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虚扶了她,问:“这是什么?不是说太后的药不用再喝了吗?”

“这是药粥。”顾瑾之解释,“润肺滋补的。太后娘娘病了一年多,身子虽然有保养,终究亏损了些。民女做了些药膳……”

皇帝就点点头,夸她孝顺。

他转身离开了。

顾瑾之端着药粥,进了内殿。

太后神色有些恹恹的,坐在炕上打盹。

顾瑾之脚步放重。

太后娘娘听到脚步声,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看到是顾瑾之,她眼神先是一闪,继而笑起来。

顾瑾之就端了药粥上前,给她喝:“……味道可能差些,却是最滋补阴虚的。我已经把方子交给了成姑姑。我先做两日,教会了成姑姑。等我回家去了,成姑姑就每晚给您做。您睡前半个时辰吃了,吃上两个月,腿脚比年轻时还有力气……”

她还有两天就要出宫了。

虽然她没说什么,可太后看得出,她眉宇间洋溢着几分喜悦和期盼。

她很想走了。

太后心里委顿,不舍就涌上心头。

顾瑾之把药膳端到了太后手里。

暖暖的,药香四溢,吃到口中有点微苦,却也隐约透出几分清香。

太后一勺一勺慢慢喝粥,夸了句很好吃,然后和顾瑾之说话:“瑾之,你到哀家身边服侍这半个多月,哀家一直病着,也没问问你,家里兄弟姊妹几个,爹娘可好?”

顾瑾之就笑了笑。

那种笑容,温馨又甜蜜。

“家里都好。怕太后烦,就没提过。”顾瑾之笑着道。

“哀家不怕烦。哀家喜欢听瑾之说话。”太后笑着道,“你跟哀家说说你家里的事?有姐妹吗,小时候姊妹经常拌嘴吗?”

太后娘娘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小时候也是闹得不可开交,经常一点小事吵起来。

母亲不准她们姊妹失和,她们吵起来,少不得要挨顿骂。

那时候相互怨恨。

如今太后想起了,心里最温暖的,却是那时候……

“没有同胞姊妹,有几个堂姐。只是我六岁上,跟着祖父父母去了延陵府,跟堂姐们不得见面,拌嘴自是没有的。”顾瑾之声音徐徐,轻柔又温暖,感染着太后的心,“有两个弟弟。九岁的是庶弟,七岁的是胞弟。他们俩都生的弱些,不调皮,总爱围着我说话。”

太后听着,心绪被顾瑾之带动。目光里有了份怅然,似乎在回忆往事。

“……娘亲她最是疼我,当宝贝一样捧着。她性格又好强,万事护着我,我在家凡事都不操心的。”顾瑾之又道,“爹爹还在念书,他一直没考中进士。可他不是那埋头苦读的,经常借口出去玩几日,然后就带好吃的给我们……”

太后也被她说得噗嗤一声笑。

“延陵是乡下地方,规矩少。人情冷暖最是温馨快活的。”顾瑾之又笑着道,“我和爹娘只是上京送礼。等三堂兄成亲后,仍回延陵府去……”

太后眼眸不由一黯。

从顾瑾之的语态里。又观她平素为人,波澜不惊的小女子,有着岁月沉淀的安静和平和,不图荣华富贵,只求安逸自在。

倒很想太后现在的心情。

所以。顾瑾之的话,特别能引起太后的共鸣。太后觉得,顾瑾之勾勒的,就是太后如今最奢望的。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心态竟和一个看尽了繁华的太后相似呢?

太后心里大赞,同时又觉得难过。

她口口声声都在说。回延陵府去,回延陵府去……

要是知道回不去,她该多伤心啊?

要是知道即将要离开将她捧在掌心的父母。她又是如何的不舍?

