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又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吗?
武元庆的心情瞬间变得低落了许多。
;
第五章 君子远庖厨正解()
青春无敌美少女王姑娘叫王子瑜,王家前任族长的千金,现任族长的亲侄女。父亲王通,字仲淹。是一个很有才的人,虽然没有做什么高官,但是非常有学问,是很有名的学问家,私人教育家。
晚饭后,武元庆的人很快就打听到了王姑娘的信息。
武元庆没想到王姑娘竟然是王家的直系,老爹竟然是前任族长。现任族长是她叔叔。
穿越前,他自己就是姓王的,也算是王家的旁支,还专门查过王家的族谱。王通这个人武元庆有印象。不过不是因为他的学问,而是因为他的学生和他的孙子。
作为私人教育家,王通教出的弟子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薛收、温彦博、杜淹等人。薛收是秦王府18学士,温彦博、杜淹更是后来的宰相。他的弟弟王绩,是诗人,还是山水田园诗的先驱者,他没出世的孙子更是有名。是那个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是那个初唐四杰之首,一字千金的王勃。
王姑娘作为自己的良配之一,那是极好的,可是怎么才能和王姑娘拉近关系呢。武元庆可不想直接让人上门提亲,那样太直接,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就成亲,武元庆还是有点接受不了的。
想办法想的头痛,一直到迷迷糊糊睡着,也没有想出个头绪来。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等武元庆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太阳都晒屁股了。
这个世界没有手机玩,没有看,武元庆找不到可以赖在床上不起的理由,无奈,只能强打精神披上衣服下地。
原本准备自己穿衣服的,可惜试了下武元庆才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穿衣服。要说自己是穿越来的不会穿也就算了,可是这个身体之前的主人,那个武元庆竟然也不会穿衣服,从小到大竟然都是让人伺候着穿衣服的。
哎,万恶的封建官二代。不过,我喜欢。
“紫鹃,快点进来,少爷我要起床穿衣了”。发现自己不能胜任穿衣服的重任后,武元庆只能喊丫鬟紫鹃进来帮忙。
紫鹃是武元庆的贴身丫鬟,从小就被买来伺候武元庆了,所以,虽然身体里早已换了一个灵魂,武元庆还是很快就适应了让人伺候穿衣服这件事。
紫鹃15岁了,虽然不大,但是身体也已经开始发育的有了凹凸感,小丫鬟人长得也漂亮,小脸白里透着红,很是可爱。
作为万恶的官二代,不调戏丫鬟,呵呵,那怎么可以。紫鹃帮着穿衣服的时候,武元庆就一直逗她,说些很有内涵的小笑话,别看紫鹃年纪不大,但是这时候的人,都很早熟的,要知道,十二三岁成亲的都比比皆是。所以,别看武元庆的笑话内涵深厚,小丫鬟紫鹃还大都能听懂。听懂了就会害羞,一害羞小脸更红了。穿衣服的手抖动的不成样子,好像下一秒少爷就会对她怎么样一般。
武元庆自然不会对紫鹃下手,不是说看不上,关键是觉得紫鹃太小了,才十五岁的年纪,搁在前世还是一个上初中的孩子。虽然前世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偷偷摸摸用笨拙的手探索过女同学身上的神秘地带,可那时候不是还小嘛。现在武元庆自然没有那么禽兽,有着前世普世道德观的他,可办不出这种事来。
穿好衣服,等紫鹃打来水洗了脸,用嫩绿的柳枝就着青盐随便刷了刷牙,早饭的问题再次摆在了武元庆的面前。
来到唐朝一天的时间了,其他问题武元庆觉得自己都还能凑合,可唯独两样事情,武元庆觉得自己实在是没办法继续忍受下去了。一个是上厕所擦屁股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吃饭的问题。虽然把吃饭和上厕所摆在一起相提并论有点恶心,但这的的确确就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这时候的人,上厕所是不用纸的,因为这时候的纸张还是稀罕物,都是用的厕筹,也就是一个竹片子或者木板刮,这玩意能刮干净才怪,而且还容易得痔疮。武家,当朝国公府,家大业大,有钱,主人家自然是不需要用厕筹的,用的都是麻布或者锦缎。但是这东西说实话,也不好用,尤其是用惯了卫生纸的武元庆,更是不喜欢锦缎滑不留手的。厕纸的问题,武元庆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不过这个需要时间准备,可以往后延一下。
