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听不懂刘范的话,兴致勃勃地说道:“诺!主公且想想,如若放纵乌孙、康居、大宛联军占领西域,直到兵临玉门关下,那他们的联军就可以完成集结,军力就强大了许多,我军战胜他们必然还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三国联军占领了西域,就势必会对西域造成破坏,我军收到的是一个残破的西域,这应该会不利于主公迁徙流民进驻吧?”

    刘范听完马超的话,对他的智商还算满意,看来猛将中也是有聪明的嘛。而很多人听完马超的质疑,也都点头表示赞同。马超成功地在主公和同僚们面前表现了自己。

    刘范说道:“孟起年纪轻轻,又刚刚参加凉州军不久,能有这样的见地,实在是令我吃惊和惊喜。以后孟起还要多加努力,争取多为我凉州发展献计献策。”

    “谢主公夸奖!”得了刘范的夸奖,马超高兴得像吃了蜜糖似的,笑意全都写在那张略显稚嫩的俊美的脸上,就连刘范也不自觉地多看了他几眼。

    刘范说道:“孟起说的不错。放纵三国联军攻下西域,兵临玉门关下,是会让西域被战争所摧残,这也给我们将来治理西域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如果西域不被摧残的话,恐怕将来西域百姓很难承认我在西域的统治。因为即使西域各国依附于大汉,但西域人终究不是汉人。在他们眼里,我们汉人是异族,他们绝不会同意异族人统治他们。假如我军直接先于三国联军之前占领西域,西域必定会认为我军为侵略而来,西域的百姓会竭尽全力来反抗我对西域的统治,这就大大的不利了。”

    马超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其他的将军和太守,也都认认真真地听着,刘范说道:“可如果让三国联军先占领西域,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西域本来就一直在提防乌孙等大国吞并他们这些小国,将乌孙等三个国家视为不共戴天之仇。一旦三国瓜分西域,必定会激起西域三十六国的强烈反抗。到时候,我凉州军再以解救西域的名义而进军,那我们凉州军就不再是侵略者,而是名正言顺的解救者。如此,方能赢得西域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再听完这番话后,刘范就看到马超露出了茅塞顿开的神情。马超说道:“主公英明,如此一来,那我军就有了大义名分了!”

    “对!如此一来,我军不仅有了大义名分,更可以借刀杀人!”刘范说道,露出的神秘的微笑让底下的文武部属们不寒而栗。

    “借刀杀人?”典韦说道,“主公,是借谁的刀子?又拿去杀谁啊?”典韦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

    刘范呵呵一笑,笑里藏刀,说道:“当然是借乌孙、大宛、康居的刀,去杀西域人了!依我看,西域三十六国力量太弱小,即使由西域长史府组织起西域联军,他们也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三个大国的雷霆之力。三国占领西域,自然是要铲除西域三十六的政权,特别是各国的王室,很可能会被屠杀或奴役。铲除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权后,那西域就很难再反抗。而我军击败三国联军后,恰好可以把已经被三国阉割过的西域接手过来,以后我们想在西域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西域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刘范说完这一句,才知道贾诩“毒士”的尊号真不是白叫的。贾诩看上去跟个穷教书匠没什么两样,身上反而还有一丝淡淡的儒者气息。可他的计谋处处透着毒辣,处处切中关键要害,仿佛只要能达到最初目的,实现最优目标,他什么丧尽天良的计策都能想得出来。

    对于取西域的计谋,刘范最为欣赏的部分,还是贾诩利用乌孙等大国去替他铲除西域三十六国。谁也不会想到,西域三十六个国家几十万人的性命前程,已经被这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决定了。用了这个计策,西域被成了一匹阉马,虽有底蕴却无志气,最适合统治。

    刘范又说道:“而且,放纵三国联军到达玉门关下,还可以拉长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军力。而我军则是以逸待劳,缩短后勤补给线,养精蓄锐。三国联军刚刚征服西域,必定疲惫不堪,我军则是精力充沛,补给充足。如此,我军实力反而更加强盛,三国联军看似威武雄壮,其实形同强弩之末,虚弱得不堪一击。”

    “哦,原来是这样!主公英明啊!”议事堂中众人感慨万千。

    刘范微微一笑,说道:“你们忘了,这是贾军师提出的计谋,我只不是帮他解释清楚,顺便沾他的一点光罢了。”

