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长,不能这样啊,我们错了。”想到日后还得在班长的淫威下搞聚会,这帮眼看着三十而立的爷们全蔫了。
“呵呵。”余晓燕忍不住乐了,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嫂子的女王范儿,膜拜不已。
顺利的过了几桌,虽然也有闹的,不过都不大,给了余晓恩缓冲的时间,不然他再好的酒量,也受不住这车轮战。
到了九点,终于敬完酒,回头一看,宾客们陆陆续续走了不少,只剩差不多一半了。
“晓燕,景东,你们忙一天了,赶紧坐下吃点东西垫垫。”萧蘅单独安排了一桌饭菜,叫余晓燕和陈景东坐好,自己拉着余晓恩,“我和你哥去送送宾客,你们先吃。”
“嫂子,我也一起吧。”余晓燕站了起来。
“坐下!你们俩够累了,景东都醉了,你照顾下他,我和你哥应付得来。”
余晓燕看着趴在餐桌上的陈景东,点了点头。她推了推陈景东,说道:“喂,陈景东,还行吗?”
“唔我没事,就是喝得头晕,休息下就好。”陈景东脑子里嗡嗡的乱响不停,迷迷糊糊的答道。
“喝点鸡汤暖暖胃吧?”余晓燕盛了一碗鸡汤,端到陈景东面前。
“不,不用,我趴一会就好。”陈景东摆摆手,继续趴着了。
“想吐吗?”
“不,没事。你先吃。”
余晓燕见状,也没再劝,自己盛了碗鸡汤,喝了几口。又就着菜吃了一碗饭,这才感觉自己回了点神魂。吃好饭,见陈景东已经睡着,她起身去主桌找母亲。
余母正和亲家聊得开怀,见女儿来了,赶紧招呼:“晓燕,吃饭了吗?”
“妈,我刚吃过了。”
“晓燕,辛苦了。”萧母拉着余晓燕坐在自己身边。
“伯母,我不累,嫂子才累呢。”
“一辈子就累这么一次,没事。”萧母看着余晓燕,越看越爱,“亲家母,你们家的孩子长得真是好相貌。”
“都随他爸,随我就不行啰。”哪个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人夸,听了萧母的夸奖,余母很受用。
“呵呵,亲家母谦虚了。”
“过了年就二十六了,还没谈对象,愁人呢。”余母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看不出有什么烦恼。
“不着急。晓燕长得这么好,工作也好,可得挑个好人家。”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着急结婚,我也不急了。你看晓恩和蘅蘅,多好的一对,这事儿啊还真看缘分,缘分到了什么都成了。”余母看了眼入口处送着宾客的新人,满心满眼的疼爱。
“那也是。慢慢来吧,晚点没关系。”想到自己的女儿,萧母觉得自己这辈子的任务基本完成,就差抱外孙了。
第四十五章 不弃()
余晓恩和萧蘅把宾客送走后,两家人坐着聊了几句,然后兵分两路,各自回家。om萧蘅父母一拨儿,余晓燕和余母跟着余晓恩的车回了御景花园。
“还好你没答应他们闹洞房,不然今晚可别想善了。”余晓恩躺在床上,呼出几口熏熏的酒气,搂着萧蘅,笑道。
“就罗庆宾他们?必须镇压住了。不然闹起来,今晚别想休息。哎呦,蹬了一晚上高跟鞋,脚痛死了。”萧蘅龇牙咧嘴,夸张的叫。
“怎么了?很疼吗?”余晓恩连忙起身,一把将萧蘅的双脚搂在怀里,轻柔的摸了一圈,“还好,没起水泡,你别动,我给你揉揉。”
“痒痒!痒痒!”萧蘅蹬了几下脚,拽过一旁的枕头,蒙在头上,呵呵直笑。
余晓恩抓回她的脚,用点力拍了两下:“老实点,不把筋骨舒散开了,明天更疼。”他刚才只是试探性的揉了两下,调整力度,见萧蘅喊痒痒,知道轻了,于是指上加了力道。
“嗯。”脚上揉捏的力道适中,酥酥麻麻,十分舒服,萧蘅忍不住哼了一声,脚也老实了下来,“办喜宴真是一个体力活,我们挺牛的,居然办了三次。”
“嗯,办三次,先定好你的三辈子,累点也值得。”余晓恩嘴角微微一翘,眸光柔和似水。
“才三辈子啊,三辈子后要退货吗?”萧蘅难得噘嘴卖萌。
“不,三辈子后要签订终生契约,生生世世你都得嫁给我!”
