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初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还是自己的大孙子和自己最亲。

    这时候人们吃饭都是分餐制的,一人一个小矮桌,武元庆不习惯这样的方式,总觉得这样没有吃饭的气氛。让丫鬟把几个矮桌拼在一起,十道菜一一摆上桌。请杨氏先入席,然后是两个妹妹,还有玩了一上午,才从外边回来的弟弟武元爽,然后才是武元庆自己。

    糖醋里脊已经只有一点点了,这还是杨氏接连阻止的结果,要不是杨氏阻止,两个小丫头早就吃光了这道酸甜可口的美味了。

    看着桌上整整十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杨氏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这个梦还是这么的不真实,之前的那道糖醋里脊,已经让她觉得不可思议了,现在又添了九道自己不认识也没听说的新菜式,这完全颠覆了她对武元庆这个继子的认识。

    要不是眼前的人还是那个人,自己也天天会见到,她都要认为是别人假扮的了。

    ;

第七章 庄周梦蝶() 
一顿丰盛的午餐就在杨氏的思索中,三个小的的争抢中热闹的结束了。

    五个人还是没能吃的掉十道菜,就算一家五口子都没有吃主食,还是剩下了一小半,被武元庆分给了几个大丫鬟。

    武元庆被杨氏叫到偏厅问话。

    “元庆,要是为娘没记错的话,你以前可是从未进过厨房,也未做过菜的,对吗”杨氏一双漂亮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武元庆,她今天可真是被继子的表现惊到了。

    “娘记性真好,您说的没错,孩儿此前确未下厨做过菜”武元庆笑着回道。

    杨氏拢了拢耳边散落的发丝笑骂道“你呀少拍马屁,不是为娘记性好,是你以前太懒,吃饭都恨不得让人喂,自然更不会下厨做饭了。说说吧,你是怎么会做这么多美味佳肴的。”。

    “庄周梦蝶的故事娘应该不陌生吧”

    “自然,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是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可是这和你会做菜有什么关系”杨氏不愧是才女,张口就把典故出处原文都说了出来。

    武元庆沉吟了下说道“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而孩儿遇到了和庄子一样的困惑”。

    杨氏微张着嘴,杏眼圆瞪,她没想到武元庆竟然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没等杨氏追问,武元庆接着道“就在孩儿重病昏睡的时候,孩儿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待在一个山谷中,那里有好几个白胡子,老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被老头们逼着学习,老头们教的东西和大唐的有很大的不一样,绝大多数都是大唐未有的,那里的东西更是和大唐天差地别,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是那么的奇特。就这样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有一天,孩儿忽然想走出山谷看看,而就在孩儿踏出山谷的那一霎那,孩儿从梦中醒了过来,才发现自己应该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可梦中的情景实在是太真实了,让孩儿有点分不清楚梦境与现实了”。

    真正的武元庆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官二代,不学无术,惹是生非是这种人的标志,就是和博学多才沾不上边。而现在有着前世记忆的武元庆要运用前世所学到的东西,就不得不为那些东西找一个还算合理的出处。所以,武元庆把前世的经历大而化之的做了一下艺术加工,就成了这个一个玄而又玄的梦中故事。

    梦境,山谷,白胡子老头,多么仙气盎然的场景。前世,武元庆听过一句话,把所有不能解释的事情交给神仙鬼怪,那么一切的不合理就都变的合理了。神仙嘛,自然是无所不能的。

    所以,武元庆就编造了这么个谎言,将自己身上以后出现的所有的不合理事情都推给了神仙。最妙的是,他给杨氏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提到是神仙,但从庄周梦蝶开始,他讲的每一句话又无不是在告诉杨氏,他梦中的确是遇到了神仙。

    武元庆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一定要点32个赞才行。

    故事太离奇了,杨氏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武元庆在骗自己,眼睛狐疑的盯着他,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娘亲,孩儿说的都是真的,没有骗您啦,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解释孩儿会做饭这件事情呢,对不对”武元庆控制着脸上的表情,眼神,让自己看起来更真诚一点。

    杨氏听了此话,也觉得很有道理,看来自己这个继子是遇到仙缘了,如非得遇仙缘,一个纨绔子弟又怎么能有前后这么大的改变呢,而如果是遇到仙人教导,那么这一切就都完美的解释通了。梦中教导,一梦数十年,虽然离奇,但世上有关仙人的传说不胜枚举,仙人神通神秘莫测自然不是凡人能够窥探一二的。

