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植点点头,淡然道:“嗯,去吧!老夫听说,朱中郎和皇甫中郎还在长社与黄巾贼苦战,你可往而助之,早早剿灭黄巾,安定天下!”

    刘范道:“谨诺!还望师父保重!”说着,刘范便告退了。

    刘范一走,那宦官便迎了上来,道:“大人,我们可以赶路了吗?”

    刘范眨了眨眼,心想: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因十常侍而起,那也可以因十常侍而终止。刘范便道:“先不急。我且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宦官受宠若惊,他是一个死了都没有全尸的人,竟然刘范会注意到他!小宦官感激,道:“回禀大人,小人贱名叫做易兴。”

    刘范道:“哦,原来是易黄门。那敢问易黄门在哪个常侍身边服侍呢?”

    易兴道:“回禀大人,小人在中常侍身边随从。不知大人有什么事要吩咐小的?”

    “劳烦黄门给赵常侍捎一句话,就说是,如果赵常侍能够保住卢中郎的性命和官职不损,等我回京后必定奉上一千万钱!”

    易兴听言都惊呆了,道:“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

    刘范瞪他一眼,道:“事情如此重大,怎是戏言?”

    易兴道:“谨诺!大人的话,小的一定带给赵常侍!”

    刘范点点头,从衣襟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锦囊,对易兴道:“易黄门,这是给你的。你须好生伺候卢中郎,不得怠慢刁难。如果卢植少了一根汗毛,等我回了京城,呵呵,你也是知道我的手段的!”

    易兴一边接过锦囊,一边诚惶诚恐地道:“喏喏喏!大人的话,小人一定铭记在心,不敢怠慢了卢中郎!”

    刘范道:“嗯!这就好!告辞!”说完,刘范翻身上马,往广宗城奔去。

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难() 
送别卢植后,刘范闷闷不乐地向广宗走去。这是他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东汉王朝的腐朽堕落,不免有些惊讶和郁闷。刘范心想,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疯狂,这个王朝果然该灭亡了,不灭亡都对不起天地良心。既然要灭亡,还不如我亲自来!

    说着,刘范进了广宗城。刚过吊桥,一骑向刘范冲来。刘范勒马驻足,远远的就看见是卢植以前的亲兵统领。那统领下马,忧心如焚地对刘范道:“大人,不好了!你前脚刚走,那新任北中郎将董卓大人就来了!”

    刘范感到奇怪,同时也有些激动,这就要见到那个以后祸乱天下的董胖子了!但回想起来卢植之事,未尝没有董卓推波助澜,刘范便气愤不已,刘范道:“他来得还真是时候,卢中郎刚走,他就急不可耐地要坐稳位子!哼!来就来吧!又有什么不好的?!”

    那统领依然脸色胆怯,道:“刘大人不知,那董中郎刚刚听闻您去送别卢老中郎,不知为何突然大发雷霆,立即升起将帐,宣召所有校尉前来拜见。校尉们已经都去了,就只剩下您一人了!”

    刘范略微想了想,便知道董卓的意图了,一定是董卓那厮嫉妒卢植在众军心中的地位,又愤怒于刘范去送别,董卓以为刘范是故意给董卓上眼药,肯定要假借刘范迟到的缘故,拿他来杀鸡儆猴,树立威信了!刘范想到这里,不禁怒气冲冲,对那统领道:“好个董卓!不知好歹!还敢动起我刘某人的心思!待我去会会他!我倒要看看,他能待我如何?!”

    那统领一见刘范脸色转红,便觉不好,道:“刘大人且克制啊!听说那董卓是个狠角色,要是您和他交恶,恐怕是要吃亏啊!”

    刘范一边打马向前,一边不屑一顾地道:“哼!我刘范什么时候吃过亏了?我倒要看看,这董卓有什么手段!”

