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相-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孟表情严肃,又拱手说道:“主公踟蹰不前乃是兵家大忌,既然主公已决定成就大业,就绝不可有丝毫动摇,况且今日主公接见梁平老一事,恐怕也会引来一些麻烦的。”

    苻江一听顿时大惊,忙问道:“先生,难道梁平老是假意试探与本王?”

    云孟摇摇头说道:“非也,梁平老的却是真心拥戴主公,云某担心会另有他事。”

    苻江的反复是云孟之前没有想到的,不过也许这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一切进展得太过顺利,云孟却是感到心里不太踏实,反复思量一切,自己应该都已计划得很周详,也应该是做到了滴水不漏。云孟摇头苦笑,心想“没想到自己未到而立之年却已这般老气横秋了。”

    梁平老走的第二日傍晚,苻江与云孟正在桃园之中闲聊,王府下人急匆匆的来报,说是太尉李威命人给苻江送来一封密信,苻江接过密信,将信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凝重,又将密信递给云孟,云孟看了几眼便明白了,密信不长只有短短几句,李威告诉苻江,他收到消息可能有人将对苻江不利,要苻江造作防备,至于具体情况李威信中却没有说。苻江又很着急的样子,压低声音问道:“先生,难道是走漏了什么消息?”

    云孟想了想后答道:“也不一定,毕竟我们行事低调,真正知情之人也都是主公心腹,不可能有消息走漏。估计是这几日有个别大臣来拜见主公,让一些人产生的了联想,想要加害主公。”

    苻江有急切地问道:“先生,会不会是王兄有所察觉了?”

    云孟又摇了摇头,答道:“绝不可能是陛下,以陛下的脾气别说是掌握了蛛丝马迹,就是捕风捉影,也不会到现在还让主公能够安坐于此啊。”

    苻江听后倒是放了几分心,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树大招风,暗箭难防啊!”

    云孟却笑着说道:“主公,不必担忧,不管是谁,只要他没有真凭实据,我们就不怕他。”

    苻江点了点说道:“有先生在,本王自是心中安稳。不过,李威要本王早作防范,却是要如何防范啊?”

    云孟又思考了片刻说道:“主公什么也不要做,做了反而会给人以主公心虚的信号,如今王府上下还要与平常一样,在下估计新的消息不久就会传来。”(。)

第六十八章 横生枝节(二)() 
云孟估计的果然没错,转日苻江就心事重重来寻云孟,身后还跟着太尉李威。苻江一见云孟便火急火燎的说道:“先生,出事了,出事了!”再看李威也是脸色铁青,双眉紧锁。

    云孟请二人先坐下,问道:“是不是与昨日之事有关?”

    苻江点了点头,对李威说道:“还是亚父您说吧。”

    云孟又看向李威,问道:“太尉是不是有人传出谣言,说殿下有不臣之心?”

    李威一听顿时眼睛瞪得大大的,问道:“这,这先生如何知道的?”

    云孟摇摇头说道:“云孟并未知晓,只是看太尉的表情,又联系昨日的密信推算出来,定是有人在传播不利于殿下的消息,否则的话现在来的就不可能是太尉,而是皇帝的禁军了。”

    李威狠狠地跺了一下脚,骂道:“这帮贼子,此等招数都想得出来,就是想利用天子多疑这一点,来加害殿下。”原来,从昨日夜里开始,长安城中就传出一首歌谣“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暗讽苻长无道,本来仅从一首歌谣也关联不到苻江。

    “可是,今日一早太史令康全便进宫面见陛下,据老夫在宫内耳目传出来的消息说,康全禀报陛下其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黯淡,而紫微星东方有一贼星却异常明亮,康全提醒陛下‘将有陛下亲近之人,谋害天子,而此人就在陛下之东’。而东海王正好就住在长安城东,又是陛下王弟,康全其意不是就是在指殿下吗?”李威又说道。

    云孟听后说道:“好一个借刀杀人之计啊!”

    “是啊,康全仅仅也就是参与,此事幕后之人的目的就是借天子之手来剪除对手,好令其独大。”李威也附和说道。

    苻江忧心忡忡的说道:“更糟的是,刚才宫里传出话来,说是陛下命一些亲王和朝中重臣明日一早在养心殿议事。恐怕是与此事有关。先生,您可要为本王想个脱身之法啊,否则明日恐怕苻江就出不了宫了。”

    云孟点点头,说道:“主公不必着急。容在下想想。”云孟又问李威:“太尉能否查出这幕后之人是谁吗?”

