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王就看了眼儿媳妇,示意她别再插闲话。

世子妃果然不再开口。

简王又对顾瑾之道:“顾小姐的医术,传承顾氏。京里无人能及。王妃这病,还请顾小姐把把脉。”

他既赞了顾瑾之,又赞了顾氏。

顾瑾之说好,站起身来。

简王也起身,把他的位置让给了顾瑾之。

顾瑾之坐下,让王妃把手伸出来。

王妃看了她一眼,不为所动。

世子妃就上前,把自己的丝帕垫在炕几上,再把王妃的手搁上前。

顾瑾之轻轻掳了下袖子,给王妃取脉。

然后又看了看舌苔。

她的脉象涩而凝。舌质黯有瘀斑。

她这样的脉象和舌苔。很容易被误断为肝气郁结的。

看完之后,顾瑾之对神色微微紧张的简王道:“王妃没什么大事。王爷,咱们出去说话吧?”

简王微微颔首。

他刚刚站起身,王妃突然道:“这位……是谁?”

声音很清晰。虽然疑惑。也不至于失礼。语气礼貌恰到好处。

她又突然清醒了些。

世子和世子妃大喜。两人忙上前,喊了声娘。

王妃宠溺微笑。

世子妃就顺便介绍顾瑾之道:“这位是顾家七小姐,庐阳王的准妃。她今日是专门来看您的。”

王妃仍是糊涂。

可她没有在顾瑾之面前露出异样。客气道:“顾小姐有心了。”

她生病之后,有时候恢复了清醒,却只记得自己最亲的人。

她曾经肯定也听说过顾瑾之和庐阳王,现在却是一片模糊了。

顾瑾之笑了笑。

“你歇会儿吧,我有话和顾小姐说。”简王开口道,然后请了顾瑾之,往正房的小书房说话。

王妃满头雾水。

她知道自己有事。

“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王妃问世子爷,“我这脑子里,懵懵懂懂的,有点奇怪。”

她不止一次,清醒之后怀疑自己生病了。

“娘,您生病了。”世子如实相告,“您别担心,爹和我们到处给您寻医问药,您很快就好了。”

这个和王妃猜想的一样。

她能接受。

只是,她仍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生病了。

世子就告诉她。

反正等她睡了一觉,又发病一次,回头就忘了。

######

“王妃的病如何?”小书房里,简王请顾瑾之坐下,就问顾瑾之,语气里带着几分敬重,“还请顾小姐直言相告。”

“王爷,今早给我的信,是您写的吗?”顾瑾之不回答他,而是问话。

简王很坦诚的点点头。

“您的信,是什么意思?”顾瑾之也直接问。

简王看了眼她,目光里带着几分笑:“顾小姐不知道,怎么不去问问仲钧?本王的封地在河南,虽然本王在京里,河南什么事能逃脱本王的眼睛?”

顾瑾之眉头微蹙。

“顾小姐只要问仲钧,为什么简王不肯在河南,非要跑到京城来,他就明白本王的意思。”简王道,“仲钧欠我一个人情,顾小姐以后就知道。王妃的病,还请顾小姐妙手回春,本王感激不尽。本王并非要拿人情要挟您,只是想告诉顾小姐,本王一直站在仲钧这边,我们府上,将来和庐阳王府,是友非敌。”

绕的太深,顾瑾之根本听不懂。

她静静看着简王。

“王爷,我并非挂名大夫,您也是知道的吧?”顾瑾之道,“请不动我,您家里不会去宫里找太后帮忙吗?最后怎么不是太后下懿旨,而是您一封糊里糊涂的信?足见,太后也是尊重我的,不会强迫我出诊。王妃这病,我不会看的。”

简王脸上的几分和颜,顿时敛去。

他阴沉着脸。

“您说的话,我听不懂,似是而非。庐阳王不在京城,我也无法求证。”顾瑾之笑道,“是敌是友,全是您一个人在说。我若是信了,岂不是怀疑庐阳王有鬼?庐阳王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事!”

说罢,她起身就要走。

“庐阳王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河南有人行为不规矩,仲钧去见过他们……这话,他告诉过顾小姐吗?”简王在身后,刻意压低着声音道。

顾瑾之心猛然一悸。

她停下了脚步。

“我若是把这话告诉皇帝,皇帝还相信仲钧是个傻子吗?”简王冷笑。

顾瑾之转身,看着他的眼睛,目光柔和道:“庐阳王就是傻子。您既然知道河南有人不规矩,为什么不早说?您虽然没有窝藏之罪,却有包庇之过。现在您去告诉皇帝,皇帝怎么想您?您自己都摘不清,还想拉庐阳王下水?”

