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以上任何一种企图成真,那么这个游戏怎么玩,主动权就已经全部被握在了大明帝国手中。
不愧是皇上,这等怎么着都占便宜的办法,想都不用想就说出来了。
群臣顿时跪下,高呼万岁。
一桩事了,皇帝陛下朗声道:“过几天便是宫里游园大会的日子,到时帖子便会送到各位大人们府上,让家中公子小姐们都好好打扮一番,说不得还能让皇后成全几段姻缘。”
散朝后,秦钟站立在殿外,目送一群灰头土脸的大臣们离开,见陇国公走出,秦钟刚想打声招呼,便看着那老头二话不说拽起自己的衣领,瞪着他说道:“臭小子,你老实说到底给淇淇灌了什么**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锦袖挥舞()
当朝国公竟然威逼堂堂八品御前带刀官?
秦钟有些不可置信,但又在心中仔细比较了番自己与陇国公之间的品级,顿时心虚的把握在剑柄上的手松开。
然后开始仔细回想自己最近有没有得罪御大小姐。
冥思苦想,秦钟这才无比悲愤的抬起头看着陇国公说道:“国公大人,我冤枉啊。”
“你冤枉?”
陇国公把秦钟拽到大殿的拐角处,理了理先前因为参加混战而褶皱的官服,负手背对着秦钟说道:“本国公即将大婚,这事你可知道?”
“卑职听说了。”
秦钟也在打理自己的衣裳,这么好看的飞鱼服,这陇国公的手脏不拉几的,可不能让他给糟蹋了,秦钟下意识的回答道:“卑职祝国公大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最好多生几个。”
陇国公回头,眼神之中杀气毕露。
秦钟顿时打了个寒颤,急忙站好说道:“卑职的意思就是恭喜国公大人。”
见陇国公面色没有缓和的征兆,秦钟小心翼翼的问道:“国公爷,先前您问我御大小姐这难不成是御大小姐不同意您和大管事的婚事?”
“她敢!”
陇国公怒目圆睁,霸气无比说道:“我是她爹,老子成个亲还要一个当女儿的同意,这说出去还有没有人伦孝道了?”
秦钟在一旁止不住的点头,陇国公快意的扯了扯外服,早已把当初在陛下面前的怂样抛之脑后。
接着,陇国公便说道:“但令人疑惑的是,淇淇知道后非但没有大哭大闹,反而显得十分平静本国公去问她,她说,是你在从中作梗。”
秦钟鄙夷的看了眼陇国公,心想真不愧是个粗人,不会用词还非得滥用,这明明就是开解,心里虽然不爽,秦钟依然谄媚笑道:“大小姐这么善解人意,国公爷应该高兴才对。”
“哼。”
陇国公看了眼秦钟,忽然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小子,这事干得不错,等去了北方前线,有赏。”
秦钟听后顿时拉下了脸,上前小声说道:“国公爷,我忽然觉得待在宫里也挺好的”
“好个屁!”
陇国公瞪了秦钟一眼,骂道:“天天跟个柱子似的往那一站,一天就没了,你说你活着有什么意思?”
见秦钟准备开口反驳,陇国公大手一挥说道:“废话不要多说了,若不是本国公要留在京里成婚,白白让霍明渡那老小子捡了便宜挥军北上,你早就跟着老子去杀西齐人了。”
秦钟惆怅的叹了口气,果然自己的命运还是逃不过强权的压迫。
陇国公看了眼秦钟,忽然冷笑道:“小子,等去了北方,你要是敢给我当逃兵老子第一个弄死你。”
秦钟顿时大感不满,说道:“国公爷,虽说卑职贪生怕死,可好歹也是咱大明朝的文人,堂堂秀才功名在身上的,如今又是八品带刀官,临阵脱逃这种被万人唾弃的事情,卑职是万万不会做的。”
“算你小子识相。”
陇国公面色稍缓,说道:“本国公还要事,便不跟你多嘴,过两天宫里的游园大会,你可会去?”
秦钟到是接到了上司的命令,点头道:“卑职会陪同太子一道前去。”
陇国公听后微微有些吃惊,看了秦钟一眼后,便不再废话,大步离开。
这些日子宫里很热闹,一年一度的游园大会马上就要到了,恰逢今年永安王府的小王爷与南梁世子都在金陵城,宫里的意思是要比以往更热闹一些,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都可参加,而最为重要的是。
太子今年也会随皇后一道前往。
这是太子第一次参加游园大会,许多朝中大臣都在琢磨,会不会是宫里要选太子妃了?
