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策略,没有因为官军没日没夜地猛攻而崩溃。在猛攻了大散关又五天之后,袁绍这才回过味来。他发现每一个时辰,西凉军总要退下一次,然后又出现新一批的西凉军。袁绍意识到,这是文聘将西凉军分成不同的批次,轮流替换着守关,所以面临官军的猛攻,西凉军总是能保持着充沛的体力,毫无疲乏之象。

    袁绍也对症下药,将十三万大军分成十三批,也轮流来猛攻大散关。这下,坚固不催的大散关开始动摇了。面对官军的分次攻击,西凉军,也开始陷入了措手不及、疲于应付的境地之中,一如之前的官军。战争的主动权,也从文聘转到了袁绍的手里。官军每日猛攻,每日都有众多的官军从云梯车上爬上关墙来,和西凉军短兵相接。幸好西凉军比官军更为骁勇善战,才没有让大散关陷落。负责撞开关门的官军,也很快将关门撞得变形。只是西凉军疯狂地反扑,才没让关门被攻开。文聘越来越疲于应付,只能寄希望于刘范,能快些攻克陈仓,然后再分兵来偷袭袁绍部。

    而这时,刘范也不轻松。自从渭水之战后,皇甫嵩等就坚守陈仓城,再也不出城来。刘范派大将每日前去挑战,试图激怒皇甫嵩。但皇甫嵩这时候,大将之风上来了,没有上当。刘范也不敢攻城,顾及到西凉军损失太多。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但对刘范不利的事,皇甫嵩的军粮十分充足,一年之内都不会断粮。但西凉军的军粮却又所剩无几。郭嘉和贾诩对于断粮也没有什么办法,他们再怎么足智多谋,也总不能给刘范变出军粮来。眼看着军中就要断粮,刘范愁得每日就是以酒浇愁,不知如何是好。刘范知道,守在陈仓城中的曹操,也一定正在和皇甫嵩等人饮酒。但曹操之饮酒,并不是如刘范这样以酒浇愁,而是饮酒作乐,置酒高歌。曹操一定在想,刘范过不了几天就会断粮,他就能打败刘范,毫不费力地收复关西三州,实现他“征西将军”的梦想了。

    刘范甚至开始想,这一次他是否要因为断粮而战败?一旦断粮,西凉军丧失了战斗力,他苦心经营的西北三州,也会被朝廷一朝夺去,他和他的家人甚至会身首异处。而断粮的进程就如同一个沙漏一样,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原本就不多的军粮也被人吃马嚼得所剩无几。再过两天,军粮就彻底没了。难道这次穿越之旅就要以这么丢人的结局而结束吗?难道一统天下、匡正天下的大业未竟,而他就要死了吗?刘范十分地不甘心。等他一死,他所庇佑的西州百姓,定会被朝廷残虐蹂躏。还有谁,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欺负?等他一死,历史的列车刚刚驶离原有的轨道,就又不得不又回到原有的轨迹上。身为主帅的刘范都如此低迷,更不用说底下的普通士兵了。整日不得打仗,又听闻军粮即将断绝,士兵们也清楚一旦断粮,他们会是什么结果。西凉军自建军以来,前所未有地陷入了从上至下,一片迷茫的境地。

    正在这时,负责押运粮草的卢植赶到了陈仓城下的西凉军大营。听闻卢植感到,刘范也振奋精神,不再饮酒,去迎卢植。刘范不想让卢植看到他这幅颓废的模样。但没想到,当刘范在辕门外迎接卢植时,卢植却一眼看破了刘范。顾及到刘范身后还有众多的士兵,卢植也不便拆穿。直到刘范与卢植进入帅帐之后,卢植才突然转身过来,严肃地说道:“子楷这几日,恐怕也不好过吧!”

    刘范愕然,佯装高兴地说道:“师父说的哪里话?弟子已击败皇甫嵩五次,杀得盟军只剩下了陈仓城的十三万人,文聘也数次击败袁绍,大散关坚如磐石。形势一片大好,弟子又怎会不好过?师父且静候,弟子破除官军!”

    卢植坐下,用茶盏的盖刮了刮水面上的茶叶,也不看刘范,抿了一口茶,说道:“行了!这些话,只可瞒得了旁人,怎能瞒的过为师?子楷莫非忘了,可是为师负责军粮之调动!西凉军还有多少粮食,为师比你这个三军主帅更清楚!你还说形势一片大好?你看看,”,说着,卢植将茶盖拿开,给刘范看着,“就连你这个三军主帅,所享用的茶叶都如此下等,茶叶尽是些茶末子。更不用说,下面那些军士们平日里的粮草供应,变得有多糟糕了!”说完,卢植无力地将茶盏放下。

    刘范长叹一声,说道:“还是师父您老人家洞若观火,还真是瞒不住您。师父说得对,弟子这几日确实不好过啊!”

