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彤彤听到要背书,而且背那么多,立马就摇头似摇鼓:“娘。我长大了再学。。。。。。”

顾瑾之笑。

彤彤鬼精鬼精的,对读书和绣花一点耐心也没有。学了几日,又开始生厌,敷衍顾瑾之了。

顾瑾之一开始是想逼迫她学的。后来见她那么可怜,长这么大第一次这样吃苦,心里先软了。如今的强悍,都是伪装出来的。

所以,彤彤再偷懒,责备的话顾瑾之也说不出口。

她做了两辈子母亲,从来没有尝试过严母。

她一直都是孩子的朋友,孩子信任她、喜欢她,而不是怕她。。。。。。

顾瑾之带着孩子们,在寿城已经整整一个月。

她的状态越来越明显。这次,她又怀孕了。

早起的时候,她吐得昏天黑地的,把彤彤和彦绍吓住了。

“娘,您生病了吗?”彦绍着急起来,“娘,我回庐州,帮您请林先生。”

这些年,顾瑾之越发少问诊。府上谁头疼闹热,都是林翊出手的。所以,孩子们知道顾瑾之有医术,却没什么概念。

谁生病,都会想到去找林翊。

彦绍下意识想去找林先生。

顾瑾之笑了笑,拉了彦绍的手,道:“娘没事,躺躺就好。你带着彤彤去念书,上午要看住她,写一百个字。”

彦绍将信将疑,蹙眉看着顾瑾之,满眸担心。

顾瑾之一再保证,自己没事。

彤彤也担心。

她抱着顾瑾之的胳膊不松手:“娘,彤彤给您捶腿,给您倒茶喝。”

“。。。。。。你不要再娘跟前,聒噪得娘心烦,惹娘生气,娘的病就好了。”顾瑾之说。

彤彤圆溜溜的目光锁住了母亲,使劲往母亲脸上瞧,想看看母亲的话是真是假。

看了半晌,见母亲的确累了,彤彤就听话,跟着彦绍出去了。

出了正院,兄妹俩都忧心忡忡。

“我去告诉董侍卫,让他回庐州,把林先生接来。”彦绍对彤彤道,“你先去我院子等我,别乱跑。”

董侍卫是从王府跟过来的侍卫首领,保护这宅子的。

“我也去。”彤彤道。

彦绍犹豫了下,牵了妹妹的手:“也好,咱们一起去吧”

兄妹俩把母亲的情况告诉了董侍卫。

董侍卫今年二十三岁,尚未娶亲。他也不明白王妃到底怎么了。见三少爷和大小姐着急模样,应该是病得不轻。

王妃不能有闪失。

保护这府里的人,是董侍卫的指责。

董侍卫对彦绍道:“属下这就派人去庐州报信。”

“那林先生什么时候能到?”彤彤问。

“快马加鞭,明日下午能到。”董侍卫道。

兄妹俩这才安心,去了彦绍的院子练字。

第二天,他们去请安的时候,顾瑾之又吐了一回,脸色阴晦,似重病不治,奄奄一息的很吓人。彤彤都要哭了。

顾瑾之不知道孩子们让侍卫回庐州报信。

她暂时不想告诉朱仲钧,怕朱仲钧分心。

如果一直在寿城,这胎大概会很安全。再过一个月。这胎稳了,再告诉朱仲钧不迟。她自己

“彦绍,今天你还带着妹妹。”顾瑾之声音软软的,有气无力。

“。。。。。。娘,您是不是病得很重?”彤彤快哭了,“您是不是要死了?”

顾瑾之哭笑不得。

她喊了碧凡,让她把孩子们带下去。

午膳过后,林翊和朱仲钧来了。

若是朱仲钧单独来,顾瑾之会以为他是来送信。可看到林翊,顾瑾之就明白了。

这几年林翊是很少出门的。不知是他累了。心里不放心燕山。他寸步不肯离开庐州。他到寿城,肯定是因为顾瑾之。

顾瑾之这才知道彦绍和彤彤俩干了什么事。

她啼笑皆非。

朱仲钧倒也不是着急,虽然赶路风尘仆仆的,眼角却带着几缕喜悦。问她:“你是不是有了?”

