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暴子如能抢到盐,那就相当于抢到了银子。不仅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可以拿出去贩卖,赚取巨额利润。

    李坷在他爹李俊英的指使下,敢于言之凿凿向陈有福、罗景云建议,将新政坝的主要兵力用于仪陇县到南部县的大道上,除了判断土暴子一定会借着收粮出盐的季节出来抢掠,而且还因为他掌握了可靠的内部消息。

    四川盐茶道傅崇奇倒了之后,四川巡按刘之勃随即派人察访四川的盐业税收情况。可盐业在全国都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烂网,哪里经得起刘大人这一番折腾?南部县这边听到消息,说成都同知兼监纪同知方尧相在自流井和贡井地区弄得天怒人怨,已经有盐商放出话来,要用银子买他的人头。

    南部县这边当然也很紧张。地方的盐运衙门已经卖出了几十倍于实际产量的盐引,提前透支了未来数十年的税收。这些税收并没有进入官府的藩库,而是按照官场规则,落入了私人的腰包。不过,南部县的地方盐务衙门针对上级检查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其中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邀请土匪来盐场抢一回。报了案,什么事情都可以推到土暴子身上,就算是刘之勃亲自来,对此也毫无办法。

    李家是南部县的土著,也是横跨政商两界的地头蛇。他们对这一套那是太熟悉了。他们甚至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初步打听出了今年的受邀对象:盘踞在仪陇县以东山区的土暴子姚玉川。

    姚玉川是姚天动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爹的名号:“摇天动”。

    注一:向刘帅致敬。

第二百六十五章血战长平(二)() 
仪陇县城又名金城寨。整座县城都在金城山上,故而俗称小山城。

    县城西北十余里的深丘地带中,有一条两山相夹的山沟,底部宽的地方大约两三里,窄的地方只有百十丈。当地人将这条山沟称做中坝沟。从中坝沟往西一直到嘉陵江边,都是绵延的群山。中坝沟南是土门场,沟北是大仪、观音两个较大的场镇,场镇周围都有上千亩的田地。中坝沟就像个狭长的哑铃把手一样,连接着这两个条件较好的农垦区。

    号称“二哨”的土暴子杨秉胤(注一)的老窝,便在中坝沟西边的大仪山下。这个诨号的起源,是因为他初到摇天动手下,摇天动见他识文断字,便封了他个“二哨”的官职。但自从他自立以来,他更喜欢别家掌盘子称他出道以前的尊称——杨茂才。

    这天清晨天大亮,杨秉胤才起了床,在两个压寨夫人的服侍下,穿上了他最喜的一件旧衣。这衣服只是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袍绸衫,却连接着过往的一段心酸史。早年他得入仪陇县学之时,他父亲欣喜若狂之余,便卖了头耕牛为他制备了这套衣服。

    穿上这件青衫,他并不是用来怀旧。每当山寨有重大行动,他都会穿起这件衣服,用来激励喽啰们:他们虽是土匪,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土匪;他们虽然打家劫舍,但干的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正义事业。

    除了鼓舞士气,这件青衫还有别的妙用。比如与附近其他土暴子拉开档次。争天王(袁韬)是地主少爷出身,识文断字。但是其他的几十家掌盘子,能认识自己名字的没有十个,能写的更没有三个。即便他连童子试也没有参加过,金城西边的姚玉川,巴州的震天王白蛟龙,每次见面时依然会尊称他一声“杨茂才!”。

    这件青衫在招揽豪杰和与官府士绅做生意时作用更大。去年大旱,杨秉胤与川北许多土暴子一样,抢不到粮,饿得那是死去活来,官军还时不时上来清剿一番,结果人死了逃了一半还多。献贼入川,把官军打得七零八落。官军再也没了去年春天的气势。年初除五蠹,四乡八里一下子涌入了许多落草之人。这时,这件青衫的作用就显现出来。投奔姚玉川的,尽是一些三大五粗的莽汉,而投奔他杨秉胤的,竟然有四五个大户家的奴仆,还有一个是南部县四十年未入禀的老生员!

    杨秉胤穿上青衫,正在铜镜前顾盼。没有任何征兆,一个年轻的壮汉撞开木门闯了进来。

    “爹!今天你别去了,我带军就行!碑院寺任管家我认识,几家大户货仓我也知道。他们也知道我们,打了几次交道,从来没有多拿货!”

    儿子很小就跟着他落草了,虽然也学了些之乎者也,但是礼节礼貌在山寨这个大环境中就学不到了。他没有指责儿子,却招呼儿子坐下。等着把腰袢系上,他又让女人出去把徐先生请来。

    壮汉对他爹的慢慢吞吞十分不满:“那个老酸儒,请来做逑!”

