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多事项都一一敲定后,冷若雪又说:“根据刚才大家的意见,需要在县委做展示,其中有一项就是党建宣传展板。在宣传展板中,又有一项是摘录或悬挂调研报告,趁着现在时间,咱们先就县委党建小组的几份报告进行一下筛选。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看看各自面前的六份调研报告,然后发表看法,看看该选那份,先按三份选。”
待书记说完,众人低下头去,拿起面前的报告,默默阅读起来。
李晓禾注意到,在默读过程中,有的常委面色如常,有的则略有犹豫,还有的左右转头,似乎想找人探讨似的。
十分钟过去,冷若雪说:“各位,抬起头来吧,都谈谈看法。”
沈京柱看看左右,发现人们也在看着他。这次他无法躲避,只得第一个发言:“刚才看了一下,这六份报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由于时间有限,也没看那么全,更没理解那么透,也说不好究竟是那位更胜一筹。我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
看到沈京柱停下来,冷若雪追问着:“你这叫什么态度?对此事表态,给出意见,既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
本来想做个老好人,听书记这么一说,沈京柱只得再次开口:“我还没有读透所有报告,看的也未必准,只能根据初步印象来选。我觉得一号、四号、五号应该入选。”
“给出理由。”冷若雪盯问。
“理由……”略一迟疑,沈京柱讲说起来,“首先来说一号报告,这份报告……”
有了沈京柱打样,后面的人们汇报相对顺利,也相对简单。每人都给出三个答案,也讲说了选择的理由。
李晓禾发现,从沈京柱开始,一直到伏胜阳,共七个人,人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人都没选三号,而别外五个号都有涉及,有的号更是七人均选。
在伏胜阳发言结束后,乔成跟着发言,也给出了三个答案,也对选择理由做了说明。但乔成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说:“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这六个选项中,绝对不能选三号。如果把三号报告进行公示,那么必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份报告太大胆,太不合乎规矩,太的另类。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没有贬低三号的意思,只是说这样的场合绝对不适合公示。这次展示,是给市委党建检查组看,而不是我们自己看,那么党建工作中的不足,就不该如此展示。即使给我们自己看,也不符合要求。既然是展示,那就应该展示成绩,而不是对相关工作进行抹黑,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瑕疵。另类方案不可取。”
有了乔成开头,其他人跟着对三号调研报告表态,虽然没有全都附和,但有一多半人已经表达了和乔成类似的观点。
这也太心齐了吧?李晓禾、冷若雪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第三百六十一章 从政必须有胸怀()
在六月三日那天的常委会上,八名常委都没选三号调研报告。当时冷若雪没再做具体表态,而是根据那八人的选择,又从中选出了得票最多的三份,初步做为展板上的公示内容。
之所以称之为初选,是由于现在市委还没统一要求,不知其中是否有变化。另外,县委这里的展示板块也未最后定版,这其中也有变数。
但李晓禾心里清楚的很,不管怎么变,三号调研报告绝对没机会展示。
三号调研报告是李晓禾写的,写时根本就没想展示的事,只想着好好完成书记交待的任务。当时书记看了报告,给出的评价很高,李晓禾还挺高兴。在之后常委会上遴选时,他也没有太在意,选不选上无所谓。