    李威答道:“根本不用去查,满朝之中只有太师鱼樽有此野心,鱼樽乃是先帝托孤六臣之一,其势力不仅是在朝中,也遍布各州府。据说其早就不满足于太师之位。在一些场合中也曾流露出以其之功应该受九锡之礼。加之前一阵子有传闻说,先帝在临终之即既委以鱼樽辅政之任,又暗中谓陛下‘鱼樽恃大,若不从汝命,宜渐除之。’虽是传闻,但被鱼樽得知后,直接称病在家,不再过问朝政。”

    “而且,此人素来就与本王不和,朝堂之上只要本王赞成的。他偏偏就要反对,而只要本王反对的,他偏偏又赞同,时常争论的是不欢而散。”苻江在一旁补充说道。

    李威点了点头,又说道:“很可能是鱼樽察觉近来一些朝中元老重臣也转了风向,故而把矛头指向殿下,想借刀杀人,为其清除障碍。”

    云孟听完苻江与李威之言后,先是沉默不语,又起身在地上来回踱步。口中低喃着:“鱼樽,鱼樽,鱼。”突然云孟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转身来到桌案近前。在纸张上刷刷点点写下几行字,又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将纸张递给太尉李威,李威看了纸上之字后倒吸了口冷气。

    苻江也凑过来一看,也是一惊,苻江问道:“先生,这。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云孟笑了笑说道:“主公请放心,一切尽在云某掌握,明日议事主公不论风吹浪打,只要表现镇定,便可无恙。”

    云孟又对李威说道:”太尉明日您还需按照云某这般计划行事,鱼樽想要借刀杀人,那咱们便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第二日,养心殿中死一般的寂静,在场的大臣们每个人都能听得到自己“嘭嘭”的紧张的心跳声。苻长一脸阴沉的盯着下面的众人,独眼还不时的微张微眯,仿佛是又要大开杀戒前的预兆。又过了好大一会儿,苻长见还是没有人吱声,便说道:“你们都是朝中重臣,总不能让朕白养着尔等吧,倒是说说对这首民谣和天之异象有何看法啊?”

    “老臣有些看法想讲。”这时一个白发老臣跪地叩首说道。

    苻长一看原来是光禄大夫强汪,便说道:”原来是汪卿啊,有何话但讲无妨。”

    汪强谢恩后接着说道:“老臣以为民谣也好,天象也罢,毕竟都是些不实之事,仅以此便说有人有不臣之心,未免太过牵强。故而老臣还请陛下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

    “汪大人之意臣不敢苟同。”汪强话音刚落就又有大臣出班奏道。

    苻长看了看,原来是康全,便点了点头,问道:“爱卿有何想法啊?”

    康全叩首道:“陛下,如今先有歌谣,有后异象,分明就是上天的指示,如何能坐视不理呢?臣请陛下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应该依天象所指查出这个不臣之人。”苻长赞同的点了点头。

    “康大人之言臣完全赞同。”又有一人奏道,苻长一看原来是太尉李威。

    李威不比寻常,苻长还是很客气的,苻长面带笑意的问道:“哦,李太尉也赞同康卿之言,好好好,说来听听。”

    李威于是说道:“如今长安城中暗流涌动,谁知会有多少宵小之徒蠢蠢欲动,如今既然天意已有所指,陛下就应该当机立断,宁可错杀,也不可枉过,又可以儆效尤。”

    “嗯!太尉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苻长点头说道。李威的这番话却十分出乎康全的意料,原本以为今日满朝文武都会阻拦皇帝清查此事,从而保着苻江,这样反而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却没想到会是这样。这与当初他与鱼樽商量的情况可是有些大相径庭。

    “老臣也有些话想禀报陛下。”这时又有一人出班奏道。

    苻长再看,原来是御史中丞梁平老,苻长心想:“真是怪了,平日里你们这帮老臣,要么就是沉默不语,要么就是装傻充愣,怎么今日全都跃跃欲试起来。”不过苻长也没多想,问道:“梁爱卿又有何本要奏啊?”

