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还是不习惯朱王爷和王妃把隐秘的问题在她们面前说得这么自然。秋雨并没有异心,可她对王爷和王妃都没有功劳,主子又凭什么这么相信她呢?
这种信任,让秋雨胆战心惊。万一将来有一天,王妃和王爷感觉她不值得这种信任,她是不是会被灭口?因为她知道很多事……
秋雨端来热水的手有点抖。
丫鬟木叶则没有这种远见。她非常熟练把王爷的发丝拢起,梳得整整齐齐,从铜镜中一瞥,只感觉王爷的脸,比王妃还要好看。
木叶有点不太敢看朱仲钧的眼睛。
海棠站在一旁,把秋雨和木叶的表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我没事。”朱仲钧则根本没有留意到丫鬟们,只和顾瑾之说话,“在坤宁宫去坐一坐,无需费力,应该能应付。”
顾瑾之不再多言。
夫妻俩用了早膳,先去了顾家。
顾家的晨膳也刚刚用完,顾延臻、煊哥儿和宋言昭都未出去。
“……进宫去给太后娘娘请安。”顾瑾之道。
宋盼儿笑道:“那快去。你们不在城里,太后娘娘叫了我进去问。我说你和王爷给老爷子上坟去了,太后也夸你们至孝,心里却是挂念。”
顾瑾之道是。
她和朱仲钧从顾家直接出去。往皇城而去。
两人在马车在承天门停下。
过了御桥。才到了午门。
午门内进去,直接往乾清宫门去,进了内宫。
朱仲钧不由放慢了脚步。
顾瑾之也放缓了脚步,轻声问他:“疼得紧?”
“有点酸。”朱仲钧道。“没事。再有几步就到了。”
伤口虽然愈合。却没有完全,走路的时候,上身的力气也压在腿上。腿开始发酸,隐隐作痛。
朱仲钧咬牙忍着,一路进了坤宁宫。
太后早已等待多时。
见他们来,太后让成姑姑把服侍的人都领了下来,请朱仲钧和顾瑾之坐下说话。
“在乡下住了这么些日子,玩得好?”太后笑眯眯看着顾瑾之和朱仲钧,问道。
“没有玩,母后。我们是去给小七的祖父扫墓。”朱仲钧道。
太后笑,不揭穿朱仲钧。
“乡下可有什么趣事?”太后又问。
朱仲钧整日躺着,哪里知道什么趣事?
他只是把大雪压了房子之事,说了一遍。
“……小七让隔壁的李婶住到家里,他们一家人没什么损失,其余的人家则无处安身。好在付家庄的百姓和睦,彼此帮衬,借房舍也有、借钱粮也有,相互帮忙,倒也没什么死伤。”朱仲钧道。
太后听了,赞道:“理应如此。邻里之间,就该相互帮衬。”
朱仲钧见太后喜欢这种话题,又说了些。
有些是他听李婶说的,有些是他自己胡编。
顾瑾之一直含笑在一旁听着,没插嘴。
朱仲钧和太后越聊越欢,直到午膳时辰。
太后留他们用了午膳。
午膳后,太后让顾瑾之搀扶她回内殿,换身衣裳。
她这是要撇开朱仲钧,单独和顾瑾之说话。
太后肯定不知道朱仲钧受伤了。她要单独和顾瑾之聊天,只因当初离宫的时候,朱仲钧自称自己阳|痿,无法行丈夫之事,让太后非常担心。
顾瑾之向太后承诺过要治好朱仲钧的。
太后大概是问这件事。
顾瑾之道是,搀扶着太后的手,进了内殿。
太后果然压低了声音,问:“王爷的病,好了些吗?”
顾瑾之道:“已经……已经大好。”
她故作尴尬。
瞧着她娇羞的神色,太后相信了她的话,舒了口气,轻轻握住了顾瑾之的手,柔声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去庄子上调养这一个多月,也没有白费。彻底根治了吧?”