虽说如今的皇后是平民出身,但皇帝陛下倒也没刻意透露过,太子妃的人选一定也得是民间出身。
所以也不怪文武百官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但凡有资格参加游园大会,家中又有闺女的,纷纷赶回府中督促女儿赶紧打扮,为游园大会做准备。
对于关乎太子的事情,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抱有极大的热情,皇帝陛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来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换做寻常帝王家,到了太子这个年纪,不说嫔妃满地走,也至少也已经成婚。
只有自家的太子,到现在连个婚配对象都没有。
从秦钟对皇室的了解来看,最好还是不要掺和这种事情,那夜的中年男人的问题秦钟还记忆犹新,远远地看了眼恢宏无比的奉天殿,秦钟不禁打了个哆嗦。
时辰一到,交了班之后秦钟便往住处走去,正巧碰上了迎面走来的绿柳。
自从入宫之后他便再也没见过绿柳,今天看见竟有种故人相遇的激动感:“绿柳姐姐,这是干嘛去?”
“哟,这不是秦侍卫嘛。”
一声宫女打扮的绿柳惊喜的看着秦钟,手里捧着件华美的衣裳笑道:“我刚去尚衣监领了殿下游园大会时要穿的衣裳,正准备回去交差。”
秦钟见绿柳额头上布着细汗,又是一直捧着那件华美的衣裳,胳膊想来早已酸痛难忍,便上前接过,笑道:“我便帮姐姐一把。”
“还是咱们秦秀才会心疼人。”
绿柳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笑道:“这八品带刀官做的还舒服么?”
“舒服是舒服,要是能一直舒服就好了。”
两人有说有笑的走到了公主殿前,路过的宫女纷纷向绿柳问好,绿柳接过秦钟手中的衣裳,笑道:“她们都知道我是殿下亲自要进宫里的人,对我可尊敬了。”
这位曾经涪陵阁的清倌人,穿着朴素的宫装,到时头一回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这宫里呀,只要谨言慎行,伺候好自己的主子,过的倒也安生。”
“是绿柳回来了吗?”
正当秦钟准备离开,含山公主从殿内走了出来,一身淡青色的长裙,温婉无比,在看见秦钟之后‘呀’了一声,不知为何脸上顿起红霞。
“见过殿下。”秦钟急忙行礼,解释道,“路上碰见了绿柳姐姐,便帮她把衣服一道给殿下送过来了。”
含山公主点了点头,秦钟瞅了眼殿内,不少乐师正在里面,绿柳笑着跟秦钟说道:“殿下正要排练呢。”
含山公主抱着那身游园大会时要用到的衣裳,低头看着探出裙摆的绣鞋,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秦钟挎着铁剑笑道:“到时殿下一定会惊艳全场,卑职想都不用想都能猜到满金陵城的公子哥是怎么冲殿下流哈喇子的了。”
含山公主没有搭理秦钟,小跑着进了内殿,想来是去换衣裳了。
绿柳戳了戳秦钟,冲他挤眉弄眼说道:“你就先别走了,看看咱们殿下跳的怎么样。”
“我也不懂啊。”
“不懂可以看嘛,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个外行都觉得好,那才是真好。”绿柳得意说道,“这舞呀,可是我帮着殿下一起排的。”
正说着,便看见含山公主穿着那身黑金色的襦裙款款走出,俏脸还画上了淡妆,眉间一点朱砂,更显端庄大气。
秦钟退至殿外,冲含山公主微笑。
乐师们纷纷打起了精神,悠长绵柔的琵琶声响起,含山公主提起长袖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那双明媚的双眼,笑意盎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着含山公主,秦钟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李商隐的这首诗句。
含山公主在乐声中起舞,一颦一簇,对着殿外的碧浪晴空,却又好像是对着秦钟。
女孩最曼妙的身姿展现在秦钟眼前,那微红的脸颊,怕露出牙龈而不敢轻笑刻意装出的端庄模样,下一刻,长裙便在含山公主的舞动中旋转而开,成了一朵鲜艳盛开的花。
此刻绵柔的曲调忽然急转直下,沉闷的鼓声想起,乐师口中吟唱出古老沧桑的曲子。
秦钟知道这首曲子,那是士兵出征前,家人们的送行含泪而唱的曲调。
含山公主接过绿柳递上的秀剑,高高举起,长袖缓缓滑落露出一截嫩如莲藕,白如莲花般的细长胳膊。