可是竟然没有一人选三号报告,乔成又直接给三号报告判了“死刑”,五名常委随后又附和了乔成评判。虽然还有两人并没附议发声,也不过只是碍于面子而已,其实也肯定是有同感的。在那一刻,李晓禾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其它那五份报告,李晓禾已经提前看过。对比之下,自己写的确实有些大胆,确实稍显另类。但也不至于如此令人生厌吧?好几名常委竟然明确打了大红叉。
李晓禾之所以感到失败,不止是没选上本身,而是之后折射*出的问题。
没有一个人选,又有多人批判,这非常说明问题。说明在那八人眼里,这篇报告不亚如毒草,足以毒掉一片大草原。
虽然当时每份报告没打上出自哪一组,会后书记也要求全部收回,但常委们肯定已经知道三号报告的出处。只要常委们知道了,很快大院里的人们都会知道,传到县直各部门和乡镇也不过分分钟的事。那样全县公务人员都就知道了,知道李晓禾写了一遍臭不可闻的报告,被常委们判了死刑的报告。自己也会被诸多的人扣上一个“臭”字。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李晓禾是迎检办公室副主任,自是要配合杨富友,具体操作相关准备事宜。在接下来的几天,李晓禾到相关单位去查看、验收,就收到了特别关注的目光。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没往那方面想,告诫自己不要太敏感。可是随后去公共厕所的时候,就听到了墙那边两个女人的对话,正是在耻笑自己写的那份报告,也在耻笑自己。
既然已经言论纷纷,在回到单位后,李晓禾直接给周良打了电话,问到了这件事。虽然周良说的含含糊糊,但毋庸置疑,确实已经人尽皆知了。县委办主任不会写稿,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话题,也难怪人们品头论足了。
费劲巴啦,用了众多心血,到头来却弄这么一个结果,想想真是晦气。在这几天当中,虽然不敢因此耽误工作,也不能带出情绪。但李晓禾还是不时会想起这些事,不时会暗自骂骂街。
有时也不怪李晓禾总是放不下,关键只要一出去检查,总会收到怪异眼神,他自然也就想到这事了。
刚才就是这样。李晓禾从楼下上来,就听到三楼靠楼梯的屋子里有人嘀咕,说的正是“主任不会写稿”的话题。当时真想进去厉声质问,但也只能想想,并不能做出那样失*身份的事。火气得不到发泄,只能自己和自己闷着了。
“叮呤呤”,铃声忽然响起。
收起思绪,看了眼来电显示,李晓禾拿起听筒:“书记……好的。”
放下听筒,李晓禾推开屋门,向楼道东侧拐去。
……
县委书记办公室。
冷若雪坐在办公桌后,盯着对面站立的李晓禾。
从李晓禾一进屋,冷若雪就这样盯着,已经盯了差不多有五分钟
刚进屋时,李晓禾也曾询问“书记,您找我什么事”,但冷若雪并没回复他,而是就这么一直盯着,他干脆也就不再回复了。
可李晓禾心中也不禁疑惑:书记这是怎么啦,双眼直勾勾的?中了邪,还是犯了花痴?当然这只是他的腹诽之语,因为不明白原因才腹诽的。
“李晓禾,我问你,当初在县医院展示的那个‘泥甲’是不是你的?跟着警方抓何二赖、姚鹏,有没有你?到矿井底下找人,一起挖出死尸的有没有你?”冷若雪终于说了话。
李晓禾不明就理,但还是回复道:“是,是啊,有我。”
“那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需要勇气,哪件不需要担当?你不是都扛过来了,都完成的很好吗?怎么那么大点儿事,你就过不去?”冷若雪声音严厉。
“我,我……”李晓禾明白了,知道书记在说什么,于是辩解着,“书记,我没怎么样呀。没选上就没选上,反正我用心去做了,也得到了书记的基本认可,这就足够了。这几天为了迎接市委检查,我也是不辞辛劳的忙着,既没耽误工作,也没闹情绪呀。”
“还闹情绪?还耽误工作?要真是那样的话,你就快了。这些天看你愁眉不展,我就不舒服。”厉声斥过之后,冷若雪语气缓了下来,“李主任,我想你这么多年上班,经历的事也不少了,比这大的事多的是。这点事不算什么吧?为什么老是要耿耿于怀呢?”
“我没有。”李晓禾否认着。
冷若雪“哼”了一声:“还说没有。你看现在还皱着眉呢,像个小老头似的。”
你这么疾言厉色,我还能笑啊?那不成了没心没肺,也容易让你说我态度不端吗?当然这只能是暗自腹诽,不能说出来。不过李晓禾还是调整了脸上神情,尽量显得自然一些,还微微挂了点儿笑意。
“我现在知道什么叫笑比哭难看了。”本来冷若雪说话前还绷着脸,说话时竟然也憋不住笑了,“咯咯咯……”
一通雷烟火炮,这又笑个不停,李晓禾很是无奈,也尴尬不已。
笑了一会儿,冷若雪神情恢复严肃:“说说吧,到底有什么想不通的?是不觉得很委屈?”
