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相-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笑道:“公子,你现在是不是也很想一同前去啊?”

    云孟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之心思,青遥你也是知道的。只可惜想归想,老师如今命我闭门思过,怎可能又让我一同前去呢?”

    青遥又笑了笑,伏在云孟耳边轻声说道:“公子,我还听说,家主因与殷先生有前嫌,极不愿去寿春。打算借故推脱,让徐宏代表他老人家去一趟,就不知道朝廷是否应允了。青遥想说的是,若是真是如此,公子何不去肯求家主,也好让他准了你与徐宏一同前去?”

    云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忙问道:“真有此事?”

    青遥点了点头。云孟想了想却又犯了难,说道:“只是现今我不得离开这屋子半步,如何去向老师述说?”

    青遥想了想说道:“公子,青遥倒是有个法子。公子不如给家主写一封信,青遥看看能否求于翁转交于家主。至于这信的内容却是要短小精悍,不可太过冗长,要让家主一眼便能看清公子的心意,还不能惹他老人家反感。”

    云孟点头道:“你这个办法是好,意思我也明白,只是如何才能又要简短,又能说动老师呢?”然后微闭双目,陷入思索之中。

    青遥等了云孟片刻,见云孟还在思考,便说道:“公子也不必太费心思,要依青遥只需两句话就可,关键是要让家主知道公子已然知错。”

    云孟将眼睁开,疑惑的问道:“什么,只要两句话就可?快些说来听听。”

    青遥清了清嗓子,说道:“公子只需亲笔写下‘纵有万般理由,一切皆怪云孟。云孟知错。’即可。”

    云孟还是疑惑,又问道:“这没头没尾的能有用吗?”

    青遥笑道:“公子,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公子且想一想,家主为何仅是让公子闭门思过,却未见有其他责罚。说明家主也非真的生气,只要公子能向家主表明诚意便足矣,至于其它解释之言,青遥就拜托于翁便是了。”

    云孟苦笑了一下,说道:“难道是我真的糊涂了吗?也罢,反正也想不出其他什么办法,就按青遥之法姑且一试。”

    于是云孟按照青遥说的,写下字条,又款上自己姓名,然后交给青遥。至于青遥拿着字条如何去找于翁此处自不再细表。

    云孟在房中等待,心中忐忑,也不知青遥之法是否可行?云孟几乎彻夜未眠,只等着天亮会有消息。听到鸡鸣三遍,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云孟心想:“老师习惯早起,现在于翁也应该在老师左右服侍着了,不知道于翁将那张字条交给老师没有?”可一直等到临近中午,仍是没有动静。

    就在云孟几近绝望之时,房门被人一下子推开,然后青遥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对云孟高喊道:“公子,好消息,好消息啊!”

    云孟一下子来了精神,一把拉住青遥,急切地问道:“可是老师应允了?”

    青遥点头答道:“正是,主人看了公子的字条,加之于翁又帮着美言了一番,家主最终同意了公子随徐宏同去的请求。”

    云孟顿时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长出了一口气,脸色也见好了些。青遥又说道:“公子,只是给你我准备的时间不多了,于翁告诉我说,徐宏今日下午就要出发,我等还得快些收拾一下。”

    云孟问道:“为何如此仓促啊?”青遥只是摇摇头,却没回答。

    于是主仆二人连午饭都没顾得上用,急急忙忙收拾了些应带之物。

    果然刚过午时,就有府中家丁前来传话,说是队伍即将启程,请公子移步到府外。云孟忙带着青遥跟随者家丁出了府门,见到府门之外已经停了数十辆大车,车上拿草席蒙着,看不到载着何物,不过估计也是些犒赏前方将士的酒食之类。

    徐宏穿着一身黑色盔甲,外罩黑色的斗篷站在车队旁边,正清点着货物,身后两队兵士,也尽是穿戴着黑盔黑甲,一个个表情严肃,如同泥塑一般。云孟心中暗自嘀咕“不是去前方犒军吗,却为何是如此阵势?”

    “公子,一切可都准备妥当了吗?”于翁的声音从云孟身后传来,云孟忙转过身,看到于翁正背着手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

    云孟走到于翁近前,躬身施礼说道:“老管家可好,多谢您在老师面前为云孟美言。”

    于翁微微一笑,说道:“公子不必多礼,老夫举手之劳而已。家主有话要老夫传与公子。”

    云孟一听老师有吩咐,忙又拱手道:“恩师有何吩咐,还请老管家告知。”

    于翁收回笑容,表情严肃的说道:“家主只有四个字告与公子,便是‘好自为之’。”

