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振宗想了想道:“官兵上下不同心。文官胡乱指挥,武官贪生怕死,士兵未经战阵。还有军纪……”

    朱平槿打断宋振宗的话道:“还有军纪败坏!将帅贪污军饷大喝兵血,贪生怕死欺上瞒下!士卒杀良冒功草菅人命,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官军,已经失掉了军魂,沦为一群土匪盗贼!你原来在秦州喝过兵血没有?”

    宋振宗的答声如雷:“末将原来的手下都是自家兄弟,末将怎么能喝他们的兵血?”

    朱平槿又问道:“你原来杀良冒功没有?”

    宋振宗声音更大:“末将摘的几个首级都是货真价实的闯贼!其中一个贼子还砍了末将肚皮一刀,好在末将当时穿了铠甲,刀子没有……”

    朱平槿再次打断宋振宗的话道:“你们在秦州是胜了还是败了?”

    这次宋振宗的声音小多了:“败了。闯贼一接阵就直接冲杀过来,我们大军还没有列好阵势,前头当官的拍马便跑,然后官兵也跟着跑,但是末将的队伍没有跟着溃兵……”

    “所以本世子没有挑错人!本世子让你来训练全军,是你身上没有兵痞的印记!本世子要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这支军队没有人贪污军饷,没有人大喝兵血!这支军队没有人杀良冒功,没有人奸淫掳掠!这支军队使用全新的兵器,使用全新的战阵队形,使用全新的金鼓号令!这支军队爱护士兵、爱护百姓!这支军队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招之能战,战之能胜!忠于领袖忠于……本世子!!原来官兵那一套,你熟悉,但已经彻底败了!不要说鞑子东虏,就连一群拿锄头的农民也打不赢!所以官兵的那一套,我们必须予以全面废除,全面更新,重新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本世子选中了你来完成这个使命,你知道本世子对你希望吗?”

    宋振宗的脸涨得通红:“末将知道!”

    朱平槿用力锤锤宋振宗锃亮的护心镜:“你,宋将军、舒先生,还有这次来的贺先生等等,就是这支全新军队的种子。而本世子,就负责给这粒种子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一直让它长成参天大树!宋将军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

    朱平槿点点头笑了:“真明白才好。你要尽快返回军营,有兵无将怎么行?”

    “末将遵令!末将即刻返回军营!”

    “来来,别忙,先坐下。将军既然来了,本世子要给你谈一个私人之事。知道不,除夕之夜,有个美女看上你了……”

    注一:于谦。

第三十二章大山怒火() 
雅州自古号称“雨城”,以多雨著称,有一年三百天下雨之说。蒙顶山更是雨城的中心,终年雨水不断。这种温润潮湿的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故成为了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发源地。不过由于全球气候进入小冰期,蒙顶山去年也遭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旱灾,好在情况并不严重。茶树只是减产降级别,干死的并不多。

    朱平槿昨晚好好睡了一觉,早晨出发时,精神焕发,意气洋洋。一行人进入峡口,两边的山势陡然加高变窄,河水不再舒缓流畅,而是变得奔涌激荡。朱平槿等人在曹三泰的带领下,小心穿过一个含满水汽不见阳光的狭窄山谷,旋即离开河道,攀爬绕过半个山头,一面竹篱笆墙突然出现在道路前面。

    两个乞丐模样的人正蹲坐在墙边,见到朱平槿一行,立即返身回跑,边跑边高叫:“舒先生,东家来了!”

    舒国平在哨卡迎住了朱平槿一行人。舒国平一身大红的箭袖劲装,衬得气色分外精神;腰间用锦带束腰,挂着一柄宝剑,走起路来格外豪迈。他在正月初八接到朱平槿的通知后,稍加准备即行出发,正好于元宵之日赶到了蒙顶山,比一路上走得慢慢腾腾的草标们还早到一天。朱平槿将一行人介绍给舒国平,又拉着舒国平的手上了马,向那营房直奔而去。

    一行人在山道上又转了几个弯,前面豁然开朗。平望而去,半山坡上有一片房子,房子下面一个平坝。舒国平道,这就是流民们驻扎的营房了。为了避免潮气对身体的侵蚀,山民们一般都不会把房子建在山坳里,而是会建在山势平缓、温暖向阳的半山坡上。

    平坝上,草标们集合整队,迎接他们的正主。

    “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立正!”宋振宗从队伍前面跑过来,身上的铁甲叶哗哗作响,怎么看怎么怪异。宋振宗右手小臂向内平伸,掌心抚胸,手掌绷直;左手竖直,手掌紧贴甲衣,向朱平槿敬了一个蹩足的新式军礼:“报告世子!暂编护商队队员应到三百五十一名,实到三百四十七名,两名执勤,两名生病卧床。请您检阅!暂编护商队队长宋振宗!”

