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污浊之世道,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结党营私,不收受贿赂,不搜刮民脂民膏,为人处世不简单啊!范儿,你能做他的弟子,为父也甚是放心。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须多多尊敬,小心侍奉,切不可怠慢失礼了。”

    刘范颔首,道:“父亲说的,孩儿自然谨记。”

    黄氏道:“范儿,你刚才说卢植曾为你主张,那你的表哥黄琬可有因亲戚关系而避嫌?”

    “表兄终究是表兄,他也为孩儿主张权益。他是少府,位列九卿之一,故而他一发言,孩儿的权益这才终于保住了。”

    黄氏点点头。她虽然已是刘家,但终究也还黄家出来的。

    刘焉道:“在论功行赏之时,那何屠户可曾为难过你?”

    “卢恩师当时举荐孩儿为骠骑将军,县侯,何进自然立即就坐不住了,许多他的党羽纷纷站出来反驳卢恩师和表兄,最终孩儿只得了个镇北将军,亭侯。”想起当日何进的有意排挤,刘范心头痒痒的。

    刘焉摸了摸下巴,道:“嗯?卢植不愧是世之大儒啊,此举先抑后扬,看似他是要举荐你为骠骑将军,但其实是要以此来借助朝廷里其他势力来压制何进。本来你是不可能当骠骑将军的,如果何进捣乱,别说镇北将军,就算是个小小的中郎将,你也很难坐得稳当。

    “但卢植先提出来举荐你为骠骑,那何进必定要竭力反对;陛下早已忌惮他了,虽忌惮,但陛下也不想过多地驳他的面子,这正好陛下犯难,他多半会让司徒袁隗发言。袁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涉党争,但出身豪门的他,又怎么看得惯何进?他不涉党争,恐怕也是因为不想和何进一道,所以他肯定不会帮他着力打压你,但他也不想彻底得罪何进,所以他提议必定要比卢植的低一些,这样,何进就怪不到他的头上,你当上镇北将军也就顺水推舟了!”

    刘范道:“嗯。孩儿问过卢恩师了,他便是如此筹谋的,结局也正如他所料。”

    刘焉道:“那还有其他为你声张的人么?”

    “有的。还有尚书陈耽陈大人,议郎庞羲庞大人,议郎蔡邕蔡大人,郎中张钧张大人,谏议大夫刘陶刘大人。”刘范道。

    刘焉:“这些大臣都是朝中著名的清流派朝臣啊!他们轻易不结党!他们既然帮助了你,那就是对你有好感。为父日后进京,还需多多联络。”

    刘范道:“父亲睿智。我已与赵忠那老阉贼商量过了,他会尽早安排父亲进京,担任光禄勋的。至于赵匙和董扶,孩儿业已安排好了,想必现在,他们已经被朝廷征辟为尚书了。”

    刘焉十分满意地点点头,道:“嗯!范儿做得好!以后这两个人你也可以使唤,他们必定不敢违抗你的命令。”

    刘范道:“多谢父亲扶持。”

    刘焉大手一挥,有些生气地道:“你我乃是父子,何来感谢一说?只是,只是”说到最后,刘焉踌躇不决。

    刘范道:“怎么了父亲?”

    “唉!只是,只是为父现在还有些怕啊!我们所谋之事,那可是死罪啊!要是,要是不成功”

    一听到这句话,刘范连忙道:“不成功,便成仁!父亲,我们天生就是高祖后人,对汉室天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室将倾,别人自可冷眼旁观,但我们,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呢?父亲听孩儿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嗯!这句话说的好啊!”刘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最后坚定地道:“好!为父这下心定多了。”刘范一听这话就放心了,要是没有刘焉的支持,刘范很难成事。刘范又愧疚不已,本来刘焉完全可以退居益州,拥兵自重,正是他刘范,将刘焉拉下了这滩浑水里来。

    刘范道:“父亲此次进京,一定要小心。那何进心狠手辣,现今不仅在南北两军中根基深厚,且他自己就是大将军,开建幕府,可以自己养府兵。若是父亲防守松弛,很可能就让何进得逞了!”

    刘焉一听刘范这话,刘焉忍不住哈哈大笑,他道:“范儿你只知他何进不好惹,怎不知为父又岂是好相与的?这么些年,先不说为父早已养了数百个门客,且为父以后是光禄勋了,属官中有不少武将,也未免要怕了他何进!”

    “话虽如此,那何进在朝中、在地方的势力,还是胜过你十倍百倍!几乎满朝大臣都是他的拥趸,几乎每郡太守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强大,皇帝都要让他三分,你只是个汉室宗亲又能怎样?范儿提醒你,也是为你好!俗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黄氏没好气地道。

    刘焉乐呵呵地道:“有我家夫人在,为夫怎会有事?”

