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人命贱如狗,流民所带粮秣不多,一旦招揽入境,粮秣的消耗便是一个大问题。

    庐江北临豫州、东靠九江、南临丹阳、西近荆州,刘表的荆州军由西而来,庐江百姓只能东、南、北三个方向逃窜。

    一开始,曹‘操’治下的豫州并未限制流民入境,可随着人数攀升不止,豫州粮秣吃紧,无奈之下,曹‘操’只得选择一种颇为冷血的方式来遴选流民:去芜取‘精’,留下青壮,剔除老弱。

    这种法子短期内有利于曹‘操’实力的增长,可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的事情。

    毕竟,名声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曹‘操’讨伐黄巾,好不容易有了响亮的名头,如果因为流民一事一落千丈,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因而,荀彧、程昱谏言曹‘操’,让其三思后行。

    曹‘操’思虑再三,决定采取托庇入境法,也就是说,逃难的庐江百姓若想入境,须得有一名青壮做庇主,如果没有青壮托庇,老弱‘妇’孺一概不收,而顺利入境的青壮却只能选择托庇一人reads;。

    这法子虽然依旧冷血、苛刻,不过,相对于之前一‘棒’子打死的法子,已经很是人道了。

    豫州,曹‘操’在挑三拣四,这对于庐江百姓来说不是首选的避难之地,孙策的丹阳郡倒是不禁出入,可是,庐江百姓总是觉得江东军难敌荆州兵锋,万一荆州大军顺流直下,攻袭丹阳,那又该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唯有李贤的九江郡才是稳妥所在。

    首先,九江郡内驻有‘精’兵,不必担心荆州军的威胁,其次,九江郡内粮秣充足,无论流民是不是青州,都可以得到一份果腹的食物。

    庐江百姓背井离乡,为的还不是苟延残喘,存活于世?

    李贤的九江郡对于流民来说,宛若人间乐土,世外桃源。

    在庐江与九江的‘交’界处,李典、刘进使人设立关卡,一来,为了甄别细作,防止荆州军卒刺探军情;二来,却是为了管理流民,流民逃难而来,自然毫无秩序可言,如果不加以统筹管理,很容易闹出‘乱’子。

    庐江与九江有数百里‘交’界,其中,多数地方由山川河湖阻隔,只有少数道路可供同行,为此,李典、刘进总共设立了十二处关卡。

    这一日,刘进正在关卡处巡弋。

    “铛铛铛,肃静,不可喧哗,排队入关卡者可领食物,滋事生非者不准入境”

    “铛铛铛,入关者须得上缴凶器,不可‘私’自藏匿,有‘私’藏着,一概严惩不饶”

    “铛铛铛,上天有好生之德,李贤李使君仁德无双,愿意赈济流民,然而,却也不能白养一群吃白食的家伙,入关者,须得做工抵粮,有不愿做工者,即刻回返庐江,概不追究”

    一名又一名敲着铜锣的军卒来回游走,将李贤定下的规矩大声宣扬。'——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一开始,庐江百姓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进入九江后会遭遇什么事情,没曾想,等待入关的时候,响锣的军卒却将各项事项吆喝出来,这等法子着实有效reads;。

    逐条听罢过后,流民脸上忧‘色’尽去,他们不怕有规矩,就怕没人管。

    只要庐江提供吃食,便是出工做力又算得了什么?

    面‘色’疲惫的流民迈步而来,他们跋山涉水,好不容来到九江,终于有了生的希望。

    刘进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李使君要收留这些流民?

    青州、徐州人口众多,压根不缺劳力,收留流民难道只为了修桥铺路?

    没这么简单吧?刘进虽然与李贤相处的时间不多,然而,他却知道,李贤绝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刘进谨守本分,对他来说,猜不透的事情可以不去猜,但是,李贤安排的事情却一定要做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报答李贤的知遇之恩。

    多数流民进入关卡之后都会千恩万谢,有的人甚至会热泪盈眶,流下‘激’动的泪水。

    刘进看了半晌,渐渐有些乏了。

    忽而,关卡处传来一阵争吵声,刘进定睛望去,却是两个流民与看守关卡的军卒争吵起来。

    “怎么回事?”

    “刘将军,这家伙受了箭伤,我想问个究竟,却被他的同伴拦住了”

    不知不觉间,刘进麾下的军卒已经将这处关卡团团围住,四周的百姓唯恐殃及池鱼,急忙四散逃开。

    重围之中,两个流民却面不改‘色’,连表情都不曾有半点变幻。

    刘进好奇不已,这两个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历?都到这时候,还能稳如泰山!