    “对对!军师真是张良在世啊!”众人又把贾诩狠狠地夸赞一番。

    “呵呵,哪里哪里!都是主公栽培的!”贾诩淡淡一笑。

    “好了!好了!马屁以后再拍不迟。现在还得说正事。”刘范说道。话刚说完,众人都没有了声音。

第二百四十五章 扩军可否() 
刘范说道:“西域富饶广阔,极具战略价值。而西域诸国弱小分散,一盘散沙耳,不足以自守门户。西域如此宝地,却以无能之主居之,无异于暴殄天物,白白辜负了上天的恩赐。我刘子楷不才,认为西域只有到了我刘子楷手里,才能发挥出西域应有的作用。

    况且收揽流民,是我凉州的既定战略。但我们想要完全吞下这四五百万人口的流民,就不可能不攻下西域。而且就算我们放弃这诱人的四五百万人而不去攻略西域,乌孙人也不会让我们如意。你们都知道了,乌孙昆弥乌爵靡已经联合了大宛和康居,说不定明天就会进军西域。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战!

    但是,乌孙国力强盛,不比昔日的羌人弱;他们又有两个帮凶,大宛和康居,三个国家的骑兵,足足超过三十万,逼近三十五万。此次出征西域,恐怕是凶多吉少。你们怕不怕?!”说到最后一句,刘范一拍桌子,高声吼出来。

    “不怕!属下(末将)愿追随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满议事堂的人全都立即半跪下来,一手伏膝,一手撑地,低垂着头,并不约而同地喊出这一句来。文官自称属下,武将自称末将。

    看着这个大争之世的英雄豪杰们齐齐跪倒在面前,刘范不禁心潮澎湃,血脉贲张!有这么多人跟随着我,天下还不是勾勾手指头的事?

    田丰和贾诩离刘范刘范最近,刘范便一手扶起一人,说道:“好好好!都快起来!”

    文官武将们都起来了。刘范说道:“你们的决心,我都看到了。下面,我们就来商量商量,该如何打胜这一场战争。你们有什么意见,只管说出来,越多越好。”

    “诺!”

    说完,贾诩便站了出来。贾诩说道:“禀主公,以属下愚见,就现在凉州军的数量来看,恐怕还不足调遣。”

    贾诩的话说完,刘范疑惑不已,而其他的人也面面相觑。贾诩猜出了众人的心思,又补充说道:“属下的意思,不是说凉州军战力不够。在属下看来凉州军战斗力放眼全天下,能敌者不过一二。这一点,仅仅从凉州军的训练就能看出,天下只有主公的凉州大军训练强度最大,故属下可言凉州军无敌。”

    贾诩拍了凉州军一个马屁,众人方才释然。贾诩又说道:“但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主公的凉州军再强,也只不过十万人罢了。而区区一个乌孙,不过一个小国,就有足足二十五万骑兵;并州牧董卓,其手下以骑兵为主的并州军,都快超过我军的两倍了!可见,主公的凉州军数量实在太少,已经不适应需求。”

    “而且,凉州人口接近三百万,人口繁多。凉州军只不过十万。凉州军一名军士,就要保护三十个百姓,实在太过于勉强了。所以,不论是因为要备战西域,还是以凉州百姓起见,主公都应该扩军!”

    贾诩说完,底下的大将们各个精神焕发,都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主公是时候扩军了!”

    刘范想了想,对群情激奋的众将说道:“都别急。扩不扩军,还得看看我们有没有能力。”众将这才安静下来。

    刘范对田丰说道:“元皓,我们现在的家底有多少?”

    田丰一字不差地就说了出来,他说道:“禀主公,依属下估计,我们现在大概有十八亿五千万钱,其中有十二亿两千万钱是黄金,多半是因收取大秦、安息、贵霜、乌孙、西域等国的金币而得。”

    刘范点了点头。刘范知道,罗马帝国等国家都比东汉盛产黄金,使用的货币大多是金币。而汉朝本来也是个盛产黄金的时代,但汉朝自从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就再也没有用黄金作为货币。黄金通常被铸造成麟趾金和金板,主要用于赏赐给皇室成员和功臣,民间几乎看不到黄金。

    田丰说道:“按照一万五铢钱等于一斤黄金来算,主公一共拥有十二万两千斤黄金,以及六亿三千万钱五铢钱。”说着,田丰想起他视察凉州金库的情景,整个金库都散发着诱人的金色,他的眼睛差点都被亮瞎了。

    刘范很吃惊,说道:“什么?我竟然有这么多黄金?!”刘范从来没想到他能有超过十万斤的黄金过,汉朝的一斤就是后世千克的四分之一,所以这十二万两千斤黄金就等于三十吨零五百千克。

    不仅刘范的眼里放出贪婪的金光,田丰还从许多同僚的眼里看到了闪烁的金光。看来所有人,包括刘范自己,都被刘范的资产吓到了。田丰无奈地点点头,说道:“是的。”

    田丰给刘范吃了一颗定心丸,刘范心里高兴得都快疯了!想想上辈子一个穷屌丝的他,大金链子小金表有是有,可是一进游泳池都能浮起来。而这辈子的刘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金主!这让刘范颇为感慨,心想这东汉果然没白穿越啊!得了这么多黄金,就算没得天下,死了也值了!