李晓禾摇头否认:“不委屈,没想不通。”
“怎么可能?要不哪会成天板着脸?说吧,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省得一天看你甩脸子。”停了一下,冷若雪又补充着,“必须说。”
看到对方的样子,李晓禾意识到不说不行,于是沉吟了一下,说道:“真没觉得委屈,这有什么委屈?也没想不通。我就是觉得吧,有些人太自私。我写的那份报告,和其它几份最大的不同,就是开篇写了一些抓党建不到位的事例。我在上面没写具体单位,也没写个人,但显然有人已经对号入座,已经和自己的属下联系上了。
我写这些,就是想着以事例进行说明,更形象,更能让人们理解具体涵义,以便在落实时可以参照。但有的人认为丢了他属下的丑,就借着‘不宜向市委自揭短处’的名义,对报告进行恣意歪曲,反而还说我故意抹黑。这不是倒打一耙吗?”
“还有吗?继续说。”冷若雪催促着。
“没了。我就是觉得好多领导太没胸怀。”李晓禾自是不能承认自己心里其他的想法,那要说出来,就太小家子气了。
冷若雪追问:“没了?我怎么觉着你对我有意见,怪我那天没有支持三号报告呢?”
“没有。书记对我那么关怀,我怎么会不知好歹呢?当时那种情况,书记不对三号报告品评,已经是对我的支持了。”说到这里,李晓禾又补充道,“即使那天书记批评了三号报告,肯定也是为我好,是另一种的保护。”
“噗嗤”,冷若雪笑了:“李晓禾啊李晓禾,现在说假话都这么溜。行了,不管是真是假,我暂且信了。你刚才说到其他领导没胸怀,其实也正证明了你的胸怀不够。你说常委们之所以反对那份报告,是因为你揭了他们属下的短,这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你这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你例举的那些事项中,都是来自于调研材料,自然就能对应到相关单位。但六名常委中,至少有两、三名常委和这些事没有任何关联,那些事项当事人也不是所谓他们的人。这怎么解释?你总不能说他们故意和你作对吧?”
李晓禾讲说这条理由,确实是对乔成不满,但他根本没细想那五人的关联。现在听书记这么一说,一时回答不上来。
“以我理解,他们确实是担心市委有看法,担心对整个思源县不利。你想啊,大家辛辛苦苦抓了好多天,平时也经常检查、强调。要是因为这么一条,让市委把大家否了,这么多天就白忙了,还会招致市委的批评,势必对县委工作不利。”冷若雪语重心长的说,“李主任,胸怀对从政局者尤为重要,往往是决定仕途能否走远的主要因素,从政者必须要有胸怀,必须……”
“叮呤呤”,铃声响起。
冷若雪收住话头,接通电话:“我是……什么?”
第三百六十二章 也算临危受命()
“滋……”黑色轿车踩下刹车,停在了楼前空地上。
车门纷纷打开,冷若雪、李晓禾、方雅馨各自跳下汽车,匆匆向门诊楼走去。
提前等候的董凤梅,从楼门口跳下台阶,快步迎了上来:“书记。”
冷若雪并没停下脚步,而是边走边问:“到底怎么回事?”
董凤梅回身跟着,讲说起来:“前几天,部长就跟我们说,市里来检查时,去下面哪个乡镇不好说,但县城所在镇肯定跑不了。我们也深以为然,已经去镇里检查了两次,当时部长都忙着,是我和其他人去的。今天一上班,部长又叫上我们,说是怎么也要去镇里再看看。到了镇里以后,我们就开始检查,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
在下楼的时候,部长不知怎么就摔倒了。我们赶紧上前去看,见部长双眼紧闭,已经不省人事,就赶忙打了急救电话。当时只顾忙着照看部长,在救护车到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向书记汇报,请书记见谅。”
说话间,众人已经进了门诊楼,在董凤梅引领下,向急诊奔行而去。
“陈部长忽然一下就摔倒了?晕倒之前身体有无异常?在镇里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冷若雪追问着。
董凤梅道:“当时看着就是忽然晕倒了。下楼的时候,部长走在最前面,我们几个走在后面,还有镇书记、镇长,和部长也就是差了两、三级台阶。部长晕倒的时候,我正歪头和旁边的人交流,就听到有人喊‘部长’。等我扭头看的时候,有人已经跑上前,我也快步跟了过去。他们先看到的人都说,就看着部长一栽歪,人就趴在那了。晕倒之前身体有无异常?这个真没注意到。反正从单位出来,坐车,再到镇里,包括下楼,整个过程都没听他说哪不舒服,也没注意到有哪不对……”
正这时,一男一女走上前来,称呼着:“书记。”
这二人分别是镇书记俞智勇、镇长柏敏。
让人这么一打扰,董凤梅适时收住话头。
此时已经到了急诊室外,冷若雪看了眼门上亮着的灯,又折返到靠边的位置,回身问着:“陈部长怎么样了?”