至于吃的,自然都是顶级的,但是就是这顶级的吃,武元庆是最最接受不了的。不是说吃的东西不好,羊肉,鹿肉等等,都是前世他不常吃或者根本就没吃过的东西,可是就是这些顶级的食材,不会做,那也都是白搭啊。
这年月吃的东西不是煮的就是烤的。炒菜那是根本就没有,关键是就连这煮和烤也没能弄好。前世,武元庆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虽然没钱,吃不起什么太好的东西,但是一般的家常菜还是可以品尝得到的。作为宅男,喜欢看各种书籍,烹饪的书籍自然也是比较有研究的,而且他也喜欢自己动手做,算不上大厨,但也算是一个厨艺很出色的男人。
看看天色快中午了,早饭干脆不吃了,午饭嘛,武元庆决定自个做。
大少爷要亲自下厨,这个消息在武元庆闯进厨房不一会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府里。
“什么,你说元庆到厨房要自己做菜?”杨氏听到丫鬟的禀报,一脸诧异的问道。
丫鬟紫鹃一脸为难,回到“是的夫人,大少爷嫌弃饭菜不合胃口,说要亲自下厨做一顿美味给您和少爷小姐尝尝“。
杨氏差点没有晕过去,这个前任生的儿子,她实在是太了解了,不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吧,那也相差不多。别说做饭了,他能认识厨房里的那些东西,不要把糖当做盐就要谢天谢地了。不行,自己不能让他这么胡来,不说能不能做好,他的身份也不该去干这个事情。做饭那是下人的事情,这要是传出去,应国公家的小公爷到厨房做饭,是要被别人笑话死的。
杨氏领着丫鬟赶到厨房,后边还跟着准备看热闹的大丫二丫,两个小萝莉,要好好看看大哥是怎么做好吃的的。
杨氏进到厨房的时候,武元庆正在教厨娘怎么选肉,怎么切丝。这时候的猪肉都是普通人才会吃,有点地位的人都嫌弃其腥臊,把它当做下等食材。普通人能吃上肉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不会对猪肉有太多的了解,武家的厨娘自然也不了解。
猪肉不同的部位,烹调时有不同吃法,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选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
”元庆,你怎么能到厨房这种地方来呢,这不是你该干的事情,要是他们做的饭菜不合口味,为娘让管家重新找更好的厨娘,一定要你有可口的饭菜吃“杨氏面色不愉,但还是温言相劝。历来后妈就不好当,管教的严了,大家会说后妈苛待孩子。管教的松了,大家又会说,后妈不关心孩子,没有尽到教育的职责,反正错的总是后妈。现在杨氏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后妈,实在是太憋屈了。
”大哥,你要听娘的话哦,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进厨房的人不是君子呢“武大丫脆生生的声音从杨氏后边传来。
武元庆没想到,武大丫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是个爱学习的娃,可惜还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是这么理解,也怪不得武大丫。他正想卖弄下,给武大丫讲一下这句话的原意,没想到杨氏已经抢先开口了。
杨氏抬手轻轻拍了一下大丫的额头,没好气的说道”让你跟着先生好好读书,你就是这么读书的啊,孟夫子好好的话,竟然让你曲解成这样“。
大丫缩着脖子吐了吐舌头,小声道”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了,《君子远庖厨》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原句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也。是齐宣王在问孟子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春秋时代的看法。孟子回答这个问题时候说了一件齐宣王关于用没见到的羊去顶替见到的牛去祭祀的事情。说齐宣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的,这里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不是说君子不能进厨房,更不能理解成进厨房的就不是君子,明白了吗”?杨氏说完,看了看武大丫,武二丫,又看了看武元庆。
“明白了,娘亲”兄妹三个赶忙点头。
“娘亲真是博学,妹妹们的课业哪里需要请先生嘛,有娘亲教就足够了“武元庆拍马屁道。