    说着,刘范率领着屯骑骑兵向巨鹿郡府冲去。屯骑骑兵们也都知道刘范要干什么,也是同仇敌忾,精诚团结。刘范来到郡府大门前,带领四个军侯和一众扈从长驱直入,卫士们并不敢阻拦半分。刘范走进大堂,第一眼就看见两排将佐分站两边,其中有个别将校看着刘范,眼里全都是讥讽之意。而一个臃肿肥大的军官,站在桌案之前。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刘范也就看清了那人的相貌,只见那人身高七尺四寸,身体臃肿肥胖,一个大肚子傲娇地挺着,仿佛要顶破甲胄衣襟,整个脑袋如足球一般圆滚滚的;那人还长着一对猥琐的三角眼,满脸横肉,左脸颊上有个不大的伤疤,嘴唇肥厚形同香肠,下巴下面垂挂着厚厚的肥肉,估计不掀起来就看不见脖子。

    这就是那个以后将叱咤风云、雄霸天下的董卓?这就是那个以后将霸占雒阳,对阵天下十八路诸侯的董卓?刘范心里嘀咕着,像董卓这样的相貌,就算是投胎去了外星球,估计也没人要。

    刘范正要开口,突然那董卓愤然转过身来,一脸怒色,垂挂在下巴之下的肥肉甚至还在有规律的晃动,刘范甚至好像能听到董卓皮肤之下,油脂流动的声音。只听见董卓朝刘范怒吼道:“大胆刘范!本将军早早升起营帐,宣召众位将佐前来议事,为何只有你一人无故迟到?你是轻视本将,想以身试法吗?嗯!你说!”

    刘范本就有怒气在心,又平白受董卓的窝囊气,更加怒不可遏,当即刘范也应道:“我前去送别卢中郎,又有何过错?”

    董卓指着刘范怒吼道:“卢植早已被陛下免去职位,戴罪之身,你竟然还敢去送他!好大的胆子啊!”

    刘范怒道:“卢中郎原是我的上司,于我亦师亦友,深情厚谊;被押回雒阳,也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小人想要取而代之,而无端被奸佞小人诬陷罢了!”

    董卓闻言,无疑是直接揭穿他,不禁有些心虚;然后又装作发怒,喝道:“大胆!你的意思是本将军诬陷那老东西了?”

    刘范轻蔑地笑了笑,背过手去,仰面朝天,笑道:“我可没有明说!是你自己做贼心虚、不打自招罢了!哈哈哈哈!”

    董卓气急败坏,只觉得所有血液都堵到了嗓子眼,一气之下竟说不出话来,只能瞪圆了双眼,怒指刘范。刘范毫不在意,故意表现出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站在两旁的将佐也纷纷看呆了。他们没想到刘范天不怕地不怕,竟敢冒犯董卓。

    董卓缓和呼吸一会儿后,又喝道:“屯骑校尉刘范,与罪人朋党,又顶撞上司,以下犯上,实在是胆大妄为,罪大恶极!不重重惩罚,何以明军法耶?本将军有令:重责刘范两百军棍!来人呀!行刑!”

    刘范一听这话,更加怒火中烧!两百军棍!两百军棍!这是要将刘范活活打死啊!刘范气愤之下,“沧啷”一声快速拔出宝剑,横在胸前,朝董卓喝道:“董肥安敢?!”

    董卓闻言,差点气绝!他喊道:“军法兵何在!快将此子拉出去行刑!”说完,果然有几个穿着和刘范部曲不一样的甲胄的士兵准备进来。刘范手下四个军侯和十几个扈从也拔出剑来,齐齐喝道:“谁敢?!”

    杀人多了,身上自然有一股腾腾杀死,屯骑部军士身经百战,杀死腾腾,军法兵竟被他们的气势吓得退却了!这时,董卓见军法兵跑了,又对身边的两员将佐道:“李傕、郭汜,快快给我擒下刘范!”刘范听到这两个名字之后,愣了一下,又恢复意识,准备应战。郭汜和李傕两人皆是一手擎刀,跃跃欲试,蠢蠢欲动,两人阴狠地道:“刘校尉,得罪了!”

