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缘-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指了正妃,的确会同时在高门权贵之家再指几位侧妃,可曲小莞哪里是这种情形!本来正妃未立,先在府里姬妾中册封了两个侧妃,这就已经少见了,只是因为对萧王妃人选,宫里之前一直犹疑不决才这样,我也知道。”

    武尚华抽泣几声,续道:“可皇家重礼法,尤其重视嫡庶之分。现在我将要入主太子府的当儿,宫里怎么会提原有侧妃的位份,打压正妃呢?宫里太后、皇后都是贤后,肯定会维护正室威严,即便要升府中侧妃的位份,也会等到我与他成婚后,由我提出,施恩以示恩威并重啊!何况,那曲小莞奴婢出身,没有族人在朝为官、做她助力。所以,只有王爷去求,才会如此拟旨!”

    

第一百七十一章 荷间行舟() 
武尚贤声音低了下来:“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可你嫁的,本就是天下最尊贵的男儿,三妻四妾、三宫六院,这是应有之义。他即便偏宠几个姬妾,于你来说也无妨的。”

    “九哥,你不懂。若是旁的人,也就罢了。可那人是曲小莞,王爷对她这样在意,我怎么能不在意!”

    我端坐舟中,一动不动。

    “小妹,九哥知道你的委屈。可你一大早递了牌子求见太后,你寻太后说什么?要王爷不要宠自己的侧妃?太后断不会插手孙儿的房里事。你还未成婚,就有善妒的名声传了出去,这可不好。”

    武尚华渐渐止住抽泣,迟疑道:“我寻太后说,若是王爷冥顽不灵不将我放在眼里,我,我就不嫁他了!”

    武尚贤笑了:“你舍得?”

    武尚华没有出声。

    武尚贤似乎走近几步,声音低低的道:“小妹,祖父也不会允许你胡闹。祖父戎马一生,以军功起家。若能联姻皇室、成为后族,我武氏便能一跃而为门阀,京中世家再不会看我们不起。”

    武尚华声音渐渐平静:“那我就要太后请陛下收回册封良媛的旨意!”

    “好,这才是我将门武家的女儿,不要像个只会拈酸吃醋的小妇人,哭一哭闹一闹就罢了。既然出手,定要敌人有所损,这才是用兵之道!”

    武尚贤顿了顿,又道:“不过那位曲昭训,既美且慧,确实叫人心折难忘。”

    “九哥!你”武尚华恼了。

    “呵呵小妹你放心,放心。九哥必定护着你,护着太子妃遇神杀神、所向披靡,直至母仪天下!”

    两人渐渐去得远了。

    我缓缓的吁出一口气:这兄妹二人已经视我为敌,若是发现我在荷花丛里听了他们野心满溢的言语,只怕恼羞成怒之余,更会将我除之而后快了。

    晟曜要升我位份,是为了昭显他的看重,让我不至于在武氏面前被欺侮。可他算漏了女人的嫉妒心:你越是看重的,我便越要打压。

    垂眸思量一会儿后,主意已定,离舟登岸。

    回到皇后宫中,我带着珠儿去了膳房。

    等到皇后午膳后歇了觉起身的时候,我笑盈盈的带着做好的点心,向她问安。

    皇后见珠儿手脚轻快的将一盘点心放在面前的桌案上,笑道:“难为你费心想着,可这天儿热,本宫不怎么有胃口。”

    我侍立一旁,笑道:“就是知道母后没什么胃口,夏天也不想吃酪樱桃、透花糍之类的甜食,才特地弄的这个。”

    转头示意兰馥打开食盒,照宫里规矩先试毒,又侧首对皇后道:“母后前日不是说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拿来做点心是极好的吗?这就是今日早起臣媳带着她们两个,去太液池莲叶上采集露水制成的。好不好的,您先尝尝嘛。”

    皇后笑了,道:“你这孩子,有心了。”接过兰馥递过去的一块送入口中,细细嚼了。笑道:“清爽微甜,很好。很合这种热天里的胃口。外面瞧着微微透明,又是竹节带叶的模样,这是什么点心?倒不像宫内膳房日常呈上来的。”

    我笑道:“绿豆粉、米粉、糯米粉用荷上清露调配,龙睛粉和牛奶调和,加入马蹄丁带出爽脆口感。以新鲜荷叶包裹蒸熟,拿竹节模具印成翠竹模样,再用新汲取的深井水拔凉。这原是臣媳幼时在顾家尝过的一道家乡小点,难得膳房听我说了便能照样子做出来。母后喜欢,就是这点心的福份了。”

    皇后着实喜欢,把盘中点心用了大半。放下筷箸,拿帕子印了印嘴唇,弯目笑道:“好巧的心思。倒要这许多材料和功夫,难为你一样样记得清楚。”

    我微微笑着垂下头去。

    果然,皇后回过味来,有些迟疑的问道:“你适才提到顾家,是太子逼宫反叛那晚,你对我托付的顾明珝参军的那个顾家?”

