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安置五千名俘虏,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

    李贤深思熟虑一番之后,嘴里道:“我已经决定了,把铁矿上‘交’,于公于‘私’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上一次,为了答谢糜氏的援手之恩,孔北海把盐货的专营权‘交’给了他们,这一次,不如我就索要这铁器的专营之权吧!”

    徐庶瞪大了眼睛,好一会儿之后才大笑道:“好,铁器经营权意义重大,且看孔北海如何取舍了”。

    李贤淡淡地说道:“孔北海应该明白,我并不缺钱货,我只不过不想让铁器流落到我的那些对头手里。”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偏偏孔融又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没有李贤,北海国的铁器都需要从外地高价购买,即便以他孔融的声望,也不得不忍受层层的剥削。

    现在,若是有一处铁矿能够产铁,便是把铁器经营权‘交’给李贤,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167章 有李贤太史慈何惧他人哉() 
c_t;孔融很快就看到了李贤报捷文书,饶是他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看到那一大批数量不菲的钱货之后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ww。

    都说李贤不忠,一个不忠之人怎么会如此坦‘荡’,心甘情愿上缴自己的战利品?

    孔融其实对钱货一事看的也不是很重,他要的是李贤的态度。

    李贤大胜之后依旧能够保持如此谦恭的态度,这一点,让孔融十分满意。

    至于如何犒赏李贤,孔融已经有了大致的意向,然而,就在他准备书写赏格的时候,竹简滚动,竟然又‘露’出了一份文书。

    孔融这才记起来,李贤的信使确实递‘交’了两份文书,只不过他光顾着看那份报捷文书了,却把第二份忘了个干净。

    现在想起这档子事,孔融急忙摊开竹简,仔细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孔融脸‘色’顿时大变。

    北海国内竟然还有铁矿,位置就在牟平县,看到这里的时候,孔融眼皮急跳。

    一座铁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海国可以自给自足,可以让麾下军卒从头武装到脚,当然了,更大的可能是成为众矢之的。

    隐而不发,严令李贤不得走漏风声?

    孔融陷入了沉思,如今天下‘乱’世纷显,北方的袁绍、西面的曹‘操’都不是什么善茬,一旦他们稳定局势,说不定第一个就要拿北海国开刀。

    南方的陶谦虽然与孔融‘交’好,可听说陶谦身染重疾,自顾不暇,又哪里有闲心来帮衬北海国?

    瞒住铁矿的消息,不过是温水煮青蛙,自欺欺人罢了,可若是趁着各路豪强无暇顾及北海的空档,大肆开采矿石,装备自己,这样一来,就算袁绍来攻,孔融也有底气reads;。

    有李贤、太史慈二人,何惧他人哉!

    想到这里,孔融下了决心,他做了几十年的老实人,可到头来被贼寇围城的时候,却连一路援军都没有。

    横竖都已经被人窥视了,倒不如尽快的增强自己的实力,让人不敢小觑!

    至于李贤索要铁器经营权的要求,孔融只是略一思索便应承下来。

    连铁矿都是李贤发现的,便是给他经营权又算得了什么?

    有了决断之后,孔融下笔如飞,很快就写好了赏格。

    朝廷式微,北海国内又没有王子就藩,所以举国上下大小事宜都由孔融一言而决。

    连兖州牧这样的位置,曹‘操’都能自己雀占鸠巢,相对而言,孔融封赏几个属官压根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几个时辰之后,孔融的记事掾史来到了剧县。

    掾史等于国相的书记官,相当于后世里的办公室主任,可以说是颇受孔融信赖的人。

    将李贤、太史慈等相关人员召集到一处之后,记事掾史宣布了孔融的决定。

    擢升李贤为北海郡丞、夷安令,秩俸六百石,封太史慈为兵曹掾史,主管兵事,其余人员皆有赏赐。

    至于李贤缴获上缴所得,孔融全部划给了太史慈。

    记事掾史此番前来就有监督李贤‘交’接钱货的意思。

    提拔李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之前几次,李贤已经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一次又击杀贼寇卞南,为北海立下赫赫战功,赏一个郡丞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不过,将缴获所得全部移‘交’给太史慈就有些令人意外了。