太后一时间情绪低落,一碗粥勉强喝了大半碗,就放下了。

“你也去歇了吧,哀家要就寝了。”太后叹了口气。

顾瑾之道是,退了下去。

太后有点异常。而且肯定跟她有关。

顾瑾之心头有疑惑闪过。

她想了想到底哪里不对劲,然后明白过来:皇帝来请安之后。和太后在内殿说了半晌的话,太后就有点情绪失常。

天家的事,顾瑾之不想妄加猜测。

她回到自己的偏殿,洗漱一番就睡了。

那边,太后心思重,到了二更天仍是醒着。

成姑姑以为太后旧疾又犯,忙喊了顾瑾之,让她去瞧瞧。

顾瑾之进来的时候,太后就失笑。

“您心里有事放不下。”顾瑾之断言道,“太后娘娘,凡事都有造化,各人皆有命。您如今身子要紧,思令神虚、令神苦,您应该万事不过心的。”

太后又是一笑。

她脸上始终有点压抑。

她方才还想到了幼子仲钧。除了上次见一面,至今没有见过,明日仲钧就要离京了。

太后既想念儿子,又为顾瑾之难过。两件事掺在一起,心情很不好。

“瑾之说的是。”太后微微笑,“你去睡吧。”

“我帮您揉按掌心、脚心,您安心睡。”顾瑾之说着,就坐到了太后床上。

太后不以为忤,笑着说好。

不一会儿,她的脚心就在顾瑾之的揉按之下暖和起来,人也渐渐疲惫了。

等顾瑾之再回到自己的偏殿时,外头刮起了大风。

半夜的时候,洋洋洒洒,下了满夜的春雪。

早起,仍是搓棉扯絮般,漫天飞舞。

皇帝叫人摘了三支红梅,用玻璃梅瓶装着,让小太监送了太后两支;用又美人耸肩的梅瓶装了,送给顾瑾之一支。

扑鼻浓香,靡丽艳骨,顾瑾之很喜欢。

她前世活了那么久,心总没有少女的轻盈,所以她从来不会往男女情事上去思考旁人的举止。

皇帝送了腊梅来,她也只当是感谢她救治好了太后。

她也喜欢梅,秾丽温馨,插在屋子里,满屋子香气萦绕。

陪着太后用了早膳,太后的情绪已经过去了。

饭毕,太后把顾瑾之叫到了内殿,遣了满屋子人,要和她说悄悄话。

——*——*——*——

感谢xiao迷shuo 、熱戀^^ 、云霞霓裳、daxiang8911 等亲们的打赏。

第080节赏赐

太后的寝殿,陈设简易又不失品格,处处透着低调的奢华。

有淡淡熏香暗绕。

顾瑾之坐在太后面前的小锦杌上,帮太后轻轻揉按掌心。她的手劲不轻不重的,太后周身渐渐暖融融的。

内殿里没有其他人。

太后却久久不曾开口,她似乎有难言之隐。

顾瑾之也不觉得怪异,安静替太后按着,等待太后开口。

她这份沉静,倒是非常适合内|宫生活。内宫的女子,狠要在心里,柔要在外头。像顾瑾之这样,凡事不现形色,很不错。

太后的心,这才好受了些。

她终于道:“瑾之,哀家早先提过,你若能治好了哀家,哀家自有重赏。”

顾瑾之笑了笑,轻声道:“太后福寿安康,就是瑾之最大的赏赐了……”

她心里却在嘀咕,她的赏只怕有了变故。当初太后是说,治好了太后,封顾瑾之做郡主。

说得很明确,太后不可能忘了的。

如今,她只说,“有重赏”。

有重赏,就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怎样个重法,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只在个人心中。

“好孩子!”太后听了顾瑾之的话,笑了起来,“嘴真甜,哀家就喜欢听你说话。这几日哀家总想,要是离了你,哀家这心里只怕空落落的……”