    刘范还特别想看看属于他的黄金,于是兴奋地对田丰说道:“明天你带我去视察视察金库!不看看我是安不下心来!”

    “诺!”田丰说道。说着,许多武将和文官,像典韦、张郃、黄忠、赵匙、董扶、糜芳、苏双等人,纷纷嚷嚷着说道:“主公,我们也想去看看!”

    刘范正高兴,于是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好!明天我们就一起去!”

    “谢主公!哈哈!”

    刘范又对田丰说道:“从钱看来,扩军只不是小事一桩。我记得上次扩军成十万,到现在也只不过花费了八千万钱。而今我有十八亿,扩军绰绰有余。但打仗没有粮食也不行。我们现在有多少存粮?”

    田丰勤于政务,不用看公文,也能把这些基本的数据烂熟于心。田丰说道:“禀主公,凉州现约有粮食四百三十六万石。其中,主公自从进入凉州,本有两百七十万石;后来以甄家、糜家、苏家、张家为首的一百多名大商人,又陆陆续续帮主公买回来一百二十二万石;凉州农民缴纳税粮四十四万石。”

    刘范点点头,粮食对于他来说,比黄金都还要重要。毕竟粮食能吃,黄金可不能吃;粮食能养活人,黄金可养不活。而刘范现在有四百万石粮食,按照一次十万人参与的三个月的战役大约要消耗六十万石粮食来看,这四百万石粮食足以支撑他供养大军连续打仗几年。当然,连续打仗几年是不可能的,一般大规模的战争不超过半年,不然军粮很难供应。

    刘范想起凉州军消耗的肉类也是挺多的,于是说道:“那肉呢?”

    田丰说道:“肉就得问问马太守了!”马太守就是马腾。

    刘范恍然大悟,马腾管理的羌地三郡,不仅出产牛羊,还出产骆驼、鸡鸭鹅猪等。如果说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是凉州的粮仓,那么羌地就是凉州的肉铺。

    马腾出班,自豪地说道:“禀主公,羌地三个郡府,现在共有公家的牛约三十四万头,羊八十八万头,骆驼十二万头,猪一百三十万头,鸡鸭鹅等则是数不清!”马腾说得神采飞扬,心想这可是大功一件。

    果然刘范一听有这么多牲畜,惊讶得瞪大了双眼。刘范说道:“羌地能有这么多牲畜,这全是岳父的功劳啊!”

    “谢主公夸奖!”马腾美滋滋的。

第二百四十六章 确认扩军() 
刘范说道:“西域多沙漠,最好用骆驼来运输军粮。所以这次军士们就不能吃骆驼肉了,我军必须用骆驼来补给。”

    “诺!”武将们应诺,他们心里都有些失落,因为骆驼肉特别是驼峰十分美味。

    刘范可懒得管这口腹之欲。他又说道:“既然我们不差钱,又不缺粮食和肉类,那最后就只有军械了。工业从事马均何在?”

    “属下在!”马钧立即站了出来。马钧唯一的一个缺陷就是口吃,但当刘范和他讨论时,他就常常能忍住不口吃。

    刘范说道:“凉州的军械储备怎么样?”说完,所有的武将纷纷不自觉地看向马钧。论贡献,马钧可是凉州的武器库。只要马钧能保证军械的充足供应,那多半刘范就能同意扩军了。

    马均想了想,从袖子掏出一张纸,照着纸上的数据表,有板有眼地念道:“禀主公,我凉州现有军械所三十二所,每个军械所均有工匠超过三千人,全凉州从事官方军械制造的工匠约有十万人。其中,又以姑臧军械所为产量最高,质量最上乘。如今,我凉州全部军械所共生产制造出的军械,除开已经装备凉州军的,共有:轻骑兵所用弯刀十一万三千余柄、长枪十三万杆,马槊五万八千多杆,简易明光铠及兜鍪十万两千余副,复合弓及长弓十五万五千多把,箭矢一百一十七万六千枝,另有其他次要零散的装备和军服共二十万三千多套。