    刘范知道他们两人是董卓帐下勇将,顿时有些犹豫;但又想到,如果今天被董卓折辱,日后必定遭受他人耻笑;与其生不如死地被人看扁,不如奋起反击,赢来尊严!于是,刘范握紧了手中的利剑,斥骂二人道:“助恶匹夫,来啊!”

    话刚说完,郭汜、李傕两人齐齐大吼一声,腾跳起来,便要劈中刘范!刘范并不躲闪而是出剑连续打开李郭二人的刀,李郭两将连忙收手,接着又和刘范交手十几个回合,两人未能击中刘范,刘范也未能反击,堂下众人都看得呆了!

    随着战斗时间延长,刘范越来越兴奋!因为他没想到他本身的武艺如此之好,竟然能够在两个西凉悍将手下安然无恙地走过十几个回合,直到现在,郭汜和李傕也未能压制住刘范!三人群魔乱舞过了第三十个回合时,刘范欣喜地察觉到,郭汜和李傕开始气喘吁吁了,而刘范自己却只是额头冒出几滴汗水来而已!这说明两人不是他的对手了!

    随着时间推移,李郭二人的招式越来越凌乱,刘范乘胜追击,越战越勇!到了第六十三个回合,李郭二人已经招架不住了,只是在垂死挣扎!刘范看准两人防守不当的空隙,大吼一声,来了一招横扫千军,李郭二人误以为刘范要刺,齐齐伸出手去格挡,结果被刘范一剑砍到各自的右手,伤口处嫩白色的肌肉显露出来!众人大惊失色!李郭二人痛得大喊大叫,扔掉了手中早已卷刃的刀,向身后的董卓退却。

    董卓早已受惊,看见两员悍将正捂着手上出血的伤口,更加惊吓。刘范从容自若地从衣衽里摸出一块手帕,仔仔细细地擦拭宝剑上的血迹,又仿佛自言自语地道:“事到如今,董中郎还想给某上刑么?”

    李傕、郭汜二人惊恐万状,连大气也不敢出。董卓挤出一个尴尬地微笑,道:“呵呵!方才是董某错怪刘校尉了!一场误会,还请刘校尉不要放在心上!呵呵!”

    看到不可一世的董卓服软,刘范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了!刘范威逼道:“哼!董中郎真是天真,竟想用一句误会就打发了末将!你是看末将的剑不够锋利吗?”

第三十二章 大贼屈服() 
董卓有些发抖,皮笑肉不笑地道:“刘校尉身手不凡,武艺高强,董某怎敢冒犯虎威?今日之事,当真是一场误会。刘校尉你看这样行不行,董某愿意赔偿刘校尉的损失,只要刘校尉开口,不管要多少,只要不伤了你我之间的和气,董某都会同意!刘校尉你看?”

    刘范想了想,想起了卢植临走前的建议,道:“好啊!董中郎将既然让步了,那我刘范再咄咄逼人,咬着不放,那就是失礼了!董中郎将你听着,我刘范不要任何金银珠宝,只要你的一份命令即可!”

    董卓顿时腰杆都挺直了!在他看来,不过一份命令而已,只需大笔一挥,就能让刘范就此罢手,十分划算。董卓便故作爽朗地道:“什么命令?只要你说出来,董某这就写给你!”

    刘范这才把殷红的手帕放进了衣衽里,又把擦拭干净了的、雪亮的宝剑插进剑鞘里去。刘范一挑秀气的眉毛,道:“好!董中郎将果然爽快!你且听着,虎狼安能在豚犬之下俯首听命?我实在是看不上你董仲颖,更不愿意你在我的头上肆意指使下令,所以,我要你写一份命令,让我独自领兵作战!”