    卢植冷静地说道:“西凉大半的粮草,都花在了此次与朝廷、与西域之敌的大战上。田元皓、赵子龙等之西征军,因路途遥远,在路途之中耗费的军粮数不胜数。文仲业又收降了三万几千官军士卒,多了三万多张嘴,他的军粮,也是岌岌可危。而你的军粮消耗最快,西凉大多的屯田军都集中在此,为正规军运送军粮,他们又不能回去种地屯田,消耗的军粮太多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毁家纡难() 
刘范询问道:“那这次师父运来了多少粮草,这些军粮可应付大军几时?”

    卢植摇摇头,说道:“今天这一批,是最后的一批了。为师搬空了全凉州十六郡的府库,连将要腐烂的粮食一粒也没放过,都给运到了这里,也仅仅有七万多石。这七万多石,在路途中还让屯田军给消耗了三万多石。毕竟他们虽不是正规军,也得吃喝。四万石粮草,只能供应西凉军、军医和屯田军两天。”

    刘范皱眉,说道:“加起营中之粮,现在只有四天之粮了!”

    卢植也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啊,凉州太过贫瘠,天州和昆州又尚未开发。若是你当初选择了冀州或者荆州,一生征战,都不会出现断粮之风险。不过,既然已经选择了凉州、天州和昆州,子楷你就要守住这关西之地。”

    刘范又是叹一口气,说道:“弟子也是有心无力。如今,皇甫嵩已经坚守陈仓长达一月,从不敢出城与我军决战。弟子在想,若是明日弟子命全军猛攻陈仓,是否能攻克陈仓?”

    卢植说道:“陈仓乃坚城,不是一般小邑可比。况且,盟军还有十三万人。他们前几日一直被西凉军打得节节败退,而这几日听说西凉军快要断粮,必定是士气大涨。且你多次挑战,皇甫嵩都不准盟军出战,盟军必是憋了一肚子气。老夫深知,皇甫嵩又有多年征战的经验,指挥起盛气凌人的盟军守住陈仓,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之事。”

    刘范气馁地说道:“既然攻城又不成,军粮又即将断绝,下一步,弟子可就只有杀掉战马,充作军粮这一条路了。等战马都吃光了,皇甫嵩还是不出城,弟子岂不是要败了?”

    卢植说道:“事情还没有恶化到那等地步,子楷不要气馁。想当初,高皇帝与项羽大战,数次被项羽打得丢儿弃女。连太上皇都被他扔下,差点让项羽给烹煮。高皇帝的境况,可不比你今天的境况轻松多少。但高皇帝一战成功,就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可见,时势之变化,并非人所能知。子楷再耐心等待战机,或许反败为胜,也不是不可能。”

    刘范说道:“师父说的是。但军粮之断绝,只在四天之内。四天之后,若是军粮还没有得到补充,弟子必败无疑!”

    卢植思考了片刻,忽然露出一个笑容,笑道:“军粮之事,何须忧虑?子楷放心,为师不日就可提供数十万石军粮!”

    刘范精神一振,说道:“师父如何能变出如此之多的军粮?”

    卢植笑道:“除却天州与昆州外,凉州百姓三百数十万迁移到凉州已历三年之久。期间,子楷多次减免税粮。想必,凉州百姓应该有足够的粮食。若能让他们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助军的话,就又是数十万石粮草,可供大军半月之用!”

    刘范一听这话,立即拒绝道:“不可不可,此计万万不可!凉州百姓,是吾子民,久在弟子治下,奉弟子为父母官,怎能强逼之献出粮草?弟子怎能忍心,让他们如此所为?”

    卢植压了压手,淡淡一笑,说道:“呵呵,子楷这是误会了!为师可从来没打算过要强征百姓们的粮食。为师的意思是,不必强征粮食,而是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粮食来!”

    刘范愕然,不知所云。卢植再解释道:“这还不简单?只要为师回去之后,将你缺粮一事广而告之,百姓们惧怕朝廷再次征服西州,又历来拥戴你,自然会把粮食拱手相让,将自家的口粮提供给大军。如此一来,百姓们不会抱怨,相反还会更加支持你,而你又可维持半个月,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范有些动心了,但还是有些犹豫:“百姓们为支持弟子,已经付出不小的代价。如今再让其毁家纡难,于心不忍!”