杨氏很受用,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不过武元庆做饭的事情她可还没忘呢“虽然大丫说的君子远庖厨的理解是不对的,但元庆你是公国府的大少爷,做饭这种事情也不是你该干的,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我下厨是为了给娘和弟弟妹妹们做点好吃的,是孝敬母亲和友爱弟妹的好事情,他们有什么理由可笑话的”武元庆撇撇嘴说道。虽然下厨这件事主要是他自己想吃,不过找的理由倒是很高大上的。不过武元庆这么说也没错,他本来也存着让杨氏和弟弟妹妹尝尝后世美食的想法的,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信了。
听武元庆这么说,杨氏也没了反对的理由,心底还很高兴,自己这个继子一直对自己都不很亲,对两个妹妹也有点冷淡,没想到病了一场后,竟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得,不但对妹妹好了很多,和自己也亲近了许多,叫的这声娘亲也真心实意了许多,而且还想要下厨做饭了,这可比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强了很多,以后对他爹武士彠也能有个交代了。
心底虽然不很看好继子的初次下厨,但杨氏还是有点小期盼的。君子远庖厨
;
第六章 后世美食贞观首秀()
杨氏走了,带着满满的期盼走了。大丫二丫留了下来,带着对美食的无限期盼,留了下来。
如今没有辣椒,很多经典菜式,比如水煮肉片,酸菜鱼,鱼香肉丝等等都没法做出该有的味道。不过糖醋系列的还是可以的。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丸子等等也是武元庆很钟爱的菜肴。
武元庆第一道菜做的就是糖醋里脊,算是他的最爱,自然要排在首位。
选用最好的里脊肉,斜切成粗条状,放入碗中,加入蛋清,盐,胡椒粉,,然后又放了一点三勒浆抓匀放到一旁腌制。本来应该是放料酒的,可这时候哪有什么料酒,连高度白都没有,无奈武元庆只能用这时候贵族们常喝的三勒浆来代替。据说这三勒浆是用三种浆果发酵酿制而成的,度数不很高,大概三十多度的样子,当料酒也不知道行不行,只能凑合着试试。
将醋、糖、三勒浆、盐,少许水和淀粉混合成调味汁儿备用。将面粉和生粉混合,倒入适量水调成粉浆,倒入腌制的差不多的肉中,抓匀。
倒油入锅,烧至六成热,将肉条放入,小火炸一分钟左右捞出把油沥出。把油继续加热,到了八成热的时候,倒入肉条复炸片刻至金黄色酥脆后,捞出沥油。
锅中留少许底油加热,爆香葱蒜末,加入调好的糖醋汁煮至浓稠,下入炸好的里脊条快速翻炒,迅速倒入白芝麻翻匀,倒出装盘,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新鲜出锅了。
随着糖醋里脊出锅,芝麻的香气混合着里脊上糖醋的酸甜味开始在厨房扩散蔓延,留在厨房里的人都开始不自禁的吞咽起了口水。
吞咽声音最大的是两个小萝莉,大丫二丫,两个小家伙眼睛睁的老大,圆溜溜冒着亮光,眨都不眨的盯着盘子里没见过的吃食。这东西实在是太香了。
“大丫二丫,来尝尝哥哥的手艺”武元庆用筷子夹起一大根里脊肉,笑着对两个看傻了眼的小萝莉晃了晃“二丫最小,二丫先来”。
武二丫小萝莉张着嘴就要去咬,大丫一把拉住妹妹,说道“娘亲还没有吃呢,应该先给娘亲”。
武二丫虽然非常舍不得眼前的美味,但听了姐姐的话,还是奶声奶气说道“对,要娘亲先吃”。嘴上说着,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大哥筷子上的肉不放。
武元庆觉得自己好丢人,竟然被两个妹妹比下去了。杨氏这个娘亲教的两个妹妹真有礼貌。不亏是弘农杨氏女。
“既然这样,你们快给娘亲拿过去,让娘亲先尝尝,你们也能一起尝尝,看看哥哥做的好不好吃,好吃的话,哥哥就教给厨娘,以后让她经常给你们做”武元庆笑着对不停咽口水的两个小丫头说道。
看着丫鬟带着两个妹妹去找娘亲,武元庆也领着对他满眼崇拜的厨娘开始了其他美食的制作。
糖醋排骨,糖醋丸子,糖醋鲤鱼,连着又是三道糖醋系的美味。厨娘说鲤鱼是不能吃的,因为现在唐朝李是国姓,鲤同音李。听厨娘这么一说,武元庆想起前世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姓李的一些故事。
因为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这个禁忌还算是比较高雅的,还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