“大致是了。。。。。。”顾瑾之笑道。“在庐州的时候。我也不敢万分确定,就没有告诉你。到了这边,又怕庐州事物繁忙。干扰了你。”

她转脸又对林翊道:“辛苦林先生跑一趟。”

“没事。”林翊道,“可要把把脉?”

顾瑾之说好。

她这几年在庐州,养尊处优,身体很好,应该没什么大事。

林翊号脉之后,果然说很健康。

顾瑾之道谢,让人先带林翊下去歇息用膳。

朱仲钧就坐到了顾瑾之身边,见屋子里没有外人,手伸过去,轻轻摸过她的小腹,笑道:“我真高兴!”

“我也是。。。。。。”顾瑾之笑道。

夫妻俩说了一会儿话,彤彤和彦绍就知道父亲来了,两人兴冲冲跑过来。

朱仲钧抱了彤彤,对他们俩说:“你娘怀了身孕,以后要照顾娘,不要惹事。”

彤彤和彦绍连忙点头。

“爹,您以后也住在寿城吧?”彤彤粘着朱仲钧不放手。

朱仲钧笑,哄了女儿一会儿。

他在寿城住了一晚上。

“。。。。。。听燕山说,彤彤比较磨人?”朱仲钧笑着问顾瑾之,“她还小,不懂事。。。。。。”

顾瑾之还以为他要骂彤彤的。

不成想,居然是来帮彤彤说话的。

顾瑾之轻轻捶了捶他的肩头,道:“你这样做父亲,孩子都被你宠坏了。她可疯了,我叫人压住她,才能管得了她。以后她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朱仲钧笑道,“我的女儿,谁还敢欺负她不成?”

朱仲钧不太在乎旁人怎么看他。

他的女儿,就是要活得恣意妄为。旁人如果不巴结她、不宠爱她,就是朱仲钧这个做父亲的实力不足。所以,他从来不担心女儿将来如何。

他就是要养一个公主,骄傲任性,所有人都要臣服的公主。

人生在世,温柔、懂事,不过是取悦旁人,让人对自己有好感罢了。

朱仲钧的女儿,不需要取悦任何世人,这是朱仲钧的理想。他正在为这个理想奋斗。

顾瑾之则想养个懂事、听话、温柔、会替旁人考虑,一个普通温柔的女孩子。

她和朱仲钧的教育理念冲突,从彤彤生下来就有了,根本不能调和。

顾瑾之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朱仲钧的想法,就道:“若她以后吃亏,你去护她吧。”然后她转移了话题,和朱仲钧说起京里的事。

“延陵府那边怎么说,愿意不愿意到庐州来?”顾瑾之问朱仲钧。

“还没有消息回来。”朱仲钧笑道,“倒是京里的,已经启程了。”

顿了顿,朱仲钧深深叹了口气,“顾瑾之,你还记得苏家吧,就是你五姐的婆家,已经判了流放。阖府流放到广西。都是因为延平长公主。。。。。。”

延平长公主的母亲是苏嫔,是苏家的女儿。

“怎么不记得?”顾瑾之道,“上次燕山来,也说了这话。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不止快,还狠。”朱仲钧道,“延平长公主的驸马,在牢里自尽了。”

顾瑾之听到这里,心里发憷。

她以为公主和驸马们要秋后问斩。

如今看来,他们只怕根本等不到问斩,就要全部死在牢里了。

“苏嫔呢,她怎样了?”顾瑾之问。

她想知道皇帝怎么处理苏嫔的。

苏嫔的女儿被告谋反,女婿已经自尽,娘家全部流放,皇帝要怎么处置苏嫔?从皇帝处置苏嫔,就可以看到皇帝将来怎么处理德妃。

因为现在,德妃的处境和苏嫔一模一样,甚至更糟糕。

第544节大事

苏嫔现在如何了,朱仲钧也不知道。

因为在这场戏里,苏嫔从来都不是重要角色。

“我知道你担心德妃。”朱仲钧安慰顾瑾之,“但是朝廷的事,咱们已经是管不上了。德妃乃先帝的妃子,后宫还要太后娘娘呢。她不关乎朝廷,皇帝敢动先帝的太妃们,那是不孝,他会顾忌的。。。。。。”

顾瑾之点点头。

她心里却在想,皇帝只怕已经不会顾忌了。

他对自己妹妹们下手,也不是丝毫不犹豫吗?

