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沙大陆的冬天总比其他地方漫长一些,从十月份就开始进入冬季,到了如今将近四月份了,也还没脱离冬天。
即便是来到了这个房间之中,这股寒冷依旧足以令人连连哈气搓手,难以自持。
不过,空气虽然寒冷,但对于修道之人,尤其是李森这种炼体术修炼到了小成境界的金丹期修士,那基本上是不值一提的。
李森进入房间之后,便将房门一关的,脱了鞋子来到了床上盘膝而坐。
之后,李森便闭上了眼睛,开始闭目养神。
于李森而言,闭目养神一来是休养神识,养精蓄锐。二来则是趁着这个难得的静谧时刻,理清楚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
首先,自然还是跟苦行僧有关的事情。
苦竹岛的圆明禅师那一日邀请自己登岛,并请求自己前往飞沙大陆,以‘守卫人界’的大义去劝劝这些苦行僧,让他们回流到佛门正朔,一起携手御敌。
李森明白圆明禅师的意思,佛门这万年以来一直处于式微的状态,如今恰逢‘魔界入侵’的危急关头,人界道儒两家纷纷放松了对佛门的束缚。在圆明禅师的眼中,佛门崛起的时机已经到了,他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佛门力量,趁着这一次难得的机遇完成‘佛门崛起’。
‘苦行僧’虽然游离于三界之外,不参与任何势力的利益争夺的,但毫无疑问,在圆明禅师眼中这些飞沙大陆的‘苦行僧’乃是一群极为底蕴,且极有力量的群体,因此是必须争取的。
不过,无论是‘佛门崛起’,还是‘拉拢苦行僧’,这些话圆明禅师都无法跟李森一一明说,因此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这些苦行僧说成了‘为对抗魔界入侵,而不得不依靠的重要力量’。
并且,拉拢苦行僧的任务他们没有自己去派人处理,而是直接交给了李森负责。
这也许是为了避嫌,也许只是看好李森的办事能力。
当然了,李森早在筑基后期的时候,就曾经承了圆明禅师一个人情,在炼体术方面受此人的帮助良多,甚至还破例进入了他们佛门的重地藏经阁。
当时李森就答应日后会还他们这个人情。后来担当苦竹岛的所谓‘圆’字辈师叔,其实更多的是给李森一个机会介入佛门内务而已。
从这方面看起来,佛门的那群和尚并非都是无欲无求之辈,甚至与之恰恰相反,他们这些和尚的野心很大。
李森能够感觉到,在相当一部分的佛门顶阶修士心中,始终有一种要复仇的心态。他们始终无法忘怀万年之前佛门修士惨遭儒道两家的联手打压。
虽然他们依然张口闭口四大皆空,可是真正能够放下仇恨,做到空明无碍的高僧,依旧没有几个。
人非圣贤,孰能灭绝七情六欲?
念及于此,李森的脑海中忽然间浮现了一道黑色身影。
那是李森当年在苦竹岛藏经阁遇到过的一名黑袍僧人,事到如今,李森依然清晰记着此人的面容。
因为他的面容,是一片始终模糊,而又一直变幻不定的混沌。
他说过,相由心生,众人恨我忌我,我便是魔。众人爱我敬我,我便是佛。
是佛,是魔,并非由他决定,而是由众生决定。
位置是相对的,看法也从来都是相对的。世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因为一切善恶的起因,也是从纷乱交错的**中生出的。
李森觉得,此人算是在佛门里面看事情最为透彻的一个人了,他的见识和境界隐约还在圆明禅师那些佛门高僧之上。
只不过,因为始终无法窥见此人的真容,李森倒也觉得心中有些怪怪的。