“瑾之也舍不得太后。”顾瑾之道,手里的揉按不停。

太后又是一笑。

“……哀家也跟皇上说了,分外舍不得你。皇上就说,六宫中,祖制应设贵妃二人,如今正缺一人。皇帝登基不过四年,先是薨了皇后。而后没过一年,又是哀家重病。六宫就只有从前太子府带过来的老人,没有添佳丽,也冷清得很。”哀家笑着道,语气里很荣耀,“哀家就向皇上进言,一品贵妃既空着,不如选了瑾之……”

顾瑾之听了,手里用劲倏然大了一下。

不过一下,她又恢复了正常。用力均匀替太后揉按。

太后心里就思量:她这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愿意的话,一进宫就是一品贵妃。这是极大的光宗耀祖机会。能做到一品贵妃,除非诞下皇子,或者出身功臣之家。

顾瑾之治好了太后,一下子就平步青云,她若是愿意。怎么也不高兴高兴?反正沉静似水?

她若是不愿意,那就更加沉静得骇人了。

反正太后猜不透顾瑾之的心思。

“瑾之,哀家同你说话呢?”太后笑着提醒她。

顾瑾之也轻轻笑了笑:“太后,瑾之能进宫来给太后治病,一是祖父举荐大胆,让小小幼童入宫门;二是陛下信任。不拘一格降人才。否则,瑾之再也通天的本事,也不能给太后尽孝。太后娘娘倘若要谢瑾之。瑾之是无福承受的!”

这就是不愿意的。

太后微讶。

不愿意,要是旁的小姑娘,早急了。

太后平日观察顾瑾之,心里早已预料她不愿意。

“傻孩子,给你什么。你就受着,什么承受不起?”太后呵呵笑起来。她只当顾瑾之谦虚,“贵妃之位空虚已久,哀家也盼着有人进来,给皇上开枝散叶,也盼着有个知冷知热的儿媳妇,给哀家作伴。”

皇帝是金口玉言说过的,没有更改的道理。

顾瑾之哪怕不愿意,也只得入宫的。

太后娘娘虽然心疼她,却也不敢为了她,违逆皇帝的天威,只能在顾瑾之面前,极力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

能进宫做一品贵妃,这是泼天的恩情,顾家也一下子跻身显赫权贵。

等她再诞下皇子,皇上大概就会封赏她的父兄,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是大部分梦寐以求的吧?

哪怕顾瑾之不愿意,顾家其他人,定是十二分的喜欢。

顾瑾之眼角有了抹若有若无的笑。太后难道以为,皇帝让顾瑾之进宫,是看上了顾瑾之?

她倒不这样天真。

“瑾之尚未及笄呢,太后!”顾瑾之笑着道,“我家里有好几个年纪大些,又生的艳丽懂事的堂姐。太后,您帮着向陛下进言,不如令选了我的堂姐吧?太后娘娘也说要感谢瑾之的……”

既然是感谢她,就依了她的心愿吧。

后面这话,她没有说出来。

太后却是错愕。太后是真没想到,顾瑾之敢如此顶撞,甚是有些强势,让太后收回成命。

顾瑾之是真的不知道天家的威严吗?

太后一时间踌躇,不知该接什么。

就在气氛有些僵持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成姑姑的声音:“太后,南昌王和庐阳王,来看太后了……”

太后心里一喜,忙站起来,只差快步奔出去。

可走了两步,她又疑惑:昨日不是就让皇帝遣了他们回去,怎么今日还是进宫了?

是皇帝挽留他们,还是他们执意不肯走?

要是真的念着儿时兄弟情,违背皇帝的心意,就真的太傻了!

太后的心渐渐凉下去,她的脚步缓了下来,有点软。

顾瑾之忙上前,搀扶了她。

太后就紧紧攥住了顾瑾之的手。

两人一共从内殿出来。

皇帝也在,亲自带着庐阳王和南昌王给来太后请安。

正在正殿的中央,一个穿着茄色灰狐皮袍子、外罩了掐金挖云海龙皮褂子、束着玄色腰封的,不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幼子仲钧吗?