顾瑾之有了身孕,朱仲钧不忍离她而去,抱着她不肯撒手。他蹭着她的面颊,耳鬓厮磨。

朱仲钧问她:“要不要回庐州?”

顾瑾之失笑,道:“折腾什么?我回了庐州,你就能天天陪着我吗?”

这些年在庐州,朱仲钧每个月在家不会超过五天。现在,他更加不会天天在庐州城里了。但是朝廷如果想为难朱仲钧,首先想到的是庐州城。

所以,寿城更加安全。

庐州也是寿城的屏障。

哪怕庐州被攻陷,寿城也能成为后盾堡垒。

“。。。。。。顾瑾之,辛苦你!”朱仲钧说。

顾瑾之笑,道:“怎么突然说这种话?这些年,家务事哪一件不是我,你如今才来道辛苦,真叫我惶恐。”

朱仲钧也笑。

他吻了吻妻子的面颊,柔声道:“我素来知你辛苦。总是不说。你心里还以为我习以为常。我并没有,我仍不改初心,像从前那样疼爱你,感激你!”

顾瑾之心底一动。

她紧紧依偎着朱仲钧。

她说:“有你这些话,我是跟定你的。不管将来如何,我也不改初心!”

朱仲钧将她搂得更紧。

他让顾瑾之贴着他,感受她的温热,似乎这样,就能感受到她的心。

着后族红军到寿城,也没有时间多留。

第二天黎明。他就和林翊起身回了庐州。

彤彤一早起来。父亲不见了,委屈得哭了一回。

顾瑾之也安慰她。

“过些日子,爹爹会来看你的。”顾瑾之道。

“真的?”彤彤睁着泪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顾瑾之。

顾瑾之点头。

彤彤这才抽抽噎噎的停止了哭。

又过了十天。京里快马传来加急消息:南昌王到了京城之后。立马被大理寺关起来。他参与延平长公主的谋反。铁证如山。

南昌王革去亲王爵位,和世子下了大牢。当晚,南昌王和世子在牢里畏罪自尽。

哪里来的铁证。没有知道!

但是南昌王和世子自尽,“畏罪”是跑不了,没罪也变成了有罪。这“铁证”,就更加牢不可破了。

庐州得到了这个消息,朱仲钧和将领、门客们都纷纷变脸。

来得太快。

这简直丧心病狂。

朱仲钧小时候在京里,和南昌王有过一段时间的来往。对于南昌王,他无法生出亲情,却也对他没有恶感。

因为当时处境相似,心底当南昌王是个朋友。

听到南昌王这般下场,朱仲钧是触目惊心的。

南昌王还有三个儿子,朝廷肯定会缉拿的,迟早要查到庐州。

接下来,应该就是庐州了。

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了。

“王爷,咱们先下手为强!”胡卓突然对朱仲钧说。

五年前,胡婕自戕身亡之后,胡泽逾的前程被毁,朱仲钧劝他们一家南下庐州,到庐州生活。朱仲钧也如约,给了胡家宅子和田地。

而后,胡泽逾也成了朱仲钧的谋士之一。

他的儿子胡卓,朱仲钧一开始以为他有点小才。可不成想,胡卓对兵法研究至深。也许他没有领兵打仗的能力,但是他的军事谋略,远胜身经百战的将士。

所以,这几年朱仲钧越发信任他。

南昌王的事传过来,大家心里都明白,接下来就是庐阳王。

可到底应该怎么做,谁也不敢拿主意。

“。。。。。。以清君侧的名义起事!”胡卓对朱仲钧道,“延平长公主的驸马枉死、南昌王和世子枉死,王爷您身为弟弟和叔父,对他们的死因抱以怀疑,就说袁裕业祸主!”