    “你倒知道个逑!”杨秉胤终于火了,“今年不同以往,新政坝来了王府兵的消息你知道不?”

    壮汉满不在乎:“知道!知道又咋的!”

    “人家一下码头,就亮了盘子,专门来打我们!你还……”

    杨秉胤的话被他儿子不耐烦地打断了:“爹,官军那些烂兵,哪个不是胸口锤得叮咚响?老子大刀片子一挥,他妈的全跪在田里了。”

    他儿子说的是前年底官军清剿的往事。当时官军不知怎地就摸到了寨子外边,他儿子凶性发作,率了十几个人冲上去乱砍,转眼间官军丢盔卸甲,在寨子外的旱田里跪了一片。十几个人竟抓了五十几个官兵,这让杨秉胤的儿子非常得意,时常拿出来显摆。

    “你呀,轻敌喽!”杨秉胤摇摇头,“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府亲兵装备精良,给养充……”

    杨秉胤正说着,话又被打断了。

    “掌盘子,您老叫我?”门口出现一个身形猥琐的老头,猥琐的脸上挂着猥琐的笑。他穿着与杨秉胤式样相同的长衫,许是很久没有洗过,衣襟上衬着大团油渍污斑。

    “进来吧,徐先生。不必拘礼!”杨秉胤换了一幅笑脸,站了起来,又指了指八仙桌边的长板凳,“徐先生,坐、坐!”

    “少东家也在!”徐先生小心看了眼壮汉,见他神色不豫,便老实站在一旁。

    “徐先生,鄙人请你办的事怎么样了?”杨秉胤拖长了语音问道。

    “掌盘子吩咐之事,学生岂敢马虎?”小老头努力维持着笑容,“消息打听清楚了,姚玉川今儿一早下山,直奔碑院寺。看来他们心急得很!”

    “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自称摇天动!他岂能知道里面的名堂?他走得哪条道?”

    “大道!”

    这时,杨秉胤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他大吼道:“爹!你岂能将生意让给姚玉川!他们去了,那还有我们屁事!”

    “坐下!”

    当着外人,杨秉胤对儿子不再客气:“你老子还没死,还轮不到你小子当家!你小子跟老子再学几年,学这乱世里安身立命之术!”

    “新政坝那个护啥队出动没有?”杨秉胤问徐先生道。

    他儿子正不服气地在板凳上扭动屁股,这下眼睛陡然亮了:原来他老子用的是鹬蚌相争之策!

    “王府亲兵自然叫做护王队。”那猥琐小老头小声猜测道。他随即又摇摇头,表明他没有王府兵的消息:“几家的内线都没有回话。昨天下午新政坝突然四门紧闭,任何人只准进不准出。燕窝山等几处的哨探也没消息回来。”

    “嗯,徐先生怎么看?”杨秉胤问道。他说话间,用得意的眼神瞟了瞟他儿子,意思是你小子好生学着。

    “学生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徐先生便是我的子房,不必客气!”

    “掌盘子想当汉高祖了。只是汉高祖姓刘,这隋文帝才姓杨啊!”徐先生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发现掌盘子和少东家都在看他,连忙收回心思禀道:“学生以为那护王队必定已经出动,去打姚玉川!”

    “为啥?”杨秉胤的儿子仰头问道。

    “其理有三。”

    徐先生转身对着少东家,目光炯炯有神:“其理一,我们的消息是同时传给姚玉川和新政李家的。李家在碑院寺有上井四口,仅少于任家的九口。李家年初因姻亲周家小姐婚事之故与任家翻脸,故而任家请我们去,只烧李家的井房,不动他家井口。李家也知道,如果任家请了外面好汉,除了应付官府,还会搂草打兔子,一并收拾了他。所以他一定会把这消息泄露给护王队。让护王队守着他家的井口,也让任家睁眼瞧瞧,他李家的势力有多大!

    其理二,护王队从省城一路而来,下码头即宣称剿贼,可谓意气风发。姚玉川是摇天动的独子,继承了摇天动的名号。拿下摇天动,可是件不得了的功劳!护王队得知摇天动倾巢出动,必定不会放过这个立功机会!

    其理三,新政四门关闭,正说明护王队已经出动。他们怕走漏了消息,姚玉川半路逃走,所以才有此谨慎之举!”