    重骑兵所用关刀六千多杆,巨斧一千多把,狼牙棒七千多杆,锤四千多杆,大戟两千多杆,加强版明光铠及兜鍪五万一千多副,另有其他次要零散的装备五万多套,军服七万两千多套。

    重步兵所用刀三万多柄,剑两万一千多柄,长枪三万多杆,斩马剑七千多柄,大斧六千多把,狼牙棒一千多杆,锤几百杆,大戟几百杆,重型盾牌四万三千多副。

    轻步兵所用刀十七万六千多柄,剑十二万五千多柄,复合弓及长弓十六万八千多把,箭矢一百二十万六千多枝,明光铠及兜鍪十三万两千多副,长枪十一万多杆,大戟两万多杆,斧头三万六千多把,盾牌八万一千副,云梯三千多架,冲城车四百多辆,另有其他次要零散的装备十七万副,军服十八万多套。”

    刘范听着马均的汇报,虽然记不住他说的大数据,但还是从他的话中得到了凉州不差军械的意思。刘范说道:“军械业已足够。战马又有多少?张掖太守何在?”

    “属下在!”姜冏站了出来。凉州的主要军马场是山丹军马场,而山丹军马场在张掖郡境内。所以姜冏这个太守不仅要管民,更重要的是管马。

    “我且问你,山丹现在除了已经装备部队的战马,还有多少战马可供出征?”刘范说道。在刘范眼里,马政的重要不亚于民政。刘范清楚地知道,他之所以强大,大多是因为他有一支精锐骑兵,而骑兵正离不开战马。换句话说,刘范的强大,取决于战马的多寡。

    姜冏说道:“禀主公,除了未成年的马,山丹共有公马四万两千多匹,母马八万六千多匹,共计十二万八千多匹马,每匹马都能作战。”

    武将们听到这,比刘范还高兴。他们常年骑马,早就把战马视为自己的伙伴了。而且战马在战场上就是当兵的第二条命。

    问了这么多,结果每一个条件都恰好符合,很多人都激动不已,眼巴巴地望着刘范。刘范知道他的属下们望战心切,叹了口气。刘范看看双目放光的众人,竖起右手的食指,说道:“我再问一个条件。如果这最后的条件符合,那我们就扩军。如何?”

    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刘范心累不已。刘范扭头就问田丰,说道:“元皓,我们凉州人民参军热情如何?”

    刘范问完,所有的武将和文官都调转伤口,直对田丰。田丰十分无奈,田丰一五一十地说道:“禀主公,根据去年年底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凉州男子十人中有七人尚无家室,十人中有八人尚无子嗣。而且平均一百个男子中,有九十七人符合参军年龄。而且主公名扬四海,凉州人民仰慕无限。所以属下估计,只有主公登高一呼,别说是区区的扩军,就算是起兵造反,凉州百姓也绝对会拥护追随!”

    “呼!”刘范松了一口气,部属们则是高兴得像走在街上捡到钱似的,于是,所有人又都看向刘范,看他怎么选择。

    刘范淡淡地看看他们,说道:“好吧!那就扩军吧!”

    “主公英明!”刘范还没说完,底下就一片歌功颂德声。

    在扩军问题上,凉州军政工商不论哪个部门都是绝对地支持,于是很快,扩军的章程在不过半个时辰就出来了。刘范经和部属们商议之后,决定再扩充骑兵五万,其中重骑兵一万,轻骑兵四万;扩充重步兵两万五千,轻步兵七万五千。

    但问题也来了,新增的这十五万人该由谁统领呢?刘范犯了愁,武将们也都不知道怎么抉择。现在只有让他们统领才最合适,但老凉州军十万大军,又该让谁统领?

    最终,还是贾诩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贾诩说道:“主公不必忧愁。属下有一计,可以为主公排忧解难。”

    “你说!”刘范说道。刘范知道,田丰的天赋多在治政上,贾诩多在治军上,所以他们前者是治中从事,后者是兵曹从事。

    “属下建议主公,不妨改革将军制度,把将军同现在的部曲分离开来,取消各营的编制,只保留部的编制。在平时,由各部校尉负责训练士兵;在战时,由主公以点兵虎符下发给将军,指定受符的将军应该统领多少军队。将军受符后,就拥有调兵权和作战权,可以号令其以下的校尉,如果校尉不服命令,将军可以拘之罚之甚至杀之。如此一来,凉州军体制可以更加灵活,主公调动兵马也能更加顺手,将军们也都不用忙于训练了,依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军队,两全其美。”

    刘范听了,说道:“文和的意思是说,我应该把军制改革为大汉现有的军制?”刘范知道,贾诩说的军制就是现有的军制。

    贾诩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