    “请稍息!”

    宋振宗又哗啦作响地跑回队列,手里多出一根竹棍:

    “全体都有!稍息!”。

    按照朱平槿发给宋振宗简明练兵手册中的规定,下一步的检阅程序,应该是朱平槿在护商队员紧随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在队列前打马经过,边走边喊:“弟兄们好!弟兄们辛苦了!”。不过朱平槿临时改变了这个程序,他不想在一群刚吃了饱饭的叫花子面前耍威风。

    朱平槿从马上跳下来,指着队列前头道:“搬根凳子来,本世子要训话!”

    一根长凳子很快搬来。朱平槿一步跨上去,双手撑在屁股上,开始对GM火种第一次重要讲话。

    讲话是这样开始的:

    “本世子今天专程从成都府赶过来看望大家,就是想弄清楚一件事。弄清楚哪一件事呢?本世子知道,你们只吃了几天饱饭!本世子也知道,你们现在冷得哆嗦!现在本世子问你们,想不想今后吃饱饭?想不想马上就暖和?”

    队伍中人头晃动,传出了几声有气无力的声音:“想。”

    宋振宗正在紧急温习他的练兵宝典,听到乞丐们有气无力的回答,立即将小册子往甲衣里一塞,挥棍上前怒吼道:“早晨没吃饭吗?本将听不到!”

    “想!”

    队伍中声音大了些,但还是没有任何气势。宋振宗正欲再次怒吼,朱平槿用手势制止了他。朱平槿手指着一个队伍中的高个子道:“你回答的声音最大,好,你出列。对,就是你!你的个子最高!”

    一个二十多岁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左顾右盼,终于确定朱平槿叫的就是他。他扭捏着从队列中钻出来,把前面的排面挤得弯弯曲曲。年轻人站在朱平槿面前,紧张得手足无措,两腿忍不住要弯曲下跪。

    “立正!向世子报告你的姓名!”宋振宗手提竹棍快步过来。

    朱平槿向宋振宗摆摆手,跳下凳子,带着和煦的笑容面对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儿人啦?”

    高个年轻人很认真地回答:“小民陈有福!夔州府达州新宁县(今开江县)人。”

    “喔,你是川东的人。你想不想吃饱饭穿暖和啊?”

    朱平槿与基层群众交谈时,总是带着和煦亲切的笑容。这种习惯性的微笑,今天收到了效果。

    那年轻人在朱平槿的感召下,终于放下了心里包袱,说了第一句实话:“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

    “你为什么想吃饱穿暖啊?”

    这问题明显是废话。但朱平槿相信大明朝的乞丐草标,绝对答不出“这是人的本能”之类的答案。

    果然,高个年轻人抠了抠头皮,被这简单的问题难住了。

    朱平槿继续微笑着,循序善诱:“吃饱穿暖,你是不是想活着啊?”

    这么简单!高个年轻人恍然大悟:“是!我想活下去!”

    朱平槿得到了他要的结果,于是让年轻人归队,重新站上板凳大声喊道:“刚才,陈有福说他想吃饱穿暖,他想活下去!你们想不想啊!”

    这次队列的声音果然大了很多,也整齐了很多。

    “想!”

    朱平槿终于可以在听众的响应下进行他的讲话了:“陈有福想活下去,你们也想活下去,宋将军想活下去,贺先生、舒先生想活下去,本世子也想活下去,天底下哪个人不想活下去?!但是,你们今天到这里,就是因为你们活不下去了!所以你们才背井离乡!卖儿卖女!最后连自己插根草标也卖了!是什么人让你们都活不下去的,你们知道吗?!”

    听众的情绪已经被朱平槿完全点燃。朱平槿并不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着这么多的人讲话,他长期基层工作和D务工作的经历,使他有机会多次在大会小会上锻炼发言,并且与群众交流互动。

    开始看上去还算整齐队列已经完全散了。叫花子们在下面诉说着各式各样的遭遇,有些人说着说着就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朱平槿等人群稍微平静下来,立即代表大家总结了活不下去的原因:“陈有福活不下去,是土暴子害的!土暴子抢了他家的粮食,连种子也没有留下一粒。宋将军活不下去,是懦弱无能的朝廷贪官害的!贪官们见钱先抢,临阵先溃,害得他二十几个兄弟只有两个人跑出来。舒先生活不下去,是献贼害的!献贼攻破泸州,杀了满城百姓,舒先生一门百余口只剩了他一个。还有其他的人,有的是被衙门催租逼的,有的是被豪绅征税逼的!你们有人说活不下去,是老天爷发怒,降下旱魃,粮食减产,所以才有流贼,才有土暴子,朝廷才会收取重税。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再穷再高的地方,老天爷总能让土地产出粮食,让我们把肚皮吃饱。你们活不下去,就是因为流贼把你们的东西抢走了!就是因为朝廷的贪官把你们的东西抢走了!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的皇上,想着百姓没有饭吃,每天只喝几碗粥水充饥,龙袍上到处打着补丁!你们知不知道,本世子为了凑钱买你们,偷偷卖了王府里祖宗传下来的珍宝!你们知不知道,我蜀藩的世子妃,就是本世子没过门的媳妇,抛头露面在成都的作坊里干活!为什么,就是为救你们一条命!”