她以为顾瑾之和朱仲钧去庄子上是治病。
这个误会,顾瑾之没有点破。
她顺着太后的话道:“已经根治了。”而后,又觉得这话没什么力度,换了种口味道,“母后,我的医术您还不放心吗?”
太后微笑。
顾瑾之的医术,被任何话都有说服力。
从内殿出来的时候,太后更加高兴。
她连午觉也没歇,继续和朱仲钧、顾瑾之说话。
直到皇帝下朝,过来请安,才把他们的话题打断。
他们有说有笑,皇帝在门口就听到了,不由也露出笑容,进来就问:“说什么这样高兴?”
朱仲钧和顾瑾之忙起身,给他行礼。
皇帝让他们俩起身。
他又问了一遍:“说什么这样喜欢,也说给朕听听?”
顾瑾之没开口。
朱仲钧回答道:“说乡下的趣事。我和小七去了乡下,替顾老爷子扫墓。小七的堂兄和林翊先生住在乡下。林先生医术好。小七向他讨教学问,就耽误了几日。而后又是暴雪,故而挨了昨日才回来……乡野俗闻,不敢扰了圣听……”
“没这些讲究。”皇帝道,“朕喜欢乡间的俗闻。”
朱仲钧只得把他编出来哄太后笑的故事,又说给了皇帝听。
都是些乡间琐事,根本没什么趣儿。
只是太后高兴,才笑的。太后笑,顾瑾之和朱仲钧不可能不笑。
皇帝误以为有什么趣事。
朱仲钧说完,皇帝也意思着笑了笑。
眼瞧着天色不早。太后就对朱仲钧和顾瑾之道:“早些回去吧。等到了除夕早上。哀家派人去接你们来。”
在京里的亲王,都要在除夕进宫,初四出宫,陪太后和皇帝过年。
顾瑾之和朱仲钧道是。
两人出了门。
在乾清门门口。居然遇着了谭宥当值。
他身后跟着甄末。
甄末看到顾瑾之和朱仲钧。眼神躲闪。
顾瑾之和朱仲钧的脚步。却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谭大人…。。”朱仲钧走到谭宥面前,笑着和他打招呼,“今日是谭大人当值?”
谭宥给顾瑾之行半跪礼。道了句是。
“辛苦了。”朱仲钧笑道。
顾瑾之也含笑,看着他们。
她的目光只在谭宥身上转了转,却没有看甄末。
甄末大大松了口气。
等朱仲钧说完辛苦,顾瑾之也开口,说了句:“辛苦谭大人。”
谭宥微微愣了愣。
等顾瑾之和朱仲钧从乾清门出去,谭宥脸色霎时难看。
他看着顾瑾之和朱仲钧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收回目光。他在思量着什么,目光阴晦狠辣。
甄末上前几步,在谭宥身边,声音很低:“大人,这是宫里,耳目众多……”
谭宥一惊,连忙收回了目光。
他收敛了神色,站直了身子。
到了酉时换值,谭宥带着甄末出了宫,他蹙眉问甄末:“方才,庐阳王和那个女人是什么意思?”
甄末心里突兀一紧。
当初顾瑾之去拜访了甄末的父亲,谭宥并不知道。因为那天,正好谭宥遇刺,他很长时间都在调查刺客是谁,无暇旁顾。
刺客至今没有查出来。
谭宥把京里和他有仇的人都想了一遍。
怎奈谭家得罪的人太多,不管是功勋贵胄还是文官武将,都是恨谭家入骨的。可公然行刺的,谭宥首先想到了张家的人。
那些刺客的尸体他看过。
那些尸体的个个高大粗壮,却无人认识。查访了半个月,谭宥突然想,那些刺客是不是蒙古游兵?
可惜那些刺客被他埋了,烂的面目全非。再去辨认也是不可能的。
当年张家的张道坤就在西边大营呆过三年。
如今张道坤在牢里,张家还有谁在背后行事,想治谭宥于死地?