    我微笑称是:“母后,小莞知道您仁慈又明理。本来以小莞的身份,不宜对朝臣发表什么意见。可是,滴水恩,涌泉报。昔日顾府对小莞有恩,小莞不能不在母后面前为顾参军和顾家求些庇护和提携。”

    我移步至皇后座前正中,郑重拜下:“臣媳本是顾府旧人,原顾相一家,对臣媳有再造之恩。当年顾相获罪的原由是科场舞弊案,可顾氏一族乃世家名门,怎会在一力倡导的科考上自毁长城。请母后施恩,提请父皇重查当年案由,并先行恩准顾氏一族返京,免了流放之苦。恳请母后恩准!”

    我伏在地上,心思转的飞快:我深知父亲和二叔一众已经被贬为庶人,要他们能回京、继而复职,关键还在当年获罪流放的那件案子上。可科场舞弊案是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三司会审,又由威帝在大理寺报上来的卷宗上御笔亲批的,一时之间,难以翻案。

    不如先力拱哥哥一人,若能擢升高位,便可借力行舟。等查出当年案中曲折,再由哥哥正大光明的为顾氏一族翻案,这是更可行也更稳妥的法子。

    可是,所谓得寸进尺,反之亦然:请求别人帮助的事情,往往是求尺得寸。

    虽然知道顾家返京的要求皇后不可能应下,为了兄长提携之事皇后尽心尽力的襄助,我会先提出顾氏返京的请求。

    皇后道:“你起来说话。”

    我深深叩首,在珠儿搀扶下站了起来:若是执意跪地不起,难免让皇后觉得我挟恩以保,有挟制之意,反而不美。

    皇后抬手止住身后打扇的宫人,叶尚仪见了便带着殿里伺候的都退了下去。

    皇后示意我坐下,正色道:“小莞,你当日奋不顾身,护着曜儿;又牵制东魏人、保护了太后和本宫。照理说,你的请托,本宫必定答应。可是,顾氏一族当年获罪,陛下和朝臣们早有定论。赦免顾氏、先行返京这件事,母后眼下不能应承你。只能日后再看。”

    我垂下眼眸。

    心中暗道侥幸:果然,求尺得寸,人之常情。

    

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尺得寸() 
皇后见我黯然,用安抚的口气说道:“至于提携顾明珝之事,顾参军当日带兵驰援,陛下本就有意升他为佐辕大营司马。如今既有你的缘故在,本宫倒是可以向陛下建言,擢拔为佐辕大营长史。只是,下不为例,否则便违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你可明白了?”

    心中暗道侥幸:果然,求尺得寸,人之常情。

    “既如此,何不擢升为车骑将军!”晟曜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我起身见礼。

    晟曜伸手扶住我,向皇后行礼问安后,携了我手一同在皇后下方坐了下来。

    “母后,顾氏世家名门,历朝历代出的人物俱是清风明月一般。何况,顾参军当日力排阻挠,才能带兵来救。若是那晚没有援兵,不知此时大齐是何面目,亦不知父皇太后、母后和我身在何种境地。顾明珝这样的大功,擢拔为车骑将军实在应该。”

    我想起逼宫那晚,墨棣持兵符去往佐辕大营,却未能见到原统领霍长风。据霍长风后来的说法,他当晚不在大营内,所以没能及时接了虎符,派兵救援。可到底是无心巧合的不在营内,还是故意为之的避而不见——对当日兵祸观望、拖延,以图首尾两端?这才是叫人费思量的地方。

    而哥哥当晚,必定是冒着营内被人暗算的风险,击败其他将官的拦阻才能最终带兵出营。

    自逼宫那晚后,向川虽然有些哥哥的消息递进来,但以哥哥的性子,这些辛苦艰难,竟是一字未提。我一直陪着晟曜养伤、后来又入宫为皇后侍疾,也未能将详情问个明白。

    皇后若有所思。

    片刻后,皇后颔首道:“曜儿说的有道理。忠心圣上的人,当有重赏。何况顾参军人品、才能出众。本宫会依曜儿的意思,向陛下进言。”

    晟曜笑道:“儿臣亦会唯母后马首是瞻,跟进此事。”

    皇后被他逗笑:“你这孩子!”