    就在刘进仔细打量的时候,一名面‘色’黝黑,身高臂长的家伙出言问道:“可是刘进刘将军?”

    刘进微微颌首:“正是我”。

    “这是在下的入关凭证,请将军过目”,说罢,那流民递出一块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弹了出去。

    不是暗器,刘进松了口气,单手接住。

    铁牌纹路非凡,刘进只是看了一眼便变了脸‘色’,“原来是自家兄弟,快快有请,来人呐,准备好酒‘肉’,我要开怀畅饮”。

    “喏”,刘进从不饮酒,今日能够破例,显然是因为铁牌的来历。

    众目睽睽之下,围困其中的流民并没有自报名姓,而刘进也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一行人只是避开大部人马,往东而行。

    数百步的路程走了没多久,刘进在前头带路,两名流民紧跟不舍。

    沿途间,曾有军卒试图护卫刘进,却被其尽数赶走。

    到了大帐,酒‘肉’早已经备好。

    刘进端起酒樽,嘴里道:“还为请教二位名姓?”

    “陈到陈叔至”

    “朱桓,朱休穆”

    陈到的名头刘进早有耳闻,这家伙一人一弓曾经‘射’杀数十袁军‘精’锐,后来多次单枪匹马,刺探军情,可以说是悍勇至极的人物。

    铁牌到手之后,刘进也曾经怀疑过流民的身份,毕竟,对方出现的时候太过巧合了,可此时,等到陈到报出名姓之后,刘进便再无疑问。

    如果连陈到这等豪杰都被人李代桃僵,那刘进只能自认倒霉。

    陈到的身份无需多言,可是,那朱桓又是何方神圣?

    许是看出了刘进的疑问,陈到将朱桓的个人履历和盘托出,并未有丝毫隐瞒。

    刘进松了口气,听上去不过是一个身手不凡的猎户罢了,既然陈到愿意为他作保,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在丛林中风餐‘露’宿了个把月,陈到的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如今,好不容易吃到酒‘肉’,自然大吃大喝,毫不客气。

    陈到有所依仗,毫无礼节也就罢了,可朱桓同样摆出一副百无禁忌的模样,着实使人惊讶。

    刘进皱起眉头,朱桓要么是个十足的夯货,要么便是‘胸’中有大计谋的家伙。

    陈到与刘进并不熟悉,刘进本想问询军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箭伤未愈的朱桓只顾着吃喝,许久不曾抬头。于是,大帐内,只剩下“滋溜滋溜”的吃喝声。

    思来想去,刘进忽然笑了起来,他不过是一个降将罢了,平日里不受排挤也就罢了,倘若真有立功受赏的机会,那也绝不是他一个人可以独吞的,与其窥伺陈到的情报,倒不如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这样的话,倒有可能收获陈到的友谊。

    不该问的不问,这种懂规矩的军将可是少见的很。酒过三巡之后,陈到抱拳笑道:“多谢刘将军款待,酒足饭饱,十分感谢,他日若有机会,一定竭力报答”。

    刘进笑道:“都是自家兄弟,说谢可就见外了”。

    “军情紧急,须得快快找寻李将军,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刘将军莫怪”

    李典驻守九江,平日里与刘进素无往来,不过,刘进明白,李典麾下的军卒实力绝非等闲,就算他兵力占优,只怕也难占上风。

    “朱兄弟受了箭伤,需要留下医治吗?”

    朱桓连连摇头,他好不容易结‘交’了陈到这个志趣相投的家伙,哪能轻易错过了?

    “多谢刘将军,我身上的伤势已无大碍了,无需修养”

    事关朱桓,陈到不发一言,他没有‘乱’作决断reads;。

    孙进瞧的明白,朱桓与陈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过密切,否则的话,陈到绝不会沉默不语。

    “二位如果需要些什么,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得到,绝义不容辞”

    陈到拍着脑袋想了想,嘴里道:“给他一柄趁手的长弓”。

    孙进笑道:“好,没问题”。

    “再给他一柄趁手的武器”

    孙进微微有些尴尬:“不知道朱兄用的是什么武器?”

    朱桓喜上眉梢,道:“除了猎弓,我喜欢用刀”。

    “好,恰好库房内有袁术收藏的一柄‘精’铁刀,你可以试试”

    “多谢刘将军了”

    没多久,两名军士抬着一个木盒缓步而来。

    孙进努了努嘴,示意朱桓上前。

    神兵利器就在眼前,朱桓蠢蠢‘欲’动。

    如果朱桓追击荆州军的时候,手里能有这样一柄宝贝,死在朱桓倒下的荆州军绝不止四个!