这件事,让他没有精力再想顾瑾之的事。连顾瑾之的行踪,他都没空打听,更不知道顾瑾之去过甄末家。
他要全力先把张道坤置于死地。
他不问,甄末就更不想谈。甄末觉得,拖得时间越久,越可以撒谎和敷衍。
“……从前徐指挥使当值的时候,庐阳王和王妃瞧见了,也会道辛苦。”甄末道。
谭宥眉头蹙得更紧。
这能一样吗?
徐钦是皇帝的心腹,庐阳王和王妃与他亲近,讨好他,是人之常情。
可他们为什么要讨好谭宥?
甚至,顾瑾之可能知道当日绑架她的是谭宥……
“她是不是记起了什么?”谭宥猛然说,眼神刹那狠戾。
“怎么会?”甄末立马道,声音分外坚定,“大人,给她吃了那么些药,她哪怕是醒了那两次,都是迷迷糊糊的乱挣扎,半梦半醒。当时她挣得铁链那么响,若是她醒了,应该惊惶求饶。她只是不停的动,口里胡言乱语,一会儿说榕南,一会儿叫哥哥,她哪里会记得什么呢……”
提到这里,甄末心底又有了几分寒意。
他想到了顾瑾之喊哥哥的声音。
当时,甄末以为她是半梦半醒间喊的,她声音含混,口齿不清。
直到顾瑾之拜访甄家,甄末才知道,她当时真的醒了…。。
那种情况下,她眼睛被蒙了布,她先试探着拉手脚上的铁链,看看能不能逃脱。试探之后,确定不能挣脱开,她也没有半点错乱,而是开始伪装。
连谭宥都相信,她那时候果然是半梦半醒的。
第369节奔走
从宫里回来的马上,朱仲钧沉默不语。
顾瑾之轻轻伸过手,握住了他的手,柔声道:“腿疼吗?”
朱仲钧回神,报以淡笑,反握住了顾瑾之的手,有点用力,握得顾瑾之的手微疼:“不疼!”
顾瑾之轻轻往他身上靠,靠着他的肩膀,才道:“不疼就好。我在宫里的时候,一直担心你受不起。回到家里,你好好歇着,往后到过年之前,你都不要出门了,好么?”
轻柔的话语,似只温暖的手,轻轻拂过了朱仲钧的胸膛。
心口的窒闷渐渐散去。
他握住顾瑾之的手松了些,温柔了不少。
他轻笑,道:“好,你说了算。”
顾瑾之也笑。
她坐正了身子。
沉默片刻,顾瑾之又道:“我明日出城一趟,让石仓跟着我吧?”
“去哪里?”朱仲钧问,“去付家庄?”
“不是,去趟刘家庄。甄末的父亲和妻儿都在刘家庄。甄末救过我一次,将来谭家遭难,我不想他被牵连。我要他做我的人。他的家人,在刘家庄不安全。我多去几次,等他们对我没有了防备的时候,我带人把他们掳走,送到安全的地方去。”顾瑾之道。
“掳走?”朱仲钧笑着问。
顾瑾之虽然把绑架用轻描淡写的口吻告诉了朱仲钧,却是第一次提到了谭家“遭难”。
朱仲钧听在耳里,留在心里。自己在心里过了下,口中却依旧笑着,没有露出异样。
“嗯,掳走。”顾瑾之道,“否则,甄末也不会心甘情愿站到我这边。一个是酷似自己的胞妹,一个是自己忠诚的主子,他难以抉择,应该逼迫他。”
“糊涂。”朱仲钧道,“谭宥是什么主子?甄末是朝廷的千户。不是谭家的千户。他的俸禄是朝廷发的。皇帝才是他的主子。”
顾瑾之轻轻笑了笑。
夫妻俩回了家。
第二天,顾瑾之一大清早就出城,去了趟刘家庄。
她带着侍卫石仓和司笺。
石仓穿着平常便服,腰间没有悬剑;司笺则穿着绸子直裰。像个管事的模样。他们跟着顾瑾之。乘坐了两辆普通的黑漆平顶马车。直接从小路往刘家庄赶来。
冬日的半上午,田地里没什么人,他们走的又是小路。没什么人看到他们。哪怕看到了,也只当是隔壁庄子某个地主家的路过,不会想到是京里来的贵客。
这次,顾瑾之没有大模大样走甄家的大门,而是敲了甄老太爷的小院后门。
丫鬟开了门。
她认识顾瑾之,请了她进来。
甄老太爷则又惊又喜,问:“姑娘……王、王妃怎么来了?”
