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贤眼前一亮,不无期待地说道:“公台,你觉得臧霸、李典他们可以做到吗?”

    陈宫半晌不言。

    李贤又问:“怎么?”

    “知己知彼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开阳军的战力我有所耳闻,可我对李典、于禁麾下兵马的实力却并不了解,再者,黄盖所部实力如何,我也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是在无从判断”

    李贤有些失望,却知道陈宫说的是实情:“这么说来,在对敌之前,我只能继续观望?”

    “不然,听说孙策缺少军械,主公不妨支借一些”

    李贤微微颌首,道:“九江囤积了不少军械,我这便让李典借给孙策”。'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主公不打算增派援军了吗?”

    李贤有些犹豫不决,除了神策军,他根本无军可调。

    乌桓、鲜卑两族骑军虽然在两千开外,可南方的地势根本不利于骑军奔袭,让他们南下,根本无济于事。

    兖州战事正酣,吕布败亡在即,徐和一旦‘抽’身而退,曹军便有可能大举入侵;青州倒是无战事,可河北的袁绍始终虎视眈眈,太史慈、周仓、胡庸等人不敢‘抽’兵南下,否则的话,袁军南下,绝非等闲。

    经过数年的发展,李贤麾下有大将十人,兵马七万,可是,每一处的军力都恰到好处,不可随意删减,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贤叹了口气,道:“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兵力不足是一大苦恼”。

    徐庶笑道:“一直以来,主公都是‘精’益求‘精’,兵马从不求多,这是好事,可以凝聚军心,确保战力,不过,一旦辖域扩大,难免会遇到顾此失彼的情况,我认为,主公可以适当扩军”。

    一直不发一言的徐盛颌首称赞,道:“主公,祭酒说的没错,咱们有钱有粮又有军械,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呀,招兵买马,扩军!”

    “云台以为如何?”

    陈宫同样表示认可:“新卒不需要太多,两万即可”。

    两万加七万,这就是九万,如果算上地方郡兵,招降的各地军卒,这个数量起码在十万开外。

    青州、徐州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这说明原有的军备状况没有影响到经济发展,可如果增兵两万,会不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糜竺掌握着李贤的钱袋里,扩军这种大事,必须咨询他的意见,想到这里,李贤笑道:“子仲,你有什么意见?”

    糜缳嫁给李贤之前,糜氏兄弟便手握重权,糜芳掌控海路贸易,糜竺总揽两州财税钱粮事宜。

    能否扩军,糜竺确实最有发言权。

    一时之间,厅内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糜竺身上,饶是糜竺久经场面,此时都有些触动。

    众人都同意扩军,如果糜竺表达不同意见,只怕第一时间便将徐庶等人得罪了。

    好在糜竺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主公,征讨九江、平定广陵之后,府库盈余万贯,足够扩充两万兵马”

    李贤松了口气,“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便扩军两万,发布募兵令,只要适龄青壮,都可到下邳一试”。

    “喏”

    “招募军卒一事事关重大,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可是,南方战事正酣,必须早做决断,诸位何以教我?”

    陈宫向来直言敢谏,他嘴里道:“主公,当务之急却是确认主将,授予其临机决断之权,否则的话,三部人马各行其是,很容易为贼人所趁”。

    李贤恍然大悟,最近他老是觉得漏掉了什么事情,思来想去却一直没有头绪,陈宫这提醒,李贤当即击掌说道:“哎呀呀,险些误了大事,公台说的没错,必须设一主将,可是,臧霸、李典、于禁、甘宁资历相仿,以谁为主呢?”

    糜竺与臧霸友善,他第一个表态:“主公,臧霸的开阳军战功赫赫,以他为主,可保战力不堕”。

    李贤觉得难作决断,“元直、公台,你们有什么意见?”

    徐庶与陈宫相视一笑,颇为默契地说道:“李典”。

    “喔?这是为何?”

    “李典与于禁相‘交’莫逆,而于禁与甘宁共处一城,关系不浅,只他一人便可以使得三路兵马凝聚一心,共对大敌”

    李贤听得颇为意动,臧霸有勇有谋,但是绝非主帅人选。

    大军主帅,首先要懂得审时度势,何时出击,何时驻守,这都是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情,一旦拖拖拉拉,只会耽误军情。

    臧霸作战勇猛,可是,他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阳军是否适用南方战事?