    “那先生以为姚玉川会打一仗吗?两虎相争,谁输谁赢?”壮汉又问道。

    “楚军在巴州大败之后,姚玉川又收了一批官军,少说好几百。加上去年和今年拉的壮丁,他新收的兄弟起码有三千。现在姚玉川可壮得很!听说这批官军里有个哨官名叫陈新,身长六尺,有万夫不当之勇,能使一杆丈四长枪,尤善火器(注一)……如果姚玉川不敢应战,他们冬春两季只有饿肚子吃淡食了;如若打赢,碑院寺和新政坝两头他都去的。是故学生以为姚玉川定会拼死打一仗。至于胜负,学生可不好说。”

    这时,徐先生及时闭住嘴,因为少东家的脸色有点难看。他明白,少东家担心姚玉川大胜,他没了机会。

    “两虎相争,总有一伤!”

    杨秉胤笑着拍拍太师椅的扶手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房里来回走动:“姚玉川走的大道,王府兵要打,必是在长平山。王府兵人数是少些,可也不是好惹的。听说年初王府兵在雅州和江口打了两仗,杀了好几万山匪蟊贼,尸首全仍进长江,前后流了一两个月才干净,把重庆府的人都吓住了。姚玉川最近名头太响,他又是摇天动的龟儿子,官军拿他的人头报功,比我们父子俩的赏钱多。只要姚玉川要打,官军一定奉陪!”

    老爹的深谋远虑,让壮汉佩服得五体投地。壮汉腆着脸问他爹该怎么办,要不要等姚玉川与王府兵分出胜负之后再出动做生意?

    “蠢!”

    杨秉胤在他儿子脑门上拍了一巴掌,骂道:“他们打死打活,干我们屁事!你不是吵着要带队伍吗?好,这次老子给你机会!一个时辰后出发。不要走大道,走鸡公山的小路。先到禹迹山背后的水观场待机而动。到了水观场之后学官军,许进不许出,封锁消息!同时向长平山派出探子,打探消息。若官军胜了,一定会乘胜追击,解仪陇县之围。而我们呢,则趁机进那碑院寺。若是姚玉川胜了,……”

    “掌盘子,姚玉川大胜,少爷便撤回来,不与其争锋;倘若姚玉川惨胜……”徐先生狞笑道,做了个背后捅刀的动作。

    “徐先生果真厉害!”

    杨秉胤的儿子高兴地锤锤桌子,震翻了铜镜:“任家生意从此只能找我杨家。省得姚玉川那小子老是捣乱!”

    “蠢!”杨秉胤又赏了他儿子脑门上一巴掌,“什么生意,哪里还有生意!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是我等替天行道之时!进了碑院寺,不要说生意,任家、李家,所有的士绅,老子一块灭了,官府能奈我何?”

    “高!爹真你神了!”壮汉笑得猛锤木桌。那菱花铜镜在一次次的震动中啪啪作响。

    徐先生也弹出了大拇指:“高!掌盘子弹指间灭了三家,只剩我们一家独大。盐场月产白盐十万斤,平价出货,一月也是万两银子!”

    “只要占住盐场三年,鄙人便可变出五万精兵!”

    杨秉胤捋捋稀疏的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注一:杨秉胤,史书又记载为杨柄英、杨秉允。

    注二:向柯山梦和著名的陈大人致敬。可惜,陈大人能大败鞑子,却被盗版的蟊贼给阴死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血战长平(三)() 
老谋深算的杨秉胤所料不错。

    就在他侃侃而谈之时,陈有福、罗景云和贺永年所率护商队第三营,已经从新政坝出发,通过丘陵沟壑间的官道,到达了长平山脚下的长平村。只因突然的变故,打乱了护商队伏击歼敌的计划。他们不得不挥起铁镐铁铲,在三岔路口,也就是长平村的村前山坡上,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这次出兵,陈有福和罗景云两位主官作战决心上意见一致。

    他们都认为,既然土暴子在自己的眼皮之下出来抢劫,那么必须给土暴子一个深刻的教训。李家的消息和情报局的资料显示,那姚玉川在土暴子中不仅名气很大,更以凶残狠辣著称于当地。他这几年来一直围着仪陇县打劫,把这个不幸的县城困得如同一座死城。姚玉川是摇黄(姚黄)中摇天动的儿子,是土暴子中历史悠久的所谓“正朔”。如果能将其阵前斩首或擒获,那对稳定川北的民心军心必定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因此,陈有福和罗景云都认为,这一仗不是打不打,而是如何打,赢得漂亮,自己伤亡还要小。

    在综合分析了这些情报后,第三营逐渐形成了共识:姚玉川虽有四五千兵力,但真正的威胁却是那群投贼的官军。这些官军分属于楚军的莫崇文部、贾登连部和张奏凯部及少量秦军残兵。这些从贼官军多是张献忠入川后于去年底、今年初陆续从贼的,人数大概有三百,由陈新统领。由于他们从贼较晚,经常作为姚匪前锋。