    云孟听到这四个字,虽有些惊诧,却也能明白桓原其中所指,又不能辩驳什么,于是对着将军府大门躬身拜了一拜。

    此时一切皆已准备停当,青遥告诉云孟队伍即要开拔,请云孟上车。于是云孟再次对于翁施礼,以作告别。

    寿春,位于建康西北,滨长淮,东依淝水,南有巨泽芍陂。自永嘉之乱以始,中原胡骑纵横,烧杀劫掠,汉族士民纷纷避乱南渡。晋廷迁都建康、偏安江左之后,淮南的寿春便成为南北对峙的要镇,屯驻重兵,修筑坚城。淮河上下千余里,地域辽阔,而寿春由于位置居中,水旱道路交汇,则成为了防守淮南的重心所在。

    寿春距建康路途并不遥远,仅七百余里,且有水路连通,云孟他们行进不紧不慢,中间走了一段水路,五日后便来到寿春。只是云孟发觉一路上徐宏很是奇怪,自始至终没有与云孟讲过一句话,即便有事也都是由其他人带话过来。有两次途中休息,云孟本想上前与其攀谈,徐宏却好像有预感似的远远躲开,于是云孟识趣便不再与其接触了。

    为了不惊扰寿春百姓,殷渊并未在城中驻扎,而是将十五万大军屯于寿春城外,远远望去,淮河南岸营寨相连,星罗棋布,甚是壮观。时值深冬,寿春虽不在北方,但南方冬季更是潮湿阴冷,冰冷入骨,又紧靠淮河,北风呜咽,河面虽仍未结冰,却也偶有流淩漂过。

    云孟下了马车,紧了紧棉袍,哈出一口白气,又搓了搓手,看了看这一片肃穆的天地,心中不由得一阵怆然。想想自己自幼飘零,孤苦无依,虽也是所谓壮志在胸,可到如今却是两手空空,一事无成,纵有满腹学问,又有何用呢?云孟正想的出神,一旁青遥轻轻地推了推云孟说道:“公子又在想些什么呢?这么冷的天气,快走吧,前面可就是大营了。”

第三十九章 寿春犒军(二)() 
云孟收回思绪,心中暗暗苦笑了,心说“我究竟这是怎么了,近些时日为何总是如此感伤?”回头又看看了看青遥,没有说话,也没再乘车,而是徒步朝大营方向走去。云孟、青遥二人走在队伍的最后,等到云孟走到大营辕门的时候,徐宏已经押着车队进了大营,辕门处却是有一人一直在等着云孟。此人满身的甲胄,单手扶着腰间宝剑,战袍不时随风舞动,正朝云孟这边张望着,云孟用手挡住迎面吹来的寒风,向前看去,见那人正是殷渊。云孟激动不已,顾不得寒冷,紧跑几步来到殷渊近前,拱手道:“兄长,多日不见一切可曾安好?”

    殷渊仰天大笑:“好、好,为兄一切皆好。为兄得知贤弟要来的消息,简直如冬日暖阳一般,这不,早早就在此等候贤弟了,一路上可好啊?”

    云孟也笑着答道:“多谢兄长挂念,小弟一切都好。小弟听说,兄长在前敌初战告捷,大败苻氏,于是专门随徐宏前来犒军,也好顺便看望看望兄长啊。”

    殷渊“咦”了一声又问道:“怎么,贤弟你那老师没有为难你吗?”

    云孟刚要开口,一旁青遥抢先说道:“殷先生您是不知,这次犒军本来是天子命家主来的,可是家主朝政实在繁多,无暇抽身,这不,家主就委托公子代表他老人家来了。”

    殷渊笑了一下,看了一眼青遥,又看向云孟反问道:“是吗?”

    云孟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殷渊又说道:“不过说来也是怪哉,这犒军的差事却是由荆州北府精锐来做,到好像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吧?”

    云孟根本不知道“北府兵”是何意思,本想询问殷渊,却听青遥又插言道:“还不是家主重视,担心会有闪失,故而才命徐宏来担此任啊。”

    殷渊这次没再吱声,只是看向青遥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

    云孟以为殷渊怪青遥失礼,便对青遥道:“青遥,兄长讲话哪里能如此无礼,还不向兄长赔罪。”

    青遥也觉语失,忙向殷渊赔礼道:“青遥一时兴奋过头,失了礼数,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殷渊一摆手笑道:“青遥哪里话来,你并非外人,何来的禁忌?无妨,无妨。”

    说着一把拉住云孟,二人并肩就往大营里面走,同时低声对云孟说道:“这青遥可是有些反常啊!”云孟表情微变,却也没再说什么。

    进入中军大帐,四周架着火盆,倒是暖和了很多。兄弟二人刚坐定。不一会儿,又有几人陪着徐宏说笑着也来到大帐,徐宏见到殷渊赶忙拱手抱拳道:“大将军,末将已将朝廷所赐犒赏三军之物与裴军师交割完毕,明细在此,请大将军查看。”