日后若有时间再次相会的话,李森觉得自己应该去继续听听此人的高论,顺便让他帮自己解除一些困惑。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处理苦行僧的事情。十日之后‘讲坛大会’方才开始,那么这短短的十天就是李森极为难得的一个忙里偷闲的时间。
在床上闭目养神大概半日功夫左右,李森睁开了双眼。
“月初的时候,李某在星城的内务府那里领取了一枚‘玉灵丹’,趁着这个空闲时间,倒可以将之服用炼化了。”
思忖至此,李森直接伸出手来,朝着腰间储物袋一拍。
下一刻,一个白色瓷瓶便出现在了李森手中,李森将瓶塞打开,从中取出了一粒龙眼大小,珠滑玉润的白色丹丸。
这枚丹丸通体雪白如玉、滑若凝脂,且有一股淡雅的清香,好似雪莲、霜兰,有一种高雅、冷傲的气息。
不愧是整个元阳大陆都难求一见的稀有丹药,单从此丹的外观上看起来,就不是寻常凡品可及。
“聚星商盟不愧是人界三大商盟之一,内务府竟然有能力炼制出如此极品的丹药。看来聚星商盟的潜在实力还在世人想象之上的。”
李森拿着这粒玉灵丹,一边抱着欣赏的态度左观右看,一边开口称赞了两句。
不过很快的,李森就再无任何犹豫之色的直接将此丹放在了口中,不加咀嚼的直接吞咽了下去。
说来也奇怪,此丹刚刚进入李森口中,遇到了李森的唾液之后,便如同激发了此丹的灵性一般的,竟然直接就奔向了李森的腹中丹田而去了。
接着,此丹便如同一轮璀璨圆月一般的,竟然高高悬于了李森的丹田紫府之中。顷刻间,李森紫府之中便尽是银白如玉的‘月光’。
而这些‘月光’,实则便是极为醇厚的精纯灵力,这些精纯灵力就如同秋霜、春雾一般,将李森的整个丹田都弥漫成了一团氤氲之色。极为饱足且充沛的灵力,瞬间就从李森的丹田直通向了四肢百骸,并且如同雨水一般的滋润着李森的五脏六腑,骨筋皮肉。
此刻的感觉,如坠云中,其中妙处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舒适,且满足。
李森也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的闭上了眼睛,开始缓缓炼化起这枚‘玉灵丹’。
……
十日后,楼兰,平沙楼。
此刻的平沙楼,掌柜和伙计都是愁眉深锁,面色难看的站在二楼一个房间门前。
看他们的模样,似乎遇到了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一样。
实际上,这件事情的确很棘手,因为有一名房客已经足足十天足不出户,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了。
按照这家酒楼的规矩,每日清晨,这位伙计都会巡视每个客房,并重新为房间里的壁炉添加新碳。
可是,这间客房的房主却一直没有要开门的迹象,甚至于这十天的时间里连房门都没有迈出去过一步。
修真之人神通广大,这对酒楼主仆是知道的,甚至于金丹期餐风饮露,不需要俗世的五谷杂粮,这对祝福也是知道的。
可连续十天都没有出门一步,甚至连站在门外低声喊上几句,都得不到丝毫回应。这不禁令酒楼的掌柜和伙计忧心忡忡,揣测连连。
可是,人家住进来的时候,可是付了足足十日的房钱!这十天内人家是选择宅在房间里不出来,还是每天早出晚归的四处闲逛,那都是房客自己的自由,他们干扰不得。
因此这十天他们尽管多有猜测,却始终耐着性子没有去强行敲开门。
不过,今天就是第十天了,马上又到了中午要退房的时候,假如这位房客还是一言不发的呆在房间里,那么这对主仆可就真的要堂而皇之的闯入房间里去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开坛()
平沙楼中,掌柜和伙计团团站在这间客房门外,精准的算计着时间,终于捱到了中午的午时。
“这位客官,您住房的时间到了,可否要续房啊?”