    “世上一日,梦中数十年,还在梦中被人教授了许多学问,我儿这是遇到了仙缘啊”杨氏的反应,不出武元庆所料。

    虽然杨氏的反应在预料之内,武元庆还是赶紧否认“哪有啦娘亲,孩儿就是做了一场梦而已,哪有您说的那么夸张”。

    “能在梦中清楚的度过数十年,还有人教授学问,这还不是仙缘那是什么”杨氏不高兴的反问道。

    “额”武元庆竟无言以对。

    “这是天大的好事,我要赶紧写信告诉你爹,告诉他你学会仙术了,我们家就要出一个神仙了”杨氏兴奋的有点难以自已,不停的在地上转圈圈。这还是那个端庄贤淑,知书达理的杨氏吗?武元庆觉得自己三观要崩塌了。

    出神仙,我去,可不敢乱说了,这尼玛要是被人知道,并且相信了,自己还能有了好啊!尤其是让皇帝知道了,如果非逼着教他仙术,自己教不出来,那这大好头颅还不得被砍了啊。

    武元庆赶紧拦住激动异常的杨氏“娘,娘,你听我说,在梦里我也只是学习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而且还没有好好学,更别说什么仙术了,孩儿更是听都没听过”。

    “啊,没有学仙术啊,那你学了些什么啊,你这孩子,怎么轻重不分呢”杨氏闻听此言,失望的表情浮现在脸上。

    失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杨氏很快又高兴起来“不管怎么说你也是遇到了仙缘,还跟着神仙学习了几十年,这是你的福分,是咱们武家的福分,这是大喜事,一定要告诉你爹一声”说完,杨氏喊了一声,门外丫鬟春香推开门进屋开始帮杨氏准备笔墨纸砚。

    春香这个名字不是丫鬟本来的名字,人家以前叫梅香。本来一开始武元庆只是想把自己丫鬟紫鹃的名字改成秋香来着,因为前世的他很喜欢巩俐演的那个秋香。人长得漂亮,身材还是一级棒,再加上星爷贱贱的叫一声秋香姐,哎呀,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

    可惜,丫鬟紫鹃一点都不领情,非说秋香这个名字不好听。武元庆又不想强迫她,没办法,只能绝了这个心思,心理还嘀咕,小丫头片子,你还不乐意,就你那柴火妞的身材,比人家秋香姐差远了。

    名字没送出去,武元庆很不甘心,最后他把注意打到了府里伺候杨氏等人的丫鬟身上,杨氏呢,也没有阻止由着他胡闹。于是,最得宠的四个大丫鬟都改了名字,春夏秋冬四香就这么新鲜出炉了。第一大丫鬟梅香也就这么随意的变成了春香。

    就在这边杨氏写信的时候,偏厅后窗一道人影闪过,几分钟后,人影从后角门出去,四周打量一番,随即将一个馒头扔给躺在墙角的叫花子,转身返回去。

    叫花子接到馒头直接起身离开。

    角门发生的一切武元庆一无所觉。

    ==============================

    这是一个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文雅点的吟个诗,投个壶,上上青楼,粗俗点的就只能打个马球,赌一把,顺便上上青楼。

    武元庆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和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睡过午觉后,武元庆突然想去钓鱼了。钓鱼是一件需要有耐心,能静下来的事情。前世的他就很喜欢这项活动,有空会常常去河边,一待就是一下午。

    没有准备鱼饵,没有挖蚯蚓,只是让侍卫拿上鱼竿木桶,武元庆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出门了。

    这两天大哥像变了个人一样,对自己好了很多,大丫二丫虽然人不大,可都能感觉出来,也就很愿意跟着大哥出门。

    没有坐马车,只是骑着马,武元庆带着二丫,武元爽带着大丫。别看武元爽年纪不大,这骑术可是非常不错的。

    一路信马由缰,溜溜达达就到了汾河边上。常见的杨树柳树参差排列,没有后世的那种人工种植的层次秩序感,反而更显几分自然。

    春风拂面,柳絮纷飞,嫩芽已经展开,一片淡绿之色,春意盎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情此景,那是满满的都是诗意啊。武元庆情不自禁的吟诵出了这首贺知章的《咏柳》。

    “好诗”刚吟诵完最后一个字,武元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喊起了好。

    这首《咏柳》,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整首诗,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就连不学无术的武元爽都能听出其中的美妙来,更不用说,从小就被杨氏悉心教导的大丫二丫了,二丫虽小,却也是聪明伶俐的很。两个小丫头满眼崇拜的看着大哥。

    长相清秀,一袭白衣,随着春风拂来,衣袂飘飘,17岁的少年,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再加上如此才华,怎一个帅字了得!