    梁平老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说道:“先前的那首歌谣老臣也是有所耳闻,当时确实也没太在意。可今日在进宫的路上,老臣在车中,又听到有孩童吟唱着另一首歌谣,只是这首歌谣之词更加触目,老臣不敢怠慢,于是便用随着携带的纸笔将歌谣之词记录了下来,还请陛下过目。”说着双手就往上递。

    苻长一听,心想“什么?又有歌谣,还更加触目。”于是便说道:“梁卿,你就在大殿之上将那歌谣念出来。”(。)

第六十九章 横生枝节(三)() 
秦帝苻长命梁平老在大殿之上将歌谣念出来。梁平老遵旨,然后念道:“东海大鱼变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梁平老念完后,苻长又有命人将纸张拿来,自己又仔细看了几遍。“啪”的一声一拍桌案,说道:“好啊,真分明就是要挑衅与朕啊!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苻江一看时候差不多了,也应该按照云孟教给自己的去做了,于是从人群中出列,高声说道:“陛下,臣弟有话要说。”

    苻长看到是王弟苻江,心中还有些记恨上次吕略阳府中那次不悦之事,便鼻子一哼,问道:“王弟你若是与众位爱卿的意见相左便就不要再讲了,朕心意已决一定要彻查逆党。”

    苻江对着苻长躬身施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弟绝不是反对清查叛党,而是完完全全赞成各位大人之主张。”

    苻长一听苻江这么说,也是一愣,心想“你平日里不是与那死鬼苻眉走的很近乎吗?你不也是很反对朕绞杀乱党吗?为何今日变了个样子?哼,估计是见到如今朕推倒了苻眉,你也学那吕略阳老头的样子转了风头。”于是面露疑惑问道:“王弟这么做与你平常做派大不相同啊,能告诉朕这是为何吗?”

    苻江听苻长这么一问,心中暗暗佩服云孟“先生真是太高了,昨日便料到陛下会对我有所质疑,让我一定要镇定。”于是苻江又一拱手,表情严肃的说道:“陛下,正如刚才有些大人所言,如今长安城中真的是暗流涌动,不论是哪方势力都是对我大秦基业的威胁,尽管臣弟有些时候也觉得治国就应该广施仁德,也曾对陛下重典治国之策有过质疑,但这段时日以来的亲身感受,尤其是面对满城之中的各种谣言。便说明了现今长安城真的不太平,心怀叵测之人一定是大有人在,而对待这些人讲仁义道德是不行的,非常时期就应该用非常之法。此时臣弟也才深深感到陛下的良苦用心。不用重典治乱,如何能够得到太平,没有太平又哪里来的国泰民安?故而臣弟此时此刻绝对赞同陛下,而且臣弟愿意抛弃高床软枕,枕戈待旦护卫陛下于左右。”

    “好好好。王弟就是朕的王弟,果然深明大义,令朕深受感动。”苻长不住的点头说道。苻江此举康全更是没有想到,但他却能隐隐感觉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大对头,只可惜太师不在,眼前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苻长见众臣意见出奇的一致,很是满意,便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赞同朕彻底清算逆党,那么谁来讲讲如何才能挖出这个逆贼啊?”

    “陛下。臣有想法,不知当不当讲?”康全一见来了机会便抢着说道。

    苻长问道:“康卿你专司天时、星历,又是你最先发现了京城中的异动,你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康全领旨奏道:“臣司职星历,既然天象已示,那贼星在紫微星东。梁大人抄录的歌谣中更是指向了城东,而且歌谣中还提到了东海之鱼,这是否是有所指呢?”康全故意拉长了尾音,又偷偷看向苻江。康全哪里知道苻江身后早有高人指点,又哪里能在此时露出马脚。

    苻江一拱手说道:“陛下。臣弟也赞同康太史之言,既然已有暗示,为何我们不循迹而行呢?”

    苻长点了点头,说道:“王弟言之有理。众卿家都来讲讲有何想法?”

    康全又说道:“陛下,这歌谣中‘东海之鱼’好像有些深意啊?”康全的意思是想将苻长的注意力往东海王身上引,他哪里知道苻长此时脑子里正在想着前几日做得一个梦,梦中苻长见到一条巨鱼正在大口食蒲,梦醒后苻长便觉得不详,此刻歌谣之中又有东海之鱼。更加深了对这条“鱼”的印象。

    李威等人何等聪明,再加上早有准备,见康全有祸水东引之意。又见苻长似乎若有所思,便由李威见缝插陈奏道:“陛下,康太史提醒的极对,这鱼儿化龙不就是说逆贼欲威胁主上取而代之吗?”

    “啪”苻长气的一拍书案,大骂道:“一条死鱼却要食蒲,还想化龙,简直是痴心妄想。”众臣见苻长发怒,都纷纷跪下。

    李威拱手问道:“陛下息怒,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方才口中说什么‘鱼食蒲’是何意啊?”

    苻长怒哼的一声,然后就将自己所梦之事讲了一遍。李威一听心中暗暗大喜,心想“云先生要我因势利导,将嫌疑引向鱼樽,这下倒好,有了这‘大鱼食蒲’真是天助殿下也。”于是李威一脸惊异之色的说道:“陛下可知‘鱼食蒲’是为何意啊?”