简王心头大震。

顾瑾之的思维很清晰。

她把简王心里最害怕、最难以言语的事,一句点明。

“小丫头,你胆子很大,敢在本王府邸大放厥词?”简王目光狠戾起来。

顾瑾之笑了笑,道:“那您现在就害了我吧。我要是死了,您的王妃就等着陪葬。这满京城,除了我,谁也救不了她。再等两个月,她就要彻底疯了。再说,您凭什么觉得害了我,您能全身而退?我说了什么不敬之词,您又敢把我如何,为何不敢大放厥词?”

简王又是一愣。

虽然顾瑾之说得很无礼,他仍是对顾瑾之刮目相看。

而后,他才回味过来,顾瑾之说她能救王妃。

简王一时间不知该拿出什么表情来,所以他沉默站着。

顾瑾之就走近了两步,低声道:“简王爷,仲钧是傻子,您知道的吧?”

简王顿时开窍。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道:“仲钧就是傻子,他懂什么?”

顾瑾之笑了笑。

“再过几个月,我们就不是朋友,我们是血脉亲戚。王妃有病,我自当竭尽全力救治她。您放心,王妃的病,我能治好。”顾瑾之道。

第293节精神分裂

简王听了顾瑾之的话,大喜。

他道:“多谢了。”

顾瑾之笑了笑。

简单的接触,顾瑾之感觉简王不是京里说得那么草包。

他甚至颇有心算。

他跟顾瑾之说话,张弛有度。

既不想太多的暴露自己,又不愿意得罪顾瑾之。他对顾瑾之的态度,很谨慎认真。

而简王妃,哪怕是偶然的清醒,也保持着她贵妇人的姿态,说话很得体。

才这么短短的片刻,顾瑾之对这个简王府大为改观。

她有想起了唐家三爷的死、名妓檀儿的死,心里不免寒了下。只怕唐家三爷的死,不是那么简单的殉情吧?

顾瑾之心里起了警惕,就不敢再和简王多谈朱仲钧的问题。

她想,简王应该是个聪明人。

能让他站在朱仲钧身边,一句空头话是没用的,需要有实际的利益。

而他从封地到京城,赖着不走的原因,也远非坊间传闻那样,是嫌弃封地的贫穷。

这些事,只怕皇帝心知肚明。

大家艰难维持着皇家的亲情,努力把戳破窗户纸。

顾瑾之更不会。

这不是她分内的事。

她就收起了锋利,态度温和。

“那……是要开方子,还是要针灸?”简王见顾瑾之有短暂的沉默,出声提醒她。

“我祖父擅针灸,我却不太会。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还是开方子用药吧,这个我有把握。”顾瑾之道,“能借用纸笔吗?”

简王点点头。

他喊了个丫鬟进来,给顾瑾之研墨。

顾瑾之坐到了他的书案后。

他的书案摆得分外整齐,收拾得纤尘不染。

喜欢看书、珍惜书的人,才能把书案收拾得如此干净。就像顾瑾之的祖父。

而对学习抱有敷衍态度的人,总是不愿意整理书案,像顾瑾之的父亲。

她看得出,简王爱读书。

想着,丫鬟已经帮她磨好了墨。铺好了纸。

简王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

顾瑾之开了方子。写好之后,等墨迹未干,才起身递给了简王。

简王也站起身子,接过来看。

方子上写着:生地黄一钱。赤芍药五钱。柴胡三钱。木通两钱,陈皮两钱,桑白皮四钱。桃仁八钱……

顾瑾之开了一大堆药。

简王不通药理,他不太明白。

“抓七副。一副水煎成一剂,每日喝一剂,先喝七天。”顾瑾之道。

简王点点头,喊了个小丫鬟进来,让她拿了方子,交给世子爷,让世子爷亲自去抓药。

“本王不通药性。”简王道,“王妃那病,是怎么回事?这些药,又是治什么的?还请顾小姐赐教。”

“我观王妃的面,她眼睛里有红丝,舌苔又有暗紫纹,足见她是心脑气血凝滞。气血不运行,脑气和腑脏之气不能相连,所以她时而发呆、时而发狂,又时而清醒。我开的方子,叫癫狂梦醒汤,疏通气血,让心脑相连,她的病自然就好了。”顾瑾之道。

癫狂梦醒汤,乃是出自清朝名医的著作。

简王妃这病,用西医的话说,叫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病,重性精神病。

中医叫癫狂症。

有人发癫,沉默不语,似痴呆;有人则发狂,喜怒无常;有人则是两者兼备。这其中的区别,主要是看病因。

王妃这病,非火、痰等原因引起来的。

她是气血凝滞不通而导致的,大脑气血和腑脏气血不通。

清代之后的重要,治疗这种病,大部分都是用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癫狂梦醒汤”。

在王清任的癫狂梦醒汤之前,像简王妃这种的癫狂证,记录不多。

所以很多的名医没见过。

“就这样吗?”简王有点不太相信,“吃几剂药就能好吗?”