    ;

第八章 再见王子瑜() 
“哥哥好有文采哦”二丫小手紧握,眼睛冒着小星星。

    看着妹妹可爱的样子,武元庆哈哈大笑“诗是好诗,可惜不是大哥做的,文采再好也和大哥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骗人,大哥坏死了,竟然骗二丫”小丫头不高兴偶像的破灭,嘟着嘴谴责。

    “就是,这么好的诗句,人家却从未听过,如果是别人所做,怎么会没有流传开来呢,定是哥哥在骗我们”大丫也不满道。武元爽抱着大丫连连点头。

    这年头,说真话都没人相信,武元庆觉得自己以后不会再说真话了,好心塞啊。

    “好吧好吧,就当是大哥作的好了”武元庆懒得解释了,反正这诗的作者还要好多年才会出生呢,剽窃了就剽窃了吧,没准因为自己剽窃了他的诗,以后他还能写出更棒的来,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算不算是帮了他的大忙呢?

    “嘻嘻,我就知道大哥是骗我们的”武二丫一副我很聪明,我就知道的得意小摸样,实在是太萝莉了。

    说笑间已经来到了绿草茵茵的河边,找了一处平坦适合垂钓的地方。下了马,缰绳交给侍卫,在侍卫拴马的时间,武元庆将鱼竿还有小木凳,矮桌放好。从食盒里拿出桂花糕等甜点,从挂在腰间的小布袋里拿出零嘴铺在桌上。零嘴就是一些炒豆子,炒瓜子之类的,都是弟弟妹妹喜欢吃的。

    安顿好,兄妹四人一人一个钓鱼竿拿在手里。

    “大哥,没有鱼饵,这如何能够钓鱼啊”武元爽不解的问道。俩小丫头也是同样的疑惑。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都听过吧,今天大哥就要学姜太公,不用鱼饵也能钓到鱼”

    “不用鱼饵钓鱼,大哥你好厉害啊”二丫又是第一个表示了崇拜,饭菜做得好,还会作诗,二丫现在把大哥当成了第一等厉害的人。

    大丫开口了“可是,大哥我们需要鱼饵来钓鱼啊”这是大丫第一次钓鱼,很是雀跃,没想到大哥竟然没准备鱼饵。你自己用不用没人管你,可是我们需要啊。

    见大丫一副快哭了的表情,武元庆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顶,笑道“大哥逗你们的啦,没有鱼饵怎么能钓到鱼呢,别哭哈,大哥马上给你们找鱼饵来”。

    放下鱼竿,武元庆走到河边撩起衣襟在一块半入河水的石头边蹲了下来。挽起袖子把手沿着石头伸进了水里。在没入河水的石头上摸索了一阵,武元庆脸上露出了笑容。又从旁边的几个石头重复了几次后,武元庆走了回去。

    “当当当当”武元庆嘴上打着节拍,两手握成拳头放在弟弟妹妹们眼前“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说了一句刘谦的经典台词,双手慢慢的伸展开来。

    “哇哦,这个是什么东西啊”三个小家伙都齐齐发出惊叹。

    武元庆得意的笑着显摆“都没见过吧,这个东西叫河螺,是田螺的一种,在河流,湖泊,池塘等里边很常见的,最喜欢附着在石头,水草上边了,既能当做钓鱼的饵料,还能做成菜来吃哦,非常的美味哦,而且它还有药用功能,能清热止渴,利尿通淋,明目,退黄。一会我们弄上点,晚上回去大哥做给你们吃。”

    “好啊好啊”二丫不愧为最佳捧哏,一听说好吃的,就激动,不由自主的咽了下口水。

    说话间,武元庆已经给捏碎了螺壳,把螺肉穿在了鱼钩上。螺肉是鲤鱼非常喜欢的食物,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正是鲤鱼急需补充蛋白质增加脂肪的时候,这时候的鲤鱼尤其喜欢肉食。

    鲤鱼喜欢在河水底活动,武元庆把把鱼钩甩进河里,拉出来看了下大概深度,把鱼漂的位置调整了,以便鱼钩可以落在河底部稍微往上的位置,但又不至于触及到底部的泥沙。将弟弟妹妹的也调整好后,兄妹四人正式开始了春季垂钓大赛。

    比赛是大丫提议的,开始武元庆三人都没当回事,没有响应。大丫一看自己被忽视了,漂亮的眼睛就红了,常常的睫毛眨了眨,泪水就要涌出眼底。武元庆一看,要坏了,小祖宗哭了,可是不好哄的。只能说到,谁要是拿了第一名,晚上就单独给谁做一道清蒸鲤鱼。此话一出,垂钓大赛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踊跃参与。二丫甚至嘟着嘴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要拿第一名。