朱仲钧顿了顿。

他没有立刻回答胡卓的话,只是道:“决定起事是大事,需得慎重!”

他需要再考虑,需要一个更适合的契机。

一旦起事,就真的没有回头路。虽然想了无数次,但总是无法确定。无法确定,他的决定会给顾瑾之和孩子们带来什么后果。

胡卓也没有催促。

和谋士们商量完毕,朱仲钧把单独把两个儿子叫到了身边。

他对燕山道:“你还是去趟寿城,把事情告诉你娘。告诉她,咱们要起事,也不过是这几日了。。。。。。”

然后又对彦颖道,“京城顾氏也快到了庐州,你带着人,出城去迎接他们。”

燕山和彦颖道是。

兄弟俩准备起身,各自去做自己的差事。

陈鼎文却突然闯了进来,一脸大惊失色,气喘吁吁道:“王爷,世子爷、二少爷,寿城有人来报信,说王妃和三少爷、大小姐不见了。”

朱仲钧豁然站起身,脸一下子就白了,厉声诘问:“什么不见了?”

他觉得寿城是最安全的地方,才将妻子儿女放在寿城,以免后顾之忧。陡然听闻不见了,朱仲钧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是谁来报信的,快叫他进来。”朱仲钧又道。

陈鼎文道是。

燕山和彦颖兄弟俩也变了脸。

很快。寿城报信的人进来。是董侍卫。

彦颖快步上前,一把攥住了董侍卫的衣领:“我娘怎么不见了,你说清楚!”

“二弟!”燕山上前拉彦颖。

彦颖一个反手,推开燕山。

他力气很大,燕山被他推得一个踉跄。

董侍卫也被彦颖抓得很紧,衣领勒住了脖子,有点难以呼吸。他又不敢挣扎。

“彦颖,放开手!”朱仲钧已经镇定下来,呵斥彦颖。

现在生气、发火,都无济于事。

找到顾瑾之他们才是关键。

顾瑾之还怀了身孕。

朱仲钧头皮都麻了。他的手指紧紧攥在一起。

彦颖听话松开了手。

董侍卫单膝跪下。把事情仔细回禀给朱仲钧听:“。。。。。。是孙素安。他带了几个人,说是王爷派他去报信的。他说,延陵府顾家出了事,让王妃赶紧带着三少爷和大小姐回庐州。王妃当即就说。容她收拾收拾。明日再启程。

孙素安催王妃当即启程。王妃没有听,只说现在走不了,明早再走。

后来。王妃把孙素安打发下去,把属下叫了进去。

她说,觉得奇怪。

这个孙素安,王妃从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如是庐州有事,王爷自然会派心腹的人来接,怎么会派孙素安呢?这不像王爷的行事做派。

王妃又说,她不信任孙素安,她觉得有鬼。先不管真假,让属下拿了孙素安,送回庐州。再看看庐州到底什么事。假如孙素安真的是来报信的,让属下让他赔礼,再问问王爷到底何事,让属下带信回去。

属下去拿孙素安,转身就不见了他们的人影。

再回到内院去禀告的时候,内院的人都晕倒了,不知孙素安使用了什么手段。王妃和大小姐、三少爷就不见了。”

孙素安是王府的侍卫。

他今年快四十了。

他曾经是寿城指挥使推荐过来的,在庐州王府已经三年了。

朱仲钧有点不太信任孙素安,一直不曾对他委以重任。

可是他没有想到,孙素安居然是奸细。

孙素安对寿城特别熟悉,他就是寿城人,又在寿城戍防十几年。若是他掳走了顾瑾之母子,只怕朱仲钧的侍卫找不到了。

他到底是什么人?

此刻掳走顾瑾之和彦绍、彤彤,会不会是皇帝或者袁裕业下的手?