第六十五章 马镫和马掌() 
黄氏得意地笑了笑,道:“知道就好~!”刘焉嘿嘿地笑了。

    刘范道:“哦!对了!母亲,不知现在已经运回来多少钱财了?”

    黄氏歪着头心里计算了一番,然后道:“嗯,截止今日,应该已经运回金银珠宝大约价值十八亿两千万了。其中,钱大多是金饼和麟趾金,很方便运输回来。珠宝、古董、古籍等已经全部都运回来了,价值大约有三亿多钱,特别是那些古籍,很多都是早已失传了的,一些还是在先秦时期焚书坑儒时侥幸残存下来的,记载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十分宝贵,简直是价值连城!至于那四百三十二十多万石的粮食,因为体积太重了,所以母亲还是决定先留下为好。”黄氏出身世家大族,书香门第,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自然看不起那些金银珠宝,眼里只把古籍放在第一位。

    刘范点点头,道:“母亲女中豪杰,孩儿所不能及也!那些古籍,母亲可以自己留下阅读,而且二弟刘诞也到了进学的年岁,母亲可多教导他;而那些粮食也不必操之过急,反正还不曾腐烂。”刘诞在历史上曾担任过治书御史,也算是有些才能。

    黄氏道:“诞儿也很聪慧,母亲早已为他找来了教师,他现在正在学呢!听他老师说,诞儿悟性高,看起书来简直是无师自通呢!”

    刘范笑道:“父亲和母亲生的孩子,哪个没有出息?”

    黄氏闻言,欣慰地笑了笑,道:“我四个孩子里,就属你最会狡辩!唉!只可惜,为娘只是一介女流之辈,你们父子正筹谋天下大事,而为娘却不能像你爹一样,步入朝堂;也不能像你一样,纵横四海,只能在家里,依靠着房门刺刺绣,做做女红,虚度光阴罢了!”说着,黄氏极其颓废地叹了一口气。

    刘范笑道:“圣人有言: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母亲虽然不能参与朝政,不能上阵杀敌,但父亲和孩儿没有母亲在背后鼎力相助,又怎能成功呢?且母亲在家相夫教子,将诞儿、瑁儿和璋儿培养成才,不也是一件挺伟大的事业么?”

    黄氏一听刘范这话,立马笑逐颜开,笑道:“范儿又胡说八道了!欺负母亲没读过圣贤书么?哪个圣人说过这些没正经的话的?不过范儿说的也有理,为娘心里很高兴!”

    刘焉摸摸胡须,欣慰地点点头,道:“范儿这聪明脑子,随我!呵呵!”

    黄氏笑道:“范儿随的是我!随了你可就完了!”

    “母亲说的是!”刘范附和。

    “范儿!说的这是什么话?!”刘焉佯装成不满的样子。

    “好了好了!继续说正事吧!老跟你这个老东西逗贫可不行!”

    “母亲,孩儿觉得,母亲可以留下一些珠宝来给自己,还有您未过门的媳妇,其他的就拿去卖掉,换成粮食吧!”刘范道。

    黄氏一听这话,笑道:“范儿还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这还没过门呢,就先念着她琰儿了!这要是等琰儿过了门,那还得了?”

    “母亲!这孩儿母亲只有一个,孩儿的妻妾可以有很多嘛!”刘范无奈不已。婆媳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因为她们都像把她们心中最爱的男人据为己有。

    “好了好了!你继续说吧!”黄氏听到刘范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刘范道:“还有一件事,母亲,孩儿想求您帮孩儿办件事。”

    “一家人还客气!什么毛病?!快说吧!”黄氏白刘范一眼,没好气地道。

    “嘿嘿,喏!孩儿想请母亲帮我多多收揽些会打铁的工匠,孩儿将有大用!”刘范尴尬地挠了挠头。

    “工匠?你要那些卑微的工匠又有何用?”刘焉第一个就不理解。

    刘范便从衣衽里掏出一张纸来,这时候的纸叫做蔡侯纸,顾名思义,就是蔡伦改进的纸,但还是很浑厚很粗糙,而且产量很低,所以官府和世家大族等还是愿意写字写在传统的竹简上,奢华一些的,就写在绢上。刘范将那张纸展开,上面是两个奇怪的图案。刘焉和黄氏看了许久,还是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对于刘范来说,这两个图案太熟悉了,他解释道:“父亲,母亲请看,这个孩儿命名为马镫,可以悬挂在马鞍上,骑兵可以将脚搭在上面,从而可以让骑兵和马匹合二为一,骑兵骑在马背上更加稳固,就不用一手拉着马鞍了,可以放开双手拿着武器,甚至还可以放箭,打起仗来十分有利啊!”一边说着,刘范又给马镫画上一只脚,给马蹄铁画上一只马蹄。