    陈到眼光毒辣,他一看就看出了朱桓的期待:“去吧,看看是什么宝贝”

    得了陈到的允许,朱桓方才上前打开木盒。

    纯黑‘色’的刀鞘,看上去平淡无奇,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不过,朱桓却知道,如果这刀真被袁术收藏过,那么一定有其非凡之处。

    兴冲冲地拔刀出鞘,朱桓吹起‘毛’发。

    “噗”,极其细小的声音下,黑‘色’的发髻断成两截。

    朱桓大喜:“吹‘毛’断发,着实犀利,刘将军,这等宝贝我朱桓无消受不起呀”。

    陈到松了口气,这等神兵利器确非等闲,如果朱桓据为己有,很有可能引起刘进的嫉恨。

    与其这样,倒不如推辞掉,省的惹祸上身。

    刘进微微有些‘肉’痛,不过,想到陈到的名头,他便释然了。

    现在,朱桓默默无闻,可是,陈到的朋友又会差到哪里去?

    “宝刀赠英雄,这等宝贝,滞留在库房中反倒是‘浪’费”

    “刘将军”

    朱桓还要推辞,却被陈到阻住了,“既然这样,朱桓,你便收下吧,咱们兄弟只要记着刘将军这份恩情便妥了”。

    朱桓确实爱煞了这刀,此时,陈到说的爽利,他便不再推辞,当即笑道:“如此,多谢了”。

    刘进笑着摇头,表现是很是淡然。

    收了人家好处,自然不能不有所所表示,陈到斟酌一番,嘴里道:“我估‘摸’着,大军很快便要出兵庐江,刘将军应该早做准备才对”。

    刘进愿意上阵厮杀,李贤定下的犒赏制度很是‘诱’人,如果能够杀敌立功,这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在此之前,刘进想搞清楚一些事情:“孙策撑不住了吗?”

    孙策谋夺‘阴’陵城的时候,曾经挟持过刘进的家人,因而,刘进对孙策印象极差,只要是孙策倒霉,刘进一定乐此不彼。

    如果有可能,刘进巴不得听到孙策暴毙身亡的消息,只可惜,遗憾终归是遗憾,孙策依旧活得好好的。

    在刘进期待的目光中,陈到笑了起来:“江东军虽然没能抵住荆州军,可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假日时日,反败为胜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说来,咱们不必与荆州军硬碰硬,只要坐山观虎斗,坐等胜利者即可”

    “不错,正是这个理儿”

    三人又聊了几句,陈到便告辞离去reads;。

    刘进好人做到底,又为陈到、朱桓各自寻了一匹马,这样的话,陈到赶路的时候便可以节省不少气力。

    朱桓久在山林间,从未有过骑马的经历,陈到却是骑术‘精’湛。

    一开始,朱桓骑马的速度甚至比不上之前二人徒步而行的速度,等到朱桓渐渐熟悉坐骑,陈到的速度终于提升了。

    一路上耽搁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李典是否出兵了,再者,于禁、甘宁又到了哪里?

    行了约莫有益佰利,陈到真的遇到了李典的大队人马。

    见了李典之后,陈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盘托出。

    李典只是侧耳聆听,许久之后方才说道:“陈到,你觉得孙策还抵得住吗?”

    “挡得住,江东军实力犹存,孙策只是在消磨荆州军的锐气,我琢磨着,他很快就会反击一场,提振士气”

    “这么说的话,我们倒是不需要出现的太早了,对否?”

    “不错,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孙策好不容易得了庐江,肯定不舍得轻易放弃”

    “孙策已经来了两拨信使,再不出发的话,难保孙策会不会恼羞成怒”

    “荆州黄祖与孙策有杀父大仇,两人之间早晚要分个你死我活,眼下,江东军实力不足,只能借助于我们的力量”

    “与荆州军比起来,江东军确实实力不足,不过,我总觉得孙策是在隐藏实力”

    “不错,我也觉得孙策是在隐藏实力”

    “那该如何是好?”

    “救援庐江可有什么好处?那孙策可曾允诺过什么?”

    “不曾”

    陈到摇头笑道:“哪有空手套白狼的道理?咱们数万大军人吃马嚼,怎么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须得让孙策破费一二”reads;。

    “如何行事?”

    “大军开拨必须要安家费,便以这安家费的名义向孙策开口”

    “你觉得孙策会同意吗?”

    “都到了这关头了,遮遮掩掩的有啥益处?”

    “李使君可是打算与江东孙氏联姻的,惹恼了孙策,万一这厮怀恨在心,那又该如何是好?”