“嗯,药要对证。”顾瑾之肯定的点点头,“我祖父总说,用药如用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从前没治好,乃是药不对症。先喝下去,假如不行的话,您再换大夫……”

简王蹙起的眉头微微舒了舒。

顾瑾之开好了方子,又去了趟正院,看了一回王妃。

王妃已经睡下了。

世子爷和世子妃有点紧张说着她。

她在梦里起身,半睡不醒之间发狂,很恐怖。

顾瑾之就没有再打扰。

她跟简王告辞。

简王让世子妃送一送顾瑾之。

世子妃就把顾瑾之送到了垂花门口。

她低声和顾瑾之说:“……我婆婆这病,不太想闹得满城皆知。今年我们家,发生了点事,您也是知道的。再添了这些事,家里也难得安宁。”

简王府的小郡主之事,闹得满城风雨。

再添上王妃的怪病,简王府就要像唐家一样,成为众人的谈资。

而简王府,不想太过于显眼。

他们在京里,是不符合祖制的。

再闹出更多的事,那些酸腐的文臣,非要参奏一本,让他们必须回河南去,只怕连皇帝也拦不住。

皇帝未必不喜欢他们放弃护卫军,留在皇帝眼皮底下。

可皇帝也不敢维护简王而不顾祖制。

简王府在极力减少存在感。

顾瑾之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您告诉王爷放心,我不会乱说话的。”

世子妃笑了笑。

回去的路上,顾瑾之忍不住想,简王府名声不太好。特别是简王本人,有点纨绔草包的名声在外。可能是他们府上让传出去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简王留在京师。

简王留在京师,到底是躲避河南的什么事,还是另有目的?

朱仲钧应该知道。

只可惜,他不在京城。

想到朱仲钧,顾瑾之的心微微一寒。

她无力的扶额。

如今再想和他退亲,太后就要彻底得罪了。

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会给皇帝误会,以为她是想进宫才和朱仲钧退亲的。为了避免成为三宫六院的金丝雀之一,目前嫁给朱仲钧是最好的选择,唯一的选择。

时代对女人太不公平。

再努力,路仍是那么窄。

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选择。

######

她从简王府回到家。宋盼儿脸上带着笑,看着她。

把顾瑾之看得莫名其妙,问她怎么了。

宋盼儿就拿出了礼部的檄文。

皇帝已经下旨,让庐阳王回京了。

再过一个月。朱仲钧就要多京城了。

顾瑾之听了。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想到朱仲钧离京那天。她哭得那么厉害,宋盼儿对她现在的愣神有点不解。

“瑾姐儿,你不高兴?”宋盼儿问她。

顾瑾之回神。笑了笑:“没有,我很高兴。九月就要成亲了,他也要回来准备准备。只是,这次回来,他应该不能住在咱们家,我在想这个……”

宋盼儿有点不信。

顾瑾之的确不是在想这个。

她是在想,皇帝下诏让朱仲钧回京了,那么上次他想吻她,只是一时意气之起吗?

事情太过于顺利,反而叫人惴惴不安。

顾瑾之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安。

彷佛总要发生点什么。

这种预感很强烈。

她从母亲那里出来,往自己的院子,一路上随步而行。

丫鬟跟在她身后,不敢打搅她。

顾瑾之走着走着,等她回过神来,她已经到了外院的花园子。

当年祖父的书房就在这里。

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三间小屋,矗立在绿荫间。

#######

简王当着顾瑾之的面,不好说什么。等顾瑾之一走,他叫人去请了彭提点来。

彭提点很快就赶到了。

“你看看这个方子,能不能给王妃用?”简王把顾瑾之开的方子,给彭乐邑看。

彭乐邑看了起来。

顾瑾之方子里,桃仁是主药。

桃仁只要是祛血瘀的,配合了赤芍药,活血化瘀;而陈皮、桑白皮等,都是行气之药。

“这是副活血行气的药。”彭乐邑道,“这是顾小姐开的方子?”

简王点点头。

彭乐邑道:“顾小姐以为王妃乃是气血凝滞……”他给王妃诊断,一开始以为是气血虚,还补血过,会不会更加造成了气血的淤积?而后,他又以为是胆气虚。

他一直给王妃补。

到了后来,王妃表现出有点郁结。他以为是肝气郁结,用了些逍遥散,结果王妃病情发作越来越频繁。

感情他一开始就南辕北辙了?