俞智勇回道:“从摔倒到现在,陈部长都没醒来,反正进急诊室之前是没醒。现在进急诊室二十分钟了,也不知道怎样。”
“医生怎么说?”冷若雪又问。
“来了就抢救,医生也没说什么,从进里面就没出来。”俞智勇再次回答。
冷若雪暗嘘口气,然后再问:“俞智勇,陈部长晕倒的时候,你在哪?”
“我在送部长一行。”说到这里,俞智勇补充道,“我走的比较靠后,部长晕倒时我没看到,等看到的时候,大伙也都围了上去。”
“你呢?”冷若雪又转向柏敏。
柏敏说:“我在最后面。刚从会议室出来不久,办公室文员追出来,说是屋里落了份资料。我回身迎上文员,接过资料,去追大伙。等我刚到楼梯口的时候,部长已经晕倒,人们都已经围了上去。”
“陈部长去的时候,你们都陪着没有?谁没陪着?”冷若雪追问。
“全程陪同。”俞、柏二人异口同声。
柏梅又补充道:“今天部长一去,镇里只要在家的党委委员、副镇长们都陪着。”
“在部长检查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比如争吵、生气之类。”冷若雪说话时,目光在俞、柏二人脸上移动,还瞟了眼董凤梅。
柏敏下意识向后退了一步,没有说话。
俞智勇也想后退,结果身后站着人,没有退成。只得回话:“当时检……检查党建工作的时候,反正就是边看边……讨论,也回答部长提问。没……没有争吵,也没有……没有争吵。”
“你结巴什么?”冷若雪盯着对方。
“我;我一见领导就这样。”俞智能给出答案。
冷若雪又对着董凤梅:“从今天的检查情况看,准备的怎么样?工作做的扎实与否?”
董凤梅干咳了几声,才说:“这个……整体看吧,还……这个,这个……”
“你怎么也结巴了?我记得你平时发言挺利索的。”冷若雪盯问着,“直接回答问题。”
董凤梅说的还是不太痛快:“工作做的……还不完善,还需要再……”
冷若雪又转换了追问对象:“柏敏,你说,工作做的扎实不?”
柏敏也同样结巴:“做的不,不太扎实。镇党委一直主抓……”
瞪了同僚一眼,俞智勇接了话:“不太扎实。”
冷若雪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扫了一眼身旁众人:“你们先去那边,我问董副部长点儿事,刚才她还没说完呢?”。。
人们稍微一楞以后,纷纷向另一方向走去,但有人的脚步明显沉重了好多。
离去的只是镇里那些人,和组织部其他的人,李晓禾、方雅馨还是留在了现场。
“县里收到市委文件的当天,就进行了传达,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天。在这期间,你又带队去了镇里两次,他们的准备工作怎么还不扎实呢?是你工作不尽心,还是镇里工作不到位?”冷若雪冷冷盯着对方。
低着头,偷偷瞟了瞟对方,董凤梅回复:“我们检查的很仔细,大家工作都很尽心。”
李晓禾注意到,平时董凤梅也爱摆个谱,也挺像那么回事。可今天在这个年轻女子面前,立马蔫了很多,似乎也矮了半截。
“那就是说,主要是镇里工作不到位喽?”说到这里,冷若雪话题一转,“看到这样的情形,陈部长是什么反应?镇里又是如何答对的?谁答对的?陈部长之后又是什么反应?”
董凤梅头低的更厉害了,沉吟了好大一通,再次支吾着:“陈,陈部长,陈部长……”
“咣当”一声,急诊室屋门打开了。
一个白衣男子走出屋子。
不再等回复,冷若雪快步冲向门口。
李晓禾等人也跟了过去。
董凤梅则在额头抹了两下,向着人群处走去。
……
晚上八点钟。
思源县委第三会议室。
县委常委紧急会议召开。
仅有的八名常委参加会议,李晓禾负责记录。
看到众人都已到位,冷若雪直接道:“开会。大家都知道,在上午十点左右,组织部陈部长晕倒了,到现在已经十个小时。从医院反馈的信息可知,陈部长还没脱离生命危险,也没有苏醒的迹象,已经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