    要知道,李贤此番大胜黄巾,缴获的钱货足足有几千贯,按理说,孔融应该全部收入府库才对,哪曾想,他竟然舍得全部‘交’给太史慈reads;。

    不过这样也好,给了太史慈,总比落到那些贪官污吏手中要强得多。

    想到这里,李贤亲自把记事掾史跟太史慈引入营房。

    进入之后,入眼间俱是粮草、辎重、军械、马匹,不过,与想象中杂‘乱’不已的情况不同,东莱军的库房都按照缴获物品的类别,分‘门’别类,码放的整整齐齐,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很清爽。

    最令人称赞的是,在不同的物品中间还留着一条宽敞的通道,一队队当值的军卒持枪荷甲来回巡弋。

    这些军卒瞥见李贤一行人之后,行了一礼,然后便自顾自的离开了。

    没有李贤的军令,任何人都别想从这里取走一草一木。

    无论是记事掾史还是太史慈都觉得眼前一亮,李贤的治军之严由此可见一斑,可谁能够想到,李三郎处理后勤事宜都是个中好手呢?

    按照文书上撰写的数量,当着记事掾史的面儿,李贤把缴获物资‘交’割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的北海军不像李贤的军马,走南闯北,早已经见过了无数阵仗,他们都是刚刚从流民中遴选出来的新卒,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大阵仗。

    如今,甫一见到堆积如山的辎重,所有人都觉得目眩神‘迷’。

    都说东莱军中人人富庶,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几千斤的辎重,太史慈的兵马足足运送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运送完毕。

    事成之后,太史慈拉着李贤,非要请他喝一杯不成。

    记事掾史得了李贤的好处,早已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眼瞅着没有什么大事,李贤便应诺下来。

    酒过三巡,太史慈拉着李贤的手,嘴里道:“维中对我如此,实在让我羞愧”。

    李贤不解:“子义羞愧什么?”

    “出击广县,击杀卞南,缴获辎重,这些战功都是你立下的,可我太史慈什么事情都没做,却分润了你的功劳,成了劳什子兵曹掾史,真是羞煞我也reads;!”

    李贤大笑:“子义这是哪里话,如果没有你坐镇剧县,我又怎能安心御敌?以你的本领、功劳,这郡丞其实应该由你来做才对!”

    太史慈涨红了脸,嘴里道:“维中就莫要取笑我了,我麾下兵马寸功未立,贸然擢升,谁肯服我?”

    “只要国相信你,你便是北海军统领!”说到这里,李贤又换了副语气,郑重地说道:“子义,你要明白,北海军由你掌管是最妥当的,如果是其他人,我李贤又岂是摆设?”

    太史慈明白李贤的意思,他叹了口气,道:“孔北海对我有知遇之恩,维中你对我又多次相助,我真不想见到你们二人刀剑相向的那一天”。

    “放心,我可以向子义承诺,只要孔使君不动我,我绝不会动他!”

    以李贤如今的实力,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是很够意思了。

    太史慈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嘴里道:“也罢,就像维中所言,如果孔融自己不知死活,那也不能怪我们兄弟不义了,真到了那一天,我希望你能够留他一条‘性’命!”

    李贤大喜,太史慈这就是在表态了,他当即连连颌首,道:“放心,无论孔融如何对我,我都不会动他分毫!”

    “好!”太史慈心病一除,当即显得‘精’神抖擞。

    这些日子以来,北海国内暗流涌动,各种不利于李贤的传言,太史慈已经听说了很多,他之所以隐而不发,就是想等待一个机会跟李贤说清楚。

    如今听到李贤承诺,太史慈放下了心,在他想来,只要李贤不‘逼’迫,孔融应该不至于作出自毁长城的事情。

    当然了,倘若孔融真的听信谗言,打算除掉李贤,那这样的主公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第168章 技术狂人() 
c_t;徐庶预料的没错,孔融果然把五千名俘虏‘交’给了李贤,让他自行处置。棉花糖。ww。

    多了五千个人,等于多出五千张嘴,如何养活他们都是个难事。

    好在孔融应诺了李贤的请求,准许他在牟平开采铁矿,这五千个俘虏才不至于闲置下来。

    至于开采后的铁矿,李贤只要上缴一半就可以了,剩下的一半他可以全权处置reads;。

    不得不说,孔融这么做倒是显得很是大方,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擢升为郡丞之后,李贤有权利在郡内的任何一个地方调派兵马。

    开矿可不是一件小事,选址、开采、冶炼,运输,这一整套工序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是完全不可能准备妥当的。

    孔融倒是做起了甩手掌管,他把铁矿‘交’给了李贤,摆明是不想‘插’手。

    至于李贤何时能够采出铁矿,那就要看李贤的本领了。

    其实,说白了,孔融对牟平是否有铁矿的事情还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万一牟平没有矿石,而孔融却大张旗鼓的召集人手,事情传出去,那岂不是凭白让人嗤笑?