太后眼睛有些湿。

她不想让自己哭出来,就紧紧攥住了顾瑾之的手。

顾瑾之也回握,用了握住了太后的手。太后就感觉有力气从掌心传来,她的心倏然安定了不少。

看到太后出来,庐阳王大叫:“母后,母后!”

说着,就要扑向太后。像个五六岁的孩子。

旁边的南昌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低声在他耳边说:“先给母后请安,别不懂规矩。”

庐阳王就嘟嘴,有些失落。

太后笑着,冲他们兄弟笑了笑。

她先给皇帝行了君臣之礼,才坐到了鸾位上。

皇帝和两位王爷,行了家礼。

“不是让你们回藩地去?”太后板起脸孔,眉目严肃,“如今。哀家的话也是不中用的?”

南昌王仲林连忙跪下来,给太后磕头:“母后凤体有恙,儿臣不能日夜服侍。已是不孝。岂敢母后未愈就擅自离开的?”

太后脸色更沉:“咱们是母子,可生在帝王之家。藩王不得久居京师,这是规矩。为了母子小情,不顾大义,这是何道理!”

她说得声色俱厉。可顾瑾之在她身边,看到她的手一直在抖。

她的心,大概也是很疼的。

这些话,都是说给皇帝听的。

皇帝就笑着,上前一步道:“母后息怒,您身子要紧。是朕留了二弟和六弟的。原本他们是要昨日回去。可朕念着他们一片孝心,怎么不见见母后?就特意招了他们进宫。都是朕的不是,母后若是生气。就骂朕吧。”

太后听着,脸色立马就转好了。

她笑了道:“倒是哀家病糊涂了,错怪了他们兄弟。仲林,快起身,让母后瞧瞧你。”

南昌王这才从地上起来。

整个过程中。庐阳王都傻傻的,没有跟着跪下。而是盯着太后身边的顾瑾之,使劲打量。

南昌王爬起来,正要说几句吉祥的话,庐阳王突然大声道:“小七,小七!”

他认出了顾瑾之。

顾瑾之抬眸,就看到了一张白皙俊朗的脸。他的无关,精致得似完美的雕塑,只是眉宇间,不见顾瑾之熟悉的那股子冷峻和算计,而是多了份纯净和憨厚。

皇帝在场,大声煊赫就失了君臣礼仪。

可是庐阳王还是喊了。

他一喊,又直指顾瑾之,大家的目光就全部落在顾瑾之身上。

皇帝目光微转。

“小七!”庐阳王犹不自知,大喜着要上前,然后还拉南昌王看,“二哥,是小七!”

太后见他这样,去了庐阳这三年,越发傻气了,心里疼痛不已。

这是她捧在心尖养大的儿子……

可到底,天不随人愿啊。

“六弟,你认识瑾之?”皇帝笑着开口问。

太后也露出一副慈爱不解的模样,看着庐阳王。

庐阳王连连点头,而后又摇头:“我认识小七!我到京城来的时候,见过小七。母后,母后,我要小七!”

好似看到了很好的玩具,想要收在怀里。

小孩子都是这样,看到什么,就喜欢什么,就想占为己有。

太后脸色神色微动。

庐阳王已经不顾皇帝和太后,上前就拉了顾瑾之的手,真怕她再跑了:“小七,你跟我玩!”

皇帝瞧着,眸光微闪,眼底就有了几分笑意。

他对庐阳王道:“六弟,你若是喜欢小七,皇兄把她赐给你,可好?”

庐阳王不懂“赐给”是什么意思,只当是想千兰一样,日夜服侍他,连声说好。

“母后,瑾之这次立了大功,朕这两日都在琢磨,如何感谢她。”皇帝笑着,“不如封了她做了庐阳王妃吧?”

太后愕然。

而后,她心里倏然明白了什么。

太后在心里失笑:病了这么久,她还真的不顾世事,居然以为皇帝上看上了顾瑾之,才想纳她做妃……

只是,为什么要赐给仲钧?