“那我得好好考虑考虑,你要对我不好,趁着三辈子没完,赶紧爬墙。”萧蘅想着爬墙,自己先乐了。
“好呀,这一辈子没到头呢,就想着爬墙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余晓恩一个翻身,把萧蘅压结实了。
“我错了,我下辈子,下下辈子再想,行么?”萧蘅告饶。
“没机会了,你这点心思必须扼杀在摇篮当中。”余晓恩说完,亲了亲萧蘅的鬓角,“蘅蘅,我现在觉得自己特别幸福,谢谢你。”
“我也很幸福,谢谢你。”萧蘅笑着,头一抬,吻上了余晓恩的薄唇。
都说年关难过,今年过年对余晓恩和萧蘅来说,还真是有点难过。按照g市风俗,成婚的新人头一年过年必须给所有的亲戚拜年,平时不怎么走动的也要去看一眼,以告知新人喜事,获得亲朋好友的祝福。
余晓恩那边的亲戚不多,只走了两天,萧蘅这边因为世代在g市,所以远亲近邻数量庞大,夫妻二人每天赶场子似的走了个五六天,才全部拜完。om
刚忙完这茬,紧接着元宵又到了,余晓恩就把母亲接到了市里。余晓燕初八开始上班,因为年前请过假,所以不大好再请,只能元宵当天赶到市里,一家人过第一个团圆节。
自那次和叶北辰坦诚布公聊过后,叶北辰再也没有堵过乡政府大门,余晓燕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
因为叶北辰这两年死缠烂打的追求,余晓燕沾光,在严水乡也算个小名人。
那时候她刚借调到乡政府不久,叶北辰骚包的宝马车出现过几次后,整个政府大院都轰动了,她解释半天,勉强压住了局势,可叶北辰打人一事,彻底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她那时候多恨叶北辰啊,骂,骂不走;赶,赶不走;打,打不过熬了两年多,现在终于清静了,余晓燕觉得今年自己应该能转运了。所以,年后,她的心情特别好,连同事都看出来了。
“晓燕,遇到什么好事了,成天乐呵呵的。”一个办公室的张姐问道。
“我哥终于讨到媳妇了啊。”余晓燕笑道,“我现在等着抱侄子呢。”
“又不是你结婚,笑得那傻样。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余晓燕是大院里的一朵金花,张姐最爱挖这类八卦。
“还没谱,等吧,这事急不来。”余晓燕对自己的事看得淡。
“听说叶家那个又堵门了?”张姐知道余晓燕不乐意提叶北辰,但她实在好奇,忍不住就问了。
“以后都不会再堵了,这事儿算结了。”余晓燕轻松一笑。
“叶家小子长得不错,家里也有钱,可惜就是性子不大好,要不然你们还真是挺配的一对。”张姐颇有点遗憾。
“不谈他,从来就不是一路人。对了,张姐,年前乡长让我们制定的重点工作分解表,我已经打好了初稿,一会发你邮箱,你给看看。”余晓燕转移了话题,张姐也不好再说,应了声,开始忙工作上的事。
刚过完年,手头工作不多,主要是整理年前的一些待办文件,所以余晓燕轻松的度过了一天,心情愉悦的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宿舍。
乡政府给离家远的职工统一安排了员工宿舍,余晓燕因为要照顾母亲,所以即使每天要赶四十多分钟的路,她还是坚持风雨无阻的回家,但这几天哥哥把母亲接到了市里住,她回家也没什么事,索性住进了宿舍。
心情愉快的哼着小曲,余晓燕和张姐一起走到了门口。
“哎呦,晓燕,你看。”张姐唯恐天下不乱,指着不远处,捂嘴偷乐,“姐得去菜市场买菜,先走了啊。”
叶北辰骚包的宝马车阴魂不散似的停在大门口。余晓燕进退都不是,考虑半分钟,她勇敢的向前走去。心里想着,说不定不是找自己的。
宝马车门开了,不出意料,带着墨镜的叶北辰下了车。
“晓燕。”他摘下墨镜,沉沉的看着她。
“什么事?”余晓燕平静的问。
“我过几天就去z市了。”
“嗯,好走不送。”从躲避到主动迎战,这种心理的转变,让余晓燕对叶北辰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那边的工程马上完工,你等我回来。”
“”余晓燕万般忍耐,把快飙出口的话咽了下去,她淡淡地说,“我说过的话,不想重复第二遍。”
“我也是。”叶北辰酷酷的戴上了墨镜,“晓燕,再见。”
“再见。”
第一次,两个人心平气和聊了几句,余晓燕很满意,叶北辰也很满意。
余晓燕满意的是,不管叶北辰怎么人来疯,但他没有像往常似的吵闹,说明他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时间一长,只要自己坚持立场,相信他会放弃。
叶北辰为什么满意?除了最初遇见的那次,这是余晓燕唯一没对他发火的一次,他感到余晓燕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相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她终有被自己感动的一天。他兴冲冲的驱车回家,上楼找老爷子。
“什么事?”叶老爷子自己跟自己玩象棋,正在不亦乐乎中,对孙子的打扰,很是不满。
“爷爷,z市的项目过两个月就完工了。”叶北辰给老爷子续了一杯茶。
“嗯,说。”
“我准备回g市,您费点心,带我两三年。”
“你不是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
“以前年纪小,不懂事,您别记心上。”
“怎么想回来了?”叶老爷子喝了一口茶,味道不错。
“一是想让您带我几年,多学点东西;二是,我也老大不小了,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成了家才好立业,我想回来早些结婚。”叶北辰知道自家老爷子是个人精,所以也没想过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但弄个冠冕堂皇的头衔,还是很必要的。
“我看第二个才是你的真实想法吧。”
“什么事都逃不过爷爷的法眼,不过跟爷爷学也是我真心的想法。”叶北辰上前,给老爷子捶肩,“爷爷,今年我都二十六了,也该结婚了。”
“余家丫头答应了?”