    可如果这件事情换成李贤来做,影响就不同了,即便失败了,孔融也大可以遮掩过去,要是成功了,那自然皆大欢喜,到时候郡府再增派人手就是了。

    孔融打的如意算盘,李贤猜的**不离十。

    不过,派谁去牟平呢?

    穿越至今,李贤结识了不少人,其中也有几个是可以毫无保留信任的,只不过他把摊子铺的太大了,占用了太多的人手,所以一时半会儿竟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介亭是李贤的老家,那里的盐场、酒场离不开赵亮的照应、夷安城是李贤的治所所在,宁家堡的宁毅、掌管城防的胡七都不能擅离职守,那么,只能从身边的人当中挑选一个了。'txt全集下载'

    忽而,一个名字出现在李贤脑中,马雍!

    在李贤的大力帮助下,夷安县尉之子马雍终于跟于红樱修成正果。

    马雍能文能武,一直把李贤当成可以效死的主公,将牟平开矿的事情‘交’给他,也不算埋没了人才。

    不过,开矿的事情专业‘性’比较强,要是‘交’给一个外行人来做的话,明显要走不少弯路reads;。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才好。

    放眼整个北海国,李贤重金招募的匠工营可以说是技术层次最高的所在。

    想到这里,李贤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匠工营一趟,看看能否找出合适的人选。

    辰时,匠工营里正忙得热火朝天,几百名匠工有的在忙着修缮盔甲、武器,有的在将废旧的武器回炉重铸,几乎没有闲置的人员。

    此情此景,李贤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匠工营可以说是他的心头‘肉’,里面的每一个匠工都是他‘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才收入营中的。

    比起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的军卒们,匠工的待遇还要高上一筹。

    只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每个月还有赏钱,没来之前,匠工们还心存疑‘惑’,不知道李贤到底需要他们做什么,可到了匠工营之中,享受了几个月的待遇之后,几乎没有人愿意离开。

    营内的氛围实在是太适合匠工了,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敝帚自珍,有的是别的地方难以见到的分工协作。

    为了鼓励匠工们加强‘交’流,李贤定下规矩,只要有人愿意献出独‘门’技术,根据技术的重要‘性’,可以到辎重营领取五贯银钱!

    这样以来,渐渐有匠工卖出技术,换取银钱。

    李贤进入营中之后,匠工营的总管梁益放下手头的活,快步迎了过来。

    “嗯,我想问一问,你们营中有没有懂得开采铁矿的匠工?”

    梁益困‘惑’地‘摸’了‘摸’脑袋,半晌之后才说道:“铁矿都是由朝廷专营的,里头的匠工世代袭用,几乎没有人外出自谋生路,我们匠工营虽然人才济济,可好像真的没有这方面的人手”。

    李贤虽然有些失望,可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嘴里说道:“嗯,老梁你可以帮我留意一下,只要有懂得铁矿冶炼之类的匠工,立刻报与我知晓”reads;。

    梁益连连颌首,忽而,他一拍脑‘门’,嘴里道:“我想起来了,前一阵子有一个少年‘毛’遂自荐,说他会木匠、铁匠,还懂得铁石的冶炼,当时我还以为他在吹牛,可谁知道那小子竟然真的有一手,他做出来的矛头,连营里的老师傅都自叹不如!”

    “喔?还有这样的奇人?”

    “嗯,使君稍待,我这就把他唤来”

    “好!”

    得了李贤的许可,梁益健步如飞,没多久就拉着一个腼腆的少年原路回返。

    “马钧,快,见过使君,你不是一直想瞧瞧水车吗?我跟你讲,那水车的图纸就是使君绘制出来的!”

    马钧有些结巴,他见了李贤,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半晌才憋出一句完整的话:“马钧见过使君”。

    李贤下意识地颌首致意,忽而,他惊讶地问了起来:“什么?你说你叫什么?”

    马钧显得更紧张了,“马钧”。

    “你是哪里人士?”