    之前,开阳军虽然在收取九江、江陵的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开阳军毕竟不是江东土生土长的弟子,他们在丹阳待了几个月,战力可曾受到影响?这是个未知数。

    与之相比,李典的优势显而易见,一开始,招募兵勇的时候,李贤麾下兵卒便多是广陵人士,广陵靠近庐江,地理、气候都有相似之处reads;。

    确切的说,臧霸的开阳军有可能受到气候、地理的影响,折损实力,可李典的兵马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两相比较,自然是李典作主将来的妥当些。

    不知不觉间,李贤已经倾向于李典为主了。

    不过,刚才表态的都是文人谋士,李贤觉得有必要问一下徐盛,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武将,只有武将才最懂武将。

    “文向,你有什么意见?”

    徐盛心头苦笑,李贤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呀。

    大军主将,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形成惯例,主将便可借此机会脱颖而出。

    选臧霸,势必会得罪另外三人,可若是选李典,又会得罪臧霸。

    没办法,总归是得罪人的事情。

    在徐盛的印象中,臧霸难免有些咄咄‘逼’人,反倒是李典更为守礼。

    “开阳军更适合在平地作战,我认为,李典可为主将”

    李贤又松了口气,“好,既然如此,传我军令,即刻起,由李典担任大军主将,统领江东各部兵马,必要时,李典可行便宜之权”。

    便宜行事,也就是说,李典一旦认为有必要,他可以作出任何他认为需要的事情,这已经是李贤能够给出的最大权力了。

    当然,只要李典不是傻子,他便不会作出天怒人怨的事情。

    扩军备战,这是长远之计,选派主将,这是当务之急,可是,商议了半天,李贤还是没得到想要的答案,“诸位,刘表会不会大举进犯?”

    糜竺倒是有个想法,不过,他环顾四周,发现众人都在皱眉苦思,他觉得这时候说话有做出头鸟的嫌疑。

    李贤目光如电,他发现了糜竺的‘欲’语还休的模样,当即问道:“子仲有何高见?”

    躲都躲不掉,糜竺只好分析起来:“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荆州到庐江路途难行,只有水道可以运粮,五万大军,每日要吃掉数千石粮秣,荆州虽然富庶,可我觉得刘表已经达到极限了”。

    李贤“哈哈”大笑,糜竺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可仔细琢磨,却鞭辟入里,很有道理。

    是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刚才,李贤只顾着担心刘表的威胁,却忘了刘表的承受力。

    战争不是游戏,刘表的兵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行军赶路、上阵厮杀都需要有充足的粮秣供应,若是连粮秣都没有,谁肯为他卖命?

    “子仲一语既出,宛若醍醐灌顶,真是受教了”

    “不敢”

    “嗯,我已经听说了,黄祖在庐江到处搜刮钱财、粮秣,疯狂至极,由此看来,荆州军的粮秣供应确实是一个问题,五万荆州军,只要将他打疼了,刘表绝不会再冒险”

    “主公所言极是”

    一番商议之后,李贤受益匪浅,最起码,他对南方的战事有了充分的信心。

    只要李典与孙策联手,粮秣供应不足的黄盖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庐江郡,孙策正与程普、周瑜、黄盖密议。

    “适才密探来报,黄祖的粮秣都藏在沧口,连日来,足有数万石粮秣囤积在此”

    黄盖瞪大了眼睛:“烧他娘的,没了粮秣,让荆州军去喝西北风”。

    周瑜却有不同意见:“小心黄祖狗急跳墙,此人‘阴’狠毒辣,行事无所顾忌,如果粮秣焚毁殆尽,难保他不会做一些匪夷所思之事”。

    黄盖不忿:“周公瑾,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难道说,不烧粮秣,黄祖就会大发慈悲?合着我们烧粮还是助纣为虐了?”

    眼瞅着两人又要吵起来,孙策急忙劝架,道:“公瑾的担心不无道理,黄祖已经在庐江烧杀劫掠,坏事做尽,真要是把他‘逼’急了,他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reads;。

    “主公,那你的意思是?”

    “粮秣必须烧,否则的话,岂不是让荆州军吃饱喝足了来打我们?”

    “主公说的没错,烧他娘的,我黄盖愿为先锋”

    先锋向来是危险系数最大的,不过,只要大功告成,大军先锋所立的功勋也定然冠绝全军。

    黄盖此举,无疑是在向周瑜示威。

    周瑜视若不见,他才懒得与黄盖较劲。

    黄盖愿意做先锋,这自然是极好的,孙策不愿挫伤黄盖的积极‘性’,当下便应诺下来:“好,黄盖你便为先锋,披坚执锐,烧毁粮秣的事情便‘交’给你了”。

    “必不辱使命”

    “公瑾,沧口地势险要,你可领水军牵制荆州战船,使其不能相援,妥否?”