“还没,所以孙子我才着急回来,这要是一个不留神,您的孙媳妇被别人抢走了,您面子上也不好看,是吧?”
“滚!自己抢不到老婆,还怪我老头子碍手碍脚了?!”
叶老爷子重重的把茶杯一搁,叶北辰心就少跳了三下,他连忙安抚:“爷爷,千万别生气,您还没抱上重孙呢。”
“行了,以前也没见你这么低声下气过,看来是对余家丫头动了真心了。爷爷我也不拦你,你要回来可以,但是z市的项目必须给我办得干净利索了再回来,别给我整一烂摊子去收拾。”
“这个您放心,绝对给您办漂亮了。”叶北辰拍胸脯保证。
“行了,没事就出去吧。”叶老爷子朝叶北辰摆摆手,示意他出去。
“谢谢爷爷,一会吃饭我来喊您。”说完,叶北辰退了出去。
叶老爷子看了看手边的棋局,叹了口气。
因为大儿子的荒唐事,大儿媳妇回娘家后,基本就不回大宅了。叶老爷子因此和大儿子有过几次十分激烈的冲突,他真没想到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儿子,居然在这件事上坚决不妥协,不肯和那个女人分。他也想过剥夺大儿子的继承权,可是二儿子醉心文学摄影,三儿子痴迷玩奇石,两人不仅对经商没兴趣,也没那个天赋,孙子们还小,没到管事的年纪,所以他即使气得要命,最后还是做了让步,给了大儿媳妇一大笔生活费,强行要求大儿子每日必须回家,不许在外过夜。
叶老爷子有些后悔,二儿子和三儿子是自由恋爱,夫妻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好,几十年来没发生过一件糟心事。而大儿子的媳妇是出于家族利益,自己御笔钦点的,原本夫妻感情就淡薄,出了事后,谁都没有挽回的意思,不过是为了两家人的利益才没有离婚。只苦了叶北辰,爹不亲娘不爱的,小小年纪就拉帮结派,异常叛逆。
大儿子叶家明整出来的事,直到现在还没有个好的收场,叶老爷子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然而大孙子的快速成长,又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至于大孙子的婚事,叶老爷子认为,只要是家世清白的,他都可以接受。余家的姑娘,他看过照片,是个漂亮的,工作也好,他相信大孙子的眼光不会错。想到明年就可能抱上重孙,叶老爷子很是期待。
第四十六章 烟花()
每年的元宵佳节,g市政府都会组织庙会和放烟花,今年也不例外。om
余晓恩带着老婆、老妈和老妹去岳父岳母家吃了团圆饭,一家人坐在客厅聊家常。
“蘅蘅,你和晓恩能一起回来发展,我们都很高兴。现在晓恩主要精力都在山场那边,你这里我跟你妈商量了下,明年我就退休了,学校肯定会安排人进来,索性我跟校领导说说,让你接我的位置。”萧父说道。
“爸,我这教师资格证还没到手呢。再说,您一辈子也没托人办过什么事,我可不想让您因为我的事‘晚节不保’。”
“是啊,爸。我和蘅蘅讨论过这事,g市有几所民办的学院,师资力量和口碑都不错,等她拿到教师资格证,直接去应聘。蘅蘅的专业刚好有对口的,而且她有五年的实际操作经验,相信校方不会放弃这样的人才。”余晓恩补充道。
萧父听了,点点头道:“你们有这个想法是好的,现在民办的学校也不错。我清楚蘅蘅的实力,让她在初中当个数学老师确实不大合适,既然你们都想好了,我和你妈自然是支持的。”
“亲家,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省得操心,让他们自己折腾去。”余母说道。
“呵呵,是啊,我们就安享清福吧。”萧母应和。
“那就这样。我呢,没事继续研究我的福利彩票,争取中个五百万,咱两家人一起环球旅行去!”萧父乐呵呵的说道。
“好!伯父,到时候您中了五百万,我也不上班了,专门给您拎包。”余晓燕凑趣。
“行,行!”萧父笑着应道,两家人都笑起来。