    刘焉和黄氏虽然对军旅之事不太了解,但听刘范的解说,也对马镫的作用有了初步了解。刘范又指着旁边一个图案道:“父亲母亲再看,这个孩儿命名为马蹄铁,可以将此物用钉子固定在马蹄之下,可以防止马蹄因为地面坚硬而磨损,因地面潮湿而发软变质,马匹跑起来也能更好地抓地,跑起地来更加安全快速。孩儿在当屯骑校尉时,就对骑兵感兴趣,发现我大汉骑兵比起塞外的蛮夷来说,弊病良多,故而发明了这两样东西。孩儿自己亲身试验过,有了这两样东西,骑马会变得更方便更安全。”

    在刘范看来,在古代诸多兵种中,还是属骑兵最厉害,在冷兵器时期,骑兵的多寡和在军队中的所占比例,就直接反映军事力量的强弱。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强、威慑力强,在六韬中记载,一个骑兵的战斗力堪比三十个步兵;在宋朝兵书中记载,一个骑兵的战斗力堪比十个步兵!虽然两种说法有些夸张,但毋庸置疑的是,骑兵真的很强。骑兵想要强大,就离不开马镫和马蹄铁的点缀,马鞍现在已经有了,马镫在魏晋南北朝时才被发明,不过并不是双边马镫,而是单边马镫;马蹄铁,也叫马掌,这种东西则是罗马人的发明。

    刘焉看了看马镫和马蹄铁的图案,但:“那你是想招揽工匠,为你打造这些东西?”

    “父亲说的不错。工匠地位低贱,家境清寒,只要我们肯多出些工钱,他们肯定蜂拥而至。而且这两样东西样式简单,家里的仆人都可以打造。难就难在,这两样东西都需要很多的铁来打造。”

    黄氏道:“范儿不必气馁。我们家这些年储存的铁有的是,就不知道,你要打造多少马镫和马蹄铁了。”世家大族通常会储存很多铁,用来打造成兵器,发给家里的私兵,用以防备不测之祸。这一点,黄家和刘家也不能例外。

    刘范想了想,道:“依照汉律,镇字级将军的军队最多只能拥有两万五千人马。孩儿觉得,骑兵最为厉害,所以孩儿想建立起一支全部都是骑兵的军队,全军大概需要马镫五万件,马蹄铁十万件。孩儿不知,家里的铁能否打造得完?”

    刘焉看向黄氏,一向都是黄氏打理家里诸项事务。黄氏冥思苦想,最后道:“应该是可以的,如果不够,那只能用青铜来代替了,再不济,我们还可以秘密购买一些回来,总之,母亲会帮你完成的。”青铜也算贵重金属了,鼎就是用青铜来铸造的。

    刘范道:“那就劳母亲多为孩儿费心了。”

    黄氏点点头,道:“看着天色也晚了,范儿还是回去睡了吧!为娘已经为琰儿另外安排住房,现在你们俩还没有正式成婚,还不到时候,你半夜里可别走错房间啊!”

    “孩儿知道了!孩儿告退!”刘范就出去了。

第六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天,黄氏就开始张罗招揽工匠,一天之内,就招到了江夏郡一千多个穷苦的工匠。古代的社会的地位就是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很卑微,尽管比商人的地位要高一些,但工匠们在农民和士人们面前还是直不起腰杆的。而且很多工匠之所以成为工匠,是因为他们本身是自耕农,土地被世家用各种刁钻古怪的方法所兼并鲸吞,他们沦为流民,但又不愿委身于世家,所以这才做了这低贱的工匠。基于这两点,工匠们都对黄氏的招揽十分感兴趣,纷纷踊跃报名。

    黄氏又发动黄家和刘家的家奴,除去被派去搬运张角宝藏的,还有足足一万人有余,黄氏命令工匠们指导家奴们打造马镫和马掌。黄氏觉得人手还是不够,于是又鼓动了两万多正处于农闲时节的佃农和周边的自耕农,参与到打造马镫和马掌的大会战中来。

    打造到第四天,一共打造得四万多个马镫和六万多个马掌,以及马掌所需要的钉子。但在预想之内的事情发生了,刘家和黄家积攒多年的铁竟然告罄了。于是,黄氏只得忍痛割爱,将昂贵的青铜投入到生产之中,这使得两家的青铜器,只剩下祭祀礼器了;与此同时,刘家和黄家两家开始动用几乎所有关系,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购买铁和铁矿。经过这件事,刘焉和黄氏发现,刘黄两家合作已经分不开了,所以,夫妇两人决定,刘诞和黄家的侄女联姻,使两家亲上加亲,亲如一家。

    花了几乎两千万巨款,十天的三班倒,终于,刘范要求的马镫和马掌全都打造完毕了。黄氏和刘范一合计,决定还是留下工匠,开工继续打造马镫和马掌,以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甲胄等装备。毕竟,刘范以后还是要扩大军队规模,要想在东汉末年翻云覆雨,逐鹿中原,可不能只靠两万五千人的军队。

