤,几乎是水稻小麦的二十倍。

    用水稻小麦养活不了的人口,用番薯能够轻松搞定。

    关键番薯的生存要求也不高,基本上土地只要不是差到了极点,番薯都能在上面生长。

    如果获得了这十斤番薯,并且种下去的话

    韩变相信,过不了几年,当其他诸侯还在发愁自己的军粮不够的时候,他将为粮食太多没有人吃而发愁。

    这个,绝对是他能抽到的最好的奖品。

    这个时候,韩变也发现,其他奖品也不算差。

    比如说后世才会传到中国,但是一样很高产,只是远远比不上番薯的“占城稻”100斤。

    又比如说,宋朝才会发明,但是威力无比的强弩“神臂弓”1000把。

    其余的,骏马500匹,金钱1000万,或者粮食10000石这样的奖励,在韩变看来,也不算差,但比起番薯这些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这几个占据的面积也是最大的,起码有转盘三分之二的面积。

    韩变搓了搓手,这才转动了转盘。

    “番薯,番薯,一定要是番薯!”

    转盘一边转动,韩变一边念念有词。

    一圈,两圈,转盘转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韩变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指针略过了金钱奖励,略过了占城稻奖励,之后便是骏马的奖励。

    眼看着,指着就要超过骏马的那一部分,到达番薯的地方。

    “停!停!”

    韩变马上大声地喊道,好像这样就能让指针停下来一样。

    只是,指针并没有听他的命令。

    在到达番薯的那块区域之后,指针依然以一种很慢,几乎微不可觉的速度前进着。

    “停!停!快停下来!”

    仿佛故意在跟韩变作对一般,指针在略过番薯区域一小点之后,便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唉!”

    韩变遗憾地叹息了一声,如果番薯不出现,或者是隔得比较远,他还不会太过遗憾,可最后就在它旁边

    等等,它的旁边是

    韩变又惊喜了起来。

    十斤番薯的旁边,赫然是“神臂弓”1000把。

    “神臂弓”说是弓,实际上却是宋朝出现的一种强弩,据说其射程达到二百四十步,大概等于韩变后世的三百多米远。

    这样的射程,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射程这般远,它的威力还很大。

    根据记载是“入榆木半笴”

    宋朝没有产马之地,又抑制武将,能与游牧民族周旋许久,靠的就是装备先进,不管是弓弩还是铠甲,都比之前的历代强出不少。

    神臂弓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如此强悍的弩,当然不会是用手拉的,这种神臂弓,是一种踏张弩,也就是必须用脚才能拉开的强弩。

    而如今的弓弩,其射程远远不如神臂弓。

    两军对垒之时,神臂弓能占到的优势可想而知。

    对韩变而言,惊喜还不止如此。

    弩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要制好一张合格的弩,花费的时间金钱,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他得到的是“神臂弓”的制造图纸,其珍贵程度肯定在一千把神臂弓之上,但对韩变而言,却远不如1000把神臂弓本身实用。

    而且,这里是冀州,是河北,在这块一马平川的地方,骑兵,是这里的王者。

    像是隔壁的并州狼骑,像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是以骑兵称雄。

    而骑兵最大的敌人,有人认为是如林的长枪阵。

    确实,高速冲锋的骑兵碰上早有准备的长枪阵,绝对会是一场悲剧。

    但是,携带着长枪的步兵机动性实在太差,结阵需要的时间太长,往往你还没准备好,敌人的骑兵就已经发觉了。

    相对而言,弓弩在这方面的优势却很大。

    起码,弓弩不会像长枪一样,藏都藏不住。

    韩变就记得,公孙瓒强横一时的白马义从,就是灭亡在袁绍手下的弓弩之上的。

    韩变决定,将这一千把神臂弓集中起来,再配上一些普通弓,组成一支人数为两千人的弓弩手队伍,再搭配千名士兵护卫,就能形成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作为他自己亲手掌控的一支军队。

    除了这一支军队之外,常山郡还会有两股军事力量。

    其一就是郝昭所组建的那支新军,共五千人,韩变有言在先,自然不会食言而肥。

    其二,则是潘凤带来的军队,也有五千人,韩变准备从他那里调过来千余人,再召集新兵补足五千之数。

    潘凤虽然统兵的能力不行,但他本身身居高位,又忠心耿耿,韩变不可能直接剥夺他的权力。

    只是调部分兵马,想来潘凤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样一来,常山郡就共有兵马一万三千人,其中新兵占据了大半,韩变直属的一军人数最少,但因为有神臂弓的缘故,实力却会是最强的。

    这样的一股势力,在天下间看上去还是很弱小的,但谁若是就小瞧了它

    韩变相信,不管对面是谁,神臂弓都会教他们做人的。

第二十九章 袁绍() 
冀州,渤海郡,治所南皮,政厅之中。

    袁绍手中拿着一张信纸,神色变幻不定。

    这时,有近侍报道,谋士逢纪求见。

    袁绍并未放开信纸,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让对方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材略矮的文士快步走了进来,正是袁绍手下最信重的谋士之一,逢纪逢元图。

    在袁绍还在雒阳,为大将军何进做事的时候,逢纪就已经跟随了袁绍,数年以来,立下不少功劳。

    一进门,逢纪就先向袁绍行了一礼。

    逢纪知道,袁绍是很看重礼法的,所以他并没有因为与袁绍的关系而疏忽了礼节。

    这也让袁绍更加信任看重逢纪。

    逢纪早就看到袁绍的脸色不太对劲,为主君分忧解难是谋臣的主要差事,他便问道:“主公你为何事烦心?”