两家人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着天。快到九点,收拾好了,准备去逛庙会,看烟花。
庙会果然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蜿蜒的游龙,人们呼朋引伴,热络寒暄,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又有那表演杂耍的,猜灯谜的,卖小首饰的,卖糖葫芦的,卖玩具的,零零种种,占满了街道的两旁。
有三个老人在,三个年轻人没好放开玩,而且都是成人,对一些小玩意早没了兴趣,所以只陪着老人看了看杂耍,猜了几个灯谜,随意凑了些热闹。
逛了半个小时,考虑到余母腿脚不便,萧蘅提议:“烟花是十点准时放,现在还有差不多半小时,这天怪冷的,我们找个地方吃点宵夜,然后去看烟花吧。”
“行,随便找个铺子吧。”萧父说道,其他人也没异议。
于是六个人在庙会里,临街找了家宵夜店,点了六碗甜酒酿汤圆,外加一些小吃,依次落座。om
“蘅蘅,是不是没玩够?”余晓恩小声问道。
“你以为我还是小孩呐?要不你给我们每人买一串糖葫芦去?”萧蘅笑道。
“没问题,我这就去。”余晓恩站起来,打声招呼,出了宵夜店。
“嫂子,我哥被你调教的真好,嘿嘿。”余晓燕偷笑。
“你赶紧结婚,到时候我传授你驭夫秘籍,保证小姑爷乖乖听你的。”萧蘅反将一军。
“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嫂子,你太讨厌了。”
“你嫂子说得对,你也老大不小了。以前你还有你哥做挡箭牌,现在可没理由再拖了。我们这的人结婚早,你要不抓紧,好的都被人抢走了,到时候没地方哭去。”余母说道。
“那我就一辈子不嫁人,陪您老一辈子。”余晓燕撒娇。
“胡说什么。我可不要你陪,我有孙子呢。”余母看着萧蘅,“是吧,蘅蘅?”
“是,妈。”萧蘅看战火又回到自个身上,颇为无奈。
“嗯,蘅蘅和晓恩该考虑要孩子了。”萧母说道。
“妈,不是跟您说过了吗,等今年我和晓恩都稳定下来了,年底就要孩子。明年绝对让您抱上外孙。”萧蘅打包票。
“行,不催你们了,催多了你们嫌烦,自己安排吧。”萧母笑道。
“那我今年可得好好养身子,明年才有力气抱我的大胖孙子。”余母堆了一脸的笑。
“对!妈,您可不能再偷懒了。再不坚持锻炼,抱不动大胖孙子可就麻烦了。”余晓燕趁机敲打自己母亲,因她工作忙,很多时候没办法监督余母锻炼,所以余母的腿脚还不是很利索。
“知道了。前几年的假肢我刚适应,你哥又让我换了个新的,这不得重新适应嘛。”余母笑着说道。
“您这个可是最新材质的,比上一次的好。这下好了,以后不用我成天唠叨,你只要想想大孙子吧,比我说一百次都有用。”
“哈哈!”一桌子的人都笑了。
余母平时一个人在家,一日三餐女儿包了两餐,还有一餐在邻居家吃,本来就少的家务也让女儿包揽了,所以渐渐的身子骨就懒了起来。前几年她还想在后院种点青菜瓜果什么的,但摔了一跤后,就被女儿喝令禁止了。如今,她闲得发慌,只能走门串户找人聊天,但农村不是每个人都和她一样闲的,于是,很多时候她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人也越发容易犯懒。
“要不亲家搬来市里住吧,我退休了,老头子明年也退休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些老年人活动,也挺好的。”萧母提议。
“唉,亲家母说的是。不过我在市里住不惯,也吃不惯,住几天可以,住久了浑身就发痒,还是得回普莲村。”余母叹气。
“伯母,我妈这毛病我清楚,您也别劝她,等嫂子生了,她自然就好了。”余晓燕笑道。
“就你聪明!”
余母掐了下女儿的脸颊,萧蘅等人看着这对母女,笑了。
“聊什么呢,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