    大丫虽然没有反驳妹妹,可是眼角含泪的她小脸郑重,就能看出她对第一名也是势在必得的。

    钓鱼是一项技术活,但也是一项运气活。

    武元庆前世就喜欢钓鱼,熟能生巧,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行家里手。可是,今天他下钩半天,都没有一丝动静,无论他换钓位也好,勤快的提拉鱼线诱鱼也好,就是没有一条鱼跑来咬钩。

    “啊,动了动了,我的动了”旁边二丫奶声奶气的喊叫了起来。同时手里细细的鱼竿被她猛的提了起来,唰,一条小鱼被拉出了水面。接着,哗啦一下又落回了水里,跟着二丫的尖叫声穿透了武元庆的耳膜。

    急忙扭头看去,就看到一个侍卫已经站到了二丫的背后,正帮她往起提鱼竿呢。原来是小人儿,人小胳膊细没劲,把鱼提出水面的时候没劲了,支持不住,才让鱼又掉回水里的。

    虽然出了一点意外,可是小丫头的运气实在是好,当侍卫提起鱼竿的时候,那条鱼还挂在鱼钩上,竟然没有趁机逃脱。

    小丫头也不害怕,侍卫刚从鱼钩上把鱼取下来,她就一把抓了过去。然后噔噔噔的跑到哥哥姐姐面前,高高的举起小胳膊,显摆的让看她手上的鱼,得意的炫耀“姐姐,你看,这是人家钓的鱼哦”“二哥,你看,这是人家钓的鱼哦”“大哥,你看,这是人家钓的鱼哦”。同样的话,小丫头换了称呼说了三遍。说话的时候,粉嫩的小脸通红,微微喘着气,激动的不得了。

    “二丫真厉害,比哥哥都要厉害哦”武元庆笑着摸着小丫头微黄的头发夸到,夸得小丫头嘻嘻笑个不停,靠着哥哥的胳膊扭来扭去的。不知道是在撒娇还是故意影响哥哥钓鱼。

    夸完了二丫,大丫也不能落下,武元庆又赶紧鼓励了大丫一番,说大丫你肯定也能钓到鱼,而且还是很大的鱼。

    武元庆的鼓励很见效果,不大会,大丫真的就钓起来一条半尺长的鲤鱼。接着弟弟武元爽也开张了。人家三人你一条我一条的钓的不亦乐乎,而反观武元庆这边,依然冷冷清清,安安静静,鱼漂就像扎根在那里一样,一动不动。

    运气不好,武元庆只能这么对自己说,他也绝了一展身手的想法。干脆把小木凳往后移了移,自己靠在身后的柳树上有一下没一下的吃着炒豆子,没一会眼睛就慢慢地眯了起来,开始打盹了。

    春天人容易犯困、疲乏、头昏欲睡谓之为春空。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的人都很讨厌春困的感觉。武元庆上学的时候一到春天就非常容易犯困打瞌睡,然后老师的粉笔头,黑板擦就会扔到他的头上,让他狼狈不堪,在心仪的女同学面前颜面尽失。

    现在的他自然不需要担心上学上班的问题,春困自然不再是问题。反而觉得这种状态很有感觉。

    “酣睡固不可少,小憩也别有风味“朱自清先生深的其中三味。

    距离武元庆一里多地的一处河边凉亭,一场诗会正在上演。

    十几位风度翩翩的公子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比着诗作,旁边坐着六七位官宦世家的小姐,不时娇声道个好。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防不像后世的明清那么严厉。这种情况要是搁在程朱理学主宰的明清时期,这些官家小姐就都可以拿去浸猪笼了。

    这时一个下人摸样的人匆匆跑到凉亭,附耳对其中的一个公子耳语了几句,就见公子脸色一沉,接着一抹喜色浮上脸颊。

    “诸位世兄,方才听家仆说应公国府的小公爷武元庆正带着弟弟妹妹在不远处垂钓游玩,我们不如过去拜访一下,顺便也和小公爷交流一下诗作可好?”很明显,说话的公子很有身份,他说完后,没有一个人反对,纷纷点头称好。武元庆如果在这里的话,就会发现这个这个年轻公子正是被他揍过的太原王家的那个王伦。

    “小妹,你们要不要一起过来,凑个热闹啊”年轻公子转向坐在一旁的官家小姐们,高声问其中最俏丽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