    “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是坏了主公大事,任由惩处”,周瑜相信,适时地表现一下血‘性’,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众人只会认为他软弱可欺。

    “程普、韩当、周泰,你三人各领本部兵马与我一道攻击黄祖大军,牵制其主力,为黄盖争取时机,可否?”

    “谨遵军令”

    一一吩咐妥当,孙策豪气万丈,他要赶在徐州兵马抵达之前取得一场大胜,他要借此机会告诉天下人,江东军不容小觑。

    即便没有徐州军,江东军依旧可以驱逐荆州军!

    居巢城中,黄祖白日宣‘淫’,玩的很是痛快。

    忽有军卒来报,说江东军有异动,黄祖破口大骂:“黄口竖子,手下败将而已,除非江东军杀过来,否则的话,无需再报”。

    “喏!”

    军卒悻悻而走,黄祖渐渐有些意兴阑珊,刚才好不容易硬下来的部位又软了下去,他显得很是暴躁reads;。

    一般扯起‘女’子的头颅,黄祖狠狠地将其按到跨间,嘴里道:“给老子‘舔’”。

    ‘女’子呜咽着,不敢挣扎,只得从命。

    不知道过了多久,黄祖终于有了感觉,他看着涕泪‘交’加的‘女’子,大为畅快:“哈哈,哭,使劲哭,老子就喜欢你这德行,告诉你,今日如果不把老子伺候舒服了,明日便宰了你那小崽子,对了,我让他在旁边为我们助兴,可好?”

    少‘妇’惶恐,连连叩首:“将军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呀,妾身伺候你,妾身一定伺候得你舒舒服服的”。

    说罢,少‘妇’急忙使出浑身解数,她扭着腰肢,抛着媚眼,‘揉’着‘胸’前的两只‘玉’兔。

    刚才还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转眼间便成了‘浪’‘荡’子,这巨大的转变让黄祖兽‘性’大发:“他娘的,够味,老子喜欢!”

    说罢,黄祖扯过少‘妇’,将其翻过身子,一枪刺入。

    少‘妇’眼角留下大滴泪珠,她却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来。

    没过多久,黄祖忽而喷薄而出,时间之短,连黄祖自己都有些恼羞成怒。

    少‘妇’知道,她的苦难又要来了。

    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有军卒来报:“将军,大事不好,江东军杀来了”。

    黄祖愕然,“什么?江东军来了?”

    “不错,孙策点齐万余兵马直冲军阵”

    “这竖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人呐,为我更衣!”

    “喏”

    少‘妇’侥幸逃过一劫,她瘫倒在地,久久不发一言,只是眼角的泪水却怎么也抑制不住

第425章 扮猪吃老虎() 
c_t;荆州军进入庐江之后,孙策的江东军虽然竭力抵挡,可却从未有过大军主动进攻的情况…

    江东军兵力不占优势,一旦主力进击,那便说明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然而,庐江远非孙策根基之地,没有人认为孙策会作出不智之举。

    执掌一方大权的诸侯,向来懂得中庸之道,他们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认为偏‘激’行事的“背水一战”行为不可取。

    就拿孙策来说,丢了庐江,他还有吴郡、有余杭,足以安身立命,可若是将麾下兵马全部折损了,就算成功夺回庐江,那又能怎样?

    之前,江东军神出鬼没,然而,大军主力却未曾暴‘露’过,今日,终于图穷匕见,倒是让黄祖又惊又喜。

    黄祖攻城拔寨,****劫掠,玩的很是痛快,唯一遗憾的是,一直以来,荆州军都没能给江东军带去沉重的打击。

    荆州军此番可是复仇而来,如果不能狠狠地教训孙策,黄祖岂不是有负刘表所托?

    抱着这般念头,黄祖时刻在寻求与江东军决战的机会,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黄祖很是期待。

    众所周知,孙策麾下兵马不过两万人,他能‘抽’调万余兵马参与进攻,这说明孙策下了大决心,只不过,孙策意‘欲’何为?

    匆匆来到城头,黄祖登高而望,只见,在数里开外的地方,旗帜招展,密密麻麻的江东军正列阵而来。

    “孙策要攻城?”