他有点叫不惯王妃这个词。
“您老还是叫我姑娘。”顾瑾之笑道,“我听着顺耳。”
甄老太爷有点不好意思。他道:“哪能啊?小老儿虽然是卑贱出身,也知道尊卑。王妃就是王妃。”
他的目光,忍不住在顾瑾之脸上不肯挪开。
太像真真了,甄老太爷心想。
顾瑾之进来坐下,石仓和司笺站在一旁,甄老太爷也请他们俩坐。
两人告罪,坐到了一边的小杌子上。
甄老太爷吩咐丫鬟上茶:“把中秋时候钰姐儿叫人送过来的龙井拿出来,给王妃沏茶。”
然后又道,“去告诉奶奶一声,让备饭。家里没菜,叫人去城里买。”
言语之中,想把最好的都给顾瑾之。
顾瑾之没有阻拦。
丫鬟道是,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就有丫鬟沏了好茶来。
顾瑾之呷了口,满口清香,茶香醇厚浓郁,忍不住赞了句:“好茶。”
这茶是谭家送过来的,甄老太爷只吃了一回。见的确好,就收了起来,等下次外甥女钰姐儿来的时候,再拿出来招待。
听到顾瑾之说好茶,甄老太爷眯起眼睛笑,满脸的满足。
顾瑾之从他的眼底,看到了自己幼年时大口吃饭,母亲宋盼儿那种欣慰又满足的表情。
她心里一瞬间被触动。
“你喜欢,回头都拿了去。家里还有。”甄老太爷道。
顾瑾之笑道:“那我不客气……。”
“客气什么,回家来,想要什么就拿什么。”甄老太爷的话脱口而出。
说罢,他自己又感觉不妥,脸色微敛,有点懊恼。
顾瑾之则欢喜笑道:“谢谢您。”
甄老太爷见她没有多想,这才神色微缓。他又问顾瑾之:“……这次来做什么?”
顾瑾之笑道:“前些日子不是暴雪?我去乡下,给我祖父扫坟,见不少庄户人家的房子压塌了。我想着,您这里不知道如何。等雪化尽,道路通了,我就迫不及待回来,赶来看看。瞧这样子,家里都好吧?”
甄老太爷笑了笑,道:“都好着。房子虽说是十年前盖的,这些年房梁都没生虫,结实着呢。除了后头花园子里的一个小亭子被压塌了,其他都没事。”
【‘文】“那我就放心了。”顾瑾之欣慰松了口气。
【‘人】正说着话儿,甄大奶奶赶过来了。
【‘书】她忙给顾瑾之行了福礼,喊了声王妃。
【‘屋】顾瑾之起身,也回礼。
“这快过年的,家里琐事繁多,没能亲自到门口迎王妃,实在失礼。”甄大奶奶故意道。
顾瑾之道:“若是这般说,倒是我失礼在先。我并未走大门,直接到了这后院……”
甄大奶奶得到了确认,连忙道:“王妃先到这里,原是应该的。还是我迎接来迟了。”
客套了一番。才坐下说话。
“老爷还在城里。不知他今日当值不当值。妾立马派个人去,告诉老爷一声,让他回来。”甄大奶奶又道。
顾瑾之忙阻拦:“别耽误他的差事。我今日来,只是看看老爷子,瞧瞧你们可好。前些日子大雪,不少人受了伤,我总惦记着。本想派个人来问一声的。只因近来得闲,我也贪着出门,就亲自来了……”
说得甄大奶奶笑了。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虽然没什么亲热说话。可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次再见的时候。竟有种重逢感。
顾瑾之在甄大奶奶心里,也亲切了不少。
“……再者,过年时候要和王爷进宫,陪太后娘娘和陛下过年。只怕不能前来给你们拜年。我提前来说一声。等过年。我再来看你们。”顾瑾之又道。
甄大奶奶惶恐:“这断乎不敢!我们想着去给王妃拜年,也怕登不上门,没得给王妃丢脸。更不敢让您亲自来。这岂不是折煞我们?”