    说到这儿,朱平槿已经被自己的伟大感动得热泪盈眶了。他用袖子擦擦眼睛,继续对乞丐们大声呼喊:“我们要活下去,就要杀光流贼,打倒贪官!”

    朱平槿说到这儿,终于道出了他的目的!喊出他的心声!

    贺有义第一个冲到朱平槿的凳子旁,高举右手紧握的拳头,大喊:“杀光流贼,打倒贪官!忠于大明,效忠世子!”

    有人带头,宋振宗、宋振嗣、曹三保、曹三泰等人一见不甘示弱,也冲上来举拳呼喊。

    “杀光流贼,打倒贪官!忠于大明,效忠世子!”

    人群中跟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多年的饥寒交迫,多年的压迫屈辱,一旦被点燃,就像一座爆发的火山,毫不留情地摧毁任何阻挡它的事物。朱平槿剩下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它烧向敌人,同时不能燎伤自己。

    朱平槿站在板凳上,撑着屁股环顾四周,踌躇满志地看着那被点燃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这一刻,王子、书生、将军、太监和一群乞丐一起抽疯发狂,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讲话完毕,队伍解散。

    贺有义走到朱平槿身边,双手递上写满墨汁的记录稿:“世子,臣以为应该把世子今天的讲话永久保存起来。将来编辑成册,传诸后世!”

    朱平槿笑着看看孙洪,又笑着对身边几个人道:“本世子的讲话,可以保留起来。传诸于后世不一定,倒是新来的流民,可以再给他们讲一讲!贺先生、舒先生,你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讲一讲。为什么一打流贼,为什么二打贪官。本世子突然有个想法,或许几年后可在这蒙顶山之巅,建一座高高的宝塔,再找个画师,把这山、这塔、本世子,两位先生,两位将军,云哥儿,还有一群叫花子都画进去。你们,两位公公,也画进去。这张画,倒是可以传诸于后世!”

第三十三章军纪之争() 
早晨与护商队员们见面之后,朱平槿便下令解散了队伍。清晨的山中冰寒刺骨,他不想造成非战斗减员。可宋振宗不会让他们闲着,趁着饭点还早,带着他们上山找了一片竹林,砍了一两百根粗细合适的老竹扛回来。朱平槿比照自己的身高,估摸着大概五尺半的样子,先截了一段,然后以此长度为标准,下令每人准备两根竹枪。一根一头削尖,以后在火上烤干烤硬,临时充作兵器;另一根保持原样,裹上布头,以后拿来进行对抗训练。他估计辎重车辆已经到了,于是安排大小宋带着一些乞丐去哨卡把粮食衣被扛回来,曹三泰和罗景云带着一些乞丐进厨房烧水准备洗澡。他自己趁此机会修整一下,顺便在脑中整理建军的思路。

    乞丐们把粮食衣被抬进房子,个个脸上笑逐颜开。厨房用大锅烧开了水,浴桶抬到了房间里。罗景云初获重任,兴致勃勃。他的第一个命令,便是让所有的兵士脱掉丐帮制服,排队下到桶里洗澡。罗景云特别强调,兵士之间,必须用丝瓜布互相搓洗,务求干净。头发必须打散冲洗,然后齐刷刷剪短。洗完的士兵,随即就在朱平槿的手里领到一套崭新的灰色棉袄、棉裤、内衣和一床被子,破烂的叫花子制服就扔在外边的晒场中央。

    朱平槿坚持亲自发放衣物,显然是表示他才是士兵的衣食父母。

    午饭打牙祭。

    很多乞丐是生平第一次打牙祭。饭都吃不饱,吃肉当然只是梦想。所以当朱平槿宣布有肉吃的时候,全军一片欢声雷动,仿佛打赢了一场战役。有几个人心里不踏实,一直在厨房附近转悠,直到厨房中冒出了腊肉的香味,几个人这才吞下口水,飞奔回去报告消息,再次引起一场小小的骚动。

