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退位让贤了?

    若是能够掌握赵家庄这么一股力量,对于李贤来说自然利大于弊,只是没想到,一切竟然来得这么容易。

    夺权的戏码不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吗?怎么到了这里却如此的令人感动呢?

    不过,穿越而来的李贤可不是一根筋的家伙,眼下不管赵亮是否真心,李贤都不能随便应了下来。

    不然落到众人眼里,还以为李贤品行不佳,总想着篡夺权位呢。

    抱着既感动又疑虑的态度,李贤拒绝道:“哥哥不要再说了,我决不离开赵家庄就是了,以后还是你说了算,我李三郎绝无二话。”

    赵亮摇了摇头,道:“唉,三郎你又何必如此呢?”

    李贤只是不从,赵亮方才作罢。

    其实,李贤自己也明白,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身边都缺不了帮手,而眼下他在庄内根本没有什么得力助手,即便成了主事人,也顶多是个傀儡,倒不如像现在这般,虽然没有名义上的头衔,可谁也不敢小觑!

第8章 武器从哪里来() 
漫长的一夜过去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倾盆而下。

    李贤在屋内听着雨声,忽而露出了笑脸。

    真是及时雨呀,这么一场大雨落下,所有的气味、痕迹都将一扫而空,除非朱游缴有通天之能,不然绝不会把凶手联想到赵家庄这帮乡民身上。

    初平元年,听村里人说,十八路诸侯正在讨伐奸贼董卓,而北海太守孔融孔北海也在郡内筹集粮秣,磨刀霍霍。

    目前,对李贤来说,那些史书上的历史名人离自己还比较远,他在意的,却是如何积攒实力。

    夜里的厮杀依旧历历在目,若不是数月间勤加锻炼,李贤说什么也不会这么威风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大雨噼里啪啦的下了一整天,雨后多了几分冷意。

    昨夜里赵狗剩家的那场大火前因后果都已经在庄内传了个遍儿,像赵家庄这种以私盐为生的村落,团结互助是起码的生存之道,赵狗剩吃里扒外,这就是触犯了大忌,没有人会同情他。

    李贤也曾考虑过是否应该给赵狗剩换一个隐秘的死法,可后来一想,若是无声无息的让他死了,反而起不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现在,一把大火,起码将赵家庄的人心凝聚到了一处。

    至于凌晨树林里的那场厮杀,李贤与赵亮再三叮嘱盐客们,切不可泄漏出去,这种砍杀官差的大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盐客们当中虽然有不少夯货,可却也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只能烂在肚子里。

    不明真相的妇人们叨唠着,这次的盐货没有发卖,可官府催要的粮饷却马上就要到期了。

    要是到时候交不出银钱,怕又是一场祸端。

    从朱三响、盐丁身上搜刮出来的银钱都已经平分了下去,只是相对于官府的要求,这些钱依旧是杯水车薪。

    天还没黑的时候,赵亮来到了李贤家中。

    二人落座之后,赵亮叹了口气:“若不是三郎,我赵家庄阖庄上下怕是难有一个活口。”

    李贤没有吭声,他没想到朱游缴在赵亮心中竟然如此恐怖。

    赵亮自顾自地解释起来:“那猪扒皮心狠手辣,真要是被他抓到把柄,怕是不死也难啊。”

    李贤拧起眉头,道:“只要兄弟们多加小心,谁来了也讨不到好处!”

    赵亮摇摇头,道:“三郎,猪扒皮的手下与昨天晚上的那伙青皮们不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之辈,而且装备精良,真要是交起手来,怕是难讨好处呀。”

    李贤知道,自古以来,兵器都是禁品,等闲百姓一辈子可能也摸不到一回,但是,没有趁手的武器,就算再勇猛的军士,杀伤力也会大打折扣。

    铁器、兵刃不可能凭空出现,危险却随时可能到来,李贤苦思冥想,思索着破解之道。

    这时候要是有个储物戒指啥的那可就好了,可惜,幻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忽而,院内小小的狗吠声吸引了李贤,他踱步望去,竹林下的犬屋塌了一角,黑狗淋湿了身子,楚楚可怜地叫唤了起来。

    黑狗、犬屋、竹林,等等,竹子,竹枪!

    如果李贤记得没错,历史上,以竹枪做武器的战例极多,别的不说,就连明朝兵法大家戚继光都用过它们来对付倭寇。

    李贤大喜过望,他笑着问道:“大兄,我们这儿可有大片的竹林?”

    赵亮不明所以,只是下意识地说道:“有,就在四里外的山上有成片的竹林。”

    “大兄,我们防身的家伙有着落了!”