那伙计先是高声唱了个诺,这才伸出手来,朝着身前的房门一推而去。
“吱呀。”
房门并未锁上,被他一推而开。
登时,掌柜和伙计纷纷瞪大了眼睛,朝着房中一看而去。
入目之处,却令这两人很是愕然。
因为房间之中干干净净、且空空荡荡,并无一人。唯有那床上稍稍有被动过的痕迹,但却也是丝尘未染,极为净洁。
“咦?人呢!?”掌柜大为讶异,连忙走进房间四处寻找起来,甚至还特别的看了一眼窗户,可惜依旧没发现任何的异样,就好似住在这里的房客人间蒸发了一般。
“真是奇怪了,这几天可没见到有房客离开啊。怎么会消失不见了?”那名伙计显然也是极为诧异。
“罢了,可能是不告而别了。这种房客不喜欢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行踪,可能夜里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掌柜似乎见识过不少这样子的房客,因此诧异之余,也很快就看开了。他对伙计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便朝着房间里面稍微贵重一些的东西纷纷看了一眼,发现并无任何损失之后,便开口道:“伙计,你把这里稍微打理一下,收拾的干净利落些。眼下马上就开春了,东边的商队过不多久就要扎堆过来了,届时我们还有的忙。”
“诺。”那伙计自然是连连答应,不敢怠慢的。
掌柜见状点了点头,甩开袖子一摇三摆的离去了。
而留在原地的伙计,则是呵呵笑了起来:“能遇上这么一个好伺候的房客,倒也是运气。这房间几乎就没被动过,恐怕也什么好收拾的。罢了,且将床单被褥收拾一番,就算是走过过场吧。”
……
中午,楼兰古城。
原本颇为冷清的街道上,此刻隐约间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一来是天气转暖,大家稍稍摆脱了寒冷的肘掣,精力恢复了不少。
二来,则是这座沙漠古城之中,这几天迎来了一群奇模怪样的‘乞丐’。
这些乞丐大多衣衫褴褛,面容消瘦,看起来就好像是许多年未曾吃饱饭的苦力。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也不乞讨,只是安安静静的依次出现在了古城之中,然后便纷纷停留在了这里,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一样。
这些乞丐,一度引发了楼兰居民的恐慌,但经过一番打听之后,发现这群‘乞丐’的真实身份乃是苦行僧之后,原本对这些乞丐颇为畏惧之色的楼兰百姓,瞬间就不再将这些乞丐当回事了。
仿佛,苦行僧这种特殊群体在这些楼兰百姓的眼中,基本就跟路边的石头一样,毫无任何的可在意之处。
这群苦行僧,从来不做什么坏事情,属于绝对的无害群体。偶尔的情况下,他们还会以替人做一些事情为代价,求得一些数量极少的口粮。
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安安静静的呆在那里,仿佛石头一般的打坐参禅,一动不动没什么动作。
总结了以上的特点之后,这些苦行僧在楼兰百姓的眼中,那基本就是一群毫无任何害处,但也穷的叮当响毫无任何利益价值的存在。
甚至有些时候,部分楼兰的百姓还以这些苦行僧停脚之地,挡住了他们门前道路的缘故,对这些苦行僧毫不留情的痛加叱责,几乎是骂的狗血淋头。
可奇怪的是,这些苦行僧一不还手,二不还口,只是默默地离开了那里,去了城中另外一个偏僻的地方。
就好像他们没什么脾气,更没有跟人动手的能耐。
一时间,楼兰古城里面的那些百姓,就越发的瞧不起这些苦行僧了。
只不过,这般般件件,种种事迹落在了李森眼中之后,却令李森极为好奇。
“这可真有意思。那名僧人明明是筑基后期的修为,论起境界实力几乎不亚于神刀峰的杨虎,但却对一名毫无法力的凡人百般退避忍让,甚至被指着鼻子各种辱骂,也没有任何的怨怼之色。这种谦让,恐怕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佛门谦忍了吧?难道,这就是‘苦行’二字的真正含义?”
李森摸了摸下巴,站在街道上远远的朝着那名黄脸苦行僧打量。
那苦行僧显然也察觉到了李森的目光,不过他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依旧是双目微闭的盘膝坐在一处墙角那里,手结佛印沉默不语。
李森对着此人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收回了目光,转而脚步一迈的,继续在这座沙漠古城之中转悠起来。
李森是今天早晨离开的飞沙楼,天色刚蒙蒙亮,鸡未啼、犬未醒,李森就已经离开了平沙楼,为的就是多近距离看看这些苦行僧,多观察一下这些特殊群体。
这十天以来,李森一直留在平沙楼的客房之中炼化丹药,整整十日功夫,方才勉强将之炼化了个七七八八。
饶是如此,李森的法力也小幅提升了半成左右。按照这种进度,倘若是李森能够连续不断的吞服二十粒‘玉灵丹’,那么要不了两年时间,李森就可以进阶到金丹中期去。