太后心口又是一闷。

站在一旁的南昌王,脸色也变化莫测。

——*——*——*——

感谢 等亲们的打赏。

肯定不会进宫的啦……因、因为15同学不会写宫斗戏o(╯□╰)o(多么痛的领悟啊泪)。早起看书的亲们,满意的话,就粉红票支持下哟。粉红票多多,15的动力就多多啊。泣求粉红票!

第081节追忆

太后说封顾瑾之做郡主、皇帝说让顾瑾之做皇贵妃,都是背后说的。

算数不算数,看时局和他们的心情。

而现在,皇帝一句“庐阳王妃”,却是在大庭广众,当着太后、南昌王和坤宁宫满院子的宫女太监。

皇帝一言九鼎,如今,是不可能再更改的。

庐阳王不懂何事,美滋滋的;太后娘娘微微沉思,她在想皇帝前后变化的缘故;南昌王心里也有思量,脸色不怎么自然,努力忍着。

顾瑾之的手被庐阳王紧紧拉着。

她就反握了庐阳王的手,牵着他,慢步走到了台阶之下,拉着庐阳王给皇帝跪下:“谢主隆恩。”

她磕头说。

庐阳王也连忙磕头,说谢主隆恩。

两人一直牵着手,似对金童玉女,敛衽款拜。仲钧容貌出众,风姿绰约,是个极美的男子;顾瑾之眉目清秀,虽在外貌上让不及仲钧秀美,可落落大方,竟有皇家公主所不及的仪态。

太后心头倏然一热。

这倒是极好的事,虽然不知道皇帝的用意是什么。

顾瑾之医术好,能妙手回春,也许将来她能治好仲钧?

她在太后和皇帝面前说话,不卑不亢,比一般的世家女子都强百般,竟有当过家做过主的模样,很懂事,她跟着仲钧去安徽,能帮仲钧操持家务,太后也不用担心仲钧被人诓骗了去。

且,太后说皇帝要封她做贵妃的时候,她不愿意,居然有让太后去反驳皇帝的意思,这是个心里主意分明,又不怕事的女子,有她照顾仲钧。彷佛太后亲临。

太后也觉得甚好。

她就微微笑起来。

皇帝开口了,顾瑾之也答应了,太后心里更是满意,只是庐阳王仲钧,仍不太明白到底要做什么。

他只像捡个玩偶,喜欢得不得了,一刻也不愿意松手,傻笑粘着顾瑾之。

顾瑾之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就想起儿时的琐事。

她和前世丈夫朱仲钧,认识在这个年纪。那时候朱仲钧。是班上最漂亮的男生,比女生的脸庞还要漂亮;也是班上成绩最好的,更是人缘最好的。

他也是那班高干子弟里。家里地位最高的。

所以,念初中的顾瑾之,和朱仲钧是同桌,从来没想过将来有一天会嫁给那样的男子。

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她事事平庸,性格随和。是个普通至极的。

后来,她的潜能被爷爷激发,在中医号脉、观色上,颇有天赋。可和朱仲钧相比,她仍是平凡渺小。

初中毕业,朱仲钧就出国念书去了。顾瑾之也从来没想试图联系曾经的同桌。两个世界的人,根本不会有交集。

她念高中,有个喜欢她的学长。

后来。顾瑾之遵从爷爷的话,留在国内念中医,那个学长出国;再后来,她中医炉火纯青,爷爷就让她兼学西医。取众家所长,她也出国。

那时候。就和学长在一起。

学成归来,她不在是一个人,带着已经是她男朋友的学长。

男友家里也是从政,父母和顾家皆是认识的。两个孩子相好,两边都满意。

顾瑾之都快要做新娘了。

那时候的心情,真的很美。眼前不管是冰凉的手术台,还是枯燥的书籍,她都能看到繁花似海。

他们的婚期,定在了一年之后。

顾瑾之什么都准备好了,婚纱也从澳洲早早运来,她偷偷试穿了好几次呢……

却在婚礼的半年前,男友家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