    卢植说道:“行了!这等事,你身为凉王不方便出面,此事你不必再管,就让为师帮你办了就是。”说着,卢植立即站起来就走。

    果然,卢植一离开大营后,就命屯田军四处散布西凉军即将断粮的消息。不出卢植所料,百姓们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即相互奔走相告,全村人、全城人都集结起来,将自家的粮食拿出来,运到各个州郡的官府门前。官吏们都惊了,因为他们也在搜刮家里的余粮,准备把自家的粮食送到府库中去。凉州的商会也积极行动起来,将平日里的屯粮也都交了出来。整个凉州,家家户户都推着粮车,不然就是赶着牛羊,将家里能吃的都献给官府,没有人对此有半句怨言。

    不过两天,卢植就汇聚了四十万石粮草,西凉军的断粮风险一朝烟消云散,西凉军的士气又再次大振。当卢植再次运来粮草时,皇甫嵩携众将在陈仓城上远远地望见,震惊不已。又有斥候来禀报,说这是凉州人自愿献出的粮食。皇甫嵩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老夫久战西凉,凉州人尚未对老夫如此殷勤。如今却对刘范此贼如此尊奉,甚至不惜毁家纡难!看来,凉州人都是朝廷之反贼啊!”

    公孙瓒说道:“既然刘范有了军粮,我军试图待其断粮一事,已经失败。那我军何不如出城与之决战?若我军今夜夜袭西凉军大营,西凉军无备,必能成功!”

    皇甫嵩说道:“不必如此。凉州之地,多为贫瘠。虽然眼下凉州能给刘范提供数十万石的粮草,但想必也是强弩之末。只要我等戒骄戒躁,再等上半个月,凉州绝不可能再有粮食提供给刘范军用。到时,刘范便会再次断粮。而且,凉州也绝不可能再支援他。断粮的刘范,就如同瓮中之鳖,吾等可不费吹灰之力,单手便可擒之。何必冒险出城,使刘范得逞?”

    公孙瓒说道:“大帅思虑周全,真令人佩服!”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燕再乱() 
得到了全凉州的鼎力支持,刘范感动万分。从古至今,哪里有百姓如此尊奉其统治者的?凉州百姓其实并未将刘范视为统治者,而是视之为保护者,甚至是救命恩人。刘范发誓,将来打败了十军会攻,一定要厚赏全凉州的百姓。有了凉州百姓的毁家纾难,刘范又暂时平稳地渡过了断粮的危机。但刘范知道,若是皇甫嵩继续坚守不出,过了半个月,他还是会断粮。刘范只能寄希望于盟军出城来。

    在西域,庞德部也没了安宁。自从刘范正式称王之后,朝廷也大举出兵进攻西凉。五十八万大军举世无双,声势浩大。这一消息传到了遥远的西域,被朝廷的探子以讹传讹,传成了有足足一百万的大军,正在皇甫嵩的统领下,围住街亭城猛攻。而刘范只能坚守街亭城,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这一消息传来,西域二州境内皆是人心惶惶,心怀鬼胎的人,更是颇相煽动。这些人,无疑就是黑山军的各个头领,张角、李大目等人。这些人一进来西州境内,就被分配到天州和昆州去以工代赈,干一些诸如开垦耕地、修建城池的活。这些活,让新移民来干,自然是顺理成章,无所怨言。但张燕这些头目不同。他们做了黑山军的头目,自然生活就奢靡了不少,不再像以前穷苦的日子那样。已经过惯了奢靡的生活的张燕等人,再想让他们穿着布衣,拿着农具,在田里辛勤劳作,这就让他们不自在多了。如果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介布衣,没当上头目,当然他们不会对以工代赈有什么不满。但既然他们已经做过了人上人,就绝不甘心再做人下人。这时,恰逢刘范被朝廷斥为反贼,统大军来攻击弱小的西州,张燕等人看到了重新做回人上人的希望。

    刘范把主要兵力布置在东线,以防范皇甫嵩率领的四支大军。而奉命抵御大月氏和乌孙的田丰、赵云和张郃的西征军,还在跋涉的路上。天州和昆州,只有庞德部五千铁骑,以及两位州牧——刘虞和黄琬组建的几万屯田军而已。屯田军其实刚刚才招揽到三五万人,军事训练都没有进行过,一点战斗经验也没有。可以说,整个天州和昆州方圆两千里的大地上,只有区区五千铁骑是正规军。庞德只有屈指可数的五千人马,却要守卫方圆两千里之地、保护数百万的新移民,这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悬。

    同样觉得很悬的,不仅是庞德自己,还有张燕等人。张燕很快就又召集了和他一样,不愿以工代赈做苦力的黄巾军头目,商量发动叛变的事宜。所有投奔来的头目都同意发动叛乱,但这时他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黑山军原本有男女老少一百多万人,除开被董卓掳去的四十二万人,其他人都来了西域。当张燕暗中煽动之时,又在官府的大门上用石灰写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反动标语,又派人联络以前的黑山军部众。但曾经的部众,却很少有人再愿意追随张燕。接到联络的消息后,还向官府告发。