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什么?李虎。所以,老虎当然是不许吃的,当然一般也吃不着。这还不算,还不许人说“虎”字,得用别的字代替。哪个字呢?马。这个“马”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过去咱们都常用的物件——马桶。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马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一直以来不叫“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于要避讳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马子了。再到了后来,这物件又改叫马桶。那时候,看到这两个故事,武元庆差点笑喷了。鲤鱼的事情就不说了,关于虎子变马子的事情,尤为可笑,那时候泡妞又叫泡马子,如果大家知道马子以前指的是马桶的话,那些男男女女还不都疯了啊。男的肯定不愿自己泡妞泡成了马桶,女的更是不愿意自己变成马桶,成为别人解手的工具。
姓李的实在是太霸道了,都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了。
厨娘的话虽然让武元庆想起了这个故事,不过武元庆可不打算遵守。他可不想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避讳就让自己损失一道美味。再说,这是在自己家里,自己不说,下人们也不会乱说。就算下人们乱说,或者府里有皇帝的眼线,难不成皇帝还会因为一道糖醋鲤鱼把自己家怎么样不成。这时候,都不让宰杀耕牛的,不还是有很多高官显贵家里经常吃牛肉吗。
李世民可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怎么会这么闲,就算他这么闲,自己现在有玉米,土豆,南瓜这些高产作物作为大杀器,也不用担心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小忌讳。
所以糖醋鲤鱼武元庆做的是毫无心理负担。话说,既然不让吃鲤鱼,为什么厨房会有几尾鲤鱼的存在呢。面对武元庆的不解,厨娘吭吭哧哧了半天,才涨红着脸说是管家喜欢吃鲤鱼,这些鲤鱼都是管家偷偷买来让给他做着吃的。
说完,厨娘一脸担忧的恳求的看着武元庆,生怕武元庆责罚她,也怕武元庆和管家说了,管家找她麻烦。
武元庆没想到原来是管家喜欢吃鲤鱼,他自己就做着鲤鱼吃呢,自然不会怪罪管家,更别说管家跟着父亲武士彠几十年了,对武家也是忠心耿耿。说起来,自己这还是沾了管家的光才有了鲤鱼吃的。嗯,一会让厨娘给管家也做一道糖醋鲤鱼,算是对他的犒赏。
三道糖醋系列的美食之后,武元庆又做了一道蒜薹炒肉丝,一道干菜扣肉,一道回锅肉,一道红烧肉,和一道东坡肘子,然后又做了一道醪糟鸡蛋汤,加上之前的糖醋里脊,九道菜一道汤,一共十道。
前世武元庆家里,逢年过节团聚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做十道菜,取得十全十美的意思。前世的习惯武元庆自然而然的带到了唐朝。更何况现在自己的家世也没必要扣扣索索的过日子。十道菜取个好意头挺好的。就算自己一家吃不完,也可以分给丫鬟等其他人吃。
这倒不是说武元庆觉得丫鬟等人,就只能吃自己吃剩下的东西,他没有看不起丫鬟等下人的意思。有着前世灵魂的武元庆不觉得吃剩菜有什么,那时候吃酒席,去晚了,吃剩菜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没有洁癖,对于和别人一个盘里吃菜没有一点心理阴影,这是个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的习惯。
前世,他从小是跟着奶奶一起住的,因为妹妹的出生。他奶奶是四川人,喜欢吃米饭,他也喜欢吃米饭,他妈妈是山西人,喜欢吃面,小时候的他死活都不愿意吃面,所以打小就是和奶奶一块吃饭。老人们没那么多讲究,觉得什么好吃,就从自己碗里夹到疼爱的孙子碗里。他呢,有的时候干脆直接就就着奶奶的碗吃饭,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就算后来奶奶年纪大了,生病了,姑姑,爸爸等人都不让他进奶奶的屋里,说怕传染,他也毫不在意,他是这么和爸爸,姑姑们说的,既然医生都没说是传染病,只是说气管炎,奶奶气管炎从我还没出生就有了,这么多年了都没事,现在又怎么会有事呢。
所以那时候,爸爸和姑姑们虽然都不让他和奶奶一起吃饭,但他却依然我行我素,看到奶奶碗里有什么自己自己喜欢吃的,就用筷子夹着吃,自己有什么吃的觉得奶奶喜欢吃,也会夹给奶奶吃。而每次他夹奶奶碗里的东西吃的时候,虽然奶奶都说不要吃她的,怕不干净,但奶奶脸上的笑容却总会多很多。这是他和奶奶独有的温馨,奶奶也总是还是自己的大孙子和自己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