    从贼的秦军老兵不多,人数只有几十号,但因他们入伙早,与姚氏父子渊源深厚,因此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姚玉川的老班底。这伙人大概有五百人,由姚玉川的家将蒋成仁统领,是姚匪的主力。

    至于其他土暴子,大多是入伙不久的老百姓。他们的战斗力,护商队的军官们直接打了两折,五个算一个。如此一来,双方的实际战斗力差不多。但问题在于,朱平槿给北上先遣支队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新政坝这个前进基地的安全,让后继到来的增援部队有个安全的立足点。如果在新政坝留置大量的防守兵力,必然使出击部队战斗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此时,李珂代表李家、周家等新政坝的土著士绅及时提议,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家丁、护院等人交予护商队指挥。如果必要,他们还可以官府名义动员全城男人一起持械上城,新政坝三五天绝对守得住。贺永年也道,只要快马通知贺家庄,贺家庄也可以抽丁两百坐船前来增援。

    最后形成的作战决议是,陈有福、罗景云和贺永年带队出击;三营四连长孙德仁率本连两个排(欠一个班)防守新政坝和大东山要点;李珂动员城中民壮协助守城。

    出击的总兵力约九百人,包括三营营部及所属两个半连、炮排和土司步兵排,一营四连,贺家庄护庄队七十人、李家家丁十人及城里挑夫五十人组成的辎重队。

    贺家庄支援的两百庄丁到达后,直接开到楠木场,作为战场预备队。他们既可以增援主力,也策应土暴子的抢掠目标碑院寺,还可以在必要时回援新政坝。

    应该说,陈有福、罗景云的部署是大胆而坚定的。他们以姚玉川为作战对象,集中了所有可以调集的军事力量,准备在保宁府这个土暴子猖獗肆虐的地区,打出护商队首战的威风。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永远不可能是纸上谈兵所能一一预测。大战双方彼此间从未交手,对对方的战斗力估计也仅是估计和猜测。

    当晚,陈有福、罗景云和贺永年率出击部队离开新政坝东门,借助暗夜的掩护,向六十余里外的长平山急进。他们的目的,便是抢占长平山这个能同时控制两条大道的要点。然后以主力隐蔽置于长平山左侧通往楠木场的道路两侧,待敌通过一半,突然两面出击,将敌拦腰斩断,继而全歼。他们在李珂家丁的指引下,行军大半夜,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接近了长平山下的小村……长平村。

    目标在望。就在这时,前方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铜锣号响,还有许多火把在长平山顶晃动。陈有福和罗景云懊恼地对视一眼,他们的伏击计划泡汤了。

    伏击计划泡汤,只好改为堂堂之阵。在护商队的词语库中,堂堂之阵不是傻坐着等待,而是大造工事。

    护商队挥起铁镐铁铲大造防御工事,他们的对手姚玉川已经驱赶着数千贼众通过了仪陇县城金城寨。

    城墙上的知县老爷毕九成和几千饿得变形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拿着木棒、铁叉、门杠、石块或者砖头,战战兢兢看着凶残的土暴子大摇大摆地从金城山下的山沟里走过去。

    他们祈祷着土暴子们看不上他们这座即将饿死的小城,祈祷着土暴子们把可怕的暴虐挥洒到其他不幸的地方。直到土暴子们已经远远离去,他们仍然不敢松懈,死死盯着上山的道路。顶多在不懂事的孩子缠着爹娘哭闹时,分散一下注意力……把怀里偷藏的最后一块米饼摸出来,掰下一小块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他们自己,只能用流出的口水润润干裂的嘴唇。

    ……

    贺永年从山坡上跑下来,衣服撕了个大口子,脸上也有些挂花。他呸呸两声,把嘴里的泥巴沙粒吐了出来,又用袖子拂了一把脸。

    陈有福和罗景云迎上去递过水葫芦,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贺大哥,村里人还是不信我们?”

    “操他娘!”贺永年怒骂一声。

    他掰开葫芦嘴,使劲灌了几口清水。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们来帮他们打土暴子。他们倒好,抢先占了长平山,还敲锣放烟!我在山道上喊了几句,他们便扔石头下来。看看,还好我身手敏捷,一个鱼跃扑在大石头下,这才没有阴沟翻船!”

    “贺大哥,别怪百姓,他们被官军和土暴子都祸害惨了。你看他们半夜都有人值守,可见紧张到了什么地步!”

    罗景云看着贺永年的模样,知道自己的劝说之策失败了。他凝神远处逶迤而来的大路道:“世子曾说,人心是杆秤。我们仗打好了,百姓自然和我们亲近。若是打不好,土暴子转来报复,他们不是遭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