    “祖籍扶风”

    李贤大喜,对上号了,他没想到三国时期第一发明家就在自己的匠工营中。

    这叫什么?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能够改进诸葛弩、研制水车、改良织绫机的人物,去搞矿石冶炼,虽说跨度有些大,可想必也不在话下才对!

    想到这里,李贤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懂得矿石冶炼?”

    马钧颌首,道:“家父曾在兖州矿冶监担任匠工”。

    “那你可曾懂得甄别矿石?”

    “年幼时曾跟随家父去矿山上挑了几次铁石,是否好矿,小人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哈哈,成了,老梁,我跟你讨要个人,这马钧我要了,你再去‘抽’调一百名铁匠,五十名木匠,我要借用一些时日”

    “使君说笑了,整个匠工营都是你的,你挑谁选谁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话是那么说,可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你跟那些‘抽’调出来的匠工说清楚,每人每月增加五百钱的差旅费”

    “啥?啥叫差旅费?”梁益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差旅费的说法reads;。

    李贤颇有些恶趣味的笑道:“就是为了补偿匠工们长途跋涉之苦,特意给他们增加的辛苦钱”。

    这么一解释,倒是言简意赅。

    只是在梁益听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士农工商,这是主流社会上各阶层地位的排列顺序,匠工们的地位其实还在普通的乡民之下。

    李贤能够给匠工营开出那么高的工钱,匠工们已经乐不可支了。

    秉承为李贤考虑的想法,梁益低声说道:“使君三思,匠工营的俸禄,放眼整个大汉朝都是独一份,依我看啊,那差旅费能省就省了吧,反正都是为使君做事,没有人敢‘乱’嚼舌根的”。

    李贤微微颌首,道:“不妨事,不过是些银钱罢了,我李贤从来不会亏待用心做事的人,嗯,就这么定了吧,明天你就把名单送到我那里,后天他们就得出发了”。

    “敢问使君,不知道他们需要去哪里?”

    “牟平,距离都昌城不过两百里”

    梁益松了口气,道:“好,这样的话,匠工们若是问起来,我便心中有谱了”。

    李贤应了一声,又随意在营中转了一圈儿,他发现,单独面对他的时候,马钧总是显得很紧张,可一旦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立刻就会打起‘精’神。

    真是个技术狂人!

第169章 去牟平的人选() 
c_t;离开匠工营之后,李贤派人给马雍稍了个口信,让他即刻赶到剧县。访问:。

    在糜氏的帮衬下,马雍的商队一年来扩展的极快,他们的足迹遍布青州、兖州、河北、徐州等中原各地。

    商队主要贩卖北海特产鱼干、高粱酒,有时候也偷卖一些淘汰的军械品。

    这些军械多数都是李贤在战场上缴获所得,真正的‘精’品东莱军都已经留了下来,剩下来的都是弃之不用的货‘色’。

    比如说,角弓,在匠工营的劳作下,李贤军中已经有两千人装备了长弓,有了‘射’程更远,更省力气的长弓,谁还稀罕角弓?

    不过,李贤看不上的货‘色’,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乱’世来临,乡堡村寨都试图自保,他们往往会想法设法的购买一些武器。

    长枪、长矛只能近战,唯有角弓之类的远‘射’武器才可以算得上攻守兼备。

    不过,除却‘射’程极短的猎弓之外,等闲的军用角弓乡民们根本难得一见。

    如果谁家的乡堡中有三五十支角弓,那腰杆绝对会硬起来。

    因为,角弓对于乡民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杀伤‘性’武器了,他们只需要付出一些土特产,便可以从马雍的商队里以物易物,等价置换。

    实惠的价格让地方豪强们甘之如饴,毕竟,商队完全可以把价格抬得很高,可马雍遵从李贤的吩咐,并没有那么做。

    这样以来,不少地方豪族都对李贤生出了好感。

    马雍赶到剧县的时候,李贤把一张手绘的图纸‘交’给了马钧,让其着手研制。

    图纸上的东西是个形似公‘鸡’模样的车子,马钧虽然满腹疑问,可还是动手做了起来。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李贤虽然是个外行,可却不妨碍他看热闹。

    无论是取材、量木、钻孔,还是衔接、牢固,马钧都做得像模像样,让人挑不出‘毛’病。

    看这模样,用不了多久,马钧就可以完工了。

    马雍在卫卒的带领下早已经来到了营房外头,施礼过后,他静静地侯在李贤身边,不发一言。

    马钧投入的样子让马雍啧啧称奇,匠工他也见过不少,可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