    殷渊笑道:“徐将军不必多礼,刚才天子谕旨你已代传,如今公务都已完结,就不必受这些礼数拘束,快快请坐。”

    又转身对云孟说道:“贤弟不是早就想要结识结识裴兄与杨通吗?今日正好,来来,为兄就与你们引荐引荐。”说着就将帐中一文一武二人唤到近前,为云孟介绍。

    云孟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对着二人拱手施礼,说道:“久闻我家兄长左右有一文一武两位贤才,可谓兄长之得力臂膀、羽翼也。今日有幸一见,二位气度、举止都绝非凡人,果然名不虚传,云孟此厢有礼了。”

    裴兴、杨通二人也是笑着还礼。裴兴首先说道:“殷大都督在扬州时便时常提起公子,大人称赞公子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还心系社稷,胸怀天下苍生。还说论才识、论悟性公子都在大人之上。裴某也是仰慕公子许久,今日得见实属裴某之幸也。”

    云孟笑道:“大人谬赞,云孟实不敢当啊。”

    杨通也说道:“杨通武夫,比不了军师能说会道,不过公子大才,在下确也是企慕公子久已。在下生平最佩服有学识之人,日后若有机会,公子定要不吝赐教啊。”

    云孟连连摆手道:“杨将军,赐教云某绝不敢当,你我年纪相仿,今后多有沟通、切磋倒是应该的。”众人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不大一会儿酒宴摆上,殷渊于是邀众人入席,又亲手一一给大家斟满了酒,然后起身端起酒杯,微笑着说道:“今日可谓好事双至,一有天子恩赐,二是云孟贤弟前来。来来,诸位请先满饮此杯”。

    殷渊话还未说完,就听有人说道:“请稍等。”众人诧然,都朝说话之人看去,讲话的原来是徐宏。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只有徐宏没有端起酒杯。

    殷渊慢慢放下酒杯,疑惑的问道:“徐将军有何事啊?”

    徐宏再次起身,对殷渊抱拳施礼道:“大将军,在下其实还有一件公务未办,适才各位交谈甚欢,末将没有机会插言,故而想在酒宴之前先将此事办了,诸位再把酒言欢,如何?”

    殷渊笑道:“原来如此,徐将军为何不早说呢?当然是正事要紧,徐将军有何吩咐尽管说吧。”殷渊朝左右众人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先坐下。然后又向徐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徐宏又抱了抱拳,继续说道:“还请大将军与诸位不要见怪,末将也只是奉命行事。”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公函,递给殷渊。又说道:“此乃吏部公函,是吏部于末将临行前托我转交给大将军的,还请大将军过目。”

    殷渊面带笑容,将公函打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变,本来嘴角的笑容瞬间凝固。又将公函看了一遍后,殷渊抬起头看向徐宏,问道:“这公函是何意啊?”

    徐宏面露不解之色,答道:“大将军为何如此?这公函内容末将并不知啊!”。

    再看殷渊狠狠地朝桌子上砸了一拳,震得桌上的酒壶险些倒了。其他众人也是一惊,一旁军师裴兴问道:“大都督,这是为何?莫非这公文”

    殷渊摇了摇头,又将公文递给裴兴。裴兴接过公函定睛一看,苦笑了一下,将公函往桌上轻轻一放,把眼一闭,不说话了。

    杨通却急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殷渊与裴兴都是如此表情?杨通绕过裴兴,从酒桌上将公函拿起,眼睛扫了一遍。顿时火就上来了,大骂道:“这是什么狗屁公函,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成心有意与我等作对吗?”然后恶狠狠地看向徐宏,右手不由自主的往腰间宝剑的剑柄上摸去。殷渊正好看到,忙喝道:“杨通,不得无礼!”这才没有将事态恶化。

    徐宏赶紧又抱拳说道:“大将军息怒,末将真的不知道这公函的内容。难道是出了什么状况?”

    云孟也赶紧说道:“兄长,这究竟是怎们了,刚才大家还是笑逐颜开,为何此时却是剑拔弩张了?”殷渊却不说话。

    要说,还是裴兴老道,看到场面变得异常紧张,挥了挥手笑道:“我说诸位这都是怎么了?难道裴某升了官,你们还都不高兴了吗?”