    赵亮还没有反应过来:“在哪里?”

    “就是那片竹林呀”

    赵亮很是不解:“除了用来做扁担,竹竿能有什么用处?”

    李贤胸有成竹:“哥哥明日招呼几个兄弟,带上趁手的家伙随我去竹林一趟就知道了。”

    赵亮虽然不知道李贤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可还是应诺了下来。

    经过昨夜的那场厮杀,如今李贤在赵亮心中已经有了极高的份量,要不然他也不会特意来登门拜访。

    翌日一早,李贤便与赵亮等人结伴入山。

    竹林的面积足足有五亩开外,秋风拂过,吹的竹叶哗哗作响。

    铁斧对于赵家庄的村民来说是了不得的奢饰品,赵亮转悠了一夜,才找出三柄。

    那些青壮入山之前根本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若不是李贤一刀捅死朱三响给人带来的威慑力太大,这会儿早有人嚷嚷起来。

    然而,现在,只有赵亮敢出言发问:“人手找齐了,斧子也有了,三郎,你给大家伙儿说说该怎么动手。”

    李贤微微颌首,道:“在座的诸位都不是外人,干我们这一行的,没有趁手的家伙可不行,我李三郎没有撒豆成兵的本领,不过,我却知道这竹竿也可以成为杀人的利器!”

    “啥?这竹子能有啥用?”

    “三郎说笑了吧,俺咋从未听说过竹子也能杀人?”

    李贤笑着解释道:“不知道大家伙儿有没有听说过淮阴侯韩信是怎么死的?”

    淮阴侯韩信,那可是大汉朝家喻户晓的人物,便是赵家庄这等穷乡僻壤的乡民都有所耳闻,只是对于韩信的具体死法,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的说是被吕后枭首示众,有的说是被鸠杀了,究竟怎么死的,还真没有人知道。

    “莫非三郎知道?”

    “三郎给我们说说,淮阴侯是怎么死的”

    提到韩信,青壮们果然兴趣盎然。

    李贤手指竹林,一字一句地说道:“淮阴侯是被竹枪杀死的!”

    “什么?”

    在众人的印象当中,韩信怎么说也是手提数十万兵马的大将,怎么可能死在这么简陋的竹子之下呢?

    眼见众人不信,李贤便解释道:“当日吕后当政,使心腹侍女数十人持竹枪刺韩信于布帐之中,这可是史书当中写的。”

    “啊,三郎懂的真够多的”

    “原来淮阴侯是这么死的”

    众人一阵惊叹,唯有赵亮疑惑地看了李贤一眼,什么时候李三郎也懂史书了?

    好在李贤及时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他说道:“连赫赫有名的淮阴侯都躲不过竹枪一刺,何况盐狗乎?”

    盐狗子是赵家庄村民四下里对游缴所盐丁、青皮的蔑称。

    听得李贤说的豪气十足,青壮们又是大笑。

    笑罢之后,李贤吩咐起来:“好了,这竹枪太粗了太细可都不行,只要儿臂粗细就好,长度嘛,就在一丈左右即可”。

    青壮三人一组,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砍伐,有的负责除去杂叶,不到一个时辰,就砍出了三十多根竹子。

    李贤亲自动手,把每一根竹子的顶端都削的尖尖的,这时候,众人才看出了竹枪的大概模样。

    只是,这竹枪真的能够杀敌制胜吗?

第9章 暴躁的朱游缴() 
东莱郡介亭县

    高门大院的游缴所里,统管一乡治安的游缴朱富贵正在咆哮不已:“什么?三响他死了?连同九个帮闲都死了?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

    朱富贵长得圆滚滚的,像个肉球,偏偏眼睛小,嘴巴大,他发起怒来,浑身的肥肉都晃动个不停。

    头缠青巾的汉子抱拳作揖,小心翼翼地回报:“回游缴话,尸首是回乡探亲的刘十三发现的,具体情况,小的也无从知晓”

    朱富贵的三角眼快速地眨个不停,他厚厚的嘴唇唾沫横飞:“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动我的人?查,就是刮地三尺也要把凶手给我找出来,老子要扒了他的皮!”

    在介亭的一亩三分地上,朱富贵有他嚣张的资本。

    按照汉朝官职,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再往上才是郡县,而朱富贵担任的游缴一职,原本只能掌管一乡之地,可后来,经过他的再三运作,朱富贵将县内另外的两个游缴全部排挤走了,从而顺利地独霸大权,成为介亭县内响当当的人物。

    这些年来,只有朱富贵欺负别人的份儿,从来没有被人欺负的时候,便是朱家的奴仆出门在外都是傲气十足、无人敢招惹的存在,可现在倒好,朱三响这个朱家的族侄竟然死掉了,而且还是暴尸野外,这要是不搞出点动静,找出真凶,以后朱富贵还怎么在介亭立足?