    苻长一见李威如此表情也是诧然,忙问道:“究竟何意,太尉快讲。”

    李威脸色惨白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苻’又可读‘蒲’,‘鱼食蒲’不就是暗指‘鱼’要灭‘苻’吗?”李威这一句话就如同炸雷一般,养心殿内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当然这里有人是再配合李威造势,可也有人却是真的着急,康全便是其中一个。

    再看苻长,听了李威之言,又想了想“可不是吗?真是老天在警示与朕啊!”,自言自语道“这‘鱼’是指何人啊?要是让朕抓住定要将其碎尸万段!”

    李威怕康全又出来搅局,忙说道:“陛下,眼下已然十分明显,陛下请想满朝之中这‘鱼’还有谁啊?”

    “鱼,你是说鱼樽?”苻长问道。

    李威点了点头,说道:“鱼太师有没有嫌疑,陛下亲自想想便知。”这哪里还用苻长再想啊,苻长恼羞成怒,一把便将身边书案掀翻,怒骂道:“好你个鱼樽,朕早就觉得你心怀不轨,先帝临终时还曾提醒与朕,让朕小心提防与你,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你有病是假,暗中谋反却是真的,多亏天不亡我,还几次警示与朕。好,既然如此,今日便是你鱼樽的末日。”于是苻长下旨命禁军连夜查抄太师府,鱼樽九族一律处死。而此时太史令康全早已吓得跪倒在地,体如筛糠,连大气都不敢再出,更别说为鱼樽求情了。(。)

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一)() 
东海王府之中,苻江正在向云孟描述今日养心殿中发生的一切,苻江抿了一口茶后说道:“先生神机妙算,好一个将计就计,使得康全毫无招架之力,根本无法应付。”

    云孟笑着说道:“主公过奖了,其实并非是云某一人之功,若是没有李太尉、梁大人等人的相互策应,尤其是主公在大殿之上如不能够表现得体、镇定自若,又如何能让局势扭转呢?”

    苻江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说得对,本王现在也真的是体会到了先生为何要我多多结交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了,没有众人的扶持,所谓大业又谈何容易。”

    云孟也深有体会的说道:“是啊,所谓‘独木不成林’便是此道理,主公能说出此等肺腑之言,也说明主公真的是日渐成熟了,云某也是深感欣慰。”

    苻江对着云孟一拱手,说道:“先生真是我苻江的良师益友,苻江可能过去还对先生的一些观点不太理解,如今经历这么一场心战下来,苻江真正感到了先生的高瞻远瞩,先生放心,今后有任何事苻江一定会与先生商量。先生的意见,苻江绝无二话。”

    云孟深受感动,对苻江起身下拜,苻江也忙起身搀扶云孟,云孟说道:“主公对云某的信任便是对云某最大的褒奖,云某愿为主公完成大业,开创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经历了一场不见刀剑的战争后,君臣二人的信任又近了一步,也为他们一生的友谊打下了基础。

    傍晚时分,宫中传来口谕,说是明日晚间皇帝将在养心殿设下酒宴,犒赏平叛有功之臣。苻江当即就将此消息告诉了云孟,云孟听后轻摇羽扇,微微一笑,说道:“东风已来,主公成就大业就在明晚。”

    苻江一脸茫然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云孟说道:“在下曾说过要为主公献上三计。而这三计又是环环相扣,前两计乃是铺垫准备之用,唯有这第三计却是需要等待时机,过早仓促出手则毫无胜算。过迟则消息走漏又会横生枝节,而恰巧此时正是昏君防备最弱之时,若是出手,一战必胜。”

    苻江听云孟这么说也是一脸兴奋,说道:“是啊。再拖下去谁知还会不会出来第二个、第三个鱼樽。不过,先生,毕竟皇宫之中戒备森严,酒宴之上任何人寸铁也不得带入,又该如何行事呢?”

    云孟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说得对,不过这一点云某也已有安排,主公可否记得我让李太尉搭救过何人吗?”

    苻江想了想,一拍脑门,笑道:“哎呀。我说当时本王问及先生缘故,先生为何只是笑而不答,原来是先生早就想到了今日的这一步啊。”

    云孟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细节都需好好算计,决不可有任何差错,否则稍有不慎都将前功尽弃,甚至是人头落地。主公,还请派出心腹,密请李威、吕略阳等人今夜务必到王府密商。”言罢,云孟又写下一张名单递给苻江。让苻江按名单去请。苻江也知事关极为重大,于是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深夜,东海王府密室之中,东海王苻江居中而坐。苻江左手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