    董卓愣了!他根本没有想到刘范会想离开他的管制,而是认为刘范不会离开,只会在他手下听调不听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整治他!没想到刘范根本就不放他在眼里,只想着自己独立出去。董卓有些犹豫了,他不想放虎归山。

    刘范又道:“原本在平时,依照我朝制度,校尉有独自领兵、独自建立部曲之权;到了黄巾贼乱时才匆忙设立了中郎将这一官职,虽职位高于校尉,却也只对校尉有督察之权,并无统帅之权。换而言之,即使是我现在就带领屯骑走出广宗,也不会遭受多少非议。你同不同意,我都是要走的。但我是真的要走,你又拦得住吗?”

    董卓闻言,也知道刘范所言非虚。董卓也是个聪明人,转了转圆溜溜的眼珠,就笑道:“校尉说的极是,本将这就写下命令,请校尉稍安勿躁。来人,拿绢布来!”说完,董卓便接过一个军士手中的绢布,将肥胖的身体伏在桌案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登时一份准许刘范便宜行事、独立领军的命令就写好了。

    董卓将绢布奉给刘范,刘范扫了一眼,上面写的是整整齐齐的小篆,董卓一个粗人,竟也有如此水准!但小篆就是小篆,刘范大部分还是看不懂,但董卓一定不会知道刘范不懂小篆的事,肯定不敢用字体来欺骗刘范。刘范将绢布折好,收进衣衽,对董卓道:“董中郎将倒是爽快,爽快得我都快要不记得今天发生什么了!董中郎,不知你的记性还好吗?”说着,刘范笑容满面地看着董卓的眼睛。

    董卓不敢忤视刘范,只得皮笑肉不笑地道:“诶呦!刘校尉真会开玩笑,既然刘校尉都不计较了,那我又怎会挂怀呢?常言道:和为贵嘛!刘校尉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范道:“嗯!说的极是!得了!董中郎将既然已经准许我走,那我就走了!不给你添麻烦了!”刘范又对还在剑拔弩张的扈从们道:“好了!走吧!董中郎将是自己人,不必如此紧张。”

    四个军侯和扈从们这才收起武器。刘范便转身就走,身后的董卓道:“我送送校尉!”说着,便跟上刘范急促的脚步,郭汜和李傕也低着头紧忙跟上。刘范轻蔑地笑了笑,回头对董卓道:“董中郎将不必相送,想必日后我们相见的机会还多着呢!只愿到时候我们相见,不必像今天如此,剑拔弩张,兵戎相见!”

    董卓闻言,脸色顿时一滞,不知该说什么好。刘范仰面朝天大笑,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董中郎将,来日方长,刘某告辞了!”说着,刘范扬长而去。而董卓望着刘范远去的背影,看得出神,心中怒火中烧,但并不表现出来。

    一旁的李傕见刘范都走远了,胆气也回升了,他对董卓建议道:“主公,趁刘范还没有走远,我们不如率领本部五千部曲去追杀他!待到斩下他的头颅时,看他今日如此嚣张!”

    董卓闻言,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地骂道:“愚蠢!世人皆知刘范统兵有方,屯骑部骁勇善战,竟然还能使用骑射之奇技,是当世的精锐之师!你竟敢妄想用那些只会吃粮饷的官军去攻击刘范,用孱弱的步兵去攻击灵活的骑兵!李稚叔啊李稚叔,枉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你的脑子里装着什么,是狗屎吗?啊?!”说着,董卓用手指狠狠地戳了戳李傕的脑袋。

    李傕被骂得狗血淋头,只觉得在董卓的呵斥下摇摇欲坠,风雨飘摇。李傕道:“主公英明,是末将糊涂了!”

    另一旁的郭汜道:“主公,纵使稚叔的计谋不能实施,那也不能让那刘子楷如此快活啊!那小子刚刚可是当着所有校尉的面打败我等,折辱主公!若是不寻找个机会报复他,其他校尉一定恐怕会效仿之,不服从主公!”