    打脸,赤裸裸的打脸呀。

    咚咚咚,在屋内焦躁地踱了一圈儿之后,朱富贵咬牙切齿地叫嚣道:“把全部人马都派出去,只要有蛛丝马迹,只要能抓到真凶,一人赏钱半贯。”

    说罢,朱富贵又狠了狠心,道:“不,一贯,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搜,出了事,有我担着!”

    有朱游缴这句话,游缴所的青皮无赖肯定会干劲十足,这可是打秋风刮地皮的最佳时机呀。

    想到这里,盐丁头目心中大喜,朱三响死就死了,空下来的位置肯定要找人补上,真正重要的是游缴的承诺,游缴所里的兄弟们风里来雨里去,盼的是什么?还不是发大财?

    眼下有了假公济私的机会,头目自然乐开了怀,不过表面上还是要表现的极为愤慨,不然被朱游缴发现了可就不妥了,当下,只听他嘴里道:“游缴息怒,小的们这就去打探消息。”

    朱富贵挥了挥手:“快去吧,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喏!”

    打发掉了报信的头目,朱富贵快步来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装饰华贵的檀木盒。

    盒内烛光闪烁,有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有红莹莹的海珊瑚,还有一块硕大的青玉。

    目光在几件宝物上巡弋了好一会儿,朱富贵才拿起青玉,依依不舍地盖上木盒。

    出了院门,朱富贵便呼喝起来:“来人呐,备马,去县衙。”

    话分两头,得了朱游缴的吩咐,嚣张跋扈的青皮无赖们挨家挨户地搜刮钱财。

    如果是知道好歹的,破费些银钱,这些煞神们就利索地走了,若是遇上不识相的,少不得要调戏一下美妇,打碎几件物事……

    当李贤与赵亮回转赵家庄的时候,半道上就遇到报信的少年,说盐狗子进村了,抓走了守寡的李家嫂嫂

    赵家庄内赵姓是大户,李姓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对于那个寡居的嫂嫂,李贤印象最深的是对方极为和善,而且曾经给自己纳了一双布鞋……

    现在人被抓走了,还不知道村里被祸害成什么样子了。

    赵亮是村里的主事人,出了这事,他觉得很是难堪:“盐狗子呢?”

    “盐狗子抓了李家阿嫂就走了,还把我家的老母鸡掳走了”,说着说着,少年的眼泪都要流了下来。

    李贤皱起眉头,道:“盐狗子来了多少人?他们有没有说些什么?”

    少年连连摇头,只是说道:“阿妈让我来报信,盐狗子刚走。”

    “怎么办?李家妹子为人不错,可不能让她给盐狗子糟蹋了”

    “赵亮兄弟,三郎,你们说句话,这事儿该怎么办!”

    青壮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群情激奋,赵亮也有些犹豫不定,嘴里道:“三郎,你说说看。”

    李贤深吸了口气,道:“先回村子吧,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如今李贤说的话也颇有分量,青壮们几乎没有异议,便一同结伴回村。

    清晨出门的时候,赵家庄炊烟阵阵,妇孺在晾晒被服,顽童们在开心的玩耍,可只不过离庄不过两个时辰,一起都变了。

    到处都是丢弃的家具物事,间或有三两只侥幸逃脱的鸡鸭在惊恐地大喊大叫,让人平添烦闷。

    路上没有一个人,家家户户都闭门上锁,不过有的人家连院门都被砸坏了,硕大的缺口滋牙咧嘴地吹着秋风。

    出事的李寡妇家住在村子最西端,一个鬓角斑白的老妪正在门口嚎啕大哭:“苍天呀,谁来救救我苦命的儿呀。”

    有相熟的女人正在苦口相劝,可老妪怎么也听不进去。

    眼瞧着赵亮领着一帮人马赶了过来,女人们一下子有了主心骨:“赵家兄弟,快来劝劝李家婶子吧,李家妹子被杀千刀的盐狗子捉走了。”

    赵亮板着脸,闷闷地点了点头,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妪只是哭,并不作答。

    倒是相邻的女街坊应道:“唉,还不是盐狗子索要钱财无果,不知道怎么搜出了李家晾晒的私盐,散尽天良的混帐东西要把私盐带走,李家妹子又怎么肯?可怜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盐狗子?最后还套上个私藏海盐的罪名。”

    李贤只觉得荒谬至极,这些青皮无赖有一点点权力就能把人欺凌到如此地步,这样的朝廷,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赵亮叹了口气,道:“你们先把李家婶子搀回屋里去,李家妹子的事情,我会尽快使人疏通一番的。”