    我知道晟曜的另一层意思:请皇后进言,好过他直接向威帝要求——凤台大营已在他手中,若再过多置喙佐辕大营,难免招威帝忌讳。虽然威帝已决定立他为太子,父子之间比从前也更为亲近,可帝心难测。不若由皇后进言,虽然也是萧王一系,可毕竟迂回些。

    何况,现在知道我与顾府有关联的人只有他和皇后,再加上知道我原本身份的永嘉公主和墨棣,旁的人并不知晓。这于他、于顾家,都有利——身在暗处,行事更多一层便利。

    我感激的朝晟曜看了过去,盈盈起身,叩伏在地,口中道:“小莞谢母后、谢王爷。”

    在太液池的小舟上,我原本打定主意,相求皇后对哥哥大力提携;若皇后不允,我会恳请皇后,以自己的良媛位份作为交换。

    现在皇后和晟曜都对哥哥的事一力承担,我实在感激。

    可这良媛的位份,是依然要辞谢的。

    对武家,这以退为进的一步,必须走。

    皇后笑吟吟的抬了抬手,示意晟曜将我扶起来。

    我没有起身,再次顿首,恭谨的道:“母后,臣媳听闻,册立虎贲将军府六小姐为太子妃的拟旨上,还有册封臣媳为太子良媛的旨意。能得母后和王爷的爱重,臣媳感激万分。”

    皇后笑着颔首道:“曜儿与本宫都觉得,你当得起。你出身不高,却知书明理、柔嘉雍和,对曜儿和本宫乃至陛下,亦是一心一意、舍命相护。陛下对你也甚为嘉许。”

    柔嘉雍和么?

    我知道自己本性跳脱飞扬,哪里是皇后说的这种温婉性子。只是被过往的时光调教成了这副表面上的模样而已。

    倒正合了我接下来要说的话。

    我面含笑容,道:“臣媳请求母后,请陛下收回此次册立小莞为良媛的拟旨。”

    晟曜插话道:“小莞,升你的位份,是为了护”

    我打断他,笑道:“王爷,小莞知道。只是武家小姐即将成为太子妃,成为您的正妻。等她入主太子府、得她这位正室主母首肯后,再升小莞的位份,那样更为妥当!”

    皇后沉吟不语,晟曜不赞同的摇摇头还要说什么。我立即补充道:“虎贲将军跟随陛下多年,是军中砥柱,朝中股肱。武六小姐本人又极得太后青眼。如今王爷将为储君,可有五皇子在前,卫王和淑妃娘娘的十一皇子在后,废太子、柳相一党虎视眈眈。”

    我忍下心内丝丝缕缕的痛,笑道:“母后和王爷抬举武家小姐,维护她正室威仪,她自然感念。若能得虎贲将军府六小姐全心扶助王爷,小莞不计较名位。”

    这番话原本是含着以退为进的机心说的。

    可是说着说着,我发现自己真有此意:他已经做了娶武尚华为妻的决定,他需要虎贲将军府。那么我便助着他又何妨!

    其实内心深处,我是计较的,计较晟曜身边不是只有我一人。

    晟曜不悦道:“本王虽然看重虎贲将军府的助力,可也不至于连护着你、升一升你的位份都做不到!你放心!”

    尽力扯动嘴角,牵出一个笑意,我继续笑道:“小莞知道王爷爱惜我。不过一府一家,只有嫡庶分明,妻妾相得,才是家和兴旺之道。何况是太子府!”

    皇后道:“既如此,此次先暂缓册封吧。小莞,你的委屈,母后记下了!”

    我微微笑了。

    此时,武尚华必定已经在太后面前诉求过了,太后一定会召皇后去商议此事。与其等皇后届时骑虎难下,不如我主动退让占了先机,教皇后和太后都为我道一声“委屈”!

    于武家这边,可以稍稍缓解他们对我的忌惮。

    也让他们一拳打在棉花上。

    晟曜扶我起身,目光沉郁,一言不发。

    转身向皇后行礼,告退出了寝殿。

    我见皇后扬声召回叶尚仪议事,便也告退了出来。

    回到偏殿东厢房,缓缓在桌前椅子上坐了下来。

    兰馥早起将内室的窗扇打开了,此时望出去,天井中的一棵紫薇树花开正好,阳光下饱满的花朵儿,挤挤挨挨、团团簇簇的热闹着,有几片紫白色花瓣正安静的飘下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竹露滴清响() 
我心中略微好受了些:今日哥哥提升的事基本成了。也许再过几年,真的还能看到铜雀巷顾氏旧宅里的紫薇花开。

    然而想起晟曜,人又低落了。

    过了好一会儿,心中依旧怅惘,不免长长的叹了口气。

    “哎唷,这是怎么了?”阮良娣穿着件紫色半臂,立在门边,蹬着门槛也不进来,只笑吟吟的看着我。

    我微笑起身,让道:“姐姐进来坐。”

    阮良娣笑道:“我一回来,就看见你对着院子里的树发呆,等我用完茶点一看,你还坐在那里发呆。”

    她手中的黑绸绣花蝶团扇在我肩上轻巧一拍,侧头笑问:“怎么了?王爷要娶正妃了,心里难受?”