    “不妨事,孙策不会太小气的”

    “喔?这是为何?”

    “庐江百姓四处逃散,如果再熬下去,庐江很快就成为荒无人烟的地方了”

    “有这么严重吗?”

    “确有此事”,朱桓出言为陈到作证。

    李典疑‘惑’起来:“孙策治兵甚严,应该不会什么大‘乱’子呀”

    “不是江东军兵‘乱’,而是黄祖的荆州军太过凶狠”

    “怎么说?”

    “黄祖所带粮秣不多,一路上全靠了烧杀劫掠才行到皖县,百姓早已经离心离德,用不了多久,黄祖便会懊悔不已”

    “这么说来,如果我们出兵的话,也算是替天行道?”

    “不错,黄祖闹这一处可是把刘表的名头搞臭了”

    “庐江可是孙策的治下,他就没有什么反应?”

    “荆州军就在那里,打败他们才能有时间收敛民心,若是败了,一切不过是镜中‘花’罢了”

    “也是”

第424章 料敌先机 运筹帷幄() 
c_t;一番商议之后,李典决定按兵不动,大军主力留在九江,等候于禁、臧霸以及甘宁…

    李贤北上下邳之前曾经再三叮嘱,一旦荆州大军来犯,务必集结全部人马,否则的话,任何人不得擅自行事。

    李典镇守九江、于禁驻守广陵、臧霸看护丹阳,他们三人的兵马加起来足有二万四千人,除却镇守地方,维持必要影响力的兵马,三地可以‘抽’出两万人的‘精’锐。

    两万人的兵马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无论是臧霸的开阳军,还是李典、于禁的徐州新卒,他们都经历过多次厮杀,是见过血的老卒,真要是上了战场,他们的战力完全超过了孙策所属的江东军。

    孙策招兵买马,好不容易扩充到两万余人,可是,其中有一半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卒,正因为如此,黄祖的荆州军才能够势如破竹。

    庐江郡内的局势一天比一天恶化,若不是周瑜略施小计亲领水军打了黄盖一个措施不及,小胜一场,说不定荆州军攻势更猛。

    荆州军本为复仇而来,他们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连下庐江郡五座城池,掳获钱粮无数。

    连接大胜,荆州军心士气极为旺盛。

    消息传到下邳,李贤将徐庶、陈宫召集到身边,询计纳策。

    “黄盖来势汹汹,仅靠孙策的江东军怕是抵挡不住,我认为,必须调兵相援,否则的话,战局于我不利”

    陈宫锊须颌首:“使君所言极是,黄盖此人‘阴’狠毒辣,若是让他破了庐江,只怕九江、丹阳难逃浩劫,与其消极避战,倒不如果断出击”。

    李贤吁了口气,道:“黄盖虽狠,可却不足为患,我真正担心的却是刘表,若是战事持久,刘表再度增派兵马,那我方该如何应对?”

    陈宫凝眉苦思,不发一言。

    眼下,李贤的势力范围由北向南是一块狭长地带,最北方的平原郡与袁绍、曹‘操’接壤,必须重兵驻守,否则的话,很容易为敌人所趁;中部的下邳是徐州的中心所在,下邳已经被曹‘操’破了一次,李贤掌权之后,绝不容许第二次攻破郡城的情况,因而,下邳也必须留守一支军马;南方的九江、丹阳、江陵不必多说,新占之地,更是需要‘精’兵留驻,否则的话,很容易滋生事端。

    这么算起来,倘若刘表增派人马,李贤连增援的人手都没有。

    徐盛的神策军是李贤手中唯一一支可以仰仗的机动力量,不到关键时刻,李贤不会将这个砝码用掉。

    上位者必须学会运筹帷幄,将一切可能发生的祸患消弭殆尽,否则的话,事到临头极有可能手忙脚‘乱’。

    荆州刘表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真要是惹得荆州‘精’锐尽出,南方的战事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徐庶思虑一番之后,嘴里道:“筰融授首、袁术逃遁不知去处,我徐州的敌人只剩下曹‘操’以及袁绍,这本是喜事,可兖州、河北的战事随时可能停止,如果我方大军陷入南方的战事,不可自拔,岂不是会为他人所趁?”

    陈宫也补充道:“祭酒所言极是,庐江可以去救,但是,一定得把握一个尺度”。

    李贤好奇:“什么尺度?”

    “一击必杀,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黄盖主力,让刘表不敢轻举妄动”

    李贤眼前一亮,不无期待地说道:“公台,你觉得臧霸、李典他们可以做到吗?”

    陈宫半晌不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