    刘备缓缓摇头,道:“以寡敌众?孙策不会这么莽撞”。

    黄祖也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如果孙策这么好收拾,蔡瑁又怎么会赔上身家‘性’命?

    “玄德,依你之见,孙策究竟想干什么?”

    刘备仔细分析起来,道:“事有反常即为妖,只怕孙策攻城是假,另有图谋是真”。

    黄祖琢磨了半晌,一无所获,忽而,他拍着脑袋,笑道:“去他娘的,只要我们将来犯之军尽数歼灭,就算孙策另有图谋,他也吃不了兜着走reads;!”

    这话虽然糙了点儿,可确实是这个道理。

    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力基础之上的,如果孙策丢了这万余兵马,不管他有什么‘阴’谋,都将得不偿失。

    之前,刘备总觉得黄祖有勇无谋,是个十足的蛮夫,然而,与其接触的越多,了解的越深,黄祖给刘备带来的惊讶便越多。

    此时,面对锋芒毕‘露’的黄祖,刘备只得颌首回应:“没错,不管孙策打了什么如意算盘,咱们只要狠狠咬住这部人马,那便有胜无败!”

    话虽这么说,可刘备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孙策“江东小霸王”的名头很是显赫,他麾下周瑜、张纮等人更是智计百出,很难想象,孙策会考虑不到双方的实力察觉,除非他疯了。

    如果孙策没疯,那么,他一定有万全之策!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江东军终于到达城池两里开外的地方。

    黄祖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玄德,我打算出城会会孙策,你在此处为我压阵如何?”

    刘备自然毫无意见,留下来镇守城池摆明了安全系数大,既然黄祖要去收拾孙策,那就让他去了。

    如果黄祖能够成功,刘备也乐见其成,毕竟,刘备依附袁术的时候,孙策曾经下过狠手,眼下,风水轮流转,刘备自然不会放过报仇雪恨的机会。

    黄祖披上甲胄,翻身上马,嘴里道:“我的大斧已经饥渴难耐了,盼只盼孙策小儿不要望风而逃,否则的话,那就着实无趣了!”

    “孙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绝不会一触即溃,黄兄,多加小心”

    黄祖猖狂大笑:“这世上能够伤我的人还没有出世呢!”

    孙策的江东军突袭而至,将荆州军用于警戒的两座前哨营拔掉了reads;。

    损伤的兵马不多,但黄祖却觉得折损了颜面,因而,他卯足了力气要在刘备面前‘露’一手!

    “吱嘎嘎”,城‘门’打开了,一队队明盔亮甲的军士鱼贯而出。'——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黄祖打马前行,嘴里道:“江东军可有动静?”

    “回将军,江东军站稳了阵脚,不进不退”

    黄祖大喜:“孙策小儿是在等我呀”。

    “将军,是否需要将哨探的范围扩大到六里?”

    黄祖略一思索,嘴里便应道:“增派人手,务必探清九里范围内的风吹草动”。

    “喏!”

    黄祖外表猖狂,内心却无比细腻,若非如此,他早已经被人宰了无数次,哪能活得如此逍遥?

    有时候,黄祖故作鲁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麻痹敌人。

    两里的路程转瞬及至,荆州军缓缓地摆开了阵脚。

    两万大军,这数量比江东军的军力多出一倍。

    人多势众,黄祖信心倍增,鱼鳞大阵已成,主动权完全握在了黄自己手中。

    无论什么时候,黄祖都喜欢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百步开外的地方,一杆硕大的“孙”字大旗迎风招展,孙策正在旗下闭目养神。

    荆州军阵势未成的时候,正是江东军奇袭建功的时候,可是,孙策却没有那么做。

    因为,对于孙策来说,牵制住黄祖的主力,让其不能分神估计他处,这才是要紧事。

    至于能否一击奏效,大获全胜,孙策压根不报希望。

    如果连番获胜的是江东军,说不定荆州军还有一触即溃的希望,可是,一直以来,在战场上大占上风的人马都是荆州军,他们面对孙策的江东军,总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丢城失地的败军而已,能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种情况下,按兵不动才是最佳选择。

    江东军到底想干什么?

    黄祖目视前方,忽而纵马上前,嘴里道:“我是黄祖,孙策何在?”

    杀父仇人就在眼前,孙策目眦‘欲’裂,他深吁几口粗气,方才将心头的戾气压制住。

    这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