    我抬起头,也看着她笑道:“姐姐很开心么?”

    阮良娣摇着扇子,在椅子上款款的坐下了,轻言慢语道:“我?我自然不会开心。可也谈不上不开心。王爷是个念旧情的,这么些年,待我十分宽容。我也看得开,既然在他的宽纵下肆意活过了,以后无论什么境地,我都知足。”

    她仔细打量了我一眼,了然的语气道:“你与王爷是情正浓的时候,你又是个凡事放在心里的人,这心里不好受,也难免。”

    我不想再谈这个,便随口岔开话题,笑问:“姐姐去哪里了?”

    “去看了一场戏啊!”阮良娣笑得如猫似狐。

    见我目露不解和询问,方笑道:“原本是去了太后宫里请安,没曾想赶上看了一场大戏。那位武六小姐、我们将来的太子妃、正室主母,可真是一位告状的高手!”

    “哦,愿闻其详。”我正要阮良娣讲的更多些,一眼看见窗外的甬路上,兰馥脚步匆匆从院门进来了。

    须臾进到屋里,向阮良娣见礼后,对着我行礼禀道:“适才太后宫里来人,说太后娘娘想请皇后娘娘过去说说话儿。娘娘要我问昭训,先前呈上去的点心还有没有?若有,就拿上些,娘娘一并带去太后宫中孝敬。”

    我温言道:“自然是有的,余下的都装在深碗里用井水里湃着呢。这道点心名儿叫‘竹露滴清响’,去叫珠儿拿给你奉与母后。”

    兰馥应下去了。

    “竹露滴清响?”阮良娣想了想,笑道:“这上一句是‘荷风送香气’。是了,你这点心必定跟荷花有关。名儿既这么雅致,味道肯定也不错。你可不许藏私,快拿些出来让我也尝尝。”

    我笑道:“难得姐姐有兴趣,只是今日只做了两人份的。改日必定给姐姐补上可好?”

    阮良娣忽然竖起一根白皙纤长的手指,朝我点了几下,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我知道了。你这点心就是做好了备下的,专等着皇后、太后呢。”

    她看一眼外面,见院子里没有人,方道:“你这个聪明鬼儿!亏我怕你猝不及防吃了亏,特地过来知会你。没想到,你早就有了成算和应对。”

    我不由笑道:“姐姐说的什么,小莞不怎么明白。”

    “适才我去太后宫中,太后心情尚佳,便留了我说话。没想到武家小姐也在,说是上半晌就来了太后这边。一直陪着说笑,又陪着用了午膳,十分憨直又孝顺,哄得太后心情畅快极了。”阮良娣说着这里微微摇了摇头,“没想到武小姐就那么当着满殿的人,朝太后跟前一跪,哭道‘求太后做主,救她性命。’”

    我微微一惊,旋即明白了武尚华的用意,只看着阮良娣道:“这话从何说起?她是虎贲将军的眼珠子,马上就是当朝太子妃,谁能害她?谁敢害她?”

    阮良娣冷笑一声,道:“要不说她是一位告状的高手呢!太后也是这么问她,可武小姐说她长在京都,自小或听闻或见到的宠妾灭妻的人家就有好几例。接着就说王爷力主擢拔府里侧妃的位份是偏信偏宠,她自知心思粗疏、为人愚鲁,难讨王爷欢心。未免将来妻不成妻,还要伤心丢命,不如现在就请太后免了指婚。”

    我亦冷笑:“太后必定不允退婚之说。她这样,分明是拿到了日后相处的尚方宝剑。王爷但凡有一点儿不爱重,她会说她本就说了不会讨王爷欢心、不愿嫁入皇家,是皇家非要指婚,误了她;我们但凡有一丁点儿不恭敬,就是王爷宠妾灭妻。”

    “是啊,这样的大帽子盖下来,我们如何受得住!只怕须臾之间,就是被宫里赐死的下场。”

    我问道:“后来呢,太后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自然是一叠声的安慰了。说嫡庶有分,事关国体,皇家断不会出宠妾灭妻之君!”

    我心内发冷:武尚华一出手就将人逼到绝路。

    耳边听阮良娣继续说道:“太后下了凤座亲手将武小姐扶了起来,说侧妃位份的事情必定叫她满意。武小姐这才抽抽噎噎、含羞带喜的告退了。我当时在那里也是尴尬的很,便跟太后说我本是良娣,亦未敢奢望什么。赶紧告退了回来。”

    阮良娣顿了顿,忽又笑道:“不过呢,我瞧你似乎早就知道什么似的,不然怎么不多不少,单单做了皇后和太后的点心。”

    我笑道:“不过凑巧罢了。做那点心要用到清晨荷叶上的露珠儿,今日早起只采集了那么些、只够做两份罢了。过几日一定给姐姐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