    董卓不悦道:“说的简单!你以为我就不想报仇吗?事到如今,我还有什么办法!现在我们刚刚接手卢植留下的烂摊子,兵马、粮饷、剿贼,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务颇巨,那还有精力去斗那刘范?”

    李傕又欲进言,董卓道:“罢了!不必再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况且刘范小子根基深厚,不是我现在能够撼动的!我们先接手这些官军再说!等我们剿灭了冀州其他黄巾贼残余,建立一二功勋,才能官职和爵位上压倒刘范!”

    郭汜和李傕只觉得胸中之火郁结不已,但也只能压下,他们道“喏!”

    刘范打马出了广宗城门,一阵微微的凉风袭来,他这才感觉到身上都是冷汗。刘范舒服地呼出一口气,想想刚才发生的争执,颇有些胆战心惊。刘范最没想到的是,他占据的这具身体竟然储藏着如此骇人的能量!郭汜和李傕二人,是董卓麾下最重要的四员悍将之二,另两个是吕布和华雄;由此就可以看出,李傕和郭汜战力有多么强大了!刘范方才决定与二人一战之时,其实还是因为怒火攻心,失去了理智;要是心境平和之时,刘范扪心自问,还是不太敢和两员名震华夏的西凉悍将交手!

    刘范又想起董卓,心中又不免的有些骄傲。要知道,董卓是什么样的人物?虽然现在只不过是个河东太守、中郎将,但日后可就不同了!他手下有西州二十万雄兵,入京掌控朝廷,挟持天子,*后宫,号令天下,可谓是一时枭雄!

    历史上的刘范又是谁人?不过是个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籍籍无名的路人甲罢了!历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刘范曾经和心向汉室的几个大臣,一起勾结马腾和刘焉,剿杀李傕和郭汜而已!最后还失败了。

    如今刘范对董卓以下犯上,打败他两员大将,逼迫他在众人面前低头,信心大增!刘范骄傲地心想:董卓老贼我都能打败,日后天下复有谁人堪与我为敌?

    但理智又占据了骄傲的高地,刘范知道,今天董卓屈服,只不过是暂时让步罢了!日后依照董卓那暴脾气,一定会给刘范下绊子!否则,董卓就不是董卓了!

第三十三章 猛将投效() 
之后,刘范便带上屯骑部和配备的民夫队伍,向南方进发。据官府的邸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报纸,只为官府需要而设立传送)反映,黄巾军自从听说张宝和张宝兵败广宗,又身死于刘范手中之后,郁郁寡欢,无心恋战,于是朱儁和皇甫嵩看准时机,大举进攻黄巾军,使黄巾军遭受几次大败,实力大减。但张梁不是池中之物,虽然他的黄巾军损兵折将,但却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故而,现在还是黄巾军略占优势,五万官军仍然被二十多万黄巾军围在豫州的长社城里,不敢轻举妄动。

    对此,刘范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朱儁和皇甫嵩还没有彻底打败黄巾军,那么刘范到了长社就还有很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对日后拜将封侯很有帮助;忧的是,战事冗长持久,黄巾军不能快速被拿下,那么对中原地区的百姓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中原的生产力也会下降,大汉的国力也会被削弱。

    刘范心想,于公于私,自己都应该赶快到达长社,不然功劳没了,百姓们也会难以生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路的长途跋涉后,刘范帅军渡过了黄河,进入到了兖州陈留郡境界。此时,兖州的黄巾军大部分已经让官军和世家大族组织的义军打败了,陈留郡因此早已恢复正常。刘范因行军时间紧急,又怕打扰百姓,故而从不进入城邑驻扎,只在野外。

    当刘范大军路过一个小邑之时,奇事发生了!刘范耳力极好,正在行军途中百无聊赖之时,突然听到从那个小邑里传来一阵呼喊的声音,伴随着一群人奔走的踏步声。刘范以为是有贼寇打家劫舍,便喝令全军停下。只见那小邑很是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