“你怎么不派人去找?”彦颖暴怒,眼睛都瞪得通红。

他长相俊美,可生气起来,面目依旧狰狞。

董侍卫不该抬头,回答道:“回二少爷,寿城的人都去找了!”

彦颖坐不住了,他想踢董侍卫一脚。

这个人太没用!

“爹,我带着人去找!”彦颖对朱仲钧道。

朱仲钧点点头。

他浓眉紧锁。

顾瑾之怀孕了,她经不起这样的搓揉。朱仲钧所有的事,都要放下,他必须先找到顾瑾之。

“走吧!”朱仲钧站起身,他也要去找。

彦颖和燕山道是。

父子三人急匆匆奔向外院而去。

朱仲钧调集了王府大部分的兵力,要去找顾瑾之母子三人。

谋士和侍卫首领们见朱仲钧突然这么大的动静,自然要问什么事。

朱仲钧也不瞒着,就把王妃和孩子们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将领们。

一个谋士见朱仲钧要亲自去找的模样,连忙拦住他:“王爷,大局为重!孙素安既然叛变,只怕庐州局势,外人已经知晓了。王爷,咱们等不得了,您让世子爷和二少爷带着人去找,您有您的大事啊!”

燕山和彦颖都看着朱仲钧。

的确,此前最要紧的,不是朱仲钧亲自去找人。

他们应该立刻起事。

整个王府,都需要朱仲钧操持。

他们再也等不得了。

耽误一刻,就错失了一刻的先机。

“爹,我和大哥去找。”彦颖立马道。

朱仲钧摇摇头。

他看着满屋子的谋士和将领,道:“我的大事,就是护我妻儿,一世安稳!”544

第545节尾声(1)

四年后。

腊月的京城,残雪凝辉,处月胧明,夜幕四合,明灯一夜清。京城的皇宫,雕梁画栋,朱颜未改,却早已物是人非。

顾瑾之这些日子,一直歇在积善宫。

积善宫是谭太后的寝宫。

顾瑾之已经在积善宫住了一年半。

四年前,她被庐州王府的侍卫出卖,抓往京城。半路上,庐州的人追了上来。那些叛徒知道自己跑不了,只带着顾瑾之北上,把彤彤和彦绍丢了下了。

顾瑾之当时既受到了颠簸,又为彤彤和彦绍担心,心急如焚。

她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丢下来彤彤和彦绍,还是害了他们。

顾瑾之受了这样双重的打击,当时就落胎,差点死在半途。落胎后,她的血几乎止不住,简直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如今想起来,都是后怕不已。若不是她心里有太多的放不下,靠毅力强撑,如今已经香魂归地府了。

孙素安,是被皇帝的人收买。

顾瑾之也被关在了锦衣卫的诏狱里,等着用她来威胁朱仲钧。

那时,她病得奄奄一息,就靠一口气撑着。如今想来,都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诏狱里,不知死了多少冤魂,阴风阵阵。半夜的时候,隐约有厉鬼哭泣。她人呆呆的,隐约过了很久,后来就麻木了。

皇帝也怕她死了,派了太医给她看病。

来给她看病的太医,居然是张渊。

张渊,苏州人士,曾经和顾瑾之的大舅舅有点交情。十几年前,顾瑾之的大舅母患恶疾,大舅舅请张渊到延陵府给大舅母看病,结果不擅长妇人疾病的张渊看错了。

然后,顾瑾之治好了大舅母,狠狠打了张渊的脸。

当时。张渊很不服气,也很怕顾瑾之和宋家说出去,从而毁了自己名医的声望。

但是顾瑾之没有。

她保守了这个秘密,就保住了张渊的名声。

张渊虽好胜。心地却磊落,这件事,他一直感谢顾瑾之。他也想过,将来有个机会报答顾瑾之。故而,他在牢里看到顾瑾之的时候,愣了下。

然后他笑了笑,露出几分友善。

“。。。。。。我给你一味药方,你给我传个信。”当时的顾瑾之,看到张渊就似看到了救命的稻草,她试图紧紧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