    午饭不仅每人有三片又肥又厚又咸的腊肉,每十二人还有一碗酒喝。不过这顿牙祭虽好,但是要按照朱平槿的新规矩来打。队伍在晒场上又集合了一遍,是宋振嗣喊的口令。这宋振嗣见到他堂兄这么威风,坚决要求留下来和大哥一起干。朱平槿觉得现在是用人之际,宋振嗣的加入对于他对部队的掌控力也没有太大的冲击,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宋振嗣的学习能力比他哥还强,喊口令时自然大方。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列队完毕,宋振嗣请示朱平槿是否可以开饭,朱平槿回答声可以,然后部队立即开始行动。他们十二人一组拿着竹筒排队打饭,再到曹三泰的肉桶和王四忠的酒桶前领腊肉打烧酒,最后回到原地,就地蹲下。等全部人马都领到了饭食酒肉,朱平槿一点头,宋振嗣大喝一声:“开饭!”晒场上顿时一片唰唰的吃喝声,一个说废话的人都没有,把朱平槿腹中酝酿的一篇饭前讲话活活憋了回去。

    朱平槿在边上看着这一切,整齐有序的场面让他非常满意。他对身边人感叹道:“以后,我们要把“一切行动听从军令”这一条写进军纪。军队嘛,就是要这样,吃饭睡觉、拉屎拉尿,都要听军令。这样平时习惯了,战场上他们就不会乱跑乱动!宋将军,贺先生,你们都是将门出身,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宋振宗道:“话是听着对,不过这屎尿来了,天王老子也管不到呀!”

    朱平槿摇头严肃道:“军队是纪律部队,就是要从吃饭睡觉、拉屎拉尿这些小事管起!战场上即将开战,你说要拉屎拉尿,让流贼等你一会儿,等你拉完了再开打,这行吗?”

    “那真的憋不住了咋办?”

    朱平槿道:“那就拉到裤子里,反正比丢了命强!”

    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贺有义笑完了,对朱平槿道:“刚才世子说要把‘一切行动听从军令’这条写进军纪,臣以为极为应该!‘不得奸淫掳掠百姓’,此条亦当写入军纪。不过臣还建议,再加上一条,以‘效忠世子’,作为军纪第一。”

    朱平槿环顾一周,看了看其他人的反应。其他人在早晨才高喊了口号,都觉得这条顺理成章,于是纷纷点头,只有舒国平摇摇头。

    朱平槿看看舒国平,微笑着没有说话。舒国平思索一会儿方才出声:“世子,学生以为此条不妥。”

    见着世子驻足等待,舒国平便道出理由:

    “我太祖出身微寒,愤于蒙古鞑子欺凌我汉人,遂起兵于淮泗,效命于明王。凡数十年沙场征战,方才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称帝立国。学生以为,我中国历朝历代,唯我大明,得国最正;我中国数百帝王,唯我太祖,得位最正!太祖立典章、严法纪、开科举、劝教化、肃贪腐、恤万民,此万世不盖之功也!自大明肇建,凡三百年,太祖子孙,或贤或不肖,百姓终可得一世温饱。如那万历朝,天子四十年不上朝,百姓依然可以衣食无忧,把酒小酌。我大明与天下之恩三百年,上极于宗藩、世勋、百官、缙绅,下达于黎民、百姓、优娼、疍(dan,贱民)户。故天下无不以大明为中华正朔,百姓无不以天子为大明正朔!自本朝始,奸臣当道,误国误君!上天降下灾祸,天下饿殍满地,流贼横行无忌,东虏侵掠京师,无不是上天对我大明之警示!此错,非天子之错,乃百官之错也!今天子虽有过错,但未尝失德,奈何去之!”

    舒国平停歇片刻接着道:“太祖分封诸藩,是为屏护中央。世子、王爷受封蜀藩,乃太祖嫡脉,祖宗荫庇而已。有我大明,则有蜀藩;有我蜀藩,则有世子。世子与大明休戚与共,荣辱一体。故学生以为,这军纪第一条,拟以‘效忠大明、效忠天子’为好。如此,则天子不得忧虑,奸臣不得谗言,百姓不得疑惑,兵士不得自乱也!”

    一个小小的饭中插曲,却冒出了一个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问题。

    这关系着这支朱平槿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武装,他的尖牙利齿到底对向何人!

    朱平槿心中翻腾不已。他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势。蜀藩世子身份,这是目前他在政治上最大的优势。但是,他既不能控制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不可能改变人固有的思维模式。“靖难”或者农民起义,都是打着“反贪(恶)官不反皇帝”的旗号。天下有事,都是百官的错,皇帝没错。为什么会这样?

    千年不变的忠君思想仅仅只是浮在水面上的表象。根本的原因,是君权神授的国家体制。既然天子是上天之子,那绝不能动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