    这让张燕十分气馁。他如何也想不到,土地就是农民的根。黑山军本来就是失地农民,刘范的西州许诺以屯田制授予他们耕种土地,这就令他们心满意足。现在无论是从前的黑山军,还是豫州和兖州的黄巾军,还是青州军,都一心只想着要尽快完成西域的开发,尽早开展屯田,他们也好能耕种土地。一心只想屯田的新移民,再也不想过上你死我活、刀光剑影而且还衣食无着的日子。

    但不论如何,张燕等头目还是有着对他们死忠的人,还有的从前的小头目也是好吃懒做,纷纷投靠张燕。张燕在一个月之内,就聚拢了两万多亡命徒,聚集在昆州的精绝城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率众很快攻克了精绝城,这座从前精绝国的都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据地。张燕在集思广益之后,决定以配合朝廷,剿杀刘范这个反贼为借口,恢复了从前汉灵帝刘宏赐予他的称号“平难中郎将”,发动叛乱。张燕派斥候通告临近的各个城池,投降于他。

    张燕自号“平难中郎将”,再次举起黑山军的大旗,迅速使天州与昆州二州为之震动。为了掩饰其兵不过二万的虚实,张燕还诈称有三十万大军。张燕的意图是,打着帮朝廷打击反贼刘范的旗号,名正言顺地趁刘范无力征讨他,占领整个天州和昆州。攻取了这两个大州之后,张燕就可再攻下阳关和玉门关。万一刘范回过神来征讨他,也能将其挡在玉门关下。若是刘范没有兴兵杀来,他就趁势兵进凉州。

    张燕打的一手的好算盘。但这时问题又来了,摆在张燕面前的,是先率军向东去攻打昆州的州治——楼兰城,也就是在罗布泊畔的前楼兰国都城,还是选择向北去攻打庞德的驻地,也是之前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它乾城?它乾城,在龟兹郡境内,也在天山上,向东有延城和乌垒城,向西有姑墨石城和温宿城。它乾城处于整个西域的正中央,历来就是西域都护办公之地。最后,张燕选择攻击它乾城。

    张燕认为,楼兰城虽是昆州治所,看似很重要,其实没有多少守兵,很容易就可以攻下。而它乾城不同。它乾城有西域唯一的西凉铁骑五千人。不管张燕先攻打哪座城池,他要想拿下整个西域二州,就始终绕不开与庞德部西凉铁骑打一仗定胜负。只要攻下了它乾城,歼灭了庞德率领的西凉铁骑,那整个广阔无垠的西域,就再也无力抵抗他的侵犯,他就可以随心所欲,轻轻松松地拿下整个西域。而楼兰城,在庞德部覆灭之后,自然会开城投降。打败庞德部,就可一举占领整个西域。而不趁早打败庞德部的话,万一庞德又招兵买马,扩充西凉军,那张燕的人数优势就会丧失掉。而西域的反军不止张燕一支,其他的以前是黑山军的头目,定会在各地起兵。张燕若是首先攻打它乾城,就可在行军途中,拉拢西域其他的反军,汇聚到它乾城,它乾城可以一攻而下。

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御() 
于是,在十月中旬,张燕在精绝城像模像样地举行了誓师仪式,并杀了精绝城的大小官员来祭旗,然后率领他的两万大军,拿着镰刀锄头,浩浩荡荡地朝在精绝城正北方向三百里的它乾城开拔而去。果如张燕所料,其他头目,如李大目、张白骑、雷公、黄龙等黑山军头目,在西域二州各地都发动了叛乱,以响应张燕的号召。但这些头目的追随者没有张燕的死忠分子那么多,最多的李大目只有两千人。李大目也想攻占一个城池,以获取足够的粮草,但是攻打天州的治所焉耆城受挫,被刘虞率领的五千多屯田军打败。李大目只得沿途抢掠各个以工代赈的百姓,收揽到很少的粮草。整个西域,黑山军的叛乱遍地开花,共有十六股叛军,约莫有六万人之多。张燕自号平难中郎将后,就名正言顺地命令其他十五路叛军听他的指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它乾城下,一共围攻驻守它乾城的庞德率领的西凉铁骑五千控弦之士。

    而庞德接到了锦衣卫对黑山军死灰复燃的消息后,有士人建议他趁黑山军还没有集结完成,利用西凉铁骑的速度优势,赶在各路反军还没有汇聚到它乾城下时,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逐个逐个地将十六路反军打败。按理说,这是一条极好的策略。当年朝廷镇压黄巾军时,也是采取了自皇甫嵩部和朱儁部拖住张梁,卢植攻击黄巾军的主力——张角的策略。朝廷意图等卢植击破了张角,再来收拾张梁,这也是逐个击破的策略,目的是让黄巾军聚拢不到一起,消除黄巾军对洛阳的合围。如此高明的战略,庞德听闻之后,居然没有采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