    袁绍并不答话,只是将手中的信纸扬了扬,递给了逢纪。

    逢纪接过信纸,细细地观看着。

    这是冀州牧韩馥的信件,里面实际上就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韩馥为袁绍提供粮草万石,以资军用。

    逢纪的眉毛挑了挑。

    对袁绍来说,韩馥无偿提供给他粮食,应该是好事一件才对。

    前不久,十八路诸侯的会盟还没破裂的时候,兖州牧刘岱向他的部下,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不给,结果刘岱就带兵偷袭了乔瑁的大营,杀死乔瑁,然后把乔瑁麾下还有粮草全都据为己有。

    韩馥在名义上,也是袁绍这个渤海太守的直属上级,可相比起刘岱来说,韩馥可贴心得多了,不仅没找袁绍要粮食,反而自己掏腰包,供给袁绍。

    摊上这么个上级,袁绍应该会很高兴才对,为何他还一副别人欠他几百万钱的样子?

    逢纪有些不解。

    但在瞥见袁绍有些阴郁的眼神之后,逢纪悚然一惊。

    他或许明白了袁绍的想法。

    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诸侯会盟的盟主,如今居然接受别人送来的粮草。

    换一路诸侯求之不得的事情,在袁绍眼中,却和耻辱差不多。

    逢纪猜对了一半。

    袁绍这般表情,除了觉得耻辱之外,更多的还是不甘。

    他和韩馥打过不少次交道,韩馥有几斤几两,袁绍再清楚不过了。

    袁绍从来都认为韩馥只是一个草包。

    论才能,韩馥无谋之辈,顶多能治理一个郡都有些勉强,论任用人才,更是远不如他。

    论家世,韩馥也不是世家门阀出生,比起袁家四世三公差得远。

    论人才,韩馥手下人才凋零,怎么比得上他袁绍手下人才济济?

    不管怎么看,韩馥都应该是全方位,无死角地不如袁绍。

    可偏偏韩馥是冀州牧,占据了天下最富裕的大州之一,而他袁绍,却只能当一个渤海太守,枯守着区区一个渤海郡,连粮食都还需要别人的供给。

    这样的反差,让袁绍差点发疯。

    逢纪虽然没有完全猜对,却也猜出了袁绍的想法。

    夺取冀州,将冀州作为自己的根基。

    最初逢纪还有些惊讶,但随后他就感觉到,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想法。

    于是逢纪佯皱着眉头道:“这韩州牧也太过分了,像主公这样的大丈夫,怎么能依靠别人送粮食?”

    一边说着,逢纪一边偷偷看着袁绍的神情。

    他看见袁绍的脸色变得好看了一些,头也在不自觉地微微点着,逢纪就知道,他猜对了。

    于是逢纪继续说道:“主公,以纪愚见,冀州钱粮极多,而韩馥不过一庸人,何德何能占据此地?早晚必受他人所害。不如主公将其取下来,也算是为韩馥免掉一场灾难。”

    袁绍的眼睛发亮,逢纪的话简直就说道他的心坎里去了。

    尤其是按照逢纪的说法,他取冀州,不是做不仁不义的事,而是为韩馥消灾。

    的确有些掩耳盗铃了,但这样一来,心里的那一关就很好过了。

    袁绍不断地点着头,但是随后,他又有些迟疑地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要如何才能取下冀州?”

    他占据渤海一郡,依靠自己的手腕,以及袁家的声望,已经聚集起了不少文武人才,也招募了不少士卒。

    如今他麾下,共有马步军近四万。

    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可是相比起冀州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是有些不够看。

    袁绍估计,冀州的军队数目,起码有六万多。

    更何况,他养四万军队,消耗的粮食不少,区区一个渤海郡,根本供养不起。

    而韩馥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以冀州的富裕,惹急了韩馥,完全可以拉出十万大军。

    哪怕袁绍有精兵良将,自忖击败韩馥不成问题,但肯定会有不小的消耗,届时,很有可能会被近邻摘了桃子,那就是袁绍不愿意看到的了。

    不到万不得已,袁绍绝不愿意强攻冀州。

    逢纪也有些犯难,要想用一个郡战胜一个州,损失还不能太大,着实有些为难他。

    但是逢纪也不愧是三国时期出名的谋士,一个算不上多高妙,却足够实用的计策,就在他灵感一现的时候,被他想出来了。

    逢纪连忙说道:“我们现今若是强攻冀州,未免会有不小的损失,可若是我们请别人来帮忙呢?”

    “请人帮忙?”袁绍的眉毛皱了起来,他有些不愿意,“请谁?”

    逢纪笑了笑,嘴里吐出了三个字。

    “公孙瓒。”

    袁绍的眉毛皱得更紧了,公孙瓒的实力强大,确实会是很好的帮手,但袁绍绝不愿意和公孙瓒合作。

    不是说他们有过节。

    而是,他和公孙瓒同处河北,相当于两虎共处一山,又不是一公一母,早晚必有一战。

    如果和公孙瓒合作的话,岂不是也要将冀州分一部分给公孙瓒?

    逢纪显得成竹在胸,他这才将他完整的计划说了出来。

    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