    裴兴又将杨通按着坐下,拱手对殷渊说道:“大都督,您乃是三军统帅,中军之主啊!您若是沉不住气,这兵马要是乱将起来,再让贼人钻了空子,那我等心血便就都白费了啊。”

    听了裴兴这几句话,殷渊头脑也顿时清醒了不少,胸中怒气也消了一半,看着裴兴说道:“裴兄,你与殷某乃是患难之交,你我可以说是肝胆相照,志同道合,若是说殷某是三军之主的话,裴兄就是这中军之魂啊。没有裴兄坐镇,哪里有各路大军配合默契,攻防有序的局面,如今大军初胜,朝廷却在此时将你调走,你说,这不是要釜底抽薪吗?”

    一边杨通插言道:“大都督说得对,裴军师若是不在了,军中主心骨可就没了。所有重担都将压在大都督一人身上,军师你就忍心吗?要依杨某,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都督偏不放军师走,若是吏部追问,就说前方战事吃紧,搪塞与他料也无妨。”

    裴兴对杨通道:“杨通,你这个法子万万行不通,你也知大都督如今的处境,搪塞朝廷对你我或许无碍,但对于大都督而言,岂不是又会给那些阴险之徒以口实了吗?这不是厝火积薪,令大都督身陷险境吗?”

    杨通一听哑然,只是长吁短叹。裴兴拍了拍杨通肩膀,又转身对殷渊说道:“大都督,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裴某而抗命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到底,我们都是大晋子民,天子之臣,哪里有不遵王命之理。再说,天子刚刚登基,大都督又是天子老臣,更应遵王命,以表忠心才是。”

    云孟直到这时才听明白了事情缘由,原来那封吏部公函,是封调走裴兴的调令。官吏调动本属正常,只是早也不调、晚也不调,偏偏在这大军北进的节骨眼上调走裴兴,的确有违常理。云孟又看向徐宏,心想“徐广达啊徐广达,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为何不在宣赏时拿出公函,却要选在大家的兴头上拿出,这不是有意搅局吗?莫非今日之事又与老师有关?”徐宏也注意到了云孟的目光,并不与其对视,而是将头低了下去。

    殷渊现在也冷静了许多,他何尝不知此番又是桓原等人的把戏,但当下除了隐忍又还能做什么,为今之计,只有先打败了来犯之敌,再调过头来与桓原好好较量一番,到时定要在世人面前,将他那伪善的面具给撕将下来。殷渊拉住裴兴的手说道:“裴兄之意殷某明白了,裴兄尽管放心赴任,大营之事不必挂念,殷某自有算计。”

    裴兴点头说道:“如此就好,大都督之能,裴某清楚也很放心。只要有大都督在,得胜之日指日可待。”然后又用眼神示意殷渊,“徐宏还在呢,人家毕竟是御使啊。”此时徐宏就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尴尬极了。

    殷渊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高声说道:“都怪殷某一时舍不得军师,情难自抑,出言无状,坏了礼数,倒是让徐将军见笑了。徐将军莫要见怪啊!”

    徐宏不笨,听到殷渊是在给自己台阶下,立刻陪笑说道:“哪里,哪里,大将军性情中人,爱惜自己属下,真情流露,末将羡慕才是,哪里能笑话呢。”殷渊也是仰头大笑,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于是众人又重新落座,酒宴继续,只不过因为裴兴即将离开,酒宴气氛也变得较为沉闷。

第四十章 寒江孤舟() 
也不知过了多久,云孟才从沉睡中醒来,睁开惺忪的双眼,发现眼前的光线十分昏暗,“看来天还未亮,却为何感到天旋地转,仿佛坐在了船上一般。好像昨日并没有饮太多酒啊,自己还想等酒席散了,好好地与兄长聊聊,没想到却醉到如此程度。还有,为何这大帐中这么寒冷,难道是火盆中的炭火灭了?”云孟觉得一切太乱,好些事情都想不起来了。

    “青遥,水。”云孟感到自己喉咙中火辣辣辣的,便轻声呼唤青遥,可是却无人应答。“估计是青遥一路上太过劳累,此时睡得太沉了吧。算了,还是自己起来去倒点水。”云孟心想,手中也开始慢慢的摸索着床榻的边缘。

    “不对啊,这里不像是军营大帐。这是什么地方?”云孟心中暗惊。因为云孟没摸几下,手掌就触碰到了类似墙壁的东西,另一边和身后也是一样,哪里有这样的营帐。云孟又使劲摇了摇头,并不非自己酒还未醒,而却是这个地方一直在左右晃动着。云孟一咕噜坐起身,又用力揉了揉双眼,借助昏暗的光线把这个地方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又侧耳仔细听了听,分明有水声。这回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营帐,而是一艘小舟的船舱。

    “来人,来人”云孟高声喊道,不一会儿一束光亮照了进来,刺得云孟赶紧将双眼闭上,待缓了片刻后,云孟又重新睁开眼,原来是船舱门前挡着的深色门帘被人从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