“又说这话。”顾瑾之笑道。“如此客气,是不欢迎我来么?”
甄大奶奶又忙说不敢,只差站了起身。
甄大奶奶的父亲是个秀才,也算小家碧玉,规矩都知晓。甄末不过是小小千户,而庐阳王是亲王,这怎么结交?
只怕看门的小子们都瞧不上他们。
听到顾瑾之如此自谦的话,甄大奶奶有点惶恐。
“不要客气。”甄老太爷发话,“王妃都吩咐了,说不要客气,你就应下。”
甄大奶奶道是。
顾瑾之笑了笑,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到了自己的身边。
临走的时候,甄大奶奶拎着老爷子送给顾瑾之的茶叶,送顾瑾之出门。
顾瑾之将头上的一支金镶珠翠挑簪摘下来,送给了甄大奶奶,悄悄和她道:“咱们两家有缘,我当甄末是亲兄弟,也当您是嫂子,您若是和我见外,我便感觉自己来了,打扰了你们,心里不安。以后咱们一处亲热才好……”
甄大奶奶心里一转。
她也想巴结庐阳王妃的。
只是甄家是个铁匠出身,地位低微。甄末也不过是个千户,小姑子给谭家做姨娘的时候,谭家上下皆看不起甄家,甄大奶奶也没有登门过。
每每逢年过节小姑子回来,谭家跟来的仆妇眼高于顶,那副傲慢态度,甄大奶奶至今记得。
如今,顾瑾之这么亲热。假如能结交到她,下次谭家的仆妇再陪着钰姐儿来的时候,自己也有点底气。
她笑眯眯接下了顾瑾之的礼物,道:“妾有不是,给您赔礼……”
顾瑾之见她对自己放松了戒备,满意微笑,接过她手里的茶叶,上车回了城。
她没有留在甄家吃饭。
等她回到城里,已经过了午膳的时辰。
车上有些糕点,是顾瑾之出门前备的。她没想在甄家用膳,当时就想着万一赶不上回来的饭点,也别空腹,容易饿坏了胃。
她在车上吃了两口糕点,喝了点水。
她没有回王府别馆,而是先去了顾家老宅。
到了老宅门口,顾瑾之吩咐司笺和石仓:“你们寻个地方,去吃点东西。我到老宅说话,没一个时辰也出不来的。你们只管吃饱了,回去告诉王爷一声,就说我们从乡下回来了,再来接我不迟。”
石仓和司笺道是。
顾瑾之自己进了老宅的门。
她把乡下的事,都告诉了大伯母和大嫂。
顺便又看了一回几个侄儿侄女。
又和五姐说了会儿话。
大伯母又留她。
一晃就过了一个时辰。
顾瑾之起身告辞,大嫂送她到垂花门口。
司笺和石仓已经来了,他们半刻钟前就到了。
顾瑾之和大嫂作辞,又回了王府别馆。
她回来,先问朱仲钧今日好不好,腿有没有疼。
“我没事……”朱仲钧笑道,“简王府来人了。”
“谁来了?”顾瑾之并不意外。
“他们家世子爷。”朱仲钧道,“看他的样子,很是着急,想让你去给思柔郡主看病。思柔郡主又染了什么病?他们家王妃才病不久,又是思柔郡主……”
第370节夫妻同心
思柔郡主的病,顾瑾之很是清楚。
她跟朱仲钧解释道:“邪淫发梦,这种说法《黄帝内经》里就有提过。只是几千年以来,人们将梦和鬼神联系起来,以为‘淫邪发梦’是无稽之谈,中医也不重视。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医学教授研究梦境,指出梦和身体健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