    刘范得了这两万五千副马镫和马掌之后,便开始筹谋其他装备。当然,武器和甲胄刘范是不用愁的,因为他有一个管理全国军械的师父,只要卢植谎报几个小小的数据,那么大汉的每一柄刀,每一杆戈都随刘范挑选;但战马是个很大的问题。

    大汉很缺乏马匹,能给刘范的肯定很少。当然,大汉也不是不产出马,中原地区就产出一种肩高平均只有一点三米的马,名叫中原马,但这种马实在是太矮小了,农民们用来耕田都嫌它没用,那就更别说作为战马了。中原马只在不开眼的春秋时期用作战马,但也不是用来供骑兵骑乘,而是用来牵引战车。在汉武帝时期,大汉从匈奴那里引进了很多优良的战马,又鼓励百姓养马以及官方养马,最后全国养出了几十万匹马,其中有一种用粟米来饲养的马,就叫做“粟米马”,但年代久远,饲养成本高(这种马只吃得惯粟米),所以几乎已经绝迹了。

    现在,大汉日渐倾颓,根本无力饲养比人还要金贵的战马,能用作战马的只有塞外的马,也就是产自蒙古地区的蒙古马,以及产自西域的西域马。其中,蒙古马,又以产自呼伦湖畔和贝尔湖畔的为最佳;西域马自然是以大宛马,也就是汗血宝马最佳,其他的西域马品质也很好,比如伊犁马、哈萨克马和威尔勒马,普遍灵敏度和速度要比蒙古马要好,也比蒙古马更加容易驯服。

    现在的蒙古马的血统估计还没有形成,以饲养的民族族群来划分,姑且可以把现在蒙古地区的马称为鲜卑马、匈奴马、乌桓马,它们掌握在鲜卑人、匈奴人和乌桓人手里,有很多汉人都在他们手里买回马匹,价格相对较低;而西域马刘范就不希求了,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河西走廊也不安全,运输费太贵了。

    刘范想从鲜卑人那里买回战马,黄氏和田丰两人一听,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求助于无极甄家!田丰是冀州人,自然清楚甄家在冀州的分量。刘范一听到无极甄家,就激动不已,洛神甄宓就是甄家人。但很可惜,甄宓出生在公元一百八十三年,今年是一百八十四年,也就是说,今年甄宓只有一岁。刘范自知与她无缘了,也就死了这份心。甄家不是世家,而是商家,而且是大汉首屈一指的商贾,不仅在全国各地经商,而且还经常和鲜卑人、乌桓人进行贸易,其中就包括马匹的生意。刘家和黄家都和甄家有些人情,想来让甄家帮助刘范购买马匹应该不难。

    刘范还很担心铁和铁矿。武器装备不能永远都要依靠卢植,如果卢植的官职变动了,那就完了;所以,还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好。打造武器装备,就离不开铁。但在东汉,铁和盐都是归国家监管和限制的,想要购买大批量的铁矿石,必定会让朝廷心生警惕。刘范也只能通过一些非法的途径来获取铁矿石了,黄氏便建议他,在徐州的糜家那里可以买到铁矿石。这下刘范也不愁铁矿石了,上次刘范曾在梁国救过糜家三兄妹,有了这个人情,铁矿石也就不愁了。想起糜贞的倩影,刘范更加坚定了联络糜家的决心。

    这些事办好后,刘范又想离家了,因为他必须要到幽州上任,到了秋季,鲜卑人和乌桓人随时可能入侵进幽州来打草谷,而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离秋天不远了。刘焉也接到了皇帝刘宏的任命书,任命他为九卿中的光禄勋。黄氏虽然不舍,但也不能阻拦,她给刘焉带去了五百私兵,以保证他在京师的安全。

    刘范当然也没有落下。黄氏从两家的私兵和家丁中挑选出最为忠诚和健壮的人,得到一千人,给刘范组建成自己的亲兵。黄氏本来想安排一个黄家的子侄做刘范的亲兵统领,但刘范心中早就有了人选,那就是典韦。刘范仿照曹操的命名,将亲兵队伍命名为“虎卫军”,典韦为统领,黄忠、魏延和文聘则作为军侯或者屯长,等镇北军成军了,再放出去当大将。刘范还为黄忠、魏延和文聘定制了兵器,黄忠的是一口大刀,重达八十五斤,在重量和气势上超过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文聘的是一杆钢枪,重达五十五斤;魏延虽然天生神力,但鉴于年岁还小,给他的一杆马槊也只有四十斤。后来,贾诩和田丰也要求刘范给他们打造两把宝剑。这时候的士子都要学习六艺,六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