那柄剑没有杀气,却满是女子的相思。
一只绣鞋探出了裙摆,微微扬起,含山公主侧身提剑,纤细的腰肢缓缓弯下,忽然顺应着猛然提升的曲调飞舞。
殿内花瓣纷飞,秦钟竟然从含山公主的剑中感觉到了劲气。
原来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也是朵带刺玫瑰。
那高昂的曲调表现的是士兵建功立业,凯旋之日,佳人站在城楼等待,含山公主的身形没有了先前的羞涩妩媚,好似从一名娇羞的少女变成了名纵横战场的常胜将军,秀剑提起,落下,一招一式,颇似太子的风格。
忽的,一击沉闷的鼓声重重想起。
含山公主身形一怔,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前方有着千军万马,但却有着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气概,疾步向前,直冲殿外。
那柄细长的秀剑,离秦钟的脖子,只有一寸。
乐声戛然而止。
秦钟纹丝不动的站在原地,含山公主的身形未变,娇小的身子随着呼吸起伏。
秦钟抬起手开始鼓掌。
殿内的宫女们也纷纷激动的拍起手来,赞美之声顿时响起。
“殿下的舞姿,卑职实在没有言语能够形容。”秦钟后退一步,躬身说道,“但卑职想,这世上如果真的有仙女的话,一定得像殿下这样才对。”
岁月虽好,却怎么能及眼前佳人一丝一毫。
含山公主收回秀剑,静静的看着秦钟,忽然笑了起来。
不知谁说过,少女的笑容,是这世上最美的事物。
秦钟以前不信。
现在却是信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一章 一步一诗()
最近宫女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宫中来了一个长得十分好看的持刀官,但凡见过的都回来跟自己的姐妹们吹嘘,那可不只是一点点好看。
秦钟是第一次来公主的大殿,躲在角落里的宫女们纷纷探出脑袋望过来,都有些吃惊。
男人都能长成这样,让咱们当女人的情何以堪?
含山公主听着秦钟对自己的赞美,微微喘息说道:“秦侍卫夸人,跟别的人都不太一样呢。”
“卑职没文化,殿下见谅。”
秦钟其实十分的害怕碰见含山公主,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知道原因的。
当初在涪陵阁那触目惊心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也就是碰上了眼前这个温婉善良的女孩,要是换了别人家的公主,秦钟现在只怕已经被活剐了。
摸公主的胸啊,秦侍卫把未来驸马爷才能做的事儿给提前干了。
至于含山公主规模如何,秦钟此时细细想来,不大不小,正是最最合适的手感。
那天公主殿下衣服穿得薄,所以秦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王公服饰的年轻公子领着太监们向这里走来,看也没看秦钟,走到含山公主面前躬身行礼:“南梁韩师昭,见过殿下。”
秦钟退到一旁,心里明白过来,这位自己从来没见过的年轻贵人,就是即将代表南梁皇室向大明朝称臣纳贡的南梁世子。
这位世子长得英俊挺拔,比秦钟还要高一些,举止投足之间没有丝毫的张扬,内敛无比。
南梁世子韩师昭脸上永远都带着丝和煦的笑容,这样的姿态配上他贵不可言的身份,很难让人产生抗拒的心理。
含山公主回礼,南梁世子回头示意了下身后的太监,太监走上前手中捧着的是几本古色古香的书籍。
见含山公主面露疑惑,韩师昭微笑道:“本王听闻殿下喜爱诗词歌赋,来大明前,特意收罗了些民间的孤本,都是这几百年间的大师所作,许多诗词从未面世,特拿来与殿下一起品读。”
韩师昭把‘一起’两个字咬得重了些,说完,便安静等待含山公主的答复。
这位南梁世子,是带着南梁皇帝的旨意,背后却是整个南梁对于大明的期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明朝都必须要妥善对待他。
而现如今,南梁成为大明属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西齐最近风波不断,对于南梁,大明朝必须拉拢。
含山公主听完韩师昭的话,微微迟疑番后点头说道:“那便请世子随我来。”
世子听后顿露欣喜,抬脚就进了大殿,秦钟自认已经没自己什么事便准备离开,却听含山公主回头冲他喊道:“秦钟,你也一起来。”
秦钟一愣,不知道含山公主叫自己到底是为何,你一个公主,一个世子之间的交流,扯上区区带刀官是为什么?