彭提点脑袋嗡了下。

“可用的……”他脸色不太好,好半晌才挤出几个字。怕简王多想,他解释道,“不成想,顾小姐的医术出神入化到了这等地步,彭某佩服。”

简王狐疑看了他一眼。

他看得出彭提点的紧张,能想到原因。

他也不说破。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简王从来不置闲气。

他点点头,打发了彭乐邑回去。

丫鬟熬了药,给王妃喝下去。

当天夜里,王妃又半夜起来。这次,她起来做针线活,口里念念有词,说着世子爷小时候的事儿。

简王陪着折腾了一夜不敢睡。

到了天明时分,又喝了一剂药。

她睡到了半下午。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不是像平常那样发愣。

她使劲瞧世子爷。

彷佛认识,又记不起来。

这大有改善。

简王就知道顾瑾之的药,起了作用了。

第294节复诊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很多,很复杂。

而且有三成的可能治不好。

也有一成的可能,治好之后又复发。

前世的时候,顾瑾之看过三例。

那三个病人都是西药治疗无效,走投无路,才求助于中医。

她治好了两例,失败了一例。

失败的那例,那个病人形成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因为十八岁的独子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从此,她就经常幻想儿子还在身边,最后就得了病。

治好之后,她清楚记得儿子死了,依旧痛苦。

她的痛苦,是任何药物都无法解决的。

治好了半年后,她又复发了。

他们家就将她送到了疗养院。

后来顾瑾之就不知道她怎样了。

而另外两例,没那么严重,诱因虽然痛苦,却不至于无法解决,治好就没有复发。

简王妃为什么会得这种病,顾瑾之不知道。

肯定有个原因的。

要么是先天遗传的,要么是后天病变的。

#######

简王妃吃了七天的药,夜里能安卧,不会半夜起来做些诡异的事。

白天她虽然脑袋清楚,却总说累,想一个人静一静。

她不太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默默抄佛经。

药吃完了,简王府又把顾瑾之请了去,让顾瑾之给简王妃复诊。

简王妃不肯出来。

简王只得请顾瑾之去佛堂给王妃诊脉。

简王妃见顾瑾之进来,犹豫了下。出来涵养,她礼貌的停止了诵经,和顾瑾之说话。。

她笑容端庄,不肯多露一分神态,声音温婉道:“麻烦顾小姐。这些日子,你也很忙吧?”

一副和顾瑾之拉家常的架势。

顾瑾之道:“还好,不太忙。”

简王妃便笑:“我病糊涂了。你的婚礼,都是礼部准备,你们家里的确不用准备什么。皇家娶媳妇,场面大着呢。你怕不怕?”

顾瑾之就笑:“我是无知者无畏。倒也不知道怕。”

简王妃也笑起来。

“当年我嫁给王爷的时候,也是九月份。我们倒是有缘。”简王妃忆往昔,“我记得那年,兵部尚书是正使。吏部尚书是副使。吏部尚书主婚……”

她把婚礼的过程。叙述了一遍。

皇家迎娶正妃,礼仪繁复,比普通人家娶亲要麻烦得多。

不过照简王妃说得。也不用紧张怕出错,到时候宫里会有女官在一旁提点她的。

顾瑾之是来看病的,不是来叙家常的。

可简王妃用这种态度,表明她不想瞧病。

她滔滔不绝说着她当年成亲的过程,步骤一步不落的讲了个便,就是想让顾瑾之受不了先走。

说完她成亲,又说简王的两名偏妃进门的礼仪。

她事无巨细的说着皇家婚礼的奢华繁复。

顾瑾之又不能打断她。

等她说完,已经一个半时辰了。

顾瑾之一直含笑听着,偶然插一句。

简王妃见自己的计策不奏效,心里无奈叹了口气。

等她终于说完了,顾瑾之才道:“……您的病情已经缓解了些。我再替您把脉,开个方子。吃了七剂药,病尚未痊愈。”

简王妃只得把手给顾瑾之。

顾瑾之认真替她把脉。

简王妃看着她认真的模样,道:“你很老城,沉得住气,不像个小丫头。”

“我娘也这样说。”顾瑾之笑道,“我小时候,我娘总说我是个傻的……”

简王妃就彻底放弃了。

这姑娘的确不像个正常人。

跟她说话,她没有半点正常人的反应。

顾瑾之诊脉完毕,又要看王妃的舌苔。

简王妃这次没有二话,让她看了。

看完之后,顾瑾之照例说了些鼓励她的话:“已经快痊愈了。再吃几剂药巩固下病情。”

简王妃点点头。

顾瑾之就从小佛堂出来了。

简王和世子爷夫妻等人正等得焦急。

“怎么这样久?”抢先开口的,是个焦急的女声。她声音清脆婉转,说话又急,顾瑾之就看向了她。

这女子,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