    青皮无赖上门讹钱的时候,乡民们自顾不暇,哪里有功夫顾虑他人,现在,李寡妇被抓走了,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愧疚之心,乡民们都觉得应该帮衬一番。

    是人,总归有私心,沿途间鸡飞狗跳的场景早已经让众人归心似箭,他们也想回家看看,家里有没有伤到什么人,损失了多少财货。

    赵亮放眼一望便知道了众人的想法,他挥了挥手,道:“都回家瞧瞧去吧。”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离去。

    赵亮见李贤不发一言,嘴里便宽慰道:“三郎,这等事情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我这就使人去县衙打探一番,看看能否花些银钱把人保出来。”

    李寡妇怎么说也是李贤的本家,赵亮表现出了帮衬的意思,李贤只有道谢:“有劳哥哥费心,若是缺少银钱,三郎还略有些积蓄。”

    “三郎这是哪里话,你我兄弟最敬重的难道还不是一个义字吗?”

    “哥哥说的是!”

    说罢,两人各自返家,银钱的事情再也不提。

第10章 只为取你狗命() 
整个村子就像是龙卷风过境,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李贤家里的院门敞开着,瘦小的黑犬呜呜地蜷缩在墙角,看模样应该是被踹了一顿。

    快步进了屋子,搬开床底下的砖石,藏匿的银钱还在,屋里乱七八糟的,像是被贼光顾过,李贤松了口气,又来到柴房,看到柴禾里面的私盐完好无损,这便说明青皮无赖没有发现家中私藏海盐。

    只要杀死朱三响的消息没有泄漏出去,李贤目前就是安全的。

    随手将一块巴掌大小的菜饼丢给了饥饿的小犬,李贤摸出绑腿上的牛耳尖刀,一下一下地打磨起来。

    李家的嫂嫂必须要救!

    要知道,李贤的家人过世之后,年幼的他一直靠着乡民的救济帮助才活了下来,而那守寡的李家嫂嫂虽然年岁不大,可过门的却早,而李贤呢,在成年之前曾经多次受过她的好处。

    于情于理,李贤都觉得自己应该把人救出来。

    只是,人究竟在哪里呢?

    对于县城的情况,李贤两眼一抹黑,就连游缴所在哪里他都不知道。

    这该如何是好呢?

    日头西落,再过一个时辰天就要黑了,就在李贤一筹莫展的时候,赵亮来了。

    原来那朱游缴也是个色中饿鬼,偏偏李寡妇又长的颇有姿色,一心讨好上司的青皮无赖才强忍着没有下手,而是送到了游缴所。

    知道人在哪里就好办了!

    赵亮知道李贤与李氏向来交好,他叹了口气,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见李贤意兴阑珊,他也就很快离开了。

    赵亮一走,李贤立即把身上收拾了一番,他脸上抹了点锅灰,怀里揣了一把银钱,背了个竹篓就出了村。

    介亭县城在二十里开外,要想在关城门之前入城,只能一溜小跑。

    好在这几个月李贤把身体打磨的很是硬朗,这一路上倒也没耽误什么功夫。

    等到两丈高的城墙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李贤方才长吁了口气,这还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来到县城。

    一时间,忍不住开始打量起来。

    两丈高的石墙拔地而起,斗大的“汉”字大旗迎风飘扬,旗下“介亭”的石刻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

    介亭只是小城,所以青石垒成的城墙并不算高,若是与洛阳、长安这等大城比起来,肯定寒碜无比,然而,即便是这等简陋的城池,也不是等闲蟊贼可以侵犯的。

    就拿李贤来说,若是他想不告而入,只怕也难的很。

    城门口的位置,四名手持长枪的军士正意兴阑珊地打着哈欠,这个时候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入城了,因而,李贤东张西望的神情就显得分外扎眼。

    “呔,兀那贼汉,在哪里张望什么?”

    一声呼喝把李贤唤回了现实,他神情一紧,把腰稍稍弯了些,面带几分惶恐,结结巴巴地说道:“俺想入城采买些药材。”

    军士没好气地接到:“买药作甚?是你爹病了,还是你婆娘生了?”

    李贤强忍着怒气,道:“大老爷,是俺家的嫂嫂病了,您行行好,可否告知药材铺在哪里?”

    军士大笑:“呀嗨,这傻小子问路竟然问到老子头上了,告诉你吧,药材铺就在东面的那条道上,离游缴所不过百步的距离。”

    李贤大喜,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他抱拳作了个揖,就要入城去,哪知道那军士却把长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