南梁世子也奇怪的看了眼身旁这个俊美的侍卫。
入了大殿后院,宫女们送上一盘盘精致点心,含山公主在绿柳的服侍下款款而坐,身上那件华服不见一丝褶皱。
南梁世子坐在对面,拾起一本古书递到含山公主面前,微笑道:“这是我南梁大诗人,唐明彦所著,其中有一半的绝美诗句,是从未给外人看过的。”
“唐大家?”
含山公主听后起来兴趣,迫不及待的拾起古书,翻了几页轻轻的跟着读了几首诗,感慨道:“不愧是唐大家,他的诗句柔美却不失文人气骨,如此佳句没能被世人所知,实在是明珠蒙尘。”
南梁虽说国力衰弱,军队战力不佳,但国内文风鼎盛,多少大儒皆出自南梁,是这世上读书人最为向往的地方。
如果能听一次南梁大儒的课,必定会受益匪浅,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共同认知。
秦钟倒是听说过这个唐明彦,以前和王汲厮混时,一喝酒他便要吟诗几首,吟出来的,大都是唐明彦的诗词。
含山公主读到一处,却听南梁世子再旁说道:“殿下,在我看来,这句里的望,可改为探,您觉得呢?”
听到南梁世子的话,含山公主又重新读了遍,心悦诚服道:“世子好文采。”
“哪里,哪里。”
南梁世子谦虚的笑道:“我南梁虽然比不得大明朝横扫寰宇,可就是在这等无用处的地方颇有建树,让殿下见笑了。”
秦钟在一旁听着就觉得这老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又见含山公主正细细阅读,旁若无人,而那世子轻摇手中折扇看着含山公主。
图谋不轨?
自从南梁世子入宫后,便有传闻说皇帝陛下有意将含山公主下嫁与韩师昭,以此表现皇恩浩荡,两国永世交好。
现在看来,确实是郎有情,但不知道公主殿下是作何想法。
正在这时,太子邸朗火急火燎的抱着自己的长枪冲了进来,看见秦钟后不满喊道:“秦钟,我让你下了值就到东宫来陪我练武,你怎么跑含山这里来了?”
见堂堂大明太子在那抱怨,秦钟苦笑行礼。
南梁世子急忙站了起来向太子殿下躬身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世子也在?”
邸朗颇为惊讶,走到含山公主面前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我们家含山这里很热闹嘛。”
“哥哥!”
含山不满邸朗随意就乱了她的头发,委屈说道:“你不能这样摸我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邸朗哈哈大笑,也不着急离开,把长枪扔给身后太监,大大咧咧的坐下,夹了块糕点放入嘴里,兴致勃勃的看向南梁世子问道:“世子找我妹妹有何要事?”
“要事没有。”南梁世子微笑道,“只是听闻公主殿下喜爱诗词,便拿了些过来一同品鉴。”
邸朗听后拿起一本古书,随意翻了翻,南梁世子看的心疼,这些书可都是孤本,天上地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份出来,这太子爷要是给撕坏了,那可真是造孽造大了。
好在邸朗根本看不太懂那些枯涩难懂的诗词,放到一边之后接着问道:“世子爱诗词我是知道的,却不知道爱不爱舞刀弄枪?”
南梁世子尴尬笑道:“太子见谅,小王,小王不太会这些。”
太子看了看南梁世子,见他好似十分不解为何堂堂大明储君要把精力放在这种地方上,心里一时不爽,正想拉着秦钟离开,然后忽然想起这个俊俏的侍卫,还是个秀才呢。
于是邸朗急忙转过身,走到秦钟面前搂着他的肩膀得意说道:“世子,南梁文风鼎盛,大家辈出,但我大明也不差,就我身旁这位带刀官秦钟,便能出口成章,七步成诗。”
秦钟诧异的看向邸朗,心想老子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能七步成诗了?
妈的,本秀才要是真能七步成诗,也就不用被陇国公那老小子威逼利诱的给弄去北方吃土,秦钟刚想张嘴说话,便看见邸朗在向他使眼色。
含山公主也抬起了头,看向秦钟的眼神满是惊喜好奇。
见秦钟一脸迷茫,邸朗把他拉到一边,两颗脑袋凑到一起,小声说道:“咱得把这个场子找回来,不然这南梁世子会认为我大明无人可用。”
秦钟鄙夷的看了眼邸朗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并且对于他把自己推出来当出头鸟一事很不满:“殿下,这事你应该找王汲才对,我根本不会作诗。”
“随便扯几句你都不会?”邸朗完全不给秦钟开脱的机会,说道,“你好歹也是个秀才,难不成是买的?”
显然太子殿下对大明朝取士的制度不太了解,秀才上头还有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