只不过,一粒玉灵丹都已经如此难得了,二十粒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玉灵丹只有元婴期的丹师才能炼制出来,整个元阳大陆恐怕也只有极为少数的几个人有此能力而已。商盟能够承诺给李森每年一粒,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好处了,不可再多加奢求。
不过,经过这半日的打探,李森也基本摸清楚了这一次‘讲坛大会’的情况。
讲坛大会每五年一次,是飞沙大陆众多苦行僧自发举办的‘佛门盛会’。每一次大会举办的时候,都会退推举一名极为威望和佛法修为的高僧来进行说法。而众多的苦行僧则纷纷在座下垂聆佛音,听讲高论。
这一次主持讲坛大会的,据说是一名元婴期修为的高僧大德,这一次要讲的应该是金刚经和法华经。
李森对于佛门诸多经典,大多都是过目了一遍而已,真正用心体会的一部经文,应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也就是‘心经’。
对于大部头的金刚经和法华经,李森只是浅尝辄止,未曾深入。因此这一次听到是要讲论这两部经文,李森第一反应就是这一次说法恐怕要持续很长时间。
另一个,则是李森也挺好奇,这‘讲坛说法’到底是怎样一种说法形式,是否真有开启灵智,增进佛法修为的妙用。
怀着这个念头,李森一边观察着楼兰古城中越来越多的苦行僧,一边静静等待着讲坛大会的正式开始。
……
李森自己也没有想到,讲坛大会开始的是如此突然。
当李森发现一群苦行僧仿佛忽然间感应到了什么一样,纷纷从墙角,树下,路旁,井边站起身来,然后朝着古城之中最人迹罕至的楼兰王宫而去。
楼兰王宫的金色大门虽然深缩着,但王宫门外的一片广场,还算是开阔整洁。
当李森跟着十几名苦行僧来到了这个广场的时候,发现楼兰王宫的大门前,不知何时已经搭好了一个三尺高的木莲花台,上面跌伽坐着一名披灰色袈裟的光头老者。
此刻,这名老者正微微瞌目,手中持着一个木鱼,正在那里低声诵念经文。当他念完了一段之后,便捻起小锤轻轻的敲击一下木鱼,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显得很有节奏和韵味。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名老者诵念经文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只要进入了广场的百丈范围之内,他口中任何的话语声却都能够清晰可辨的进入耳中。
至少,李森见到了这名袈裟老者之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动容之色。
此人灵力凝而不发,灵压雄厚之极,起码也是元婴中期的修为。光从他轻描淡写的一开口,就能瞬间传音到整个广场的实力看起来,此人实力至少不弱于魏如龙和箫凤鸣。
李森是真没想到,在这种偏激荒蛮之地,竟然也能见到修为境界如此之高的僧侣。
此刻的广场上,稀稀拉拉的已经坐了大概五、六十人,陆陆续续的还有苦行僧正从楼兰古城的各处朝这里赶,远处还能隐约看到滚滚沙漠之中,也尚有一个个的苦行僧正日夜兼程的赶赴这里。
估计等到讲坛大会真正开始进入状态的时候,这个广场八成是要坐的满满当当。
心中稍稍感概之后,李森便在广场之中随便找了个偏僻一些的空位,便直接盘膝坐下了。
而此刻,耳边的经文诵念声再度响起。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念诵经文之声,温和平缓,犹如智者在耳边娓娓道来,同样是一种经文,在他口中念来却别有另外一种韵味。
一时间,李森也神色渐渐平静宁和了起来,静静的开始凝神听讲起来,似乎领会经文的各中真意。
第六百四十二章 讲法()
广场上这名高僧的**,刚开场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了一边‘金刚经’的全部经文,虽然这部经文很长,但依照着他毫不间断且极有节奏的诵念,大约一下午的时间就念完了。
彼时,整个楼兰古城的所有苦行僧基本上已经全部聚集到了广场上,就连一些对佛法比较好奇的普通楼兰百姓,也纷纷来到了广场边缘处,或坐或站的呆在了那里。
此时,金刚经讲说完毕,这名高僧将手中木鱼放下,然后开始论法。
论法,亦是解惑。属于开坛**之中极为重要的步骤,当年佛陀与众多信徒的聚会,其实更多的精华也都蕴含在了一问一答之中。
跌伽坐在木莲台之上的白眉高僧,将手中木鱼放下了之后,便将双手朝着身前的两个方向一摊而开,做出一副任由提问的模样。
此刻的广场上,除去二、三十名看热闹的楼兰百姓之外,聚集在此地的苦行僧已达三百人之众,几乎占满了大半个广场。
其中也不乏金丹期境界的僧人,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十分的穷酸、贫苦,单从他们宁静至极的神色看起来,一个个恐怕都是极为固执、心智极为坚强的佛徒。这些人不问则以,一旦发问,恐怕全都会是极难解答的问题。
白眉高僧能够以如此坦然的姿态接受任何提问,这本身就代表着他的极高自信。
此刻,面对白眉僧人的公示,广场上立刻就有一人开声发问。
细细看去,此人却是坐在李森身旁的一名黄脸僧人,而此人正是之前在李森面前,曾经被楼兰居民辱骂驱赶,却始终毫无怨色的那名筑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